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导学案
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课 第课时 公民基本权利(导学案)公开课教案课件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第三课公民权利第 1 课时公民基本权利1.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懂得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性。
2.知道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了解其实现的具体方式。
1.和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预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2.人身自由是公民、的权利,惟独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干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3.禁止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公民的身体。
4.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等。
5.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的政府部门都设立了行风热线电话,接受群众的投诉和监督。
此举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公民给行风热线电话,是在行使法律赋予的什么权利?(2)政府部门开通行风热线电话有什么重要意义?(3)假如你所在的学校的周围有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上网,请你通过行风热线电话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 是国家的主人。
( )A.公民人民B.人民公民C.人民人民D.人民公民星期天,小红、小丽两位同学到某商店买学习用品,在他们付完钱,准备离开的时候,营业员怀疑他们偷东西,并强行对他们搜身,结果一无所获。
据此回答 2—3 题。
2.商店营业员的行为侵犯了两位同学的( )A.人身自由权B.肖像权C.政治权利D.经济权利3.面对营业员的行为,两位同学的正确做法是( )A.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自认倒楣B.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C.找个朋友将商店营业员痛打一顿D.反正我们没偷,随便你怎么搜4.我国将逐步对家庭经济艰难学生实施高中免除学杂费.这有力地保障了公民的( ) A.受教育权 B.人格尊严权 C.名誉权 D.隐私权5.当你遇到下列情景,你的正确做法是什么?简要说明这样做的理由。
(1)你所在的社区文化市场管理混乱,不少人对此非常不满。
(完整版)道德与法治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共2课时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②知道一些基本法律的内容。
2.能力目标明白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能在生活中合法使用权利,并自觉履行个人义务。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课件出示图片,引出主题----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解读目标: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认识一些基本法律法规,让我们做一个知法懂法的好孩子。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宪法也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借助课本32.33页的活动园,小组讨论公民有哪些权利。
1.公民的权利(1)平等权,即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即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3)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4)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5)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和通信自由;(6)劳动权、休息权、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和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力时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7)受教育权,进行科研、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8)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9)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10)国家和社会保障残废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残废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11)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
《公民基本权利导学案》

《公民基本权利》导学案一、导入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公民基本权利”这个词汇,但你知道这些权利究竟包括什么吗?在本节课中,我们将进修《公民基本权利》,了解公民在社会中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观点和内容。
2. 掌握公民在社会中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珍爱自己的权利并履行自己的义务。
三、进修重点和难点重点:《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和意义。
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珍爱自己的权利。
四、教学过程1. 什么是《公民基本权利》?- 请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定义和内容。
- 引导学生讨论,探讨公民基本权利的意义和作用。
2. 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哪些内容?- 请学生列举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如言论自由、宗教崇奉自由、人身自由等。
- 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这些权利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3. 公民在社会中应该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 请学生思考,讨论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如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等。
- 引导学生总结,制定行使权利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4. 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也有哪些义务需要履行?- 请学生列举公民应当履行的义务,如守法、维护社会秩序等。
- 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义务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和作用。
五、教室小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公民基本权利》的观点和内容,掌握了公民在社会中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希望同砚们能够珍惜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做一个遵纪守法、有经受的好公民。
六、作业安置1. 完成《公民基本权利》相关练习题。
2. 思考自己在平时生活中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如何履行自己的义务。
七、拓展延伸1. 邀请社会公益组织的代表来校进行讲座,深入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提高对《公民基本权利》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祝大家进修进步!。
《公民基本权利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公民基本权利》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观点和内容。
2. 掌握公民基本权利的种类和保障方式。
3. 能够分析公民基本权利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维护方法。
二、导学内容1. 公民基本权利的定义和意义。
2. 公民基本权利的种类和内容。
3. 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方式和维护方法。
三、导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公民基本权利?为什么公民基本权利是重要的?2. 进修:讲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公民基本权利是指国家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是公民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
同时,讲解公民基本权利的种类和内容,如言论自由、人身自由、财产权利等。
3.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公民基本权利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维护方法。
让学生思考如何珍爱自己的权利,如何维护他人的权利。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强调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尊重他人的权利。
四、作业1. 小组讨论:请同砚们结合实际案例,讨论公民基本权利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2. 个人思考:请同砚们写一篇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心得体会,包括自己对公民基本权利的理解和维护方式。
五、拓展延伸1. 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进行讲座,深入探讨公民基本权利的相关议题。
2.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法庭、监狱等地方,了解公民基本权利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六、反馈评估1. 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通过教室讨论和小组活动,评估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掌握水平和思考能力。
七、教学反思1. 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认识,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认识。
2. 需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公民基本权利。
《公民基本义务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公民基本义务》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引言作为一名公民,我们有很多权利,同时也有一些义务需要履行。
这些义务既是对社会的责任,也是对自己的要求。
今天我们将学习《公民基本义务》,了解我们作为公民应该如何履行自己的义务,为社会做出贡献。
二、学习目标1. 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概念和内容;2. 掌握公民基本义务的具体内容和履行方式;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三、学习内容1. 公民基本义务的概念和意义;2. 公民基本义务的具体内容:守法、缴税、保护环境、参加义务教育等;3. 公民基本义务的履行方式: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保护环境、爱护公共财物等。
四、学习过程1. 导入讨论: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公民基本义务的理解,为什么我们要履行公民基本义务?这些义务对社会有什么意义?2. 学习材料:通过课堂讲解、视频展示等方式介绍公民基本义务的概念和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作为公民应该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履行公民基本义务,提出具体的行动计划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4. 角色扮演:安排学生扮演不同的公民角色,模拟各种情境下如何履行公民基本义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5. 课堂讨论:总结学习内容,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社会做出贡献。
五、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公民基本义务的概念和内容,认识到作为公民应该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希望同学们能够牢记这些义务,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成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优秀公民。
六、拓展延伸1. 请同学们以小组形式开展公益活动,如义卖、环保行动等,实践履行公民基本义务;2. 鼓励同学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需求,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3. 组织学生撰写心得体会,分享在履行公民基本义务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
七、课后作业撰写一篇关于“我如何履行公民基本义务”的心得体会,包括对公民基本义务的理解、自己的履行方式和未来的计划。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身为中国公民,应该知道国家的建设成就。
②明白如果走出国门,我们就是中国的名片,要严于律己。
③知晓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能力目标通过研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知道自己应该为祖国做什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爱国热情,能自觉维护祖国形象。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一、目标解读、预反馈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研究目标:课件出示能展现祖国建设成就的图片,可以联系实际谈谈现在的科技发展情况,激发研究兴趣。
解读目标: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中国公民身份,并了解我们祖国的建设成就,而且一定要知道身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感到骄傲和自豪。
2、检查《课前预案》的“预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
利用课件教学:1、了解祖国的建设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
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是科技还是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经济方面,中国GDP超10万亿美元,是世界上10万亿俱乐部成员,是日本GDP的2倍。
高铁2万公里,占世界6成。
钢铁产量,世界16亿吨,中国占8亿吨;中国高速公路12万公里,占世界的52%,力压美国占世界第一;有六个世界之最的港珠澳跨海大桥。
科技方面的成绩:中国天眼,天下最大的千里镜;北斗卫星,天下排名第二位;神舟飞船,载人航天;我国是天下第三个把飞行员送入太空的国度;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太空进行试验;神威·太湖之光计算机,计算能力天下第一。
体育方面的成绩:成功举办北京奥运;男足曾实现历史性打破,闯入2002年韩/日天下杯赛;跳水从梦之队时代到里约奥运会中国队的金牌第一的超级梦之队;中国横扫天下乒坛;XXX东山再起,两夺天下冠军,更夺得了里约奥运会金牌。
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1人教八下道德与法制《公民基本权利》导学案、教案2篇]
![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1人教八下道德与法制《公民基本权利》导学案、教案2篇]](https://img.taocdn.com/s3/m/b18d2068b9f3f90f77c61b4f.png)
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1人教八下道德与法制《公民基本权利》导学案、教案2篇]《公民基本权利》教案、导学案2篇【核心素养】法制意识【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材第二单元第三课的第一框,本单元逻辑架构十分明显,先讲权利后讲义务,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概念。
本框内容详细介绍了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及涵义,以及行使公民基本权利的个人价值与社会意义。
本框内容教学安排一课时,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知晓权利的内容,理解其内涵及其价值,增强权利意识。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对自己所享受的权利略知一二,但权利意识模糊,对于自己究竟享有什么权利知之甚少,法治观念及公民意识淡薄。
另外,由于中学生是弱势群体,有可能面对侵权受到伤害,而不知道如何去保护自己。
因此,对他们进行权利教育,使之明确如何正确行使 ___就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
【课程标准】课程依据标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权利与义务”。
具体的课程内容标准是“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小云一家的权利”“选举人大代表”等案例,结合教材,知道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法赋予的,及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内容和涵义。
2、阅读教材,结合案例探究,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个人价值与社会意义。
3、列举自己享有的基本权利,养成和增强权利意识,感受宪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及涵义。
难点:理解公民的住宅权和财产权的内容与含义,能够准确指出宪法中的住宅权和财产权的内涵与其他法律中的区别。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问题导入人人有权,其国必兴;人人无权,其国必废;此量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古今不易,遐迩无殊。
道德与法治教案高中三年级公民权利与义务教案

教案:道德与法治-公民权利与义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与了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概念、内容和要求,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情境分析、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权益,努力维护社会公正和公序良俗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概念和内涵。
2.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情境(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或事件,激发学生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思考。
例如,最近地出现的一起车祸事件,当事人明明闯红灯,但却指责其他司机不守交规,问题是:公民应该享有哪些权利?同时又应该承担哪些义务?Step 2:概念解释(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然后简要解释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概念和内涵。
公民权利是指公民在法律和道德框架下所享有的自由和利益,包括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知识权利等。
公民义务是指公民在法律和道德框架下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维护社会秩序等。
Step 3:概念剖析(15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例如,公民权利与义务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公民应该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应该履行相应的义务;公民义务的履行可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也可以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Step 4:案例分析(20分钟)教师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从实际出发思考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例如,市规定每个公民应该定期参加志愿者活动,学生们可以讨论这一规定的合理性和实施方法,以及自己愿意参与哪些志愿者活动。
Step 5:小结归纳(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澄清学生关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疑惑。
同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理解和看法。
四、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思考、讨论和表达情况,评价学生对公民权利与义务概念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理解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一课时
导学案
浦贝中心小学普建军
一、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树立权利意识,遵守权利界限。
2.能力目标: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也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
3.知识目标:认识公民的基本权利,知道权利是有界限的,不滥用自己的权利。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公民的基本权利。
教学难点:知道权利是有界限的,不滥用自己的权利。
三、导学。
1、阅读。
公民的基本权利
(1)平等权,即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即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3)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4)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5)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和通信自由;
(6)劳动权、休息权、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和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力时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7)受教育权,进行科研、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8)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
(9)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
(10)国家和社会保障残废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残废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
(11)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
2、相互商议,完成下面两题。
(1)请以小组为单位,看看下列情景对应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
(选择休息权、物质帮助权、平等权)
沈一诺的爷爷今年80岁,他领取了当地政府发放的高龄津贴。
()
梁思源的姐姐大学毕业求职时,看到县财政局公务员招聘条件之一是“仅限男性”。
()
孟家琪的爸爸就职的公司要求员工每天工作12小时,没有节假日,也不发加班费。
()
(2)、除了宪法以外,我国还制定了很多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请你把法律法规和相应的权利用线连起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人身自由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女性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财产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文化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物质帮助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劳动权
3、阅读情境,他们行使了自己的哪些权利?
林博远家楼上的高叔叔这几个月装修房子。
高叔叔让工人早上六点就开工,晚上十点才收工。
装修噪声搞得楼上楼下的邻居睡不好觉。
林博远的爸爸多次找高叔叔协商,请他妥善解决问题。
高叔叔却理直气壮地说:“我在自己家里装修是我的权利,你无权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