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调血汤【专业知识文档】

合集下载

中医妇科学重点章节方歌

中医妇科学重点章节方歌

一、月经病1.月经先期1.1.气虚型1.1.1脾气虚证补脾益气,固冲调经。

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芪参术,炙草升柴归陈助清阳下陷能升举,气虚发热甘温除心脾两虚者,方用归脾汤。

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1.1.2肾气虚证补肾益气,固冲调经。

固阴煎固阴煎为补肾剂,熟地参萸菟丝系远志五味通心肾,甘药协调经乱齐1.2血热型1.2.1阴虚血热证养阴清热,凉血调经。

两地汤(两地胶芍麦玄参)先期经少两地汤,玄麦地骨生地襄更配阿胶与白芍,阴虚血热此方良1.2.2阳盛血热证清热降火,凉血调经。

清经散清经散中用白芍,丹皮地骨与青蒿茯苓熟地加黄柏,滋水清火经自调1.2.3肝郁血热证:清肝解郁,凉血调经。

丹栀逍遥散逍遥散加丹栀去姜薄2.月经后期2.1肾虚型补肾益气,养血调经。

大补元煎大补元煎元气伤,萸肉杜仲入肾阳熟地参草怀山药,当归枸杞生化藏2.2血虚型补血养营,益气调经。

人参养荣汤四君四物加枣姜,八珍双补气血方再加黄芪与肉桂,十全大补效增强更加橘味志去芎,养荣补心安神良2.3血寒型2.3.1虚寒证温经扶阳,养血调经。

大营煎大小二营景岳煎,熟地枸杞归草餐大营杜仲牛膝桂,小营山药白芍添2.3.2实寒证温经散寒,活血调经。

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温经汤用萸桂芎,归芍丹皮姜夏冬参草益脾胶养血,调经重在暖胞宫2.4气滞型理气行滞,活血调经。

乌药汤乌药汤治经后延,气郁腹胀脉象弦量少淤块色红暗,归草木香香附圆2.5痰湿型燥湿化痰,活血调经。

芎归二陈汤二陈汤去乌梅加芎归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理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3月经先后无定期3.1肾虚型补肾益气,养血调经固阴煎(方见月经先期)3.2脾虚型补脾益气,养血调经。

归脾汤(方见月经先期)3.3肝郁型疏肝解郁,和血调经。

逍遥散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肝郁血虚脾气弱,调和肝脾功效着4月经过多4.1气虚型补气升提,固冲止血。

安冲汤酌加升麻。

安冲汤治月经多,龙牡海螵固血脱术芪地芍气营补,茜草续断水煎喝4.2血热型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中医助理中医妇科学

中医助理中医妇科学

中医助理中医妇科学1.女性外阴,包括阴蒂、大小阴唇、阴唇系带及前庭部位,中医称之为A.阴户B.子处C.子门D.子脏E.毛际2.下列各项,不属于子宫功能的是A.产生月经B.排出月经C.孕育胎儿D.分娩胎儿E.抵御外邪3.下列关于子宫位置的描述,错误的是A.位于带脉之下B.位于耻骨上方C.位于小腹正中D.位于膀胱之后E.位于直肠之前4.阴道的功能是A.排出月经的通道B.排恶露之出口C.防御外邪入侵的第一道门户D.阴阳交合的入口E.娩出胎儿的产门5.阴户的功能是A.排出月经的通道B.分泌带下的通道C.防御外邪入侵的第一道门户D.阴阳交合的器官E.娩出胎儿的路径6.天癸的来源是A.水谷精气B.先天肾气C.肾阴D.肾阳E.肝血7.产后红恶露的持续天数是A.3~4B.5~6C.7~8D.9~10E.11~128.首先提出“经本于肾”,“经水出诸肾”的是A.《内经》B.《妇人大全良方》C.《难经》D.《景岳全书?妇人规》E.《傅青主女科》9.关于初潮年龄的叙述,不可能的年龄是A.12岁B.14岁C.16岁D.13岁E.20岁10.与月经产生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A.心、肝、肾B.脾、肺、肝C.肝、心、肺D.肾、肝、脾E.肝、肺、肾11.下列不属月经生理现象的是A.月经14岁初潮B.经期3~7天C.周期28天左右D.行经总量为50~80mlE.经血黏稠、凝结、有血块12.育龄期妇女,月经一贯正常,突然停经者,应考虑A.闭经B.妊娠C.绝经D.癥瘕E.月经后期13.受孕之初,按月行经而无损于胎儿的,称为A.激经B.试胎C.堕胎D.分娩E.弄胎14.女性青春期到来的重要标志是A.月经初潮B.内生殖器官发育渐趋成熟C.外生殖器官发育渐趋成熟D.体形已渐发育为女性特有的体形E.第二性征发育15.下列关于肝与月经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A.肝血下注冲脉B.司血海之定期蓄溢C.肝为气血之根D.参与月经周期的调节E.参与经量的调节16.下列何病与血瘀无关A.月经先期B.痛经C.异位妊娠D.产后腹痛E.月经过多17.脏腑功能失常导致妇科疾病,关系最密切的是A.肾、肝、脾B.肾、脾、心C.肝、脾、胃D.肝、脾、心E.肾、脾、肺18.下列妇科病证中,哪项与寒邪无关A.痛经B.月经后期C.带下病D.月经先期E.不孕症19.阴虚阳亢,阳化风动,肝火愈炽,风火相煽,发为A.月经过少B.胎动不安C.月经过多D.子宫脱垂E.子痫20.七情内伤导致妇科病,为害尤甚的为A.怒、思、恐B.喜、悲、怒C.怒、思、悲D.忧、恐、惊E.悲、恐、惊21.下列哪项不属于妇科疾病生活因素致病的病因A.房劳多产B.饮食失节C.劳逸过度D.跌仆损伤E.工作环境22.下列哪项不属于妇产科疾病的主要病机A.气血失调B.脏腑功能失常C.邪气阻滞D.胞宫、胞脉、胞络受损E.冲任督带损伤23.下列哪项病症与寒邪有关A.月经先期B.崩漏C.痛经D.经间期出血E.月经过多24.肾阴虚,冲任、胞宫胞脉失养,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A.月经后期B.月经过少C.闭经D.痛经E.经期延长25.惊恐伤肾,恐则气下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A.月经后期B.经间期出血C.月经过少D.月经先期,E.月经过多26.下列各项,不属于外热导致的妇科疾病是A.月经过多B.产后发热C.恶阻D.阴疮E.子淋27.外湿导致的妇科疾病是A.子肿B.闭经C.子满D.阴痒E.经行泄泻28.下列各项,不属于带脉失约导致的疾病是A.滑胎B.带下病C.胎动不安D.子宫脱垂E.崩漏29.督脉虚损,阴阳平衡失调可导致的疾病是A.经行发热B.崩漏C.经行身痛D.痛经E.产后发热30.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A.月经先期B.胎漏C.滑胎D.胎萎不长E.产后血晕31.肝郁化热,火热之邪下扰冲任,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A.经行吐衄B.妊娠恶阻C.月经先期D.经行乳房胀痛E.经间期出血32.柴胡疏肝散是何种治法的代表方A.疏肝解郁B.疏肝清热C.养血柔肝D.育阴潜阳E.疏肝清热利湿33.下述何种情况须禁用坐浴及阴道冲洗A.外阴炎B.阴道炎C.宫颈炎D.外阴白色病变E.月经期34.中药保留灌肠,药液一般应注意保留A.10分钟以上B.15分钟以上C.20分钟以上D.25分钟以上E.30分钟以上35.外阴血肿,宜选用下述何种外治法A.坐浴B.外阴冲洗C.阴道纳药D.贴敷E.宫腔注入36.因寒而致痛经,宜选用的止痛药是A.香附、郁金B.艾叶、吴茱萸C.当归、川芎D.丹皮、赤芍E.青皮、川楝子37.下列各项,不属于补益肾气法方剂的是A.寿胎丸B.济生肾气丸C.归肾丸D.肾气丸E.补肾固冲丸38.脾气虚弱,中气下陷,冲任不固导致胎、产、崩、伤诸病,常用代表方是A.香砂六君子汤B.归脾汤C.补中益气汤D.八珍汤E.十全大补汤39.以乌药汤为代表方的治法是A.疏肝理气B.养血柔肝C.疏肝清热D.补肾疏肝E.疏肝解郁40.以寿胎丸为代表方的治法是A.补肾滋阴B.温补肾阳C.补益肾气D.滋肾益阴E.补肾养肝41.温补肾阳法的代表方剂是A.温胞饮B.肾气丸C.加减苁蓉菟丝子丸D.寿胎丸E.补肾固冲丸42.治疗肝经郁火型经行吐衄的最佳方剂是A.芩连四物汤B.顺经汤C.清肝引经汤D.两地汤E.丹栀逍遥散43.绝经前后诸证辨证属于肾阴虚证,其治疗主方是A.六味地黄丸B.杞菊地黄丸C.左归丸合二至丸D.百合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E.加减一阴煎44.哪一项不是血瘀型经行身痛的症状A.经行腰膝关节疼痛B.得热痛减,遇寒痛甚C.腰膝酸软,夜尿频多D.经量少,色黯红有血块E.苔薄白,脉沉紧45.脾虚证经行泄泻的治法是A.健脾渗湿,理气调经B.温肾扶阳,暖土固肠C.养血益气,升清降浊D.温补脾肾,渗湿止泻E.补土泻木,调和肝脾46.脾肾阳虚型经行浮肿的临床表现,哪一项是错误的A.经行面浮肢肿B.脘闷胁胀,善叹息C.大便溏薄,腹胀纳减D.舌淡苔白腻E.脉沉缓47.以下哪一项不是肝气郁结型经行乳房胀痛的主证A.经前乳房胀痒作痛B.胸闷胁胀C.精神抑郁,时叹息D.两目干涩,咽干口燥E.苔薄白,脉弦48.肝火致经行头痛的临床特点是A.经行巅顶掣痛,头晕目眩B.经期、经后头晕隐痛C.经前、经后头痛剧烈如针刺D.经期头痛,头胀如裹E.经期、经后头痛,恶寒发热49.下列哪项不属血瘀型经行头痛之症状A.经前或经期头痛剧烈B.经色紫黯有块C.小腹疼痛拒按D.烦躁易怒,口苦咽干E.舌边有瘀点,脉细涩或弦涩50.经行感冒风寒证宜用方A.荆穗四物汤B.荆芩四物汤C.银翘散D.桑菊饮E.玉屏风散51.湿热瘀阻而致痛经,经期最佳治法是A.清热除湿B.清热凉血C.清热化瘀D.清热除湿,化瘀止痛E.清热凉血,化瘀止痛52.治疗湿热瘀阻型痛经,应选方剂是A.清热调血汤B.清热固经汤C.清血养阴汤D.清经散E.解毒活血汤53.加减一阴煎主要适用于A.肾气亏损证闭经B.阴虚血燥证闭经C.肝肾亏损证闭经D.阴虚血热证闭经E.湿热蕴结证闭经54.闭经的治疗原则是A.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B.活血化瘀,理气通经C.滋肾益肾,活血通经D.益气养血,补肾通经E.虚者补而通之,实者泻而通之55.虚证闭经的主要病机为A.脾胃虚弱,气血乏源B.肾气不足,冲任虚弱C.肝肾亏损,经血不足D.脾肾阳虚,化源不足E.精亏血少,冲任血海空虚56.下列哪一项可诊断为闭经A.月经来潮半年,月经停闭5个月B.产后哺乳10月,未转经C.停止哺乳5月已行经3次,现月经停闭7月D.月经一年一行,无不适E.平素月经后期,现6月未行,脉滑利,小腹隆起57.肾阴虚崩漏出血期的最佳治法是A.滋益肾阴B.滋肾益阴,固冲止血C.滋养肝肾D.滋肾养肝,固冲止血E.滋肾益阴,佐以助阳58.实热证崩漏的治则是A.养阴清热,固冲止血B.清热泻火,固冲止血C.养阴化瘀,固冲止血D.清热化瘀,固冲止血E.清热凉血,固冲止血59.治崩三法是A.塞流、澄源、复旧B.塞流、澄源、求因C.止血、求因、固本D.塞流、止血、澄源E.健脾、调肝、补肾60.崩漏的治疗,应本着的原则A.治崩三法B.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C.辨证论治D.补气摄血E.或补肾,或扶脾,或疏肝61.治疗湿热型经间期出血,方选A.龙胆泻肝汤加减B.清肝止淋汤加减C.萆薢渗湿汤加减D.清热调血汤加减E.丹栀逍遥散加减62.一般认为月经量超过多少为月经过多A.50mlB.120mlC.150mlD.100mlE.60ml63.月经量多,色淡质稀,神疲肢软,舌淡苔薄,脉弱无力。

中医妇科常见病的辩证论治

中医妇科常见病的辩证论治
【中成药】人参归脾丸、当归丸
2
肾气虚证
月经周期提前,经量或多或少,色淡暗,质清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面色晦暗或面有暗斑。舌淡暗,苔白,脉沉细
补益肾气
固冲调经
【方剂】固阴煎(人参适量,熟地三五钱,山药(炒)二钱,山茱萸一钱半,远志七分(炒),炙甘草一二钱,五味十四粒,菟丝子(炒香)二三钱)或归肾丸(熟地八两(24g),山药四两(12g),山茱萸肉四两(12g),茯苓四两(12g),当归三两(9g),枸杞四两(12g)杜仲(盐水炒)四两(12g),菟丝子(制)四两(12g))
【中成药】妇宁康片、调经促孕丸、巴戟口服液
12
气血亏虚证
经血量少,经色淡红,质稀薄,伴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心悸气短,经行小腹绵绵作痛。舌淡红,苔薄;脉细弱
补气养血
和血调经
【方剂】滋血汤(人参、白茯苓、熟地、川芎、当归、白芍、山药、黄芪各30克)
【中成药】驴胶补血颗粒、八珍益母丸、十二乌鸡白凤丸、养血当归糖浆
【中成药】鹿胎胶囊
9
肝郁证
经来先后无定,经量或多或少,色暗红或紫红,有血块,或经行不畅;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脘闷不舒,时叹息,嗳气食少。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疏肝理气
调经
【方剂】逍遥散(甘草(微炙赤)半两(15g), 当归、茯苓、白芍、白术、柴胡各一两(各30g)煨姜、薄荷)
【中成药】妇科调经片、香附丸、妇科十味片
17
血瘀证
经行量多,或持续时间延长,经色紫黑,多血块;胸闷烦躁,腰骶酸痛,或小腹满痛,肌肤不泽。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涩或细弦
活血化瘀
理冲止血
【方剂】失笑散(五灵脂(酒研,淘去沙土)、蒲黄(炒香)各二钱(各6g))
【中成药】宫血停颗粒、坤宁口服液、宫宁颗粒

清风Get妇科常用方及方歌

清风Get妇科常用方及方歌

妇科常用方及方歌妇科常用方歌(1)清经散《傅青主女科》清经散治经多早,清火滋水此方好,丹皮地骨黄柏芍,茯苓熟地嫩青蒿。

(2)两地汤《傅青主女科》两地汤方地骨皮,胶芍冬地及玄参,月经先期因虚热,清经凉血复滋阴。

(3)(小)温经汤《校注妇人良方》妇人良方温经汤,人参芎归桂通阳,芍药甘草缓急痛,莪丹牛膝引血良。

(4)艾附暖宫汤《沈氏尊生书》艾附暖宫四物汤,吴萸引桂暖宫房,更有川断益肝肾,黄芪补气又扶阳。

(5)大补元煎《景岳全书》大补元煎益精方,人参草药培脾安,归地山萸滋真水,杜仲枸杞冲任藏。

(6)乌药汤《兰室秘藏》乌药汤善调气滞,当归香附木香归,甘草协和调诸药,经后量少此方宜。

(7)逍遥散《和剂局方》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调经解郁理肝脾,有热丹栀可参酌。

(8)定经汤《傅青主女科》定经汤用归芍地,荆炭柴淮茯菟丝,经来先后期无定,脾肾亏虚肝郁宜。

(9)固阴煎《景岳全书》固阴煎为补肾剂,熟地参萸菟丝系,远志五味通心肾,甘药协调经乱齐。

(10)举元煎《景岳全书》举元煎方专补脾,参术升麻炙草芪,补中益气功相若,气虚经多重剂施。

(11)保阴煎《景岳全书》保阴煎方用白芍,生熟二地淮山药,川断甘草柏和芩,血热阴亏功效好。

(12)安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安冲汤可治血崩,海螵龙牡茜草根,地芍术芪川续断,固气滋阴疗效珍。

(13)解毒四物汤《沈氏尊生书》解毒四物汤四黄,芩连栀柏泻火强,芎归地芍能化瘀,血热经多疗效彰。

(14)失笑散《和剂局方》蒲黄灵脂失笑散,配伍精良效非凡,化瘀止血兼止痛,瘀阻经多服之安。

(15)滋血汤《证治准绳.女科》滋血汤治经衰少,精血亏虚四物疗,参芪淮茯益生化,气充血足经自调。

(16)归肾丸《景岳全书》归肾丸中归地苓,枸杞山萸重益精,山药杜仲菟丝子,补肾养肝健脾经。

(17)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桃红四物寓归芎,瘀家经少此方通,桃红活血地芍补,祛瘀生新效力雄。

(18)苍附导痰丸《叶天士女科》苍术导痰丸茯苓,陈夏甘枳药南星,生姜苍术和香附,痰湿经少或闭经。

中医妇科常见病诊治规范方案

中医妇科常见病诊治规范方案
第33页/共147页
2.使用方法 (1)按“方式键”(Mode)将测试方式设置为吸
光度方式。 (2)调节波长设置想要的分析波长420nm。 (3)将参比溶液和被测溶液分别倒入比色皿中。注
意比色皿内的溶液面高度不应低于25毫米,大约 2.5毫升;被测试的样品中不能有气泡和漂浮物。
第34页/共147页
电导电极的贮存 电极(长期不用)应贮存在干燥的地方。
电极使用前必须放入(贮存)在蒸馏水中 数小时,经常使用的电极可以放入(贮存) 在蒸馏水中。
第26页/共147页
二、水的纯度测定
实验目的
1.理解电导率仪的工作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 2.测定各种水体的纯度。
第27页/共147页
实验原理
水的纯度取决于水中可溶性电解质的含量。由 于一般水中含有极其微量的Na+、K+、Ca2+、Mg2+、 CO32–、Cl–、SO42–等多种离子,所以,具有导电能 力。离子浓度愈大,导电能力越强,电导率越大; 反之,水的纯度越高,离子浓度愈小,电导率越小 。因此通过测定电导率可以鉴定水的纯度。
第6页/共147页
应用领域
1. 电厂-水处理; 2. 水厂和污水厂-废水处理; 3. 造纸-生产过程/废水处理; 4. 化工炼油-生产过程/废水处理; 5. 冶金和采矿-生产过程/废水处理; 6. 食品和饮料-生产过程/废水处理; 7. 医药行业-生物反应和发酵/废水处理; 8. 半导体-生产过程/废水处理/高纯水生产。
出现异常情况,联系管理员。 测量时应采用配套使用的,不要采用其它型号的。
第23页/共147页
测量低电导值的溶液时,请先在超纯水中 清晰并浸泡2个小时以上。
测量过程中,从甲溶液转到乙溶液时,先 用蒸馏水清洗后,在用乙溶液清洗,不能 用滤纸擦拭。

清热调血汤组成

清热调血汤组成

清热调血汤组成
清热调血汤是一种汤剂,它含有多种温和而具有清热调血作用的中药
成分,混合后熬制而成。

它具有解热止痛,清热调血,补血生新功效,是常用的治疗剂型,多用于治疗热毒痰湿质证,如脾气虚弱,气虚败血,头面发热,提神健脑,肝火旺,心烦头痛,痛经,乳腺结块,腰
膝酸痛等症状。

清热调血汤的组成:
一、赤芍:用于温补脾胃,健胃止痛,止血,利尿,降血压,健脾胃
二、白术:用于清热利湿,清热去瘀,平衡脾胃,消水肿
三、黄芩:用于清热解毒,止血等功效
四、防风:清热止痛,止血,清热解毒
五、竹叶:用于清热止痛,消炎去瘀,抗菌止血
六、紫苏:用于清热止痛,止血,清肝明目
七、熟地:用于温中健脾,安神定惊,利尿消肿
八、板蓝根:用于清热消炎,止痛消炎,止痢疾
九、三七:用于活血行气,活血止痛,祛风舒筋
十、当归:用于补血止血,养血安神
十一、菊花:用于清热解毒,止血化痰,涩肠止痛
十二、玉竹:用于清热止痛,止血消肿,利尿止痢
清热调血汤是一种古老的中药制剂,大部分主要原料源自古代中医用药,根据古老的药理学研究,混合这些原料并熬制而成,其药性和功用特点体现在温和,多效,并主要起到清热调血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多种疾病和症状,如脾气虚弱,气虚败血,头面发热,提神健脑,肝火旺,心烦头痛,痛经,乳腺结块,腰膝酸痛等。

清热调血汤虽然有明显的药理作用,但要根据病情特点,由合格的医师按照诊断和用药指南正确使用,以便及时正确解决病症,避免带来负面后果。

清热调血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清热调血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清热调血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中药方剂对于大家来说应该不算陌生,很多人也知道它的好处,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清热调血汤。

川芎白芍药生地黄黄连香附桃仁红
中药方剂对于大家来说应该不算陌生,很多人也知道它的好处,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清热调血汤。

川芎白芍药生地黄黄连香附桃仁红花延胡索牡丹皮蓬莪术
【功能主治】治妇人经水将来,腹痛,乍作乍止,气血俱实。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一
以上就是对清热调血汤这种中药方剂的药用价值的详细介绍,在吃清热调血汤的时候,也是有着一些方式方法的,以上的吃法对调理人体各方面问题都是有着很好的帮助,因此可以放心进行。

生活常识分享。

清经散

清经散

清经散:百灵鸟要熟蛋好骨气(柏苓-药熟丹蒿骨-)两地汤: 璇妹叫二弟吃烧卖(玄妹胶“二地”-芍麦)固本止崩汤:珠江人当皇帝(术姜人当黄地)清热固经汤:欧姆三地叫中国鬼执勤(藕牧“三弟”胶棕国龟栀芩)清热调血汤:恶猪胡说:桃红四物脸蛋香(莪术胡索桃红四物连丹香)胎元饮:陈国老要求熟人当种白术(陈国老药--熟人当种白术)中医学歌诀有助于记忆已编集,可以直接打印中医学歌诀有助于记忆已编集,可以直接打印<<隐藏中医妇科歌诀月经病导痰丸,合佛手。

1 气不化,水不行,勿大利,宜清润。

阴虚者,两颧红,烦不寐,知柏祟。

月经病,多违期,量色质,变常序。

6.崩漏实热者,尿热痛,口渴苦,导赤宗。

致病因,主次理:寒热湿,外邪欺;崩漏病,本一症;淋沥漏,注下崩;湿热注,尿黄赤,渴不饮,加五淋。

忧思怒,内伤里,房室累,劳倦疲。

经早至,多属热;渐迟至,多寒邪;热虚瘀,冲任损;急治标,缓图本;错杂至,肝郁结。

实量多,虚淡色,漏养血,崩固升。

血热者,分虚实;5. 难产热紫红,寒纯黑;瘀为患,血块泻。

滋虚热,保阴煎;清实热,用固经。

难产者,有多样;生理异,手术良;肾虚者,分阴阳;左右归,快煎尝。

胎不正,早查防;气血乖,调和量。

1.经期异常经先期,热与虚。

补中汤,气虚与。

脾虚漏,益气摄;宜固本,止崩汤。

虚弱者,微痛胀,面苍白,难产方。

阳盛热,清经散;肝郁热,黑逍遥;血瘀者,小腹痛;四物予,失笑散。

若瘀滞,剧痛样,催生饮,行则昌。

阴虚热,两地汤。

经后期,寒虚滞。

温经汤,实寒休;暖宫丸,虚寒求;补元煎,血虚救;乌药汤,气滞疏。

经愆期,气血伤。

逍遥散,肝郁畅,固阴煎,肾虚商。

期延长,瘀虚热。

桃四物,合失笑,祛血瘀,能活血;两地汤,二至丸,养阴液,退虚热。

2.经量异常经量多,虚与热。

气虚者,淡清测;举元煎,升固摄。

血热者,红紫色;保阴煎,清凉折。

若血瘀,紫黑色;失笑散,化活血。

经量少,虚与痰。

滋血汤,血虚予。

桃四物,血瘀逐。

归肾丸,肾虚补;苍导痰,湿痰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热调血汤【专业知识文档】
本文内容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
文章导读
在正常情况下,人们在平时养生的时候,对于有一定养生效果的汤饮,其会特意的去寻找相关的配方。

其中,清热调血汤就备受大家的瞩目。

清热调血汤
【来源】《古今医鉴》卷十一。

【处方】当归、川芎、白芍药、生地黄、黄连、香附、桃仁、红花、延胡索、牡丹皮、蓬莪术。

【治法】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主治】妇人经水将来,腹痛,乍作乍止,气血俱实。

具体症候为经前经期小腹灼热胀痛,拒按,经色暗红,质稠有块。

或伴腰骶部胀痛,或平时小腹时痛,经来疼痛加重多数病人有低热起伏,小便短黄,平时带下色黄,味臭秽,舌红,胎黄腻,脉弦数或濡数。

【方歌】清热凉血黄连丹,
归芍芎地桃红参,
延胡莪术香附入,
清热除湿止痛安。

常见的清热解毒汤:
黄瓜雪梨汁
食材准备:黄瓜一根,雪梨一个,柠檬汁适量,蜂蜜适量。

操作步骤:1.黄瓜洗净去皮切块。

2.雪梨洗净去皮,切块。

3.将食材中所有的原材料都放进果汁机中打匀。

倒入杯中就可以饮用了。

芦荟解毒汤
食材准备:芦荟四两,瘦肉四两,海带二两,生地一两,食用盐少许。

操作步骤:1.瘦肉洗净切成片.2.放入到沸水去煮一会去除里面的血水。

3.海带洗净泡软。

4.芦荟洗净切成小方片。

5.在砂锅中倒入一千毫升的清水,水煮沸后加入除了食用盐之外的所有的原料。

6.转至小火煲煮一个小时。

7.开锅加入食用盐,关火,就可以饮用了。

清毒除痘汤
食材准备:绿豆二两,莲藕粉35克,冬瓜皮四两。

操作步骤:1.绿豆清洗干净之后放入到冷水中浸泡一夜。

2.冬瓜皮洗净备用。

3.加入三百毫升的清水注入到锅中煮开之后,加入绿豆,冬瓜皮,用大火煮五分钟之后转成小火继续煲煮二十五分钟。

4.取出莲藕粉,加入少许的糖然后用勺子在碗中将莲藕粉碾碎。

5.用刚刚煲煮的绿豆冬瓜水冲入到莲藕粉中,并且快速搅拌均匀。

趁热饮用就可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