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条山后山铜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铜矿资源的地质特征与分布规律

感谢观看
汇报人:
铜矿资源分布规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铜矿资源的分布对工业发展有重要影响,如电子、机械、建筑等行业都需要铜作为 原材料。
铜矿资源的分布不均会导致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如某些地区铜矿资源丰富,经济 发展较快,而其他地区则可能因为缺乏铜矿资源而发展缓慢。
铜矿资源的分布规律也会影响国际贸易,如某些国家铜矿资源丰富,可能会成为铜 矿出口国,而其他国家则需要进口铜矿以满足国内需求。
湖北铜矿资源丰富,主 要分布在大冶、黄石、 十堰等地
铜矿资源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
地质构造:地 壳运动、板块 碰撞等形成的 地质构造对铜 矿的形成和分 布有重要影响
岩浆活动:岩 浆活动可以形 成铜矿床,岩 浆的性质和活 动方式对铜矿 的分布有影响
地下水:地下 水可以溶解和 搬运铜元素, 形成铜矿床
气候条件:气 候条件可以影 响铜矿的氧化 和侵蚀,从而 影响铜矿的分 布
加强铜矿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防止非法开 采和盗采
推广绿色采矿技术,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加强铜矿资源的研究和开发,提高资源利 用效率
加强铜矿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降低资源 浪费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铜矿资源可持续 发展的挑战
铜矿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展望
铜矿资源的重要性:铜矿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对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铜矿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实现铜矿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铜矿资源的环境保护:加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铜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铜矿资源的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铜矿资源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铜矿资源的类型与特点
铜矿资源的类型:硫化物 型、氧化物型、碳酸盐型 等
氧化物型铜矿的特点:品 位低、难选、储量小
中条山铜矿流体碳、氧同位素示踪

2 0 ×10 ~ 5 0 ×2 5
a ( d)
20 ~ 50 150 ~ 196
177
12 ×6 ~ 4 0 ×5
385 ~ 357 362 a ( d) 10 ~ 20
233 ~ 144 183
387 ~ 301 338
Lp5
绿泥片岩不含矿石英脉 石英 24 ×22 ~ 12 ×12 a, d
5
四个铜矿床的均一温度并不相同 ,但在中低 温是一致的 ,略呈正态分布 ,频率峰值为 150 ~ 200 ℃之间 ,而高温並不一致或基本不一致 (图 1)。
图 1 中条铜矿床包裹体的均 —温度频率直方图 F ig. 1 H istogram for hom ogen iza tion tem pera tures of inclusion in copper deposit from the Zhongtiao r ift zone
中条山是我国重要的铜矿基地之一 ,经过 五十多年的勘查 ,已经确认有铜矿峪斑岩型铜 矿床 、胡篦型铜矿床 、落家河型铜矿床和横岭关 型铜矿床 。关于这些矿床的成因类型 ,本文第 一作者在“八五 ”期间参与“全国铜矿找矿攻 关 ”科研项目时 , 曾提出前者为古斑岩型铜矿 床 ,后三者为典型的变质海底喷流型铜矿床 ( SEDEX) ,亦即与深部流体有关的变质热水沉 积型铜矿床 ( HYSED ) [ 1 - 3 ] 。所谓深部流体 ,主 要包括地幔流体 、板块俯冲过程中岩石脱水产 生的流体 、深变质过程中由脱水作用 ( dehydra2 tion)形成的流体 、以及与地幔物质上涌有关的 岩浆水 [ 4 ] 。深部流体通常被视为地幔来源的流 体 ,也称地幔流体 (与铜矿成因关系密切 ) 。本 文试图从中条山铜矿床的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特征入手 ,由其碳 、氧同位素的组成探讨其深部 流体的示踪意义 ,以有助于新一轮的铜矿普查 和寻找 。
铜矿必备:中国斑岩铜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铜矿必备:中国斑岩铜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专业·正版·实惠·神秘福利书籍在运输过程中如有破损请与我们联系矿业界保证每一位买家的权益中国斑岩铜矿的勘查历史十分悠久,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探明了中条山铜厂峪、江西德兴、黑龙江多宝山等斑岩铜矿床。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斑岩铜矿找矿获得了持续的突破,相继发现了新疆土屋、延东斑岩铜矿、云南普朗、西藏驱龙斑岩铜矿和雄村、甲玛斑岩铜矿(金)矿等超大型矿床。
想知道斑岩铜矿的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吗,阅读此文或点击链接购买此书吧。
精装!彩图!内容简介中国斑岩铜矿复杂的成矿环境,特别是陆内造山带斑岩铜矿及印支期超大型斑岩铜矿的研究和找矿突破,大大丰富了斑岩铜矿成矿理论。
本书全面总结了全球及中国斑岩型铜矿的研究进展,对中国所处的古亚洲、特提斯—喜马拉雅、滨太平洋三大成矿域中的斑岩铜矿成矿带作了进一步的划分,探讨了各斑岩铜矿带的时空分布规律。
在对中国斑岩铜矿成矿地质条件及区域成矿规律进行系统硏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岛弧、陆缘弧、碰撞造山带和板内构造岩浆活化带等四类斑岩铜矿的形成环境,重点探讨了中国独特的碰撞和走滑造山环境斑岩铜矿的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开展了成矿预测,指出了找矿方向。
本书中的“斑岩铜矿”,泛指其形成与花岗岩类侵入体有直接成因联系的“斑岩型”铜矿、铜钼矿、铜金矿等。
本书可供从亊矿床学研究和矿产勘査的人员参考。
序中国的斑岩铜矿,不论是成矿理论研究还是地质找矿,近年来都获得了较大进展,特别是碰撞造山带斑岩铜矿的研究和找矿突破,进一步完善了斑岩铜矿的形成环境,丰富了斑岩铜矿成矿理论。
中国的斑岩铜矿形成环境复杂,全球古亚洲、特提斯-喜马拉雅、滨太平洋三大成矿域中的斑岩铜矿成矿带都延入中国,其形成环境多样,除洋壳俯冲形成的岛(陆缘)弧型斑岩铜矿外,山型斑岩铜矿在中国有较好的成矿条件和找矿潜力。
《中国斑岩铜矿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这部专著,以国家科技支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课题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的专项研究项目为支撑,多省区联合,全面总结了全球及中国斑岩型铜矿研究进展,在研究和总结中国斑岩铜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斑岩铜矿形成环境有岛弧、陆缘弧、碰撞造山带和板内构造岩浆活化带等四类。
铜矿成因地质类型特征及找矿技术分析

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 铜矿成因地质类型特征及找矿技术分析王 成(鞍钢集团矿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 鞍山 114004)摘 要:我国不同区域地质背景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而这种地质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类型的铜矿。
在所有的铜矿中,斑岩型所占的比例最大,约占总量的50%以上,其次是矽卡岩型、和海相砂页岩型。
本文接下来将围绕我国的主要铜矿类型的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铜矿的特点对找矿技术进行深入的挖掘。
关键词:铜矿类型;地质特征;找矿技术中图分类号:P61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1)22-0073-2Geological Type Features of Copper Deposit Genesis and Analysis of Prospecting TechnologyWANG Cheng(Ansteel Group Mi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Anshan 114004, China)Abstrac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geological background of different regions in China, and this geological difference forms different types of copper deposits. Among all copper deposits, porphyry type accounts for the largest proportion, 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50% of the total, followed by skarn type and marine sand shale type. Next,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in types of copper deposits in China, and deeply excavate the prospecting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pper deposits.Keywords: copper deposit typ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rospecting technology我国的铜矿种类繁多,储量丰富。
中条铜矿峪超大型斑岩铜矿床_地质_蚀变与成矿_崔春香

第28卷 第1期2013年3月:001-011 地 质 找 矿 论 丛 Contributions to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Research Vol.28 No.1Mar.2013:001-011 收稿日期: 2012-10-15; 改回日期: 2013-01-22; 责任编辑: 赵庆基金项目: 在原国家计委“八五”全国铜矿公关项目成果基础上的再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崔春香(1962-),女,高级工程师,找矿与勘探专业。
通信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三桥街39号;邮政编码:030002;E-mail:330824141@qq.com通信作者: 真允庆(1932-),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矿床学专业。
通信地址:江苏镇江朱方路814队;邮政编码:212005;E-mail:zhenyun-qing.1932@yahoo.com.cndoi:10.6053/j.issn.1001-1412.2013.01.001中条铜矿峪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地质、蚀变与成矿崔春香,真允庆(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三局,太原030002)摘要: 山西中条山铜矿峪超大型斑岩铜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南部,秦岭造山带北侧,处在聚合板块活动大陆边缘的挤压-伸展的构造转换环境。
矿区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铜矿峪亚群”,即火山-次火山岩,岩石经变质作用为绿片岩相和低角闪岩相。
铜矿床在空间上与元古代钙碱性S型花岗斑(杂)岩体紧密共生,严格受火山机构控制。
据辉钼矿Re-Os年龄,成矿时代为(2 108±32)Ma,是我国最古老的斑岩型铜矿床。
铜矿床呈厚板状透镜体产出,矿石以细脉浸染状构造为主,有少量块状矿石产出。
铜矿平均品位为0.68%,其中30%为富铜矿,并伴生钼、金。
成矿热液主要源自深部地幔,也与地壳成分和天水渗入有关。
因火山喷气和二次沸腾,在高侵位后,由分离作用形成碱质交代及石英绢云母化叠加红长石化的围岩蚀变,无面型环状分带特征。
山西省垣曲县葫芦峪一带铜矿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

217山西省垣曲县葫芦峪一带铜矿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李 琼(山西省地质勘查局214地质队,山西 运城 044000)摘 要:山西省垣曲县葫芦峪一带铜矿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板块华北南缘板内活动带中条山-焦作板隆中条山块凸,笔者通过野外勘查,对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物化探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发现该矿体赋存于绛道沟组大理岩、钙绢片岩建造中,严格受地层控制,沉积条件是成矿的主导因素,并且该矿床具有大量变质成因标志,综合研究,矿床属于沉积变质岩型。
关键词:铜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找矿标志中图分类号:P61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1)01-0217-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copper deposits in huluyu area, Yuanqu County, Shanxi ProvinceLI Qiong(214 geological team of Shanxi Geological Exploration Bureau,Yuncheng 044000,China)Abstract: The tectonic position of huluyu copper deposit in Yuanqu County of Shanxi Province is located in Zhongtiaoshan Jiaozuo plate uplift Zhongtiaoshan block convex in the intraplate active zone of the southern margin of North China plate. Through field exploration, the author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strata, structure, magmatic rocks,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area, and found that the ore body occurred in the marble and calcium sericite schist formation of jiangdaogou formation and was strictly controlled by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The deposit is controlled by strata, sedimentary conditions are the main factors of mineralization, and the deposit has a large number of metamorphic genetic indicators. Comprehensive study shows that the deposit belongs to sedimentary metamorphic rock type.Keywords: copper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eposit genesis; prospecting criteria区域内自50年代至今,先后进行过铜、铁矿普查找矿,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和铁矿勘查等各类地质工作。
山西中条山铜矿峪简介

山西中条山铜矿峪简介
中条山铜矿峪景区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石口乡中条山,距县城50公里。
这里群山起伏,峰峦叠嶂,山峦绵延,沟壑纵横,森林茂密,景色秀美。
被誉为“天下奇山”。
是一处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铜矿峪景区由铜、铁、硫、锰、煤等多种矿产组成,是中国三大铜矿之一。
这里的铜矿峪(也称“铜山峪”)是我国目前已知的唯一露天铜矿遗址。
它距今已有近五万年的历史。
矿体呈层状或似层状,形态复杂,以铜、铁为主的金属矿体十分发育。
矿体规模大,延伸长,储量多。
据专家统计:铜矿峪累计查明资源储量达5000万吨以上;其中铜金属量360万吨,占山西已知资源储量的1/3以上;铁金属量240万吨,占山西已知资源储量的1/3以上;硫和锰金属量200万吨,占山西已知资源储量的1/4以上;煤资源量5165万吨。
铜矿峪铜矿区位于山西省灵石县石口乡中条山主脉中部,北依中条山主峰太岳山、西靠吕梁山脉、东临黄河、南接太行。
—— 1 —1 —。
中条山后山铜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_郭双龙

Geological section of No. 9 survey line of Tongkuangyu Copper Mine
铜矿峪矿床的铜矿类型根据容矿岩石分为 3 种: 1 ) 变斑岩型: 容矿岩石主要为骆驼峰组变石英 晶屑凝灰岩, 间夹绢云石英岩、 绢云石英片岩和变钾 质基性火山岩, 并有变石英斑岩和变石英二长斑岩 5、 6、 7 号矿体为代表。 脉群侵入。以 4 、 2 ) 变钾 质 基 性 火 山 岩 型: 容 矿 岩 石 为 黑 云 片 3 号矿体为代 岩、 角闪黑云片岩和绿泥片岩。 以 1 、 表。 3 ) 变分 异 辉 绿 岩 型: 容 矿 岩 石 为 变 分 异 辉 绿 岩。以 2 号矿体为代表。 铜矿峪矿区已知矿体 409 个, 主要矿体有 4 号、 5 号[7], 97% , 占全区储量的 目前最大控制深度到 50 m 标高, 。 尚无尖灭迹象 矿床特点概括如下: 1 ) 规模大。主要矿体走向长 900 ~ 980 m、 延深 1 000 余米, 平均厚度 100 余米, 最厚可达 218 m。 2 ) 品位低。矿体铜品位 0. 5 % ~ 0. 7 % , 且常 呈带状出现。 3 ) 元 素 单 一。 伴 生 元 素 品 位 很 低, 伴生钼 0. 0037 % , 伴生钴 0. 0072 % , 伴生金 0. 06 g / t, 伴生 银 0. 33 ~ 0. 67 g / t。
Precambrian strata in Zhongtiaoshan area
中条群 绛县群
下亚群 铜矿峪亚群
横岭关亚群 涑水杂岩
3. 2
化探异常特征 地球化学次生晕扫面在本区圈出 6 个化探异常
带, 土壤地球化学剖面测量结果反映铜的主要地球 Ni, Mo、 Bi、 Au, Pb 化学指示元素为 Cu、 其次为 Co、 和 Zn 不能作为异常指示元素。 3. 3 异常验证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e lgc lc a a trs c fZ o gi o h n Ho s a oo ia h r ceit so h n t s a u h n i a C p e n n t x lrt n dr cin o p rMi e a d i e p o ai i t s o e o
摘
一
要 : 过 对 后 山铜 矿 区成 矿 地 质 条 件 和 物 探 、 探 异 常分 析 , 为 后 山 铜 矿 区 与邻 近 的 铜 矿 峪 铜 矿 床 属 同 通 化 认
地质成矿带 , 具有与铜矿峪铜矿类似的成矿条件和 找矿潜力 , 矿层位 、 含 构造 、 斑岩体是 控制矿床 形成 的重 要 因
分布。
地, 累计 探 明储 量 近 40余 万 t建 设铜 矿 山 3座 , 0 , 为 我 国经 济建设 做 出 了重 大 贡献 。但 经 过 5 0余 年 的
开发 , 铜资 源大量 消耗 , 资源 形势 严峻 。 20 0 5年 以来 , 山 为 提 高 资 源 保 障 能 力 , 大 矿 加
第 6 卷 第4期 3
D :03 6 /. s .6 14 7. 0 10 . 0 OI1. 99 ji n 17 -1 22 1.4 0 6 s
有 色 金
属( 矿山部分)
21年 7 01 月
中 条 山后 山铜 矿 区地 质 特征 及找 矿 方 向
郭 双龙
( 中条 山有色金 属集 团有 限公 司 , 山西 垣 曲 0 3 0 ) 470
lg c lv ly mealg n c b l ,w t i lro e fr n o d t n n r s e t g p tn i .Or — e t g h rz n ,smc o i a a e tl e i e t ih smi r — mig c n i o s a d p o p ci oe t l o a o i n 1 a eb a n o o s t - i i
t r n oph r d r i u e a d p r y y bo y a e mpot n a tr o c n r lt e o mi g o r . Ba e n c mp e en ie a ly i o t e ra tf co s t o to h fr n fo e s d o o r h sv na ss n he or
bde xoe ypo c,nldn curnep si s hp , ttd , r caat iis h e f n i u e oi ep s b r et ic i ocr c oio ,sae a i e oe hrc r t ,t i ao dn bf d s d j u g e tn tu e sc ed i f g
引 言
中条 山矿 集 区… 是 华 北 地 区最 大 的铜 工 业 基
矿峪 铜矿 和后 山铜矿 。
区域 内主 要 赋存 中太 古 界 涑水 杂 岩 , 上太 古 界
绛 县群 , 下元 古界 中条 群 、 山石 群 , 担 中元古 界 西 阳 河群 、 城群 。 芮 构造 形迹 以铜 矿 峪 复式 倒 转 向斜 为 主 J 多 期 , 次、 多方 向的断裂 构 造 次 之 。铜矿 峪 复 式倒 转 向斜 在平 面上 呈 “ ” 展 布 , 制 着铜 矿带 和 铜 矿 床 的 S型 控
素 。在 对 工 程 揭露 的矿 体 赋 存 部 位 、 体 形 态 、 状 、 石 特 征 综 合 分 析 基 础 上 , 出 了 寻 找 隐伏 矿 的 思 路 , 今 后 矿 产 矿 提 对 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 键 词 : 山 ; 矿 ; 质 特 征 ; 矿 方 向 后 铜 地 找 中图 分 类 号 :6 84 P 1. 1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4 7 (0 10 - 2 -5 17 -12 2 1 ) 40 1 0 0
GUO h a go g S u n ln
( h nt ohnN nf osMe l G opC . Ld , un uSax 0 3 0 ,C ia Z og asa o -  ̄ u t s ru o , t. Y a q hni 4 70 h ) i e a n
Ab ta t h o g h n l s n t e g oo ia o d t n n h e p y i a a d g o h mia n may o u h n sr c :T r u h t e a a y i o h e lgc c n i o sa d t e g o h sc ln e c e c a o l fHo s a s l i l
C p e Mie i i c niee a H uh n C p e n d i dae t o g u n y o p r n r i esm e — o p r n , t s o s rdt t o s a o p r d h Miea s jcn n k a g u C p e ea t a eg o n ta T Mi enh
mi e r u o w r n s ae p t r a d,w ih h si o n in f a c o uu e p o p c ig wok . f h c a mp  ̄a ts i c n e frf t r r s e t r s g i n Ke o d :Ho s a yw rs u h n;c p e n ;g oo i a c a a tr t s x l rt n dr c in o p rmi e e lg c l h r ce si ;e p o ai ie t i c o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