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基础理论介绍
TD基本原理(培训篇)

UMTS中的四个逻辑单元
位置区LA、路由区RA、UTRAN注册区URA、小区。
LA RA URA CELL CELL CELL URA CELL CELL CELL
RA
URA
CELL
CELL CELL
URA CELL
CELL CELL
NanJing HuaSu Technolgy Co,.Ltd
NanJing HuaSu Technolgy Co,.Ltd
传输信道到物理信道的映射
传输信道
DCH BCH PCH
物理信道
专用物理信道(DPCH) 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CCPCH) 辅助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CPCH)
FACH
RACH USCH DSCH
辅助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CPCH)
175 5
178 5
185 0
188 0
192 0
198 201 202 0 0 5 Satellite Empty
211 0
217 0
220 230 0 0
240 0
Satellite
30 MHz
60 MHz
40 MHz
15 MHz
100 MHz
FDD
TDD
155MHz
NanJing HuaSu Technolgy Co,.Ltd
NanJing HuaSu Technolgy Co,.Ltd
常规时隙
Data symbols Midamble Data symbols
352 chips
144 chips 864*Tc
352 chips
GP 16 CP
TS0~TS6共7个常规时隙被用作用户数据或控制信 息的传输,它们具有完全相同的时隙结构。 数据域用于承载来自传输信道的用户数据或高层 控制信息,除此之外,在专用信道和部分公共信 道上,数据域的部分数据符号还被用来承载物理 层信令。
世纪鼎利——TD基本原理(二)

上行同步建立
随机接入完成
8
随机接入过程
UE Node B SYNC_UL
终端选择SYNC1,以估 算的时间和功率发送
FPACH(PC,SS…)
基站检测到SYNC1,并 回送定时和功率调整
调整定时和功率, 发送随机接入请求 按L3信令要求,在DCCH 上向网络发送证实消息 • • •
9
PRACH(RRC接入请求)
并发业务释放流程:
目录
1 2 3
物理层过程
无线接入释放流程 典型业务处理流程 终端移动管理流程 测试分析优化 后台日常操作
4
5 6
移动性管理流程
登记:
UE开机成功进行小区驻留后,需向CN上报位置信息进行登记流程,登记是UE
向CN报告其位置状态、身份标志、和其他特征的过程;
由于CN分为CS和PS,登记流程也分CS和PS登记流程,它们的流程有所不同;
CCPCH(RRC连接建立响应)
DCCH(RRC连接证实)
指配信道, 继续完成 接入过程和鉴权
当发生碰撞或处于恶劣的传播环境中时,Node B不能 发送FPACH或不能接收SYNCUL。这时,UE不能从Node B得到任何响应。 UE必须通过新的测量来调整发射时间和发射功率,在一个随机时延后,再次发送 SYNC-UL。 每次重发射,UE都将重新随机选择SYNC-UL突发。
4
5 6
小区搜索过程
控制复帧由调制在DwPTS上的QPSK符号序 列定位,UE通过n个连续DwPTS检测BCH主 信息块的位置,实现控制复帧的同步
搜索DwPTS
扰码和基本训练 序列码识别
实现复帧同步
UE利用DwPTS中 SYNC_DL得到与某 一小区的DwPTS同 步,在这一步中, UE必须要识别出 在该小区可能要 使用的32个 SYNC_DL中的哪一 个SYNC_DL被使用
TD基础

频分双工(FDD):以不同频率区分上行和下行(同1用户,上下行用同一频率)时分双工(TDD):以不同时隙区分上行和下行(同1用户,上下行用同一时隙)联合检测致力于降低小区内用户间的干扰,智能天线致力于降低小区间的干扰,二者的联合使用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容量。
所谓上行同步是指在同一小区中,使用同一时隙的不同位置的用户发送的上行信号同时到达基站接收天线,即同一时隙不同用户的信号到达基站接收天线时保持同步功率控制:开环与闭环区别:开环是开始的时候,闭环是业务进行时;闭环:外环与内环区别:外环是通过RNC设置动态数值去相比(动态SIR值)内环则NOBE B 一直由初始值去相比(静态SIR值)物理信道:PCCPCH(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信道发射:面向全个小区;只承载BCH信道;PICH是一个纯物理层的信道,不承载传输信道的信息S-PCCPCH(辅公共控制物理信道):面向全小区;和PCCPCH一起从TO发射;FPACH(快速物理接入信道):与上面一起从T0发射;PRA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上行信道;同步信道(DWPCH,UPPCH)物理信道;P U S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需要会使用SS,TPCI,TPC;(up)P D S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down)PICH(寻呼指示信道)HS-PDSCH(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HS-PUSCH(高速物理上行共享信道);HS-DSCH(共享信息信道)传输信道:DCH(专用控制信道)E-DCH(增强专用控制信道)BCH(广播信道):下行FACH(前向接入信道):下行PCH(寻呼信道):下行RACH(随即接入信道)USCH(上行共享信道);DSCH(下行共享信道);HS-DSCH(高速下行共享信道)逻辑信道:IUB接口协议无线网络层有的协议:NBAP ALCAP AAL5 用户面是:AAL2RANAP:是IU接口无限网络层控制平面协议NBAP:是IUB接口无线网络层控制平面协议CPPRNSAP:是基于IUR接口协议Iu-CS接口: MTP3-bMSC Server与RNS之间的接口,由于R4阶段采用控制面和承载面分离.Iu-CS接口控制面协议栈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ATM信令传送方式,协议栈为RANAP/SCCP/MTP3B/SSCF-NNI/SSCOP/AAL5/ATM;一种是SIGTRAN方式,协议栈为RANAP/SCCP/M3UA/SCTP/IP。
TD简单说明报告

狄马克 TD序列法TD序列是TD策略的精华所在。
TD序列采取的是“在市场恐惧中买入,在市场贪婪时卖出”的左侧交易理念,盈利的前提在于反转点的把握。
在此,TD相信市场在将要反转的时候会发生声音,而我们要做的是仔细聆听。
TD序列共分为三个部分:结构、交叉、计数。
而基于TD序列的策略还分为:入场、出场、停损三部分内容。
(1)结构买入结构:连续9天及以上,每天的收盘价都低于先前第4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买入结构完成;卖出结构:连续9天及以上,每天的收盘价都高于先前第4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卖出结构完成;(如果有中断,则计数重新开始)除非市场处于回光返照的飙涨阶段,或处于明确的下降趋势中,否则回档仅是短暂的信号。
(2)交叉交叉要求在结构中的第8天或第9天的高价,必须高于或等于此前第3-7天的某一天低价。
它也可以发生在随后的任何一天,不论该天是不是结构的连续。
结构的两种被取消情况:第一种为再循环(下面详细讲到),第二种为在结构完成而交易讯号没有产生之前,如果某天的收盘价高于买进结构之中的最高价,则取消结构重新开始。
(3)计数结构完成后,开始计数。
由0开始,每当某天的收盘价低于先前第二个交易日的低价,计数增加1。
当计数达到13,发出买入信号。
计数阶段的天数无需连续。
计数的两种取消情况:1、结构完成而交易讯号没有产生前,如果发生反向结构,则原始结构无效;重新开始结构;2、计数的再循环:结构完成后,如果发现同向结构,则取代原结构。
下面讲策略,共分为进场、出场和止损。
(一)进场策略进场方法可以考虑三种。
第一种在计数完成的收盘价进场,风险最高,但也是唯一可能在最低价买入的方法。
风险在于结构可能再循环。
第二种是当计数完成后,随后第一个收盘价高于先前第四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买入。
它可以通过价格的翻动,确保价格不会再循环。
第三种是当计数完成后,随后第一个收盘价高于先前2天内的最高价,买入。
该方法是第一种和第二种的折衷。
(二)离场策略主动离场策略有2个。
TD-LTE基础理论

8
LTE无线帧结构
n LTE支持两种无线帧结构:Type 1,适用于FDD;Type 2,适用于 TDD;
帧结构Type1——FDD
One radio frame, Tf = 307200Ts = 10 ms One slot, Tslot = 15360Ts = 0.5 ms
#0
#1#2#3来自#18S1控制面
GTP-U UDP
IP Data link layer Physical layer
X2用户面
SCTP IP
Data link layer Physical layer
X2控制面
7
LTE网络接口协议
Control/Measurements
Layer 3 Layer 2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n 时域上,每个1ms子帧,分为若干个符号(Symbols), 符号之间有保 护间隔CP,常规CP时1ms有14个符号,扩展CP时1ms有12个符号
10
LTE无线资源管理的种类:
1、接纳控制算法 (RAC):在上下行接纳控制流程中需要完成以下三个功能: (1)多业务(并发业务)优先级排序; (2)业务申请时接纳速率的确定; (3)基于RE资源的接纳控制判决。 2、连接态移动性管理算法(CMC):eNB完成链接状态的移动性管理,UE完成Idle态的 移动性管理,即小区选择和重选。 3、 动态资源分配 (DRA):LTE中不在存在专用资源,用户传输业务使用的资源均为共 享性质,该资源的分配过程体现在MAC调度中,RRC层只负责控制信道或公共信道的分 配。 4、负荷控制算法 (LB):在系统负荷过高时通过各种方法降低系统的负荷,使系统负荷 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保证系统稳定运行。5、功率控制 (PC):克服远近效应减小多 址干扰;补偿衰落;延长电池使用时间;保证系统容量。 6、无线承载控制算法 (RBC):Active态,sleep态、DRX的状态转换 7、小区间干扰抑制 (ICIC) (1)ICIC:由于同频干扰素问题引起。可通过MAC调度实现,如软频率复用技术加以抑 制。 (2)系统间无线资源管理:切换、负荷均衡等互操作实现。 8、系统间无线资源管理:
1.TD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目录
• TD基本原理
TD帧结构 信道编码 扩频调制 物理层过程
• TD关键技术
内部公开▲
随机接入
TD-SCDMA系统中,随机接入同步检测指的就是上行同步的建立过程
① 上行导 频时隙:发 送 SYNC_U L ② FP ACH信 道:发 送确认 消息
内部公开▲
常规时隙-普通时隙突发(Burst)结构
Data 352chips Midamble 144chips 675 μs
每个常规时隙由864 Chips组成,时长675us;
Data 352chips
GP 16
业务和信令数据由两块组成,每个数据块分别由352 Chips组成; 训练序列(Midamble)由144 Chips组成; 16 Chips为保护; 可以进行波束赋形;
GP
675us
内部公开▲
TD常规时隙配置
D UUU DDD
D UUDDDD
D UDDDDD
3 上3下 适合CS业务
2上4下 适合CS+PS 业务
1上5下 适合PS业务, 提供少量CS业务
TS0永为下行时隙,用作公共控制信道传输; TS1永为上行时隙;第一个时隙转换点在TS0和TS1之间; TS1到TS6之间有5个点,均可以作为第二个时隙转换点; 根据业务的上/下行数据量不同,灵活采用3:3,2:4,1:5时隙配比;
TD帧结构 信道编码 扩频调制 物理层过程
• TD关键技术
内部公开▲
扩频技术原理(1)
扩频通信:将信号的频谱展宽后进行传输的技术。 其理论解释为Shannon定理:C=Wlog2(1+S/N)。 以物理带宽换信息带宽 以物理带宽换信噪比
TDL基础理论

网络实体
基 本 概 念 网络架构
LTE网络实体
整个TD-LTE系统由3部分组成: • 核心网 (EPC, Evolved Packet Core ) • 接入网 (eNodeB) • 用户设备 (UE) EPC分为三部分: • MME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负责信令处理部分) • S-GW (Serving Gateway , 负责本地网络用户数据处理部分) • P-GW (PDN Gateway,负责用户数据包与其他网络的处理 ) 接入网(也称E-UTRAN)由eNodeB构成 网络接口 • S1接口:eNodeB与EPC NOTE: 和UMTS相比,由于NodeB 和 RNC 融合为网元 eNodeB ,所以TD-LTE少了Iub接口。X2接口类似于Iur接口, • X2接口:eNodeB之间 S1接口类似于Iu接口 • Uu接口:eNodeB与UE
OFDM
For internal use Unique document identifier (ID) / Version number / Life cycle status 14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2011
OFDM优势-对比 CDMA
关键技术
OFDM 抗多径 干扰能力
Uu口用户面协议栈
基 本 概 念 协议栈结构
UE PDCP RLC MAC PHY
eNB PDCP RLC MAC PHY
华为TD操作维护培训

组成。
功能模块 说明
DBBP530 DBBP530是基带处理单元,提供DNB6200系列化基站以及与RNC的 接口单元。
RRU
RRU室外射频远端处理模块,负责传送和处理DBBP530和天馈系统之 间的射频信号。按照处理能力的不同,RRU分为:DRRU261(单通道, 9载波) 、DRRU291-a(单通道,12载波) 、DRRU268e( 8通道, 9载波)、DRRU3151-fae (单通道,30载波) 、DRRU3152-fa (2 通道,18载波) 、DRRU3158-fa (8通道,18载波) 、DRRU3158ifa (8通道,18载波)、 DRRU3138-f(8通道,9载波)。
DRRU261技术指标
Page40
DRRU261示意图(直流型)
Page41
DRRU261示意图(交流型)
Page42
DRRU261线缆介绍(直流型)
Page43
DRRU261线缆介绍(交流型)
Page44
• 射频能力 – 1通道,最大支持12个载波,支持12A×C – 单通道发射功率:16W – 灵敏度:-114dBm • 工作频段 – 1880MHz~1900MHz/1880MHz~1915MHz • 工作电压 – 直流型供电电压为-48V DC – 交流型供电电压为220V AC
• 主要功能:
– 将-48V DC输入电源转换为单板支持的+12V工作电源 ,具有防反接功能 – 提供2路RS485信号接口和8路干节点信号接口,用于 UPEU面板 环境监控
-48V
Page20
UEIU单板
• 通用环境监控接口扩展板
• 主要功能:
– 连接外部监控设备,并向MPT 传 RS485 信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CDMA系统通信模型
广州市宜通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3.1 CDMA系统通信模型
扩展频谱通信(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是一种信息传输方式,其信 号所占有的频带宽度远大于所传信息必需的最小带宽;频带的扩展是通过一个独 立的码序列来完成,用编码同样的码进行及调制的方法来实现的,与所传信息数 据无关;在接收端则用相关同步接收、解扩及恢复所传信息数据。
广州市宜通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2.2 TD-SCDMA网络结构
R5版本网络结构核心网CN部分
广州市宜通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2.2 TD-SCDMA网络结构
R5版本的目标是构造全IP移动网络,在研究过程中分化为R5、R6两个版本。 R5主要定义了全IP网络的架构,R6的重点则集中于业务增强及与其他网络的 互通方面。 R5在无线接入网方面提出了高速下行分组技术(HSDPA),最大的变化是在 R4版本上增加了IP多媒体子网络(IMS),它与分组域一起实现实时和非实 时的多媒体业务,并可实现与电路域的互操作,可在分组域提供增强型话音 业务,代替传统的话音业务,实现话音从窄带到宽带迁移的目标。 MRF:多媒体资源功能; CSCF:呼叫状态控制; MGCF:媒体网关控制功能; T-GSW:信令传输网管功能; R-GSW:漫游信令网关功能; IMS:IP多媒体子系统;
3.3 TD时隙及帧结构
物理信道毛速率计算
广州市宜通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3.4 物理层过程ຫໍສະໝຸດ 手机开机流程:手机开机
网络选择
小区选择
位置登记
驻留网络
空闲模式
广州市宜通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3.4 物理层过程
小区搜索过程: 初始小区搜索中,UE 搜索到一个小区,并检测其所发射的DwPTS,建立下行同 步,获得小区扰码和基本midamble 码,控制复帧同步,然后读取BCH 信息。
广州市宜通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3.2 信道及映射 信道映射关系
广州市宜通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3.3 TD时隙及帧结构
广州市宜通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3.3 TD时隙及帧结构
广州市宜通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3.3 TD时隙及帧结构
DwPTS下行导频时隙结构
用于下行同步和小区初搜: 该时隙由96 Chips组成: 32用于保护;64用于导频序列; 32个不同的SYNC-DL码,用于区分相邻小区; 为全向或扇区传输,不进行波束赋形; SYNC-DL不加扰 GP保护时隙
广州市宜通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3.3 TD时隙及帧结构
常规时隙-(TS0-TS6)
TS0总是用于下行,TS1总是用于上行,其他时隙可变 业务和信令数据由两个数据块组成,每个数据块352 chips 训练序列(Midamble)由144 chips组成,用于估计信道的冲激响应 可以进行波束赋形,只覆盖指定用户
广州市宜通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1.2 2G到3G的演进
广州市宜通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1.2 2G到3G的演进
5种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传输技术和三大主流:
CDMA的技术有三种: MC-CDMA (CDMA 2000 MC) DS-CDMA (UTRA / WCDMA 和CDMA 2000 DS) TDD CDMA (TD-SCDMA 和UTRA TDD) TDMA 的技术有两种: SC-TDMA (UWC-136) 多载波CDMA MC-TDMA(EP-DECT)
• • • • • • • • • • • •
TD-SCDMA(Time Division Duplex – 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x Access)— —时分双工同步码分多址接入。 TD—时分双工 特点:系统无须对称上下行频段 灵活调整上下行时隙转换点 便于提供非对称业务 S- Synchronous 同步CDMA(Synchronous CDMA) 智能天线(Smart Antenna) 软件无线电(Software Radio) 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x Access码分多址 在一个宽带的无线载波上,利用一组正交码将载波分成一组信道。 理想情况下,各个信道两两正交,互不干扰,用不同的编码来区分不同的用 户。
广州市宜通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1.1 TD基本概念
•
TD-SCDMA集CDMA、TDMA、FDMA、SDMA技术优势于一体、系统容量大、频 谱利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移动通信技术。
•
它采用了智能天线、联合检测、接力切换、同步CDMA、软件无线电、低码片 速率、多时隙、可变扩频系统、自适应功率调整等技术。
广州市宜通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2.2 TD-SCDMA网络结构
PS域实体
CS域实体
TD-SCDMA 3GPP R4 网络结构
广州市宜通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2.2 TD-SCDMA网络结构
Iu接口是连接UTRAN和核心网之间的接口,同GSM 的A接口一样,Iu接口 也是一个开放的接口,这也使通过Iu接口相连接的UTRAN与CN可以分别由 不同的设备制造商提供。Iu接口可以分为电路域的Iu-CS接口和分组域的IuPS 接口。 Iub接口是RNC与NodeB之间的接口,用来传输RNC和NodeB之间的信令及 无线接口的数据。 Iur 接口是两个RNC之间的逻辑接口,用来传送RNC之间的控制信令和用户 数据。同Iu接口一样,Iur接口也是一个开放的接口。Iur接口最初设计是为了 支持RNC之间的软切换,但是后来也加入了其他的有关特性,现在Iur接口 的主要功能是支持基本的RNC之间的移动性,支持公共信道业务,支持专用 信道业务和支持系统管理过程。空中接口(无线接口)主要用来建立,重配 置和释放各种无线承载业务。 Uu 接口:和Iu接口一样,空中接口也是一个完全开放的接口。
广州市宜通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3.3 TD时隙及帧结构
Midamble码
在同一小区同一时隙上的不同用户所采用的midamble码由同一个基本的 midamble 码经循环移位后而产生。 整个系统有128个长度为128chips的基本midamble码,分成32个码组,每组4个。 一个小区采用哪组基本midamble码由基站决定,基站决定本小区将采用这4个基 本midamble中的哪一个。 一个载波上的所有业务时隙必须采用相同的基本midamble码。 midamble的发射功率与同一个突发中的数据符号的发射功率相同。
广州市宜通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精诚智和
务实创新
广州市宜通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TD系统基础 TD网络结构 物理层 切换过程及参数介绍 关键技术
1 2 3 4 5
广州市宜通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1
TD系统基础
1.1 TD基本概念
1.2 2G到3G的演进
1.3中国3G频谱分配情况
广州市宜通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1.1 TD基本概念
广州市宜通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3.3 TD时隙及帧结构
GP保护时隙
用于下行到上行转换的保护 在小区搜索时,确保DwPTS可靠接收,防止干扰UL工作 在随机接入时,确保UpPTS可以提前发射,防止干扰DL工作 确定基本的基站覆盖半径 AC信道估计,计算天线补偿因子.
广州市宜通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3.3 TD时隙及帧结构
广州市宜通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2
TD网络结构
2.1 UMTS系统网络结构 2.2 TD-SCDMA网络结构 2.3接口通用协议模型
广州市宜通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2.1 UMTS系统网络结构
CN-核心网:主要处理UMTS内部所有的语音呼叫、数据连接和交换以及和外部其它网络 的连接和路由选择。 UTRAN:陆地无线接入网,用于处理所有和无线有关的功能。 RNC(无线网络控制器):主要负责接入网无线资源的管理,包括接纳控制、功率控制、 负载控制、切换和分组调度等。 Node B主要是进行空中接口的物理层处理,如信道交织和编码、速率匹配和扩频等等。 同时它也执行无线资源管理部分的内环功控。 UE:用户设备,可分为移动设备(ME)域和用户业务识别单元(USIM)域。
广州市宜通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3.3 TD时隙及帧结构
每个小区使用一个码组实现小区间的区分 Midamble部分通过基本的Midamble码移位区分小区内用户 数据部分通过不同的扩频码/时隙区分小区内用户
广州市宜通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3.3 TD时隙及帧结构
物理信道毛速率计算
广州市宜通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市宜通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2.3接口通用协议模型
广州市宜通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2.3接口通用协议模型
空中接口协议模型
广州市宜通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3
物理层
3.1 CDMA系统通信模型 3.2 信道及映射 3.3 TD时隙及帧结构 3.4 物理层过程 3.5 无线连接监控算法
广州市宜通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UpPTS上行导频时隙
用于建立上行初始同步和随机接入,以及越区切换时邻近小区测量; 160 Chips:其中128用于SYNC-UL,32用于保护 SYNC-UL有256种不同的码,可分为32个码组,以对应32个SYNC-DL码,每组 有8个不同的SYNC-UL码,即每一个基站对应于8个确定的SYNC-UL码 NodeB从终端上行信号中获得初始波束赋形参数。
广州市宜通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3.2 信道及映射
物理信道:(是由频率、时隙、信道码和无线帧分配来定义的) • • • • • • • • • • 专用物理信道(DPCH):与NodeB间传输用户专用数据 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CCPCH): 广播小区信息 辅助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CPCH):向UE传输控制信息与分组数据 寻呼指示信道(PICH):通过UE是否应该监听寻呼信道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UE通过它发起对网络的接入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一组UE通过它向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网络通过它向一组UE进行数据传输 快速物理接入信道(FPACH):NodeB通过它对UE单一突发承载接入的响应 下行导频信道(DwPCH):用于下行同步、导频 上行导频信道(UpPCH):用于上行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