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骨骼肌ppt课件

合集下载

《骨骼肌的超微结构》课件

《骨骼肌的超微结构》课件

04
骨骼肌的超微结构研究 方法
电子显微镜技术
透射电镜技术
通过电子束穿透样品,利用不同组织 对电子的散射程度不同,形成明暗不 同的图像,从而观察骨骼肌纤维的超 微结构。
扫描电镜技术
利用电子束扫描样品表面,通过检测 样品发射的二次电子等信号,形成样 品表面的三维图像,用于观察骨骼肌 纤维表面形态和横截面结构。
冷冻蚀刻复型技术
原理
将样品快速冷冻至低温,然后在适当的 温度下进行蚀刻处理,使样品表面形成 微裂纹,再通过复型技术将样品表面形 态复制下来,形成高分辨率的超微结构 图像。
VS
应用
用于观察骨骼肌纤维内部的超微结构细节 ,如肌丝排列、横管等结构。
免疫电镜技术
原理
利用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反应,将 抗体标记上电子致密物质,再与骨骼肌样品 结合,通过电镜观察骨骼肌纤维中特定抗原 的位置和分布。
REPORT
THANKS
感谢观看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不同部位的骨骼肌具有不同的功能,如四肢肌肉主要负责行走、抓握等动 作,而躯干肌肉则负责保持姿势和呼吸等。
骨骼肌的功能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通过神经信号传递刺激来控制肌肉的 收缩和松弛。
骨骼肌的超微结构基础
骨骼肌的超微结构是指肌 肉细胞内部的微观结构, 包括肌原纤维、线粒体、 肌质网等。
线粒体是肌肉细胞内的能 量工厂,为肌肉收缩提供 能量。
肌膜
肌细胞膜,包裹在肌纤维外部,具有 保护和物质交换的功能。
横管系统
肌纤维内的特殊结构,由一系列横切 穿过肌纤维的管状结构组成,主要负 责肌纤维内的物质交换。ຫໍສະໝຸດ 骨骼肌细胞的肌质网与钙离子代谢

第一章骨骼肌

第一章骨骼肌
粘滞性
骨骼肌不是完全弹性体,而是粘弹性体
兴奋性(电活动) 生理特性 传导性(电活动)
收缩性(机械活动)
肌肉兴奋必然引起肌肉收缩,没有兴奋就不可 能有收缩。兴奋在前,收缩在后,两者紧密相联
骨骼肌收缩形式
一、单收缩与强直收缩
1、单收缩:肌肉受到一短促刺激产生一次短促收缩 潜伏期
单收缩 缩短期(收缩期) 宽息期(舒张期)
• 结果
– Na+大量内流→膜去极化 – Na+继续内流→膜内正外负→超射 – 膜内正电逐渐阻止Na+内流→Na+达到平衡电位→Na+
通透性↓、K+通透性↑恢复→ K+外流→恢复静息电位→ 复极化
• 动作电位本质是Na+平衡电位
AP变化过程: ⑴ 静息相 ⑵ 去极相 ⑶ 复极相
AP是在静息电位基础上爆发的一次电位快速上升而 又快速下降及随后缓慢波动的电位变化,包括锋电位 (AP主成分)和后电位或去极化和复极化时相。
河豚
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
运动神经冲动传至神经末梢

末梢对Ca2+通透性增加 Ca2+内流入末梢内

接头前膜内囊泡向前膜移动、融合、破裂

ACh释放入接头间隙

ACh与终板膜受体结合

受体构型改变

终板膜对Na+、K+(尤其Na+)通透性增加

产生终板电位(EPP)

兴奋冲动经过运动终板传递过程示意图
• A.F赫胥黎(Andrew Fielding Huxley)是一 位文学硕士,他出于对神经的兴奋和传导 现象的兴趣而转入生理学研究,与Hodgkin 共同荣获1963年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
膜电位发生

正常人体解剖学——骨骼肌ppt课件

正常人体解剖学——骨骼肌ppt课件

胸锁乳突肌
单侧收缩使 头向同侧屈, 脸转向对侧; 双侧收缩使头 后仰;
上肢肌
肩肌 臂肌 前臂肌 手肌
肩肌
三角肌 外展肩关节 冈上肌 冈下肌 旋外肩关节 小圆肌 大圆肌 内收旋内 肩胛下肌
臂肌
肱二头肌(前群) 屈肘、屈肩。 肱三头肌(后群)
伸肘、伸肩。
前臂肌
前群:屈肘, 屈腕,屈指, 使前臂旋前。 后群:伸肘, 伸腕,伸指, 使前臂旋后。
前外侧群
腹直肌
腹外斜肌
腹股沟韧带
腹内斜肌
腹横肌
腹 直 肌 鞘
男性:精索 女性:子宫圆韧带
腹股沟管
头颈肌
头肌 咀嚼肌 表情肌 颈肌 胸锁乳突肌
头肌
面肌 枕额肌 眼轮匝肌 颊肌 口轮匝肌 咀嚼肌 咬肌 颞肌 翼内肌 翼外肌
颞 肌
翼外肌
翼内肌
正常人体解剖 学——骨骼肌
形态: 长肌 短肌 阔肌 轮匝肌 构造: 肌腹 肌腱
肌 的 形 态 和 构 造
肌的辅助装置
筋膜 浅筋膜 深筋膜 滑膜囊 腱鞘
腱鞘
躯干肌
背肌
斜方肌
胸肌
背阔肌
竖脊肌
胸上肢肌:胸大肌
胸固有肌:肋间肌 膈 腹肌肌斜方肌 背阔肌 竖脊肌 胸腰筋膜
手肌
外侧群(鱼际): 运动拇指。 内侧群(小鱼际): 运动小指。 中间群: 蚓状肌:屈掌指 关节,伸指间关 节。 骨间肌:掌侧肌 收,背侧肌展。
下肢肌
髋肌 大腿肌
前群 小腿肌 前群
足肌
后群 外侧群
内侧群 后群
髋肌
前群:
髂腰肌(髂肌和腰大肌)---使髋关节前屈和旋外;
后群:
骨骼肌总论肌的形态和构造肌的辅助装置躯干肌头颈肌上肢肌下肢肌作业ppt课件完整肌腱ppt课件完整肌的辅助装置筋膜浅筋膜深筋膜腱鞘ppt课件完整腱鞘ppt课件完整腹肌ppt课件完整胸腰筋膜ppt课件完整胸腰筋膜ppt课件完整ppt课件完整10肋间肌合参与呼吸运动三者共称为呼ppt课件完整11位置作用三个裂孔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腔静脉孔ppt课件完整12三个裂孔穿行结t12食管裂孔食管和迷走神t8ppt课件完整13腹肌前外侧群腹筋膜腹股沟管ppt课件完整14腹股沟韧带腹内斜肌前外侧群ppt课件完整15ppt课件完整16腹股沟管男性

《骨骼肌》课件

《骨骼肌》课件

肌肉拉伤
在运动过程中,如果肌肉受到 过度拉伸或撕裂,可能导致肌 肉拉伤。
肌肉疲劳
长时间、高强度使用肌肉可能 导致肌肉疲劳,影响肌肉的功 能。
骨骼肌的练习和锻炼方法
通过适当的练习和锻炼,可以增强骨骼肌的力量、柔韧性和耐力。
力量训练
使用自己的体重或外加重量进行 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
伸展运动
进行适当的伸展运动,如瑜伽、 伸展操等,可以增加肌肉的柔韧 性。
肌肉的收缩方式
肌肉收缩是通过肌肉纤维中的蛋白质互相滑动来实现的,从而使肌肉变短并产生力量。
1
神经冲动传导
神经冲动从神经元传递到肌肉纤维。
横桥形成
2
肌肉纤维中的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通过
横桥连接起来。
3
肌球蛋白滑动
横桥的收缩和释放使肌球蛋白和肌动蛋
肌肉收缩
4
白互相滑动。
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的滑动导致肌肉的 收缩。
骨骼肌的分类
骨骼肌可以根据其功能和外观特征进行分类,下面是常见的分类方式。
红色肌肉纤维
红色肌肉纤维富含线粒体,耐力较好,适合长时间持续运动。
白色肌肉纤维
白色肌肉纤维缺乏线粒体,力量较大,适合短时间高强度运动。
中间型肌肉纤维
中间型肌肉纤维具有红色肌肉纤维和白色肌肉纤维的特点。
保持健康的肌肉
保持健康的肌肉对于身体的正常运动和功能至关重要。
有氧运动
进行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等, 可以提高肌肉的耐力和心肺功能。
肌肉由肌纤维组成,每个肌纤维又由肌原纤 维组成。
2 肌肉的功能
肌肉通过收缩和放松来使身体产生运动,支 撑身体姿势,维持体温。
骨骼肌的结构和功能
骨骼肌是肌肉系统中最大的一类肌肉,它负责使我们能够主动产生身体运动。

《骨骼肌收缩及舒张》课件

《骨骼肌收缩及舒张》课件

神经调节
骨骼肌的舒张过程受到神经系统的调 节,神经冲动通过神经-肌肉接头传递 到肌肉纤维,引起肌肉纤维的舒张。
骨骼肌的舒张过程需要消耗能量,主 要是通过肌肉中的ATP进行供能。
04
CHAPTER
骨骼肌收缩与舒张的影响因 素
神经调节
神经冲动的传递
神经冲动通过神经纤维的传导和肌肉的接点传递给肌肉,引发肌 肉的收缩和舒张。
骨骼肌的收缩是由神经系统的刺激引起的,通过肌肉中的运动神经元释放乙酰胆碱 来激活肌肉纤维。
肌肉纤维中的肌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引起粗细两种肌丝的相对滑动,从而导致肌 肉收缩。
肌肉收缩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调节,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02
CHAPTER
骨骼肌的收缩
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01
02
响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
03
内分泌系统通过反馈调节机制,根据身体的需要和生理状态,
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其他因素
01
02
03
机械刺激的影响
肌肉受到机械刺激时,会 产生收缩反应。
温度的影响
肌肉收缩和舒张的速度和 强度会受到温度的影响。
个体差异的影响
不同个体之间,骨骼肌的 收缩和舒张特性存在差异 。
《骨骼肌收缩及舒张》ppt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骨骼肌概述 • 骨骼肌的收缩 • 骨骼肌的舒张 • 骨骼肌收缩与舒张的影响因素 • 骨骼肌收缩与舒张的应用
01
CHAPTER
骨骼肌概述
骨骼肌的生理结构
01
骨骼肌是人体最大的肌肉群,主 要分布在四肢和躯干,由许多纤 维束组成,每个纤维束由许多肌 纤维组成。

运动生理学第一章 ,骨骼肌

运动生理学第一章 ,骨骼肌
肌小节:两条Z线 之间的结构。
骨骼肌超微结构示意图
肌原纤维的结构示意
肌原纤维的结构示意图
粗肌丝和细肌丝的空间排列示意图
二、肌丝的分 子组成
粗肌丝: 头部有一膨大 部——横桥:①能与细肌 丝上的结合位点发生可 逆性结合;②具有ATP酶 的作用。
细肌丝:肌动蛋白
原肌球蛋白
肌钙蛋白:
细肌丝与粗肌丝结构示意图
• 例如长期居住在高原地区的居民,其血液中的红 细胞数量远远超过平原地区的居民。
• 运动员经过长期的力量训练可使肌肉的力量和体 积增加;长期经过耐力训练可使肌肉耐力、心肺
五、生殖
• 生物的生命是有限的,必须通过生殖 过程进行自我复制和繁殖,使生命过 程得到延续。
• 生殖主要是通过两性的交配实现的, 是生命的基本活动。但是,近几年由 于生物技术的发展,可以通过克隆技 术使生命得到复制,传统的生殖理论 和观念受到挑战。
• 纵小管系统:肌质 网系统 。
• 终池:肌质网在接 近横小管处形成 特殊的膨大。
• 三联管结构:每一 个横小管和来自 两侧的终末池构
肌管系统结构示意图
第二节 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 象
一、静息电位
二、动作电位 三、动作电位的传导 四、细胞间的兴奋传递
五、肌 电
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
一、静息电位(Resting
第一节 肌纤维的 结构
一、肌原纤维和肌小节
二、肌管系统 三、肌丝的分子组成
骨骼肌细胞
肌肉纤维模式 图
骨骼
骨骼肌(肌腹,肌腱)
肌纤维(肌细胞)
肌原纤维(粗肌丝、细肌丝)
一、肌原纤维和肌 每个肌小细节胞含有数
百至数千条与肌纤 维长轴平行排列的 肌原纤维。直径约 1-2微米,纵贯肌 细胞全长。

《骨骼肌概述》课件

《骨骼肌概述》课件
《骨骼肌概述》PPT课件
骨骼肌是我们身体最重要的肌肉类型之一。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学习骨骼 肌的定义、结构和类型,以及它在身体中的重要功能。
骨骼肌的定义
骨骼肌是由肌纤维组成的肌肉,负责生物运动和肢体的控制。
骨骼肌的结构和类型
结构
骨骼肌由肌纤维束组成,这些肌纤维束由肌原纤维 组成。
类型
常见的骨骼肌类型包括红肌和白肌,它们具有不同 的收缩速度和耐力。
痉挛
因电解质不平衡或神经问题导致肌肉紧缩,可通 过热敷和药物缓解。
断裂
肌腱或肌肉纤维完全断裂,需要手术修复和康复 治疗。
结论和总结
通过学习本课件内容,我们深入了解了骨骼肌的定义、结构和类型,以及它 在人体中的功能和运作原理。同时,我们也了解了骨骼肌常见的问题和损伤。
骨骼肌的功能
生物运动
骨骼肌使我们能够进行各种生 物运动,如行走、跑步和举重。
姿势控制
骨骼肌帮助我们保持正确的姿 势,支撑和稳定身体。
力量和力量调节
骨骼肌让我们能够产生强大的 力量,并调节力量的大小和速 度。
骨骼肌与其他肌肉的对比
骨骼肌 由肌纤维束组成 可意识到和控制
平滑肌 没有横纹 无意识和自主控制
心肌 横纹肌肉,单核心 无意识,但有自主调节
骨骼肌的运作原理纤维缩
短。
3
神经冲动
神经冲动从大脑或脊髓发送到骨骼肌。
力量输出
肌纤维收缩创建力量,驱动身体运动。
骨骼肌的常见问题和损伤
拉伤
过度拉伸或撕裂肌肉纤维,需要休息和恢复时间。
抽筋
肌肉痉挛导致剧烈疼痛,通常需要按摩和伸展。

《骨骼肌的收缩》课件

《骨骼肌的收缩》课件

骨骼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 相关检查进行诊断,如肌电图、 肌肉活检等。
治疗方法
针对不同的骨骼肌疾病,治疗方 法也不同,包括药物治疗、物理 治疗、手术治疗等。
骨骼肌疾病的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增 强肌肉力量和耐力,预防骨骼肌疾病 的发生。
康复训练
目前,科研人员正在研究如何通过药物或物理疗法促进骨骼肌的损伤修复,并取得了一些 重要的研究成果。
骨骼肌与代谢疾病的关系研究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骨骼肌的功能状态与代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这为预防和 治疗代谢疾病提供了新的方向。
骨骼肌研究的未来方向
骨骼肌细胞分化与再生机制的深入研究
01
未来,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骨骼肌细胞分化与再生的调控机
训练与适应
通过适度的训练,肌肉能 够适应更高的负荷,提高 疲劳阈值。
骨骼肌的力量与耐力
力量表现
骨骼肌的力量表现为肌肉在短时 间内产生的最大收缩力,与肌肉 的横截面积和神经募集能力有关

耐力表现
耐力表现为肌肉持续收缩的能力, 与肌肉的能量储备、血液供应和肌 肉纤维类型有关。
训练提升
力量和耐力的训练可以通过渐进式 的重量训练和有氧运动来实现,增 强肌肉功能和提高运动表现。
基于对骨骼肌结构和功能的了解,可以为运动员制定更加个性化 的训练计划,提高训练效果。
预防运动损伤
深入了解骨骼肌的损伤机制有助于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保证运动 员的训练和比赛。
康复治疗
通过对骨骼肌损伤修复的研究,可以为受伤运动员提供更加有效的 康复治疗方案,缩短恢复时间。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肌丝滑行
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 终池内的Ca2+进入肌 浆
Ca2+与肌钙蛋白结合 肌钙蛋白的分子结构改变
原肌球蛋白位移, 暴露细肌丝上的结合位点
横桥与结合位点合, 分解ATP释放能量 横桥摆动
牵拉细肌丝朝肌节中央滑行
肌节缩短=肌细胞收缩
按任意键 飞入横桥摆动动画
(2)骨骼肌舒张机制
复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二节 肌肉的收缩形式与力学特征
(三)不同肌纤维类型的代谢特征:
1、慢肌纤维中氧化酶活性高,有氧代谢能力强。 2、快肌纤维中无氧代谢酶活性高,无氧代谢能力强。
(四)不同肌纤维类型的生理特征: 1.肌纤维类型与收缩速度:快肌纤维收缩速度快,慢肌 纤维收缩速度慢。 2.肌纤维类型与肌肉力量:快肌运动单位的收缩力量明 显大于慢肌运动单位。 3.肌纤维类型与疲劳:慢肌纤维抗疲劳能力比快肌纤维 强。
五、运动单位的动员
(二)运动单位动员 1、概念:参与活动的运动单位数目与兴奋频率的结 合,称为运动单位动员(简称MUI)。运动单位动员也 可称为运动单位募集。
第三节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一)肌纤维类型的划分: 1、按照收缩速度分类:快肌纤维、慢肌纤维。 2、按照肌纤维的颜色:白肌纤维、红肌纤维, 如果结合收缩速度来分:快缩白、快缩红、慢缩红 3、按肌肉收缩及代谢特点:快缩-糖酵解型、快缩氧 化-糖酵解型、慢缩氧化型三种。 4、根据肌球蛋白重链同功型划分: ǀ、ǁa、ǁb
2、细肌丝
肌动蛋白:表面有与横桥结合的位点,静息时被原肌 球蛋白掩盖。 原肌球蛋白:静息时掩盖横桥的结合位点。 肌钙蛋白:把原肌球蛋白附着于肌动蛋白上。
二、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一)静息电位(膜电位) 1、定义: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所存在 的电位差。外正内负的电位差。
二、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二、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二)等长收缩(静力性收缩) ➢指肌肉收缩时只有张力的变化而长度不变的收缩。
二、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三)离心收缩 ➢1、定义:肌肉在收 缩时,肌力小于阻力, 长度变长的收缩。(拉 长收缩)
二、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四)超等长收缩 骨骼肌工作时先做离心 式拉长,继而做向心式 收缩的一种复合式收缩 形式。
运动生理学
复习上节课主要内容
第一章 骨骼肌
第一节 骨骼肌的收缩与舒张原理 第二节 肌肉的收缩形式与力学特征
第三节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第一节 骨骼肌的舒张与收缩原理
内容提要 主要介绍骨骼肌的微细结构、肌肉的生物电现 象、肌肉收缩舒张原理。 学习目标 1、熟悉肌肉的微细结构和特征 2、了解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产生的原理 3、掌握肌肉收缩舒张的原理及过程。
t
五、运动单位的动员
(一)运动单位 1、概念:一个α-运动神经元和受其支配的肌纤维所 组成的最基本的肌肉收缩单位(简称MU)。
五、运动单位的动员
2、分类 (1)运动性运动单位:肌纤维兴奋时发放的冲动频率 较高,收缩力量大,但容易疲劳,氧化酶的含量较低, 属于快肌运动单位。 (2)紧张性运动单位:肌纤维兴奋时冲动频率较低, 但发放可持续较长的时间,氧化酶的含量较高,属于 慢肌运动单位。
的能量高于离心收缩,其耗氧量也高于离心收缩。
三、骨骼肌不同收缩形式的比较
3.肌肉酸疼: 肌肉做离心工作容易引起肌肉的酸疼和损伤。等长 收缩次之、向心收缩最低。
四、骨骼肌收缩的力学表现
(一)绝对力量与相对力量 ➢绝对肌力:某一块肌肉做最大收缩时所产生的张力。 肌肉的绝对肌力和肌肉的横断面大小有关,肌肉的横 断面越大,其绝对肌力越大。 ➢相对肌力:肌肉单位横断面积所具有的肌力。 ➢绝对力量:在整体情况下,一个人所能举起的最大 重量。在一般情况下,体重越大绝对力量越大。 ➢相对力量(评价运动员力量素质的指标): 如果将某人的绝对力量除以他的体重,即 每公斤体重的肌肉力量。
(五)运动时不同类型运动单位的动员: 1.在运动中不同类型的肌纤维参与工作的程度依运动强 度而定:在以较低的强度运动时,慢肌纤维首先被动员, 而在运动强度较大时,快肌纤维首先被动员。
(六)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慢肌纤维特性主要适合耐力性项目的运动,快肌纤维 特性较适合速度、爆发力、力量性项目。所以运动员 的肌纤维类型具有项目特点: ➢时间短、强度大项目运动员:快肌纤维百分比高于 耐力项目运动员和一般人。 ➢耐力项目运动员:慢肌纤维百分比高于非耐力项目 运动员和一般人。 ➢既需要耐力又需速度项目的运动员(如中跑、自行车 等)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百分比相当。
骨骼肌的特性(重点) 骨骼肌的收缩形式(重点)
骨骼肌收缩的力学表现 运动单位动员(重点)
一、骨骼肌的特性
(一)骨骼肌的物理特性
伸展性: 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或负重时可被拉长 的特性。
弹性: 而当外力或负重取消后,肌肉的长度又可 恢复的特性。
黏滞性:肌浆内各分子之间的相互摩擦所产生的作 用力的特性。
(二)不同肌纤维类型的形态特征: 1.肌纤维直径:快肌纤维较粗,含有较多收缩蛋白,肌 浆网也较发达。 2.毛细血管网:慢肌较丰富。 3.肌红蛋白:慢肌有较多的肌红蛋白所以颜色呈红色。 4.线粒体:慢肌纤维有较多的线粒体,且体积较大。 5.神经支配:快肌纤维有较大的神经元支配,神经纤 维较粗,其传导速度较快。
③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大[K+] ↑→膜外电位↑(正电场)
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的极化状态 ④当扩散动力与阻力达到动态平衡时=RP 结论:RP的产生主要是K+向膜外扩散的结果。 ∴RP=K+的平衡电位
三、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二)动作电位(AP) 1、定义: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细胞内产生的可扩 布的电位变化。
(一)向心收缩 定义: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的收缩称为向心收缩, 又称为缩短收缩。等张收缩、等动收缩
二、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1、等张收到 定义:肌肉在收缩时,张力相等 ,长度发生改变的收缩。
二、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2、等动收缩 ➢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 内肌肉以恒定的速度, 且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 量始终与阻力相等的肌 肉收缩。
2、产生原理:①膜两侧的离子分布不均,存在浓度差: 膜外高:Na+(13:1)、Cl-,膜内高:K+(28:1)、A-
二、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②细胞膜对离子有选择性通透的功能。 安静时通透性:K+ >Cl-> Na+ > A-
静息电位产生的生理机制
①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均
②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具有选择性:K+>Cl>Na+>A-
单收缩 强直收缩
完全强直收缩 不完全强直收缩
(1)单收缩:给肌肉 一次短促的刺激后, 先产生一次动作电 位,紧接着进行的 一次机械性收缩。
(2)强直收缩:肌肉受到连续刺激,前一次收缩和 舒张尚未结束,新的收缩在此基础上出现的过程。
二、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根据肌肉收缩时长度的变化,把肌肉收缩分为: 向心收缩、等长收缩、离心收缩、超等长收缩
三、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2、产生原因:(1)细胞膜在安静状态下对K+的通 透性大,对Na+的通透性小,对A-则完全没有通透性。
三、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2)受到刺激后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变化。Na+> K+
三、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动作电位产生的原理总结
❖ 条件:(1)刺激→被刺激处膜的离子通透性突然 变化→ Na +通透性> K+通透性
产生终板电位(EPP) 终板电位达到阈电位 爆发肌细胞膜动作电位
六、肌纤维收缩的分子机制
❖ 在整体内,肌肉收缩是由运动神经元传来的冲动所 引起的。肌肉收缩的过程包括三个相互衔接的主要 环节:
❖ 1.兴奋-收缩耦联; ❖ 2.横桥运动引起肌丝滑行; ❖ 3.肌肉的舒张。
(1)兴奋-收缩耦联:肌细胞膜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 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 三个主要步骤: ①肌膜电兴奋的传导: 肌膜产生AP,横管 三联管。 ②肌浆网中Ca2+的释放:指终 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终池 内的Ca2+顺浓度梯度进入肌浆, 触发肌丝滑行,肌细胞收缩。 ③肌质网对Ca2+的再回收, 肌肉舒张。 ∴Ca2+是兴奋-收缩耦联的 耦联物
一、骨骼肌的特性
(二)骨骼肌的生理特性
1、骨骼肌的兴奋性
(1)定义:骨骼肌受到刺激后可产生兴奋(即产生 动作电位)的特性称为兴奋性。 (2)引起兴奋的刺激条件: ①阈强度:引起肌肉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阈刺激(评定兴奋性高低的指标) ②刺激的作用时间 ③刺激强度变化率
2、骨骼肌的收缩性 (1)定义:肌肉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后,立即产生收 缩反应,这种特性称为收缩性。 (2)收缩情况:
(七)运动对肌纤维类型的影响
1.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的影响: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 来看,在正常的训练条件下,肌纤维的类型的转变是不 可逆的,只能从快肌向慢肌转变,不可能或很少从慢肌 向快肌转变。 2.肌纤维选择性肥大:耐力训练可引起慢肌纤维选择性 肥大,速度、爆发力训练可引起快肌纤维选择性肥大。 3.对肌纤维代谢能力的影响:耐力训练可引起肌纤维中 与氧化供能有关酶的活性增强,提高有氧能力,而速度 训练导致无氧氧化酶的活性增强,提高无氧能力。
肌原纤维呈长纤维状, 纵惯肌纤维全长,由粗肌 丝和细肌丝组成。
骨骼肌超微结构示意图
肌小节(肌节):两条Z线之间的结构,是肌纤维基本的 结构和功能单位。
A带 I带

肌丝的分子组成
细肌丝: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 粗肌丝:肌球蛋白
1、粗肌丝 ①横桥在一定条件下能 与细肌丝上的结合位点发 生可逆性结合。 ②横桥具有ATP酶的作用, 能分解ATP而获得能量, 用于横桥运动
一、骨骼肌的微细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