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优基本理论常识

合集下载

网优基础

网优基础

目录1.信道分类2.无线功能描述以及应用:1)空闲模式2)BTS功率控制3)定位算法信道分类:物理信道:每个载波有8个信道逻辑信道:根据传输信息的类型定义不同的信道业务信道:TCH/F,TCH/H控制信道:BCH:FCCH、SCH、BCCH、CBCHCCCH:PCH、RACH、AGCHDCCH:SDCCH、SACCH、FACCH无线功能描述:空闲模式空闲模式:没有分配到专用信道,目的是让处于空闲模式的移动台能够接入系统。

空闲模式下的动作是由移动台(PHASE1)和在BCCH信道上接收到的参数来共同控制(PHASE2)IMSI ATTACH/DETACH:空闲模式下移动台通过解码LAI,来确认它的位置区是否已变化,并通过位置更新来通知系统。

通过位置更新,这样系统就一直能有MS的当前位置信息,当有一个来话时,可以准确地对某个位置区来的进行寻呼,从而不必去进行无必要的全网性寻呼(全网寻呼的时间会很长,例如“用户无法接通”)。

MSC寻呼数据中,有重呼的数据,可以决定第二次重呼的范围。

关机的移动台关机时(人为的或LOW BATT、突然拆除电池外)将发送一次IMSI分离信号,让HLR在IMSI中加上移动台已关机的“分离”信息,从而避免对已关机MS的寻呼。

当MS进入盲区时,如果在周期登记时间内进出盲区,没有来话,则系统并不知道移动台的这个变化,如果有来话,则系统将同样进行寻呼,当发现移动台并没有响应时(全网寻呼),会有分离动作。

之后进入服务区时,虽有网络,而来话不发寻呼,因系统误认MS已分离(但是此时MS会进行CELL SELETION,然后)。

空闲模式下移动台工作分四个过程:1. PLMN 网络选择2. 小区选择3. 小区重选(PHASE2手机才有效)4. 位置周期登记选择PLMN当移动台开机或脱离一个盲区后,它便试图去选择并登寻注册的PLMN。

如果没有注册的PLMN或者注册的PLMN不存在,它将试图去选另一个PLMN(手动或自动)移动台除了可以选择归属PLMN网络外,还可以选择另外的PLMN网,条件是它认另外网络的小区更适合登录且它发出的位置更新请求能被网络接受(当应有国际漫游权限)。

网优面试基础知识

网优面试基础知识

网优面试基础知识1. 什么是网络优化?网络优化是指通过对网络性能的分析和调整,以提高网络的可用性、延迟和带宽利用率等方面的指标,从而优化网络的工作效率和用户体验。

2. 网络优化的目的是什么?网络优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网络的性能和效率,从而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

通过优化网络的拓扑结构、路由策略、资源分配等方面,可以减少网络延迟、提高带宽利用率,保障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网络优化的方法有哪些?网络优化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网络优化方法:•拓扑优化:通过合理规划网络拓扑结构,优化网络的连接性和可扩展性。

•路由优化:通过优化路由策略,减少网络的路径长度和跳数,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速度。

•流量调度:通过合理调度网络中的流量,平衡网络负载,提高带宽利用率。

•资源分配:根据网络的需求和特点,合理分配网络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性能监测:通过对网络性能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问题,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4. 网络优化的关键指标有哪些?网络优化的关键指标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延迟:网络延迟是指数据从源端到达目的端所需的时间,延迟越低,网络响应越快。

•带宽:网络带宽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网络传输的数据量,带宽越大,网络传输速度越快。

•丢包率:网络丢包率是指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丢失的比例,丢包率越低,网络传输越可靠。

•吞吐量:网络吞吐量是指单位时间内网络传输的数据量,吞吐量越大,网络传输能力越强。

•可靠性:网络的可靠性是指网络在面对故障或攻击时能够保持正常运行的能力。

5. 网络优化的常见问题和挑战有哪些?网络优化常常面临以下一些问题和挑战:•网络拥堵:当网络流量过大或网络资源不足时,会导致网络拥堵,影响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

•延迟问题:由于网络路径过长、传输速度慢等原因,会导致网络延迟增加,降低用户体验。

•带宽限制:网络带宽有限时,需要合理分配和调度网络流量,以充分利用带宽资源。

网络优化基础必学知识点

网络优化基础必学知识点

网络优化基础必学知识点当谈到网络优化时,有一些基本的知识点是必须要学习的。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网络优化基础知识点:1. 延迟:延迟是指从发送数据到接收数据所需要的时间。

它可以通过减少数据包的往返时间来优化。

一些常用的优化策略包括使用内容分发网络(CDN)、使用缓存和压缩数据。

2. 带宽:带宽是指网络连接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它可以通过增加带宽的大小来优化。

增加带宽可以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3. 数据压缩:数据压缩是指将数据在传输之前压缩,以减少数据传输的大小。

这可以减少网络传输的时间和带宽的使用。

4. 缓存:缓存是将之前请求的数据存储在本地,以便在下一次请求时可以直接从本地获取。

这可以减少网络传输的时间和带宽的使用。

5. 数据流水线:数据流水线是指同时传输并处理多个数据请求。

这可以提高网络的吞吐量和响应速度。

6. 负载均衡:负载均衡是将数据请求分布到多个服务器上,以确保每个服务器都能平均分担负载。

这可以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

7. 数据分片:数据分片是将大的数据文件划分成小的数据块进行传输。

这可以减少数据传输的时间和带宽的使用。

8. TCP/IP协议优化:TCP/IP协议是互联网上数据传输的基础。

通过优化TCP/IP协议的设置,可以提高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

9. DNS优化:DNS(域名系统)是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的系统。

通过优化DNS的设置,可以加快域名解析的速度。

10. 网络安全优化:网络安全是网络优化的重要方面。

通过采取合适的安全措施,可以保护网络免受各种威胁和攻击。

以上是一些网络优化的基础知识点,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将帮助你更好地优化网络性能和提高用户体验。

网优入门必备知识

网优入门必备知识

一、常见编号号码(CGI/LAI等)CGI由位置区识别(LAI)和小区识别(CID)组成。

CGI在全球网络中为唯一。

位置区标识LAI由MCC+MNC+LAC组成,LAC(Location Area Code)为位置区域码。

◆移动台的国际身份号码ISDN(MSISDN)是在公用交换电话网编号计划中唯一地识别移动电话的鉴约号码。

CCITT建议结构为:MSISDN=CC+NDC+SNCC:国家代码(Country Code),即在国际长途电话通信网中的号码(86)NDC:网号(National Destination Code)SN:用户号码(Subscriber Number)如8613902223456:139便是NDC网号,后面8位为SN用户号。

SN的前四位(H0H1H2H3)和网号合起来用于识别归属区(HLR)。

移动目前开通的135--139实际上是同一个网。

联通用130-132。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是唯一地识别GSM PLMN网中某一用户的信息。

IMSI=MCC+MNC+MSIN (460-00---) MCC=移动网的国家号码(与CC不同)MNC=移动网号MSIN=移动台识别号,最长为15位。

◆移动台漫游号码(MSRN)用于一次呼叫的路由选择。

MSRN=CC+NDC+SNCC=国家号NDC=国内目的地号码(用于识别MSC/VLR)SN=用户号,对应于用户的IMSI号码动态漫游号含有拜访MSC/VLR的地址信息。

◆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TMSI)用于保护IMSI码,该号只在本MSC区域有效,其结构可由各电信部门选择,长度不超过4个字节。

◆国际移动台设备识别码(IMEI)是唯一用来识别移动台终端设备的号码,称作系列号。

IMEI=TAC+FAC+SNR+SPTAC=型号论证码FAC=最终装配码,用于识别制造厂家。

SNR=序号SP=备用◆位置区识别码(LAI)LAI代表MSC业务区的不同位置区,用于移动用户的位置更新。

网优基础知识交流

网优基础知识交流

02
03
信道优化
合理规划无线信道的使用, 避免信道冲突和干扰,提 高无线网络传输质量。
信号强度优化
调整无线设备的发射功率 和天线角度,增强信号覆 盖范围和稳定性。
数据传输优化
采用合适的无线传输协议 和数据压缩技术,提高无 线数据传输效率。
网络拓扑优化
结构优化
合理规划网络拓扑结构,减少网络层级和节点, 降低网络复杂度。
案例三:网络安全优化
总结词
网络安全优化旨在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 性,通过加强安全策略、配置和管理来 降低安全风险。
VS
详细描述
网络安全优化包括防火墙配置、入侵检测 与防御、数据加密等措施。优化过程中需 综合考虑网络架构、安全需求和风险评估 结果,以确保网络安全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
05
网优发展趋势
5G网络优化
等问题。
AI在网络优化中的应用
AI在网络优化中的优势
AI技术能够自适应地学习和调整网络参数,提高网络性能和稳定性, 降低运维成本。
AI在网络优化中的应用场景
包括流量调度、信令控制、故障预测等,提升网络智能化水平。
AI在网络优化中的挑战
需要解决算法的鲁棒性和可解释性、数据标注和模型训练等问题。
THANKS FOR WATCHING
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影 响网络性能的主要原因和问题。
优化方案实施
按照优化方案进行实施,包括 设备的升级、配置的修改、资 源的调整等。
网络评估
通过各种测试和测量工具,对 网络的性能进行评估,找出存 在的问题和瓶颈。
优化方案制定
根据问题诊断结果,制定相应 的优化方案,包括硬件调整、 参数配置、资源调度等。
流量控制优化

无线网规网优基本知识概述

无线网规网优基本知识概述

无线网规网优基本知识概述无线网络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人们提供了高速、便捷的互联网接入方式。

然而,要实现无线网络的优质连接和良好的用户体验,则需要对无线网规网优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本文将概述无线网规网优的基本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应用于实际场景中。

一、无线网规基础知识概述无线网络规划是指根据网络需求和条件,合理布局和优化网络设备和信号传输等相关参数,以实现高效的通信覆盖和质量。

以下是无线网规划中的基础知识:1. 信号传播原理:无线信号的传播是通过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实现的。

了解信号传播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信号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和干扰等问题。

2. 频率规划:在无线网络中,频率是通信所需的电磁波的物理特性,不同频率的信号具有不同的传播性能和穿透能力。

合理的频率规划可以提高网络容量和稳定性。

3. 覆盖范围与容量:网络覆盖范围是指无线信号可以覆盖的地理范围,容量则是指网络能够承载的用户数量和数据传输速率。

在规划中需要权衡覆盖范围和容量的关系,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二、无线网优基础知识概述无线网络优化是指在网络规划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和优化网络参数,以提高网络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以下是无线网优化中的基础知识:1. 信号质量与覆盖:无线网络中的信号质量直接影响到用户的通信质量和数据传输速率。

通过合理调整信号覆盖范围和信号强度,可以提高用户的体验。

2. 干扰管理:干扰是无线网络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通过合理选择频率和调整信号传输功率等方法,可以减少干扰,提高网络性能。

3. 容量优化:网络容量是指网络能够承载的用户数量和数据传输速率。

通过合理配置网络资源,调整调度算法和数据传输策略等,可以提高网络的容量和性能。

三、无线网规网优技术应用无线网规网优的基本知识可以应用于各种无线网络环境中,如4G、5G等移动通信网络,Wi-Fi网络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技术应用:1. 无线基站布置:根据网络需求和覆盖范围,合理布置无线基站的位置和数量,以实现最佳的通信覆盖。

《网优基础知识交流》PPT课件

《网优基础知识交流》PPT课件
--每日/每周 统计监控和分析 --呼叫尝试次数和话务量〔SDCCH/TCH〕 --TCH 掉话率 -- SDCCH 掉话率 -- TCH / SDCCH拥塞率 -- 切换失败率 -- TCH 利用率 -- TCH 可用率 -- 寻呼成功率 -- 随机接入信道负荷 --载频上行/下行质量
〔4〕硬件的隐性故障的判断.
通常我们可以用小区间不同种切换的成因比 例来观察该小区的质量和电平情况,判断硬 件的隐性故障,从而防于未然.从OMC上可以 统计出Uplinkquality、downlinkquality、 uplinkstrength、
downlinkstrength的切换成因与bettecell切换 成因的数量,当前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后者 时,有可能是基站硬件存在隐性故障.遇到这 种情况就要考虑是否是基站载频板的问题. 测试时,对开跳频的基站,要关掉跳频,然后只 打开小区所属的一个载频,锁掉其余载频,进 行测试,以这种这种方法对小区所有载频进 行逐个测试,就可以发现有问题的载频板.
一、发现无线网络质量的途径:
1、DT 〔驱车测试〕:在汽车以一定速度行 驶的过程中,借助测试仪表、测试手机,对车 内信号强度是否满足正常通话要求,是否存 在拥塞、干扰、掉话等现象进行测试.
2、CQT 〔定点网络质量测试〕:在服务区 中选取多个测试点,进行一定数量的拨打呼 叫,以用户的角度反映网络质量.测试点一般 选择在通信比较集中的场合,如酒店、机场、 车站、重要部门、写字楼、集会场所等.
2、NOKIA 6600手机工程模式 说明
祥见附件:
3、CQT测试表格制作
祥见附件:
网优基础知识交流
网络部20XX6月
1、网络优化的概念 ☻什麽是网络优化 ☻网络优化包括那些内容 2、网络优化方法介绍 ☻发现无线网络质量的途径 ☻无线网络故障的分析和排除 3、CQT测试 ☻CQT测试要求 ☻NOKIA 6600手机工程模式说明 ☻CQT测试表格制作

网优基本理论常识

网优基本理论常识

⽹优基本理论常识移动通信基础知识⼀、 GSM⼯作频段1.标准GSM:上⾏:890-915M;下⾏:935-960M;25M带宽;双⼯间隔45M;信道带宽200K;载频信道号为0-124,实际使⽤124个。

2.我国的GSM900使⽤的频段为:上⾏频率905-915MHz下⾏频率950-960MHz频道号为76-124,共计10M带宽。

其中,移动公司:905-909(上⾏);950-954(下⾏)。

共计4M带宽,20个频道(76-95)但移动的TACS⽹的压频为其G⽹留出更⼤空间。

联通公司:909-915(上⾏);954-960MHz(下⾏)。

共计6M带宽,29个频道(96-124)。

其余的15M带宽归于模拟TACS⽹,其低7.5M分配给A⽹—Motorola设备⾼7.5M分配给B⽹—Ericsson设备3.频道间隔:相邻两个频点间隔为200kHz,每个频点采⽤TDMA⽅式,分为8个时隙,即8个信道(全速率),如GSM采⽤半速率话⾳编码后,每个频点可容纳16个半速率信道,可使系统容量扩⼤⼀倍,但其代价必然是导致语⾳质量的降低。

4.频道配置绝对频点号n和频道标称中⼼频率的关系为:GSM900MHz:上⾏:fL=890+0.2n下⾏: fH=935+0.2n=fl+45MHz(1=⼆、时分多址技术(TDMA)1、概念:实现多址的⽅法基本有三种,即FDMA、TDMA、CDMA。

GSM的多址⽅式为TDMA和FDMA相结合并采⽤跳频的⽅式,其载波间隔为200K,每个载频⼀个TDMA帧,每帧有8个时隙,即8个基本的物理信道。

它的⼀个时隙的长度为0.577ms,每个时隙的间隔包含156.25⽐特。

GSM的调制⽅式为GMSK,调制速率为270.833kbit/s。

——泛欧的⾮线性连续相位调制技术GMSK〈使⽤丙类功放〉在设计难度和成本上都⽐⽇美的线性调制技术QPSK低,但频谱利⽤率稍低——其⽬的是将邻道⼲扰降低到最低限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一、 GSM工作频段1.标准GSM:上行:890-915M;下行:935-960M;25M带宽;双工间隔45M;信道带宽200K;载频信道号为0-124,实际使用124个。

2.我国的GSM900使用的频段为:上行频率905-915MHz下行频率950-960MHz频道号为76-124,共计10M带宽。

其中,移动公司:905-909(上行);950-954(下行)。

共计4M带宽,20个频道(76-95)但移动的TACS网的压频为其G网留出更大空间。

联通公司:909-915(上行);954-960MHz(下行)。

共计6M带宽,29个频道(96-124)。

其余的15M带宽归于模拟TACS网,其低7.5M分配给A网—Motorola设备高7.5M分配给B网—Ericsson设备3.频道间隔:相邻两个频点间隔为200kHz,每个频点采用TDMA方式,分为8个时隙,即8个信道(全速率),如GSM采用半速率话音编码后,每个频点可容纳16个半速率信道,可使系统容量扩大一倍,但其代价必然是导致语音质量的降低。

4.频道配置绝对频点号n和频道标称中心频率的关系为:GSM900MHz:上行:fL=890+0.2n下行: fH=935+0.2n=fl+45MHz(1=<n<=124)二、时分多址技术(TDMA)1、概念:实现多址的方法基本有三种,即FDMA、TDMA、CDMA。

GSM的多址方式为TDMA和FDMA相结合并采用跳频的方式,其载波间隔为200K,每个载频一个TDMA帧,每帧有8个时隙,即8个基本的物理信道。

它的一个时隙的长度为0.577ms,每个时隙的间隔包含156.25比特。

GSM的调制方式为GMSK,调制速率为270.833kbit/s。

——泛欧的非线性连续相位调制技术GMSK〈使用丙类功放〉在设计难度和成本上都比日美的线性调制技术QPSK低,但频谱利用率稍低——其目的是将邻道干扰降低到最低限度。

2、信道的定义A.物理信道一个载频上的TDMA帧的一个时隙称为一个物理信道。

每个用户通过一系列频率的一个信道接入系统。

因此,GSM中每个载频有8个物理信道,即信道0_7(时隙0_7)。

在一个TS中发出的信息称为一个突发脉冲序列。

B.逻辑信道大量的信息传递于Um接口上,根据所传递信道的不同种类,我们定义了不同的逻辑信道。

逻辑信道在传输过程中要放在某个物理信道上。

逻辑信道可分为两类:即业务信道和控制信道。

业务信道:即TCH,用于传送编码后的话音或用户数据。

控制信道:即CCH,用于传递信令或同步数据。

控制信道分三种:广播、公共和专用控制信道。

BCH包括BCCH、FCCH和SCH信道——因为它们携带的信息目标是小区(而非基站)内的所有手机,所以它们均属于单向的下行信道,为点对多点的传播方式。

它们一般用在每个小区的TS0上作为标频。

为了通信,MS需要与BTS保持同步,而同步的完成就要依赖FCCH频率矫正控制和SCH同步控制逻辑信道。

频率校正信道FCCHFCCH信道携带用于校正MS频率的信息,它的作用是使MS可以定位并解调出同一小区的其它信息。

同步信道SCH在FCCH解码后,MS接着要解出SCH信道信息,它给出了MS需要同步的所有信息及该小区的标示信息如TDMA帧号(需22比特)和基站识别码BSIC号(需6比特)。

广播控制信道BCCHMS在空闲模式下为了有效的工作需要大量的网络信息。

而这些信息都将在BCCH信道上来广播。

信息基本上包括小区的所有频点、邻小区的BCCH频点、LAI(MCC+MNC+LAC)、CCCH和CBCH信道的管理、控制和选择参数及小区的一些选项。

包括RACH、PCH、AGCH和CBCH,前一个是单向上行信道,用来传送专用信道的请求信息;后三个是单向下行信道,用来广播寻呼请求、专用信道的指派和短消息。

寻呼信道PCH当网络想与某一MS建立通信时,它就会在PCH信道上根据MS所登记的LAC号向所有具有该LAC号的小区进行寻呼,寻呼MS的标示为IMSI或TMSI。

属于下行信道,点对多点广播。

接入许可信道AGCH当网络收到处于空闲模式下MS的信道请求后,就将给之分配一专用信道,AGCH根据该指派的描述(所分信道的描述和接入的参数),向所有的移动台进行广播,看属于谁的。

下行信道,点对点传播。

小区广播控制信道(CBCH)它用于广播短消息和该小区一些公共的消息(如天气和交通情况)它通常占用SDCCH/8的第二个子信道,下行信道,点对多点传播。

随机接入信道RACH当MS想与网络建立连接时,它会通过RACH信道来广播它所需的服务信道,请求信息包括3个比特的建立的原因(如呼叫请求、响应寻呼、位臵更新请求等等)和5个比特的用来区别不同MS请求的参考随机数,属于上行信道,点对点传播。

包括SDCCH、SACCH和FACCH,这些信道被用于某一个具体的MS上。

独立专用控制信道SDCCH是一种双向的专用信道,它主要用于传送建立连接的信令信息、位臵更新信息、短消息、用户鉴权信息、加密命令及应答等。

慢速随路控制信道SACCH是一种伴随着TCH和SDCCH的专用信令信道。

在上行链路上它主要传递无线测量报告和第一层报头消息(包括TA值和功率控制级别);在下行链路上它传递的信息主要包括:通信质量、LAI号、CELLID、邻小区标频信号强度的测试报告等信息、NCC的限制、小区选项、TA值(时间调整)、功率控制级别(功率控制)。

快速随路控制信道FACCHFACCH信道与一个TCH相关。

FACCH在话音传输过程中如果突然需要以比慢速随路控制信道SACCH所能处理的高的多的速度传送信令信息,则需借用20ms的话音突发脉冲序列来传送信令,这种情况被称为偷帧。

如在系统执行越局切换时。

由于话音译码器会重复最后20ms的话音,所以这种中断不会被用户察觉。

3、突发脉冲序列TDMA信道上一个时隙中的信息格式称为突发脉冲序列,即以固定的时间间隔(TDMA信道上每8个时隙中的一个)发送某种信息。

共有五种类型的序列:A、普通突发脉冲序列:用于携带TCH、FACCH、SACCH、SDCCH、BCCH、PCH和AGCH信道的消息。

格式如下:0.577ms156.25bit其中,尾比特TB(tai bits)的作用为:用以帮助均衡器来判断起始位和终止位以避免失步。

(它总为0)当TCH信道用作FACCH信道来传送信令时,偷帧标志位为1。

训练比特TSC(training sequence code)的作用在于:供均衡器产生信道模型,以消除时间色散。

它是收发端所共知的一串序列,它对于当接收端收到该序列时来近似的估算发送信道的干扰情况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保护间隔GP(guard period):是一个空白空间,由于每个载频最多同时承载8个用户,因此必须保证各自的时隙发射时不相互重叠,尽管使用了定时提前技术,但来自不同移动台的突发脉冲序列仍会有小的滑动,因而就采用了保护间隔GP,可以允许发射机在GSM规范许可的范围内上下波动。

B、频率校正突发脉冲序列:携带RACH信道的消息。

用于移动台的频率同步,相当于一个未调载波,其固定比特全部为0,当使用调制技术后,其结果是一个纯正弦波。

它应用在FCCH信道上来使移动台找到并且解调出同一小区内的同步突发脉冲序列,当MS通过该突发脉冲序列知道该小区的频率后,才能在此标频上读出在同一物理信道上的随后的突发脉冲序列的信息来。

格式如下:C、同步突发脉冲序列:用于移动台的时间同步。

是第一个需被移动台解调突发脉冲,因而它的训练比特序列较长而容易被检测到。

它包括一个易被检测的长同步序列并携带有TDMA帧号和基站识别码BSIC信息。

这种突发脉冲序列的重复也称为SCH同步信道。

格式如下:D、接入突发脉冲序列:用于随机接入,它有一个较长的保护时间间隔,这是为了移动台的首次接入或切换到一个新的基站后不知道时间提前量而设臵的。

移动台可能远离基站,这意味着初始突发脉冲序列会迟一些到达。

由于第一个突发脉冲序列没有时间提前,为了不与下一个时隙中的突发脉冲序列重叠,此突发脉冲序列必须要短一些。

格式如下:E、空闲突发脉冲序列:在某种情况下由基站发出不携带任何信息的突发脉冲称为空闲突发脉冲。

格式与普通突发脉冲序列同,其中加密比特改为具有一定的比特模型的混合比特。

4、信道组合种类——下面是可使用的逻辑信道的组合形式:1)FCCH+SCH+BCCH+PCH+AGCH+RACH称为mainBCCH2)FCCH+SCH+BCCH+PCH+AGCH+RACH+SDCCH/4+SACCH为mainBCCHcombined3)SDCCH/8(0—7)+SACCH/8(0—7),称为SDCCH4)TCH/F+SACCH/TF,称为tchfull5)TCH/H+FACCH/H+SACCH/TF,称为TCHhalf6)BCCH+PCH+AGCH+RACH,称为CCCH7)同2,但其中SDCCH/4(2),用做CBCH,称为bcchsdcch4CBCH8)同3,但其中SDCCH/8(2),用做CBCH,称为sdcch8CBCH对于不同容量的基站,控制信息速率随之不同,因此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的安排不尽相同。

1)对于小容量的基站,只有一个TRX的情况,TS0可使用第二种mainBCCHcombined的形式,TS1~TS7,可使用TCH/F的信道类型。

2)对于中等容量的基站,如有四个TRX的情况,TS0可使用第一种mainBCCH的类型,再用2个TS作为SDCCH信道类型。

剩余29个用做TCH/F。

3)对于大容量基站,可将TS0使用mainBCCH组合方式,TS2、TS4可使用第六种CCCH的组合方式。

其余用做SDCCH或TCH/F。

三、频率复用1.概念:就是重复使用频率,使同一频率覆盖不同的区域,这些使用同一频率的区域彼此需要相隔一定的距离(称为同频复用距离),以满足将同频干扰抑制到允许的指标以内。

2.频率复用干扰抑制指标:载干比(C/I)是指接收到的希望信号电平与非希望信号电平的比值,此比值与MS的瞬时位臵有关。

这是由于地形不规则性基本地散射体的形状、类型及数量不同,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如:天线的类型、方向性及高度,站址的标高及位臵,当地的干扰源数目等造成的。

同频道干扰保护比:C/I>=9dB。

是指不同小区使用相同频率时,另一个小区对服务小区产生的干扰。

邻频道干扰保护比:C/A>=-9dB。

是指在频率复用模式下,邻近频道会对服务小区使用的频道进行干扰。

载波偏离400kHz时的干扰保护比:C/I(载波/干扰)>=-41dB在工程设计中,需要对以上C/I值另加3dB的余量。

3.实际频率配置原则:BCCH相邻小区的BCCH频点无邻频,尽量避免有相对同频,追尾同频;同一基站频点相隔1个频点以上同一小区频点相隔1个频点以上4.频率复用模式GSM的标准复用模式为:4x3模式;其紧密复用模式有:3x3模式;1x3模式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