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职业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论职业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t t cm d so t i ) ;Ma , , o i lL n o , e i o e f c vy ” ( r k C pt [o d n ma v a it x a
13 ]P . 7;社 会关系允 许他均匀地 发展全部 的特 9 0,P5 )“ 2 性” 嘲以上说法 虽然多种 多样 , 。t 但其涵 义却是一致 的,
服 务 的社 会 功 能 , 忽 视 了职 业教 育 在 实 现 人 的全 面 发 而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 的全面发展的 人
内涵 不 断 丰 富和 发 展 , ‘ 力 与体 力 协 调 发 展 ” 德 、 智 到“
展中的作用。 本文从剖析职业教育 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
系 入手 , 述 了职 业 教 育 在 实现 人 的全 面 发 展 中 的 特 殊 论
智、 、 、 全面发展 。 体 美 劳” 主体意识的增强使人们对人的
全 面 发 展 的 内涵 有 了更 深刻 的领 悟 , 主要 表 现 在 三 个 方
作用, 帮助人们 更进 一步认识职业教育 的功 能, 更好地
发挥 职 业 教育 的作 用 。
面: 其一, 强调个体发展的全 面性 , 即人 的个性的所 有方
念
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正如国际 2 世纪教育委员会在 1
《 教育——财富蕴涵其 中》 中所 言:教育不仅仅是为 了 “ 给经济界提 供人才 , 它不 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 发展的 目的加以对待的。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类
型 , 核 心 功 能 也应 该是 促 进 人 的 全面 发 展 。但 长 期 以 其
面都不能被轻视和忽视 ; 其二, 强调个体发展 的 自由性 ,
即每 个 人 都 能 自由地 按 照 自己的 目的 、 望 去 实现 自己 愿
如何让教育成为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如何让教育成为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是每个人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关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培养人的品格、思维能力、创造力以及社会责任感,从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那么,如何让教育真正成为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呢?首先,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对某件事情充满兴趣时,他会主动去探索、学习,从而更容易取得进步和发展。
学校和家庭应该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尝试机会,让他们接触到不同的领域和活动,如音乐、美术、体育、科技等,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
同时,教育者要鼓励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深入研究,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指导。
其次,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极快,仅仅依靠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学生需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主动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教育者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他们如何有效地收集和整理信息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还应该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再者,实践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被理解和掌握。
学校应该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让学生有机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例如,组织学生参加实验、实习、社会调研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实践教育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教育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一个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
学校和家庭要重视体育教育,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运动时间,培养他们的运动习惯和健康意识。
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教育者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充满关爱和尊重的氛围中成长,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坚韧的意志品质。
职业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以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中国化为研究视角

F o Pe s e tv fSn cz to o r s e to l u a in o ht r m r p c ieo i iia i n f Ma xit Vo a i na Ed e to Th ug s
W U To ・ ng xi
(hj n d sy&Ta e o a o aC l g, n h u Z ei g 3 50 hn ) Z e agI ut i n r rd ct n l ol e We z o , hj n , 2 0 3 ia V i e a C
的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的结合等途径实现学生的品格完善、智力增长 、技能提 高、个性发展。
关 键 词 :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职业教育 ;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 :D 1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7- 15(02c i Vo atona lEdue i n nd Alr nn De nt o a A lm - d vel pm ento opl o fPe e
职业 技术 教育 的要 求是 使 劳动力 获得 劳动 技 能 、技 巧 ;二是职业技术教育 的 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获得 就业 的本 领 ,以便就业 。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 出全 面发展
Abs r t act ti b t n ee a h me t e l e t e a l o n e e o me t fp o l n h ma o ild v l p n n n :I S o h a tr lt e o r ai h l r u d d v l p n e p e i u n s ca e e o me t d a n z — o a u t t i a d f t o u n Sp r u t F o p rp c i e o i i ia i n o a x s v c t n l d c t n l h u h s t e atce l ma e a m n ae f rh ma ’ u s i r m e s e t fsn cz t fM r it o a i a u a i a o g t. h ri l i . v o o e o t
浅谈教育理想与人的全面发展

浅谈教育理想与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理想是指我们对于教育的目标、价值和未来走向的一种综合性的理念与思考。
教育理想旨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使其具备健康、智慧、人文和专业知识等多方面的素养,成为一个有责任心、能力强、具有社会价值的个体。
如何实现教育理想与人的全面发展,是当前教育领域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首先,教育理想与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身心健康是人的基本要素,也是实现全面发展的前提。
身体健康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础,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学生才能更好地参与学习和社会实践,实现个人价值。
同时,心理健康同样重要,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抗压能力。
其次,教育理想与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在当前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成为衡量一个个体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
创造力是人的特有能力,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鼓励他们勇于尝试、不怕失败。
教育方式也应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转变为引导式教育,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再次,教育理想与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注重培养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人的灵魂,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和理解的基础。
人文素养包括对于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于社会问题的思考与关注,以及对人的尊重与理解等。
学校应加强对人文知识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文化渊博性。
此外,学校教育还应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关心社会发展和他人的困境,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弘扬社会正能量。
最后,教育理想与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学校应通过设置专业课程和实践机会,提供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平台,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此外,学校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语言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等。
总之,教育理想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一、引言教育与人的发展是一个密切相连的关系,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促使个体在知识、技能、品德等方面得到提升和完善。
本文将从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优化教育体系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1. 知识的传授予积累:教育是传授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教育,人们可以获取各种学科的知识,积累个人的学识储备,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2. 技能的培养与提升: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升人们的技能。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学习到各种实用的技能,如语言表达能力、计算能力、创新思维等,这些技能对个体的发展和职业生涯都具有重要意义。
3. 品德与人格的塑造:教育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对人的品德和人格的塑造。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接受道德、伦理等方面的教育,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提高个体的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1. 教育促进人的发展:教育是人的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通过教育,人们可以获取知识、培养技能、提升品德,从而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2. 人的需求推动教育变革:人的需求是教育变革的重要动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个体需求的变化,教育也需要不断适应和满足人们的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教育服务。
3. 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依赖:教育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教育的发展需要社会的支持和资源,而教育的发展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人材和智力支持。
四、优化教育体系的措施1. 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加强教育资源配置,改善教育设施和教育条件;推进教育科技融合,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教育质量。
2. 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3. 推进教育公平: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教育支持力度,缩小教育差距,确保每一个人都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职业教育的辩论辩题

职业教育的辩论辩题正方,职业教育对个人发展至关重要。
职业教育是指为了培养学生特定职业技能而设置的教育体系。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职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职业教育可以使个人更容易就业。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于专业技能的需求越来越大,而职业教育正是为了满足这种需求而设立的。
例如,一些技工学校的学生在毕业后就能够直接进入工作岗位,而且往往能够得到较高的薪水。
其次,职业教育可以提高个人的社会地位。
通过职业教育的培训,个人可以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在社会上拥有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机会。
最后,职业教育可以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
通过职业教育的培训,个人可以获得更多的技能,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并且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反方,职业教育并非适合所有人。
然而,职业教育并不适合所有人。
首先,职业教育可能会限制个人的发展。
由于职业教育更加注重专业技能的培训,可能会忽视个人的全面发展,导致个人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其次,职业教育可能会导致就业市场的过度竞争。
由于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特定职业技能,可能会导致就业市场上某些职业的竞争过于激烈,从而使得一些人难以找到工作。
最后,职业教育可能会导致社会的不平等。
由于职业教育更加注重专业技能的培训,可能会导致一些人因为没有接受过职业教育而无法获得一些高薪的工作,从而造成社会的不平等。
在名人名句方面,美国总统奥巴马曾经说过,“职业教育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关键。
”这句话体现了职业教育对于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另外,著名企业家比尔·盖茨曾经说过,“职业教育是培养未来社会精英的摇篮。
”这句话体现了职业教育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在经典案例方面,可以引用中国的技工学校,这些学校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另外,可以引用一些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成功案例,例如某些技能培训机构培养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
第二章 职业教育的

三、我国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
(一)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开端
鸦片战争及以后的连续败绩,刺伤了 封建帝国的尊严,动摇了其根基。清政府 中一些思想先进的官僚以“救亡图存、求 强求富”为口号,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 术,特别是军事技术。19 世纪 60 年代, 洋务派创办了中国最早的近代实业,同时 附设学堂为工厂培养技术人员和工人,这 些学堂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近代职业教育 的开始。
四、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育的产生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与人类 几乎是同时产生的,教育随着人类的产生 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当生产 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可以有部分人脱离生 产劳动,语言的发展也达到了较为完善的 文字形态后,便出现了学校。
(二)教育的定义 可参考的“教育”定义有: 《中国教育辞典》(1928年) 《教育大辞书》(1930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1985年) 现代教育理论将教育的基本概念分成 广义的概念:在社会中凡是有目的增进人的知识 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品 德的活动都属于教育。 狭义的概念: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按一定社会或 阶段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 育者施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 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思想品德的系统 影响活动。
五、职业教育的界定
(一)职业教育的概念演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3.国际情况 职业教育概念的演变过程中可以获得两个 肯定的信息: 第一,“职业教育”的“多种表述、一个概念” 已 被国际社会认同。 第二,职业教育发展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动态的 历史变革过程。从最初当作谋生的手段 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到促进人的职 业个性发展,凸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预
(二)职业教育对人全面发展的作用
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探讨

摘 要 :在经济全球 化背 景下 ,以马克 思、恩格 斯 的人 的全面发 展观 为依 据 ,对人 的全 面发展 与教 育 及职 业教育 关系进行分 析 ,结合 大 学生就业 问题 的讨论 ,探讨 职业教 育促进人 的全 面发展 的途径 ;
提 升人 文 素质 ,推行 创新教 育 、终 身教育 ,使 职业教 育 满足人 的可持 续发 展 、全面 发展 的需要。 关 键词 :教育 ;职 业教 育 ;人 的全 面发 展
一
定 的教育 手段 影 响受 教 育者 的身 心 发展 以获 得预
主 义 初级 阶段 促进 人 的全 面 发展指 明了方 向 ,社 会 期 效果 ,职 业教 育 也是 实 现人 的全 面 发展 的一 种具
主 义 初级 阶段 促进 人 的全 面 发展是 具 有直 接 现实 性 体 的发 展形 式 ;职 业教 育 与普 通教 育 的学 生 的发展 的重 大课题 ,也是一项紧 迫的任务 。人 的全 面发展既 具有 共 同的根 本特 征 。职 业技 术教 育 是指 在一 定普
转 向人本 主义 发展 观 ,从 唯 经济 主义 发展 观 转 向全
明、从 片面 发展 到全面 发展 的客观 历史 过程 。
人 是生产 力 中的决定 性 因素 ,人 的素质 的 提高
的发展需要 和个 人需求 ,有 目的、有计划地把人类 的
面 发展 观 ,人 类 的进 步是 一个 从低 级 文 明到 高级 文 是先 进 生产 力 发展 的主 导 因素 。教 育必 须 根据 社 会
马克思认 为 ,全面发展 的人 ,应是 “ 一切天赋得 先进 文化成 果 以及 价值观 念 、行 为规范 、思维 方法 、 到 充分 发展 ”的人 ,首先 是 “ 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 的 实践观念 、劳动技能 、审美情趣 、理想信仰等传授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职业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夏嵩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职业技术教育功能的认识习惯于用纯功利的价值观来分析,单纯以对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贡献尺度来衡量,如振兴经济的“秘密武器”、经济腾飞的“基石”等。
更多地强调了其为经济服务的社会功能,而似乎遗忘了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的最核心职能——促进人的发展。
以至于社会乃至教育界内部对职业技术教育能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直存在疑虑,直接影响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声誉。
因此,本文拟从职业技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分析入手,论述职业技术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特殊作用,以澄清一部分人的思想。
一、职业技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观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在研究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中分工变化的基础上,揭示的人的发展的客观趋势,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内容。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针对工场手工业将工人束缚于特定的局部动作,为了训练某种单一的技能,牺牲其他一切肉体和精神能力的发展,造成工人片面、畸形发展的严重危害,提出要使劳动者的“生产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他把资本主义生产下的人的片面发展具体化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个人体力上的片面发展,“成为某种局部劳动的自动的工具”;另一方面是个人在智力上的片面发展。
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智力因素逐渐地分离出来,“作为别人的财产和统治工人的力量同工人相对立”。
马克思最初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本意是指以智力和体力为要素的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与工场手工业时期劳动者智力和体力相分离的片面发展相对立。
自马克思提出人类发展理想以来,全面发展的理论得到不断的充实和丰富,从“智力与体力的协调发展”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随着人的主体意识在人的社会化进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有了更深刻的领悟,赋予了更为现实的意义。
概括起来可分为三层含义:(1)强调个体发展的全面性,即人的个性的所有方面都不能被轻视和忽视;(2)强调个体发展的自由性,即每个人都能自由地按照自己的目的、愿望去表现自身个性的魅力和丰富性;(3)强调人的各种潜能本质获得最充分的发掘,成为自身的主人。
这三方面反映了人的发展的不同侧面和层次,体现了现代人科学、民主、平等的发展观,是人类的发展目标。
人的全面发展决非要求学生平均发展,而是包含了使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要求。
就单个个体而言,由于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影响的不同,在生理、心理、社会性方面的潜能本质存在差异,形成个体特有的一系列稳定的心理品质,即个性。
个性差别的客观存在性,要求全面发展既要对学生整体素质有要求,达到社会人的基本素质水准,又不能抹杀个体个别发展的需要,应允许学生在一般发展的基础上有重点、有选择地发展个性。
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获得一般发展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需要和可能选择的某个职业方向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以获得重点发展,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实现人的发展的现实选择。
职业技术教育同其它教育一样,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具体的发展形式。
理由之一,人的全面发展以人在不同经验方式中的发展为前提。
也就是说,发展不会自然完成,须在现实社会生活条件下通过个体所从事的具体活动来落实。
只有具体经验方式的发展标准,而无抽象的人的发展标准。
如同样是创造性发展,绘画中的创造与烹饪中的创造就难用同一标准。
职业技术教育通过精心组织各种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个具体的经验方式使之实现人的发展。
理由之二,职业技术教育符合马克思提出的通过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来实现人的发展的原则。
职业技术教育以职业生活为中心来组织教育教学工作,不囿于课堂、书本,而是既传授生产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又注重生产技能训练增强学生的体力,并有效地将两者在实践环节中融合起来,形成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理由之三,职业技术教育在一般发展的基础上以每个个体的重点发展为出发点,只要完善学生定向时的指导措施,充分尊重个人的选择自由,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开发出个体的潜能资源,使人真正成为自身的主人。
就共性而论,普通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均为促进人的发展的具体途径,只是各有特殊性;正是多样的特殊途径丰富了全面发展的内容,同时使其得以落实。
总之,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职业技术教育同样是滋养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重点发展不等于片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职业技术教育长期追求的目标。
二、职业技术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特殊作用1.现实条件下实现人的持续发展的理想途径。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发展理想,其实现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
马克思认为只有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度,才能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私有制和社会分工消灭之日,是个人全面发展的理想变为现实之时。
因此,怎样把人类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和现实的社会发展水平相契合,使其不仅具有思想引导作用,而且有现实的可操作性,一直是教育界普遍关心的问题。
我们认为职业技术教育不失为现实条件下实现人的发展的理想途径。
现实的社会条件是,职业活动仍是现时代人类活动和交往的基本方式,社会分工乃是职业活动得以维系的基础。
人们必须从属于一定职业,在特定职业岗位之内实现其发展。
职业技术教育就是着眼于人的职业发展的教育事业,是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产物。
它的重要作用在于:首先,职业技术教育满足了现代人持续发展的需要,符合现代人的发展观。
根据职业发展理论,职业发展在个人生活中是一个连续的、长期的发展过程。
职业技术教育已经形成跨越终生的、连续的体系。
它通过适当的形式和方法,帮助人在一生中保持其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连续性、适应性和前瞻性。
其次,职业技术教育使教育走入了大众的生活,普及到最普通的劳动群众。
今天的职业技术教育向所有的人开放,无论你先前受过怎样的教育,拥有怎样的经验;也无论你现在在职与否,职位高低,职业技术教育都能为你提供所需的教育和培训。
职业技术教育横向沟通纵向衔接的教育和培训体系,日益丰富的内容,日益多样的形式,为更多人的发展提供服务。
2.在一般发展基础上满足人们特殊发展需要。
它包括珍视个性和发挥潜能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职业技术教育珍视人的个性和需要。
当今世界的趋势是强调教育人道化和个性化。
已有更多的人认识到人的个性差别存在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智力品质,有的人语言智力比较发达,像一些杰出的作家;有的人身体动觉的智力比较发达,像一些有成就的运动员。
人在兴趣、爱好、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产生了智力结构的差异,由此又造成个体的人在专业领域或技能领域的分野,进而使人走向不同的职业分野。
这是人的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需。
如果教育只肯定一两种智力类型的学生,那么拥有另外智力类型的学生必然陷入被动,成为一个失败者。
职业技术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关注和探求,在于促进人的自我实现。
倡导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应当受到尊重,任何一个学生都不会因为学习上某一方面的挫折或不具备某一方面的才能而被忽视,以至于其他才能也得不到重视和肯定。
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不仅承认个性的差异性,更承认人的个性差异无贵贱之分。
②职业技术教育有利于激发和张扬个体的特殊潜能。
职业技术教育是以每个个体的具体的职业发展为目标,不能不顾个人的差异与个性,不能不顾个人的需要和选择。
职业技术教育挖掘人的个体潜能主要通过不同的专业或工种、不同的教育内容与形式来实现。
首先,职业技术教育按专业或工种实施教育,为不同个性类型的个体提供了发展的选择性,有利于扬人所长、避人之短。
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或工种设置以社会的职业分工为基础,较为具体地反映了社会不同职业岗位对人才素质的不同要求。
而根据职业指导理论,人的各种能力模式和人格模式,总能与某些职业存在着相关,一旦个体找到并进入与自身个性相宜的职业发展轨道,就如鱼得水,天赋潜能必然最大限度地发挥。
其次,职业技术教育是发展个体所选择的专业的职业能力。
选择同一专业或工种的学生虽然仍存有个性差异,但他们面对的是相对一致的就业目标,一般都能比较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当前的学习和未来就业的密切关系;他们的兴趣、能力较为接近;再加上较少的升学压力,使教育者能有效地激发其全身心地投入到自我潜能的开发中。
常可看到这样的事实,一些学生在升大学的“独木桥”上竞争时,常常是被动的,是陪读者。
而进入职业技术学校后,由于所学专业适合本人特点,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使学习真正成为表现其个性的自由活动。
再次,职业技术教育多层次、多规格的办学形式可满足个体各种水平、各种目的的发展需要。
3.促进社会成员的个体价值的实现。
人的个体价值是以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对社会的贡献大小来衡量的,主要体现在职业成就方面,正所谓“有所为、才有所位”。
职业技术教育是通向职业的必由之路,以帮助个体就业、乐业、立业为宗旨,自然对个体的价值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赋予个体职业能力,使其成为现实的职业者。
当个体不具备任何职业知识和技能时,他只是一个可能的劳动者,职业技术教育担负着把可能的劳动者转化为能够满足各种社会职业需要的现实职业者的任务,尤其是那些尚未找到自身社会角色的新增劳动者,职业技术教育是责无旁贷的职业引门人。
②提高个体职业能力,提升其职业地位。
对于在职人员职业技术教育通过提供更新、更高水平的知识技术的教育和培训,增强应变能力,使其能够承担在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要求更高的任务。
③形成正确的职业观,达到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
职业活动是人生活中最重要的实践活动,然而人们对待职业活动的态度却有多种。
有的人视职业为谋生的手段,谓“生存型”;有的人视职业为自我兴趣的延伸,谓“理想型”;还有的人视职业为人类的一种使命、一种责任,谓之“发展型”。
不同的职业态度受制于职业观,影响于职业行为。
职业技术教育具有引导、培养人的正确职业观的作用,它在给予学生职业知识技能的同时,也给予了学生职业生活的体验,进而增进对职业意义的理解。
职业教育倡导这样一个境界:一个人从事某种职业不只是为获得物质利益,也是对社会的贡献;不只是获得兴趣的满足,也是个人理想的实现;每个人的职业可以有所不同,而作为有理性的生命个体,价值、尊严、精神是同等的。
三、职业技术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条件职业技术教育具有促进个体发展的特殊作用。
然而,这些作用的真正落实还需要一定的条件。
研究职业技术教育如何促进人的发展问题不仅关系到职教应有作用的发挥,也关系到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前景。
1.调整职业技术教育的价值取向——以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我们所生活的时代已进入信息化社会,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社会发展模式已发生革命性变化,“可持续性”成为世界发展的核心要求。
因此,职业技术教育不能不矫正教育的关注点,回归到人的可持续发展这一价值目标上,“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
”职业技术教育不再是授人以一技之长、谋得一个职业的功利性教育,而是使受教育者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