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精华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9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9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9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1教材简析:在西雅图的土地上,回荡着印第安酋长西雅图的著名演说。
文章以饱含深情的语言,向我们表达了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和眷顾,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爱。
知识目标:1、学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能力目标: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情感目标: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一、课前交流,导入新课。
1、课前配乐欣赏西雅图的美丽风光图,从而引出“西雅图”这个城市。
2、教师:西雅图是美国西北最大的海岸城市。
原来,那里可是印第安人的领地。
印第安人对土地有着深深的感情。
大家想不想去了解?3、这节课,我们来学习27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4、齐读课题。
5、理解“神圣”,带着神圣的感觉再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词语认读。
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2、理解课文。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或体会?(热爱土地)三、精读课文“神圣”部分。
(一)“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
”过渡语:印第安人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土地!在这篇课文中,有一句话,最能体现他们与土地的关系,是哪句话?1、从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2、引导学生体会“出生的婴儿”与“母亲的怀抱”的关系,从而引导印第安人与土地的关系。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汇总(已整理 可直接打印)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大自然”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2.本单元重点:(1)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意蕴深厚,令人回味,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逐渐感受到自然景观的奇妙和美好。
大草原的碧绿与辽阔、丁香结的幽怨、古诗词中描述出的自然画卷,花之歌的丰富内涵,都要通过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
每篇课文中作者在描写自然景物时都运用了想象,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想象的手法。
孟浩然,唐代诗人。
汉族,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的词属于豪放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他的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3.读出节奏。
学生先自读,教师指导:【出示课件3】并板书: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精华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目录第一组1 山中访友‥‥‥‥‥‥‥‥‥‥‥‥‥‥‥‥‥‥‥‥‥‥‥‥‥‥‥‥1 2* 山雨‥‥‥‥‥‥‥‥‥‥‥‥‥‥‥‥‥‥‥‥‥‥‥‥‥‥‥‥‥‥4 3 草虫的村落‥‥‥‥‥‥‥‥‥‥‥‥‥‥‥‥‥‥‥‥‥‥‥‥‥‥‥6 4* 索溪峪的“野〞‥‥‥‥‥‥‥‥‥‥‥‥‥‥‥‥‥‥‥‥‥‥‥‥9 口语交际•习作一‥‥‥‥‥‥‥‥‥‥‥‥‥‥‥‥‥‥‥‥‥‥‥‥‥12 回忆•拓展一‥‥‥‥‥‥‥‥‥‥‥‥‥‥‥‥‥‥‥‥‥‥‥‥‥‥‥20 第二组5 詹天佑‥‥‥‥‥‥‥‥‥‥‥‥‥‥‥‥‥‥‥‥‥‥‥‥‥‥‥‥236 思念母亲‥‥‥‥‥‥‥‥‥‥‥‥‥‥‥‥‥‥‥‥‥‥‥‥‥‥‥26 7* 彩色的翅膀‥‥‥‥‥‥‥‥‥‥‥‥‥‥‥‥‥‥‥‥‥‥‥‥‥‥29 8* 中华少年‥‥‥‥‥‥‥‥‥‥‥‥‥‥‥‥‥‥‥‥‥‥‥‥‥‥‥32 口语交际•习作二‥‥‥‥‥‥‥‥‥‥‥‥‥‥‥‥‥‥‥‥‥‥‥‥‥35 回忆•拓展二‥‥‥‥‥‥‥‥‥‥‥‥‥‥‥‥‥‥‥‥‥‥‥‥‥‥‥41 第三组9 穷人‥‥‥‥‥‥‥‥‥‥‥‥‥‥‥‥‥‥‥‥‥‥‥‥‥‥‥‥‥‥4410 别饿坏了那匹马‥‥‥‥‥‥‥‥‥‥‥‥‥‥‥‥‥‥‥‥‥‥‥‥4711 唯一的听众‥‥‥‥‥‥‥‥‥‥‥‥‥‥‥‥‥‥‥‥‥‥‥‥‥‥49 12* 用心灵去倾听‥‥‥‥‥‥‥‥‥‥‥‥‥‥‥‥‥‥‥‥‥‥‥‥‥52 口语交际•习作三‥‥‥‥‥‥‥‥‥‥‥‥‥‥‥‥‥‥‥‥‥‥‥‥‥54 回忆•拓展三‥‥‥‥‥‥‥‥‥‥‥‥‥‥‥‥‥‥‥‥‥‥‥‥‥‥‥58 第四组13 只有一个地球‥‥‥‥‥‥‥‥‥‥‥‥‥‥‥‥‥‥‥‥‥‥‥‥‥60 14* 鹿和狼的故事‥‥‥‥‥‥‥‥‥‥‥‥‥‥‥‥‥‥‥‥‥‥‥‥‥63 1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65 16* 青山不老‥‥‥‥‥‥‥‥‥‥‥‥‥‥‥‥‥‥‥‥‥‥‥‥‥‥‥69 口语交际•习作四‥‥‥‥‥‥‥‥‥‥‥‥‥‥‥‥‥‥‥‥‥‥‥‥‥72 回忆•拓展四‥‥‥‥‥‥‥‥‥‥‥‥‥‥‥‥‥‥‥‥‥‥‥‥‥‥‥82 第五组17 少年闰土‥‥‥‥‥‥‥‥‥‥‥‥‥‥‥‥‥‥‥‥‥‥‥‥‥‥‥86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89 19* 一面‥‥‥‥‥‥‥‥‥‥‥‥‥‥‥‥‥‥‥‥‥‥‥‥‥‥‥‥‥92 20* 有的人‥‥‥‥‥‥‥‥‥‥‥‥‥‥‥‥‥‥‥‥‥‥‥‥‥‥‥‥95口语交际•习作五‥‥‥‥‥‥‥‥‥‥‥‥‥‥‥‥‥‥‥‥‥‥‥‥‥98 回忆•拓展五‥‥‥‥‥‥‥‥‥‥‥‥‥‥‥‥‥‥‥‥‥‥‥‥‥‥‥105 第六组诗海拾贝‥‥‥‥‥‥‥‥‥‥‥‥‥‥‥‥‥‥‥‥‥‥‥‥‥‥‥‥108 与诗同行‥‥‥‥‥‥‥‥‥‥‥‥‥‥‥‥‥‥‥‥‥‥‥‥‥‥‥‥116 第七组21 老人与海鸥‥‥‥‥‥‥‥‥‥‥‥‥‥‥‥‥‥‥‥‥‥‥‥‥‥‥121 22* 跑进家来的松鼠‥‥‥‥‥‥‥‥‥‥‥‥‥‥‥‥‥‥‥‥‥‥‥126 23 最后一头战象‥‥‥‥‥‥‥‥‥‥‥‥‥‥‥‥‥‥‥‥‥‥‥‥‥128 24* 金色的脚印‥‥‥‥‥‥‥‥‥‥‥‥‥‥‥‥‥‥‥‥‥‥‥‥‥132 口语交际•习作七‥‥‥‥‥‥‥‥‥‥‥‥‥‥‥‥‥‥‥‥‥‥‥‥‥135 回忆•拓展七‥‥‥‥‥‥‥‥‥‥‥‥‥‥‥‥‥‥‥‥‥‥‥‥‥‥‥140 第八组25 伯牙绝弦‥‥‥‥‥‥‥‥‥‥‥‥‥‥‥‥‥‥‥‥‥‥‥‥‥‥‥14326 月光曲‥‥‥‥‥‥‥‥‥‥‥‥‥‥‥‥‥‥‥‥‥‥‥‥‥‥‥147 27* 蒙娜丽莎之约‥‥‥‥‥‥‥‥‥‥‥‥‥‥‥‥‥‥‥‥‥‥‥‥150 28* 我的舞台‥‥‥‥‥‥‥‥‥‥‥‥‥‥‥‥‥‥‥‥‥‥‥‥‥‥153 口语交际•习作八‥‥‥‥‥‥‥‥‥‥‥‥‥‥‥‥‥‥‥‥‥‥‥‥‥156 回忆•拓展八‥‥‥‥‥‥‥‥‥‥‥‥‥‥‥‥‥‥‥‥‥‥‥‥‥‥‥1631山中访友2* 山雨3 草虫的村落4 索溪峪的“野〞口语交际•习作一回忆拓展一5 詹天佑6 思念母亲7* 彩色的翅膀8 * 中华少年口语交际•习作二回忆拓展二9 穷人10﹡别饿坏了那匹马11唯一的听众。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组单位分析编排本组课文的目的,一是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二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三是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围绕这组主题,“口头交流练习”分为三个方面:想象自己是大自然的一员,说出和写下你想象的东西;听立体声,说出并写出你的想法和感受;交流关于夏天生活的感受。
在“回顾与拓展”中设置“交流平台”、“随时间积累”、“有趣的中文”等栏目,引导学生交流对文本表达特点的理解,积累诗歌,阅读与中文有关的有趣故事等。
在教学中,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这组教材的特点,进行整合,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4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3课时,“回顾拓展”2课时。
教学时间:月日总课时顺序:1、2主备课题1山中访友授课1、学习生字词,读通课文,了解作者所访之“友”。
教学目标2、抓住重点词语,把握作者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所传达的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引领学生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感受作者对“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
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章写景状物的技巧,学习运用。
课件:词语、句子一次备课一、导入教学过程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
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轻松迎客,寒梅报春-可编辑修改-李金海在两个课时内备课两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一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课教学力求体现这一理念。
本教学以疑探为核心设计教学过程。
首先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此基础上围绕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共同归纳梳理问题,从而形成需要解决的“主干”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其他方式独立自学探究问题,并尝试解答问题。
接着采用师生、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对于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合作解决。
在基本完成本节主要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天开,勇于向课本、教师,以及其他权威挑战,针对本节知识再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再次进行深入探究解答,从而达到查漏补缺、深化知识、发散思维、求异创新的目的。
教学中,教师适时、适当点拨,精讲,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朗读,以读导悟,悟其义、悟其情、悟其理,使学生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地球仪。
2.准备地球的一些相关数据,地球遭破坏的图片。
3.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查找关于地球和人类关系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置情境,质疑导入1.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乘坐中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神舟号”宇宙飞船到太空去旅行。
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的飞船马上就要升空了。
好,飞船已经升到了太空,请睁开眼,观看太空美丽的景色。
2.播放太空行星运行的录像,地球逐渐清晰,最后定格。
3.同学们,这水蓝色的星球大家认识吗?(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地球)大家喜欢吗?请用一句话,夸一夸我们的地球。
(地球,你真美呀!地球,你好伟大!)4.揭示课文题目,引发质疑。
今天学的课文的题目,不是“地球”,而是“只有一个地球”(板书:只有一个)。
看了课文题目,你的脑海中一定涌出一个个小问号,快说说吧!(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课文想告诉我们什么?)设计意图: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一个充满疑问的情景,有了问题学生才会思考,才能有学习的动机,有了问题才能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的愿望。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8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这8篇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是来自于作者的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案语文篇一学习目标:1、学会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体会他的伟大人格。
学习重点:“诺曼底”号被碰撞后船长是怎样做的?学习难点:船长为什么要用枪威胁逃生的人?(抓住相关的段落反复读、感悟,小组讨论并联系《跳水》一课中船长的做法去考虑,交流中加上教师巧妙地引导、点拨。
)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过程:(一)检查预习初步感知(二)配乐朗读整体感知1、听范读录音,进入意境,感受故事内容。
2、自己读课文,继续感悟。
(1)读出自己印象较深的部分。
(说说为什么印象较深)(2)说出给自己印象较深的人物。
(说说为什么)(3)说说还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围绕中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问题:船长为什么要用枪威胁逃生的人?“这尊黑色的雕像”指什么?有什么含义?)(三)合作学习深入探究1、带着问题,再读课文,深入感悟。
2、小组交流。
3、汇报探究结果。
关于“船长为什么用枪威胁逃生的人”这一问题的交流,可分以下三步进行:(1)船长开始是怎样指挥救助工作的?(“……把救生艇放下去。
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
须把60个人救出去”) 引导:从这简短有力的语言中,悟出点什么?(能悟出至少两点:工作安排得有顺序,有目标;船长一心为他人着想,丝毫没有考虑自己。
)指名朗读船长的这番话。
(2)船长在怎样的情况下用枪威胁逃生的人?效果怎样?(“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
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你推我搡,险些把小船弄翻了。
……人们都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六年级上册语文素材全册教学设计(精华教案)人教新课标

-例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教师可以提问:“地球对我们的生存有什么重要性?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地球?”
3.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拓宽视野。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教师将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3.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写作技巧的讲解和示范,指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和作文练习。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1.教师提出讨论主题,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鼓励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例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教师提出“如何保护地球”的主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设计难易适度的教学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就感。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增加拓展阅读和写作练习,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重点辅导生字词和阅读理解,帮助他们打好基础。
3.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总结学习方法和技巧。
-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一课时,教师帮助学生总结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策略和智慧。
2.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优点,改进不足。
-教师采用鼓励性语言,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拓展。
4.注重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素养。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标题: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的篇章和学习内容。
2.掌握六年级语文上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材。
2.教具:黑板、粉笔、课件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唤起学生的前知识,引导学生回顾上学期所学内容,例如:识字活动、阅读理解等。
2.新课讲解(1)首先,简要介绍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的内容结构和特点。
(2)然后,逐单元介绍教材中各篇章的学习内容和主题。
(3)针对每个单元的内容,分别进行详细讲解,包括词语解释、理解阅读、课文分析等。
3.课堂互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提问、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
4.拓展阅读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选取与教材相关的优秀课外读物,推荐给学生,并进行简要讲解。
5.学习方法指导引导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例如如何高效地做语文作业、如何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语文学习等。
6.作业布置布置适当的语文作业,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
7.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进行小结和展望。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观察、学生表现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可以是口头评价,也可以是书面评价。
五、教学反思根据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进行教学反思,并提出改进建议。
六、延伸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语文知识竞赛、诵读比赛等相关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
七、教学资源老师可以结合互联网资源,如人教版官方网站、教育平台等,获取相关的教学资源,并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提供更多学习资源给学生。
八、教学效果评估通过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可以通过平时观察、作业评价等方式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
九、教学心得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十、教学亮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亮点,设计多种教学活动和案例,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目录
第一组
1 山中访友‥‥‥‥‥‥‥‥‥‥‥‥‥‥‥‥‥‥‥‥‥‥‥‥‥‥‥‥1 2* 山雨‥‥‥‥‥‥‥‥‥‥‥‥‥‥‥‥‥‥‥‥‥‥‥‥‥‥‥‥‥‥4 3 草虫的村落‥‥‥‥‥‥‥‥‥‥‥‥‥‥‥‥‥‥‥‥‥‥‥‥‥‥‥6 4* 索溪峪的“野”‥‥‥‥‥‥‥‥‥‥‥‥‥‥‥‥‥‥‥‥‥‥‥‥9 口语交际•习作一‥‥‥‥‥‥‥‥‥‥‥‥‥‥‥‥‥‥‥‥‥‥‥‥‥1
2 回顾•拓展一‥‥‥‥‥‥‥‥‥‥‥‥‥‥‥‥‥‥‥‥‥‥‥‥‥‥‥20 第二组
5 詹天佑‥‥‥‥‥‥‥‥‥‥‥‥‥‥‥‥‥‥‥‥‥‥‥‥‥‥‥‥23
6 怀念母亲‥‥‥‥‥‥‥‥‥‥‥‥‥‥‥‥‥‥‥‥‥‥‥‥‥‥‥26 7* 彩色的翅膀‥‥‥‥‥‥‥‥‥‥‥‥‥‥‥‥‥‥‥‥‥‥‥‥‥‥29 8* 中华少年‥‥‥‥‥‥‥‥‥‥‥‥‥‥‥‥‥‥‥‥‥‥‥‥‥‥‥32 口语交际•习作二‥‥‥‥‥‥‥‥‥‥‥‥‥‥‥‥‥‥‥‥‥‥‥‥‥35 回顾•拓展二‥‥‥‥‥‥‥‥‥‥‥‥‥‥‥‥‥‥‥‥‥‥‥‥‥‥‥41 第三组
9 穷人‥‥‥‥‥‥‥‥‥‥‥‥‥‥‥‥‥‥‥‥‥‥‥‥‥‥‥‥‥‥44
10 别饿坏了那匹马‥‥‥‥‥‥‥‥‥‥‥‥‥‥‥‥‥‥‥‥‥‥‥‥47
11 唯一的听众‥‥‥‥‥‥‥‥‥‥‥‥‥‥‥‥‥‥‥‥‥‥‥‥‥‥49 12* 用心灵去倾听‥‥‥‥‥‥‥‥‥‥‥‥‥‥‥‥‥‥‥‥‥‥‥‥‥52 口语交际•习作三‥‥‥‥‥‥‥‥‥‥‥‥‥‥‥‥‥‥‥‥‥‥‥‥‥54 回顾•拓展三‥‥‥‥‥‥‥‥‥‥‥‥‥‥‥‥‥‥‥‥‥‥‥‥‥‥‥58 第四组
13 只有一个地球‥‥‥‥‥‥‥‥‥‥‥‥‥‥‥‥‥‥‥‥‥‥‥‥‥60 14* 鹿和狼的故事‥‥‥‥‥‥‥‥‥‥‥‥‥‥‥‥‥‥‥‥‥‥‥‥‥63 1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65 16* 青山不老‥‥‥‥‥‥‥‥‥‥‥‥‥‥‥‥‥‥‥‥‥‥‥‥‥‥‥69 口语交际•习作四‥‥‥‥‥‥‥‥‥‥‥‥‥‥‥‥‥‥‥‥‥‥‥‥‥72 回顾•拓展四‥‥‥‥‥‥‥‥‥‥‥‥‥‥‥‥‥‥‥‥‥‥‥‥‥‥‥82 第五组
17 少年闰土‥‥‥‥‥‥‥‥‥‥‥‥‥‥‥‥‥‥‥‥‥‥‥‥‥‥‥86
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89
19* 一面‥‥‥‥‥‥‥‥‥‥‥‥‥‥‥‥‥‥‥‥‥‥‥‥‥‥‥‥‥92 20* 有的人‥‥‥‥‥‥‥‥‥‥‥‥‥‥‥‥‥‥‥‥‥‥‥‥‥‥‥‥95 口语交际•习作五‥‥‥‥‥‥‥‥‥‥‥‥‥‥‥‥‥‥‥‥‥‥‥‥‥98 回顾•拓展五‥‥‥‥‥‥‥‥‥‥‥‥‥‥‥‥‥‥‥‥‥‥‥‥‥‥‥105 第六组
诗海拾贝‥‥‥‥‥‥‥‥‥‥‥‥‥‥‥‥‥‥‥‥‥‥‥‥‥‥‥‥108 与诗同行‥‥‥‥‥‥‥‥‥‥‥‥‥‥‥‥‥‥‥‥‥‥‥‥‥‥‥‥116 第七组
21 老人与海鸥‥‥‥‥‥‥‥‥‥‥‥‥‥‥‥‥‥‥‥‥‥‥‥‥‥‥121 22* 跑进家来的松鼠‥‥‥‥‥‥‥‥‥‥‥‥‥‥‥‥‥‥‥‥‥‥‥126 23 最后一头战象‥‥‥‥‥‥‥‥‥‥‥‥‥‥‥‥‥‥‥‥‥‥‥‥‥128 24* 金色的脚印‥‥‥‥‥‥‥‥‥‥‥‥‥‥‥‥‥‥‥‥‥‥‥‥‥132 口语交际•习作七‥‥‥‥‥‥‥‥‥‥‥‥‥‥‥‥‥‥‥‥‥‥‥‥‥135 回顾•拓展七‥‥‥‥‥‥‥‥‥‥‥‥‥‥‥‥‥‥‥‥‥‥‥‥‥‥‥140 第八组
25 伯牙绝弦‥‥‥‥‥‥‥‥‥‥‥‥‥‥‥‥‥‥‥‥‥‥‥‥‥‥‥143
26 月光曲‥‥‥‥‥‥‥‥‥‥‥‥‥‥‥‥‥‥‥‥‥‥‥‥‥‥‥147 27* 蒙娜丽莎之约‥‥‥‥‥‥‥‥‥‥‥‥‥‥‥‥‥‥‥‥‥‥‥‥150 28* 我的舞台‥‥‥‥‥‥‥‥‥‥‥‥‥‥‥‥‥‥‥‥‥‥‥‥‥‥153 口语交际•习作八‥‥‥‥‥‥‥‥‥‥‥‥‥‥‥‥‥‥‥‥‥‥‥‥‥156 回顾•拓展八‥‥‥‥‥‥‥‥‥‥‥‥‥‥‥‥‥‥‥‥‥‥‥‥‥‥‥163
回顾拓展一
回顾拓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