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机组优化运行系统论文

发电厂机组优化运行系统论文
发电厂机组优化运行系统论文

发电厂机组优化运行系统的研究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电厂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新的技术、管理方法层出不穷,使得传统燃煤机组发电厂也开始优化机组运行,追求企业效益的最大化,政府对于电厂自负盈亏政策的实施,更加速了这一进程的完成。那么对于一座60万kw燃煤机组发电厂来说,如何优化其运行系统,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内容,文章着重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词:发电厂;优化;运行

中图分类号:tm7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9-0096-02

发电厂机组优化运行系统研究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需要了解例如各设备效率、耗煤量与产电量之比、辅机工作状况等一系列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制定合理方案对现有发电系统进行改造优化,要实现以上目标就要做好以下几点。

1 建立各设备负荷分配模型

建立各设备负荷分配模型的目的是实现各机组之间合理承担负荷,使整个系统耗能最低。在以前,我国多数电厂采用标准耗煤量、供电成本、耗热量这三个指标进行分配,对于不同的分配方法,采用相应的指标。电力行业中用标准耗煤量作为衡量电能生产的经济指标,用耗热量作为衡量电厂经济性的指标,用供电成本作为衡量在耗煤量相同时电厂经济性的指标,注意这与其它两者的不同之处,采用这个指标的前提条件是耗煤量相同,从这里可以看出,除

单元机组集控运行知识点

1,额定功率:额定主蒸汽、再热蒸汽参数及所规定的汽水品质,额定被压(4.9kpa),回热系统正常投运,补水率为0%,规定最终给水温度,以及发电机为额定运行条件,额定效率时,发电机组输出的功率为额定功率。 铭牌功率:温冷机组背压11.8kpa,补水3%时发电机组输出的功率。 最大连续功率:额定背压,补水为0%,通过汽轮机流量为铭牌功率的蒸汽流量时。调节阀全开功率:额定背压,补水为0%,通过汽轮机流量为铭牌功率流量的105%。 2,蒸汽参数对经济性的影响: 主气压 P0↑→经济性↑→发展超临界机组是必然的但末级湿度↑δhⅹ↑ yr ↓提高初压的同时提高初温。 主汽温T0↑→yt↑但受金属机械强度的限制如果T0受限,要采用再热。 再热△Ht↑→单位功率需蒸汽↓,给水泵容量↓,凝汽器容量↓,湿度↓,yr ↑ 3,高参数蒸汽特性:蒸汽状态点与h-s左上方,等温线向左下弯曲,造成①压力越高,焓值越低②节流产生的温将大(可能产生与金属温度不匹配)。 4,运行工况变化的影响: ① Pe变→D变→△Ht→Ω变Ω越大,变化越小 ②凝汽机最大轴向推力于最大负荷处达到,背压、抽汽机的最大轴向推力在某一负荷时达到反动汽轮机轴向推力的变化小于冲动式机。 ③初压↑动叶过负荷,末级最严重(Pc不变)。Pc越大,P0的波动影响远大。初温↑Pe↑动叶过负荷;初温↓保功率G↑各级受力↑ Pc↑→tc↑→凝汽器、低压缸热变形 5,热力过程线特点:△Ht,Ω,xa,c1,w2,Ma逐级↑,级的温度逐级↓ 二、1,汽缸的设计理念:①积木块设计②多汽缸结构(?级数多,每一汽缸容纳的级数有限→否则转子太长,刚性↓,振动可靠性↓,所以分缸)③多排汽口→提高单机极限功率。④高中压缸采用合缸分流的方式。(优点:a中部进汽,温度高,两端温度压力低,对两端的轴承,汽封影响小。b与分缸相比,由于减少了端部轴段,使主轴长度↓。c减少了一个汽缸和一个中向轴承座,机组长度减少,简化了结构。d可平衡部分的轴向推力。e降低叶片的二次流损失。)⑤采用单独阀体机构。(优点:a简化了汽缸形状,使汽缸具有良好的对称性,热应力↓b减少奥氏体钢金属的焊缝数量c易于开缸检修)⑥多层汽缸结构。 2,轴系设计两种理念:①双轴系结构。n↓→p↑m↑采用双转速。②扩大单轴系机组的容量范围。(影响:结构强度极限、低压缸容量、轴系振动、发电机容量) 3,叶片①加强末级叶片的长度。L↑提高单机功率。高度↑离心力↑→受限于冶金水平,重量轻,强度高的材料②后加载叶型。冲角适应性广,控制附面层的增长与堆积。降低叶型损失,降低二次流损失。③全三维弯扭叶片。④采用整圈自锁长叶片。增强刚性,降低振动。⑤斜置静叶栅。Ω根↑Ω顶↓;产生向内离心力,有效控制二次流动;减少冲蚀。 4,汽缸支承方式外缸支承-猫爪支撑,用于高中压缸支承台板支撑-用于低压缸的支承内缸支承分为上下搭耳。下猫爪支承:由下汽缸水耳法兰伸出的猫爪称为下猫爪。上猫爪支承:由上汽缸水平法兰延伸的猫爪称为上猫爪。 5,滑销系统-引导汽缸膨胀的系统立销:上下。横销:左右。纵横:前后。角销:防翘起。死点:横销与汽轮机中心线的交点。位置在膨胀时不变。多缸机组有多个死点。绝对死点: 静子相对机组基础的基准点。相对死点:转子相对静子的基准点。 6,汽机与转子的相对热膨胀-差胀。转子的轴向膨胀>汽缸为正胀差反之为负胀差转子的横向收缩>汽缸为负胀差 影响胀差的因素:①蒸汽温度的变化速度。加热,正胀差大。冷却,负胀差大。 ②轴封供汽温度。冷态启动,供汽热,正胀差;热态启动,供温汽,负胀差。③暖机转速。加热转子,正胀差。④真空。真空↓,启动时蒸汽量↑,加快加热,正胀差。⑤转子瞬间变化。n↑拉伸力↑轴向长度↓正差胀↓-泊松效应。⑥汽缸法兰螺栓加热装置加热。 7,转子类型:整锻、焊接、套装 特点:①足够的强度、刚度。②避免应力集中。③开平衡孔。④设置平衡端面。(n+1个)⑤严格对中。 轴系的支承:两轴承支承2N,单轴承N+1。轴承形式:可倾瓦轴承:高中压转子。椭圆轴承:低压转子。 中心孔的作用:消除大型锻件中心部分质量较差的材料。 为何冷却:蒸汽包围,环境恶劣,温度高,长期下去,材料损坏。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的毕业论文

大学 毕业论文 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 姓名: 学号: 专 年级: 指导教师: 目录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2) 1绪论 (3) 1.1 短期负荷预测的目的和意义 (3) 1.2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的特点和基本原理 (4) 1.2.1电力负荷预测的特点 (4) 1.2.2电力负荷预测的基本原理 (4) 1.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5) 1.3.1 传统负荷预测方法 (6) 1.3.2 现代负荷预测方法 (6) 1.4 神经网络应用于短期负荷预报的现状 (8)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8) 2最小二乘法 (10) 2.1 最小二乘法原理 (10) 2.2 多项式拟合具体算法 (10) 2.3多项式拟合的步骤 (11) 2.4 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误差 (12) 2.4.1 误差产生的原因 (12) 2.4.2 误差表示和分析方法 (12) 2.4.3 拟合精度分析 (13) 3基于神经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 (15) 3.1 人工神经网络 (15) 3.1.1 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特点 (15) 3.2 BP网络的原理、结构 (15) 3.2.1网络基本原理 (15) 3.2.2 BP神经网络的模型和结构 (16) 3.2.3 BP网络的学习规则 (16) 3.3 BP算法的数学描述 (17) 3.3.1信息的正向传递 (17) 3.3.2 利用梯度下降法求权值变化及误差的反向传播 (17) 3.4 BP网络学习具体步骤 (18) 3.5 标准BP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19) 3.5.1 输入输出变量 (19) 3.5.2 网络结构的确定 (19) 3.5.3 传输函数 (20) 3.5.4 初始权值的选取 (21) 3.5.5 学习数率 (22) 3.5.6 预测前、后数据的归一化处理 (22)

电力系统分析毕业设计

目录 引言 (1) 1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平衡及发电厂装机容量的确定 (2) 2 确定电力网的最佳接线方案 (4) 2.1 方案初选 (4) 2.2 方案比较 (5) 2.3 最终方案的确定 (18) 3 发电厂及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确定 (18) 3.1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原则 (18) 3.2 发电厂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原则及选择 (19) 3.3 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原则 (19) 3.4 主接线方案确定 (20) 4 选择发电厂及变电所的主变和高压断路器 (20) 4.1 发电厂及变电所主变压器的确定 (20) 4.2 短路电流计算 (23) 4.3 高压断路器的选择与校验 (37) 5 各种运行方式下的潮流计算 (42) 5.1 潮流计算的目的和意义 (42) 5.2 丰水期最大负荷的潮流计算 (43) 5.3 丰水期最小负荷的潮流计算 (49) 6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及调压计算 (55) 6.1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 (55) 6.2 调压计算 (56) 7 浅谈电力网损耗及降损节能措施 (60) 7.1 损耗计算 (61) 7.2 电网电能损耗形成的主要原因 (62) 7.3 降损节能的措施 (64) 参考文献 (68) 谢辞 (69) 附录一计算机潮流计算程序: (71)

引言 本次设计的课题内容为电力网规划设计及降损措施的分析,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学习完该专业的相关课程后,在毕业前夕所做的一次综合性的设计。 该次毕业设计的目的在于:将所过的主要课程进行一次较系统而全面的总结。将所学过的专业理论知识,第一次较全面地用于实践,用它解决实际的问题,而从提高分析能力,并力争有所创新。初步掌握电力系统(电力网)的设计思路,步骤和方法,同时学会正确运用设计手册,设计规程,规范及有关技术资料,掌握编写设计文件的方法。 其意义是对所学知识的进行总的应用,通过这次设计使自己能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并锻炼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此外,在计算机CAD绘图及外文资料的阅读与翻译方面也得到较好的锻炼.。 本设计是电力系统的常规设计,主要设计发电厂和变电所之间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灵活的调度,把安全、经济、优质的电能送到负荷集中地区。发电厂把别种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电能经过变电所和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输送被分配给用户,再通过各种用电设备转换成适合用户需要的各种能量。这些生产、输送、分和消费电能的各种电气设备连接在一起而组成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本设计是一门涉及科学、技术、经济和方针政策等各方面的综合性的应用技术科学。 设计的基本任务是工程建设中贯彻国家的基本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做出切合实际、安全使用、技术先进、综合经济效益好的设计,有效地为国家建设服务。从电力系统的特点出发,根据电力工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对电力系统运行要达到以下的技术要求:保证安全可靠的供电;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发电厂电气部分毕业设计论文

1 引言 近年,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迅速,电力供应能力显著增强。“十五”期间全国发电装机新增近2亿千瓦,创历史最高水平,2006年又新增装机容量1亿千瓦,总容量超过6亿千瓦,今年投产规模仍将保持在7000万千瓦以上,全国电力供应紧的局面已经得到全面缓解。但是,我国电力工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仍十分突出,特别是能耗高、污染重的小火电机组比重过高。因此,电力工业将“上大压小”、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放在了“十一五”期间工作的首位[9]。 据测算,火电机组容量的不同,反映在煤耗和污染物排放量上差别很大。大型高效发电机组每千瓦时供电煤耗为290克--340克,中小机组则达到380克--500克。5万千瓦机组其供电煤耗约440克/千瓦时,发同样的电量,比大机组多耗煤30--50%。与此同时,小火电机组排放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分别占电力行业总排放量的35%和52%。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局长小平算了一笔账,“现有的小机组若能够完全由大机组替代,一年可节能9000万吨标准煤,相应减少排放二氧化硫220万吨,少排放二氧化碳2.2亿吨。 目前全国10万千瓦及以下小火电机组占火电装机比重达到29.4%,这些小火电绝大部分是在我国电力供应较为紧的“八五”、“九五”期间建设的,主要分布于经济发达地区和煤炭资源丰富的省份。加速关停小火电机组,一方面是保证节能降耗指标的完成,另一方面有助于保障大机组的开工率,促进电力产业结构改造升级。 关停小火电机组是从国家大局出发,优化电力工业结构的重要举措,对提高电力工业的整体质量和效益,促进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电厂二期工程电气部分设计 ①装机容量:装机两台,总容量600MW; ②机组年利用小时数: Tmax=6000小时 ③气象条件:发电厂所在地最高气温32℃,年平均气温5.65℃,最大风速25m/s ④厂用电率:按6%考虑 ⑤ 220kV电压等级,架空线路2回与系统相连,系统电抗以100MVA为基准折算到220kV 母线为0.028 设计基本要求:

发电厂运行管理规范

发电厂运行管理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发电运行值班工作,展现文明窗口形象,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根据《安规》、现场运行规程以及本厂文件,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电厂所有运行的值班管理工作。 第二章交接班管理制度 第三条交班前20分钟值班员向班长汇报设备运行状况,班长向值长汇报设备运行情况,交班值必须对本班的工作情况作详细记录,对所负责的卫生区域进行清扫。 第四条接班人员必须提前15分钟到达值班现场,按岗位进行对口交接,查阅前、后台记录,询问情况,重点检查了解下列情况:(一)系统、设备运行方式; (二)设备的运行情况; (三)设备检修安全措施的布置情况; (四)至前一次当班时间内设备故障及设备异动情况; (五)检查安全工器具、钥匙、备品情况及规程、图纸等有无短缺或损坏,若有应及时向交班人员提出并作好记录,否则一经接班,接班者对其负全部责任; (六)对控制室卫生进行检查,发现卫生不合格时,必须及时向交班人员提出,待清扫干净后再接班,否则一经接班,接班人员负全部责任; (七)调度命令及上级指示; (八)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九)设备异常或异动后,必须到现场进行交接,否则,因交接不清发生问题,除交班人员无交代和记录外,一般情况下,由接班人员负全部责任。

第五条交班人员应向接班者详细介绍设备运行方式、设备异动、本班的操作、存在的问题等情况,并和接班者到现场查看以下内容:(一)设备重大缺陷; (二)工器具、钥匙及公用图纸资料等; (三)异动后的设备。 第六条交接班应做到“三交”、“五不接” (一)三交 1、书面交; 2、现场交; 3、口头交,以书面为依据。 (二)五不接 1、未做好交班准备工作不接(如记录不清、交待不明、心中无数); 2、在事故处理或操作过程中不接; 3、工具、资料不全不接(如钥匙、工具、图纸、资料、运行日志、两票、各种记录等); 4、卫生工作未做好不接; 5、上级通知或命令不明确,或有其它明显妨碍设备安全运行的情况不接。 第七条接班程序 查阅记录→询问情况→检查设备→召开班前会→按时接班 第八条接班人员在接班签名处签名,交班人员在交班签名处签名,由接班人员发出接班令后,交班人员方可离开现场。 第九条值长、班长在接班后应全面了解本厂设备运行情况。 第十条互相换班必须遵守有关规定,禁止上连班。 第三章监盘规定 第十一条值班员单独监盘,不允许中途随便离开岗位。 第十二条监盘时必须坐姿端正、规范,精力集中。 第十三条监盘时不准和他人闲谈,不准看书报、不准玩手机及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不准无关人员围盘。

单元机组运行总复习题.doc

1、单元机组集控运行定义、运行内容、现代电厂对集控运行人员素质要求? 答:定义:单元机组运行中将机炉电的主机、相关辅机、相关系统的各个运行参数及各种控制手段集中在一个控制室内,使得对单元机组的运行操作、控制和监视可以在一个控制系统内进行,此种运行方式称为单元机组集控运行。 单元机组集控运行的内容 a、对机组实现各种方式的启动 b、对机组实现各种方式的停运 c、在机组正常运行吋,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监视、控制、维护以及对有关参数进行调整。 d、在机组出现异常情况或出现事故时进行及时处理。 运行人员素质要求: 1)技术素质:熟练裳握单元机组机、炉、电、控主辅设备工作原理,各系统连接组成,各模拟量和开关量的调节控制规律,运行规程。 2)身体素质:具备良好的身体状况和充沛的精力。 3)心理素质:在认知能力、人格特质、心理健康三方面有优良的综合素养。 a、认知能力:观察力、操作能力、注意力、记忆力、数量分析能力、逻辑综合判断能力。 b、人格特质:合群性、决断性、自律性、情绪稳定性、风险处理能力、成就愿望。 c、心理健康: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敌对、精神病性。 2、为了避免三热问题的影响,对锅炉上水要求? 答:限制上水温度和上水速度。规定冷态启动时,锅炉上水温度不大于90-100度,热态启动上水水温与汽包壁温差不大于40度;上水时间冬季不少于4h,夏季不少于2h。 注意:要求锅炉上水温度必须比汽包材料性能所规定的FATT (脆性转变温度)高33度以上。 3、单元机组集控运行的控制对象? 答:锅炉及燃料供应系统、给水除氧系统、汽伦机及其冷却系统、抽汽回热加热系统、凝结水系统、润滑油系统、发电机?变压器组系统、高低压厂用电及直流电源系统等 4、汽缸、法兰、转子在启停过程中受热应力情况? 答:启动过程中汽缸内壁、法兰内壁、转子表面受到压缩应力,汽缸外壁、法兰外壁、转子中心受到拉伸应力。在停机过程中反之。 5、正、负差胀出现情况? 答:正胀差:冷态启动;负胀差:停运、热态启动、甩负荷。 6、减少转子热弯曲措施? 答:a、控制好轴封供汽温度和时间 b、正确投入盘车装置 c、启动时采用全周进汽并控制好蒸汽参数变化 d、启动过程中要充分疏水,保持上下缸温差在允许范围内 规定:启动盘车时,转子偏心度不超过0. 25mni;冲转时转子偏心度不超过0. 05伽。 7、汽轮机寿命组成以及影响汽轮机寿命的主要因素。 答:1)由无裂纹寿命和剩余寿命组成 2)影响因素:高温蠕变损耗,低周疲劳寿命损耗。

发电厂专业课程设计

发电厂专业课程设计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12-5班 组号:第一组 指导老师:齐辉 时间:2015.7

摘要 本设计是电厂主接线设计。该火电厂总装机容量为2×50+2×600=1300MW。厂用电率6.5%,机组年利用小时T=6500h。根据所给出的原始资料拟定两种电气主接m ax 线方案,然后对比这两种方案进行可靠性、经济型和灵活性比较厚,保留一种较合理的方案,最后通过定量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终的电气主接线方案。在对系统各种可能发生的短路故障分析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了电气设备和道题的选择校验设计。在对发电厂一次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发电厂的配电装置布置做了初步简单的设计。此次设计的过程是一次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初步过程,起到学以致用,巩固和加深对本专业的理解,建立了工程设计的基本观念,提升了自身设计能力。 关键字:电气主接线;火电厂;设备选型;配电装置布置。

目录 1设计任务书 (3) 1.1设计的原始资料 (3) 1.2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3) 2电气主接线 (5) 2.1系统与负荷资料分析 (5) 2.2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5) 2.2.1方案拟定的依据 (5) 2.2.2主接线方案的拟定 (7) 2.3 主变压器的选择与计算 (8) 2.3.1变压器容量、台数和型式的确定原则 (8) 2.3.2变压器的选择与计算 (9) 3短路计算 (10) 3.1短路计算的一般规则 (10) 3.2短路电流的计算 (10) 3.2.1各元件电抗的计算 (10) 3.2.2 等值网络的化简 (11) 4电气设备的选择 (16) 4.1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原则 (16) 4.2电气设备的选择条件 (16) 4.2.1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电气设备 (16) 4.2.2按短路情况校验 (17) 4.2.3 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择 (19) 4.2.4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20) 5结束语 (21) 6参考文献 (22)

电力系统毕业设计题目

电力系统毕业设计题目 【篇一: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大 全(158个)】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158个) 1、110kvxx(箕山)变电站电气设备在线监测方案 2、110kv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 3、110kv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 4、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5、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 6、110kv常规变电站改无人值班站的技术方案研究 7、110kv电力网规划 8、110kv线路保护在xx(郴电国际)公司的应用 9、110kv线路微机保护设计 10、110kv线路微机保护装置设计 11、220kv变电所电气部分技术设计 12、220kv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 13、220kv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 14、220kv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主接线设计 15、220kv变电站设计 16、220kv地区变电站设计 17、220kv电气主接线设计 18、220kv线路继电保护设计 19、2x300mw火电机组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20、300mv汽轮发电机继电保护(一) 21、300mv汽轮发电机继电保护设计(一) 22、300mw机组节能改进研究 23、300mw机组优化设计 24、300mw凝汽式汽轮机组热力设计 25、300mw汽轮发电机继电保护 26、300mw汽轮发电机继电保护设计 27、50mva变压器主保护设计 28、scada系统的设计 29、sdh光纤技术在电力系统通信网络中的应用 30、xx电厂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31、xx电厂水轮发电机组保护二次设计 32、xx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3、xx水电站电气一次初步设计 34、xx县电网高度自动化系统初步设计 35、xx小城市热电厂电气部分设计 36、变电气绕阻直流电阻检测 37、变电站电压智能监测系统 38、变电站设备状态检修研究 39、变电站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40、变电站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数据采集终端 41、变电站微机监控系统 42、变电站微机检测与控制系统设计 43、变电站微机数据采集传输系统设计—监控系统 44、变电站微机数据采集系统设计—scada 45、变电站无人值班监控技术的研究 46、变电站智能电压监测系统开发 47、变电站自动化的功能设计 48、变电站自动化综合设计 49、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微机系统上位机功能组合) 5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研究与设计 5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发展综述 52、变压器电气二次(cad)部分设计 53、变压器电气二次部分 54、变压器故障分析和诊断技术 55 、变压器故障检测技术 56、变压器故障检测技术--常规检测技术 57、变压器故障检测技术--典型故障分析 58、变压器故障检测技术--介质损耗在线检测 59、变压器故障检测技术--局部放电在线检测 60、变压器故障检测技术--绝缘结构及故障诊断技术 61、变压器故障检测技术--油气色谱监测 62、变压器故障维修 63、变压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技术研究--油质检测 64、变压器绝缘老化检测

电厂电气运行培训内容

第一章电气基础知识 1、什么叫电场? 答:存在于电荷周围的空间,对电荷有作用力的特殊物质叫电场。电场的力的性质表现为: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作用力,这种力称为电场力。电场的能的性质表现为:当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电场力对电荷做功(这说明电场具有能量)。 2、电流是如何形成的?它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 答: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作有规则的定向移动,就形成了电流。 电流的方向习惯上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即为电流的方向。。 3、什么叫直流? 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叫直流。如手电筒、发电厂的事故照明、发电机的励磁等用的是直流。 4、什么叫交流? 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变化的称作交流。生活中广泛用的是交流电,有些直流电也是交流电经整流得到的,一般发电厂发出的电都是交流电。 5、电压与电动势有何区别?它们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 答:在电场中,将单位正电荷由高电位点移向低电位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称为电压。电压等于两点之间的电位之差。在电场中,将单位正电荷由低电位移向高电位时外力(电源力)所做的功称为电动势。 电压和电动势的主要区别在于,电压是反映电场力做功的概念,其正方向为电位降的方向;而电动势则是反映外力克服电场力做功的概念,其正方向为电位升的方向,两者的方向是相反的。电压和电动势的基本单位均为V。

电压的正方向规定为由高电位指向低电位,即电位降的方向。电动势的正方向规定为由低电位指向高电位,即电位升的方向。 6、什么是电源? 答:电源实质上是一种能量的转换装置,即将其它形式的能转换为电能的一种设备,如发电机、干电池和蓄电池等。 7、什么叫直流电源? 答:一般将电势的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源,叫做直流电源。如干电池、蓄电池和直流发电机等都是直流电源。 8、什么叫交流电源? 答:电势的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变化的电源,称为交流电源。交流发电机就是交流电源。 9、什么是电位? 答:电位实际就是电压,是对参考点的电压。 10、什么是电阻和电导?导体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这种阻碍作用就是电阻。用R 表示,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物体传导电流的本领叫电导。用G表示,电导的单位为西门子,简称西(S)。注:G=1/R 导体的电阻一般与以下因素有关:导体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 导体越长电阻越大;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至于材料就要看实际。 R=ρL/S R是导体电阻(欧) ρ为导体的电阻率(欧姆·毫米2/米)不同的导体电阻率不同 L为导体的长度(米)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是学位论文的一个总体规划和设计,是毕业生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下面是搜集整理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开题报告,供大家阅读查看。 设计(论文)题目:电力系统规划及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000字左右的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一电力系统规划 1. 电力系统概述 电力系统由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它的功能是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主要包括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及电厂辅 助生产系统等)转化成电能,再经输、变电系统及配电系统将电能供应到各负荷中心,通 过各种设备再转换成动力、热、光等不同形式的能量,为地区经济和人民生活服务。[1] 电源点与负荷中心多数处于不同地区,也无法大量储存,故其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费都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并在同一地域内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电能生产必须时刻保持与消费平衡。因此,电能的集中开发与分散使用,以及电能的连续供应与负荷的随机变化,就制约了电力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据此,电力系统要实现其功能,就需在各个环节和不同层次设置相应的信息与控制系统,以便对电能的生产和输运过程进行测量、调节、控制、保护、通信和调度,确保用户安全、经济、优质的电能。[2] 2.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电能是当今社会应用最广泛的二次能源。国民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保障与提高,都离不开电能。电能供应的中断或减少将影响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科 技要发展,电力要先行”,因此,做好电力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落实发、送、变电本体 工程的建设条件,协调其建设进度,优化其设计方案,最大限度地节约国家基建投资,意义尤为重大。而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正是电力工程前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关于单项本体工程设计的总体规划,是具体建设项目的方针和原则,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 [3] 3.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任务

发电厂运行分析制度

运行分析制度 1目的和范围 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和规范对运行分析工作的管理,通过开展运行分析,掌握发电设备及系统运行的规律性,为合理、经济、环保地进行生产调度提供技术支持,确保发电机组稳定、安全、经济运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标准规定了运行分析地主要内容、方法、程序、职责。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各运行部门的运行分析工作。设备(检修)分析、试验分析、监测分析工作亦可参照执行。 2术语和定义 2.1运行分析:是运行人员及运行技术人员综合仪表读数、参数变化趋势、设备状态指示、运行方式安排、巡回检查所感知到的现象、自然条件,采用经验判断、逻辑推理、理论计算等方法,找出设备性能劣化原因,主动采取措施防止设备性能劣化的一个过程。 运行分析通常可划分为:岗位分析、专业分析、专题分析、事故及异常运行分析、经济运行分析。 2.2运行日志:泛指用来记录运行情况的各类电子软件文档或纸张记录簿。 3运行分析的职责 3.1岗位分析 3.1.1 运行人员在值班期间应对仪表显示、设备参数变化(如超限等)、设备异常和缺陷、操作异常等情况进行分析。 3.1.2 运行人员发现异常要及时调整和处理,处理无效时应及时汇报,联系设备管理人员或检修人员协助解决。事后运行人员应将异常的经过和分析过程作好记录。 3.1.3 岗位分析由运行班组负责管理,运行部门的领导、专职工程师或技术员每周至少对各岗位定期检查一次,必要时应给予技术指导。 3.1.4 为做好岗位分析工作,要求运行值班人员做到:监盘认真、巡查仔细、记录完整、不轻易放过可疑点。 3.2专业分析 3.2.1 运行部门的各运行专职工程师等技术人员,在查阅运行日志、运行可靠性指标、运行经济性指标等信息后,进行进一步调查和有针对性的参数分析。对异常情况要及时进行分析、跟踪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 3.2.2 运行专职工程师每月应定期对所辖设备的安全和经济运行现状作出评价,分析影响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原因,并提出改善运行安全经济性的意见。 3.2.3 为了高效率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各运行专职工程师或技术员不仅要深入现场,还要加强各技术人员之间的横向联系。 3.2.3 专业分析的基本内容可参见附录A。 2008-03-04批准2008-10-13实施 3.3专题分析 1

电力系统规划与发电厂毕业设计计算书

目录第一章电网规划 1.1 电源规划 1.2 电力网络方案选择 1.3 导线截面和型号的选择 1.4 主变压器的选择 1.5 方案经济性比较 第二章短路电流计算 2.1 基本参数标幺值计算 2.2 短路电流计算 2.3 电气设备选择 第三章潮流的计算 3.1 基本参数计算 3.2 手算冬季最大运行方式潮流3.3 机算潮流 第四章厂用电设计 4.1 供电电压等级 4.2 厂用电接线 4.3 厂用变压器选择 4.4 厂用电设备选择 第五章防雷保护设计

第一章电网规划 1.1 电源规划 电源规划主要用于确定发电厂的装机容量。这次设计的系统包括1个火电厂、1个水电厂和4个变电所。一般水电厂一旦建成,其装机容量就于确定,而火电厂建成后扩建方便,一旦系统容量不够,就需在火电厂新装机组。在确定所

装机组容量时,其型号不超过两种,一般采用大机组。在电源规划前,首先确定负荷容量,负荷包括用电负荷、供电负荷和发电负荷。用电负荷和网损的和为供电负荷,在供电负荷的基础上加上厂用电即为发电负荷。在确定负荷容量后,还需考虑系统备用容量,包括负荷备用、国民经济备用以及检修备用,然后考虑水电厂的调峰容量,最后确定火电厂装机容量。 1. 负荷容量计算: (1)用电负荷:1号变电所 1 m a x P 50M W = 2号变电所 2m a x P 70M W = 3号变电所 3m a x P 60M W = 4号变电所 4 m a x P 55M W = 系统从新区吸收的最大功率sl P 160MW =。 设计水平年发电机母线最大负荷P 35MW =机25MW ,水电厂近区负荷P 35MW =近。计算总的用电负荷时需考虑同时率 1 K ,因为各用户用电最大值不可能在同一时刻出现,一般同 时率大小与用户的多少,各用户的用电特点有关,地区或系统之间取1K 0.95=。 4 imax sl 1y i=1 y y y y P P P +P +P K 50706055160+25+350.95432.5MW P =13P 0.97432.5419.28MW P =110P 1.1432.5475.48MW =+?=?==?=+=?=∑近初机中初末初()(++++)( -%)( %)

发电厂电气一次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发电厂电气一次系统设计 系别电力工程系 专业班级电气07K1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梁海平 ××××年六月

发电厂电气一次系统设计 摘要 发电厂是电力系统中生产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整电压的电力设施。它通过其变压器将各级电压的电网联系起来,将电能输送出去。 本设计是对一高压侧110kV,2回出线;中压侧35kV,4回出线;低压侧10kV,12回出线的发电厂一次系统进行的初步设计。该发电厂属于小型发电厂,它除承担向系统供应电能的任务外,还提供地区负荷。 本设计首先进行了原始资料的分析。通过分析,了解该发电厂的类型、负荷情况等;然后,再依据发电厂的电压等级、出线数目及其负荷大小,拟定出多种接线方案,再通过初步技术和经济比较,确定一个最优方案;再根据选择主变的原理和所给的该发电厂各电压等级的最大负荷量,确定了主变容量、台数及型号;然后,选择各个短路点,进行短路电流计算,为下面的电气设备选择打下基础;再次,便是根据上述设计成果确定各电气设备,确定配电设备。 最后根据这地区的雷雨情况配置避雷与接地装置及配电装置,完成电气主接线、电气平面布置、防雷与接地图。 关键字:发电厂设计;短路计算;设备选择;防雷保护

A DESIGN OF ELECTRIC MAIN SYSTEM FOR POWER STATION Abstract Power Stations are producing electricity in the power system, controlling the power flow and adjusting the voltage. It will link all levels of voltage power grid through its transformer and will supply power to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The tentative design is to the first system of the power station which has high-tension side 110kV, four output connections; middle-tension side 35kV, four output connections, low-tension side 10kV, twelve output connections. The power station belongs to one middle-size station. In addition to assume the supply of power to the power system also to content the region loads. The design has firstly been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of primary source. Passing through the analysis, we can understand the type of this power station, load condition and so on. Secondly, based on the voltage level of power station, load size and the number of outline, we can obtain a wide range of wiring, and then through the preliminary technical comparison, the two options identified. In the light of the principle of choosing main transformer,we can choose the main transformer’s number, capacity and type .Next, selecting each short circuit point and carrying on the calculation of short circuit current, it is the foundation that has been conquered in the selection of the electric installation of next. Then, based on the above results of designed we can determine the electrical equipment, through the economically optimal choosing the best plan and determining the distributed equipments of the power base on the design achievement mentioned above.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in this region of the thunderstorm,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grounding device are configured. The final completion of the main electrical wiring, the electrical layout,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access map are draw. Keywords: Power station design; Short current calculation; Equipment selection; Lightning Resistant protection; Distribution devic

电厂运行安全分析

电厂运行安全分析作为现代化的大型企业,我司发电厂的容量是越来越大,而电厂运 行工作是现场少人值守,远方集中控制。这就迫切要求监控系统进 一步完善,运行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通过一 段时间的现场安全模式推广及安全检查,个人觉得以下内容应须加强。 首先,应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加强全员 安全意识教育,认真开展安全活动。目前存在安全活动形式化,具 体表现在,安全文件和安全通报未认真组织学习;简单传阅而未开 展分析;忽略实际,未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因此,在开展安全活 动时必须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认真总结工作中发生的问题,不安全 现象,习惯性违章等等,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安全活动不能仅限 于读速报,念安规,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着重于安全工作规程 及安全伤害速报的学习讨论,如何避免发生不安全现象方面,从而 提高安全活动的质量。控制室操作很简单,但越简单越轻易出问题,假如放松了安全教育就更轻易出错,因此,安全思想教育不能放 松。

第二,“两票”的合格率也是安全工作的重点。正确执行工作票和 动火票的有关规定,是防止误操作,防止人身伤亡和设备事故的有 力措施。在操作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应认真做到:任务清楚,制票 正确,切实做到逐级审核,模拟操作时应同实际操作一样认真仔细。实际操作时应严格履行监护制度并逐项执行,对于操作中可能出现 的问题也应事先做好预想,以便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于绝缘器具 的使用,应做到人人会使用。该使用的时候必须使用并加强治理, 如有损坏,必须及时更换。操作后应对所操作的设备检查无误并汇报。假如操作中出现疑问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汇报上级,不能自作主张。对于接地线的治理也应加强,使用后应登记和记录清楚,杜绝 一切不安全隐患。工作票和动火票的签发应杜绝人情票现象,应严 格按规定办理,不合格的票一律不能签发,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 应事先通知工作负责人,以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工作票结束时应 和工作负责人一道去现场检查无误后,才能办理结束手续。在两票 的治理上,必须落实到实处,不能拟于形式,这样才能保证在两票 的使用中不出现差错,从而保证安全生产。 第三,对于运行人员的培训工作也应加强,需要经常组织培训运行 人员安全用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如何避免习惯性违章,如何增强 自我保护意识,如何办理工作票,积极开展危险点分析等等。班组 培训必须结合现场实际,开展运行分析和事故预想,定期组织运行

发电厂论文

发电厂 单位: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 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1321 姓名:马凌风 本文主要通过对发电厂电气部分,包括能源与发电,发电、变电和输电的电气部分,用电接线,配电等以及水处理和水质量控制的介绍来向读者展示发电厂的构成及运作方式。 关键词:电气运行水处理电力 引言: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电力已经入千家万户,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电接触,生产、生活中用电极为频繁,然而,这些电又是从何而来,如何进入千家万户的,我们将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了解发电厂的组成与运作。 正文:1能源 世界由物质构成,而能量是物质的属性,,是一切物质的动力;目前,人类所认识的能量有以下几种形式:(1)机械能(2)热能(3)化学能(4)辐射能(5)核能(6)电能。 1.1能源的定义:能源,顾名思义是能量的来源,即指人类获得能量的来源,包括已经开发可供直接使用的自然资源和经过加工或转换的能量来源,而尚未开发的自然资源称为自然资源。 1.2能源的分类 按获得方式不同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1)一次能源:指自然界中现成存在,可直接获取和利用而又不改变其基本形态的能源,例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等。 (2)二次能源:指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成的另一种形态的能源,例如,电力、蒸汽、煤气、焦炭、汽油等,它们使用方便,易于利用,是高品质的能源。 电能是由一次能源经加工转换成的能源,电能与其他形式的能源相比,其特点有 1)便于大规模生产和远距离输送 2)方便转换和易于控制 3)损耗小 4)效率高 5)无气体和噪声污染 2发电厂 将各种一次能源转变为电能的工厂,称为发电厂。按一次能源的不同,发电厂分为火力发电厂(以煤、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水力发电厂(一水的位能作动力)、核能发电场、地热能发电场、风能发电场等。目前,我国以火力发电厂为主。 2.1火力发电厂 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是利用煤、石油或天然气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工厂,其能量转换过程是:燃料的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2.1.1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 我国火力发电厂所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且主力电厂是凝汽式发电厂。 火电厂的电能生产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电力系统分析毕业论文

电力系统分析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目录 ....................................................................... III 第1章绪论.. (1)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 1.1.1 选题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国外发展现状 (2) 1.3 本人所做工作 (2) 第2章系统开发技术分析 (3) 2.1 框架、构架及设计模式概述 (3) 2.2 Struts框架分析 (3) 2.2.1 Struts设计模式 (3) 2.2.2 Struts工作流程 (5) 2.2.3 Struts标签库 (5) 2.3 JSP技术分析 (6) 2.3.1 JSP技术特点 (6) 2.3.2 JSP实现原理 (8) 2.4 开发工具分析 (8) 2.4.1 Eclipse简介 (8) 2.4.2 CVS(Concurrent Version System) (8) 2.4.3 JDK(Java Development Kit) (9) 2.5 技术可行性 (9) 第3章系统分析 (10) 3.1 需求总述 (10) 3.2 用例描述 (10) 3.2.1 报修受理 (10)

3.2.2 抢修调度 (14) 3.2.3 报修处理 (15) 3.2.4 报修回访 (16) 3.2.5 报修归档 (16) 3.3 动态模型设计 (17) 3.3.1 受理工单类对象动态模型 (17) 3.3.2 抢修车辆类对象动态模型 (17) 3.4 序列图 (18) 3.5 组件图 (18) 第4章系统设计 (19) 4.1 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 (19) 4.1.1 指导思想 (19) 4.1.2 软件设计原则 (19) 4.2 系统构架设计总体描述 (20) 4.3 系统流程分析 (21) 4.4 功能设计 (21) 4.4.1 故障受理 (23) 4.4.2 抢修调度 (24) 4.4.3 报修处理 (24) 4.4.4 报修回访 (24) 4.4.5 报修归档 (24) 4.4.6 用户管理 (24) 4.4.7 报修人员管理 (24) 4.4.8 报修车辆管理 (24) 4.4.9 报修查询 (24) 4.5 数据库设计 (25) 4.5.1 数据库表简介 (25) 4.5.2 数据库表结构 (26) 4.6 系统开发工具及运行环境 (32) 4.6.1 开发工具及开发调试环境 (32) 4.6.2 运行环境 (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