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928 应用宝石学(实践) 自考考试大纲
08653宝石鉴定

高自考考试大纲格式内容与相关说明课程名称:宝石鉴定(54学时)课程代码:08653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宝石鉴定》是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所要掌握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也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常见宝石的鉴定性质及鉴定方法、熟悉各种珠宝仪器的操作及使用,达到最终对宝石进行准确定名的目的。
同时,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和鉴定技巧,为今后从事珠宝检测及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的特点是涉及的宝石品种较多,覆盖面广。
针对这一特点,抓住重点、难点,并结合实践,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宝石仪器的使用、宝石鉴定的基本方法等内容。
通过学习要达到以下的目标和要求:1.熟知常见宝石的力学和光学性质。
2.掌握宝石鉴定的基本步骤。
3.掌握折射仪、偏光镜、分光镜、二色镜、显微镜等重要常规宝石鉴定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用途及注意事项,了解紫外灯、滤色镜等辅助仪器的使用。
4.重点掌握钻石、红蓝宝石、祖母绿的鉴定特征,掌握其他常见单晶宝石的鉴定特征。
5.掌握翡翠、软玉、欧泊、独山玉的鉴定特征,了解其他玉石的基本鉴定特征。
6.掌握珍珠、珊瑚、琥珀的鉴定特征,了解其他有机宝石的基本鉴定特征。
7.了解常见的优化处理方法,熟悉常见优化处理宝石的鉴定特征。
8.了解宝石的合成方法,熟悉常见合成宝石的鉴定特征。
9. 了解珠宝玉石质量评价的一般原则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宝石鉴定》是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所要掌握的一门重要专业主干课程。
本课程与本专业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应在学习完《应用宝石学》的基础上进行。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因本课程与《应用宝石学》课程共用教材《宝石学教程》,本课程涉及教材的第九~十二章,第十四至十七章的内容。
)第九章宝石鉴定仪器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宝石鉴定仪器的种类,掌握折射仪、偏光镜、分光镜、二色镜、显微镜等重要常规宝石鉴定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用途及注意事项,了解紫外灯、滤色镜等辅助仪器的使用。
2018年资产评估师珠宝资格珠宝评估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2018年资产评估师(珠宝)资格珠宝评估专业科目考试大纲《珠宝鉴定与评估》科目第一部分珠宝鉴定基础(一)考试目的考核考生对结晶学和矿物学基础知识、宝石学专业知识、珠宝玉石首饰相关国家标准的掌握程度;考核考生对珠宝鉴定仪器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及应用的掌握程度;考核考生对天然珠宝玉石、优化处理珠宝玉石和人工宝石的鉴定特征的掌握程度。
(二)考试要求1.结晶学基础掌握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熟悉晶体的基本性质、单晶体和多晶质体的特征;了解晶体的对称与对称要素、对称型、晶类、晶族、晶系及对称特点;了解单形和聚形的概念及常见单形、平行连生和双晶、结晶习性、表面微形貌(晶面花纹、晶面台阶、生长纹)。
2.宝石矿物学基础掌握宝石的分类及定名原则;掌握宝石矿物的光学性质;熟悉宝石矿物的晶体化学、力学、热学、电学和磁学等性质;掌握常见宝石矿物的包裹体及其鉴定意义;了解主要宝玉石品种的呈色机理。
3.珠宝玉石鉴定仪器掌握10倍放大镜、宝石显微镜、二色镜、分光镜、偏光仪、折射仪、紫外荧光灯、热导仪、滤色镜、天平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及应用;熟悉红外光谱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阴极发光仪在珠宝鉴定中的应用;了解激光拉曼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X射线衍射仪等在珠宝鉴定中的应用。
4.珠宝鉴定所涉及的常用计量单位掌握与珠宝玉石有关的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如克等;掌握珠宝玉石行业计量单位,如克拉、格令、分、金衡盎司等。
5.珠宝玉石相关标准掌握 GB/T 16552《珠宝玉石名称》、GB/T 16553《珠宝玉石鉴定》、 GB/T 16554 《钻石分级》;熟悉珠宝玉石分级、分类等国家标准;了解国内外珠宝玉石首饰相关标准的最新动态。
6.珠宝玉石鉴定特征掌握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海蓝宝石、绿柱石、金绿宝石(猫眼、变石)、尖晶石、碧玺、橄榄石、坦桑石、水晶、葡萄石、翡翠、软玉、石英质玉、欧泊、蛇纹石玉、绿松石、青金石、孔雀石、珍珠、琥珀、珊瑚等的主要鉴定特征。
08934 首饰制作工艺学(实践) 自考考试大纲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践(技能)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首饰制作工艺学(实践)课程代码:08934
一、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
通过实训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首饰的制作技法和操作技能,并制作出具有一定水平的首饰作品,培养有效解决首饰生产制作和使用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以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二、实践(技能)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实践性教学是《首饰制作工艺》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在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提高技术应用能力为本位的原则,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把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放在重要位置。
通过创造真实职业氛围、以真实产品和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课程主讲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指导等方式开展实训教学。
根据学生能力养成的特点,实行层次化分阶段的能力培养方法,将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划分为基础操作技能训练、综合操作技能训练和个性化及创新能力培养三个层次。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建议学分数为2,总学时为36)
三、实践(技能)课程教学参考教材
《首饰制作工艺学》(第二版)黄云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5.
四、实践(技能)考核的场所、设备、师资要求。
实践考核需在首饰制作室完成,师资要求责任心强、理论知识扎实、实操技术过硬、教育教学能力强、结构合理,对实训室所有设备的使用及维护具有丰富经验。
实训设备也是完全按照当前珠宝首饰加工企业的标准量身采购,设备完善、数量齐全、质量可靠。
首饰制作课程教学设备配置应每位学生课堂可使用独立工作台,建议配备如下设备:。
08938 珠宝市场营销学 自考考试大纲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珠宝市场营销学课程代码:08938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珠宝市场营销学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珠宝企业经营行为和技巧的科学。
是在市场营销学的理论框架内,结合珠宝的商品属性和珠宝市场的特征,讲述珠宝企业如何结合环境因素制定企业经营战略和营销策略的独特技巧和方法的科学。
按照市场营销学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本课程从引导学生分析珠宝的属性和珠宝市场的特征入手,教授学生结合环境因素为企业做出定位,在定位的基础上对企业的长远目标做出战略性决策以及为实现企业的长远目标制定有效行动步骤——营销组合策略方案。
课程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市场分析。
包括珠宝的属性和珠宝市场特征的分析,宏观环境的机会与威胁分析,市场竞争状况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和企业优劣势分析;第二部分——计划,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规划企业的营销战略,包括企业的目标营销、企业形象规划、品牌战略和竞争战略;第三部分——执行,在战略规划的基础上切实可行的营销组合策略方案;第四部分——控制,根据执行的结果决定是否调整经营战略和营销组合策略。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提高学生市场营销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市场运作能力,明确市场策划的基本步骤,进而掌握珠宝市场营销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考生通过系统的学习,要能从理论体系上牢固掌握珠宝市场营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具体分析能力。
据此,考试按照一般了解、次重点掌握、重点三个层次命题,重点考核学习者对该门课程基本理论的把握和实际应用能力。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珠宝首饰及珠宝首饰市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珠宝的属性,掌握珠宝市场的类型和各个类型的特征,熟悉中国珠宝市场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基本情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重点识记:市场的概念、珠宝市场的类型。
理解:珠宝市场各个类型的特征。
应用:分析周围珠宝市场的类型。
宝石学基础考试大纲

江城学院课程考试大纲10级一、考试目的《宝石学基础》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学生掌握各种宝石学基础知识的情况,包括普通地质学、结晶学和矿物学、晶体光学、矿床学等与宝石学密切相关的地质学基础内容,以及宝石的分类、命名原则和基本性质等宝石学基础内容。
重点在检验学生是否为后续鉴定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二、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命题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主要知识点学习、理解和掌握的情况。
命题的原则是:题型尽可能多样化,题目数量多、份量小,范围广,最基本的知识一般要占60%左右,稍微灵活一点的题目要占20%左右,较难的题目要占20%左右。
其中客观题和主观题的比例各半。
三、考试内容教材第一至第八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宝石的结晶学特征第三章:宝石矿物的化学成分第四章:晶体光学基础第五章:宝石的颜色第六章:宝石的物理性质第七章:宝石的分类及命名第八章:宝石的内含物重点为第二章、第六章和第七章,难点为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八章。
四、试题类型试题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论述题六种类型。
五、考试方法及考试时间1、考试方法:笔试闭卷2、记分方式:百分制3、考试时间:90分钟六、成绩评定方式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应包括平时考勤和实习报告成绩。
七、主要参考教材及资料教材:李娅莉、薛秦芳等,宝石学教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1。
参考文献:1、美国珠宝学院,GIA宝石实验室鉴定手册,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
2、英国宝石协会和宝石检测实验室,宝石观察指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
3、英国宝石协会和宝石检测实验室,实习手册,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
4、赵珊茸、边秋娟等,结晶学及矿物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
5、曾广策、朱云海、叶德隆,晶体光学及光性矿物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
6、杨伦、刘少峰等,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
《宝石学》考试大纲

《宝石学》考试大纲一、基本信息1. 专业:宝石及材料工艺学2. 参考书:《系统宝石学》,张蓓莉主编3. 考试形式:笔试,闭卷4. 题型:填空题、单选题、判断题和简答题5. 考试时间:2小时二、考试内容1. 结晶学基础掌握晶体与非晶体的概念及区别、晶体的基本性质、单晶体和多晶质体的特征、晶体对称的概念、宏观对称要素(对称轴、对称面、对称中心)、对称分类体系(三大晶族、七大晶系及各晶系特点)、单形和聚形的概念及常见单形、平行连生和双晶、结晶习性、表面微形貌(晶面条纹、晶面台阶、双晶纹、生长丘和蚀像等)。
2.晶体光学基础掌握光的波长、频率、电磁波谱及其在宝石学中的应用、可见光谱、自然光、偏振光、正交偏光、折射、反射、散射、漫反射、全反射、全反射临界角、衍射、干涉、色散、光性均质体及非均质体、双折射和双折射率、光轴、一轴晶、二轴晶的基本概念。
3. 宝石矿物学基础(1)宝石的基本概念掌握宝石定义、宝石属性、宝石分类、宝石定名原则。
(2)宝石的化学成分与晶体化学式掌握宝石的化学成分、晶体化学式、类质同象和同质多象。
(3)宝石的光学性质掌握下列光学性质的概念及其在宝石鉴定中的应用。
宝石的致色元素、自色、他色、吸收光谱特征、光泽、透明度、多色性、发光性、荧光、磷光、特殊光学效应。
(4)宝石的力学性质掌握下列力学性质的概念、分类及在宝石鉴定中的应用。
硬度、解理、裂理、断口、密度、韧性、脆性。
(5)宝石的热学、电学和磁学性质了解热电效应、静电效应、压电效应、导热性、导电性和磁学性质。
4.包裹体的分类及其应用意义掌握包裹体概念、分类及应用。
5.岩石学、矿床学基础了解岩石的概念、分类;重要宝玉石矿床的主要成因类型、产状及主要产地。
6. 人工宝石的生产方法和相应品种特征了解焰熔法、水热法、助熔剂法、冷坩埚法、提拉法、高温高压法、化学沉淀法、化学气相沉淀法的生产方法。
掌握主要产品的鉴别特征。
7. 宝石优化处理的工艺和相应改善产品的特征掌握宝石常见的优化处理方法及鉴别特征。
宝石及其鉴赏复习提纲(完整版)

宝石及鉴赏复习提纲1.什么是宝石?宝石(狭义概念)与玉石有何区别?宝石的概念:宝石是可用作装饰的矿物或物质经人们加工(切割、成形、打磨、抛光)后的产品。
广义的宝石概念包含了宝石和玉石,指的是可以琢磨、雕刻成首饰或工艺品的矿物或岩石,包括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也包括部分有机材料。
玉石是许多细小的矿物晶体组合成的集合体(岩石),它也具备美丽漂亮、坚固耐久、产量稀少等特性。
2.试叙述矿物、岩石成为天然宝石的三个基本条件。
合适的温度、压力和充分的物质补给,以及足够的生长空间。
3.如何理解宝石的美观和稀有性?美丽漂亮:颜色鲜艳,光彩夺目,晶莹润泽。
美是宝玉石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
具体要求宝玉石颜色艳丽、纯正、匀净、透明无暇、光泽夺目,或呈现猫眼、星光、变彩、变色等特殊的光学效应。
如透明无瑕的钻石堪称宝石之王,而不透明的黑色钻石主要具工业用途。
这是美与不美的重大差别。
产量稀少:“物以稀为贵”这一法则在宝石上得到了最大体现。
越是稀罕的宝石越名贵。
例如,几世纪前欧洲首次发现紫晶,个头虽小,但色彩艳丽新颖,颇受人们喜爱,因其数量稀少,当时被视为珍贵之物,但当南美发现优质大型紫晶矿后,紫晶价格猛跌,从此不再享有珍贵之名4.宝石是如何进行分类的?非金属宝石(如金刚石)宝石金属宝石(如赤铁矿)天然宝石非晶质类(如欧泊)玉石多晶质类(如翡翠)晶质类(如芙蓉石)隐晶质类(如玉髓)有机宝石—(如珍珠、珊瑚、琥珀和煤玉等)合成宝石人工宝石人造宝石仿制宝石拼合石5.简述宝石的定名原则。
1.地质名称:用矿物名称来命名,例如水晶、黄玉、橄榄石等2.行业名称:宝石行业一直使用的名称,例如翡翠、碧玺、紫牙乌等3.历史沿用:例如白玉、玛瑙等4.产地名:用产地的名称,例如澳玉、独山玉、坦桑石等5.外来语音译:托帕石、亚力山大石等6.什么是合成宝石?什么是人工宝石?二者有何区别?区别:合成宝石具有与天然对应物相同或相近的物理’化学性质,而人造宝石没有天然对应物.1.怎样鉴定宝石?宝石鉴定的主要依据是其物理性质,包括力学性质和光学性质两个方面。
08930 首饰设计(实践) 自考考试大纲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践(技能)课程大纲课程名称:首饰设计(实践)课程代码:08930一、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
《首饰设计》是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首饰设计分类(商业首饰设计、时装首饰设计、艺术首饰设计)和特点,首饰设计行业的现状。
熟练掌握首饰设计绘图技法首饰设计绘图技法;熟练掌握首饰设计工具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单颗粒宝石琢型(刻面型、弧面型)和光影的画法以及群镶小宝石光影的画法;熟练掌握单颗粒宝石三视图(俯视图、正视图、侧视图)及现代圆明亮型各角度透视图的画法;熟练掌握多种金属材质(黄金、铂金、白银等)质感及各种肌理的画法(光面、磨砂、拉丝等);熟练掌握多种非金属材质(皮革、木材、陶瓷等);熟练掌握多种宝玉石材质(钻石、有色宝石、珍珠、翡翠等)质感的画法;熟练掌握金属镶口(爪镶、槽镶、钉镶、包镶、打孔镶等)的画法;熟练掌握首饰附件(搭扣、石碗等)的画法。
其中,材质质感、宝石琢型、金属镶口的画法是重点内容。
二、实践(技能)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增强学生对首饰类型、首饰绘图技法和现代首饰状况等知识的理解;2.提高学生对于设计工具及材料的认识与应用能力;3.加强学生的设计观念,使学生能够掌握首饰尤其是商务首饰设计的方法和技巧;4.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艺术素养,着重学生的综合表现能力的培养,提倡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建议开设36学时,共计2学分)三、实践(技能)课程教学参考教材(一)指定教材《珠宝手绘设计》潘焱、李慧梅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5. (二)参考教材《首饰设计师》全套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首饰设计基础》任进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2.《贵金属首饰手工制作工》全套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践(技能)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应用宝石学(实践)课程代码:08928 一、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
应用宝石学实践课程,属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学习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宝石的颜色特点、外观特征、内部特征,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相结合。
通过54学时的实践环节训练,学生能尽量掌握常见的二十多种宝石的一些特殊性能特征,达到肉眼下鉴别宝石品种,为后续宝石鉴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践(技能)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含学时、学分要求)
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较好地运用于实践课程的学习中,牢固掌握二十多种常见宝石的各种性能特征,在实践课程中从所观察的宝石样品中获取相关信息,并达到肉眼下鉴别宝石品种,为后续的宝石鉴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应用宝石学实践课程为54学时,3学分
三、实践(技能)课程教学参考教材
宝石学基础教程(第三版),李娅莉等,地质出版社,2017年12月出版
重点参考章节:第二章、第四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
四、实践(技能)考核的场所、设备、师资要求
考核场所:宝石鉴定实验室或者钻石实验室;
考核设备:宝石鉴定用灯或钻石灯、10倍放大镜等;
师资要求:具备有珠宝鉴定及相关专业的本科及硕士研究生,最好取得珠宝鉴定师GIC或FGA资格证书者。
五、实践(技能)考核的项目名称、考核目标、考核内容、考核方法考核项目名称:宝石品种的原石及成品的鉴别。
考核目标:对常见的20种宝石品种,利用10倍放大镜下在肉眼的观察下并确定宝石名称。
考核的内容:考核所涉及的宝石品种:原石:钻石、水晶、绿柱石、托帕石、碧玺、尖晶石、石榴子石等;成品:月光石、各种颜色水晶、祖母绿、海蓝宝石、托帕石、碧玺、橄榄石、尖晶石、石榴子石、红宝石、合成红宝石、蓝宝石、合成蓝宝石、欧泊、玛瑙、玉髓、和田玉、翡翠、岫玉、珍珠、珊瑚、琥珀等。
考核要求考生学会并描述宝石在肉眼及10倍放大镜下所观察到的特征。
主要借助于所观察的宝石手标本,从宝石的颜色及色调、宝石所具备的外观特征,包括所观察宝石的晶面特征(原石)、表面磨损情况、透明度、手感、10倍放大镜下所观察到的内含物特征等。
考核方法:在实验室中以实践操作为主,在肉眼及10倍放大镜下进行观察描述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六、实践(技能)考核评分标准
每位考生完成10块手标本,其中原石3-4块,成品标本6-7块。
每块标本10分,60分为及格。
2小时考核时间内完成10块标本的记录及测试实验。
考核评分标准:每块标本描述完整,鉴定准确得10分,鉴定内容不
符合要求按下列扣分,如出现定名错误扣10分。
举例如下:
1.水晶晶体(原石)(10分)
晶体特征:晶体为六方柱+菱面体聚形,晶体完好或有破损,晶面有横纹;(3分)
晶体外观特征:晶体呈无色透明状,晶体边棱处完好或有破损,如有破损处可见贝壳状断口。
(视所观察的标本为主)(2分)晶体内部特征:肉眼及放大镜下观察内部较干净或有少量两相包裹体及愈合裂隙。
(视所观察的标本为主)(2分)
定名:水晶(3分)
2.铁铝榴石(成品)(10分)
琢型款式:椭圆刻面型(0.5分)
颜色特征:暗红色带褐色调,颜色分布较均匀(2分)
表面特征:因颜色较暗,透光观察下透明度较好,放大观察表面较光滑,边损处少有磨损(2分)
内部特征:肉眼及10倍放大镜下,内部可见三组排列较好的金红石针状包裹体及不规则状的晶体包裹体或者愈合裂隙等分布于其中(2分)(视所观察的标本为准)
手感:有一定的沉甸感。
(0.5分)
定名:铁铝榴石(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