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岩的概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 第四章 地貌 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

1.分布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2.分类
类型
形成原因
常见地貌类型
分布规律
风蚀地貌
风力侵蚀作用形成
风蚀柱 、风蚀蘑 干旱地区风力相对较
菇、雅丹
大的区域
风积地貌
风力堆积作用形成
沙丘(有固定沙丘和流 干旱地区风力相对较
动沙丘之分)
小的区域
4 |海岸地貌
类型 海蚀地貌
海积地貌
形成原因
常见地貌类型
喀斯特地貌区的地理环境特点 (1)地貌:地表崎岖不平,地下溶洞发育。 (2)气候:气温较高,降水丰沛。 (3)水文:地表水缺乏,地下水丰富。 (4)土壤:土层浅薄,土壤贫瘠。
2 |各种常见地貌有什么分布规律?
在广袤的新疆准噶尔盆地的西北部边缘,有一片被当地人称为“魔鬼城”的 沙漠之地。这是一片浩瀚的戈壁,终年寂静无人,弥漫着神秘的气息,一个个形态诡 异的土山在漫天的黄沙之下时隐时现,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宛如一座在大戈壁上的 沙漠城堡。
1 |喀斯特地貌
1.概念:组成地壳的岩石有一部分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在适当条件下,这类 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① 沉淀 ,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 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2.分布:广西、贵州、② 云南 等地最为典型。
3.分类
地貌 分类
具体地 貌类型
成因
备注
地表 喀斯
溶沟、洼地、峰林等 流水③ 侵蚀 作用 特地 貌
提示:可结合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析回答。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一般要具备三个条件: (1)有可溶性岩石。最常见的可溶性岩石就是石灰岩(碳酸钙岩)。 (2)岩石具有一定的孔隙和裂隙。岩石中的裂隙越大,岩石的透水性就越好,就会有 更多的地表水渗透到地下,从而发生溶蚀作用。 (3)高温多雨的气候。降水越多,温度越高,流水溶蚀作用就越强烈,喀斯特地貌就越 容易发育。
介壳石灰岩的结构和构造

介壳石灰岩的结构和构造1. 介壳石灰岩的基本概念介壳石灰岩,听上去是不是有点拗口?但别担心,咱们慢慢聊。
这种石头其实是由各种海洋生物的遗骸聚集而成,简单来说,就是“死了的海洋朋友”们变成了岩石!咱们平常在海滩上捡到的贝壳,经过岁月的沉淀,最终变成了这种石灰岩。
说白了,介壳石灰岩就像是一部历史书,记录着那些在海底生活的小生命们的故事,真是让人忍不住感叹:“这自然的鬼斧神工,太神奇了!”1.1 形成过程介壳石灰岩的形成可是个漫长的过程。
首先,在海洋底部,贝壳、珊瑚等生物死后,逐渐沉积下来。
这些“遗骸”就像是被大自然的魔法师打包了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压力越来越大,最终在亿万年后,变成了坚硬的岩石。
想象一下,那些小小的贝壳们,从海洋的欢乐中一路旅行,最后变成了地球的一部分,真是个浪漫的故事,对吧?1.2 特点与成分介壳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这玩意儿可是个好东西,能帮助我们补钙!而且,它的颜色多种多样,从洁白到浅黄,甚至带有斑点,简直是个天然的艺术品。
就像一幅幅海洋画,丰富多彩,让人忍不住想好好欣赏一番。
而且,这种石灰岩的结构一般比较致密,有时候还会夹杂一些小孔,形成独特的孔隙结构,嘿,像不像天然的“海绵”?这可不是开玩笑,它在水土保持和生态平衡中可是个大功臣呢。
2. 介壳石灰岩的用途好啦,讲完了它的形成和特点,接下来就聊聊它的用途。
介壳石灰岩可不是“闲鱼”,它的身价可不低呢!首先,它是建筑材料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古代,很多宏伟的建筑,比如寺庙和城墙,都是用这种石灰岩建造的,听说过的“古老之美”就是从这儿来的。
2.1 建筑与装饰而且,介壳石灰岩不仅在外观上好看,耐磨性和抗压性也超强,简直是“硬汉”中的“硬汉”。
在现代建筑中,石灰岩常常被用作地砖、墙面装饰,甚至还可以做成精美的雕塑。
真是“心灵手巧”的大自然,让人忍不住想给它点个赞!2.2 生态环保除了建筑用途,介壳石灰岩在环保方面也大显身手。
它能吸附水中的重金属和杂质,这在水处理过程中可谓是“救星”!不仅如此,介壳石灰岩还能用于土壤改良,帮助植物更好地生长。
三大岩石类型的基本概念

三大岩石类型的基本概念
三大岩石类型包括: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一、火成岩是由熔岩或岩浆冷却后凝固而成的岩石。
火成岩按成因分为两类:一类是岩浆出露地表凝却而形成的火山岩又叫喷出岩;另一类是岩浆侵入地壳内部,在地表以下缓慢凝却而形成的侵入岩。
二、沉积岩也称水成岩,在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由风化物质、火山碎屑、有机物及少量宇宙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形成的层状岩石。
沉积岩由颗粒物质和胶结物质组成,按成因可分为碎屑岩、粘土岩和化学岩。
常见的沉积岩有砂岩、凝灰质砂岩、砾岩、粘土岩、页岩、石灰岩、白云岩、硅质岩、铁质岩、磷质岩等。
三、变质岩指的是原有岩石经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根据变质作用类型的不同,可将变质岩分为动力变质岩、接触变质岩、区域变质岩、混合岩和交代变质岩。
石灰岩结构成因分类

第31讲石灰岩结构成因分类(The classification of stucture of Carbonate Rocks)学时:1学时基本内容:论述有代表性的几类分类简介:福克的分类、邓哈姆的分类、曾允孚的分类及本书所采用的分类方案及其优缺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本书所采用的石灰岩的结构分类方案。
难点:比较各种不同石灰岩结构分类方案的优缺点。
教学思路:从石灰岩结构分类研究的历史的角度,分别论述了不同流派所采用的石灰岩结构分类方案,在比较起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本书所采用较为实用的分类方案。
主要参考书:1、冯增昭主编《沉积岩石学》上册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章,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2、曾允孚、夏文杰主编《沉积岩石学》第三、九章,地质出版社,1986.3、冯增昭等主编《中国沉积学》第二、五、六、七、八、九、章,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4、冯增昭编著《碳酸盐岩石学及岩相古地理学》,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复习思考题:1、简述福克(1962)的石灰岩分类:三端元组分的名称及含义;四种主要岩石类型的名称及存在的主要优点;所存在的问题?2、简述邓哈姆(1962)石灰岩分类的优缺点?3、简述本书的石灰岩分类方案及其优缺点?4、试比较上述三类分类方案的优缺点?教学内容提要:石灰岩的结构分类一、有代表性的分类的简介1、福克的分类福克(Folk,1959、1962)的石灰岩分类基本上是一个三端元的分类。
这三个端元是:(1)异化颗粒,相当于我们的颗粒;(2)微晶方解石泥或简称微晶,相当于我们的灰泥或泥晶;(3)亮晶方解石胶结物或简称亮晶。
福克以这三个主要结构组分当作三角形图解的三个端点,把石灰岩划分为三个主要的类型,即:I.亮晶异化石灰岩;II.微晶异化石灰岩;III.微晶石灰岩。
石灰岩的结构分类 (据福克,1962)福克分类的核心也是它的主要特点,是把碎屑岩的结构观点系统地引进到碳酸盐岩中来。
石灰的原材料

石灰的原材料石灰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冶金、化工等领域。
而石灰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石灰石和石灰岩两种。
石灰石是指含有高达50%以上碳酸钙的岩石,而石灰岩是指含有50%以下碳酸钙的岩石。
这两种原材料都是石灰的重要来源,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它们。
首先,石灰石是制取石灰的主要原料之一。
石灰石主要由碳酸钙组成,它的成分决定了它可以用来制取石灰。
石灰石存在于地质构造中,通常以大块、块状、片状等形式存在。
石灰石的质地坚硬,颜色多为白色、灰色或黄色。
在工业上,石灰石经过破碎、研磨后,可以制成石灰。
其次,石灰岩也是制取石灰的重要原料之一。
石灰岩的主要成分也是碳酸钙,但含量较石灰石低。
石灰岩的颜色多为灰色、粉红色或黄色,质地较为坚硬。
在工业上,石灰岩也需要经过破碎、研磨等处理,才能制成石灰。
除了石灰石和石灰岩,还有一些其他的原材料也可以用来制取石灰,比如贝壳、珊瑚等。
这些原材料也含有碳酸钙,因此也可以用来制取石灰。
总的来说,石灰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石灰石、石灰岩等,它们都含有碳酸钙,是制取石灰的重要来源。
在工业生产中,这些原材料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处理,才能最终制成石灰产品。
石灰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不仅在建筑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还在冶金、化工等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石灰的原材料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石灰生产企业来说,选择优质的原材料,加强原材料的加工处理,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选择石灰的原材料时,需要考虑原材料的含碳量、质地、颜色等因素,以确保最终制成的石灰产品质量优良。
同时,在原材料的加工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加工设备的选用、加工工艺的控制等方面,以确保原材料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石灰的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石灰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石灰石、石灰岩等,它们都含有碳酸钙,是制取石灰的重要来源。
选择优质的原材料,加强原材料的加工处理,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都具有重要意义。
地质基本概念

一、基本概念1矿物:是在地壳中天然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或化合物,通常是无机作用形成的均匀的固体。
42条痕:矿物在白色无的瓷板上划擦时留下的粉末痕迹色。
63解理:在外力作用下沿一定结晶平面破裂的固有特性。
74斑状结构:岩石基质为隐晶质或玻璃质。
135似斑状结构:岩石基质为显晶质。
136流纹状构造:岩浆在地表流动过程中,由于颜色不同的矿物、玻璃质和毛孔等被拉长,在熔岩流动方向上形成不同颜色条带相同排列的流纹状构造。
13气孔状构造:岩浆喷出后,岩浆中的气体及挥发性物质呈气泡逸出,在喷出岩中常有圆形合伙被拉长的空洞。
137杏仁状构造:具有气孔状构造的岩石,若气孔后期被方解石、石英等矿物填充,形如杏仁。
138层理:指岩层中物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和颜色在垂直方向发生变化时产生的纹理,每一个单元层理构造代表一个沉积动态的改变。
189泥裂:沉积物未固结时露出地表,由于气候干燥、日晒,沉积物表面干裂,形成张开的多边形网状裂缝,裂缝断面呈“V”字型,并为后期泥沙等物所充填,经后期成岩保存下来。
1910片理构造:在最大压力方向上,矿物被压熔,伴随静压力和温度的升高,在垂直最大压力方向上,有利于针状和片状无定向排列和定向生长,并形成变质岩有的构造。
2411风化作用:地壳表层的岩石在阳光、风、电、大气降水、气温变化等外营力作用下及生物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会引起岩石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以及结构构造的变化,使岩石逐渐发生破坏的过程。
8712黄土湿陷性:天然黄土在一定压力作用下,浸水后产生突然的下沉现象。
9713软土触变性:软土受到振动,颗粒连结破坏,土体强度降低。
呈流动状态。
10014背斜:岩层弯曲向上凸出,核部地层时代老,两翼地层时代新。
38(两翼地层常相背倾斜)15向斜:岩层弯曲向下凹陷,核部地层时代新,两翼地层时代老。
3916节理:指岩层受力断开后,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没有明显的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简述典型的沉积岩和成因

简述典型的沉积岩和成因典型的沉积岩及其成因一、沉积岩的概念和特点沉积岩是由沉积物经过压实、胶结和固化形成的一类岩石。
沉积岩广泛分布于地球表面,占据了地壳岩石总量的75%以上。
沉积岩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它们通常以层状或平行层状的方式存在,这是由于沉积物在沉积过程中逐渐堆积形成的结果;其次,沉积岩中包含丰富的化石和古地理信息,这些化石和古地理信息有助于研究地球历史和生物演化;最后,沉积岩的成因复杂多样,可以通过分析岩石中的沉积结构和沉积物的特征来推断沉积环境和沉积过程。
二、典型的沉积岩及其成因1. 砂岩砂岩是由砂粒经过堆积、压实和胶结而形成的沉积岩。
砂岩的成因主要与河流、海滩、沙漠等环境有关。
在河流中,砂岩是由河水带来的砂粒在河床和河岸处堆积形成的;在海滩环境中,砂岩是由海浪冲刷和沉积的沙粒堆积形成的;在沙漠环境中,砂岩是由风力搬运和沉积的沙粒堆积形成的。
2. 石灰岩石灰岩是由碳酸钙沉积物经过胶结和固化而形成的沉积岩。
石灰岩的成因主要与海洋和湖泊环境有关。
在海洋中,石灰岩通常是由海洋生物的遗骸、贝壳和珊瑚等有机物质沉积形成的;在湖泊中,石灰岩通常是由湖水中的溶解碳酸钙沉积形成的。
3. 煤岩煤岩是由植物残体经过压实、胶结和煤化而形成的沉积岩。
煤岩的成因主要与沼泽和湖泊环境有关。
在沼泽环境中,植物残体经过长时间的压实和部分分解形成腐殖质,然后通过埋藏和煤化作用形成煤岩;在湖泊环境中,湖水中的悬浮有机物质在缺氧条件下沉积并经过压实和煤化形成煤岩。
4. 页岩页岩是由粘土和细粒沉积物经过压实和固化而形成的沉积岩。
页岩的成因主要与湖泊和海洋环境有关。
在湖泊环境中,细粒沉积物在湖底堆积并经过压实形成页岩;在海洋环境中,海底的粘土和细粒沉积物在缺氧条件下沉积并经过压实和胶结形成页岩。
三、沉积岩的意义和应用沉积岩在地球科学研究和经济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沉积岩中的化石和古地理信息有助于研究地球历史和生物演化,为地质学、古生物学和古地理学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对象;其次,沉积岩中的矿产资源丰富,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为能源工业和化工工业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最后,沉积岩的地质特征和沉积环境有助于地质勘探和环境评价,为石油勘探、水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石灰岩石的主要成分

石灰岩石的主要成分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石灰有生石灰和熟石灰。
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一般呈块状,纯的为白色,含有杂质时为淡灰色或淡黄色。
生石灰吸潮或加水就成为消石灰,消石灰也叫熟石灰。
熟石灰经调配成石灰浆、石灰膏、石灰砂浆等,用作涂装材料和砖瓦粘合剂。
有些地方也会叫:石灰石、方解石、大理石、白垩、霰石、汉白玉。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石灰石是矿物的集合体,石灰石的化学式是CaCO3,主要矿物成分是方解石,其次常含有白云石,菱镁矿及其它碳酸盐类矿物,此外尚有玉髓、粘土、黄铁矿、白铁矿、水针铁矿、海绿石、有机碳、地沥青、石膏、硬石膏及磷酸盐等矿物。
纯石灰岩的化学成分接近CaCO3理论成分,CaO占56.04%,CO2占43.97%。
石灰石有什么用途碳酸钙是石灰石的主要组成部分,石灰石是生产玻璃的主要原料。
石灰和石灰石大量用做建筑材料,也是许多工业的重要原料。
碳酸钙可直接加工成石料和烧制成生石灰。
1水泥行业石灰石是水泥的主要原料,占原料组成的70~90%,配料为粘土质原料、硅质原料及铁铝质原料等。
2塑料行业碳酸钙是使用最为广泛、用量最大的无机矿物粉体材料,碳酸钙作为塑料常用的粉体材料具有许多其他粉体材料所不具备的优点,如白度高、易表面有机化处理、对加工设备及模具的磨损轻、成型加工流动性好等,加之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成为塑料加工行业首选的无机矿物粉体材料。
3橡胶行业对于橡胶来说,碳酸钙是仅次于碳黑、白碳黑的第三大补强填充剂,具有毒性小、价格低、补强效果好等特点。
4涂料行业重质碳酸钙是世界涂料工业的第一填料,它不仅价廉,还可以大幅度降低涂料的制作成本,作为功能性填料之一,它可以影响涂料的许多性能,如改变涂膜的机械强度,提高涂膜耐水性、抗粉化性等。
正是其作为优质价廉的功能性填料,所以在民用与工业涂料中,碳酸钙一直是涂料组成中最主要的基础物质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灰岩
limestone
主要由方解石组成的碳酸盐岩。
常简称灰岩。
古代石灰岩则是由低镁方解石组成。
石灰岩成分中经常混入有白云石、石膏、菱镁矿、黄铁矿、蛋白石、玉髓、石英、海绿石、萤石、磷酸盐矿物等。
此外还常含有粘土、石英碎屑、长石碎屑和其他重矿物碎屑。
现代碳酸钙沉积物由文石、高镁方解石组成。
分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化学成分的分类,多被化工等部门采用;另一种是结构多级分类,多被地质、石油等部门采用。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提出的石灰岩结构分类主要有:①福克分类。
该分类根据异化颗粒、泥晶基质、亮晶胶结物为三角图的三端员组分,将石灰岩划分为淀晶粒屑灰岩、泥晶粒屑灰岩和以泥晶方解石为主的正常化学灰岩。
此外还划分出原地礁灰岩和重结晶灰岩。
②顿哈姆的结构分类。
是以颗粒和泥晶(或灰泥)为两端员组分的分类。
将石灰岩分为4类,即颗粒岩、泥质颗粒岩、颗粒质泥岩、泥岩。
③中国学者的结构成因分类方案。
石灰岩主要类型分述如下:
①颗粒灰岩。
由颗粒组分形成的石灰岩。
大部分颗粒组分,如内碎屑、骨
屑、鲕粒以及部分团粒和团块都是明显经过水流搬运作用形成的,但是一部分团粒、团块的形成并没有水流作用。
因此,有人主张用异化粒表示此类石灰岩。
通常按颗粒直径 2毫米界限值分为细颗粒灰岩和粗颗粒灰岩。
细颗粒灰岩主要由碳酸钙砂屑组成。
又可按颗粒类型分为:砂屑灰岩、鲕粒灰岩、团粒灰岩、团块灰岩。
砂屑灰岩和鲕粒灰岩通常由亮晶胶结,主要堆积于高能环境,如波浪和水流作用很强的开阔滨浅海陆棚区的砂嘴、砂坝、浅滩以及潮汐通道等沉积单元。
粗颗粒灰岩主要由准同生碳酸钙砾石组成。
典型的粗颗粒灰岩是砾石磨圆程度好,有氧化圈的竹叶状灰岩,产出于高能氧化的滨浅海环境。
②泥晶灰岩。
无粘结作用的极细粒泥状碳酸钙组成的石灰岩。
按成因包括
泥屑灰岩和钙质极细粒灰岩。
前者指水流沉积的灰泥,是一种碳酸盐颗粒磨蚀到最细的产物;后者是指从水体中化学沉淀出来的细晶(泥晶)沉
淀物。
这两种石灰岩,在实际工作中鉴定上存在很大困难,所以泥晶灰岩一词通常泛指极细粒石灰岩,而不考虑它们的成因。
它们都属于静水和低能带环境的产物。
③叠层灰岩。
主要由分泌粘液的藻类(蓝、绿藻),通过分泌碳酸钙,沉
淀和捕集、粘结碳酸盐颗粒物质形成的岩石。
因为它不是靠石化钙藻形成的,所以又称隐藻粘结灰岩。
根据隐藻粘结作用的组构特征,将其分为层纹灰岩和叠层灰岩。
层纹灰岩为明显水平隐藻纹层构造的粘结石灰岩。
隐藻纹层系富含藻类有机质纹层和贫藻类的碳酸盐沉积纹层组成的双纹层构造。
这种石灰岩主要产出于潮上和潮间低能环境。
叠层灰岩是由向上穹起的隐藻纹层构造的粘结石灰岩。
藻类作用成因的显微结构证据有藻类丝状体、藻细胞、藻类生长物形成的扇状或放射状微晶构造束以及藻类腐解留下的空洞(即海绵状构造、层状晶洞)。
④凝块灰岩。
无隐藻纹层的凝块状石灰岩。
隐藻凝块体虽无内部纹层,但
是具有叠层石的宏观外貌和类似向上生长的构造(见图凝块灰岩与叠层灰岩的比较)。
与叠层灰岩相比,表面粗糙而欠光滑,常呈疙瘩状皱纹
状或麻点状。
凝块的内部显微组构为不均匀云雾状和海绵状,其中常含1厘米大小微晶方解石,并含少量碎屑颗粒和偶尔显不清楚的同心纹层。
凝块之间具有亮晶方解石、粉砂级和砂级方解石沉积物充填。
有时在凝块中有少量钙藻(葛万藻、附枝藻)微细丝状体。
凝块灰岩的产出环境比较宽广,从潮间带至较深的潮下带。
⑤障积灰岩。
指海底含有原地带根茎的生物(钙藻、海百合、层孔虫、苔
藓虫),通过自身的阻挡作用将携入的碳酸钙泥晶截获堆积而成。
组成障积灰岩的基本物质是灰泥-泥晶方解石。
障积灰岩岩体通常呈丘状,故又称灰泥丘或生物丘。
丘体内部常见层状晶洞构造和有根茎的生物化石。
⑥骨架灰岩,又称生物礁灰岩。
这是一种造骨架的碳酸盐生物构筑体。
骨
架将碳酸岩沉积物粘在一起,形成固定在海底上的坚硬的具有抗浪性的碳酸盐岩礁。
造骨架的生物有珊瑚、石枝藻、层孔虫、窗格状的苔藓虫和厚壳蛤类等,并形成不同的生物骨架灰岩。
古代的骨架灰岩随着地质历史和生物演化而变化。
每一个时期都有它特有的组合:寒武纪以古杯和钙藻为主;中-晚奥陶世以苔鲜虫、层孔虫、板状珊瑚为主;志留纪和泥盆纪以层孔虫、板状珊瑚为主;晚三叠世和晚侏罗世以珊瑚、层孔虫为主;晚白垩世以厚壳蛤类为主;渐新世、上新世和更新世以六射珊瑚为主。
骨架灰岩通常在海底形成一个隆起,超出于同期沉积物。
隆起块体有点礁、礁丘、环礁、层状礁等,其形态和规模,决定于海水深
度、温度、地形、盆地的升降速度以及海进海退变化等。
⑦豹皮灰岩,一种具黄色、红褐色不规则斑状的石灰岩。
貌似豹皮,故
名。
基质为隐晶或微晶方解石,斑纹主要为白云石。
一般认为它是由白云化作用而成。
中国寒武、奥陶系地层中常见。
⑧燧石灰岩。
含有深灰色或黑色燧石结核或条带,这种燧石可以是成岩期
的,也可以是同生期的。
中国震旦亚界常见。
⑨白垩,是一种细粒白色疏松多孔易碎的石灰岩,质极纯,其CaCO3含
量>97%,矿物成分主要为低镁方解石,可含少量粘土矿物及细粒石英碎屑,生物组分主要是颗石藻(2~25μm)和少量钙球。
白垩生成于温暖海洋环境,其沉积深度从几十米到几百米。
⑩结晶灰岩。
泛指由结晶方解石或重结晶方解石组成的石灰岩。
大部分结晶灰岩都是原生石灰岩经成岩重结晶作用改变了原生颗粒组分和生物粘结组分而形成的。
因此,大部分结晶灰岩就是重结晶灰岩。
重结晶灰岩可以不同程度的保留变余的原始结构特征。
结晶灰岩也有原生的,如大陆地表泉水、岩洞或河水由蒸发作用形成的石灰华和泉华。
石灰华是一种致密的带状钙质沉淀物。
通常呈不规则块状构造的钟乳石和石笋,发育有从溶液中依次沉淀的方解石或文石晶体所组成的皮壳状纹层。
多产出于石灰岩洞穴表面。
钙泉华专指地表上海绵状多孔疏松的方解石或文石晶体沉淀物。
多呈树枝状、放射状或半球状等构造特征,内部常保留有植物茎、叶的痕迹。
产出于温泉、裂隙水出露的地表。
⑪钙结岩,一种发育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土壤和细砂中的富石灰质沉积物。
呈同心环带的似枕状体。
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由方解石组成的同心豆状和小结核。
同心环充满收缩裂缝和溶蚀状态的碎屑石英和长石。
钙
结岩是沿毛细管上升的含灰质的水,经蒸发作用沉淀形成的。
溶蚀状的石英和长石颗粒代表不同程度被钙质交代作用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