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积层滑坡稳定性分析
影响边坡稳定性因素分析及处理方法

影响边坡稳定性因素分析及处理方法摘要:土坝、河岸、路堤、挖坡以及山坡有可能因稳定性问题而产生滑坡。
大片土体从上滑下堆积在坡脚前。
滑动也可能影响到深层,上部土体大幅度下滑而引起坡脚向上隆起,向外挤出,整个滑动体呈现转动状。
此外,土坝、河堤的滑坡还会引起垮坝,乃至发生大的洪水,河岸的滑坡还会造成很大的波浪,致使在很长的距离内产生灾难。
关键词: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处理;方法在众多的地质灾害中,边坡失稳灾害以其分布广且危害大,而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因此,研究边坡变形破坏的过程,分析其失稳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正确评价边坡的稳定性、采取相应有效的边坡加固治理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边坡定义及分类边坡是指地壳表面一切具有临空面的地质体,其特点是具有一定坡度及高度。
按其形成因素可以分为自然斜坡和人工边坡。
二、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边坡的稳定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1、内部因素边坡在形成的过程中,其内部原有的应力状态发生了变化,引起了应力集中和应力重分布等。
为适应这种应力状态的变化,边坡出现了不同形式和不同规模的变形与破坏。
内部因素包括岩性、岩体结构及构造、构造运动、地下水流、地表水等因素。
(1)、岩性岩性即岩土形式所产生的种种影响,它包括了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化学性质,如岩土的组成、强度、硬度、抗风化的能力、抗软化的能力以及透水性等等。
(2)、岩体的结构及构造通常所说的岩体结构包含结构体和结构面。
结构体则是由不同形状的各类结构面组合并将岩体切割成单元块体。
岩石物质分异面及不连续面被称为结构面。
它是具有一定方向、规模、形态和特性的面。
岩体的结构主要是指结构面和岩块的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排列组合。
对边坡稳定性产生影响的岩体结构因素主要包括:结构面的倾向,结构面的倾角和走向,结构面的组数和数量,及其的起伏差和表面的性质,以及软弱结构面。
(3)、构造运动大地构造运动通常划分为以断裂为主的地壳断裂运动和以折皱为主的地壳折皱运动,这两种运动都会产生构造应力。
堆积体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堆积体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摘要】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频发,与此同时,正在兴建和规划当中的大多数水利工程也正是在该地区,因此,水库堆积体边坡的滑动范围和稳定性成为移民选址、水库安全和水利工程经济效益考虑的焦点之一。
本文立足于西南水库岸堆积体边坡,从堆积体的成因类型、物质组成、特征和失稳形式入手,研究目前边坡稳定性的理论分析方法。
【关键词】堆积体;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0.引言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十分频繁的国家,尤其是我国西南地区,不仅地质灾害数量多,而且灾种全。
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浅层表生地质灾害异常突出,分布有大量的由滑坡堆积、崩塌堆积、残积层、冰溃堆积、坡积物等组成的松散堆积体斜坡[1]。
与此同时,西南地区一系列大型乃至巨型正在建设或规划中的水电站相继开工建设,在复杂地质环境和大规模工程活动、水库蓄水及暴雨等复杂条件下,可能会有大量的水库库岸堆积体边坡发生变形甚至失稳破坏。
水库库岸堆积体边坡失稳的代价是巨大的。
斜坡或边坡作为一种人类不可回避的地学环境与工程形式,总是伴随着人类的工程活动,人类为了安全始终关注着边坡的稳定性。
一百多年来,人们对边坡变形过程、失稳形式、失稳机制、稳定评价及滑坡预测预报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借助数学、力学和计算科学理论与方法,试图对边坡的稳定、演化及滑坡的预测预报进行研究,并应用到工程实践中。
1.土坡稳定性分析理论研究现状1.1边坡稳定性分析现状边坡失稳作为普遍存在的工程问题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对此课题的研究,国内外都经历了从实践积累到理论归纳,再实践,再归纳,并逐步总结提高的过程。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发达国家的大规模土木工程建设,大量边坡工程问题、特别是滑坡问题随之产生,并造成了很大损失,人们开始应用材料力学和近代土力学的理论对边坡问题进行半经验、半理论的研究。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学者引进了前苏联的工程地质分析的体系,继承和发展了地质历史分析法,着重研究边坡的工程地质背景和边坡类型的划分,以此进行边坡的工程地质类比分析,在滑坡的分析和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降雨条件下堆积体滑坡研究现状分析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科技与创新2021年第08期·89·文章编号:2095-6835(2021)08-0089-03降雨条件下堆积体滑坡研究现状分析王晶莹(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郑州450046)摘要:堆积体在中国广泛分布,其结构松散、力学性质差,遇降雨易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给工程安全和基础设施的使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滑坡发生频繁且破坏力大,相比土质岩质滑坡,目前对堆积体滑坡的研究不够深入,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与方法。
从研究方法、影响因素、失稳机理3个方面综述了目前降雨条件下堆积体滑坡的研究进展,分析降雨条件下堆积体滑坡的形成原因及发展过程,并展望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降雨;堆积体;滑坡;失稳机理中图分类号:TU43文献标志码:ADOI :10.15913/ki.kjycx.2021.08.0331引言中国幅员辽阔,夏季降雨频繁,滑坡发生频率高。
而大多数滑坡为堆积体滑坡[1-5]。
堆积体是指第四系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质体,是基岩、古垮塌体、古崩滑体、现代崩滑体和第四系沉积物等的组合体。
其结构松散,力学强度低,强降雨条件下,极易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6-9]。
该类滑坡的物质组成和结构复杂多变,其存在会给工程带来极大的危害。
堆积体滑坡在夏季呈现数量多、频率大、灾害严重的特点。
由于堆积体的特殊性,对其研究不能参照以往土质滑坡和岩质滑坡的经验和方法,需根据其形成机理和自身特点对已有的方法进行归纳和借鉴。
不少学者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现场原位试验、数值分析等方法从不同方面对堆积体滑坡进行分析,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0-13]。
但是,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能解释堆积体滑坡的演化机理。
因此,分析堆积体滑坡失稳的演化机理,对以后的失稳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2降雨条件下堆积体滑坡研究方法现状分析2.1小尺寸模型试验滑坡模型试验是发展自20世纪初的结构模型试验。
碎石土滑坡稳定性与治理效果分析

碎石土滑坡稳定性与治理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3-03-27T06:07:14.760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3年1月第1期作者:高波[导读] 滑坡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
为掌握碎石土滑坡治理前后稳定性变化趋势,需制定一种高效的治理效果评估办法。
高波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三大队摘要:滑坡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
为掌握碎石土滑坡治理前后稳定性变化趋势,需制定一种高效的治理效果评估办法。
本文以某碎石土滑坡群为例,经分析其形成机制、各种条件可靠性系数与治理前后变形速度,评估了滑坡治理成效。
研究结果显示:地下水排道阻塞是引起碎石土滑坡的内因;降水渗透引起碎石土滑坡可靠性系数急剧下降,加快滑坡变形,引起碎石土滑坡失稳;防止滑坡地面降水渗透可以大大提升碎石土滑坡可靠性。
关键词:碎石土滑坡;可靠性;治理效果1、引言滑坡是全球出现率最大、影响最广、最难预测的地质灾害,其受到各种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出现的边坡变形情况,其变形解体损坏过程繁琐。
而碎石土滑坡属于岩石滑坡与土质滑坡间的独特结构,主要出现在山前斜坡平缓处,属于人工杂填土、残坡积物、崩塌以及古滑坡堆积物等构成的土体松散体。
这种松散体受降水、地震或是人工扰动等影响会出现变形并逐步发展,最后引起滑坡,从而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
因为碎石土松散体的独特性导致碎石土滑坡可靠性分析评估与治理时比较困难,为精准评估对碎石土滑坡可靠性并提出可行性滑坡治理策略。
2、工程概况某滑坡群包含I~V号滑坡体,滑体构成成分是碎石粉质黏土,I号滑坡体已展开了专项治理,而II、II、V号滑坡体依旧处在蠕滑变形过程。
II 号滑坡体冠高为408.73 m,趾高为306.37 m,相对高差大概102 m,滑坡体平均坡度大概在10°~30°范围内,滑坡纵长511 米,面积大概16.7万m2,滑体均厚是13.8 m,总体积大概228.92万m2,统一确定是大型中层土质牵引式滑;II号滑体冠高为420.24 m,趾高为313.078m,相对高差大概107 m,平均坡度处于15°~30°,滑坡纵长为350 米,面积大概3.4万m2,滑体均厚是13.26 m,总体积大概44.98万m3,整体确定是中型中层土质推移式滑坡; V号滑坡体冠高为338.145m,趾高为252.789m,相对高差大概是85 m,平坡为20°~45°,滑坡纵长为216 米,面积大概5.9万m2,滑体均厚是4.85m,体积大概28.7万m3,确定是中型浅层土质牵引式滑坡。
重庆市向阳水库滑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重庆市向阳水库滑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李红星;周宝龙
【期刊名称】《水利水电快报》
【年(卷),期】2024(45)3
【摘要】为研究近坝库岸滑坡堆积体对水库建筑物及附近居民安全的影响,采用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传递系数法,查明重庆市向阳水库工程滑坡堆积体的稳定边界条件,对自重、自重+度汛水位由386 m降至367.24 m、自重+度汛水位由386 m 降至367.24 m并叠加暴雨等3种工况下滑坡体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与评价。
结果表明:该滑坡在3种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欠稳定和不稳定状态,结果与现场实地调查情况一致,建议采取工程治理措施。
【总页数】5页(P42-46)
【作者】李红星;周宝龙
【作者单位】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21.2
【相关文献】
1.重庆市城口县左岚乡场镇滑坡稳定性评价及治理分析
2.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滑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以长江三峡水库区刘家湾滑坡为例
3.重庆市涪陵区植物油厂滑坡成因机制分析与稳定性评价
4.重庆市中和镇邓家扁滑坡成因分析与稳定性评价
5.鸭塘水库红层顺层缓倾滑坡形成机制分析与稳定性评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MIDAS-GTS在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中的应用

MIDAS-GTS在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中的应用史茂君【摘要】北川羌族自治县都坝乡场镇兴建时,坡体前缘开挖卸荷,斜坡后部崩滑堆积体在自重作用和降雨诱发下向前推移致使前缘已建挡墙发生变形.为保证坡脚场镇居民的安全,须对该滑坡的现状稳定性进行评价并采取可靠的治理措施.事前采用MIDAS-GTS建立该滑坡二维模型,分析了其现状稳定性,与实际变形较吻合,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根据研究提出了抗滑支挡方案,并对布设抗滑桩治理后的效果进行评价,设桩后滑坡稳定性显著提高.该应用为类似工程项目的稳定性及治理效果分析可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四川地质学报》【年(卷),期】2017(037)003【总页数】4页(P441-444)【关键词】滑坡;MIDAS-GTS;有限元法;应用【作者】史茂君【作者单位】四川省地矿局九○九地质队,四川绵阳6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22Midas-GTS近期在国内重大隧道、基坑和边坡等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能满足大部分岩土体的破坏模式,可以对边滑坡进行比较真实的数值模拟,其计算结果相对安全。
Midas-GTS的边滑坡稳定性分析采用了基于有限元的强度折减法。
传统的安全系数的定义为假定滑动面上土体的抗剪强度与极限平衡所需最小抗剪强度的比值,而非滑动面上抗滑力与下滑力的比值。
边坡的安全系数实质上是使边坡达到破坏临界状态时土体抗剪强度的折减因子[1]。
通过将土体的抗剪强度指标降低为c′/F和tan′/F时,坡体中潜在滑面处达到极限平衡时的F定义为边坡的安全系数。
假设土体采用摩尔一库仑本构模型,s=c′min+(σn-u) tan′。
,则边坡的安全系数可以表示为:c′min=c′/F,tan′min= tan′/F上式中c′min,′min为极限平衡条件下土体的有效粘聚力和有效内摩擦角。
可以看出,强度折减法和传统的极限平衡法的基本思想和力学原理是统一的,两种方法都是基于极限平衡状态下的极限分析方法的具体应用。
滑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治实例

实验值 物理性 质 孔隙比 孔隙率/ % 饱和度/ 土粒比重 液限/ % %
含水量/ 湿密度/ cl 干密度/ e 3 % g・ n 一 g・ m-
塑限/ %
塑性指数 液性指数
最大值 l96 . 2 最小值 l40 . 2 平均值 l69 . 2
法 , 递 系数 法 计算 说 明图见 图 5 传 。计 算 公式 如 下 ( B 50 1 G 0 2 . 20 0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5 2 8 : . . )
n一 1 —l
∑( 兀 ) R +
=
2 滑坡稳 定性 分析 评价 2 1 滑坡稳 定性 分析 .
2 1 1 计算模型及计算方法 . .
重建 的交通要道 。滑坡一旦整体滑移 , 不仅会 给地方 经济发 展带 经综合分析滑坡滑 体 、 床岩 土体特 征及 其各 种荷 载情 况 , 来损 失 , 滑 还会严重影 响灾后 重建 工作 , 和谐 社会 建设 带来 一定 对 本次选定以下三种工况来对滑坡稳定性进 行评 价( 见表 3 。 ) 影响。因此 , 对该滑坡采 用一 定 的工程措 施进 行治 理 , 提高 滑坡
第3 8卷 第 1 3期
2 0 1 2 年 5 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I TECTURE
V0l38 No 3 | .1
Ma . 2 1 y 02
・8 ・ 5
文章编号 :0 9 6 2 ( 0 2 1 —0 5 0 10 — 85 2 1 ) 30 8 - 3
3 本滑坡 的治理 , ) 不仅 带来显著 的经 济效益 , 而且也 会带来
明显的社会效益。
3
地震 工况
沿平面状滑面滑动的堆积层滑坡稳定性分析

1 引 言
根据滑坡体的物 质组成 , 滑坡可分为堆积层滑坡和岩质
滑坡 。堆积 层滑坡是指发生在第四系地层内松散堆积层 ( 黄 土、粘土及其它软土层除外)中的滑坡 ,其滑 体物质一般 由
距离 为 】( m) ,地下水面到滑面 的距离为 2( m) ,土体所 受重 力为 G ( 1 ) ,滑坡 后壁 竖立,滑坡后缘水柱高度为 日 ( m) ,滑坡 后壁 处滑体所受的静水压力为 U ( k N) ,滑面处 土体所受 的静水压力为 U 2 ( k N) 。 假设土体干重度 r d ( k N/ m3 ) 、
) a x+ ( 1 一S
,
w ( J i l ( ) 一 h 2 ( ) )
…
=
( +
) 。 。
q o
) a x
由定积 分中值定理可得 :
滑坡体后壁所受的静水压力 为:
“ l = ( 一 ) = 吾 日
滑 动 ’ :
… …
的预 测 预 防 有 重 要 意 义
水的重度 r w( k N/ m3 ) 、土体孔隙度 ( %) 、地下 水面之上 的
非饱 和土含水饱和度 ( %)为常量 。
2 沿平面状基岩滑面滑动的堆积层滑坡稳定性分析
堆积层滑坡 的发生往往与水的触发作用有关 尤其在 降 雨过程 中,雨水入渗到堆积层土体中,将主要从下面 四个方 面影响到坡体 的稳定性 :( 1 )增加坡体 的重量 ,从而增大下 滑动 力;( 2 )在潜在滑动面附近形成较大 的孔隙水压力,从 而降低土体 的有效应力 ;( 3 )入渗水体将浸 泡软化滑动面 , 使其抗剪 强度指标有效 内聚力和有 效内摩擦角减小 , 降低坡
J o
:
) a x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稳 ,最终导致滑坡整体滑动变形 ; 号浅层滑坡 、 1 2 号 滑 坡 和 3号滑 坡 在 目前稳 定 系 数 为 11 .5~12 , .0 处 于稳 定 状 态 ,开 挖 后 暴 雨 状 态 下 的稳 定 系 数 为 10 . 左右 , O 将处于蠕动挤压状态 。此稳定性计算结
21年 2 02 月第 2 期
述如 下
3 稳定性分 析
31 计 算方 法 确 定 . 根 据 滑坡 当前 的变 形 特征 ,以及 抗 剪 强度 指
第i 块滑体的法 向分力 ,Nm; k/ 第 块滑带土 的内摩擦角 ,; 。 第 块滑动面倾角 ,; 。 C 第 i 滑 带 土 的粘 聚力 , a i 一 块 k ; P 厶 一第 i 块滑动面长度, 。 m 本 次 稳 定 性 计 算 选 取 最 危 险 滑 动 面进 行 , 其 中2 —2断面代表 1 号滑坡 ,—3断面代表 2号滑 3 坡 ,—4断 面 代表 3号 滑坡 。 4 32 计 算 结 果分 析 . 表 2为 3个 边 坡 中选 取 的最 危 险 滑 动 面计 算 得 到 的稳 定 系数 。
见 高 阶 地 残 留 漂 石 、 石 层 , 图 1所 示 , 多层 卵 如 为 洪 积物 和坡积 物 间互而成 , 2号 滑 坡 中 堆 积 层 最
厚 ,达 3 1 0m, 号滑坡次之 , 号 滑坡堆积层最薄, 3 最 厚处 仅 为 9m。
力学性质变 化 比较 大及地下水作用规律 复杂等因 素 , 定 了该 类 滑 坡 具 有 不 同 于其 他 类 型 滑 坡 ( 决 如 岩 质 滑坡 ) 的特 殊 形 成 条 件 、 变形 位 移 特 征 及 破 坏 滑 移 规 律 【 近 年 来 , 着 高 速 公 路 、 型 水 利 工 l J 。 随 大 程 、 基坑开挖工程的兴建 , 深 由于人 为 的 切坡 开挖 而 引 起 的滑 塌 事 故 越 来 越 突 出 ,尤 其 是 在 以堆 积 覆 盖 层 为 主 的西 部 山 区 ,人 类 的工 程 活 动 已经 成 为 地 质灾 害 的主 要诱 发 因素 [ 2 l 。
一
于高速公路路基从 3 号滑坡 的中后部通过 ,目前 该 滑 坡 未见 明显 变 形 。
滑坡受 构造影 响严重 , 岩体较破碎 , 风化程 度 较深 , 主要为块 状 、 碎石土状 ; 四系堆积层 中可 第
收 稿 日期 :0 1 l 一 1 2 1- l1
作者简介 : 建强 ( 9 7 ) 男 , 雷 17 一 , 陕西 渭南人 , 工程师 , 事道 从 路 工程 设计 工作 。
城 市道 桥 与 防 洪
道路交通
2 1
果与滑坡变形现状较为吻合 。 在 考 虑 到 当 地 工 程 地 质 条 件 的变 化 及 人 工 活 动 等 不 利 因素 的影 响 下 ,应 对 中层 滑坡 和深 层 滑 坡 均 进 行 及 时 整 治 , 防止 随 时 间 推 移 滑 坡稳 定 性 降低后对将来高速公路 的运营带来危害。
21年 2 02 月第 2 期
城 市道 桥 与 防 洪
道路交通
l 9
堆积层 滑坡稳 定性 分析
雷建 强
( 上海 市政 工程设 计研 究总 院 ( 团 ) 限公 司 , 海市 2 ̄9 ) 集 有 上 0 2
摘 要 : 过对 3 代表 性堆 积 层滑 坡 的特征 分析 , 据 滑坡 特点 及气 候特 征 , 用传 递系 数法 分析 了暴 雨作 用前 后边 坡 的 通 个 根 采 稳 定性 。计 算结 果表 明 , 降雨人 渗后 边坡 的稳定 系 数降低 较 多 , 提 出了截 流 、 水及 抗滑 桩等加 固措 施 。 并 排 关键 词 : 积层 滑坡 ; 递系数 法 ; 堆 传 边坡 稳定
图 2 1号滑坡 中前 部裂缝
2 O
道路交通
城 市道 桥 与 防 洪
21 年 2 02 月第 2 期
表 1 稳定性计算与反算指标参数表( 主滑段 )
∑( ) 尺 RⅡ +
= _ _ }—一
图 3 2号 滑 坡 段 边 坡 中 的 表 层 坍 塌
∑( ) H +
排 水 孔 , 排 地下 水 , 疏 提高 滑 坡 的稳 定 性 。 为 保 证 路基 的 安 全 ,建 议 该 段 即 1 和 2号 号 滑 坡 路 段 路 基 内侧 设 置 抗 滑 桩 进 行 支 挡 ;在 3号
( )经计算 , 个边坡在暴雨作用下存在安全 3 3
隐患 , 该 采取 积 极 防护 措 施 , 置抗 滑 桩 和 截 排 应 设
i =1 j t =
由 1号 、 滑坡 的变 形 特 征 可 以看 出 , 目前 2号
N= si = i0 iQc 0 o s / n = O( i0 1- i( O 1tn C S0 i) s 0 i ) -+ n -+ a
n —l
两个滑坡整体处 于基本稳定状态 ,中前部变形 明 显, 且有进一步加剧 的迹象 , 随着高速公路路基 的 进 一 步开 挖 , 将 导 致 滑坡 更 大 范 围的变 形 。3号 必 滑 坡 虽 然 目前 变形 不 明显 , 整体 处 于稳 定 状 态 , 但 是 由于 高 速公 路 路 基 以半 填 半 挖 的形 式 通 过 滑 坡 的 中后 部 , 长期 来看 此 亦 为一 隐患 。 另外 , 号 和 2号滑坡体上均为居民区 ,为 了 1
保 证 高 速 公 路 路基 的正 常施 工 以及 今 后 的运 营安 全 和 滑坡 体 上 居 民的 安全 , 滑 坡 应及 时 治 理 。根 该 据 滑 坡 群 附 近 的 地形 地 貌 来 圈定 各 个 滑 坡 的周 界 及 确 定 主 滑 动 方 向 , 3个 滑 坡 均 为 堆 积层 滑坡 , 此 该 路 段 高 速公 路 路基 从 1 、 滑坡 的 中前部 主 号 2号 要 以挖 方 的形 式 通 过 ,在 3号 滑 坡 的后 部 以半 填
中图分 类号 : 4 6 1 U 1.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0 9 7 1 ( 0 2 0 一 0 9 0 10 — 7 6 2 1 ) 2 o 1— 3
0 引 言
堆 积 层 滑坡 是 指 发 生 在 第 四系 及 近 代 松 散 堆 积 层 的 一 类 滑 坡 , 分 布 广 , 方 量 大 , 危 害 较 其 滑 且 为严 重 。 由 于该 类 边 坡 的坡 体 构 成 特 殊 性 和 物 理
H = × +1 +… × 一 × eL
式 中 : 稳 定 系数 ; 一 q一 第 i 滑 体 所受 的重 力 ,Nm; 块 k/ 尺一 作 用 于第 i 的抗 滑 力 ,Nm; 块 k/
半挖 的形式通过 。现将各个 滑坡 的性 质与特征分
5 结 论
( ) 降雨人渗条件下 , 1在 土体 内孔隙水压力增
大 ,边 坡 土 体 的 抗 剪 强 度 由 于有 效 应 力 的减 少 及
土体 吸水软化而降低 ,计算可知其完全系数降低
较大。 ( ) 过勘 察期 间对 滑 坡 的调 查 , 后 滑 坡 的 2通 雨 变形更为 明显 。堆积层边坡开挖后在强降雨 的影 响 下 易 发 生 滑 塌 ,在 治 理过 程 首先 考 虑 截 水 与 排 水 , 之 及 时排 出坡体 的 自由水 。 使
路基外侧设置抗滑桩进行支挡 , 保证路基 的稳定。 此外 , 加强滑坡 的监测 , 建议 对该段坡体进行 深孔位移监测 , 并实行“ 动态监测 、 动态控制 、 信息 化设 计施工 ” 的原则确保治理工程的顺利进行。
已经开挖 , 由于路 基开挖诱使 滑坡 复活 , 滑坡前缘 出现局部坍塌 。该段路基从 1 、 号 2号滑坡 的中前 部 主 要 以挖 方 的形 式 通 过 ,在 3号 滑 坡 的后 部 以
半填 半 挖 的形 式通 过 。
工程地 处 中纬度亚热 带 暖湿季 风气候 区 , 气
候温和湿 润 , 雨量充沛 , 总体地形 不平顺 、 高南 北 低 , 波状起伏 , 呈 海拔高度在 2 0 4 相对高 7 —30m, 差 7 0m。1号滑 坡 和 2号 滑 坡 所 处地 形 较 高 、 势 地 较 陡 , 右 两 侧 均 为 比较 开 阔 的平 缓 洼 地 , 缘 为 左 后 山梁 ; 滑坡 呈 一 鼓包 状 , 坡 前缘 为一 平 台 。 3号 滑 地貌受地 质构造 、 岩性控制 明显 , 滑坡后缘较远处 山岭 走 向 近 似 东 西 向 。该 区属 构 造 剥 蚀 低 山 丘 陵 地貌 。
一 一 一
表 2 各断面稳 定系数计算 结果
标反算结果 、 试验数值 和经验数值 , 综合确定主滑 段的抗剪强度指标 ,利用传递系数法进行稳定性 计算 。 滑坡 区 主 要 岩性 为 洪 积 坡 堆 积 物 及 泥 灰 岩 地 层 , 土体 的物理 力学 参 数选 取 参 考委 托 实 验单 位 岩 提供的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所提供的试验数据 , 结合勘察做的滑带土室内土工试验 、 反算指标及经 验综合选取。稳定计算与反算指标参数见表 1 。 在暴雨状态下 ,边坡 内的孔隙水压力不容易 计算出来 , 因此采用总应力法计算[ 3 ] 。 根据《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 0 2— 0 1 , fB 50 120 ) N 采用基于极限平衡理论 的折线型滑动面 的推力传 递系数法对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及计算。 稳定性计算公式如下 :
1 工 程 概 况
图 1 堆 积层边坡 上 出露 的卵石
某 高 速 公 路 通 过 的滑 坡 群 包 括 1号 、 和 3 2号 号 3个 滑 坡 , 沿路 基 宽 度 约 30m。 目前 部分 路 基 6
2 边坡 现场情 况分析
目前 该 滑坡 群 内 3个滑 坡 未 见整 体 变形 迹 象 , 滑坡 群 范 围 内 的边 坡 在 开挖 过 程 中受 多次 强 降 雨 的影 响 , 号 、 滑 坡 前 部 坡 面 出现 局部 坍 塌 , 1 2号 变 形 范 围最 远 至路 线 中线 约 3 见 图 2 图 3 。 由 0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