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制作实验报告范本
发酵食品酸奶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酸奶加工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
2. 掌握乳酸菌发酵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实验原理酸奶是一种以鲜奶为原料,经乳酸菌发酵而成的乳制品。
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将乳糖转化为乳酸,使牛奶中的蛋白质凝固,形成独特的口感和风味。
本实验通过将乳酸菌接种到新鲜牛奶中,观察其发酵过程,了解发酵过程中温度、时间等因素对酸奶品质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新鲜袋装牛奶、酸奶、无菌玻璃杯、酸奶机、温度计、计时器、无菌棉签、酒精灯、镊子等。
2. 实验试剂:乳酸菌、无菌生理盐水、无菌水、氯化钠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新鲜袋装牛奶煮沸,冷却至室温;消毒玻璃杯、酸奶机等实验器材。
2. 接种乳酸菌:用无菌棉签取适量酸奶,涂抹于无菌玻璃棒上,然后将玻璃棒插入冷却至室温的牛奶中,均匀搅拌。
3. 调整发酵温度:将混合后的牛奶倒入酸奶机中,设定发酵温度(一般为40-42℃),启动酸奶机。
4. 观察发酵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如2小时)观察酸奶的变化,记录温度、酸度、口感等数据。
5. 终止发酵:当酸奶的酸度达到一定值(如pH4.5-4.8)时,停止发酵。
6. 冷藏保存:将发酵好的酸奶放入冰箱冷藏,以便保存。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发酵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在发酵过程中,酸奶机的温度会逐渐上升,达到设定的发酵温度后保持稳定。
实验结果表明,发酵温度对酸奶的品质有显著影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酸奶的口感和品质。
2. 发酵过程中酸度的变化: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酸奶的酸度逐渐增加。
实验结果表明,酸度达到一定值时,酸奶的口感最佳。
3. 发酵过程中口感的变化:发酵初期,酸奶口感较为酸涩;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口感逐渐变佳,酸甜适中。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制作了酸奶,并观察到发酵过程中温度、时间等因素对酸奶品质的影响。
2. 发酵温度对酸奶的品质有显著影响,适宜的发酵温度为40-42℃。
发酵型酸奶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发酵型酸奶的制作原理和过程。
2. 学习并掌握发酵型酸奶的实验操作技能。
3. 探究不同发酵条件对酸奶品质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发酵型酸奶是以鲜奶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添加有益菌(发酵剂)进行发酵而成的一种乳制品。
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将乳糖转化为乳酸,使酸奶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口感。
同时,酸奶中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得到部分分解,易于人体消化吸收。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材料:- 新鲜牛奶:1000毫升- 酸奶发酵剂:10克- 白砂糖:50克- 水浴锅- 温度计- 玻璃瓶- 研钵- 研杵- 酸奶包装袋2. 设备:- 灭菌器- 高压锅- 电子天平四、实验步骤1. 准备原料:将新鲜牛奶倒入锅中,加入白砂糖,搅拌均匀。
2. 灭菌:将搅拌好的牛奶放入高压锅中,加热至85℃,保持15分钟进行灭菌。
3. 冷却:将灭菌后的牛奶自然冷却至45℃左右。
4. 添加发酵剂:在冷却后的牛奶中加入酸奶发酵剂,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5. 发酵:将搅拌好的牛奶倒入玻璃瓶中,封口,放入水浴锅中,保持45℃恒温发酵。
6. 成品检验:发酵时间为8-12小时,每隔2小时观察一次酸奶的状态。
当酸奶表面出现细小气泡,口感酸甜适中时,发酵完成。
7. 冷却:将发酵好的酸奶从水浴锅中取出,放入冰箱中冷却至室温。
8. 包装:将冷却后的酸奶装入酸奶包装袋中,密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发酵时间对酸奶品质的影响:- 发酵时间过短:酸奶口感较酸,乳酸菌数量不足,营养价值较低。
- 发酵时间过长:酸奶口感过酸,乳酸菌数量过多,可能导致蛋白质凝固。
2. 温度对酸奶品质的影响:- 温度过低:发酵速度慢,乳酸菌活性低,酸奶口感较差。
- 温度过高:发酵速度快,乳酸菌活性高,但可能导致蛋白质凝固。
3. 糖分对酸奶品质的影响:- 糖分过高:酸奶口感过甜,营养价值降低。
- 糖分过低:酸奶口感较酸,营养价值较高。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发酵型酸奶的制作原理和操作技能。
生物自制酸奶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酸奶的制作原理,掌握酸奶的制作方法,学习微生物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实验时间:2023年10月26日实验地点:生物实验室实验材料:1. 全脂牛奶(1000ml)2. 酸奶发酵剂(10g)3. 玻璃瓶(2个)4. 温度计5. 热水袋6. 筷子7. 记录本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将全脂牛奶倒入玻璃瓶中,注意不要留有气泡。
2. 加热牛奶:将牛奶加热至40-42℃,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确保温度准确。
3. 加入发酵剂:待牛奶冷却至37℃时,将酸奶发酵剂加入牛奶中,搅拌均匀。
4. 密封瓶子:将玻璃瓶密封,确保发酵过程中不会有空气进入。
5. 保持温度:将密封好的瓶子放入热水袋中,保持温度在40-42℃之间,约发酵8-10小时。
6. 观察现象:每隔2小时观察酸奶的变化,记录酸奶的状态。
7. 终止发酵:当酸奶呈现凝固状态,表面有光泽,无明显气泡时,发酵完成。
实验结果:1. 外观变化:发酵过程中,牛奶逐渐变得浓稠,表面出现白色膜状物,这是乳酸菌生长和发酵的结果。
2. 口感变化:发酵后的酸奶口感酸甜适中,具有浓郁的酸奶风味。
3. 发酵时间:经过8小时的发酵,酸奶达到最佳状态。
实验分析:1. 发酵原理:酸奶的制作过程中,乳酸菌将牛奶中的乳糖转化为乳酸,导致牛奶凝固,同时产生酸奶的酸味和香气。
2. 温度控制:发酵过程中,温度对乳酸菌的生长和发酵有重要影响。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发酵效果。
3. 发酵剂选择:发酵剂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酸奶的品质。
本实验使用的是市售的酸奶发酵剂,其含有多种乳酸菌,有利于酸奶的发酵。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作了酸奶,并了解了酸奶的制作原理和发酵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酸奶的制作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选择合适的发酵剂,才能制作出美味的酸奶。
实验反思:1. 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避免操作失误影响发酵效果。
2.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卫生,防止杂菌污染。
发酵酸奶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了解酸奶发酵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掌握酸奶发酵过程中各种因素对发酵效果的影响,提高食品发酵工艺水平,为今后的食品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酸奶是以牛乳或羊乳为原料,加入乳酸菌进行发酵而成的一种乳制品。
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将乳糖转化为乳酸,使乳液pH降低,导致酪蛋白凝固,形成凝胶状酸奶。
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的代谢产物还能赋予酸奶独特的风味。
三、实验材料1. 原料:纯牛奶、白糖、发酵剂(乳酸菌粉)2. 仪器:发酵瓶、温度计、电热恒温水浴锅、天平、计时器、无菌操作台、无菌操作工具等四、实验步骤1. 配制发酵剂:将乳酸菌粉按照说明书的比例加入适量白糖,用无菌水溶解,搅拌均匀。
2. 牛奶预热:将纯牛奶加热至40-45℃,保持温度恒定。
3. 添加发酵剂:将溶解好的发酵剂均匀地加入到预热后的牛奶中,充分搅拌均匀。
4. 分装:将混合好的牛奶分装到发酵瓶中,每个发酵瓶装满,封口。
5. 发酵:将发酵瓶放入恒温箱中,保持40-45℃的温度,发酵4-6小时。
6. 冷藏:将发酵好的酸奶取出,放入冰箱中冷藏24小时。
7. 品尝与鉴定:取出冷藏好的酸奶,品尝其口感、酸度、香气等,对酸奶的品质进行鉴定。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发酵效果:发酵过程中,酸奶呈现半凝固状,酸度适中,具有浓郁的乳酸菌香气。
2. 发酵时间对酸奶品质的影响:实验中发现,发酵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酸奶的品质。
发酵时间过短,酸奶酸度不足,口感不佳;发酵时间过长,酸奶酸度过高,口感过酸。
3. 发酵温度对酸奶品质的影响:发酵温度对酸奶的品质有较大影响。
温度过高,会导致乳酸菌死亡,发酵效果不佳;温度过低,发酵速度慢,酸奶品质不稳定。
4. 发酵剂添加量对酸奶品质的影响:发酵剂添加量对酸奶的品质有直接影响。
添加量过少,发酵效果不佳;添加量过多,会导致酸奶酸度过高,口感过酸。
六、实验结论1. 酸奶发酵过程中,温度、发酵时间、发酵剂添加量等因素对酸奶品质有显著影响。
小学做酸奶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酸奶的制作原理和过程。
2.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二、实验器材1. 牛奶 500毫升2. 酸奶发酵剂 1包3. 热水壶 1个4. 玻璃杯 5个5. 温度计 1个6. 纱布或保鲜膜 1卷7. 筷子 1根8. 记录本 1本三、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将牛奶、酸奶发酵剂、玻璃杯、温度计等实验器材准备好。
2. 加热牛奶:将牛奶倒入锅中,用热水壶加热至40-45℃,期间不断搅拌,以防止牛奶结块。
3. 检测温度:用温度计测量牛奶的温度,确保温度在40-45℃之间。
4. 加入发酵剂:将酸奶发酵剂倒入牛奶中,用筷子搅拌均匀。
5. 分装牛奶:将搅拌好的牛奶分别倒入5个玻璃杯中,每个玻璃杯倒入100毫升。
6. 密封杯子:用纱布或保鲜膜将玻璃杯口封好,确保密封性。
7. 酸奶发酵:将封好的玻璃杯放置在温暖的地方,保持温度在40-45℃之间,发酵8-10小时。
8. 观察变化:每隔一段时间观察牛奶的变化,记录下观察结果。
9. 成功制作酸奶:当牛奶发酵至呈凝固状,表面有气泡产生时,酸奶制作成功。
10. 记录实验数据:将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变化记录在记录本上。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现象:在发酵过程中,牛奶表面产生气泡,颜色逐渐变浅,最终呈凝固状。
2. 实验结果:经过8-10小时的发酵,牛奶成功变成酸奶。
3. 分析:酸奶的制作原理是利用乳酸菌发酵牛奶中的乳糖,将其转化为乳酸,从而使牛奶凝固。
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的生长和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因此将牛奶加热至40-45℃有利于乳酸菌的生长。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作了酸奶,了解了酸奶的制作原理和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增强了科学探究意识。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微生物在食品制作中的重要作用。
六、实验反思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牛奶的温度,确保乳酸菌的生长和繁殖。
2. 在发酵过程中,要定期观察牛奶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酸奶的实验报告结果(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酸奶的制作原理及过程。
2. 掌握酸奶发酵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3. 分析酸奶口感、品质与发酵条件的关系。
二、实验材料1. 牛奶:全脂牛奶,500ml。
2. 酵母:酸奶发酵剂,1g。
3. 玻璃杯:5个。
4. 温度计:1个。
5. 研钵、研杵:1套。
6. 纱布:1块。
7. 计时器:1个。
三、实验方法1. 将500ml牛奶倒入玻璃杯中,用温度计测量牛奶温度,确保在40℃-45℃之间。
2. 将1g酸奶发酵剂放入研钵中,加入少量牛奶,用研杵搅拌均匀。
3. 将混合好的发酵剂倒入牛奶中,搅拌均匀。
4. 将搅拌好的牛奶装入玻璃杯中,用纱布封口,防止细菌侵入。
5. 将玻璃杯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温度控制在40℃-45℃,发酵时间约为6-8小时。
6. 发酵完成后,取出玻璃杯,用温度计测量酸奶温度,确保在室温范围内。
7. 将酸奶倒入容器中,置于冰箱冷藏,使其口感更加细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酸奶口感:发酵过程中,牛奶中的乳糖被酵母分解为乳酸,使得酸奶口感酸甜适中,具有独特的风味。
2. 酸奶品质:发酵过程中,牛奶中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得到保留,同时产生有益菌,有利于人体健康。
3. 发酵条件对酸奶口感及品质的影响:(1)温度:发酵过程中,温度对酸奶口感及品质有显著影响。
温度过高,会导致酵母活性降低,发酵时间延长;温度过低,则会影响酸奶口感,发酵时间缩短。
本实验中,将发酵温度控制在40℃-45℃,发酵效果较好。
(2)发酵时间:发酵时间对酸奶口感及品质有直接影响。
发酵时间过短,酸奶口感酸味不足;发酵时间过长,酸奶口感过酸,影响口感。
本实验中,发酵时间约为6-8小时,酸奶口感适中。
(3)酸奶发酵剂:发酵剂的选择对酸奶口感及品质有重要影响。
优质发酵剂能提高酸奶的口感和品质。
本实验中,使用酸奶发酵剂,发酵效果较好。
五、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制作出口感适中、品质优良的酸奶。
2. 发酵过程中,温度、发酵时间、发酵剂等因素对酸奶口感及品质有显著影响。
制作酸奶实验室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酸奶的制作原理和过程。
2. 掌握酸奶制作的基本操作方法。
3. 学习实验室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酸奶是一种发酵乳制品,通过将乳酸菌添加到牛奶中,使牛奶中的乳糖转化为乳酸,从而产生酸奶特有的风味和口感。
酸奶制作过程中,乳酸菌的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酸碱度和营养物质。
三、实验材料1. 牛奶:1000ml2. 酸奶发酵剂:1包(约10g)3. 玻璃瓶:2个4. 温度计:1个5. 电子秤:1个6. 灭菌锅:1个7. 灭菌剂:适量8. 计时器:1个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牛奶倒入玻璃瓶中,用电子秤称量,确保牛奶量为1000ml。
(2)将酸奶发酵剂放入另一个玻璃瓶中,加入适量温水,搅拌均匀。
2. 灭菌处理(1)将两个玻璃瓶放入灭菌锅中,加入适量灭菌剂,加热至沸腾,保持5分钟。
(2)关闭灭菌锅,待瓶内温度降至室温。
3. 添加发酵剂(1)将发酵剂搅拌均匀的水倒入牛奶中,搅拌均匀。
(2)用温度计测量牛奶温度,确保温度在40℃左右。
4. 发酵(1)将牛奶瓶放入恒温箱中,设定温度为42℃,发酵8小时。
(2)发酵过程中,每隔2小时用温度计测量牛奶温度,确保温度在42℃左右。
5. 冷却(1)发酵结束后,将牛奶瓶取出,放入冰箱中冷却。
(2)冷却至室温,即可食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酸奶制作成功,具有酸奶特有的风味和口感。
2. 发酵过程中,牛奶中的乳糖转化为乳酸,使酸奶呈现一定的酸味。
3. 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的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酸碱度和营养物质,实验过程中温度控制在42℃,发酵剂添加适量,保证了酸奶的质量。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酸奶制作的基本操作方法,了解了酸奶制作的原理。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守实验室操作规范,确保了实验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保持实验室的清洁卫生,防止污染。
2. 灭菌处理是保证酸奶质量的关键环节,务必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制作酸奶探究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酸奶的制作原理和过程。
2. 掌握制作酸奶的方法和技巧。
3. 通过实验探究不同条件对酸奶品质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进行发酵而成的一种乳制品。
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将牛奶中的乳糖转化为乳酸,使牛奶中的蛋白质凝固,从而形成酸奶。
酸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深受人们喜爱。
三、实验材料1. 鲜牛奶:1000ml2. 原装酸奶:50ml(作为菌种)3. 玻璃杯:10个4. 温度计:1个5. 食用醋:适量6. 纱布:适量7. 计时器:1个8. 纸笔:1套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鲜牛奶倒入锅中,用小火加热至40-45℃(用手背感觉微热即可)。
(2)用纱布过滤掉牛奶中的杂质。
(3)将过滤后的牛奶倒入玻璃杯中,分装成10份。
2. 接种(1)从原装酸奶中取出50ml,用温度计测量其温度,确保与牛奶温度一致。
(2)将酸奶均匀地分配到10个玻璃杯中的牛奶中。
(3)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3. 发酵(1)将装有牛奶的玻璃杯放在室温下发酵。
(2)每隔2小时测量一次牛奶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3)观察牛奶的变化,当牛奶出现凝固现象时,即可结束发酵。
4. 调味(1)将发酵好的酸奶倒入碗中。
(2)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食用醋。
(3)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10份不同条件下制作的酸奶。
具体结果如下:(1)室温发酵:酸奶凝固程度较高,口感酸甜适中。
(2)温度过高:酸奶凝固程度较低,口感偏酸。
(3)温度过低:酸奶凝固程度较低,口感偏甜。
(4)搅拌不均匀:酸奶凝固程度不均匀,口感不佳。
2. 实验分析(1)温度对酸奶品质的影响: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酸奶的品质。
温度过高,乳酸菌活性降低,发酵效果不佳;温度过低,乳酸菌生长缓慢,发酵时间延长。
(2)搅拌对酸奶品质的影响:搅拌不均匀会导致酸奶凝固程度不均匀,口感不佳。
(3)食用醋对酸奶口感的影响:适量加入食用醋可以调节酸奶的酸甜度,使口感更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页/总5页
FS 实用范本| DOCUMENT TEMPLATE
染,造成酸奶出现异味或发酵失败。 酸奶发酵过程中,原料乳中的乳糖在乳酸菌的作用下转
化成乳酸,随着乳酸的形成,溶液的 pH 逐渐达到酪蛋白的 等电点(酪蛋白是乳中的一种蛋白质,等电点时 pH 为 4.64.7), 使酪蛋白聚集沉降,从而形成半固体状态的凝胶体物质。
酸奶制作实验报告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 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_
五、实验结果 牛; 酸奶制作需要的菌种主要是乳酸菌,由于操作不是在无菌条 件下,所以实验前要将器具消毒,保证乳酸菌为优势种;带盖 子的瓶子或盒子要拧紧、盖严目的是创造无氧环境。 学生制作的酸奶感觉酸度够,甜度不够,因是加糖比较 少。生加糖量以中等大小勺子为单位调节用糖 量,因为学生不愿意用天平称蔗糖,觉得那是在做实验 而不是食物。 ③发酵剂添加量为 2%-3%,用市售酸奶作发酵剂添加比 例为 1:5(市售酸奶:原料乳),添加量不宜过大,过大则会出现
第5页/总5页
FS 实用范本| DOCUMENT TEMPLATE
酸奶制作实验报告
编号:FS-DY-20387
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记录基本情况、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发现存在的问题 以及形成今后的应对措施。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使同学们对酸奶从原材料到成品生产的全过 程以及生产组织管理等知识,在生产现场将科学的原理知识 加以验证、深化、巩固和充实。并培养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向实践学习和探 索的积极性,为今后的学习和将从事的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 基础。 二、实验原理 酸奶是以乳为原料(或加入蔗糖),杀菌后经乳酸发酵而 制成,且具有细腻的凝块和特别芳香风味的乳制品,也叫酸 凝乳或酸牛奶,是发酵乳制品。酸奶可以是牛乳在自然状态 下进行发酵,也可以经巴氏杀菌或超高温瞬时灭菌后,加入 乳酸菌发酵而成。现在生产中采用将原料乳灭菌后加入乳酸 菌的方法生产酸奶。因为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发酵会有杂菌污
第4页/总5页
FS 实用范本| DOCUMENT TEMPLATE
产酸过快,凝乳中蛋白质脱水收缩,致使乳清析出过多,产 品组织状态粗糙,成品中有发酵剂味。选用市售酸奶作发酵 剂时,不可以用加入果料的,更不可用果味酸奶。
Foonshion 图文设计有限公司
Fonshion Design Co., Ltd
三、实验材料 纯牛奶、盒装酸奶、白糖、勺子、一次性杯子、保鲜膜、 筷子、恒温箱、水浴锅 四、实验步骤 ①消毒。将容器(一次性杯子等)、搅拌的工具(勺或筷 子)放在超净工作台上,用紫外线对其进行杀菌消毒。牛奶如 果是新开封的,本身已消毒得很好,可以不用煮开消毒,可 直接放在 40℃的水浴锅中预热。若是鲜奶一定要先煮沸消毒, 待温度降到 40℃左右以不烫手为宜。 ②接种。将温牛奶从水浴锅中拿出,在超净工作台接种。 准备工作完成后(用酒精对手进行消毒处理),先将 100 毫升 纯牛奶倒入一次性杯子中,再在往其中加入酸奶(一般比例 为 5:1-10:1),最后加入 6 克白糖。原料加完后用筷子搅拌均
第3页/总5页
FS 实用范本| DOCUMENT TEMPLATE
匀,用保鲜膜将杯子全面封紧。 ③前发酵。放恒温箱中(40℃左右)。一般发酵 8 一 10 小
时即可,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调整发酵时间,发酵时间越 长酸度越大。
④后发酵。刚做好的酸奶酸味比较淡,口感不够好,应 将其放入冰箱冷藏。8 一 12 h 以后即可食用,口感较好,酸 甜适中。品尝时还可酌情加入蜂蜜或糖、各种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