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识别技术(实训)
条码技术综合实训

条码编码与打印实验
01
02
条码编码与打印实验
4. 验证打印出的条码是否符合标准。
3. 导入条码数据至条码打印机进行打印。
条码识别与数据采集实验
总结词
掌握条码识别原理及数据采集方法
详细描述
通过实验,学生将了解不同类型的条码(一维码、二维码等)的识别原理,并掌握使用条码扫描设备进行数据采集的方法。
条码管理与维护实验
详细描述
总结词
条码管理与维护实验
01
实验步骤
02
1. 设计条码管理系统架构,包括硬件和软件配置。2. 配Βιβλιοθήκη 和管理条码打印与扫描设备。03
3. 制定条码使用规范和管理制度。
4. 进行日常的维护和管理操作,如定期检查设备、更新标签等。
条码管理与维护实验
实训总结与展望
05
通过实训,我们深入了解了条码技术的原理、编码规则以及在各行业中的应用,掌握了条码打印、扫描等设备的使用方法。
仓储管理
通过条码技术获取货物信息,优化配送路线和提高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配送优化
物流管理领域应用
利用条码技术对病历进行标识和管理,提高病历查询和使用的便捷性。
病历管理
通过条码技术对药品进行追溯和管理,确保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
药品管理
利用条码技术对医疗器械进行标识和管理,提高医疗器械监管和使用效率。
标准化与安全保障
条码技术将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加强安全保障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条码技术发展前景
THANKS
感谢观看
总结词
数据分析能力
详细描述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数据分析能力,掌握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能够对条码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为实际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自动识别技术》课程的思政教学设计探索

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创新教育研究, 2023, 11(2), 175-181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ces https:///10.12677/ces.2023.112029《自动识别技术》课程的思政教学设计探索 张金晶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收稿日期:2022年12月23日;录用日期:2023年2月1日;发布日期:2023年2月10日摘要 针对电子信息大类的专业课程《自动识别技术》,提出以职业素养为核心,围绕岗位认同、民族自信、职业规范、标准意识四大类别,把思政要素“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课堂中的教学设计思路。
本文从以塑造职业素养为核心的内涵意义出发,紧密结合课程内容,梳理出知识点与技能点融入思政教学的底层逻辑,进而提出提升教师团队素质、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引入过程性考核机制三项改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举措。
思政教学设计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思想价值、能力和素质,实现了课程思政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课程思政,职业素养,教学实践,教学策略Exploring the Design of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of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Jinjing ZhangShanghai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hanghai Received: Dec. 23rd , 2022; accepted: Feb. 1st , 2023; published: Feb. 10th , 2023AbstractFor the professional course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of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category, the teaching design idea of “infiltrating” the eleme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classroom is proposed with professionalism as the core, focusing on four categories: job identity, national confidence, professional norms and standard awareness. In this paper, from张金晶the connotation of shaping professionalism as the core meaning, the underlying logic of integrat-ing knowledge and skills points into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sorted out by closely combining with the course content, and then three 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y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team, adopting flexible teaching methods and introducing process assessment mechanism. The teaching desig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nhances student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deolog-ical values, abilities and qualities, and achieves the goal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Keywords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ism, Teaching Practice, TeachingStrategies Array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国家教育部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认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是思想教学和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活动。
rfid实训报告

rfid实训报告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尤其是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逐渐在各行各业应用开展。
本文将以RFID实训为主题,探索RFID技术的原理、应用场景以及其在实训中的具体应用。
一、RFID技术的原理RFID技术利用电磁波通过无线方式实现物体的自动识别和数据传输。
它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RFID标签、读写器和中央数据库。
RFID 标签内部包含一个芯片和一个天线,芯片用来存储和处理数据,天线用于与读写器进行通信。
读写器则通过天线向RFID标签发送电磁波信号,并接收从标签返回的响应信号。
中央数据库用来存储和管理来自各个标签的数据。
二、RFID技术的应用场景RFID技术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下面将介绍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
1. 物流管理在物流行业中,RFID技术可以通过标签精确追踪货物的位置和状态,提高物流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在物流过程中的关键节点使用RFID读写器,可以实现自动化记录货物进出库的时间和位置,并通过网络上传至中央数据库,从而方便管理者实时掌握物流情况。
2. 仓库管理RFID技术也可以应用于仓库管理中。
每个货物都附带一个RFID标签,仓库管理人员可以通过RFID读写器快速扫描并记录货物的进出库信息。
这不仅提高了仓库管理效率,同时也能减少人为错误。
3. 超市购物RFID技术可以应用于超市购物体验的改进。
如果每个商品都带有一个RFID标签,消费者只需要将购物车推过RFID读写器,系统就能自动识别所有商品并计算总花费,避免了传统扫码购物的繁琐过程。
4. 动物追踪RFID技术在农业领域也有广泛应用,比如对家禽、牲畜等动物进行身份追踪。
通过在动物的耳标或体内植入RFID标签,饲养员可以精确记录动物的信息,包括疫苗接种情况、生长发育等。
这有助于提高养殖效率和动物健康管理水平。
三、RFID技术在实训中的应用在RFID实训中,学生需要掌握RFID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实际操作来提升实践能力。
自动识别技术实训

01
学习图像识别和语音识 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了解常见的算法和模型。
03
完成实训报告,总结实 训成果和心得体会。
05
掌握条形码和RFID技术 的原理和应用,学习相
关设备的使用方法。
02
进行实验和项目实践, 包括数据采集、处理、
分析和应用等环节。
04
02
条码识别技术
条码识别原理
光电转换原理
通过条码扫描器中的光源照射条码, 条码上的黑白条纹反射不同强度的光 信号,经光电转换器转换为电信号。
设计识别算法
根据选定的自动识别技术,设计相应的识别算法,包括特征提取、 分类器设计等。
构建识别系统
将设计的识别算法集成到系统中,构建完整的自动识别系统,包括 数据预处理、模型训练、识别结果输出等模块。
实训项目实现过程与结果展示
数据准备
收集、整理和标注用于训练 和测试的数据集。
算法实现
编写代码实现设计的识别算 法,包括特征提取、分类器 训练等。
应用;
多模态识别技术将成为研究热 点,如图像与语音、文本与语
音等的联合识别;
自动识别技术将在更多领域得 到应用,如智能家居、智慧医
疗、智能交通等;
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和计算 能力的提升,自动识别技术的 准确性和实时性将得到进一步
提升。
对个人职业发展的意义和影响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自动识别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 认识,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别和定位。
常见图像与视频识别技术
人脸识别
通过检测和匹配人脸特征,实现身份识别和 验证。
场景识别
识别图像或视频中的场景类型,如室内、室 外、城市、自然等。
rfid实训报告

rfid实训报告《RFID 实训报告》在当今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正逐渐在各个领域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这一技术,我参加了本次的 RFID 实训课程。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熟悉 RFID 技术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工作流程以及实际应用,通过实际操作和项目实践,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今后在相关领域的工作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设备与环境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使用了一系列专业的RFID 设备,包括读写器、电子标签、天线以及相关的软件和开发工具。
实训环境搭建在专门的实验室中,配备了完善的实验设备和网络设施,为我们的实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RFID 技术原理RFID 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
2、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四、实训内容1、基础理论学习首先,我们通过课堂讲解和资料阅读,学习了 RFID 技术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以及与其他自动识别技术的比较。
了解到 RFID 技术按照电子标签供电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无源 RFID 系统、有源 RFID 系统和半有源 RFID 系统;按照工作频率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和微波等不同频段的系统。
2、设备操作与实验在掌握了理论知识后,我们开始进行实际的设备操作和实验。
通过对读写器和电子标签的参数设置、数据读写等操作,熟悉了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工作流程。
自动识别技术课程实训报告

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识别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自动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和实际操作技能,我们选择了《自动识别技术》这门课程进行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二、实训目的1. 熟悉自动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2. 掌握自动识别设备的操作方法和维护技巧。
3.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训内容1. 自动识别技术概述实训首先对自动识别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包括条码技术、RFID技术、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生物识别技术等。
让学生了解各种识别技术的特点、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2. 条码技术实训(1)条码打印:学生使用条码打印机打印出各种规格的条码,熟悉条码的打印方法和注意事项。
(2)条码扫描:学生使用条码扫描枪对打印出的条码进行扫描,验证条码的正确性。
(3)条码应用:学生将条码应用于实际场景,如商品管理、库存管理等。
3. RFID技术实训(1)RFID标签制作:学生使用RFID标签打印机制作RFID标签,熟悉标签的制作流程。
(2)RFID读写器操作:学生使用RFID读写器读取标签信息,验证标签的正确性。
(3)RFID应用:学生将RFID技术应用于实际场景,如人员考勤、物流跟踪等。
4. OCR技术实训(1)OCR软件安装与使用:学生安装OCR软件,学习OCR软件的基本操作。
(2)图像采集与处理:学生使用摄像头采集图像,并对图像进行预处理。
(3)文字识别与输出:学生使用OCR软件对图像中的文字进行识别,并将识别结果输出。
5. 生物识别技术实训(1)指纹采集与识别:学生使用指纹采集设备采集指纹,并使用指纹识别系统进行比对。
(2)人脸识别:学生使用人脸识别系统对图像进行人脸检测和识别。
(3)生物识别应用:学生将生物识别技术应用于实际场景,如门禁系统、身份验证等。
RFID课程实践实训报告

目录第一章 RFID基本知识 (1)1.1 RFID概念及原理 (1)1.1.1 概念 (1)1.1.2 组成 (2)1.1.3 工作原理 (2)1.2 RFID分类 (4)1.3 RFID系统的应用 (7)第二章学生管理系统硬件设计 (9)2.1 系统框图(组成) (9)2.2 各部分选择及作用 (9)2.3 系统组网计算机组网 (10)第三章学生管理系统软件设计 (11)3.1 数据库开发软件介绍 (11)3.1.1 Access数据库 (11)3.1.2 Visual Basic软件 (11)3.2软件结构(功能) (11)3.2.1 Access数据库软件结构 (11)3.2.2 VB软件结构 (12)3.3 功能实现 (13)第四章总结 (15)参考文献: (16)第一章 RFID基本知识1.1 RFID概念及原理1.1.1 概念RFID 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缩写,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
RFID 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
RFID 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埃森哲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弗格森认为 RFID 是一种突破性的技术:第一,可以识别单个的非常具体的物体,而不是像条形码那样只能识别一类物体;第二,其采用无线电射频,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而条形码必须靠激光来读取信息;第三,可以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识读,而条形码只能一个一个地读。
此外,储存的信息量也非常大。
图1.1-1:传统条形二维码标签第 1 页共16 页1.1.2 组成射频识别(RFID)系统因应用不同其组成也会有所不同,但基本都是由电子标签、读写器和天线这三大部分组成。
RFID系统的基本组成如图1.1-2所示:图1.1-2:RFID系统组成标签(T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有源标签还需要电池和传感器等) ,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
《自动识别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自动识别技术应用》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自动识别技术应用》是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针对物联网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物联网系统应用软件开发等关键岗位,经过对企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调研和分析后,归纳总结出来的为适应物联网系统管理、物联网系统故障分析、物联网系统故障维护、物联网系统运行过程测试、PC端应用软件开发、串口通讯程序开发等能力要求而设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2.课程任务《自动识别技术应用》课程通过对基于RFID技术和WPF平台的物联网应用系统的运行、调试和开发等实际项目学习,增强学生对RFID技术应用的认知,让他们熟练掌握RFID 系统组成、工作过程、设备特性、典型应用,熟悉WPF开发运行环境搭建、WPF典型应用程序开发、基于RFID技术简单应用系统开发,从而满足企业对相应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
3.课程要求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物联网系统运行环境搭建、物联网系统故障进行定位分析、物联网系统故障排除、PC端应用软件的安装与调试、PC端程序开发、串口通信程序开发等方面的岗位职业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毕业设计与答辩》等后续课程学习及对口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RFID相关概念;(2)熟悉RFID相关技术方案;(3)熟悉RFID应用;(4)熟悉WPF基本控件;(5)熟悉WPF事件处理方式;(6)掌握SQLServer数据库创建方法;(7)掌握SQL脚本中表和记录操作相关命令;(8)掌握WPF访问、操作数据库的方法;(9)掌握WPF中串口相关类;(10)掌握WPF进行RFID寻卡、读卡、写卡的方法。
2.能力目标(1)会设计基于RFID的物联网应用系统;(2)会搭建WPF物联网应用程序开发运行环境;(3)会基于SQLServer创建数据库、管理表、管理记录、实现查询;(4)会应用WPF实现串口助手基本功能;(5)会应用WPF进行RFID的寻卡、读卡、写卡;(6)会应用WPF访问、操作SQLServer;(7)会进行PC端物联网应用系统管理、故障分析与故障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识间进行信息的交换和通信, 就构成了物联网。 在物联网中,自动识别系统可以对 物品自动进行标识和识别,并可以将数据 实时更新,是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重 要组成部分,是物联网的基石。
1.2 自动识别系统的组成
自动识别系统因应用不同其组成会有所 不同,但基本都是由标签、读写器和计算 机网络这三大部分组成。标签的形式很多, 例如可以是条码或电子标签。读写器是读 写标签信息的设备。读写器可以通过标准 接口与计算机网络进行连接,计算机网络 完成数据的处理、传输、通信和管理的功 能。
3.3 射频识别系统分类
1. 按照频率分类
2. 按照供电方式分类 3. 按照耦合方式分类 4. 按照技术方式分类 5. 按照保存信息方式分类 6. 按照工作方式分类
自动识别系统
在物联网中,自动识别系统可以对物品自 动进行标识和识别,并可以将数据实时更 新,是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物联网的基石。 射频识别以电子标签来标识某个物体,以 读写器作为识别装置,通过射频无线信号 自动识别目标对象,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 动识别系统,也是目前最重要的自动识别 系统。
1.2 自动识别系统的组成
2 自动识别技术分类
2.1 分类标准
2.2 条码识别
2.3 磁识别 2.4 IC卡识别 2.5 射频识别
2.1 分类标准
3 射频识别系统
3.1 3.2 3.3 3.4 3.5 3.6 3.7 射频识别系统组成 射频识别发展历史 射频识别系统分类 射频识别工作原理 电子标签与读写器 射频识别标准体系 射频识别发展趋势
1 自动识别概述
1.1 自动识别技术的概念
1.2 自动识别系统的组成
1.1 自动识别技术的概念
自动识别技术是应用一定的识别装置,通 过被识别物品和识别装置之间的接近活动, 自动获取、自动识读被识别物品的相关信 息,并提供给后台的计算机处理系统来完 成后续相关处理的一种技术。自动识别技 术是一种高度自动化的信息或数据采集技 术,是用机器识别对象的众多技术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