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畜禽粪污处理

合集下载

畜禽粪便处置方案

畜禽粪便处置方案

畜禽粪便处置方案
背景
畜禽粪便是畜禽饲养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有机废弃物,含有大量营养物质,但其
排放量巨大,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同时,由于畜禽粪便的特殊性,其也很难直接进行处理。

因此,有效地处理畜禽粪便,是提高畜禽养殖的质量,保障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常见的畜禽粪便处理方式
1.堆肥处理
堆肥处理是指将畜禽粪便收集到一起,与较多的炭、树枝等碳源混合后进行堆
肥化处理,使其发酵后达到可用于肥料的状态。

堆肥处理需要注意材料的混合比例与通风问题,同时也对处理的时间有一定的要求。

堆肥处理能够将畜禽粪便有效地转化为肥料,但其需要占用土地面积并且处理效率较低。

2.厌氧发酵处理
厌氧发酵处理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厌氧发酵,将畜禽粪便转化为沼气等可用以发
电和热能的可再生能源。

同时,厌氧处理还可以将畜禽粪便处理后的渣肥用于植物种植等领域,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

但其处理过程对处理条件与设备选择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生物转化处理
生物转化处理是通过将畜禽粪便与添加剂混合后,利用微生物将其转化为化肥
的一种处理方式。

其主要特点是处理效率高,且达到了无害化处理的目的。

但其处理需要注意添加剂的选择,并且需要定期更换处理设备。

结论
综上所述,针对畜禽粪便的处理方式体现了各自的特点。

在实际的处理中应根
据当地环境条件,畜禽饲养数量以及设备费用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对应的处理方法。

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畜禽粪便,同时又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畜禽粪污处理

畜禽粪污处理

畜禽粪污处理畜禽粪污处理是指对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畜禽粪便和废水进行合理处理的一种技术和方法。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急剧增加,由此产生大量的粪污和废水,如果不加以处理,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对人畜的健康造成威胁。

畜禽粪污处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畜禽粪污处理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 深度处理法:深度处理法是通过将粪污进行分层处理,将固体废弃物和液体废水分离开,分别进行处理。

具体的处理方法包括固液分离、沼气发酵和厌氧消化等。

固液分离是将粪污通过机械设备进行过滤,将固体废弃物和液体废水分离开。

沼气发酵是将粪污置于密闭的容器中,通过微生物的作用产生沼气,可以用于发电和煮饭等用途。

厌氧消化是将粪污与其他废弃物一起放入密闭的容器中,采用厌氧条件下的微生物发酵分解,减少废弃物的体积和毒性。

2. 农田利用法:农田利用法是将粪污直接用于农田的施肥。

通过粪肥的施用,可以补充土壤养分,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

还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并且减少化肥对环境的污染。

3. 微生物处理法:微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的活性和代谢特性来分解和降解粪污中的有机物质和有害物质。

通过投加适量的微生物制剂,可以加速粪污的分解和降解过程,使粪污减少有机污染和臭味。

微生物处理法还可以产生大量的有机肥料,可以循环利用。

4. 生态农业技术法:生态农业技术法是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利用生态系统的调节作用来处理粪污。

该方法主要包括湿地滤波、人工湖处理和微生物滤池等。

湿地滤波是将粪污通过植物湿地进行过滤,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微生物的降解来净化废水。

人工湖处理是将粪污放入浅水区的人工湖中,通过缓冲、沉淀和过滤等过程来降解有机物质和有害物质。

微生物滤池是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来处理粪污,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有害物质降解为无害物质。

畜禽粪污处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处理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浅谈畜禽养殖业粪污处理方式

浅谈畜禽养殖业粪污处理方式

浅谈畜禽养殖业粪污处理方式
畜禽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但同时也伴随着大量的粪污排放问题。

粪污的处理对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主要的粪污处理方式有农田利用、生物气化发电、沼气工程等。

农田利用是一种常见的粪污处理方式。

粪便经过堆肥或经过预处理后,作为有机肥料直接施用于农田。

这种方式既能有效地处理粪污,又能提供农作物所需的养分和有机质。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施用过多会导致土壤负荷过重,而施用不当则会造成环境污染。

生物气化发电是一种将粪便通过高温和压力转化为可燃气体,再经过发电机发电的方式。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将粪便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能源,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生物气化发电一般需要较高的投资和技术支持,不适合小规模养殖场使用。

沼气工程是将粪便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的方式。

这种方式可以同时解决粪便处理和能源利用的问题,是一种比较成熟和经济的处理方式。

沼气可以用于炊事、照明、供热等方面,减少了能源的消耗。

沼气工程也需要一定的投资和技术支持,同时在运营过程中也需要注意操作规范,以避免污染环境。

还有一些新兴的粪污处理方式值得关注。

生物质炭的制备和应用,可以将粪便经过高温热解转化为生物质炭,作为土壤改良剂和环境修复材料。

互通有无的产业链模式也值得尝试,例如将畜禽粪污和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联合处理,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粪污处理是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我们应该探索和推广多种处理方式,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并为畜禽养殖业的绿色发展做出贡献。

浅谈畜禽养殖业粪污处理方式

浅谈畜禽养殖业粪污处理方式

浅谈畜禽养殖业粪污处理方式【摘要】畜禽养殖业粪污处理是当今社会环境保护的关键问题,目前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有效处理粪污,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生物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等。

生物处理技术通过微生物将有机物降解成更稳定的物质,物理处理技术主要包括过滤和沉淀,化学处理技术则是利用化学物质改变粪污的性质。

综合处理技术的发展,是将各种技术综合运用,以达到更高效的处理效果。

未来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环保意识,推广绿色技术,减少粪污对环境的污染。

重视环保意识不仅关乎环境的健康,更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关键词】畜禽养殖业、粪污处理、重要性、挑战、常见处理方式、生物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综合处理技术、发展趋势、环保意识。

1. 引言1.1 畜禽养殖业粪污处理的重要性畜禽养殖业粪污处理是当前环保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畜禽粪污含有大量氮、磷等有机化合物,如果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土壤和水质造成污染。

而且,粪污中还存在大量的细菌和病原体,可能对人畜健康造成威胁。

进行有效的粪污处理,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以保障人们的生态安全和健康。

目前,我国畜禽养殖业规模庞大,粪污处理问题亟待解决。

通过采用科学的处理方式,如生物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等,可以将畜禽粪污有效转化为资源,实现资源化利用,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粪污处理行业也能够为农民增加收益,提高畜禽生产效率,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对畜禽养殖业粪污处理工作的重视,倡导环保意识,推动粪污处理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既符合环境保护要求,也符合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

只有不断完善畜禽粪污处理技术,才能实现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2 目前面临的挑战目前,畜禽养殖业粪污处理所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一是粪污处理成本高。

传统的处理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较高。

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养殖场来说,难以承担这样的成本,导致粪污处理不到位。

畜禽粪污处理

畜禽粪污处理

畜禽粪污处理
畜禽粪污处理是指对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畜禽粪便进行处理,以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畜禽粪便是养殖业产生的主要废弃物之一,其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营养元素,如果不加以处理就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

畜禽粪污处理的目标是将粪便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转化成无害物质,同时利用其中的有机物质和营养元素。

常见的畜禽粪污处理方法包括堆肥处理、沼气池处理、生物发酵处理等。

堆肥处理是将畜禽粪便与秸秆、木屑等混合起来进行堆肥,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质分解成稳定的有机质和植物营养物质。

这种处理方法简单易行,同时还能获得有机肥料和沼气。

沼气池处理是将畜禽粪便投放到封闭的沼气池中,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

沼气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可以用作燃料,同时还能获得沼渣作为有机肥料。

生物发酵处理是利用特定的微生物对畜禽粪便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分解和转化。

这种方法需要建立专门的发酵装置和进行维护管理,但处理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去除有害物质。

除了以上的主要处理方法,还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对畜禽粪便进行处理。

物理方法包括筛分、压榨等,可以将粪便中的固体物质和液体分离开来。

化学方法则是使用化学药剂进行处理,以达到杀菌和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畜禽粪污处理对于保护环境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以往的养殖业普遍存在粪便乱排、直接排放等问题,导致了农田和水体的污染,甚至引发了疾病传播。

正确处理畜禽粪污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环境风险,同时还能获得有机肥料和可再生能源。

畜禽粪污处理应得到广泛的关注和推广。

畜禽粪污处理利用五种模式

畜禽粪污处理利用五种模式

畜禽粪污处理利用五种模式畜禽粪污处理与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

正确处理畜禽粪污不仅可以减少农业废物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还可以通过资源化利用产生经济效益。

本文将介绍五种常见的畜禽粪污处理利用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有机废物堆肥。

畜禽粪污中富含有机质,通过适当的配比和通风堆肥,可以转化为有机肥料。

堆肥过程中,有机物质会被微生物分解,产生热能和有机酸等物质,有效杀灭病菌和虫卵,提高土壤肥力。

有机废物堆肥不仅减少了畜禽粪污对环境的冲击,还能够为农田提供足够的有机肥料,替代化肥的使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种模式是沼气发电。

畜禽粪污中富含有机物质,经过菌类的发酵作用可以产生沼气。

通过将沼气收集起来,可以用于烧火、照明、以及发电。

沼气发电不仅解决了畜禽粪污的处理问题,还可以为农村地区提供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第三种模式是生物质能源利用。

畜禽粪污可以作为生物质能源的原料,通过干燥和压缩等工艺处理后,可以制成生物质颗粒燃料。

生物质颗粒燃料具有高热值、低含水率和低污染等特点,可以替代传统的煤炭和天然气,用于工业和民用供热。

畜禽粪污的生物质能源利用不仅能够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

第四种模式是液态有机肥的生产。

畜禽粪污通过发酵和脱水等工艺处理后,可以制成液态有机肥。

液态有机肥具有营养丰富、易于吸收、利于作物生长等特点,可以替代化肥的使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液态有机肥的生产利用不仅可以实现畜禽粪污的资源化,还可以减少农业废物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五种模式是生态农业养殖模式。

生态农业养殖模式通过合理的规模化养殖,生态疏导和科学运营等手段,改变传统养殖中的畜禽粪污处理方式。

通过优化养殖环境、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循环利用养殖废物等措施,可以减少畜禽粪污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生态农业养殖模式不仅能够提高畜禽养殖的经济效益,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浅谈畜禽养殖业粪污处理方式

浅谈畜禽养殖业粪污处理方式

浅谈畜禽养殖业粪污处理方式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粪污处理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畜禽养殖业产生的粪污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采取有效的粪污处理方式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畜禽养殖业粪污处理方式进行浅谈,探讨目前常见的处理方式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一、传统的畜禽养殖业粪污处理方式传统的畜禽养殖业粪污处理方式主要包括露天堆肥和垫料发酵两种。

露天堆肥是将畜禽粪便等生物质材料堆放在露天场地中进行自然腐熟,然后再用于农田施肥。

垫料发酵则是将畜禽的粪便与秸秆等材料混合覆盖,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处理后再用于农田施肥。

二、传统方式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传统的畜禽养殖业粪污处理方式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露天堆肥和垫料发酵方式处理粪污效率低,处理周期长,且容易产生恶臭和传染病源。

传统的处理方式在运输和施肥过程中存在着路途遥远、环节繁琐的问题,不利于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

传统方式对畜禽粪污中的营养物质回收利用率较低,部分养分难以有效利用,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传统方式对大气和土壤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危害,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畜禽养殖业环保要求。

三、现代畜禽养殖业粪污处理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现代畜禽养殖业粪污处理方式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和创新。

现代畜禽养殖业粪污处理方式主要包括生物气化、生物堆肥、生物发酵、脱水处理等多种技术手段。

生物气化技术通过高温氧化还原反应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可再生能源;生物堆肥则是指通过生物菌群的活动将粪便等有机废弃物转化为稳定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生物发酵技术则是指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废弃物分解为有机肥料,达到资源化利用的目的;脱水处理则是将粪污中的水分脱离,降低粪污的体积和重量,方便后续的处理和利用。

这些现代畜禽养殖业粪污处理方式在提高粪污处理效率、减少资源浪费、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点,对畜禽养殖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畜禽粪污处理

畜禽粪污处理

畜禽粪污处理畜禽粪污处理是农业生产中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环保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畜禽粪污处理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环境污染,还能够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畜禽粪污处理的重要性,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管理和处理工作,以保护生态环境,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

一、畜禽粪污的来源畜禽粪污是指畜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粪便,包括猪粪、牛粪、鸡粪、鸭粪等。

这些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如果合理利用可以为土壤提供养分,促进植物生长。

但如果处理不当,畜禽粪污就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影响土壤质量和水质,甚至对人畜健康造成危害。

畜禽粪污的处理至关重要。

二、畜禽粪污处理的重要性1. 保护环境:畜禽粪污处理能够有效降低氨气、硫化合物、苯酚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通过合理处理畜禽粪污,可以减少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保护水资源。

2.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畜禽粪污中富含有机质和各种营养元素,经过适当处理可以转化为有机肥料,为农作物提供养分,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畜禽粪污的深度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可以推动畜禽养殖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三、畜禽粪污处理的方法1. 厌氧发酵:将畜禽粪污放入密封的容器中进行厌氧发酵处理,在无氧环境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分解有机质,产生沼气和有机肥。

2. 堆肥处理:将畜禽粪污和秸秆、稻草等混合,进行堆肥处理,通过堆肥菌的分解作用,转化为有机肥料。

3. 农田还田:将经过处理的畜禽粪污直接还田,提供土壤养分,促进农作物生长。

4. 生化处理:利用生化技术对畜禽粪污进行处理,降解有机废物,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四、畜禽粪污处理的技术进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畜禽粪污处理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传统的畜禽粪污处理方法存在着处理周期长、设备投资高、需求劳动力多等问题,现代生物技术、环境工程技术和农业机械技术的运用,为畜禽粪污处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畜禽粪污处理
摘要:畜禽粪污处理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下面就畜禽粪污问题谈谈畜禽粪污处理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几点处理方法。

关键词:畜禽粪污处理
1、畜禽粪污处理的现状、必要性和总体思想
1.1畜禽粪污处理的现状、必要性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我国的畜禽养殖量在不断增加,畜禽粪污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

在畜禽养殖业发展大大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给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畜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4]。

一个千头猪场每年排放环境中氨100吨,磷30吨,10万只养鸡场年排放环境中的粪便3000吨。

环境污染已经从常见的点源污染转向面源与点源结合的复合污染,而且面源污染比例有增大的趋势[2]。

最近几年来,畜禽养殖业的经营方式和饲养规模日益朝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然而大多数养殖场却未建立起与之相配套的粪污处理设施,使得畜禽养殖污染成为一个重要的面源污染源。

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国每年畜禽养殖场排放的粪便及粪水总量超过27亿吨[6],再加上集约化生产的冲洗水,实际排放的污水总量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因此,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任务十分艰巨,如何妥善的处理
好畜禽养殖过程中带来的环境问题,防治畜禽养殖业的污染,使畜禽养殖业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是目前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1.2畜禽粪污处理的总体思想
在社会的其它行业,也同样经历过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压力。

随社会经济发展,各国主要是发达国家率先开始应对环境污染与公害的挑战。

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对生产过程末端的废物进行处理,即所谓的末端处理。

在环境污染不断加剧,乃至大规模复杂的全球环境问题方面,末端治理出现越来越不能有效保护环境的弊端:从环境污染防治政策体系、整体设计和技术对策的实施上看,其着眼点侧重于污染产生后的治理,使一个综合的污染产生、控制、排放系统人为的割裂开来,因而呈现着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分离脱节,环境污染治不胜治的明显弊端。

末端处理作为传统生产过程的延长,不仅需要投入昂贵的设备费用、惊人的维护开支和最终的处理费用,而且本身还要消耗大量资源、能源[3].用一句常说的话就是总是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物质生产极大丰富,环境污染威胁人类健康,开始治理环境污染,这是西方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对环境污染治理道路给予我们的警示,它警示我们不要再走末端治理的老路,而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从生产过程和末端治理两个方面来减少和治理环境污染,只有通过这双重控制,才能实现环境保护最终目标的实现。

2、生产过程中减少粪污产生量。

生产过程中减少粪污的产生量在以往总是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做到的其实有很多。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建立畜牧养殖小区,科学选址,规范建场。

把发展规模养殖小区作为减少畜禽养殖污染和节约养殖用地的有效措施。

合理选址,合理规划,养殖小区建设既要符合土地管理法规,也要符合畜牧技术要求。

选用适合于远离居住和噪音环境,无水、土、气污染,同时自身也不能给周围环境带来污染的地带。

充分利用适宜的区域开发养殖小区,合理规划,将畜禽粪便统一集中,统一处理。

2.2对新建养殖场进行环境设计。

对新建的大型养殖场,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措施必须在畜禽养殖场投入运营的同时予以落实。

2.3科学合理配制饲料。

一些蛋白质饲料营养价值的高低不仅在于其蛋白质的含量,更重要的是蛋白质的利用率、氨基酸的含量和氨基酸的平衡程度。

根据畜禽理想氨基酸平衡模式,以可消化氨基酸代替粗蛋白质的需要量,配置符合畜禽需要的氨基酸平衡日粮[5],降低氮的排出量。

有实验表明,在日粮氨基酸平衡较好的条件下,日粮蛋白质降低2-3个百分点,氮排出量可减少20-50%,动物生产性能无明显影响[1]。

2.4推广微生态制剂饲喂畜禽,使粪便感官上达到无害化。

在畜禽饮水中添加EM等微生态制剂,可以明显降低畜禽粪便中的臭味,达到感官上无害化的目的。

2.5清洁的水源和先进的饮水设备。

养殖场饮用水要保持清洁的水源,采用先进的自动饮水设备,需要喝多少水就供给多少水,减少了水的浪费,也减少了终端污水处理量。

2.6改进饲养方式,科学投料。

目前在畜禽生产中易被忽视的问题就是只注意每千克饲粮中养分的水平,而对饲料的日投料量重视不够,误以为多喂饲料畜禽的生产性能就能充分发挥。

但殊不知畜禽过量采食引起消化不良,既造成饲料浪费,又因未消化的饲料发酵增大了对环境的污染。

因此,在动物的饲养管理中,一定要重视饲料的科学投料,达到既保证动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又尽量减少饲料浪费的目的。

2.7清理粪污技术。

使用“四改两分”技术,即改水冲清粪为干式清粪,改无限用水为有限用水,改明沟排污为暗道排污,改渗漏地面为防渗地面,固液分离[6],雨污分离。

3、末端处理治理畜禽粪污。

末端处理作为畜禽粪污的主要处理方式,我们当然要紧抓不舍,不能放松。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污水处理。

3.1.1推行生态净化法。

经过预处理后的污水,利用吸附性能强的水葫芦、细绿萍等水生植物吸附从畜禽场排放的污水,达到初级净化,再浇灌水田达到二级净化。

其中稳定塘工艺便是一
种采用自然生物处理的方法。

它是一个菌藻共生的生态系统,是集好氧与厌氧于一体的兼性塘,其原理是废水进入塘内,水中溶解的有机物为好氧细菌所氧化分解,所需的氧除通过大气扩散进入水体或通过人工曝光加以补充外,相当一部分有藻类和水生植物在光合作用中所释放,而藻类光合作用所需的CO2则由细菌在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产生。

废水中的可沉固体和塘中生物尸体沉积于塘底,构成污泥,它们在产酸细菌的作用下分解为有机酸、醇、氨等,其中一部分可进入好氧层而被氧化分解,另一部分则被污泥中产甲烷菌分解成沼气。

可以说,稳定塘工艺是一种简单有效、经济合理的废水处理方法。

3.1.2物理、化学处理法。

利用格栅、化粪池、过滤网进行沉淀物理处理;利用化学药品与污水中污染物反应,除去污水中的污染物。

3.2固体粪便处理。

3.2.1推广有机肥生产。

生产有机肥生产所用原料为畜禽粪便、某些植物、微量N、P、K肥,将上述物料经混合高温、加压、灭菌、发酵,加工成有机肥。

3.2.2利用生物发酵,使粪污中有害微生物和有机物通过发酵作用,达到消灭病原微生物的目的,同时通过生物发酵产热,为生产提供能源。

3.2.3生产沼气。

沼气综合利用是指畜禽粪便经沼气池发酵后,所产生的沼气被作为清洁能源利用,而沼液、沼渣按食物链
关系作为下一级生产活动的原料、肥料、饲料和添加剂等进行再利用。

沼液是含有多种养分的速效肥料。

沼渣大多作为优质有机肥使用。

3.2.4利用发酵床处理猪粪技术。

发酵床养猪技术,是选用木片、锯末、树叶等原料形成垫料,添加一定比例的酵素、新鲜猪粪、土、盐、水等与垫料拌匀后形成混合物发酵,将有害菌杀死。

猪只的粪尿排泄在垫料床面上,经过猪只的习惯性拱翻或人工均匀扬开后,经过酵素的降解,转化成菌体蛋白供猪只食用,因此不用清粪,更不用水清圈,使圈舍无臭味、无氨气,达到环境污染零排放。

为进一步促进畜禽粪便处理利用产业的健康发展,建议加强技术研究开发,完善法律法规,制定优惠政策,以期解决畜禽粪便环境污染问题,种养结合,农牧结合,较少农业面源污染,促进生态农业的的可持续发展。

[1]颜新春环境污染与生态营养饲料[J]四川畜牧兽医2000,1-18-19
[2]陈岩孟凡朋等浅谈面源污染的现状与防治对策[J]山东环境2002,1-18
[3]赵欣浅谈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报2003(16),1-57-58
[4]王宪山浅谈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J]现代畜牧兽医2006,10-25-26
[5]武云生译自《Poultry International》August 1998,38
[6]张玉华,韩捷,陈通畜禽粪便资源化处理利用技术及工艺研究[J]Proceedings of 2003-IFBBE 306-307
[7]李庆康,吴雷,刘海琴等我国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粪便处理利用现状及展望[J]农业环境保护2000,19(4):251-2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