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高中英语教学案例与分析
牛津高中英语Module7教学案例

牛津高中英语Module7教学案例Wu Da Fa一.教材及教学对象分析1. 教材内容本案例选取的是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七Unit3 The World Online中Welcome to the unit和Reading部分内容的整合。
主要讲述的是网络对我们的生活造成的影响。
就这个问题,两位在校学生有不同的观点。
一方认为这种影响是积极的,而另一方则持相反的看法。
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扩大知识面,了解更多关于网络运用方面的内容,也能锻炼他们的阅读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参与讨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2. 教学对象分析:高二学生经过一年多的高中英语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英语语言功底,部分学生能够较为自如地表达自己对一些事物的观点;另一部分学生在掌握了一些关键词汇的基础上也能就一定话题发表自己独到的看法,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也有了很好的发展。
二.教学设计Ⅰ.Teaching aims(教学目标).1.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be involved in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things about the Internet, express their opinions freely, practice their spoken English and share ideas with each other in a group and a class.2.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gain some knowledge about Internet use, practice their reading skills and improve their overall ability by participating in the activities.3.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put the skill in READING STRATEGY(how to read an argument) into practiceⅡ. 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教学重点难点).1. How to encourage them to fully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2. How to help them apply what they’ve learned to the use.Ⅲ. Teaching aids.Multi-media, blackboardⅣ. Teaching procedures.(教学步骤)Step One: Brainstorming.(This step aims at arousing students’ interest and preparing them for the topic, at the same time improving their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bility, and also letting them form the habit of thinking in English.)T: Do you know how people kept in touch with each other in the past?S: Letters, postcards, telegraphs, faxes and telephone calls. Many of the means of communication are still used today.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now using computers and the Internet for communication.Look at the pictures on P33.Picture 1:①What can people do on this website?②What do we call this kind of website that provides searchingservices?( search engine)③What search engines do you know or often use? Which is your favorite search engine?Picture 2:①Have you ever heard of shopping online or bought anything online? What is shopping online like?②What do you think would be the advantages/disadvantages of buying things online?Picture 3:①Have you ever tried talking with your parents or friends online? What was it like?②What devices do you need if you want to talk with people online?(a computer connected to the Internet, a web-camera, a web-microphone and web-talking software)③Which way of communication do you prefer, talking face to face, talking over the telephone, talking online or talking online with a web-camera? Why?Picture 4:①What other online services do you think we will need or have in the future?②What role do you think the Internet will play in the future?③Do you think it is a good idea to ‘live’ on the Internet completely?Step Two: Lead-in.T: Do you like to use the Internet? What do you usually use it for?How do you search for the information you want? Can you always find the information you want?Do you chat on the internet often? What do people often talk about in a chat room on the Internet? What do you think of making friends online?Have you ever listened to or downloaded free music from the Internet? Do you think it is a good way to share resources or it is bad because it breaks copyright laws?Do you use the Internet often? How do you feel when you spend a lot of time on the Internet?Step Three: Reading comprehension.(This step is to put the reading strategy into practice)T: Ask students to go through the two speeches as quickly as possible and try to find answers to the three questions in Part A. Remember only focus on and identify the information needed to answer the questions.Qs: ①What are the speeches about?(They are about different effects of the Internet on our lives.)②The first speaker talks about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the Internet on our lives. How many main points does she make?(Two)③The second speaker talks about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the Internet on our lives. What are the two points he makes?( Uncontrolled information and the change in the way people spend their time)T: Read the passage again and complete Parts C1.Read the following quotes from the speeches and write for for the arguments that support Internet use, or against for the arguments that do not support Internet use.1. People can write anything they want, and we cannot always tell if the information is true or false. a2. Of regular Internet users, 80 percent mainly use it to search for answers to questions. f3. Some experts say that spending too much time building Internet relationships can damage people’s abilities to live normal lives. a4. With the Internet, people who are disabled and must stay in their homes can communicate with the outside world and meet others with similar interests.f5. One of the benefits of Internet friendships is that they are based on common interests, rather than appearance, age or popularity. f6. As the Internet has gained popularity, there has been an interesting change in the way people, particularly families, spend their time. aT: How well did you understand the arguments made by the speakers? Read the facts below and write down the argument each fact supports.Supporting factsArguments80 per cent of regular Internet users mainly use the Internet to search for answers to questions 79 per cent use it to advance their knowledge about their hobbies.Young people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and different countries can formlifelong friendships.In 2003, 70 per cent of eBay’s problems were with people who sold things that did not exist, or who lied about the products they were selling.According to one university, 43 per cent of the students who had dropped out were heavy computer users.Step Four: Post reading.(Debate)T: Ask students to role-play the debate. In order to have more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the activity, you can divide students into groups of four. Two members in each group represent Zhu Zhenfei and the other two represent Lin Lei. Each student reads one point in the debate. If possible, encourage more able students to make some changes or add their own opinions to the debate. Ask them to make the written speeches into an oral debate. Then ask several groups to present their debates to the class. Hold a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groups. The one with the best debating skills wins.Step Five: Homework.1. Ask students to focus on Part E. It is an e-mail written by a university student to his mother, which aims to consolidate the knowledge the students learned in the passage.2. Do Parts A1 and A2 on Page 118 of the Workbook, so they can be more familiar with the usages of some important words and phrases learnt in this section.三. 教学反思.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应由原来的被动听讲, 死记硬背变为主动参与; 自主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分工合作、调查采访、信息检索、交流汇报等形式的活动,用英语去做事,最后呈现学习成果,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培养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牛津高中英语M5Unit3Reading教学案例与分析

【 教学 目标 】
1 . 促进学 生掌握 科技类 文章 的阅读技 巧 , 理 解 文 章 中 的 科学术语 : 2 . 培养学 生获取 信息 和分析信 息 的能力 , 了解 文 章 中 的 不 同观 点 :
讨 论 让 学 生 拥 有 更 多 的交 流机 会 .锻炼 用英 语 表 达 的 能 力。 通过小组合作 , 学 生 相 互启 发 , 积 极 性 被 调 动 起来 , 活跃 了 课堂气氛 。 加深 了对 话 题 的理 解 。
学 生 在 讨 论 的基 础 上 , 对 文 章 有 了更 加 深 刻 的认 识 , 体 验 了“ 做中学” 的快 乐 。课 后 , 学 生 将 口头 任 务 落 实 到笔 头 , 完 成 关于克隆的写作 , 进一步培养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 案例 反思 】 1 . 《 英语课 程标准 》 倡 导 以学 生 自 主 学 习为 主 、 教 师 指 导
T a s k F o u r P o s t - r e a d i n g 1 . Co mp l e t e t h e s h o a p a s s a g e u s i n g t h e wo r d s i n t h e a r t i c l e .
一
牛 津 高 中 英 语 M5 Un i t 3 Re a d i n g教 学 案 例 与 分 析
唐 晓 红
(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 江苏 南源自 摘 要 : 本 文 通 过 牛 津 高 中英 语 模 块 五 U n i t 3 R e a d i n g 教 学案 例 . 探 讨 新 课 程 理 念 下 英语 阅读 课 的授 课 模 式 。 关 键词 : 高 中英 语 阅读 教 学 案 例 教 学 设 计 根 据新课程 理念 。 学 生应在教 师的指导 下 , 通过感 知 、 体 验、 实践 、 参 与 和合 作 等方 式 , 逐 步 达 到 教学 目标 。 如 何 培 养 学 生 的思 维 能 力 。 激 发 学 生 的学 习热 情 , 提 高 学 生 综 合 运 用语 言 的 能力 是 教 学设 计 的 核 心 问 题 。下 面 笔 者 谈 谈 一 节 英 语 阅 读 课 的教 学设 计 思 路 。 2 1 0 0 0 0 )
牛津英语高中教案

牛津英语高中教案教案标题:牛津英语高中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高中英语教师提供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以满足牛津英语高中教材的要求。
教案将涵盖高中英语的各个学习阶段,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和文化交流等方面。
通过本教案的指导,学生将能够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牛津英语高中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和技能;2.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4.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意识。
教案内容:1. 单元教学计划:根据牛津英语高中教材的单元内容,制定每个单元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步骤、教学资源和评估方式等。
2. 听力教学:设计针对不同难度级别的听力材料,引导学生提高听力技能,包括听力理解、听力策略和听力笔记等。
3. 口语教学:组织各种口语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包括对话练习、辩论和演讲等。
4. 阅读教学:选择适合高中学生的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策略,包括扫读、略读和深度阅读等。
5. 写作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写作表达能力,包括写作结构、文体和语法等。
6. 文化交流: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和习俗,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意识。
教案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作能力和语言运用等,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
2. 作业评估: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评估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语言准确性。
3. 测验评估:定期进行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测验,评估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知识掌握程度。
教案指导:1. 确保教案与牛津英语高中教材的内容相符,注重教材的重点和难点;2. 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3. 引导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4. 鼓励学生跨文化交流,提高学生的全球意识和文化素养;5.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展,灵活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牛津高二英语必修5教案案例

牛津高二英语必修5教案案例:《Unit1Theworldofoursenses》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核心词汇、短语及句型。
2.培养学生运用感官描述事物和表达个人观点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词汇:sensory,perceive,stimulate,detect,perception,reveal,sensitive,sharp,acute,consciously,implicitly,etc.2.语法:现在进行时态、过去进行时态、将来进行时态3.听力:SectionA&B4.阅读:TextA&B5.口语:Usingsensorylanguagetodescribethingsandexpressopinions6.写作:Describingasceneusingsensorydetls三、教学步骤Step1:预习与导入1.让学生预习本单元的核心词汇和语法,了解本单元的主题。
2.利用图片或视频导入本单元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2:词汇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本单元的核心词汇,解释词义,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并运用。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用所学词汇描述一个场景或事物。
Step3:语法讲解1.教师讲解现在进行时态、过去进行时态和将来进行时态的用法。
2.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语法。
Step4:听力训练1.学生听SectionA&B的听力材料,完成练习。
2.教师讲解听力技巧,帮助学生提高听力水平。
Step5:阅读理解1.学生阅读TextA&B,完成课后练习。
2.教师讲解文章结构,分析文章主旨大意。
Step6:口语练习1.学生分组进行口语练习,运用感官语言描述一个场景或事物。
2.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感官语言,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Step7:写作训练1.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一篇描述性作文。
2.教师批改作文,给出修改建议。
高中牛津英语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高中牛津英语教学设计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高中牛津英语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牛津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语言,已经成为高中英语教育的重点。
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提高他们的英语能力。
引言:如今的高中英语教学面临着许多挑战,教师们需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来满足学生的需求。
牛津英语作为一种通用的英语教材,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灵活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好评。
一、了解牛津英语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牛津英语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 学生中心:将学生置于教学的核心地位,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2. 目标明确:通过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了解他们需要学习的内容和期望达到的结果。
3. 任务驱动:通过设计具有实际意义和可操作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多样化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多媒体教学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5. 反馈评估: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反馈和评估,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二、高中牛津英语教学设计实例分享1. 单词学习教学设计a) 目标:学习新的单词,并能够正确地运用它们进行句子构建。
b) 教学步骤:- 导入新单词:通过图片或实际物品引入新的单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首先,给学生提供单词的拼写和发音,并进行操练。
- 接下来,通过例句和情景对单词进行实际运用,加深学生的记忆。
2. 阅读理解教学设计a) 目标: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理解英语文章的能力。
b) 教学步骤:- 首先,介绍文章的主题和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 然后,让学生进行预测,提前了解文章的可能内容。
- 接下来,学生独立阅读文章,并回答相关的问题。
- 最后,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估和讨论,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文章。
三、高中牛津英语教学设计的效果分析1. 提高学习动机:由于牛津英语教材注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牛津高中英语》阅读课第二课时教学案例及分析

《牛津高中英语》阅读课第二课时教学案例及分析一、教学课型: 语言操练及运用课二、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见《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 Unit 3 (Pages 42-43)2. 教材处理阅读文章讲述加拿大籍女演员Amy由原先的运动瘦身到后来的药物瘦身,经历了病痛,最终,因为有来自中国的好心人捐肝的帮助而产生许多感触,因而形成的两份电子邮件以及一封回信。
因为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经能够了解文章大意并知道了生词的意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各种语境的帮助,为练习并习得语言提供充分的机会。
3. 教学目标① 知识目标: 学习关于瘦身的词汇及文章中出现的重要句式。
②能力目标: 使学生形成能够用新学词汇表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③ 文化目标: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观。
4.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① 重点:课文中出现的常用的语言现象。
② 难点:如何使学生高效地习得语言,并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三、教学设计1. 总体思路本课的教学设计采用:任务前活动(巩固、讨论)、任务中活动(情景、操练、运用)、任务后活动(运用)三部分。
2. 教学过程Step 1 Making up a conversationT:Hi, everybody. (S:Hi, John.)Oh, excuse me. T oday, I’m not John. Instead, I’m your friend, Zhou Ling. And you’re Amy. OK? (S:OK.)Hi, Amy. (S:Hi, Zhou Ling.)I heard you were ill and you were in hospital. What happened? (S:My liver failed. And the doctor told me that I would die if I couldn’t get a new liver.)I’m so sorry to hear that. But what caused your liver to fail? (S:I took some weight-loss pills. They contain a harmful chemical.)You see, this is a conversation between Amy and Zhou Ling. And please make up a conversation with your partner. One of you should be Amy and the other is Zhou Ling. Remember, you have to use the phrases or questions on the scree n. And I’m going to give you four minutes. Please have a try.幻灯片1:- be in hospital – dying to be thin- weight-loss pills – contain a harmful chemical- lose weight / stay slim / be ashamed of- used to work out- Did your mother support you?- an exact match- priceless(设计说明:阅读课第二课时的开始,设计这样的对话活动,其实是对第一课时学习内容的复习,也是用一种变化的方式来复述课文。
《牛津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及分析(译林牛津版英语高二)

《牛津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及分析 (译林牛津版英语高二)一、教学课型: 阅读理解课二、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见《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 Unit 1 (Pages 2—3)2. 教材处理该篇文章主要介绍中国学生Wei Hua在英国为期一年的留学经历。
通过她对英国中学生活的描述,学生对英国中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增加一定的了解。
但由于内容较多以及中英文化方面的差异,在阅读过程中,对于刚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他们中有些在完全理解课文方面有一定的困难。
针对上述分析,本课在设计时先以录像导入的形式,增加学生对文章有关的感性知识;然后采用略读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整体观念;在随后的细节处理时,采取寻读、细节理解、正误辨别的方法;在难点处理时,通过启发诱导,教师归纳的措施加以突破。
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由浅入深,由感悟、理解、分析、归纳、总结到运用,从而完成从阅读输入到理解输出的学习过程,达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
3. 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 通过该文的学习,帮助学生对英国中学作息时间、班级规模、所学科目、课程内容、学习负担等学校生活有具体的了解。
②能力目标: 通过寻找文章大意及具体细节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快速归纳文章主旨和获取文章细节的阅读能力。
③文化目标: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对英国中学生活全面而深入的理解,体会中英两国之间由于国情、历史的不同所产生的文化教育的差异。
4.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①重点:对英国中学生活的具体了解和中英两国之间的文化教育的差异。
②难点:如何培养学生运用略读(skimming)和寻读(scanning)阅读技巧来快速获取主旨大意和细节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1. 总体思路本课的教学设计采用:阅读前(导入)、阅读中(略读,寻读,辨别正误,比较, 分组活动, 巩固)、阅读后(运用)三部分。
2. 教学过程Step 1 Lead-inT: Now, Class, we have learned English since the primary sch ool, and we have known some British language, culture, history and some other British lives. But do you know what the British s chool life is really like?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answer, please w atch the following video.(设计说明:由学生从小学以来的英语学习,自然过度到对对英语语言、文化、历史等方面的了解,进而提及到英国中学生活,激发学生对该话题的兴趣,为下文做很好的背景铺垫。
《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Unit3Reading教学案例分析-最新文档

《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Unit3 Reading教学案例分析前言20世纪80年代勃雷泊(Prabhu, 1987)从教学的角度提出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earning,简称TBL。
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用语言完成任务的方式学习语言。
纽南(Nunan, 1989)对交际任务设计模式的研究以及威莉斯(Willis, 1996)对任务型学习框架的分析,进一步深化了任务型教学的内涵。
交互假设、交际效度理论、任务型学习的方法论与社会文化观被进一步提出。
这些研究丰富了任务型学习的理论,使任务型教学从单一走向多元化。
任务型教学极大地改变英语教学的现状,优化了教学方法,提高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一、教学背景教学对象是高一新生,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能力都处于英语中上等水平。
现在仍属于初、高中衔接时期,所以在阅读课型上仍不太适应对长篇文章的整体理解。
因此,通过学生们积极参与实践、学习和使用英语,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技能是本节课的目标。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介绍健康的定义及如何正确保持健康。
通过本单元的学生,使学生认识到减肥的危害和正确地保持健康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真正的美。
本节课是对本单元进行教材重组之后的第2课时,阅读课――Dying to be thin. 通过三篇Email向学生介绍了Amy的减肥经历。
三、教学目标四、教学方法任务型阅读师生互动五、教学过程本节课采用了“自主,互动,探究”的教学方式,辅助以多媒体,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导入。
我采用影像资料导入,让学生欣赏一个关于肥胖的小视频,学生会不时地爆发出笑声,课堂气氛异常热烈。
此时趁热打铁,提出问题,导入主题。
【设计意图】用一个新颖有趣的动画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使学生轻松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在本课的教学实践中,教学的第一环节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
2.分析阅读材料。
任务1:快速阅读全文,掌握文章大意。
【设计意图】使学生快速阅读文章,概括主旨大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项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要求学生在课前 炼 其英 语表 达能 力 ,又 为新 课 提前 “ 热 节让学生略读文章 ,使其快速把握非正式
力 ,并在课 堂上通过 自主合作 、探究等方
达到深 层次理解 文章 ,体 验语 言 ,实现语 言习得 ,感受英语学 习的成 功.本课任 务
( ) ak .rw i -edn ( 读 二 T ss f h e raig 阅 o l
② 使学生利 用各种阅读技 巧和方法 , 主学 习能力 和协作式探究能力 . 获取所需信息 ; ③ 学 生能 够模 仿本 文制 定 自己 的旅
行计划.
四、教 学过 程
任 务 ) T s ) :( ak 1
备工作 ; 入探究 ,自主地解决 问题 ,提 高学 生的 自 几位小组代表演示他们课前做的海报 ,简 单介绍课文提及的几个地区 ,教师随后作 出评价和领读地名 ,再借助 “ 头脑风暴 ” 与本话 题有关的知识和词汇 ,引起学生对 文 章内容的兴趣 ,为下一 步阅读理解做好 充 分的准备.
中 Ui nt 2中的 阅读课 ,是本单元 的第二课 时 ,也是本单 元 的重点 ,话题是 te A — h d
( )Re o te f dn s o te cas 2 p f h i ig t h ls. l n
An p o o n e h n w r s f p a e . d r n u c t e e wo d o lc s
Ho d y u e l b u A rc ? I st o w o o f e a o t f a i f i n? y u a e c a c o h v a h n e, wo l y u i e o u d o l t k
[ 1年 期】 础 育 坛 2 1 第2 基 教 论 31 0
R a ig 上文 的延 续 ,同时也 为下一 章 能较好 地用英语表达 自己的想法 ,个别后 钟) edn 是 ,演讲伴有视 频 ,展 现 了南非 的美景
节 Wod o r G ig n n d e tr r P we : on o a a v nue
进 的学生 也至 少 能掌 握教 材上 的基 础 内 和南非人 民的淳朴善 良,画面很美 ,语言
( ) a nm li u cmf t l t 2 Wh ta i a s no o a e o rb
( 3)Ho ln 1 te a to ty i w o g wi uh r sa n 1h
设 计的形式多种 多样 ,有听 演讲 、对话 、 问答 、调查访谈 等 ,开展 听说 读写各种 活
( 4) :ris r : Wh t p e aain B an t m o a rp rt s o
划在非洲的各 类旅 行 冒险活动和旅游的各 更多 的信息 ,他 们对音乐 、图画 、竞赛 、 sol e m k ravnue ( ak ) o h udw ae f de tr? T s5 本导入部分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而设 划.在本单元 第一课 We o O te u i 个学 期 ,学生 在英 语 学 习水平 上 参差 不 计 ,首先让学 生借 助视频 昕南非 前总统曼 l me t h nt c 里面关于 旅游 已初 步接触 非洲 , 这一课 齐 ,通过半学 期教学 ,大多数学生基本上 德 拉 发表 的一 篇演 讲 的一 部分 ( 3分 约
1 .Di i sud nt i t s v a gou vde t e s n o e erl r ps
( ) ak o r edn ( 读 前 和其他图片帮助学生熟悉话题 ,补充一些 一 T ss f Pe r ig 阅 r a
2 .教学重点难点
①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把握文章大意. ② 培养 学生 运用 所 学的 词汇 进行小
组互 动、探究 . 二、教学设计 思路 本课抛开传统 的单纯传授 书本知识 的
a d a e h m s a c f r o i f n a n h v t e e r h o s me n o n - t n b u p a e me t n d n h tx i a o t l c s o n i e i te e t o o t e ne n t n h v a r p e e t t e n h I tr e a d a e e r s n ai v t r s n er f d n s t e c a s o pe e tt i i ig o t ls. h n h
中的任 务 )
1 S i . k m te tx a d i c u e h e t n n ld :
在第 一个 任务里学生先预习 ,然后 以 (ak ) T s6
i a tce s s ri l i a l te bo】 e tr a l t
教 学方法 ,采用任 务型教 学方 法 (ak 小组合作搜寻相关 信息 ,每组分配一个地 Ts— b sd T ahn) ae ecig ,以教师 为主导 ,学生为 名 ,选 出一名代表 为大家作英 文介绍 ,既 , 中心 ,围绕 “ 非洲 冒险 ”这一话题展开各 培养 学生 自主学习和合作互 助的精神 ,锻 预 习完成课 前 “ 务” 任 ,然后 通过快 速阅 身 ” . 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大意及查找细节的能
牛 津 高 中英 语 教 学
王丽 霞 ( 苏省 苏州 市新 江
一
、
教 学 内容 介 绍
动 ,注重交 际性 ,使学生在 运用 中学习 , 三、学情分 析
t v l i u h a pa e r e n s c l c ? a
本课是 《 牛津高 中英语》 高一模块二 学 以致用 ,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
过阅读 ,学生可以 了解非洲 、了解作者计 自己的想法 和喜欢探索新鲜事物 ,想获得 项准 备工作 ,进 一步 制定 自已 的旅 行 计 旅游 、冒险颇感 兴趣.本人接手此 班有半
oe ao tAr a T s4 i 写 了一封信 ,关 于他的暑期旅游计 划.通 他们 的特点就是生性不会太张扬 ,但又有 m r bu f c.( 2 班学生 ,
(ak 3 T s ) ( ) S o m r pc rs 。 d er 3 h W oe it e a la u n n
vnue i fc ,文 章作 者 T b 朋友 共 3 e t n Ar a r i oy给 7人 ,其 中男 生 2 0人 ,女 生 l 7人 ,
hla o dy词汇学 习和拓展 做铺 垫. i
1 教 学 目标 .
容. 另外 ,他们已具备娴熟的网络查询和 真挚 恳切.学生无形 中被 吸引 ,充满着对
电脑操 作技 术 ,可 让学 生课 前 搜 寻资 料 非洲 的好 奇和 向往.在学生表 现出极 大兴
① 使学生能够 运用词汇描 述 T b 在 ( 习) oy 预 ,实现信 息技 术与英语 学科 的有 机 趣时 ,应势告诉学生在非洲这块神奇 的土 非洲 的各类旅行 冒险活动和旅游 的各项准 整合 的同时 ,激发学 生兴趣 ,引导 学生 深 地上还有很多像南非这样的地方 ,然后让
T s 2 a 式逐步 完成 大量的 “ 任务 型”活动 ,逐步 ( l k )
W h t i t e r sd n i t d c t a d d h p e i e t nr u e O o u? s
( ) o w o hs l t ? 1 Wh r t ti e e e tr
2 ed i ( 人 ) .La —n 导 ( )Ls n t peh n s e: 1 ie O a sec ad a w r t n
新课程理念强调整体篇章理解 ,本环 信件的结构要点 ,了解阅读材料的基本信 息 、语篇类型 ,从整体明 白文章 ,有利于 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