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白天与黑夜》优质课件
《白天与黑夜》PPT-完美版

请根据日出日落的时间变化,两周记录一次,把 《白天与黑夜》PPT-完美版 表示黑夜的方格涂黑,观察白天黑夜的长短变化。
《白天与黑夜》PPT-完美版
《白天与黑夜》PPT-完美版
昼夜与生物
《白天与黑夜》PPT-完美版
《白天与黑夜》PPT-完美版
人体时钟一览表
• 就医时间为上午9点左右,皮肤对注射反应最迟钝。 • 接触时间为9点至10点,握手最有力。 • 创造性时间为10点至12点,头脑最活跃,最富有创造性。 • 消化时间为13点左右,胃酸形成最多。 • 体操时间为13点30分左右,肌肉能力最强。 • 手工制作时间为15点至16点,手指最灵巧。 • 生长时间为16点至18点,头发和指甲生长最快;肺呼吸最活跃健康。 • 感觉时间为17点至19点,味觉、听觉和嗅觉最敏感。 • 美容时间为18点至20点,皮肤对化妆物质渗透性最强。 • 夫妻时间为20点至21点,孤独感最难忍。 • 免疫时间为22点左右,对传染病警觉最高。 • 分娩时间为24点至4点,婴儿出生最多。 • 失明时间为夜里2点,汽车司机视力最差。 • 出错时间为夜间3点至4点,夜班工人操作最不灵巧。 • 疲乏时间为夜间4点至5点,血压最弱。
《白天与黑夜》PPT-完美版
《白天与黑夜》PPT-完美版
概推日
念动心
奠了说
定天是
基文人
础学类
。 的认
革识
命宇
.
为宙
建的
立重
完 善
要
里
的程
宇碑
宙,
《白天与黑夜》PPT-完美版
《白天与黑夜》PPT-完美版
地心说
(托勒密)
日心说
(哥白尼)
《白天与黑夜》PPT-完美版
白天与黑夜(课件)

白天与黑夜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它 们交替出现,形成地球上的生物钟。白 天阳光明媚,万物生长;黑夜则黑暗寂
静,为休息和恢复提供了条件。
白天与黑夜的交替对地球上的生物有着 重要的影响。例如,许多动物在白天活 动,寻找食物和繁衍后代,而其他一些 动物则在夜间活动,以避免天敌和降低
能量消耗。
人类对白天与黑夜的感知和利用也十分 重要。在白天,人们进行工作、学习和 生活等活动,而到了夜晚,人们则进行
THANKS
感谢观看
工作与休息
社交与家庭
在很多地方,白天是工作时间,人们工作 、学习和活动,而夜间则是休息时间,人 们睡觉、娱乐和放松。
在某些文化中,白天是社交活动的时间, 人们见面、交流和聚会,而夜间则是家庭 时间,人们在家中休息、团聚和交流。
白天与黑夜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总结词
白天和黑夜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作模式和健康状况等方面都有影响。
白天与黑夜(课件)
目录
• 引言 • 白天的特点 • 黑夜的特点 • 白天与黑夜的对比 • 总结与启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01
白天与黑夜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 象,它们对地球上的生物产生重 要影响。
02
本课件将介绍白天与黑夜的形成 、变化规律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目的和目标
目的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使学生了解 白天与黑夜的形成、变化规律及 其对生物的影响,提高学生对自 然现象的认知能力。
目标
掌握白天与黑夜的形成原理;理 解白天与黑夜的变化规律;了解 白天与黑夜对生物的影响。
02
白天的特点
白天的现象和特点
白天阳光普照,天空呈现蓝色或 白色,地面和建筑物被照亮。
白天温度较高,空气相对干燥, 风力通常较小。
《白天与黑夜》PPT课件

1、调节光源(手电筒)跟地球仪的距离, 差不多正好能照亮半个地球仪。 2、在地球仪上确定一个点来观察,手电 筒不动,轻轻转动地球仪,转动时至少转 动一圈以上。 3、小组分工合作,认真观察,及时填写 实验报告单。
乌鲁木齐
北京
在我们中国相同的地方,昼和 夜的时间又是怎样的?都分别是 12个小时吗?
地球绕着太阳转,是地球的一种 运动方式。地球绕太阳转动一圈, 才形成一次昼夜交替。但是,地球 绕太阳转动一圈,需要一年,365天。
太阳绕着地球转,转动一圈会 形成一次昼夜交替。太阳距离地球 1.5亿千米,如果它绕地球做圆周 运动,那么转动一圈大约需要 1047个小时。
这三张图片的时间是相同的吗?
-.
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与宇宙 中的哪些天体有关?
太阳和地球怎样运动,才会出现昼 夜交替现象?
1、组内一名同学起立,快速转动几
圈。同时转动的同学转动的 方向一致吗?可以多试几次。
2、分析思考:我们看到太阳在东 升西落(自东向西运动),实际上谁在 运动?运动的方向是怎样的?
《14-白天与黑夜》PPT课件

.
11
“地心说”认为 地球处于宇宙的中 心静止不动,月球、 水星、金星、太阳、 木星和土星等在各 自的轨道上绕地球 运转,太阳围绕地 球运转形成了昼夜 交替。
.
12
日心说 .
公元15世纪前 后,人们逐渐开始 怀疑“地心说”。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 尼提出“日心说” 的理论,第一次科 学地论述了昼夜变 化是由地球自转引 起的。
2、假如中国是白天,有哪些
国家是黑夜?请找一找。
.
4
(1)手电筒和地球仪之间的距离适当, 以手电筒光圈照到地球仪的一半为宜。
(2)调节好“太阳”和“地球”的位 置后,实验过程中,不要移动。
.
5
(3)转动地球仪时,要保持匀速。
(4)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共同 完成实验。
(5)填写好实验记录报告单。
.
13
.
14
欢迎指导! 谢谢大家!
.
15
6
温磬提示:
实验时将手电筒放置在与地
球仪同一水平的位置,打开手
电筒开关,并慢慢转动地球仪。
.
7
1 、结合实验现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地
东西半球昼夜相反
昼 假设
夜 交
每交替一次的时间约24小时
替
太阳东升西落
模拟实验
球 自 西 向 东
自
转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
8
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地球是围绕
太阳运转的一颗行星,地球在围绕太阳运
转的同时也在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约24小
时,也就是平时我们说的一天。在地球的
某一个地方,一天中,正对太阳时就是白
天,绕到背向太阳的一面是黑夜,地球不
科学《白天与黑夜》说课稿PPT课件

期末考试评价
考试成绩分析
01
根据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考试学大纲要求,难度是否适中。
考试反馈与改进
03
根据考试结果,为学生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找出自己的
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05
教师自我反思与总结
本节课的亮点与不足
生动的教学方式
采用了大量的图片、动画和视频,使 抽象的科学概念变得直观易懂,有效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性强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实验,亲身 体验白天与黑夜的变化,加深对知识 的理解和记忆。
本节课的亮点与不足
• 互动环节丰富:通过小组讨论、问答等形式,鼓励学生积 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本节课的亮点与不足
作业质量评估
根据作业的难度和要求,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作业反思与改进
引导学生对作业进行反思,找出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课堂表现评价
课堂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
课堂纪律
评估学生的课堂纪律和遵守规定的情况。
课堂互动
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和合作精神,是否能够与同学有效合作。
利用PPT课件展示白天与黑夜的相关图片、动画等 多媒体素材,增强视觉效果。
教学视频
播放相关的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白 天与黑夜的现象。
网络资源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探究,拓宽知识面, 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04
课程评价与反馈
作业评价
作业完成情况
检查学生是否按时完成作业,以及作业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时间安排
部分教学内容过于紧凑,导致部分学生无法跟上课堂节奏。
白天与黑夜ppt课件

正面与积极
白天通常与正面、积极的情感和 心态相联系,如快乐、兴奋和乐
观。
黑夜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黑暗与神秘
黑夜常常与黑暗、神秘和未知相关联,象征着恐 惧、不安和孤独。
休息与恢复
在多数文化中,黑夜是休息和恢复的时间,与睡 眠、梦境和放松相关联。
内省与沉思
黑夜为人们提供了内省和沉思的机会,有助于思 考、反思和心灵成长。
。
光照充足
太阳直射或斜射,提供自然光 源。
温度较高
太阳辐射使地表和空气加热, 温度上升。
生物活动频繁
大部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动 物活动增多。
黑夜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
黑夜是指从日落到次日 日出的时段,即太阳在
地平线之下的时间。
光照不足
缺乏自然光源,环境昏 暗。
温度较低
地表和空气散热,温度 下降。
生物活动减少
昼夜交替对文化的影响
时间观念
昼夜交替塑造了人们对时间的观念,使人类有了日出而作、日落 而息的生活习惯。
节日庆典
许多文化中的节日庆典都与昼夜交替有关,如春节、圣诞节等,强 调新旧交替、重生和希望。
艺术创作
昼夜交替为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体现在绘画、音乐、诗 歌等多种艺术形式中。
05
白天与黑夜的科学研究
3
生物钟与昼夜节律的关系
生物钟能够调节和驱动昼夜节律,使生物体适应 环境的昼夜变化。
06
白天与黑夜的应用领域
农业领域的应用
光合作用与植物生长
白天阳光充足,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夜间则进 行呼吸作用,消耗养分。了解白天与黑夜对植物的影响有 助于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和养护。
昼夜温差与作物品质
小学科学白天与黑夜课件(共张)

小学科学白天与黑夜课件(共张)小学科学:白天与黑夜导语:白天和黑夜是地球上生物生活的两个基本时间段。
人们在白天活动,而在黑夜则休息。
这是为什么呢?本篇文章将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并介绍白天与黑夜的形成原因、特点以及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
一、白天与黑夜的形成原因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之一,它围绕太阳运行。
当地球旋转时,太阳直射的地方我们就会进入白天,而太阳直射的地方离我们远,我们就会进入黑夜。
这种现象是由地球自转和公转造成的。
1. 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己的轴心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24小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天,一天被分为24个小时。
当地球自转时,不同地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从白天变为黑夜,或者从黑夜变为白天。
2. 地球公转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圈所需的时间。
地球公转一圈所需的时间是365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年。
地球沿着一个椭圆形的轨道绕太阳运动,这个轨道被称为地球的公转轨道。
当地球沿着公转轨道运动时,地球上不同地区由于旋转轨迹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时间进入白天或黑夜。
这也是为什么不同地区的白天和黑夜的时间长度不同的原因。
二、白天与黑夜的特点1. 白天的特点白天是太阳高出地平线的时间段。
白天的特点有以下几点:(1)太阳光照射地面:在白天,太阳的光线直射地面,为我们提供光亮和热能。
(2)温度较高:白天由于太阳的照射,地面温度通常较高,这也是为什么人们通常在白天进行户外活动的一个原因。
(3)活动频繁:白天是人们活动的主要时间段,学校和工作单位通常在白天进行学习和工作。
2. 黑夜的特点黑夜是太阳低于地平线的时间段。
黑夜的特点有以下几点:(1)太阳的光线不直射地面:在黑夜,太阳已经低于地平线,光线不直接照射地面,因此天空变暗,我们见不到太阳。
(2)温度较低:由于太阳的照射减弱,地面温度会下降,黑夜通常更凉爽。
(3)人们休息:黑夜是人们休息和睡眠的时间,人们通过休息恢复精力,为第二天的活动做准备。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自转与公转10白天与黑夜教学课件

如果地球只自转,地球自转一周就会产生一 次昼夜交替现象,但是如果地球不围绕太阳 转动,某地的气温和季节就不会发生变化, 与实际情况不符。
昼夜交替现象成因
能产生昼夜交替,与实际不符。
如果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动,太阳转 一周昼夜交替一次。科学家推算,太围绕地 球转一圈的时间为54天,与实际情况不符。
第四单元 自转与公转
10.白天与黑夜
每天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出现。白天与黑夜是怎样形成的?
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
地幔 地核 地壳
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地球上被阳光照到的地方处于白天,没被照到的地方处于黑夜。
昼夜交替现象成因
√
√
√ √
昼夜交替现象成因
能产生昼夜交替,与实际不符。
地球自转
(1)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说明地球自转的方向 是自西向东。 (2)太阳每隔24小时会回到原来的位置,说 明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
(3)地球始终不停地绕着一根假想的轴转动,这 根假想的轴叫地轴。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傅科摆实验
傅科摆实验证实了地球的自转。
法国物理学家傅科(1819—1868)于1851年做了一次 成功的摆动实验。在傅科摆试验中,人们看到,摆动过 程中摆动平面沿顺时针方向缓缓转动,摆动方向不断变 化。分析这种现象,摆在摆动平面方向上并没有受到外 力作用,按照惯性定律,摆动的空间方向不会改变,因 而可知,这种摆动方向的变化,是由于观察者所在的地 球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的结果,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相 对运动现象,从而有力地证明了地球是在自转。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每天的白天和黑夜的时间一样长吗?
夏天天黑得晚, 冬天天黑得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入新课 每天太阳在空中是怎样运动的呢?
昼
西落 夜
东升
2
白天和黑夜是 怎样形成的呢?
3
历史上人们对昼夜变化的认识
谁能说一说白天和黑 夜是怎样产生的呢?
4
5
古代人的见解:
托勒密
地心说
6
哥白尼
日心说
7
资料卡
地心说
最初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提出,后经亚里士多
德、托勒密进一步发展而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托勒
在同一天中,上海 和乌鲁木齐哪个地 方先被太阳照到?
17
地球自转 地球向东绕轴转,旋转一周为一天。 背着太阳为黑夜,朝着太阳为白天。 地球上面看日出,每天东边要早见。
18
根据对日出、日落 时间的观察,把表 示黑夜的方格涂黑, 看看有什么发现?
19
课堂练习
1.填空。 (1)古希腊学者托勒密认为,( 地球 )处在宇宙的中心 静止不动。这就是“地心说”。 (2)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3)地球( 自西向东)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着,这是地球的 (自转 ),它自转一周大约是( 24)小时。昼夜更替变 化的原因是( 地球自转 )。
22
谢 谢 观 看!
它把地球当作宇宙中心是错误的,然而它的历史功绩
不应抹杀。
8
资料卡
日心说 日心说又叫太阳中心说,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 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经过40多年的探索,在他所著的 《天体运行论》一书中提出来的,主要内容是:①太阳 是宇宙的中心,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 等都在圆形轨道上匀速围绕太阳运行。②月亮是地球的 卫星,沿圆形轨道每个月绕地球旋转一周。③地球每天 自西向东自转一周,因而出现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的现象。 哥白尼的日心说把托勒密地心说中的一些错误纠正了过 来,为建立完善的宇宙概念奠定了基础。
14
昼夜交替的成 因是什么呢?
15
实验结论: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 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 夜,这就产生了昼夜现象。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 替,地球每转一周,昼夜就更替一次,这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 象。
16
分析判断午和傍晚。
12
实验分析:
1.地球仪上分成了明暗两部分,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 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 2.地球仪自西向东转动,同一个地方出现了昼夜交替现象。 当这个地方转到刚被光照射到时是早上,正对着“太阳”时 是正午,转到刚被光照不到时是傍晚。
13
昼夜更替一次 的时间是多少?
9
运用:
太阳 地球
地心说
你能分别在两 图中指出太阳、 地球的位置吗?
地球
太阳
日心说
10
研究昼夜更替的原因
要想知道我们的猜想 是否正确应该怎么办?
11
模拟实验
需要材料:
方案:
手电筒
地球仪
1.用手电筒的光代表太阳光把地球仪照亮。
观察地球仪上是否分成了明暗两部分,思考哪边是白天,哪边
是黑夜。
2.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同一个地方是否出现昼夜交替
20
2.选择题。 根据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都随时间( B )移动的现象, 可以知道地球运动的方向是(A )。
21
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的课程到这就结束了,接下来,让我们共同
总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吧!
白天与黑夜 地球正向太阳面——白天 地球背向太阳面——黑暗 地球自转——白天黑暗交替——昼夜形成 地球不停的自转、自西向东 转动一周 24小时
密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从地球向外依
次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和土星,
在各自的轨道上绕地球运转。其中,行星的运动要比
太阳、月球复杂些:行星在本轮上运动,而本轮又沿
均轮绕地运行。在太阳、月球、行星之外,是镶嵌着
所有恒星的天球恒星天。再外面,是推动天体运动的
原动天。地心说是世界上第一个行星体系模型。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