绿色建筑案例分析-完整版

合集下载

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案例分析

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案例分析

室内污、废水合流排放,室外雨、污水分流。
废水防治 环

保 护 设 计
固体废弃 物影响防 治
噪声污染 影响防治
厨房废水经隔油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系统。 水泵设计采用低噪声节能型产品,所有水泵均设计有隔振装置。
建成后每天排放的生活垃圾处理采用袋装化,每天由专人负责统一收 集清运到楼外,并注意清运时密闭和清运时间,再由环卫部集中处理。 歌剧厅、音乐厅、小剧场采用消声隔震处理方式 其它暖通设备及其机房采用消声减震方式。
9
人工湿地 (左:处理中水,右:处理雨水)
2.当前国内外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
绿色建筑技术体系
10
当前国内外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
节能技术 围护结构节能:呼吸幕墙、屋顶绿化 绿地准甲办公楼 地上建筑面积约为2.5万㎡,两层地下室。
内外幕墙设有可控制的进风口、排风口、遮
阳板和百叶等,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下
展示及实验空间深凹窗设计
办公空间连续条形窗设计
7
国内绿色建筑示范工程 --深圳建科大楼
遮阳:针对夏季太阳强烈的特点,在大楼的西立面和部分南立面设置了 透光比为20%的光电幕墙,既可发电又可作为遮阳设施减少西晒辐射得 热,同时设计有遮阳反光板等外遮阳措施。可调节的中空百叶遮阳等, 降低了夏季空调冷负荷需求。本工程根据建筑形态、功能需求等选择不 同的建筑遮阳形式,如自遮阳、遮阳反光板、竖向遮阳构件、内遮阳、 活动推拉百叶遮阳。
屋面
风机 变频 技术
采用挤型聚苯乙烯保温板 送风和排风机的电机均设计为变频电机,使送风量可以根据需要调节。
暖 通 设 备 节 歌剧 能 厅下 设 送风 计 系统
观众厅的送风方式均为座位下送方式,增加了人的舒适感,减少冬季空 气温度垂梯度的影响。椐计算下送风比传统的上送下回方式可节约l/3 左右的冷量。

绿色建筑实践案例分析

绿色建筑实践案例分析

绿色建筑实践案例分析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建筑的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提供健康、舒适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绿色建筑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绿色建筑实践案例,探讨绿色建筑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案例一:沃尔玛绿色超市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其绿色超市项目是绿色建筑的典范。

该项目采用了多项绿色技术和策略,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雨水收集系统、高效节能照明系统等。

通过这些措施,沃尔玛成功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水资源利用,减少了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此外,绿色超市还提供了更健康、舒适的购物环境,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

案例二:新加坡植物园研究中心新加坡植物园研究中心是一座绿色建筑的科研机构。

该建筑采用了多项创新的绿色技术,如太阳能光伏板、雨水收集系统、绿色屋顶等。

这些技术不仅减少了能源消耗和水资源利用,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研究环境。

研究中心还通过展示绿色建筑的实际效果,向公众普及绿色建筑的理念和价值。

案例三:德国柏林国际机场德国柏林国际机场是一座绿色建筑的交通枢纽。

该机场采用了多项绿色技术和策略,如太阳能光伏板、地热能利用、雨水收集系统等。

通过这些措施,机场成功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绿色建筑还提供了更舒适、健康的旅行环境,提升了旅客的满意度。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绿色建筑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绿色建筑不仅能够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能提供更健康、舒适的建筑环境。

然而,要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和标准,鼓励和支持绿色建筑的发展。

企业应该积极采用绿色技术和策略,提高建筑的资源利用效率。

个人应该增强环保意识,选择绿色建筑产品和服务。

总之,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环境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建筑案例分析(ppt 38页)

绿色建筑案例分析(ppt 38页)

太阳能电站实景图
自动光伏清洁系统通过 一整套程序化控制系统, 每天定时清洁电池板上 的灰尘,记录发电量, 分析自动清洁系统对提 高发电量的数据,积累
经验。
清洁系统 原理图
9、电气系统
在万科中心,不同的区域采用灵活的照明方式,配合节 能型光源及灯具的使用,照明能耗比同等规模同类建筑 减少30%左右,并且有些区域的灯可以根据环境光线的
12.1万平方米。万科中心穿越中港边境,是集办公、住宅 和酒店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建筑群。选择这里,除了浓郁 的亚热带海滨风光,附近四通八达的地面交通系统,方便
了出行与物流。
2、 独 特 的 设 计 理 念
万科中心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大师Steven Holl设计,设计理念为“漂浮的 地平线,躺着的摩天楼” 。
际森林管理委员会认证的木材。
B、万科总部的室内结构部分楼板和梁柱部分都保留 了原始的叫做清水混凝土的做法,除了涂刷一些保护 剂之外没有做其它装饰处理,不做吊顶,节约了大量
装修费用。
8、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深圳地处华南地区,纬度较低,属南副热带季风气候。气温较高, 日照率较高。全年约80%的白天具备采集太阳热能的条件,太阳 能利用自然资源优越。楼顶设有2000多平方米的太阳能光伏发电 板,总发电量30万度,并入市政电网,为大楼降低14%的总体能耗。
四是加大调控奖励力度,调动积极性。
五是加快绿色建筑示范推广工作。
六是用系统工程方法推进绿色建筑工作 。
斯图加特中央火车站
斯图加特地下中央火车站由德国 Ingenhoven Architects完成,旨在通过自身 结构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特性,比如自然采光 ,减少能耗,碳排放等。这个项目设计有成组 被称之为光通道的冒出地面的采光井,其造型 十分奇特,像一个巨型漏斗将阳光尽可能多的 引入地下火车站空间。火车站地表部分则有一 些会作为市民公园来设计,避免了以往地标建 筑必须突出巨大的传统作法。

城市绿色建筑设计的案例分析

城市绿色建筑设计的案例分析

城市绿色建筑设计的案例分析1 发展绿色建筑的必要性建筑活动是人类对自然资源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

据统计,建筑活动使用了所使用的资源和能源总量的40%,造成的建筑垃圾也占人类活动垃圾总量近一半。

因此为了保护有限的资源,必须进行合理开发利用,这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

在建筑领域中遵循可持续发展,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基础上,还必须不对后代人需求产生危害,这对人类永续发展有重要作用。

但在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的工作十分难以推动,取得成效也较困难。

对我国而言,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中国人口数量巨大,发展任务迫切,每年的建筑量和建筑速度居于世界第一,资源消耗量增长十分迅速,但人均占有资源却位于世界平均水平以下。

在46种支持性资源中,我国到2010年仅仅有20种资源能够实现自给,其余则需要大量要依靠进口。

当前在石油、水、土地、林业等资源上不足已对我国的经济发生产生影响。

近年来,我国原油净进口量大幅提升;淡水资源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夏季许多城市忍受缺水之苦;人均耕地不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土地的沙漠化十分严重。

因此,我国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最突出是节约能源,在建筑设计建设中包含三个方面:低碳建筑设计;低碳建筑施工,低碳建筑的运营。

开展绿色建筑设计是国家节能环保,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以节能环保为核心的绿色设计新理念逐渐成为建筑师的追求目标。

2 绿色建筑设计概念及其内涵2.1绿色的概念“绿色”是指能把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把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的植物颜色。

植物是自然界生命活动的基本环节,是人类生存的主要支持系统,象征着生命运动,象征着存在物之间的和谐与协调。

在实际应用中,狭义的绿色指的是大自然,是自然生态的象征。

人类经过发展,获得了丰富的现代文明,重返田园是是不可能的。

但是,人类需要以新的“绿色”眼光对已有文明重新审视,以保持生态平衡的方式求发展。

这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更积极的“绿色”概念。

现在所讲的绿色建筑技术就属于广义的绿色。

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绿色建筑案例分析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人体健康的建筑。

它通过采用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等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和舒适度。

以下是对一个绿色建筑案例的分析。

案例名称:生态之光大厦地点:中国上海设计单位:绿色建筑设计研究院竣工时间:2023年生态之光大厦是一座集办公、商业和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其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充分体现了绿色建筑的理念。

1. 节能设计大厦采用了高效的外墙保温系统,有效减少了室内外的热量交换。

同时,大厦的窗户使用了低辐射玻璃,能够阻挡大部分的太阳辐射,减少空调和暖气的使用需求。

此外,大厦还安装了智能照明系统,能够根据室内外光线的变化自动调节亮度,进一步节约能源。

2. 节水措施大厦内部的用水系统采用了雨水收集和循环利用技术。

屋顶和阳台的雨水被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后用于冲厕、灌溉植物等非饮用用途。

此外,大厦的卫生间安装了节水器具,如节水马桶和感应式水龙头,有效减少了用水量。

3. 节材与循环利用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大厦优先使用了可再生或可回收的材料。

例如,大厦的外墙使用了竹材,这种材料不仅具有优良的保温性能,而且生长周期短,可再生性强。

大厦内部的装修材料也多采用环保材料,如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涂料和胶粘剂,减少了室内污染。

4. 绿色交通大厦周边设有自行车停车区和电动车充电站,鼓励使用低碳出行方式。

同时,大厦内部的电梯和扶梯也采用了节能技术,减少了能源消耗。

5. 室内空气质量大厦内部采用了新风系统,能够持续向室内输送新鲜空气,同时排出室内的污浊空气。

此外,大厦内部的植物配置也有助于净化空气,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6. 绿色景观大厦的屋顶和阳台设计了绿色植被,形成了一个立体的绿色空间。

这些植被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有助于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城市的生态功能。

7. 智能管理系统大厦配备了智能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建筑的能源消耗和环境状况。

绿色建筑及材料分析及案列

绿色建筑及材料分析及案列
03
一般来说,内界面主要包括 内部 直界面和水平界面 因此,垂直界面的设计上 也相当灵活。在巴伐利亚的工 作室设计中,室内空间的分隔 是可移动的胶合板墙,根据使 用的需要进行自由推拉,从而 最大限度满足空间使用灵活性。
01
巴伐利亚的工作室
02
竞赛中可以考虑的的对绿化建筑有利的基本问题:
01
02
01
3 自然通风的组织
一般建筑的通风 小体量建筑的自然通风往往采取直接利用外窗进行空气交换的方式。同时,也有利用内部空间的得热不同,即热压通风(由于空间内不同的温度而产生了热空气向冷空气处流动的现象)而进行的通风设计。 在著名的雷根斯堡住宅中,南向的玻璃温室,在冬季,发挥白天收集储存热量、晚上释放热量、阻隔室外寒气的缓冲空间作用;在夏季,则因下部空气受热升温而向北侧上部出气口运动的气流,并把室内多余热带走。 夏季白天(反射遮阳,空气流通带走热量) 夏季夜晚(热压通风---热----冷流动) 冬季白天(储蓄热量) 冬季夜晚(释放白天储热)
托马斯·赫尔佐格的大量作品所遵循的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和策略:
1 缓冲空间的营造
现代建筑物理学研究表明,使用者对于建筑空间的热舒适性不是一个恒定的指标而是一个区域,并且这个区域还由于季节、服饰、使用者的不同发生一定偏移。这也就是说,单纯使用机械空调措施并不能满足使用者舒适度的要求,而且大量消耗能源。营造缓冲空间就是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区别,针对不同使用频率的建筑空间进行不同处理的设计原理。在赫尔佐格的作品中,常常把辅助空间或不能使用的消极空间作为缓冲空间来保证主要使用空间的舒适度,主要表现为几种策略:
减少环境污染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健康” “适用” “ 高效”
绿色建材
PART 02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绿建案例分析

绿建案例分析

半透光效果
如周末想在家睡下懒觉,或者午觉的时候,外面的大亮天往往就会影响到睡眠,而这种 手动调节的外遮阳帘就可以起到有效隔热以及不同层次的透光和遮光效果。
样 板 房 实 关闭效果 拍
朗诗绿色节能十大科技系统
7、同层排水系统—生活中只流淌着音乐的声音
卫生间采用隐蔽式水箱和同层排水技术,该技术通过排水横 管在本层与立管连接,消除了卫生间排水管穿越楼板的渗透 隐患,减低排水噪音对邻里的干扰。 朗诗在排水管上选择使用国际先进的HDPE管,能有效降低 排水噪音。
该技术主要在混凝土顶棚中敷设辐射盘管,通过 盘管中的供回水温差,达到室内温度的调节和保 持。它带来的舒适度远远高于传统空调系统,温度 分布均匀,覆盖到每个房间、每个角落,无吹风 感和噪音。 通过常温水不断循环,冷却夏天闷热的混凝土楼 板,加热冬季干冷的顶棚。通过辐射效应调节室 温,室内常年保持20-26℃,终结严寒酷暑,让 居家生活更温馨。
朗诗绿色节能十大科技系统小结
科技系统
1、地源热泵
功能及效用
供暖、调温、节能
2、混凝土天棚辐射
3、外墙 4、屋顶地面 5、外窗 6、外遮阳 7、同层排水 8、置换新风 9、隔音降噪 10、热水集中供应
维持室内恒温状态、节能
保温、节能 保温、节能 保温、降噪(室外)、节能 保温、适光 降噪(室内) 换气、健康 降噪(室内、外) 节能
• 可再生能源利用 (1)太阳能、风能、氢能发电系统。屋顶设置风光互 补发电系统。屋顶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直流电,并入园区2MW太阳能发 电网。两台风能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为600W,系统产生的直流电接入氢能 燃料电池,作为备用电源,实现了光电、风电等多种形式的利用。 (2) 能源再生电梯系统。
成都朗诗绿色街区

绿色建筑实例

绿色建筑实例

绿色建筑实例
1. 美国芝加哥绿色屋顶项目
该项目是一个采用绿色屋顶技术的工商业建筑群,面积达到了200,000平方英尺。

通过使用拼凑而成的屋顶花园,这些建筑物能够吸收雨水、吸收太阳能和减少建筑物排放。

2. 印度莫博伊市绿色建筑
在这座城市的繁华地段,一个由36个商业单元组成的绿色建筑已经开业。

这个建筑物采用了太阳能和地热能,采用了绿色屋顶、太阳能热水系统以及自然通风系统。

这个建筑物取得了LEED(美国绿色建筑评估标准)认证。

3. 荷兰Eco-School
荷兰Eco-School是由裴佩尔兹建筑事务所设计的一座绿色建筑。

这个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环保的学习空间,包括太阳能板、雨水回收系统、被动式自然通风系统和高效的隔热材料。

这个学校取得了经过认证的BREEAM(英国建筑环境评估方法)最高评级。

4. 北欧Nordic Built零碳排放建筑物
这个项目由三座高档住宅楼组成,这些楼采用了被动式设计技术,如太阳能热水、地热和自然通风。

这样的楼房平均每天只使用不到两千瓦时的能源,甚至在冬季也可以通过使用太阳能来暖房。

5. 法国斯特拉斯堡旋转的绿色建筑叶片
这个叶片形状的建筑物被视为绿色建筑行业中的未来之星。

这个建筑物采用了太阳能、风能和雨水回收系统,可以自动转动以获得太阳能更长时间的利用。

这个建筑物的设计使得水、风和太阳能在外部面积滾动而内部温度适宜。

这种结构还减少了能源的浪费,创造出独特的环保建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