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规网优材料15:LTE入门必读
lte入门介绍.

第二部分 LTE基础技术
第一章 LTE协议结构
第一节 LTE的扁平化网络架构 第二节 LTE的协议栈架构
第二章 E-UTRAN物理层
第一节 LTE无线帧结构 第二节 LTE物理资源分配 第三节 LTE物理信道
© ZT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核心网络:基于ANSI-41
3G 标准
TD-SCDMA
核心网络:基于MAP
CDMA技术是3G的主流技术
© ZT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向4G演进策略
© ZT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向LTE演进——分久必合!
LTE
第一部分 LTE前世今生
第一章 LTE前世篇
第一节 移动通信的发展 第二节 向LTE演进
第二章 LTE今生篇
第一节 什么是LTE 第二节 LTE网络结构
© ZT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4
二.移动通信网的演进
主要提供数据 业务的接入
使用蜂窝组网,广泛应用的 标准有AMPS、TACS等,采 2.5G 用模拟技术和频分多址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指 GSM系统, GPRS (FDMA) 等技术 完全采用数字技术,使用 FDM、TDM 、CDMA等技 2.75G 术,提供数字化的语音业务和低数据业务、短消息 EDGE 最高500kbps, 国际标准有WCDMA、CDMA2000、TD平均150kbps SCDMA、WiMax。技术指标:室内速率 3G 2Mbps,室外速率384kbps,行车速率 WCDMA 144kbps。能够实现语音业务、高速率传输及 TD-SCDMA 宽带多媒体、无线接入Internet等服务 5G CDMA2000 3.5G 4G HSPA 3.9G 3.75G LTE+ LTE HSPA+ 14.4MType1帧结构:每个10ms无线帧,分为20个时隙,10个子帧。 每个子帧1ms,包含2个时隙,每个时隙0.5ms。 上行和下行传输在不同频率上进行。
LTE网络基础知识简介

LTE网络基础知识简介目录一、LTE网络概述 (2)1.1 LTE概念及发展历程 (3)1.2 LTE技术优势与演进 (4)二、LTE网络架构 (5)2.1 EPC网络组成 (7)2.2 UTRAN网络组成 (8)2.3 eNB与gNB的关系及切换 (9)三、LTE关键技术 (11)四、LTE网络规划与部署 (12)4.1 需求分析 (13)4.2 网络设计 (14)4.3 部署策略 (16)五、LTE网络测试与优化 (17)5.1 测试目的与方法 (18)5.2 关键性能指标(KPI)分析 (19)5.3 网络优化策略 (20)六、LTE与其他无线通信技术的比较 (22)6.1 与2G/3G的比较 (23)6.2 与Wi-Fi的比较 (24)七、LTE未来发展趋势 (26)7.1 5G技术发展与LTE演进 (27)7.2 IoT与LTE的关系 (28)八、总结与展望 (29)8.1 LTE技术成果总结 (30)8.2 对未来LTE发展的展望 (32)一、LTE网络概述LTE(Long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是一种基于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的4G移动通信标准。
它采用了全球通用的频段和编码技术,可以实现高速、低时延、大连接数的移动通信服务。
LTE网络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移动互联网体验。
LTE是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升级版,相较于3G,LTE在数据传输速度、时延、网络容量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
LTE也是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两者共享相同的技术规范和频谱资源。
LTE可以看作是4G的一个过渡阶段,为后续5G网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高速:LTE网络的最大下行速率可达100Mbps,上传速率可达50Mbps,大大满足了用户的上网需求。
低时延:LTE网络的空口时延较低,一般在10ms左右,用户体验较好。
大连接数:LTE网络具有较高的并发连接能力,可支持数百万人同时在线。
LTE网规网优基础

Page 8
PCI冲突场景
PCI冲突主要分成PCI碰撞和PCI混淆:
PCI碰撞是指相同PCI的两个或多个同频LTE小区在地理位置上的隔离度过小,使得UE在这两个或多个
小区信号交叠区域无法正常同步。 若服务小区与测量小区的RSRP满足切换门限,且该测量小区与服务小区的邻区同频、同PCI,则有可 能导致切换失败、掉话。这样PCI冲突称为PCI混淆。存在两种场景: A. 满足切换条件的CellB是服务小区CellA的 邻区,且与服务小区的其它邻区CellC同频、 同PCI,eNodeB不能分辨UE测量到服务小 区的哪个邻区,从而导致切换失败,如下 图所示:
Ø增强导频功率; Ø调整天线方向角和下倾角,
使两基站覆盖交叠深度加大, 电缆、定向天线等方案来解 保证一定大小的切换区域;
决;
Ø此外需要注意分析场景和
注意:覆盖范围增大后可能
带来的同邻频干扰
地形对覆盖的影响。
增加天线挂高,更换更高增 益天线。
Page 12
案例-通过路测UE寻找弱覆盖区
通过进行空载路测,得到 测试路线上信号强度的具 体分布,根据路测工具显 示的分布情况,找出信号 的弱覆盖区,如图中红色
则一旦当移动台离开该“岛”时,就会立即发生掉话。而且即便是配置了邻区,由于“岛”的区域过小,
也会容易造成切换不及时而掉话。
Ø避免扇区天线的主瓣方向正 Ø在天线方位角基本合理的情 Ø对于高站的情况,降低天线
对道路传播;对于此种情况应 当适当调整扇区天线的方位角, 使天线主瓣方向与街道方向稍 微形成斜交,利用周边建筑物 的遮挡效应减少电波因街道两 边的建筑反射而覆盖过远的情 况
Same EARFCN Same PCI
LTE网规网优基础知识问答

LTE网规网优基础知识问答目录一、LTE概述与基本原理 (2)1. LTE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 (3)2. LTE网络架构与主要组件 (4)3. LTE关键技术及特点 (5)二、网规基础知识 (7)1. 网规概述及重要性 (8)2. 网络规划目标与原则 (10)3. 网络规划流程 (10)4. 基站选址与布局规划 (11)5. 频率规划与干扰协调 (12)三、网优基础知识 (14)1. 网络优化概述及目的 (15)2. 网络优化流程与方法 (16)3. 无线网络性能评估指标 (18)4. 容量优化与负载均衡技术 (19)5. 覆盖优化与信号增强措施 (20)四、LTE系统性能参数与配置优化 (22)1. 系统性能参数介绍 (24)2. 性能参数配置与优化策略 (25)3. 小区间干扰协调与优化方法 (27)4. 基站设备配置与优化建议 (28)五、LTE网络故障排查与处理 (30)1. 网络故障分类与识别方法 (31)2. 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32)3. 故障处理流程与案例分析 (32)4. 网络维护与管理技巧分享 (34)六、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35)1. 成功案例介绍与分析角度 (36)2. 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总结 (38)3. 案例中的优化策略与实施效果评估 (39)七、LTE发展趋势与展望 (40)1. LTE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42)2. 新技术在LTE网络中的应用前景探讨 (43)一、LTE概述与基本原理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是一种标准的无线宽带通信,主要用于移动设备和数据终端,其设计目标是提供一种高速、低延迟、高连接性的无线通信服务。
LTE的发展是为了满足移动通信市场的需求,特别是在3GPP的长期演进计划中,旨在解决3G网络中的瓶颈问题,提高无线通信的速度和质量。
LTE的关键技术包括正交频分复用(OFDM)、多输入多输出(MIMO)、密集波分复用(Dense WDM)、链路自适应技术等。
LTE试题库--网优

一、填空题1.S1承载(S1 bearer)用来传送eNodeB和Serving GW之间的EPS数据包.2.系统信息在小区范围内的所有UE进行广播,目的是告诉UE网络接入层和非接入层的公共信息,以便用户在发起呼叫之前了解网络的配置情况.3.S-TMSI(短格式临时移动用户标识)用来保证无线信令流程更加有效,如寻呼和业务请求流程。
4.LTE带宽灵活配置:支持1.4MHz, 3MHz, 5MHz, 10Mhz, 15Mhz, 20MHz.5.LTE的接入网E-UTRAN由e-NodeB组成,提供用户面和控制面;LTE的核心网EPC由MME,S-GW和P-GW组成6.P-GW的主要功能包括:分组数据过滤;UE的IP地址分配;上下行计费及限速。
7.LTE支持多种频段,从700MHz到2.6GHz.8.LTE支持两种双工模式:FDD和TDD.9.LTE具有时域和频域的资源,资源分配的最小单位是资源块RB(Resource Block).10.下行功控决定了每个RE(Resource Element)上的能量EPRE(Energy per ResourceElement);上行功控决定了每个DFT-S-OFDM(上行SC-FDMA的复用调制方式)符号上的能量。
11.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属于调制复用技术,它把系统带宽分成多个的相互正交的子载波,在多个子载波上并行数据传输。
12.LTE下行支持MIMO技术进行空间维度的复用。
空间复用支持单用户SU-MIMO模式或者多用户MU-MIMO模式。
13.受限于终端的成本和功耗,实现单个终端上行多路射频发射和功放的难度较大。
因此,LTE正研究在上行采用多个单天线用户联合进行MIMO传输的方法,称为Virtual-MIMO.14.在LTE系统中,功控主要用来降低对邻小区上行的干扰,补偿链路损耗,它也是一种慢速的链路自适应机制。
LTE入门初级篇(最新)讲解

#0
#1
#2
#3
One subframe
#18
#19
Type1帧结构:每个10ms无线帧, 10个子帧,分为20个时隙。 每个子帧1ms,包含2个时隙,每个时隙0.5ms。 上行和下行传输在不同频率上进行。
LTE无线帧结构
帧结构Type2 TDD
One radio frame, Tf = 307200Ts = 10 ms One half-frame, 153600Ts = 5 ms
30720Ts
Subframe #0
One subframe, 30720Ts
DwPTS GP
Subframe #2 UpPTS
Subframe #3
Subframe #4
Subframe #5
Subframe #7
DwPTS GP
UpPTS
Subframe #8
Subframe #9
关键技术之OFDM
➢ Total cell IDs: 168 x 3 = 504 cell IDs. (0~503) ➢ PCI值=PSS+3×SSS
➢ 测试关注指标:
LTE测试项:RSRP
RSRP: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参考信号接 收功率)
范围:-70dBm~105dBm
关键技术之高阶调制
高阶调制的优点:采用64QAM调制方式,比采用的16QAM速率提升50% 高阶调制的缺点:越是高性能(速率高)的调制方式,其对信号质量 (信噪比)的要求也越高
目录
1. LTE 基本原理 2. LTE优化工作内容与流程 3. LTE网络优化案例
LTE无线网络优化
LTE网络优化
LTE关键知识点总结

LTE关键知识点总结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一种标准,它通过提高数据速率、降低通信延迟和增强网络容量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移动通信需求。
LTE技术在实现更高数据速率、更可靠的网络连接和更低的通信延迟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成为目前移动通信领域的主流技术之一、下面是LTE技术的一些关键知识点总结:1.LTE的基本原理LTE技术基于OFDMA(正交频分多址)和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技术,它使用蜂窝网络结构,将空间划分为多个小区域,每个小区域由一个基站负责覆盖。
用户设备(如手机、平板等)通过基站与核心网络进行通信,实现数据传输和通话等功能。
2.LTE的核心网络LTE的核心网络由Evolved Packet Core(EPC)组成,包括MME(移动性管理实体)、SGW(分组数据网关)和PGW(用户面网关)等组件。
EPC负责数据传输、呼叫控制和移动管理等功能,确保用户设备能够在移动过程中实现无缝切换和连接。
3.LTE的频段和带宽LTE技术在不同频段上运行,包括700MHz、800MHz、1800MHz、2300MHz和2600MHz等频段。
用户可以根据所在地区和运营商的情况选择不同频段的LTE网络。
另外,LTE网络的带宽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通常包括5MHz、10MHz、15MHz和20MHz等不同的带宽设置。
4.LTE的多天线技术(MIMO)LTE技术支持多天线技术(MIMO),即通过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来实现数据传输。
MIMO技术可以提高信号覆盖范围、增强网络容量和减少信号干扰,提高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
5.LTE的载波聚合技术(CA)LTE技术还支持载波聚合技术(CA),即同时使用多个频率载波进行数据传输。
通过CA技术,可以提高网络速率和覆盖范围,同时优化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整体网络性能。
6.LTE的VoLTE技术LTE技术还支持VoLTE(Voice over LTE),即通过LTE网络实现高质量的语音通话。
LTE网规网优基础知识

LTE 网规网优基础知识问答汇总 - MaEasy CHM
Table of Contents
1. LTE 网规网优 FAQ_基本概念篇................................................................................................... 4 1.1 为什么要从 3G 向 LTE 演进 .............................................................................................. 4 1.2 LTE 扁平网络架构是什么 ................................................................................................... 4 1.3 相对于 3G 来说 LTE 采用了哪些关键技术....................................................................... 5 1.4 OFDM 基本原理................................................................................................................... 7 1.5 单用户 MIMO 和多用户 MIMO 的区别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 LTE前世今生 第二部分 LTE基础技术 第三部分 LTE传输技术
第二部分 LTE基础技术
第一章 LTE协议结构
第一节 LTE的扁平化网络架构 第二节 LTE的协议栈架构
第二章 E-UTRAN物理层
第一节 LTE无线帧结构 第二节 LTE物理资源分配 第三节 LTE物理信道
LTE的扁平化网络架构
MME/SAE Gateway
MME/SAE Gateway
网络结构扁平化
全IP
EPC
与传统网络互通
S1
S1
S1
S1
X2 eNB
X2
RNC+NodeB=eNodeB
Uu
eNB
X2
E-UTRAN eNB
媒体面控制面分离
UE
E-UTRAN只有一种节点网元—E-Node B
系统网元
寻呼支持
包标记
数据包路由和转发 DHCPv4和DHCPv6
上下行传输层数据 (client、relay、
包标记
server)
LTE的扁平化网络架构的优点
网络扁平化使得系统延时减少,从而改善用户体验,可开 展更多业务
网元数目减少,使得网络部署更为简单,网络的维护更加 容易
取消了RNC的集中控制,避免单点故障,有利于提高网络稳 定性
NAS信令以及安全 性功能 3GPP接入网络移 动性导致的CN节点 间信令 空闲模式下UE跟 踪和可达性 漫游 鉴权 承载管理功能 (包括专用承载的 建立)
支持UE的移动性切 基于用户的包过滤
换用户面数据的功能 合法监听
E-UTRAN空闲模式 IP地址分配
下行分组数据缓存和 上下行传输层数据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从70年代发展至今,根据其发展历程和发展 方向,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 第一代,模拟蜂窝通信系统,简称1G; 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简称2G; 第三代,IMT-2000,简称3G。
第三代移动通信简介
在198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提出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概念,当时 被称为未来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系统(FPLMTS)。后来考虑该系统预计在 2000年左右开始商用,且工作于2000 MHz的频段,故1996年ITU采纳日本等 国的建议,将FPLMTS更名为国际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
通过本文档的学习,您可以掌握以下技能:
了解移动通信的发展过程以及LTE的位置和网络 结构。 了解E-UTRAN的协议结构和基本技术。 了解LTE应用的上下行传输技术。
第一部分 LTE前世今生 第二部分 LTE基础技术 第三部分 LTE传输技术
第一部分 LTE前世今生
第一章 LTE前世篇
GERAN
Gb UTRAN Iu
PDN SAE S7 GW
hPCRF S9
Evolved RAN X1
eNB
GPRS Core
S8b
S4 S3 S10
VPCRF
S7
Rx+
HSS
S6
Operator IP
X1
X2
MME
S5 Inter AS
Gi
servicencluding IMS,
PSS, ...)
S11
eNB
S1-U Serving SAE GW
Evolved Packet Core
S2 IP Access
TDD LTE的网元功能
E-Node B
MME
Serving GW
PDN GW
具有现3GPP Node B 全部和RNC大部分功 能,包括: 物理层功能 MAC、RLC、PDCP功 能 RRC功能 资源调度和无线资 源管理 无线接入控制 移动性管理
核心网络:基于ANSI-41
3G 标准
TD-SCDMA
核心网络:基于MAP
CDMA技术是3G的主流技术
向4G演进策略
向LTE演进——分久必合!
LTE
多种技术体制将长期并存,并最终演进到单一网络
第一部分 LTE前世今生
第一章 LTE前世篇
第一节 移动通信的发展 第二节 向LTE演进
第二章 LTE今生篇
第一节 什么时候LTE 第二节 LTE网络结构
9
什么是LTE
LTE:3GPP Long Term Evolution LTE采用优化的UTRAN结构 LTE工程目的是确保3GPP在未来的持续竞争力
LTE是什么
LTE根据双工方式的不同,分为FDD和TDD两种模式 LTE采用基于OFDM和MIMO的空中接口方式,用户峰值速率:UL
RRC PDCP RLC MAC PHY
MME NAS Security
Idle State Mobility Handling
SAE Bearer Control
Serving Gateway S1
17
LTE的扁平化网络架构
eNB Inter Cell RRM RB Control
Connection Mobility Cont. Radio Admission Control
eNB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 Provision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Scheduler)
100Mbps,DL 50Mbps 简化的网络架构,采用flat all-in-ip网络架构,减少系统时延
控制面时延:从驻留态转为激活态小于100ms,从休眠态转为 激活态小于50ms
用户面时延:最小可达到5ms 控制面处理能力:单小区5M带宽内不少于200用户 频谱利用率:1.4MHz、3MHz、5MHz、10MHz、15MHz、20MHz 频谱利用率相对于3G提高2-3倍
国际上目前最具代表性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有三种,它们分别是 CDMA2000 WCDMA TD-SCDMA
其中,CDMA2000和WCDMA属于FDD方式;TD-SCDMA属于TDD方式,并且其上、 下行工作于同一频率。
3G—X-CDMA
WCDMA
核心网络:基于MAP
CDMA2000
第一节 移动通信的发展 第二节 向LTE演进
第二章 LTE今生篇
第一节 什么是LTE 第二节 LTE网络结构
3
移动通信的发展
移动通信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任何人(whoever)可以在任何 时候(whenever)、任何地方(wherever)与其它任何人( whomever)以任何方式(whatever)进行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