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原理与系统教学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电子对抗原理--雷达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 ppt课件

电子对抗原理--雷达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  ppt课件

频率源分类



自激振荡源 晶体振荡器、腔体振荡器 介质振荡器、压控振荡器等 合成频率源
直接模拟式:对基准频率进行各种各样的 加减乘除 间接模拟式:利用模拟锁相环锁定VCO 来实现频率合成 直接数字式:使用数字技术完成频率和波 形的合成 间接数字式:由数字锁相环构成,包含数 字分频器和数字鉴相器

DBF系统的基本原理图
天线单元阵列 A/D变换器
接收模块 数字波束形成器
稀布阵雷达
VHF波段 发射1个圆阵(25个窄带全向发射天线,每个10KHz带宽,共250KHz) 接收1个圆阵,48个全向接收天线,带宽250KHz
RIAS* / SIAR** by Jaques Dorey (1986) – «Space Frequency »orthogonal coding
数字中频接收机原理框图
中频 信号 中频 滤波器
低通滤波、抽 取
cos(2f I nT )
A/D
I
低通滤波、抽 取
Q
sin( 2f I nT )
问题:上图有什么问题?
数字中频接收机原理框图
中频 信号 中频 滤波器
低通滤波、抽 取
cos(2f I nT )
A/D
I
低通滤波、抽 取
Q
sin(2f I nT )
大气吸收与频率的关系
大气天顶衰减与地面水汽密度的关系
斜路径大气衰减 f=23.75GHz
发射电磁波
脉冲
目标反射电磁波
雷达系统 结构与工作原理





雷达系统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 频率综合器 发射机 天线 接收机 信号处理机 雷达终端 监控设备

雷达基本工作原理课件-新版.ppt

雷达基本工作原理课件-新版.ppt

微波传输线 发射脉冲
发射机
T/R 触发器
天线 回波
接收机
电源
船电
显示器
Fig1-2 (2)
回波 船首线 方位
精品
T/R
Receiver
Transmitter
第二节 雷达的基本组成、作用
一、基本组成七部分及作用:
1、定时器(触发电路、同步电路等): 是雷达的指挥中心,产生周期性的窄脉冲——触发脉冲 送:1)发射机:控制发射开始 2)接收机:控制近距离增益 3)显示器:控制计时开始
船舶导航雷达
精品
第一章 雷达基本工作原理
引言
Radar —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
—无线电探测和测距
雷达:发射微波并接收目标反射回波,对目标进行探测 和测定目标信息
现代雷达 IBS的重要组成部分 定位、导航、避碰
主要传感器
精品
雷达 罗经 计程仪 GNSS AIS ECDIS
二、船用雷达单元构成:
1、三单元雷达: 收发机(触发电路、发射机、接收机、收发开关) 显示器、天线、中频电源
2、二单元雷达: 天线收发机、显示器、精中品频电源
荧光屏的单位长度:在不同量程代表不同的距离
二. 雷达测方位原理
1、利用收发定向天线 ,只向一个方向发射雷达波且 只接收此方向上的目标的反射回波
2、天线旋转依次向四周发射雷达波,则可探知周围 物标的方位——天线的精品方向即目标的方向
触发器
天线
方位与 船首线
收发机 回波
显示器
ARPA
Fig1-2(1)
第二节 雷达的基本组成、作用
5、接收机:超外差式,将微弱回波信号放大千万倍以符合

《雷达原理与系统》课件

《雷达原理与系统》课件
气象观测
雷达在气象领域用于降水监测 、风场测量等方面,为气象预 报和灾害预警提供重要数据支
持。
CHAPTER 02
雷达系统组成
发射机
功能
产生射频信号,通过天线 辐射到空间。
组成
振荡器、放大器、调制器 等。
关键技术
高频率、大功率、低噪声 。
接收机
功能
01
接收空间反射回来的回波信号,并进行放大、混频、滤波等处
CHAPTER 04
雷达系统性能参数
雷达的主要性能参数
探测距离
雷达能够探测到的最远距离,通常由发射功 率、天线增益和接收机灵敏度决定。
速度分辨率
雷达区分不同速度目标的能力,通常由信号 处理算法决定。
分辨率
雷达区分两个相邻目标的能力,通常由发射 信号的波形和接收机处理决定。
角度分辨率
雷达区分不同方向目标的能力,通常由天线 设计和接收机处理决定。
距离分辨率
雷达的距离分辨率决定了雷达能够区 分相邻目标的能力,主要受发射信号 的带宽和脉冲宽度等因素影响。
多普勒效应与速度分辨率
多普勒效应
当发射信号与目标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回波信号会产生多 普勒频移,通过测量多普勒频移可以推算出目标的运动速度 。
速度分辨率
雷达的速度分辨率决定了雷达能够区分相邻速度目标详细描述
相控阵雷达利用相位控制方法来改变雷达波束的方向,从而实现快速扫描和跟踪 目标。相比传统机械扫描雷达,相控阵雷达具有更高的扫描速度和抗干扰能力, 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战争中高速、高机动目标作战环境。
合成孔径雷达(SAR)
总结词
合成孔径雷达通过在飞行过程中对地面进行多次成像,将各个成像点的信息进 行合成处理,获得高分辨率的地面图像。

雷达基本工作原理课件

雷达基本工作原理课件

雷达的分类
01
脉冲雷达
发射脉冲信号,通过测量脉冲 信号往返时间计算目标距离。
02
连续波雷达
发射连续波信号,通过测量信 号频率变化计算目标距离和速
度。
03
合成孔径雷达
利用高速平台对目标区域进行 扫描,形成高分辨率的合成孔
径图像。
雷达的应用
军事侦察
利用雷达探测敌方军事目标,如飞机、 坦克等。
气象观测
指雷达在存在欺骗干扰的情况下,仍能正常工作并检测到目标的能力 ,通常由信号鉴别和抗干扰算法决定。
多目标处理能力
跟踪能力
指雷达在同一时间内能够跟踪的 目标数量,通常由数据处理能力 和硬件资源决定。
分辨能力
指雷达在同一时间内能够分辨的 目标数量,通常由信号处理算法 和天线波束宽度决定。
05
雷达技术的发展趋势
天线是雷达系统的辐射和接收单元,负责发射和接收电磁波。
波束形成是天线的重要技术,通过控制天线阵列的相位和幅度,形成具有特定形状 和方向的波束。
天线的性能指标包括方向图、增益、副瓣电平和极化方式等。
信号处理与数据处理
信号处理是雷达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负责对接收到的回波信号进行处 理和分析。
数据处理负责对雷达系统获取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分析和利用。
当目标相对于雷达移动时,反 射的电磁波频率会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被雷达接收并转换为 目标的相对速度。
速度测量的精度受到多普勒效 应的影响,而分辨率则受到雷 达工作频率和采样率的影响。
03
雷达系统组成
发射机
发射机是雷达系统的核心组件之 一,负责产生高功率的射频信号

它通常包括振荡器、功率放大器 和调制器等组件,用于将低功率 信号放大并调制为所需的波形。

《雷达原理与系统》课件

《雷达原理与系统》课件

4 雷达抗干扰性能
指雷达系统对外部干扰源的抵抗和抑制能力。
主流雷达系统
雷达系统分类
根据工作原理和应用 领域,雷达系统可以 分为多种不同类型, 如从空中、地面和舰 船上操作的雷达系统。
机载雷达
机载雷达系统是安装 于航空器上的雷达设 备,用于探测和追踪 空中和地面目标。
地面雷达
地面雷达系统用于检 测和追踪来自空中和 地面的目标,广泛应 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
天线用于发射和接收雷达信号,负责探测目标 并获取返回的信息。
信号处理器
信号处理器对接收到的雷达信号进行处理和分 析,提取出目标信息。
雷达系统技术指标
1 雷达探测距离
指雷达系统能够探测到目标的最远距离。
2 雷达探测范围
指雷达系统能够探测到目标的最大半径。
3 雷达精度
指雷达系统对目标位置和属性的测量精度。
4 地质勘探
雷达系统通过地下目标的探测和分析,可用 于地质勘探和资源调查。
雷达系统的未来
1
雷达系统发展趋势
雷达系统将继续朝着更高的探测距离、更快的信号处理和更强的抗干扰性能方向 发展。
2
雷达系统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雷达系统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如自动驾驶、安防和环 境监测。
《雷达原理与系统》PPT 课件
雷达原理与系统的概述。包括雷达系统的简介、应用以及雷达原理的电磁波 与反射、测距原理和信号处理过程。
雷达系统的组成
发射器与接收器
发射器负责发射雷达脉冲信号,接收器接收经 过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
接收机
接收机用于接收和放大从天线接收到的雷达信 号,以供后续的信号处理。
天线系统
舰载雷达
舰载雷达系统安装在 舰船上,用于探测和 追踪海上和空中目标, 具有强大的远程探测 能力。

雷达原理介绍ppt课件

雷达原理介绍ppt课件

的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以转化为视频信号(即中心频率等
于0)。正交解调接收机即可完成这样的下变频处理:
sm(t) = s(t) exp(-j2 f0t) 可见,正交解调处理将信号的中心频率降低了 f0 。
|s( f )|
s(t)
sm(t)
正交解 调前
exp(-j2 f0t)
0 |sm( f )|
f0
f
正交解
基本原理
发射系统 接收系统
目标
将雷达的接收信号与发射信号进行比较,就可 以获得目标的位置、速度、形状等信息,根据这些 信息,雷达进而可以完成对目标的检测、跟踪、识 别等任务。
基本原理
发射信号:
Tp
t
Tr
雷达发射周期性脉冲,记脉冲宽度为 Tp,重复周期为 Tr,雷达峰值功率(即脉冲期间的平均功率)为Pt,雷达 平均功率(即周期内的平均功率)为Pav,工作比(即脉冲 宽度与重复周期之比)为D。显然有:
SNR = Ps / Pn 显然SNR越高,目标回波就越显著,就越有利于信号分析。
发射功率
不考虑各种损耗,影响目标回波峰值功率Ps的因素有:
雷达发射峰值功率Pt、目标的雷达截面积(RCS) 、目
标与雷达的相对距离R。它们之间存在关系:
Ps= Pt /R4 是与雷达系统及环境有关的常数。若 过小或R过大,则
Tp
t
响应的 3dB宽度称为雷 达距离分辨率,它表征 了雷达将相邻目标区分 开的能力。若接收机没 有脉冲压缩,可用发射
与雷达相距r的目标回波相对于发射脉冲 脉宽Tp近似距离分辨率;
的延时 = 2r / c,c为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若有脉冲压缩,分辨率
那么,与雷达的相对距离差为r的两个

雷达系统原理(1).pptx

雷达系统原理(1).pptx

2021/3/11
6
雷达盲区
• 由于雷达的无线电波就是视野,若雷达的天线周围存在电波无法 穿透的物体,如 本船接近雷达天线的烟囱主桅或,大船或大山等, 就会给雷达造成盲区。形成盲 区时,就有可能投射一个长的阴影 并全部或部分档住目标。 主桅或烟囱形成的盲区是在雷达安装时 就可以发现的,只有设置好天线位置,就 可以有效的较少盲区的 产生。由于在盲区内的目标有可能不可见,所以进入有盲 区区域 时,须格外谨慎。
2021/3/11
9
双重目标图像
• 当本船附近有一个大的反射面并处于与本船接近垂直的距离时 (如,本船正从一 艘大船旁边经过,等),雷达电波在本船与其 他船之间反弹。因此,2 到 4 个图 像可能会等距离的出现在目标 的方向上。由于多重反射造成的假图像被称为“双 重目标” 。出现 这种情况时,离本船最近的回波图像为真正的目标。 可以注意到, 当本船与相关目标的距离和方位发生变化时,双重目标也会消失。 因此,这种假回波图像很容易就能区分出来。
2021/3/11
10
旁瓣图像
• 从天线辐射出的微波波束在主瓣周围有向各个方向的旁瓣。由于 旁瓣的电平低于 主瓣,对于远距离目标的影响微乎其微,但对于 近距离,强反射的目标,就有可 能导致产生圆弧状的假回波图像。
2021/3/11
11
跳跃的目标图像
• “跳跃”现象产生的远距离目标的假回波图像。 取决于天气条件, “跳跃”产生在大气的逆温层。在这种情况下,无线电波可以 达到 超出雷达量程的远距离目标。超过最大量程的目标,会在屏幕上 出现一个图 像,显示在比实际距离要近的距离上。这种现象是长 距离回波延时时间超时的结 果,回波被当成接下来的旋转的回波 显示。改变量程或目标的距离改变时,就可 以判断回波的真假。

《雷达原理与系统》PPT课件

《雷达原理与系统》PPT课件

W
G 发射天线增益

Ar 接收天线有效面积(孔径)m2
工作波长 m
目标的雷达截面积 m2
R 雷达与目标之间的距离 m
Pr min 接收机灵敏度 W
未考虑因素:大气衰减与路径(多精径选,课件曲p率pt),目标特性与起伏
9
1.1 雷达的任务
举例:
某雷达发射脉冲功率为200KW,收发天线增益为30dB,波长0.1m,抗研究所 2014年2月
精选课件ppt
1
主要内容
1、绪论
2、雷达发射机
3、雷达接收机
4、雷达终端显示器与录取设备
5、雷达作用距离
6、目标距离的测量
7、目标角度的测量
8、目标速度的测量
精选课件ppt
2
主要内容
9、连续波雷达 10、脉冲多普勒雷达 11、相控阵雷达 12、数字阵列雷达 13、脉冲压缩雷达 14、双基地雷达 15、合成孔径雷达
收发信号载波频率的差(多卜勒频率)
举例:
fd
ttrt2Vr
2t
tr 2R0Vrt c
频率为10GHz的雷达,当目标径向速度为300m/s时,其多卜勒频率为
c f3 1 1 18 0 H m 0 0/s z0 .0m 3 ,fd2 0 3 .0m m 0 3 /s 0 2K 0Hz
精选课件ppt
8
灵敏度为-110dBm,不考虑大气损耗等,试求其对=1m2目标的最大作用
距离
1
Rm
ax
2
105 1032 0.12
4 3 1014
1
4
1
2 1023
4 3
4
100.786km
精选课件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D天线是一种定向天线。所以天线的方向始终要对准目标 物。
这就需要显示器上的扫描线必须与天线旋转同步,即 扫描线方向=天线方向 、扫描线方位=回波方位 。要实现 这个目标——雷达的标定——找到二者的起始位置的参考 点——真北方向。
角度采用度或密位表示, 其关系为:360度=6000密位 1度=16.7 密位 国外常用角度单位为弧度,度及毫弧度关系为: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各个地区磁偏角 的大小常有不同。在一个地方用罗盘确 定方向时,必须根据当地的磁偏角予以 订正。
全国各城市的磁偏角
地名 磁偏角 地名 磁偏角 地名 磁偏角 地名 磁偏角 漠河 11°00‘ 齐齐哈尔9°54‘ 哈尔滨 9°39‘ 长春 8°53‘ 满洲里 8°40‘ 沈阳 7°44’ 旅大 6°35‘ 北京 5°50‘ 天津 5°30‘ 济南 5°01‘ 呼和浩特 4°36‘ 徐州 4°27‘ 上海 4°26‘ 太原 4°11‘ 包头 4°03’ 南京 4°00‘ 合肥 3°52‘ 郑州 3°50‘ 杭州 3°50‘ 许昌 3°40‘ 九江 3°03‘ 武汉 2°54‘ 南昌 2°48‘ 银川 2°35‘ 台北 2°32‘ 西安 2°29‘ 长沙 2°14‘ 赣州 2°01' 衡阳 1°56‘ 厦门 1°50‘ 兰州 1°44‘ 重庆 1°34‘ 贵阳 1°17‘ 遵义 1°26‘ 西宁 1°22’ 桂林 1°22‘ 成都 1°16‘ 广州 1°09‘ 柳州 1°08‘ 昆明 1°00‘
A=β+δ A=α+λ α=β+δ+λ
+δ –γ
α
β A
1
2
三种方位角之间的关系
真北是通过地面或图面上某点指向北地 极的方向,即经线(亦称子午线)所指 的北,磁北则是通过地面或地图上某点 指向北磁极的方向,由于磁极与地极并 不完全一致,所以磁北方向与真北方向 常有一定的夹角。这个夹角叫做磁偏角。
2、径向速度:物体(目标)在观察着视线方向的 速度。
南宁 0°50‘ 湛江 0°44’ 海口 0°29‘ 拉萨 0°21’ 珠穆朗玛 0°19‘西沙群岛0°10‘曾母暗沙 0°24‘(东) 南沙群岛 0°35’(东) 乌鲁木齐 2°44'(东) 东沙群岛 1°05‘
三、测速原理
当目标相对于RD运动后,出现△fD(回 波相对于发射ft 的频率偏移),此时, 目标相对于RD的径向速度为:
三北之间的关系*
+δ –γ
α
β A
1
2
三种方位角之间的关系
过1点的真北方向与磁北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磁偏角,用δ表示。 过1点的真北方向与坐标纵轴北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子午线收敛 角,用γ表示。
δ和γ的符号规定相同:当磁北方向或坐标纵轴北方向在真北方向 东侧时,δ和γ的符号为“+”;当磁北方向或坐标纵轴北方向在 真北方向西侧时,δ和γ的符号为“-”。同一直线的三种方位角 之间的关系为:
一、测距原理
测距物理基础:目标反射; 等速直线传播. 用脉冲测距法:测的是水平距离R.
雷达天线
目标
R
2R = C ·△t R=C/2 ·△t
式中:
△t——电波在RD与目标间往返传播时间; C=3×108 m/s .
距离的单位:
国内常用:“Km(千米)或“m”
国外常采用: “mile(英里)” “ft英尺”、 “ nmile(海里)”
或“yd”(码)
换算关系:
1000yd=3000ft=0.914km≈0.568mile
1nmile=1.853km
二、测方位原理
目标方位角:
指真北与雷达和目标联 线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夹角。 即斜距R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OB与正北(真北)之间的 夹角。
正北物理基础
直线传播(微波) 天线定向收、发
常规雷达工作流程
多普勒雷达工作流程
§ 1. 2 雷达目标位置的测量
电磁波的速度(v)=光速(c). 目标物的位置:方位角、水平距离、高度 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目标产生二次散射,是雷达发现目标 的物理基础。 电磁波在均匀介质中的匀速直线传播,是雷达测定目标距离的 物理基础。 雷达定向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是雷达测定目标角位置的物理 基础。 目标回波的多普勒效应,是雷达测定目标速度的物理基础。
1弧度=57度= 1000毫弧度 1毫弧度=0.057度
注意:关于真北的概念及三北方向*
我国通用的标准方向有真子午线方向、 磁子午线方向和坐标纵轴方向,简称 为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和轴北方向, 即三北方向。
1.真子午线方向: 通过地球表面某点的真子午线的切线方向
,称为该点的真子午线方向,即真北方向。 它是通过天文测量或用陀螺经纬仪测定的。
VR
1
2
fD
式中
VR——目标与雷达的相对(径向)速度 0
(m/s)
λ ——RD工作波长(m) fd ——双程多普勒频率(Hz)
v
地平线 D
在海上, 速度单位俗称为“节 ”(1Kn), 即1 n mile / h
两个概念:多普勒频移与径向速度
1、多普勒频移:当目标物与雷达之间存在相对运 动时,接收到回波信号的载波频率相对于原来 的发射的载波频率产生一个频率偏移,这个频 率偏移在物理学上称之为多普勒频移
雷达原理与系统教学课件下载-样章.ppt 四、雷达的作用原理
由雷达发射机产生的电磁波经收发开 关后传输给天线,由天线将此电磁波 定向辐射于大气中。电磁波在大气中 以近光速传播,如目标恰好位于定向 天线的波束内,则它将要截取一部分 电磁波。目标将被截取的电磁波向各 方向散射,其中部分散射的能量朝向 雷达接受方向。雷达天线搜集到这部 分散射的电磁波后,经传输线和收发 开关反馈给接收机。接收机将这微弱 信号放大并经信号处理后即可获取所 需信息,并将结果送至终端显示。
2.磁子午线方向:
通过地球表面某点的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称为 该点的磁子午线方向,即磁北方向。它是用罗 盘仪测定的,磁针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自由静 止时所指的方向即为磁子午线方向。
3.坐标纵轴方向:
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 其每一投影带中央子午线的 投影为坐标纵轴方向,即轴 北方向。若采用假定坐标系 则坐标纵轴方向为标准方向 。 在同一投影带内,各点的坐 标纵轴线方向是彼此平行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