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典型部件设计(3.1)

合集下载

第三章机床主要部件设计

第三章机床主要部件设计

主轴组件设计滚动轴承
间隙有无与预紧力有关,而预紧力可以使滚 动体之间产生一定过盈量,增加接触面接,提高 支撑刚度和抗振性。因此,有无预紧力对轴承刚 度影响较大,轴承刚度分析应考虑预紧力。
预 轻预紧
紧 程
中预紧
度 重预紧
高速主轴 中低速主轴 分度主轴
主轴组件设计 主轴
三、主轴 1.主轴的结构及材质选择
为降低噪声,通常采用硬齿面、小模数齿轮,尽 量降低齿轮的线速度;线速度小于15。
主轴组件设计 主轴传动
⑶电动机直接驱动:主轴直接连接在电动机上,也是 精密机床、高速加工中心和数控车床常用的一种驱动 形式。
如转速小于3000r/min的主轴,采用异步电动机 轴通过联轴器直接驱动主轴,机床可通过改变电动机 磁极对数实现变速;转速小于8000r/min的主轴,可 采用变频调速电动机直接驱动;高速主轴,可将电动 机轴与主轴做成一体,即内装电动机主轴,转子轴就 是主轴,恒速切削可采用中频电动机。
主轴组件设计 滚动轴承
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相比,缺点为: ①滚动体的数量有限,因此滚动轴承旋转中的径向刚 度是变化的; ②滚动轴承摩擦因数小,阻尼比小,易引起振动; ③滚动轴承的径向尺寸较大。
主轴组件的抗振性主要取决于前轴承,因而,有的 机床前支承采用滑动轴承,后支承采用滚动轴承。
主轴组件设计滚动轴承
与实心主轴惯性矩的比值为
Ik Is

D4 d 4 D4

1


d D

4
1 4
承受轴向载荷轴承的极限转速由高到低为:角接 触球轴承、推力角接触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推 力球轴承。
主轴组件设计滚动轴承
滚动轴承选择的基本原则:

第3章_典型部件设计(主轴、支承件、导轨)

第3章_典型部件设计(主轴、支承件、导轨)
(1) 角接触球轴承 接触角a是球轴承的一个主要设计参数。 接触角a是滚动体与滚道接触点处的公法线与 主轴轴线垂直平面间的夹角。
3.1.4.1 主轴部件主支承常用滚动轴承 (1) 角接触球轴承(向心推力球轴承)
角接触球轴承极限转速较高;可以同时承受 径向和一个轴向的载荷,a越大,可承受的进给力 越大。主轴用的a一般取15o或25o。
传动件放在主轴的后悬伸端,较多用于带传 动,可便于传动带的更换,如磨床。
3.1.3.3 主轴传动件位置的合理布置 (2) 驱动主轴的传动轴位置的合理布置 ★在布置传动轴的位置时,应尽量使传动力
Q与切削力P两者引起的主轴轴端位移和轴承受力 的影响能互相抵消一部分。
3.1.3.4 主轴主要结构参数的确定 主轴的主要结构参数有:
3.1.4.1 主轴部件主支承常用滚动轴承 (1) 角接触球轴承 球轴承为点接触,刚度不高,为提高刚度,
同一支承处可多联组配。 组配方式有三种: 背靠背组合;面对面组合;同向组合。
3.1.4.1 主轴部件主支承常用滚动轴承 (2) 双列短圆柱滚子轴承 特点:内圈有1:12的锥孔,轴向移动内圈可
径向圆跳动
端面圆跳动
3.1.4 主轴滚动轴承
主轴轴承的类型、配置方式、精度、安装、 调整、润滑和冷却等都直接影响主轴部件的工作 性能。
常用主轴轴承有滚动轴承、液体动压轴承, 液体静压轴承、空气静压轴承等。
轴承的轴向承载能力和刚度,由强到弱依次 为:推力球轴承、推力角轴承、圆锥滚子轴承、 角接触球轴承;
以调整轴承的径向间隙和预紧; 轴承的滚子能承受较大的
径向载荷和转速; 轴承由两列滚子交叉排列,
数量较多,因此刚度很高; 不能承受轴向载荷。
3.1.4.1 主轴部件主支承常用滚动轴承 (3) 圆锥滚子轴承 特点:刚度和承载能力大,既可承受径向力,

直线导轨的截面形状-大连理工大学

直线导轨的截面形状-大连理工大学

C

A轴 到更好的分析结果
(2)导轨选型
3.3 导轨设计
立柱导轨为THK的高速直线导 轨,该导轨和滑块间能无间隙 轻快地运动,可以获得很高的 行走精度和定位精度,且具有 较高的刚性,容许较大的负荷, 并能长期维持高精度,有出色 的高速性,维护保养非常简便。
(3)导轨装配
3.3 导轨设计
作为导轨的性能的最重要参数:直线 度,是必须保证的。在之前的机床导 轨安装中和多数导轨安装中,普遍采 用的是普通扳手来锁紧螺钉,这样每 个螺钉的所采用的拧紧力不确定,很 可能使得螺钉的受力不均匀,极易造 成导轨产生扭曲,形变。在优化横纵 过程中,改进了拧紧工具,通过扭矩 扳手以固定扭矩锁紧螺钉,使每个螺 钉受力均匀,不会产生形变,这样可 以有效提高导轨的直线度。


能同时承受轴向力和径向力,但不能承受较大的颠覆力矩。
型 部
导向性比平面环形导轨好,但制造较难。

❖ 适用于承受一定径向载荷和颠覆力矩的场合。
设 计
退出
3.3.2 导轨的截面形状选择和导轨间隙的调整
(二)回转运动导轨的截面形状有三种: 平面环形、锥面环形和双锥面导轨
➢ 双锥面环形导轨 ❖ 能承受较大的径向力、轴向力和一定的颠覆力矩,但制造研
(2) 导轨面间的平行度公差 指一组导轨(如平导轨和V形导轨) 间的平行度 允许误差,它是用横向上的角值误差Δα 来表示 (图b)。
3.3 导轨设计
当滑板移动时,在横向1000mm宽度上的倾斜值h,其 比值h/1000mm ,即为其平行度误差(图a)。一般机 床导轨的平行度允许误差为0.02-0.05 mm/1000mm。
到加工零件的精度水平。而对于直
线导轨、滚珠丝杠结构的机床来说,

机械装备设计第3章机床主要部件设计

机械装备设计第3章机床主要部件设计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汽车工程系
3.1.1 对主轴组件的基本要求
1.旋转精度:主轴的旋转精度是指主轴在手动或低速、空载时,主轴 前端定位面的径向跳动、端面跳动和轴向窜动值。 主轴组件的旋转精度主要取决于主轴、轴承等的制造精度和装配质量。 工作转速下的旋转精度还与主轴转速、轴承的设计和性能以及主轴组件的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汽车工程系
电动机直接驱动方式
电动机转子轴就是主轴,电动机座就是机床主轴单元的壳体。主 轴单元大大简化了结构,有较宽的调速范围;有较大的驱动功率 和转矩;便于组织专业化生产。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汽车工程系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汽车工程系
3.1.2主轴组件结构设计
(2)传动件位置的合理布置
3.1.2主轴组件结构设计
1、主轴组件的支承数目
多数机床的主轴采用前、后两个支承。 特点:结构简单,制造装配方便,容易保证精度。为提高主轴组 件的刚度,前后支承应消除间隙或预紧。
数控车床主轴组件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汽车工程系
1、主轴组件的支承数目 机床主轴采用三个支承,为提高刚度和抗振性。三支承方式对三支 承孔的同心度要求较高,制造装配较复杂。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汽车工程系
3.1.2主轴组件结构设计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汽车工程系
3.1.3主轴
1、主轴的构造 主轴一般为空心阶梯轴,前端径向尺寸大,中间径向尺
寸逐渐减小,尾部径向尺寸最小。主轴的前端型式取决
于机床类型和安装夹具或刀具的型式。主轴头部的形状 和尺寸已经标准化,应遵照标准进行设计。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汽车工程系
3.1.3主轴
3、主轴的技术要求,应根据机床精度标准有关项目制定。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件:机床典型部件设计 -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件:机床典型部件设计 -
機械製造裝備設計
機床典型部件設計
本章分三個小節: 3.1 主軸部件設計 3.2 支承件設計 3.3 導軌設計
*
3.1 主軸部件設計 主軸組件式機床的執行件,它由主軸、軸承、傳
動件和密封件等組成。它的功用是支承並帶動工件刀 具,完成表面成形運動,同時還起傳遞運動和轉矩, 承受切削力和驅動力的作用。
*
3.1 主軸部件設計
❖ 傳動件軸向位置的合理佈置 合理佈置傳動件的軸向位置,可以改善主軸和軸承
的受力情況及傳動件、軸承的工作條件,提高主軸部 件剛度、抗振性和承載能力。傳動件位於兩支承之間 是最常見的佈置。
為了減小主軸的彎曲 變形和扭轉變形,傳動 齒輪應儘量靠近前支承 處;當主軸上有兩個齒 輪時,由於大齒輪用於 低傳動,作用力較大, 應將大齒輪佈置在靠前 支承處。
❖ 主軸部件結構參數的確定 主軸的結構參數主要包括主軸的平均直徑D(或前
軸頸)、內孔直徑d(對於空心主軸而言)、前端的懸 伸量a及主軸的支承跨距L等。
一般步驟: (1)首先確定前軸頸D (2)然後確定內徑d和主軸前端的懸伸量a (3)最後再根據D、a和主軸前支承的剛度確定支 承跨距L
*
3.1 主軸部件設計 (1) 主軸直徑的確定 主軸平均直徑D的增大能大大提高主軸的剛度,而 且還能增大孔徑,但也會使主軸上的傳動件(特別是 起升速作用的小齒輪)和軸承的徑向尺寸加大。主軸 直徑D應在合理的範圍內儘量選大些,達到既滿足剛 度要求,又使結構緊湊。 主軸前軸頸直徑D1可根據機床主電動機功率或機 床主參數來確定。
(3) 主軸功能部件:將原動機與主軸傳動合為一體, 組成一個獨立的功能部件。
*
3.1 主軸部件設計
❖ 主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動件的佈置 對於傳動件直接裝在主軸上的主軸部件,工作時主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床典型部件设计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床典型部件设计
21
3.1 主轴部件设计
角接触球轴承: 图3.11所示为角接触球轴
承,这种轴承既可承受径向 载荷,又可承受轴向载荷。 接触角常见的有α=15°和 α=25°两种。15°接触角 多用于轴向载荷较小,转速 较高的地方,如磨床主轴; 25°的多用于轴向载荷较大 的地方,如车床和加工中心 主轴。
22
3.1 主轴部件设计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第3章 机床典型部件设计
本章分三个小节: 3.1 主轴部件设计 3.2 支承件设计 3.3 导轨设计
2
3.1 主轴部件设计 主轴组件式机床的执行件,它由主轴、轴承、传
动件和密封件等组成。它的功用是支承并带动工件刀 具,完成表面成形运动,同时还起传递运动和转矩, 承受切削力和驱动力的作用。
❖ 铝合金 铝合金的密度只有铁的1/3,有些铝合金还可以
通过热处理进行强化,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
20
3.1 主轴部件设计
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 图3.10所示为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型号为
234400,接触角60°,它由外圈、左右内圈、左右两 列滚珠及保持架、隔套所组成。修磨隔套的厚度就能 消除间隙和预紧。
滚动体直径小,极限转速高; 外圆和箱体孔为间隙配合,安 装方便,且不承受径向载荷; 常与双列圆柱滚子轴承配套使 用,能承受双向轴向载荷,用 于主轴部件的前支承。
❖ 主轴部件结构参数的确定 主轴的结构参数主要包括主轴的平均直径D(或前
轴颈)、内孔直径d(对于空心主轴而言)、前端的悬 伸量a及主轴的支承跨距L等。
一般步骤: (1)首先确定前轴颈D (2)然后确定内径d和主轴前端的悬伸量a (3)最后再根据D、a和主轴前支承的刚度确定支 承跨距L
12
3.1 主轴部件设计 (1) 主轴直径的确定 主轴平均直径D的增大能大大提高主轴的刚度,而 且还能增大孔径,但也会使主轴上的传动件(特别是 起升速作用的小齿轮)和轴承的径向尺寸加大。主轴 直径D应在合理的范围内尽量选大些,达到既满足刚 度要求,又使结构紧凑。 主轴前轴颈直径D1可根据机床主电动机功率或机 床主参数来确定。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重要知识点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重要知识点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一章、 机械制造及装备设计方法第一节、概述机械制造装备的发展趋势1、向高效、高速、高精度方向发展2、多功能复合化、柔性自动化3、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4、智能制造技术与智能化装备第二节 机械制造装备应具备的主要功能机械制造装备应具备的主要功能需满足以下几方面要求:1、 一般的功能要求2、 柔性化3、 精密化4、 自动化一般的功能要求包括(1)加工精度方面的要求(2)强度、刚度和抗振性方面的要求(3)加工稳定性方面的要求(4)耐用性方面的要求(5)技术经济方面的要求第三节 机械制造装备的分类机械制造装备的分类1、加工装备(机床或工作母机)2、工艺装备3、 储运装备4、辅助装备加工装备包括:金属加工机床、特种加工机床、锻压机床、 冲压机床、注塑机、焊接设备、铸造设备等。

金属切削机床可按如下特征进行分类:1、按机床的加工原理分为:车床、钻床、镗床、纹加工机床、铣床、刨(插)床、拉床、切断机床和其它机床等。

2、按机床的使用范围分为:通用机床:通用的金属切削机床可加工多种尺寸和形状的工件的多种加工面专用机床:用于特定工件的特定表面、特定尺寸和特定工序加工的机床专门化机床:用于对形状相似尺寸不同的工件的特定表面,按特定的工序进行加工3、机床按其通用特征可分为高精度精密、自动、半自动、数控、仿形、自动换刀、轻型、万能和简式机床等第四节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类型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可分为创新设计、变型设计和模块化设计等三大类第五节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方法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典型步骤(一)产品规划阶段(二)方案设计阶段(三)技术设计阶段(四)施工设计阶段第二章金属切削机床设计第一节概述机床设计应满足的基本要求(1)工艺范围(2)柔性(3)与物流系统的可亲性(4)刚度(5)精度(6)噪声(7)成产率和自动化(8)成本(9)生产周期(10)可靠性(11)造型与色彩机床设计步骤1、确定结构原理方案2、总体设计3、结构设计4、工艺设计5、机床整机综合评价6、定型设计第二节金属切削机床设计的基本理论机床的运动学原理金属切削机床工作原理是通过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由刀具切除工件加工表面多余的金属材料,形成工件加工表面的几何形状、尺寸,并达到其精度要求。

典型部件设计PPT演示课件

典型部件设计PPT演示课件
工艺上:便于制造、装配、调整和维修。 在使用上:有与机床相匹配的旋转精度、刚度、动态和热态 特性、耐磨性等要求
12
12
3.1.1 主轴部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总要求
各类机床的主轴组件都要保证主轴在一定的载荷与转速下能 带动工件或刀具精确而可靠地绕其旋转中心线旋转并能在其 额定寿命期内稳定地保持这种性能。
10
10
3.1.1 主轴部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主轴和传动轴的共同点—— 两者都传递运动、转矩并承受传动力,都要保
证传动件和支承的正常工作条件。 不同点——
主轴直接承受切削力,还要带动工件或刀具, 实现表面成形运动。主轴组件有较高的要求11 Nhomakorabea11
3.1.1 主轴部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主轴组件共同点
在结构上: • 解决工件或刀具在主轴上的定位和装夹 • 主轴与轴承以及轴承与支承座孔的定位和装夹; • 主轴轴承的润滑与密封以及轴承间隙的调整等问题。
9
9
3.1.1 主轴部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主轴组件——机床的执行件 功能:支承并带动工件或刀具,完成表面成型运动;
传递运动和转矩; 承受切削力和驱动力等载荷; 机床主轴是机床在加工时直接带动刀具或工件进行切削和 表面成形运动的旋转轴。
静态、动态和热态特性直接影响加工质量 转速影响机床的切削生产率 机床的一个重要部件
2
3.1.1 主轴部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主轴组件的组成
大多数机床都具有主轴组件 有的机床有一个主轴组件 有的有多个,如磨床、组合机床 组成——主轴、支承轴承、传动件、定位元件、紧固件、密封件等。
3
3
3.1.1 主轴部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主轴组件的组成
机床的主轴箱是一个比较 复杂的部件,在分析主轴 箱中各传动件的结构和装 配关系时,一般采用展开 图。图为CA6140型普通车 床的主轴箱展开图,它是 按主轴箱中各传动轴传递 运动的先后顺序,沿其轴 心线剖开,并将其展开在 一个平面上而形成的图。 展开图反映了各传动件 (轴、齿轮、离合器等)的 传动关系、各传动轴有关 零件的结构形状、装配关 系和尺寸以及主轴箱体有 关部分的轴向结构和尺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3主轴部件结构设计
(四)主轴主要结构参数的确定
•一般按机床类型、 主轴传递的功率 或最大加工直径, 选取D1。车床和 铣床后轴颈的直 径D2:(0.7~ 0.85)Dl。
•很多机床的主轴是空心的,内孔直径与其用途有关。一般 •主轴前端悬伸量d是指主轴前端面到前轴承径向反力 •存在一个最佳跨距上L0。在该跨距时,因主轴弯曲变形和支承变 应保证d/D<0.7。 作用中点(或前径向支承中点)的距离。 形引起主轴前轴端的总位移量为最小。一般取L。=(2~3.5)d。 •如车床主轴内孔用来通过棒料或安装送夹料机构;铣床主 •由于前端悬伸量对主轴部件的刚度、抗振性的影响 •1)L合理=(4—5)D1 轴内孔可通过拉杆来拉紧刀杆等等为不过多地削弱主轴的 很大,因此在满足结构要求的前提下,设计时应尽量 2)L合理=(3—5)a,用于悬伸长度较小时,如车床、铣床、外等。 刚度,卧式车床的主轴孔径d通常不小于主轴平均直径的55 缩短该悬伸量。 3)L合理=(1~2)a,用于悬伸长度较大时,如镗床、内圆磨床等。 %—60%;铣床主轴孔径d可比刀具拉杆直径大5—10mm。
3.1.4 主轴滚动轴承
一.常用滚动轴承类型 主轴部件中最重要 的组件是轴承。 对主轴轴承的要求 是旋转精度高、刚 度高、承载能力强、 极限转速高、适应 变速范围大,摩擦 小、噪声低、抗振 性好、使用寿命长、 制造简单、使用维 护方便等
• 特点是无机械磨损,理论上 无速度限制;运转时无噪声, 温升低、能耗小;不需要润 滑,不污染环境,省掉一套 润滑系统和设备;能在超低 温和高温下正常工作,也可 用于真空、蒸汽腐蚀性环境。
3.1.4 主轴滚动轴承
(3)密封:
作用是防止冷却液、切削灰尘、杂质等进入轴承,并使 润滑剂无泄露地保持在轴承内,保证轴承的使用性能和 寿命。 密封的类型主要有非接触式和接触式密封两大类。 非接触式又分为间隙式、曲路式和垫圈式密封。
接触式可分为径向密封圈和毛毡密封圈。
选择密封形式时,应综合考虑如下因素:轴的转速、轴 承润滑方式、轴端结构、作温度、轴承工作时的外界环 境等。
典型的主轴部件
典型的主轴部件
3.1.4 主轴滚动轴承
三.滚动轴承精度等级的选择 主轴前轴承的精度对主轴旋转精度影响较大,因此,前 轴承的精度通常应选得比后轴承高一级。 滚动轴承的配合对主轴部件精度的影响也很大。
3.1.4 主轴滚动轴承
3.1.4 主轴滚动轴承
四.主轴滚动轴承的预紧
预紧就是采用预加载荷的 方法消除轴承间隙,而且 有一定的过盈量,使滚动 体和内外圈接触部分产生 预变形,增加接触面积, 提高支承刚度和抗振性。 预紧有径向和轴向两种。 预紧力通常分为三级:轻 预紧、中预紧和重预紧, 代号为A、B、C。轻预紧适 •双列短圆柱滚子轴承的预紧有两种方式:一种 用于高速主轴,中预紧适 是用螺母轴向移动轴承内圈,因内圈孔是1:12 的锥孔,使内圈径向涨大,而实现预紧; 用于中、低速主轴;重预 •另一种如图3—69所示,用调整环1的长度实现 紧用于分度主轴。 预紧,采用过盈套进行轴向固定。
第三章 典型部件设计
3.1 主轴部件设计
3.1.1 主轴部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3.1.2 主轴部件的传动方式 3.1.3 主轴部件结构设计 3.1.4 主轴用滚动轴承 3.1.5 主轴用滑动轴承
3.1.1主轴部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1.旋转精度:主轴的旋转精度是指主轴在手动或低速、 空载时,主轴前端定位面的径向跳动、端面跳动和轴向 窜动值。 2.刚度:主轴部件的刚度K是指其在承受外载荷时抵抗 变形的能力,即K=F/y(单位为N/Pm),刚度的倒数言 称为柔度。 3.抗振性:主轴部件的抗振性是指其抵抗受迫振动和 自激振动而保持平稳运转的能力。 4.温升和热变形:主轴部件工作时由于摩擦和搅油等 耗损而产生热量,出现温升。温升使主轴部件的形状和 位置发生畸变,称之为热变形。 5.耐磨性:主轴部件的耐磨性是指长期保持其原始精 度的能力,即精度的保持性。
3.1.3主轴部件结构设计
(三)主轴传动件位置的合理布置 •传动件放在两个支承中间 靠近前支承处,受力情况较 •传动件放在主轴前悬伸端, 好,用得最为普遍; •驱动主轴的传动轴位置 主要用于具有大转盘的机床, 的合理布置 如立式车床、镗床等,传动齿 轮直接安装在转盘上。 •应尽可能将该驱动轴布 置在合适的位置,使驱动 •传动件放在主轴的后悬伸端, 力引起的主轴变形可抵消 较多地用于带传动,为了更 一部分因切削力引起的主 换传动带方便,如磨床。 轴轴端精度敏感方向上的 位移。
3.1.2主轴部件的传动方式
1.齿轮传动 齿轮传动的特点是结构简单、紧凑,能传递较大的扭矩, 能适应变转速、变载荷工作,应用最广。它的缺点是线速 度不能过高,通常小于12~15m/s,不如带传动平稳。 2.带传动 由于各种新材料及新型传动带的出现,带传动的应用日益 广泛。常用有平带、三角带、多楔带和同步齿形带等。 特点是靠摩擦力传动(除同步齿形带外)、结构简单、制造 容易、成本低,特别适用于中心距较大的两轴间传动。皮 带有弹性可吸振,传动平稳,噪声小,适宜高速传动。带 传动在过载中会打滑,能起到过载保护作用。 缺点是有滑动,不能用在速比要求准确的场合。
3.1.5 主轴滑动轴承
(二)液体静压轴承
油膜有均化误差的作用,可提高加工 精度;抗振性好;运转平稳;既能在 极低转速下工作,也能在极高转速下 工作;摩擦小,轴承寿命长。 缺点:需要一套专用供油设备,轴 承制造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3.1.5 主轴滑动轴承
(三)气体静压轴承
也称为气浮轴承或空气轴承。摩擦小,功率损耗小,在极高转速 或极低温度下工作,振动、噪声特别小,旋转精度高,(一般 0.1Pm以下),寿命长,基本上不需要维护,用于高速、超高速、 高精度机床主轴部件中。
3.1.5 主轴滑动轴承
(一)液体动压滑动轴承
动压轴承依靠主轴以较高的转速旋转时,带着润滑油从 间隙大处向间隙小处流动,形成压力油楔而将主轴浮起, 产生压力油膜以承受载荷。 图为固定 多油楔轴承 的结构。 主轴按箭 头方向旋转 时,五个油 楔便有相应 的油压分布.
优点:承载能力高;旋转精度高;
3.1.3主轴部件结构设计
(二)推力轴承位置配置型式 •两个方向的推力轴承都布置 在前支承外。 •两个方向的推力轴承配置 在前支承的后侧。 •在前支承处轴承较多,发热 •两个方向的推力轴承都布置 大,温升高;但主轴受热后 •这类配置方案可减少主轴 •两个方向的推力轴承分别 在后支承处。 向后伸长,不影响轴向精度, 的悬伸量,并使主轴的热膨 布置在前后两个支承处。 精度高,对提高主轴部件刚 •前支承处轴承较少,发热小, 胀向后;但前支承结构较复 •主轴受热伸长后,影响主 度有利。 温升低;但是主轴受热后向 杂,温升也可能较高。 轴轴承的轴向间隙。为避免 前伸长,影响轴向精度。 •用于轴向精度和刚度要求较 松动,可用弹簧消除间隙和 高的高精度机床或数控机床。 •用于轴向精度要求不高的普 补偿热膨胀。 通精度机床,如立铣、多刀 •常用于短主轴,如组合机 车床等。 床主轴。
多数机床的主轴采用前、后两个支承。这种方式结构简 单,制造装配方便,容易保证精度。为提高主轴部件的 刚度,前后支承应消除间隙或预紧。 机床主轴采用三个支承,为提高刚度和抗振性。三支承 方式对三支承孔的同心度要求较高,制造装配较复杂。
三个支承中可以前、后支承为主要支承,中间支承为辅 助支承;也可以前、中支承为主要支承,后支承为辅助 支承。 在三支承主轴部件中,采用前、中支承为主要支承较多。
3.1.2主轴部件的传动方式
同步齿形带的齿形有两种:梯形齿和圆弧齿。圆弧齿形受力合理, 较梯形齿同步带能够传递更大的扭矩。 同步齿形带无相对滑动,传动比准确,传动精度高; 厚度小、重量轻、传动平稳、噪声小,适于高速传动,传动效率高;
不需要润滑, 耐水耐腐蚀, 能在高温下工 作,维护保养 方便;传动比 大,可达1:10 以上。 缺点是制造工 艺复杂,安装 条件要求高。
具有径向圆柱与平
面止推型轴承的主轴 部件,图示的CUPE高 精度数控金刚石车床 主轴,采用内装式电 子主轴,电动机转子 就是车床主轴。
3.1.5 主轴滑动轴承
(三)气体静压轴承
此种轴承的特点是气体轴承的两球心连线就是机床主 轴的旋转中心线,它可以自动调心,前后轴承的同心 性好。
3.1.4 主轴滚动轴承
四.主轴滚动轴承的预紧
•将一对轴承的内圈侧面 •是在两轴承内外圈之间 各磨去按预紧量确定的厚 分别装入厚度差为2占的 •是用弹簧自动预紧图示的 度,当压紧内圈时即可得 两个短套来达到预紧目的 一对轴承。 到设定的预紧量。
3.1.4 主轴滚动轴承
五.滚动轴承的润滑和密封 (1)润滑脂:是由基油、稠化剂和添加剂(有的不含添加 剂)在高温下混合而成的一种半固体状润滑剂。如锂基 脂、钙基脂,高速轴承润滑脂等。 特点是粘附力强、油膜强度高、密封简单,不易渗漏, 长时间不需更换,维护方便。但摩擦阻力比润滑油略大。 常用于转速不太高、又不需冷却的场合。特别是立式主 轴或装在套筒内可以伸缩的主轴,如钻床、坐标镗床、 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等。 润滑脂不应过多填充,以免因搅拌发热而融化、变质失 去润滑作用。,润滑脂填满轴承空隙的1/3~1/2效果 最好。在一定时期内补充和更换。
润滑油的种类很多,转速越高,选的粘度越 低;负荷越重,粘度应越高。 当dn值较低时,可用油浴润滑。 当dn值略高一些,可用滴油润滑。 当dn值较高时,采用循环润滑,由油泵将经过过滤的润 滑油输送到轴承部位,润滑后返回油箱。经过滤、冷却 后循环使用。 油雾润滑是将油雾化后喷向轴承,既起润滑作用,又起 冷却作用,效果较好。但油雾散人大气,污染环境。 油气润滑是间隔一定时间由定量柱塞分配器输出微量润 滑油与压缩空气管道中的压缩空气混合后,经细长管道 和喷嘴连续喷向轴承。
• 适用于高速、超高速加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