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第6章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及其周期性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第六章 资本主义流通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第六章 资本主义流通
•虚拟经济成为扰乱社会再生产的重要因素。如2007年美国爆发 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
思考题
解释下列概念:产业资本、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固定资本、流动资 本、资本总周转、年剩余价值率。
资本的循环时间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又包含 哪些组成部分?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有什么不同? 加速资本周转有什么意义?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资本主义流通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二、资本周转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周转速度加快,周转时间缩短,流通 费用相对减少。 •企业原材料储备量和储备时间大大减少,甚至实现无储备。 •资本主义国家发达运输体系建设,缩短了购买和销售时间,加
快了资本周转速度。 •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的崛起,极大地提高了流通效率。
三、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新变化
值在报废以前是基本完整的,价值按磨损程度一部分一部分转移到新产品中 去。
流动资本:以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等生产资料形式,以及劳动力形式 存在的生产资本。体现为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等形式的流动资本,使用价 值在生产中全部消费掉,价值也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体现为劳动力的流 动资本,它的使用价值即劳动,其价值由活劳动再生产出来。
产品分工转向要素分工,发达国家占据价值链高端,发展中国家 成为发达国家的“加工厂”和“车间”。
销售阶段: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更有利 场所,能够更大限度地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随着信息化和网 络技术的发展,商品流通具有了新模式,如电子商务出现,销 售规模和范围呈几何级数增长,商品价值实现随之加快。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预付资本的数量。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的 高低。 用公式表示: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及其周期性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及其周期性

1、个别资本:独立发挥资本职能,即通过自身
的循环和周转,实现价值增殖的各个资本,就是单个
资本。马克思说:每一单个资本只是社会总资本中一
个独立的、可以说“赋有个体生命的部分。”
2、社会资本
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所有单个资本的总和,就 是社会资本。
所有个别资本的有机总和构成社会总资本,而互 相交错的所有个别资本的运动形成社会总资本运动。

路漫漫其悠远
第一节 个别资本与社会总资本
社会资本的运动包括了一定时期内社会上 所有价值的运动,包括:
1、资本价值的运动: G——W(Pm、A)
即资本循环中的 。 W’——G’
2、工人收入的运动:即工人用工资购买
生活必需品 。
V——w
3、资本家收入的运动:即资本家用剩余
价值购买生活用品。 m——w

路漫漫其悠远
第一节 个别资本与社会总资本
依据社会产品的最终用途将社会生产划分 为两大部类,是一种高度概括的分类。一种产 品究竟属于生产资料还是属于消费资料,主要 看它在生产过程中的最终用途。凡是进入生产 消费的就是生产资料;凡是进入个人消费的就 是消费资料。把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和社会 产品价值分为三个组成部分,这是马克思的伟 大理论贡献之一。这两个原理是研究社会资本 再生产的两个理论前提。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及 其周期性
路漫漫其悠远
2020/4/6
第七章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及其周期性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社会总资本 运动的过程,理解和掌握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重点 把握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及其运动 规律;同时考察资本主义再生产条件遭到破坏而出现 的经济危机,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和 周期性已及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平衡的强制作用。

《政治经济学》 第六章PPT总结

《政治经济学》    第六章PPT总结
消费资料总供给 社会产品总供给
2018/12/18
消费资料总需求
=
扬州大学商学院
社会产品总需求
24
第三节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
一、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二、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 三、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四、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
扬州大学商学院 21
2018/12/18
(三)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 I II
3
4000c
1
+
+
1000v 3 500v
+
1000m
= =
6000
9000
2000c
+
2
500m
3000
I ( v+m )代表支付给 I 的 工人的工资和资本家的个人消 费部分,需要向II部类购买生活资料。而 IIc代表生产过程 中消耗的生产资料,再生产时需要重新补偿,向I购买。即 相当于I (1000v + 1000m)价值的生产资料和相当于II 2000c 价值的生活资料相交换得以实现。
2018/12/18
扬州大学商学院
2
本章重点
1、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和构成
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3、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 4、市场实现
2018/12/18
扬州大学商学院
3
本章难点
1、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社会资本再 生产的核心的问题。
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 实现条件。
3、市场实现。
2018/12/18
扬州大学商学院
4
第一节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一、社会总资本及其运动

第六章 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再生产——政治经济学

第六章  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再生产——政治经济学

第六章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再生产第一节个别资本再生产1. 再生产——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生产过程。

任何一种社会的再生产都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2. 简单再生产——企业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生产只能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

(消费)3. 扩大再生产——企业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

(生产+消费)4. 资本存量——一定时期内已投入企业运营的资本。

5. 资本保值——投入资本在营运过程中,通过对其耗费的部分及时足额补偿.......的不断进行。

............,来维持简单再生产6. 资本增值——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通过优化资本结构、改善资源配置、提高资本使用效率,不断增加新的积累......,以实现扩大再生产。

8. 外延扩大再生产——在生产技术和劳动效率不提高的情况下,单纯领先扩大生产场所,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来扩大生产规模。

9. 内涵扩大再生产——依靠生产资料效率的提高,也就是通过生产资料质量的改善,技术的进步,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扩大生产规模。

10. 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其大小取决于积累率和剩余价值的绝对量。

11.12. ★资本积累的内涵和必要性(为什么要进行资本积累?)这主要是由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决定的。

第一,资本具有追求剩余价值的本性,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

企业为了获得更多剩余价值,必须扩大资本总额,进行资本积累。

第二,竞争规律作为一种强制力量,迫使投资者不断进行资本积累,这是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

只有不断进行资本积累,才能够更快更有效地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在生产、销售方面占有优势,从而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

否则,企业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六章
并存使每一阶段上任何时候都有执行 每种职能的资本,时间上相继使资本的 运动不至中断,并存成为动态的并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六章
产业资本循环理论图示
过 程 G—W
… P… W`—G`
阶 段 购买阶段 生产阶段 售卖阶段
职能形式 货币资本 生产资本 商品资本
职能 条件
为生产剩余 生产剩 价值做准备 余价值
G—W W′—G′
影响因素: 商品需求状况; 距离市场的远近; 交通运输状况; 信息条件
A直接作用于Pm的 原料储备、停工、
时间
自然力作用的时间
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生产过程与产品性质 以新技术、新工艺
的复杂程度;
缩短自然力作用时间
生产技术水平高低; 保持必要的储备;
合理安排工作班次
构成:周转时间=生产时间+流通时间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六章
A 公式:G—— W --- P--- W′——G′
Pm
资本循环过程既是两个过程(流通过程和 生产过程)的统一,也是三个阶段的统一。
产业资本在循环中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 并不是三种独立的资本,它是产业资本在运 动过程中的三种不同形态,以完成不同具体 职能,最终实现价值增值。
由于这部分资本的周转方式与原材料等 具有相似的形式,因此,也归类于流动资本。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六章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固定资本
流动资本
价值转移方式 逐渐转移到新 一次全部加入
产品中
到新产品中
周转时间 较长
较短
回收方式和期 一次预付,分 一次预付,一

批逐渐收回; 次收回;回收
回收期限较长 期限较短
其职能形式是货币资本,即以货币形式存在 的资本

政治经济学》第六章

政治经济学》第六章
而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均体现为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
05.12.2020
教学ppt
11
第一节 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的技术构成
生产资料数量和劳动力数量 的比例关系
资本 有机 构成
资本有机构成
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而又反映 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资本的价值构成
不变资本的价值和可变资本 的价值之间的比例关系
教学ppt
联合 股票
8
第一节 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为什么资本家会选择不同的资本积累形式? ——资本积聚:缓慢但稳妥(稳健型) ——资本集中:快速但风险较大(风险偏
好型) 资本集中怎样才能实现:
——竞争、信用、资本市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5.12.2020
教学ppt
9
第一节 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
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
教学ppt
3
第一节 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两种类型:
简单再生产
生产规模不变的再生产
资本 主义 再生 产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
资本总额在不断增大,其所占 有的生产资料和雇佣的工人在
不断增加
05.12.2020
教学ppt
4
第一节 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为什么说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
生产要素的量的增大
扩大 再生

类似于粗放型增长方式 类似于集约型增长方式
内含式的扩大再生产
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
05.12.2020
教学ppt
10
第一节 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外延式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生产要素的无限供给; 生产要素的边际报酬恒定;

(马工程)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概论 第六章 参考答案

(马工程)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概论 第六章 参考答案

第六章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经济危机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个别资本指独立地发挥资本职能作用的单个企业的资本。

2.社会资本指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所有个别资本的总和。

又叫社会总资本。

3.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指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4.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指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如何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形式上得到补偿。

价值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也就是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通过流通全部收回。

实物补偿指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各个部分实现为货币形式以后,又如何转化为所需要的商品,也就是资本家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工人、资本家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从何处取得。

5.经济危机又称“经济恐慌“,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大混乱。

生产过剩是这种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

这种生产过剩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即生产的商品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过剩。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6.实物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各个部分实现为货币形式以后,又如何转化为所需要的商品,也就是资本家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工人、资本家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从何处取得。

7.价值补偿指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也就是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通过流通全部收回。

8.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即单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追加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来扩大生产规模,在扩大再生产时没有生产技术变化,没有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9.固定资本的更新指以厂房、机器设备等物质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由于磨损或其他原因而用新的物质形式来更新。

二、单项选择1.①2.④3.④4.④5.②6.①7.③8.③9.③10.③11.②12.④13.③14.②15.①16.④17.①三、多项选择1.③④2.①③3.①②4.②④5.①②③6.①③⑤ 7.①②④ 8.①②③④ 9.②③④⑤10.③⑤ 11.①②③④ 12.①②③⑤ 13.①②③⑤14.①④⑤四、填空题1.个别资本2.社会总商品资本3.社会总产品 4.剩余价值 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5.前提6.C m v =+I )(7.)()/(C C x m v v ∆+=+∆+I8.生产相对过剩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9.固定资本更新10.生产社会化 资本主义私人占有11.危机 萧条 复苏 高涨12.商业危机 产业危机 信用危机五、简答题1.答: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在价值上和实物形式上得到补偿的问题。

政治经济学-第六章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

政治经济学-第六章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

第六章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一、单个资本和社会资本二、社会资本运行(再生产)的核心问题三、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四、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五、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六、马克思的资本运动理论的现实意义一、单个资本和社会资本•1.个别资本的涵义及其影响•个别资本是以一定产权形式存在并分属于不同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的资本。

•存在方式:以一定产权形式独资或联合形成完整的企业资产。

•行为方式及其影响:•①个别资本的投资、生产、运行及管理在市场上是由其经营者独立决策,即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市场主体的活动和行为。

•②任何个别资本的运行都会与其他个别资本发生联系,因为整个生产和交易的市场都是在分工条件下由千百万个个别资本相互的联系构成的有机体。

个别资本的行为方式是理性的、自主地、自觉的。

2.社会资本的涵义(1)社会资本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所有个别资本所组成的总和。

或者叫社会总资本。

(2)社会资本与个别资本的不同:虽然个别资本运行行为是理性的、自主的、有计划;但由此构成社会资本的运行则是自发的、自然的、无计划的。

二、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是研究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

•因为社会总产品既包括各种能够作为不变资本的物质要素进入资本流通的生产资料;又包括各种能够进入一般商品流通,用于个人消费的消费资料。

• 1.社会总产品: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 2.社会资本再生产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实现(或补偿)问题。

•(1)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式如何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用于补偿再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并取得剩余价值,即实现价值补偿。

•(2)转化为货币形式的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如何取得所需要的商品,即实现物质补偿。

不变资本部分是如何重新取得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可变资本部分和剩余价值部分如何取得个人生活消费。

3.社会总资本运动的理论前提•研究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必须研究社会总产品的构成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生产部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