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大棚蜜蜂授粉

合集下载

塑料大棚蜜蜂授粉

塑料大棚蜜蜂授粉

塑料大棚蜜蜂授粉蜜蜂产业舞动生态翅膀普及蜜蜂授粉可助推生态农业发展目前,国内外蜂业科技正处于重大历史发展阶段。

国际上,“蜂群衰竭失调”(简称CCD)现象引发出农业生态及生态环境深层次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生态农业、生态环境对蜂业科技的需求日益显现,我国蜂业科技发展的最佳机遇期正在到来。

11月18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所建所50周年庆祝大会暨蜂业科技与生态论坛上,与会专家纷纷表示,应当高度重视蜜蜂在农业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大力推广通过蜜蜂授粉实现增产目标,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道路。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所所长吴杰表示,我国蜜蜂的存有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近年来,蜜蜂饲养学科在继承应用技术研究的同时,逐渐形成了利用蛋白质组学、质谱技术、生物信息学等新兴交叉学科,在蜜蜂蛋白质组学领域取得较大研究进展。

蜜蜂保护和生物安全学科方面,不间断地进行了蜜蜂病虫害各领域的研究工作,有效地控制了蜜蜂主要病虫害在我国的发生和流行,为我国养蜂业健康发展和蜂产品的质量安全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蜂业专家认为,蜜蜂物种多样性虽然微小,但它在植物界扮演支配者的角色,是使自然界得以健康延续的重要使者。

在植物界,全世界已知的植物共有37万种,其中显花植物20万种;显花植物由昆虫授粉的约占80%,其中依靠蜜蜂总科授粉的占到85%。

与我们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果树90%依赖蜜蜂授粉;与我们衣食有关的粮、棉、油、茄果类菜蔬、显花牧草,除小麦外,都可得到蜜蜂授粉的造访。

专家进一步指出,蜜蜂授粉是各类模式生态平衡的链环,任何增产技术都无法取代蜜蜂授粉的作用。

我国是世界第一养蜂大国,今后农业生产应大力转变依赖化肥、农药的被动局面,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生态农业模式,按照能量流、物质流的规律,普及蜜蜂授粉技术措施。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增产依赖化学制剂,对生态资源重使用、轻养护,致使生态环境乃至农业生态总体环境恶化。

据资料反映,为了达到农业增产目的,我国化肥使用量每平方公里220公斤,排居世界第一;化学农药全国按有效折算每年使用量20万吨,排居世界前列。

关于蜜蜂授粉优势及温室蜂群授粉技术措施的研究

关于蜜蜂授粉优势及温室蜂群授粉技术措施的研究

关于蜜蜂授粉优势及温室蜂群授粉技术措施的研究摘要: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传花授粉,而蜜蜂作为传花授粉的重要昆虫,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有3/4以上的植物都以蜜蜂授粉为主。

在蜜蜂与植物共同生长的过程中,二者之间也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

因此,农民应当对蜜蜂授粉的优势具有正确的认识,并且对温室蜂群授粉技术进行掌握,这样才能够使蜜蜂授粉的优势得以充分的发挥,提升蜜蜂授粉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从蜜蜂授粉的优势以及温室蜂群授粉技术措施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蜜蜂授粉;优势;温室;群峰授粉技术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蜜蜂始终都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也承担着传花授粉的任务。

尤其对于温室中进行生产的农作物来说,温室蜂群授粉技术则成为了比较常用的一种授粉技术。

然而,在利用蜜蜂开展授粉工作的时候,经常会因为一些因素,导致授粉的效果受到影响。

所以,农民应当对蜜蜂授粉优势以及其原因进行探索,并对温室群峰授粉技术进行学习与了解,采取正确的技术措施,使温室群蜂授粉的整体效果得到增强,借此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促进农村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

一、蜜蜂授粉的优势(一)形态结构优势因为蜜蜂的形态比较小,体重比较轻,使得其能够以更快的速度飞行,蜜蜂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连续访问几百多花,在蜜蜂从一朵花到另一朵花的过程中,也完成了授粉的工作,蜜蜂授粉的过程十分高效。

蜜蜂的后足由花粉刷、花粉耙和花粉筐组成,其便于蜜蜂对划分进行收集和储存,可以使花粉变为团形,便于蜜蜂将其带回到蜂巢当中,而蜜蜂的绒毛呈现出分叉羽毛状的特点,使得其极其容易黏附花粉,不仅方便蜜蜂收集花粉,还可以使其顺利的完成授粉。

与此同时,蜜蜂的嗅觉和视觉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蜜蜂的嗅觉特别灵敏,其能够在2千米至3千米的距离,感知到花朵中花蜜的味道,并对花蜜植物的位置进行确定。

在视觉方面,蜜蜂可以对黄、绿、蓝、紫敏锐的分辨,可以看到人类看不到的紫外线,都能够为其授粉提供一定的优势[1]。

北京大棚蜂蜜授粉种植

北京大棚蜂蜜授粉种植

北京大棚蜂蜜授粉种植北京大棚蜂蜜授粉种植是一种现代农业种植模式,通过引进蜜蜂在大棚内进行授粉,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下面我将从大棚选择、蜂蜜授粉技术、经济效益等方面来详细介绍北京大棚蜂蜜授粉种植。

首先,选择合适的大棚是北京大棚蜂蜜授粉种植的关键。

大棚应该具备较好的通风条件和光照条件,同时要有足够的空间供蜜蜂飞行。

另外,大棚内种植的作物也应符合蜜蜂授粉的需要,例如一些花果类作物、蔬菜作物等都适合采用蜂蜜授粉种植。

其次,蜂蜜授粉技术是北京大棚蜂蜜授粉种植的核心。

首先需要引进蜂箱,根据大棚面积和作物种类的不同,蜂箱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需要培训工作人员掌握蜜蜂养殖和授粉技术,包括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蜜蜂的繁殖和保护等。

在大棚内,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提供足够的蜜源,以保证蜜蜂的生存和正常活动。

另外,蜜蜂的授粉活动一般在晨间、晴天进行,授粉频率和时间可根据作物的需要进行调整。

再次,北京大棚蜂蜜授粉种植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蜜蜂授粉可以提高作物的受精率和种子数量,进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还可以缩短作物的生长周期。

研究表明,蜜蜂授粉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20%-30%左右。

而且,由于蜜蜂授粉的效果比传统人工授粉好,所以可以降低作物粉尘污染的风险。

同时,蜜蜂授粉还可以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保护野生植物和昆虫的多样性。

最后,北京大棚蜂蜜授粉种植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难题。

首先,蜜蜂授粉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需要培训专业的工作人员。

此外,大棚内的气候环境调节也是一个难点,需要掌握相应的技术。

另外,蜜蜂的繁殖和保护也是一个关键问题,需要科学管理。

此外,蜜蜂与某些作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也需要深入研究,以便更好的进行授粉种植。

综上所述,北京大棚蜂蜜授粉种植是一种现代农业种植模式,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但是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难题,需要专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未来,我们可以通过加强科学研究,培训专业人员,推动北京大棚蜂蜜授粉种植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温室果蔬熊蜂授粉技术

温室果蔬熊蜂授粉技术

·11·只有合作,才会成功。

吉林蔬菜杂志,圆您致富之梦!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园区的建设,温室农业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果蔬植物在温室内得到广泛栽培。

但由于温室是个相对独立的小环境,几乎没有自然授粉昆虫,作物授粉直接受到影响,造成结实率低、果实质量差等现象。

把蜜蜂引入温室,不仅降低人工辅助授粉的费用,而且可大幅度提高坐果率和产量。

在蜜蜂授粉中,熊蜂因其生物习性和形态结构的特点,成了温室授粉最理想的昆虫。

熊蜂个体大,浑身长有绒毛,每次可携带花粉数百万个,授粉专一、及时、有效。

对低温、弱光、高湿环境适应能力优于蜜蜂、壁蜂、切叶蜂等传粉昆虫。

所以推广应用熊蜂授粉是市场的要求,是人类健康的要求,是国内外形势发展的要求。

1适用范围各种开花授粉的作物:如番茄,草莓,甜椒,西瓜,甜瓜,蔬菜制种,果树。

2操作技术及注意事项2.1棚室准备要求棚室密闭性、通风性良好。

棚室顶部的通风口及棚室放风口用防虫网(顶风口选用15~20目便于通风,腰风口用40目以上阻挡外界害虫进入)封闭,检查棚膜完整度,防止熊蜂外逃,造成蜂群损失。

放蜂前严禁使用高毒、高内吸、高残留的农药。

不要选用防紫外线的棚膜。

2.2温湿度要求授粉适宜温度10~32℃,温度过高与过低会影响熊蜂的工作能力,也会导致花粉发育不良,畸形花严重发生。

授粉适宜湿度50%~80%,湿度过高或过低会降低熊蜂工作效率,也会影响花的发育与花粉的活力,从而影响授粉效果。

2.3蜂箱摆放当作物开花数量达到25%以上时可开始放置熊蜂进行授粉。

熊蜂可以全年使用,季节不同摆放位置不同。

4~10月份,蜂箱放于棚内中央前放风口处,挖坑70~80厘米(将水缸埋于地下,或将塑料膜铺入坑内,蜂箱放在缸内或坑内),在坑内做好防潮、防蚁措施,坑外搭建遮阳板,防止阳光直射蜂箱。

11月至翌年3月份,蜂箱平衡挂在棚后墙上,距离地面1~1.2处左右,在蜂箱上方搭建遮阳板,防止阳光直射到蜂箱上。

蜜蜂授粉对大棚黄瓜坐果率_结籽率和产量的影响_任晓晓

蜜蜂授粉对大棚黄瓜坐果率_结籽率和产量的影响_任晓晓
通讯作者:董坤,副教授,E-mail:dongkun19722004@aliyun.com.
2016 年 5 月 第 67 卷
中国蜂业 APICULTURE OF CHINA
蜜源植物与授粉 49
行花部形态测定,对于雄花主要测量花冠开口口径、花
瓣长度和宽度、萼片长度、雄蕊群直径、雄蕊长度、退化
柱头长度等指标;雌花主要测量花冠开口口径、花瓣长
度和宽度、萼片长度、子房长度、子房直径、花柱长度、
柱头裂深,同时解剖雌花子房,观察记录胚珠数量。
在每栋大棚中选取 5 株长势相近的黄瓜植株进行
标记,分别统计出雌花数和一段时间后的坐果数,利用
坐果数与雌花数量的比值计算坐果率。在标记的黄瓜
植株上,每株随机选择 1 条成熟黄瓜解剖观察其结籽数,利用结籽数来自胚珠数的比值计算结籽率。记录每次
35.15±6.97 22.34±4.36 13.43±3.21 6.20±2.14 2.93±0.47 3.58±1.06 1.99±0.33
花部形态指标
表 2 黄瓜雌花花部形态 观测值(mm() Mean±S.D.)
花冠开口口径 花瓣长度 花瓣宽度 萼片长度 子房长度 子房直径 花柱长度 柱头裂深
采摘黄瓜的数量,同时测定每个黄瓜的长度、重量和最
大直径。
1.4 数据分析方法
利用 t 检验比较蜜蜂授粉与无蜂授粉两种处理间
的差异,分析蜜蜂授粉对大棚黄瓜坐果率、结籽率及黄
瓜产量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黄瓜花部形态
黄瓜花朵黄色,裂片 5 瓣,下部合生成为合瓣花。
雌花单生或稀簇生,柱头 1 枚,较短且三裂。花朵基部
5 月 13 日蜂群活动基本正常,开始访花授粉。其在 大棚内的授粉时间为 48 天,授粉期结束后,6 月 30 日 将蜂群移出大棚。 1.3.3 测定的指标

大棚果树蜜蜂授粉的好处及注意事项

大棚果树蜜蜂授粉的好处及注意事项

大棚果树蜜蜂授粉的好处及注意事项本人养殖蜜蜂十五年,从开始的业余爱好养着玩,就是为了吃点放心的蜂产品,到后来越养越多,成了专业化规模蜂场。

除了生产纯天然蜂蜜王浆等蜂产品外,还有一项主要业务就是给农作物授粉,特别是设施农作物。

现在借我会种平台跟朋友们交流一下蜜蜂授粉的好处和主意事项:蜜蜂对人类的意义,最重要的其实不是提供蜂产品,而是为植物传花授粉,提高植物果实和种子的产量及质量,并使得后代植株生活力和结实率提高,增强了对逆境的抵抗力。

由于蜜蜂授粉的专一性、群集性、可移动性及可驯性和对食物的储存性,世界上发达国家已广泛将其用于为农作物授粉增产。

一、“多”:指蜜蜂授粉增产幅度大和便于大面积推广。

据国内外试验报道,通过蜜蜂授粉可使草莓增产60%以上,桃树增产20%-30%,梨树增产20%-30%。

二、“快”:指蜜蜂授粉速度快,比人工快几十倍。

这是由蜜蜂的群居性、可运移性和蜜蜂饲料的可贮存性所决定的。

据统计,每只蜜蜂每天出巢飞行8-10次,每次采50-100朵花,携带500万粒花粉回巢。

其授粉速度远远高于人工授粉速度。

因此有人估计,一群蜜蜂用于制种田授粉,相当于2000个授粉劳力。

三、“好”:指蜜蜂授粉效果好和农作物品质好。

首先,蜜蜂能轻易飞到人工授粉所不能及的地方,减少遗漏。

其次,蜜蜂授粉能够捕捉到最佳的授粉时机。

这些人工往往办不到。

四、“省”:指蜜蜂授粉比人工授粉成本低,一般只有人工授粉成本的10%-20%。

下面谈谈蜜蜂授粉的注意事项,特别是大棚里面的桃树,杏树,大樱桃等果树使用蜜蜂授粉已经成为常用的增产措施。

一:蜜蜂进棚前应该对大棚里的作物的病虫害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进行一次综合防治,避免蜜蜂进棚后再治造成蜜中毒。

二:蜜蜂进棚后要及时进行喂糖喂水,喂花粉。

大棚里面的作物面积和数量有限,花朵不能满足蜜蜂的正常发育,因此必须进行饲喂,增加营养,延长蜜蜂的寿命。

三:防止中毒,因大棚里空间小,空气流通慢,很小的毒气就会对蜜蜂造成严重危害。

北方温室大棚蜜蜂受粉技术

北方温室大棚蜜蜂受粉技术

北方温室大棚蜜蜂受粉技术
冬季大棚草莓促成栽培生产,在相对封闭环境中进行的,在无风且缺少昆虫条件下,仅靠自然授粉的大棚草莓产量低,畸形果多,以我地(内蒙古)为例11月至第二年3月大棚内气温低,湿度大,易造成草莓花授粉不良。

实验证明:在草莓大棚放养蜜蜂,利用蜜蜂为草莓授粉,可有效提高草莓产量和质量。

应选用上年秋季或当年春季培育的新蜂王,生命力旺盛、产卵力强。

蜂群内应保持有大量幼虫和子脾,幼虫21天出房,幼蜂出房后两周后才可以参加授粉,20天后授粉能力最强,冬季大棚内工蜂寿命约50~60天,要根据蜜蜂生育特性确保草莓盛花期有足数蜜蜂参与授粉。

蜜蜂放养数量由大棚面积决定,一般不超过100米大棚,按每棚1箱,1株草莓2只蜂蜜的比例放养。

一般每100米棚配4脾蜂(约6000-8000只)即可。

若棚短小,可减到2-3脾蜂。

蜂箱位置
南北走向大棚,蜂箱放在东北角,离北棚头约10米左右,出蜂口
对南;东西走向大棚,蜂箱放在西南角,离西棚头约10米左右,出蜂口对东。

同时保持出蜂口与草莓花在相对同一水平线上,这样充分利用蜜蜂的向光性及花瓣诱导,刺激出蜂早、出蜂多。

蜜蜂的病虫害很多,必须加强预防和积极治疗。

要加强蜂箱、巢脾的消毒工作,可用强氯杀菌剂或者百菌杀、菌毒快克消毒,不喂被污染的花粉和蜜糖,切实做好细菌、真菌、病毒等各类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另外,防治病虫害要选择对蜜蜂无毒或毒性小的农药,且打药或使用烟熏剂时,要关闭好蜂箱孔,或将蜂箱搬至室外,隔3-4天再搬进大棚,防止蜜蜂中毒死亡。

大棚草莓如何利用蜜蜂授粉

大棚草莓如何利用蜜蜂授粉

大棚草莓如何利用蜜蜂授粉塑料大棚栽培的草莓一般在冬季开花,因缺乏授粉媒体而影响莓的产量和质量。

1998年,溧阳市茶亭镇亳上村农民利用蜜蜂为大棚草莓授粉,取得了较好效果。

他们的做法是:一、配置蜂群所配置的蜂群必须无病,无螨害,饲料足(每群蜂有5公斤以上的蜜糖)。

一般每300平方米大棚面积需配置两框足蜂(5000只以上)二、蜂群进棚草莓始花后,于傍晚将蜂箱搬入大棚内(蜂箱在白天入棚会造成大批蜜蜂趋光涌出,撞膜而死),放置在大棚中部0.5米高的箱架上,巢门朝东或朝南,蜂箱内外覆盖保温材料,将巢门缩小到仅能容2~3三、蜂群管理靠近蜂箱放一盛满清水的容器,清水里放一些稻草,以便于蜜蜂采水,每隔3~4天换1次水。

为引诱蜜蜂采花授粉,可将草莓花或叶捣烂后加入1∶1的糖水喂蜜蜂。

最好在蜜蜂入棚前防治好草莓的病虫害,并施好肥,做好通风换气工作;蜜蜂入棚后,如草莓发生病虫害必须使用农药,为防止蜜蜂中毒死亡,应先将蜂箱搬到棚外,待用过药且通风换气2天后再搬回棚内。

温室草莓蜜蜂授粉技术温室草莓大多数的品种由于柱头的接受器高于雄蕊,仅靠自然授粉草莓的产量低,果个小,一部分果实呈畸形。

实验证明:利用蜜蜂为温室内的草莓授粉,是提高草莓产量和质量的一项重要技术一、选择蜂授粉蜂种应选用意大利蜜蜂或喀意杂交蜂(即喀尼阿兰蜜蜂和意大利蜜蜂的杂交种),或松丹一号、二号。

意在利蜜蜂是目前我国饲养的主要蜜蜂品种之一,它比较温顺,在提脾翻转检查时,能保持安静,蜂群育虫能力强,能保持大面积子脾,分蜂性弱,采集力强,授粉效果好。

而喀意杂交蜂既保留了喀蜂的安静、温顺和具有顽强生活力的特性,又拥有意蜂能维持大群的优点,且育虫能力强,适合北方植物授粉的需要。

松丹一号、二号蜜蜂性情比1. 授粉蜂群大小由温室面积决定。

一般每亩大小的棚配一群4框蜂(约8000~10000只)即可。

若温室很小,授粉蜂群群势可以减到2~3框蜂。

但是群势不能太小,否则蜜蜂难2. 授粉蜂群应选用生命力旺盛、能维持强群不易分蜂,产卵力强的优质蜂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蜜蜂产业舞动生态翅膀普及蜜蜂授粉可助推生态农业发展目前,国内外蜂业科技正处于重大历史发展阶段。

国际上,“蜂群衰竭失调”(简称CCD)现象引发出农业生态及生态环境深层次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生态农业、生态环境对蜂业科技的需求日益显现,我国蜂业科技发展的最佳机遇期正在到来。

11月18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所建所50周年庆祝大会暨蜂业科技与生态论坛上,与会专家纷纷表示,应当高度重视蜜蜂在农业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大力推广通过蜜蜂授粉实现增产目标,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道路。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所所长吴杰表示,我国蜜蜂的存有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近年来,蜜蜂饲养学科在继承应用技术研究的同时,逐渐形成了利用蛋白质组学、质谱技术、生物信息学等新兴交叉学科,在蜜蜂蛋白质组学领域取得较大研究进展。

蜜蜂保护和生物安全学科方面,不间断地进行了蜜蜂病虫害各领域的研究工作,有效地控制了蜜蜂主要病虫害在我国的发生和流行,为我国养蜂业健康发展和蜂产品的质量安全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蜂业专家认为,蜜蜂物种多样性虽然微小,但它在植物界扮演支配者的角色,是使自然界得以健康延续的重要使者。

在植物界,全世界已知的植物共有37万种,其中显花植物20万种;显花植物由昆虫授粉的约占80%,其中依靠蜜蜂总科授粉的占到85%。

与我们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果树90%依赖蜜蜂授粉;与我们衣食有关的粮、棉、油、茄果类菜蔬、显花牧草,除小麦外,都可得到蜜蜂授粉的造访。

专家进一步指出,蜜蜂授粉是各类模式生态平衡的链环,任何增产技术都无法取代蜜蜂授粉的作用。

我国是世界第一养蜂大国,今后农业生产应大力转变依赖化肥、农药的被动局面,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生态农业模式,按照能量流、物质流的规律,普及蜜蜂授粉技术措施。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增产依赖化学制剂,对生态资源重使用、轻养护,致使生态环境乃至农业生态总体环境恶化。

据资料反映,为了达到农业增产目的,我国化肥使用量每平方公里220公斤,排居世界第一;化学农药全国按有效折算每年使用量20万吨,排居世界前列。

与此同时,全国授粉昆虫数量急剧下降。

规模化、产业化农业造成一定区域授粉昆虫数量不足;高浓度、大剂量杀虫剂的使用导致授粉昆虫数量锐减,农田生物性结构不足,虫媒花作物的生态平衡出现严重危机;尤其是迅猛发展的设施农业,其生物授粉环节存在严重的技术性“真空”,致使各种类型的化学生长素滥用成风,已形成农业增产新的痼疾,导致农产品质量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针对以上问题,与会专家深入探讨并提出以下建议:一是科学审视现代农业标准,最大限度抑制化学制剂使用范围,明确制定蜜蜂授粉“刚性”条款。

转变农业增产依赖化肥、农药、生长素的被动局面,倡导建设由蜜蜂授粉“田园牧歌”式的农业;二是重新确立蜂业科技在生态建设领域中的地位,明确蜂业科技在生态平衡、农业增产、农民致富方面的作用,加大对蜂业科技的扶持和投入;三是综合考察美国等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结构,制定我国农业科学增产措施,确立具有蜜蜂授粉环节的生态农业建设方案,点面结合推广蜜蜂授粉技术;四是建立必要的蜂业经济学,将蜂业生产纳入国家正规统计序列,全面评估、认识蜂业事业在国家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交叉学科综合评价体系,对蜜蜂授粉效果予以科学准确的计算;五是大力宣传和推广蜜蜂定地饲养的方法,改变转地饲养的习惯。

实践证明,我国许多地方的农户定地饲养蜜蜂也能达到致富的目的,同时还能给本地区带来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多种社会经济效应。

大棚蔬菜授粉蜂群管理技术一、授粉前的准备1.选择授粉蜂群选择蜂王产卵好、无病敌害、群内饲料充足的作为授粉蜂群。

租蜂授粉,尽量选择群势强壮的新王强群,同时注意鉴定租蜂合同。

2.防治作物病虫害蜜蜂进棚之前,对大棚蔬菜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做好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以免蜜蜂进棚后再发现再治疗,导致蜜蜂中毒。

防治后第二天将通风口打开,更换室内的有害气体,同时将喷洒农药用的器具拿出,残效期过后再将蜂群搬进大棚。

3.创造授粉环境在棚内中后部搭一蜂箱架,架高30厘米,长55厘米,宽45厘米,准备好专用的授粉蜂箱及巢门饲喂器;在放风口遮挡窗纱,防止蜜蜂从通风口飞出后无法返回;棚内蔬菜保留雄花,以免影响授粉效果。

4.授粉前的蜂群准备选择晴好天气,将蜂群搬入空大棚中飞行排泄1~2天,以免进棚后排泄污染蔬菜茎叶,然后根据大棚规模对蜂群进行适当的群势调整。

二、蜂群进入大棚的时间蜂群入室时间对授粉效果影响较大,蔬菜花期较长,初花少,开花速度慢,初花时将蜂群搬进即可。

蜂群进棚时间确定后,应在头一天傍晚将蜂群搬进大棚,30~40分钟后打开巢门,第二天随着温度升高蜜蜂进行认巢飞翔,便于蜜蜂适应棚内环境。

三、授粉期的蜂群管理1.调整蜂脾关系大棚内昼夜温差变化较大,应一直采取蜂多于脾或蜂脾相称的比例关系,有利蜂群的增殖。

2.饲喂密粉饲料①喂蜜大棚蔬菜大都流蜜不好,即使是流蜜较好的作物,也是面积较小,花数较少,难以满足蜂群的生活需要,特别是蜜腺不发达的黄瓜等更应补饲。

喂蜜可直接加入优质蜜脾,也可采用1∶3的蜜水比例进行饲喂。

②喂粉大棚蔬菜的花粉并不能满足蜂群的需要,应及时补喂,否则幼虫难以孵化,工蜂采集积极性降低,影响授粉效果。

喂花粉可直接加入粉脾或喂花粉饼。

花粉饼制法:将用高压或者微波灭菌方法消毒灭菌后的蜂花粉粉碎,把蜂蜜加热到70℃趁热倒入盛花粉的盆内,蜜粉比例为3∶5,搅匀浸泡12小时,充分搅拌,让花粉团散开,揉和均匀,其硬度以放在蜂箱框梁上流不到巢箱底下为准,越软越利于蜜蜂取食。

饲喂量以10~15天一次最好,下至蔬菜授粉结束为止。

③喂水蜂群进入大棚后,必须保证水源充足,以适应蜂群繁衍的需要。

喂水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巢门喂水器喂水,二是在棚内固定位置放一带有漂浮物的浅容器,每隔两天换一次水,供蜜蜂饮用。

3.诱导蜜蜂为目标植物授粉为了提高授粉效率,加强蜜蜂对授粉作用的专一性,可以根据情况使用带有作物花香的糖浆对蜜蜂进行训练。

具体方法:从初花期直到末花期,每天用浸泡过该种花瓣的糖浆饲喂蜂群,使蜜蜂尽快建立起采集这种植物花的条件反射。

4.科学管理蜂群科学合理的蜂群管理,有利于发挥蜜蜂的授粉力。

对大棚内授粉蜂群的检查多采用箱外观察、局部检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减少开箱次数及其它干扰,以免影响蜂群正常的生活秩序。

根据蜂群实际情况,确定下一步工作内容。

5.注意蜂群保温目前大部分日光温室主要靠白天积温维持温度,昼夜温差较大。

夜间温度低于8℃时蜂群结团,外部子脾无法保温,易使虫卵受冻,而中午太阳直射时,最高温达40℃。

因此加强蜂箱内外的控温措施,是保证蜂群正常繁殖的重要环节。

6.防治蜜蜂病敌害温室内湿度大,蜂具易发霉变质,应将箱内多余脾全部取出。

冬季老鼠在外界找不到食物,较易钻进保护地,咬巢脾,吃蜜蜂,严重扰乱蜂群秩序。

据调查,80%温室发生不同程度的老鼠危害,这对大棚蜜蜂授粉影响较大,采取放鼠夹、堵鼠洞等一切有效措施消灭老鼠,同时缩小巢门,防止老鼠从巢门进入。

如发现蜂群的其它异常,及时咨询,尽量减少损失。

四、防止蜜蜂中毒授粉期间,严禁使用一切对蜜蜂有毒害作用的药物防治植物病害。

花期施药,会造成一定的减产,也会危及蜜蜂的生命。

大棚空间小,空气流通速度慢,少量毒气就会给蜂群造成严重危害,防止温室蜜蜂中毒,在蜜蜂授粉管理中尤为重要。

五、授粉后的蜂群处理花期过后,要及时处理蜂群,可继续运到其它保护地为其他作物授粉。

租用的蜂群,要及时交还,结清帐目。

对保护地蜂群授粉要进行评估,总结授粉经验,为下一年的工作打好基础。

中国蜜蜂授粉一、中国利用蜜蜂授粉的农作物种类在中国利用蜜蜂授粉,增产和提高品质效果显著的主要有农作物、经济林木、牧草三大类。

农作物包括经济作物中的棉花、油菜、向日葵、芝麻、莲、黄瓜、春砂仁;粮食作物的养麦、大豆。

经济林木以荔枝、柑桔、油茶、苹果、梨、批把、柿、枣、中华猕猴桃为主。

在牧草中,主要是红豆草、小冠花、聚合草、白车轴草、紫苜蓿、紫云英、苕子、沙打旺、草木樨等豆科牧草。

二、蜜蜂授粉的协作形式与经济报酬在中国,绝大部分蜂场以收获蜂产品为主要经济收入,为农作物授粉的专业蜂场极少。

自70年代以来,一些农业和林果业生产单位,为了增加产量,积极主动接引外来蜂群或自办蜂场为农作物、果树、牧草等授粉。

对于某些必须通过蜜蜂授粉才能增产,而其花粉或花蜜对蜜蜂又会产生毒副作用的蜜源植物,科技工作者通过研究,找到了成功的解决办法,如南方的油茶花蜜能使幼虫中毒,中国林业科学院赵尚武等科技人员经过不断探索,采用药物降解毒素等方法,使蜂群在为油茶授粉的过程中避免了伤害。

⒈互帮互利的经济协作在多数农牧区,当某种蜜源作物开花之前,农业主管部门和蜂产品经营单位主动向外地蜂场发出入境放蜂的邀请书;蜂场进入蜜源场地后,邀请单位还为蜂场提供必要的养蜂机具和服务;花期结束,为蜂场转地安排运输工具。

蜂群在采蜜授粉期间,蜂场也不向当地收取授粉费。

这种相得益彰的共存共荣的经济协作形式,使农业生产单位和农户增加了农业产量,蜂场收到了蜂蜜、蜂花粉和蜂王浆。

这是中国目前主要的蜜蜂授粉经济协作形式。

⒉租蜂授粉在一些重点果树产区和种子基地,因人工授粉费工费时,且效果欠佳,便有偿租用蜂群开展授粉工作,如山东省莱州市郭家店镇小草沟村,种有50公顷苹果,为了提高产量,村民委员会以每群蜂35元授粉报酬从十多公里外的柞材乡租来25群蜂,定点授粉半个月。

湖北省枝江县种子公司为了提高油菜良种“秦油二号”的种子产量,以1000元津贴租用50群蜂,为200亩种子田专门授粉。

⒊自养授粉蜂群辽宁省大连华侨果树农场、山东省烟台园艺场等单位创建的蜂场,在本场苹果开花期内不得外出放蜂,必须定点授粉,因此导致蜂蜜减产的经济损失由总场统一补偿。

湖北省兴山县种畜场种有几十亩柑桔,因交通不便,外地蜂群难以进场,他们就养了部分中蜂,专门为柑桔授粉。

二、利用蜜蜂授粉的增产实例在中国的很多省区都进行过蜜蜂为农作物、经济林木和牧草授粉增产的试验,每年都有大量的试验报告和论文刊发在专业杂志上,现摘录其中的一部分。

⒈棉花授粉江西省养蜂研究所1976年在九江县的试验表明,有蜂授粉区内的棉花结铃率比无蜂区提高39%;皮棉单产提高38%;棉绒长度增加8.6%,棉籽发芽率提高27.4%;棉花收获期提早5—7天。

⒉油菜授粉据云南省通海县杨广供销社的观察结果,1971年和1976年油菜花期未接待外来蜂群授粉采蜜,两年的油菜籽亩产分别是80和88kg;1972年接蜂采蜜,菜籽亩产提高到99k8;1973~1975年大量引蜂采蜜授粉,3年的产量分别为107、129、109kg,平均增产40%以上。

⒊向日葵授粉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农业科研所1959年的授粉试验结论是:小区授粉增产34%;大面积地块增产3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