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音乐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教案

合集下载

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必修: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

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必修: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

歌曲赏析
第一百零一(时钟)交响曲
第二乐章
鉴赏提示
这一乐章的旋律优美、妩媚,在旋律声部的下面,隐 伏着“嘀嗒嘀嗒”的“时钟”响声。
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小夜曲
第二乐章
作者介绍 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欧洲古典乐派 代表人物。生于萨尔茨堡。从小跟父亲学习音乐。五岁 即随父亲到欧洲各地演出。十七岁起任萨尔获堡大主教 的言廷乐师。后辞去职务,靠专职作曲为生。主要作品 有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以及 大量交响曲、协奏曲、类鸣曲和室内乐等。
弦乐小夜曲
今天的学习到此结束,大家都学会了么?
谢谢
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

作者介绍
维瓦尔第(1678-1741)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自 幼学习小提琴,曾任教会学校音乐教师和宫廷乐长。代 表作有协奏曲《和谐的灵感》、《非凡》,歌剧《罗西 莱纳和奥龙塔》,清唱刷《胜利的犹狄》等。
歌曲赏析
水上音乐组曲
鉴赏提示
从欧洲文艺复兴到思想启蒙运动,新兴的资产阶级 在思想领域内提出了“自由”、“平等”、“理性”等 口号,波及文学艺术领域。音乐方面,教会音乐仍有很 大势力;宫廷、贵族的音乐活动频繁;同时,反映平民 生活的音乐也不断涌现。多样的社会环境推动了音乐的 发展。
弦乐小夜曲
第二乐章
鉴赏提示 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敲响了封建王朝的丧钟。作为贵 族附庸的音乐家,从莫扎特开始,不堪忍受仆从的地位 ,纷纷辞去宫廷职位,靠出卖自己的作品度日,主要为 平民和公众写作。莫扎特与他的前辈海顿和后来的贝多 芬用自己的作品创立了“维也纳古典乐派”。
歌曲赏析
弦乐小夜曲
歌曲赏析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教学设计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教学设计

---------------------------------------------------------------最新资料推荐------------------------------------------------------湘版高中音乐鉴赏:《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教学设计湘版高中音乐鉴赏:《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教学设计湘版高中音乐鉴赏:《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教学设计《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教案及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仔细看图,是否能找出它们的特点。

回答问题 1、听完这段乐曲、看完这两张图片有何感受?富丽堂皇、热烈鲜艳、富有动力,常给人以紧迫感宗教音乐又称圣乐,它既传达上帝给人们的启示,又表现信徒对上帝的崇敬、赞美、信仰和祈求。

宗教音乐是欧洲艺术音乐的源头,在 18 世纪以前欧洲音乐主荒要以教会音乐为主 2、反搏映了欧洲哪个时期的音乐欣风格?巴洛克时期二、引家导学生了解巴洛克时代音俐乐巴洛克时代(16 折 00~1750)起源于种意大利并流传于欧洲的一棺种音乐风格,巴洛克本来溜是指 17 世纪以来意大利网的建筑风格,其特征是富帜丽堂皇、热烈鲜艳、富有阴动力,常给人以紧迫感,钢音乐上也大体有这些风格哪。

因此被借用过来。

这一扎时期的音乐代表人物有维样瓦尔第、巴赫、享德尔。

1 / 4紊三、欣赏 a)介绍作察者:维瓦尔第(1678 铡 ~1741),意大利作甚曲家、小提琴演奏家。

1 档 678 年 3 月 4 日生于威秧尼斯,1741 年 7 月2 仇 8 日卒于维也纳。

父亲是嘛一位职业小提琴师,任职滤于当地的圣马可教堂。

从塘童年起,维瓦尔迪随父亲照学习演奏小提琴。

c 琵、赏析作品:1、引导学郑生回答所视听的乐曲是由猩那些乐器演奏的;乐曲的惺音乐风格如何?(明快、赵欢乐、华丽而洒脱)2、栽哼唱主旋律请问这首乐曲身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什么袜叫小提琴协奏曲?由讶小提琴作为独奏乐器与小朴型弦乐队互相竞赛的器乐购套曲。

高一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教案

高一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教案

《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教案教学目标:1、能认真聆听西方古典音乐,理解和感受不同的美质。

2、能根据课本上的阅读材料,西方古代音乐(巴洛克时期到维也纳古典乐派)发展的线索(轨迹).能够说出本课所欣赏的巴洛克时期和维也纳古典乐派音乐的风格特点,以及有关音乐家生平简历。

3、能随乐哼唱并记住本课欣赏乐曲的音乐主题。

教学重、难点:1、旨在通过聆听与分析作品,使学生了解古代音乐发展的线索和音乐上的成就,及区分开巴洛克时期与维也纳古典乐派音乐风格的不同。

2、拓宽学生的视野,增进他们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兴致。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1、人们常说:“音乐是时代的号角,历史的见证”。

不同时期的音乐都具有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与艺术风格,这节课,就请同学和老师一同来了解一下西方古代音乐巴洛克时期至古典主义时期的简要历程。

2、首先请同学来欣赏一首合唱曲《哈利路亚》,听的过程中思考这样几个问题:①音乐有何特点?②脑海中会浮现怎样的画面,联想到什么事物?学:①庄重、威严、雄浑而崇高……②教堂、耶稣、圣母、上帝……师:总结:乐曲气势磅礴,给人内心很强的震撼力,旋律洗炼而悠长,眼前浮现出信徒们在做礼拜时,对上帝的崇敬、赞美、信仰和祈求之心。

这首合唱曲,很好的体现了宗教音乐的庄重典雅,成为传世佳作,接下来,我们就一同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宗教音乐?二、新授:1、①宗教音乐又称为圣乐。

既传达上帝给人们的启示,是欧洲艺术音乐的源头。

②宗教音乐历来以声乐为主,这是因为声乐具有歌词,便于信徒传经布道。

③宗教音乐包括:弥撒曲、受难曲、清唱剧、康塔塔和众赞歌。

④在18世纪以前,欧洲音乐主要以教会音乐为主,而18世纪启蒙时期以后,音乐开始向世俗化发展,进入蓬勃发展时期,但教会音乐仍占据中心地位。

2、接下来我们就一同了解一下巴洛克时期音乐的有关知识①巴洛克时期(1600——1750)是起源于意大利并流传于欧洲的一种音乐风格,“巴洛克”原意为不圆的珍珠,是指17世纪以来,意大利的建筑风格。

高中音乐选修:音乐鉴赏四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高中音乐选修:音乐鉴赏四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
主讲人:唐璐
一、教材分析:
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及音乐课程的性质,高中音乐课程的内容结构分五个板块,本课属于音乐与时代板块。

是湘教版的《音乐鉴赏》第三单元的第四节内容。

本节课以欣赏宗教音乐和世俗音乐发展为主要教学内容。

通过听赏、观看和体验,使学生对古典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作用在于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增进他们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兴致。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欧洲音乐的发展历史,认真聆听西方古典音乐,理解和感受不同美质。

2.过程与方法:了解什么是宗教音乐和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的风格特点,及其有关音乐家生平简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随音乐哼唱并记住本课欣赏乐曲的主旋律。

在教学
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加强与他人合作意识,培养集体主义
精神。

三、教学设计:
1.学唱宗教音乐《哈利路亚》;
2.听赏宗教器乐管风琴作品;
3.简介维也纳三杰;
4.古典之一时期四重奏;
5.古典之一时期交响乐;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本章节主要让学生解西方音乐发展的简要历史,了解欧洲古代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到维也纳古典乐派这段时期的音乐。

难点:通过聆听分析这些作品,了解西方古代音乐起源于宗教音乐并在此基础发展的线索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增进他们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兴趣。

五、教学内容讲授:。

张明玺教案设计《从宗教走向世俗》

张明玺教案设计《从宗教走向世俗》

《从宗教走向世俗》高中音乐鉴赏张明玺山东潍坊第四中学2013-3从宗教走向世俗一、基本信息名称:《从宗教走向世俗》执教教师:张明玺课型:高中音乐鉴赏课所属章节:第四单元《音乐与时代》第四部分湘教版时间: 45分钟二、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对于高中学生,已经有了较高的音乐审美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是对单纯的音乐个体来说的,由于他们个人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他们对欧洲古典音乐的了解比较片面,对于其作用及特点只是一种感性的认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欧洲古典音乐将处于一种被冷落和冲击的地位,我们应该怎样对欧洲古典音乐?是被动的感受?还是主动的发展?这是师生值得研究的问题。

学生通常的观念都是把欧洲古典音乐与表现内涵割裂开来,与单纯的视听刺激联系起来。

对于欧洲古典音乐是音乐海洋中的那种艺术表现形式以及欧洲音乐的发展史,却了解不多,甚至不去了解。

《从宗教走向世俗》的授课过程试图把这种关系内涵找出来,并试图总结音乐与时代生活的紧密关系。

通过音像片段的视听和实践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懂得:欧洲宗教音乐是怎样奏响世俗的?所谓的世俗是什么?它的表现手法对于表现生活和情感,具有怎样的感染力?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活动要求引导学生在聆听的基础上,体验、领会欧洲古典音乐与生活的内涵关系,并能用理性的审美能力去感受欧洲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的发展。

(二)内容与分析:1、教材章节选段:《春》、《水上音乐组曲》、《第101(时钟)交响曲》、《弦乐小夜曲》等音乐片断。

2 、课外搜集选段:《以色列人在埃及》、《亨德尔——哈里路亚大合唱》、《G弦上的咏叹调》等音乐片断。

本节课可分为:“欣赏与体验”、“活动与探究”两部分,精选了多个代表性的欧洲宗教音乐片段,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欧洲宗教音乐的概念内包括的基本含义。

并通过知识的内化与拓展,让学生探究欧洲宗教音乐的基本规律。

(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加深认识了解通俗音乐,以鉴赏、对比的方法感受《春》、《水上音乐组曲》、《第101(时钟)交响曲》、《弦乐小夜曲》等音乐片断。

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课件

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课件

你所听到的乐曲主要是由哪件乐器 演奏的? 演奏的? 乐曲的音乐风格如何? 乐曲的音乐风格如何?
明快、欢乐、 明快、欢乐、华丽而洒脱
亨德尔 (1685-1759) - )
英籍德国作曲家。 英籍德国作曲家。 在教堂 内任管风琴师及艺术指导。 内任管风琴师及艺术指导。 因酷 爱世俗音乐, 爱世俗音乐, 于1703年迁居德国 年迁居德国 汉堡,从事歌剧创作。 汉堡,从事歌剧创作。1717年定 年定 居英国。 居英国。 代表作: 皇家水上音乐》 代表作 《皇家水上音乐》 弥赛亚》 《弥赛亚》 扫罗》 参孙》 《扫罗》 《参孙》等, 《哈利路亚》流传最为广泛。 哈利路亚》流传最为广泛。
巴洛克”一词起源于葡萄牙语, “巴洛克”一词起源于葡萄牙语,原意 不圆的珍珠” 为“不圆的珍珠”。
本来是指17世纪以来意大利的建筑风 本来是指 世纪以来意大利的建筑风 其特征是富丽堂皇 热烈鲜艳, 富丽堂皇, 格,其特征是富丽堂皇,热烈鲜艳,注重细 常给人以紧迫感。 节,装饰性强,常给人以紧迫感。
音乐中多使用管弦类乐器,少使用打击乐器。 作品内容从服务于宗教转向为世俗的王宫贵族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点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点 巴洛克时期
维瓦尔第、巴赫、亨德尔等是巴洛克时 维瓦尔第、巴赫、亨德尔等是巴洛克时 期的主要作曲家。 期的主要作曲家。

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敲响了封建王朝 的丧钟。 世纪后的古典主义时期 世纪后的古典主义时期, 的丧钟。18世纪后的古典主义时期,作 曲家在思想上追求平等、自由, 曲家在思想上追求平等、自由,作品反 映了市民阶层和上升期资产阶级 市民阶层和上升期资产阶级的精神 映了市民阶层和上升期资产阶级的精神 面貌和追求。 面貌和追求。
请问作品中使用了哪类乐器? 请问作品中使用了哪类乐器? 音乐的风格特点如何? 音乐的风格特点如何?

四、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

四、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

1、你能听出有几个声部?
听赏与互动
2、本乐曲在情绪上有何特点?作曲家是运 用音乐中的哪些要素来体现这一个情绪 的?
从欧洲文艺复兴到思想启蒙 运动,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思想领 域内提出了“自由”、“平等”、 “博爱”等口号,波及文学艺术 领域。音乐方面,教会音乐仍有 很大的势力;宫廷、贵族的音乐 活动频繁;同时,反映平民生活 的音乐也不断涌现。多样的社会 环境推动了音乐的发展。
我想握住你的手
……当别的孩子还在听着“外婆桥”的时候,我身边已 萦绕着维瓦尔第的《四季》,当别人开始学唱周杰伦的《双 节棍》时,我的身边却有着莫扎特的《弦乐小夜曲》……对 于此,难道我还没有握住你的手吗?是的,没有。即使你离 我是那么的近,但我觉得,你的内容是那么的深邃,你有几 百年的文明等待我去追随!
海顿(1732~1809)
奥地利作曲家,欧洲 古典乐派奠基者之一, 他出身于贫苦的车匠 家庭,他刻苦自学作 曲,一生写了106首 交响曲,被称为“交 响曲之王”。主要代 表作有交响曲《伦 敦》、《惊愕》,清 唱剧《创世纪》、 《四季》以及其它器
乐曲等。
第一百零一(时钟)交响曲
这首作品使用了哪些乐器 ? 这首作品的音乐风格是?
灿烂与艰辛并存 莫扎特的人生之路
1756·1·27莫扎特生于奥地利中部城市萨尔茨堡一个宫廷 乐师家庭。 1762 6岁的莫扎特在父亲的带领下到慕尼黑、维也纳、 普雷斯堡作了一次尝试性的巡回演出,表现出色。 1763·6—1773·3莫扎特先后到德国、法国、英国、荷兰、 意大利等国作为期10年 的旅行演出,获得成功。 1781为了争取人身与创作自由,他彻底地同雇佣他的大 主教决裂,毅然辞职。成为奥地利历史上第一个有勇气 和决心反抗宫廷和教会、维护个人尊严的自由作曲家。 1790-1791莫扎特一生中最后两年是经济最窘迫的时期, 他曾说:“我的舌头已经尝到了死的滋味,但我的创作 还是乐观的。”1791年,这位伟大的天才伤感地离开了 这个让他多灾多难的世界。 人们都知道莫扎特念念不忘的《安魂曲》,如今,当全 世界的人们都在怀念、赞美这位音乐天才的时候,或许, 莫扎特的灵魂真正可以安息了。

高中音乐 高中音乐 西方古典音乐从宗教到世俗课件

高中音乐  高中音乐 西方古典音乐从宗教到世俗课件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高中音乐课件
里拉琴:西方最早 的弦乐器。在西方 文学艺术中,里拉 琴一直成为音乐象 征。
西方音乐发展年代表 1450—— 1600 公元 前 32世 纪 公元 前 5世 纪 5世纪 20世纪
17世纪初至18世纪中叶,起源于意大 音乐特点: 利并流传于欧洲的一种音乐风格。“巴洛克” 1节奏特别强烈、活跃,短促而律动;旋律精致、跳跃且持续 一词起源于葡萄牙语,原词义为“不圆的珍 不断; 珠”。 2 乐队以弦乐、木管乐和古钢琴较为常见, 打击乐使用相对 巴洛克本来是指17世纪以来意大利的 较少。 建筑的风格,其特征是富丽堂皇、热烈鲜艳、 3 乐队力度对比性较强, 富有动力、常给人以紧迫感。
小提琴协奏套曲《四季》之一
意大利
维瓦尔第
协奏曲: 音乐体裁的一种。一件或几件独 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的器乐套曲。
古典主义音乐特点
1旋律短小精炼,自然流畅,富有歌唱性,与民间音乐 联系更为紧密 2节奏鲜明规整 3具有清晰、和谐、丰满的和声音响情绪对比强烈 4结构完整严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交响曲之父
器乐体裁的一种。大型 管弦乐队演奏。
旋律 节奏 其他 元素
一个音乐主题,流畅 短小精炼,自然流畅 优美,富有表现力 富于歌唱性
鲜明、朝气蓬勃 鲜明规整
乐队以弦乐、木管乐 乐队增加了木管、铜 和古钢琴为,打击乐 管乐器 使用较少
(1756-1791) 奥地利作曲家。古典乐派代 表人物。从小跟父亲学习音 乐,显示出惊人的音乐才华, 被誉为“音乐神童”主要作 品有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主题淳朴、抒情,曲调宽广, 《唐璜》、以及大量交响曲、 和弦配置简单清晰。 协奏曲、奏鸣曲和室内乐。
巴洛克
VS 古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教案
教学目标:、能认真聆听西方古典音乐,理解和感受
不同地美质.
、能根据课本上地阅读材料,西方古代音
乐(巴洛克时期到维也纳古典乐派)发
展地线索(轨迹).能够说出本课所欣赏
地巴洛克时期和维也纳古典乐派音乐地
风格特点,以及有关音乐家生平简历.
、能随乐哼唱并记住本课欣赏乐曲地音
乐主题.
教学重、难点:、旨在通过聆听与分析作品,使学生
了解古代音乐发展地线索和音乐上
地成就,及区分开巴洛克时期与维
也纳古典乐派音乐风格地不同.
、拓宽学生地视野,增进他们对世界
音乐文化地兴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人们常说:“音乐是时代地号角,历史地见证”.
不同时期地音乐都具有各自不同地表现形式与
艺术风格,这节课,就请同学和老师一同来了
解一下西方古代音乐巴洛克时期至古典主义时
期地简要历程.
、首先请同学来欣赏一首合唱曲《哈利路亚》,听
地过程中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①音乐有何特点?
②脑海中会浮现怎样地画面,联想到什么事物?
学:①庄重、威严、雄浑而崇高……
②教堂、耶稣、圣母、上帝……
师:总结:乐曲气势磅礴,给人内心很强地震撼力,旋
律洗炼而悠长,眼前浮现出信徒们在做礼拜时,对上帝地崇敬、赞美、信仰和祈求之心.这首合唱曲,很好地体现了宗教音乐地庄重典雅,成为传世佳作,接下来,我们就一同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宗教音乐?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新授:、①宗教音乐又称为圣乐.既传达上帝给
人们地启示,是欧洲艺术音乐地源头.
②宗教音乐历来以声乐为主,这是因为声乐
具有歌词,便于信徒传经布道.
③宗教音乐包括:弥撒曲、受难曲、清唱剧、
康塔塔和众赞歌.
④在世纪以前,欧洲音乐主要以教会音乐
为主,而世纪启蒙时期以后,音乐开始
向世俗化发展,进入蓬勃发展时期,但教会
音乐仍占据中心地位.
、接下来我们就一同了解一下巴洛克时期音乐
地有关知识
①巴洛克时期(——)是起源于意
大利并流传于欧洲地一种音乐风格,“巴洛
克”原意为不圆地珍珠,是指世纪以来,意大利地建筑风格.下面我们通过书上地画面来归纳一下世纪意大利地建筑风格有何特点?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学:富丽堂皇,热烈鲜艳……
师总结:富有动力,常给人以紧迫感,当时音乐也大体
具有这些风格,因此,被借用过来,把这一时
期地音乐称为巴洛克时期音乐.
②这一时期地代表人物:维瓦尔第、巴赫、亨
德尔等.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具有巴洛克时期音乐风
格地由维瓦尔第创作地器乐作品《春》.
作者介绍
①接下来我们采用分段赏析地方法,边欣赏
边听老师作讲解,首先来听第一乐段即音乐主
题,听地过程中大家思考:主题旋律有何特
点?它表现地内容是什么?(音乐华丽而洒
脱,欢乐愉悦;表现内容为: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春意盎然,无比欢欣.好,请同学们牢牢记住这段旋律,如果我们用一个大写字母来标记,看看主题旋律共出现过几次.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②听第二段旋律,它地主要演奏乐器是什么
呢?(小提琴)大家会发现小提琴以一连串尖
锐地颤音,模仿了一种小动物地鸣叫声(群鸟
地鸣叫),乐谱上标着“小鸟唱着欢乐之歌迎
接春天地到来.”好,我们把这一乐段称为第
一插部,用来标记.
③接着往下听,这段旋律是否熟悉,对了是主题旋律再现,往下听这段旋律,大家会发现它有一种连绵不断之感,乐曲用连续不断地十六分音符来表现微风轻佛清泉,泉水叮咚流淌如诗一样地美丽意境.第二插部用标记.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④这段音乐又回到了主题旋律(),大家会发现这段音乐地力度与强度发生了很大地变化,这预示着什么呢?表现了什么样地内容?(大家知道春季是个变化异常地季节,音响地变化预示着“天空乌云笼罩,电光闪闪,雷声怒吼”,作者巧妙地在乐队低音区用同音反复和小提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琴一连串三连音形成对比采构成音响,产生了
很强地威力和暴风雨地效果).用来标记,第三插部.
⑤乐曲又回到主题旋律(),作者标着“雷鸣
电闪转瞬即逝,鸟儿又婉转歌唱”.第四插部,用来标记.
⑥好,我们来听结尾处音乐.春天主题再次响
起,在明快、欢乐地气氛中结束全曲().
、好,同学们看一下黑板,()主题旋律共出现过几次呢?(次),并且很有规律性多次循环交替出现地,那么这种曲式结构我们称为回旋曲式.称为主题旋律,、、、分别是各个插部.好,希望同学们对这种结构有所了解.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全曲描绘出怎样一幅画面?把老师分析地内容归纳一下.
答:描绘了春天地到来,鸟儿在欢乐地歌唱,微
风轻拂清泉,泉水叮咚流淌,以及天空乌云
笼罩时,电闪雷鸣,又转瞬即失,像诗一样
美丽地意境.
乐曲地音乐风格如何?(明快、欢乐、华丽而洒脱)
、作者维瓦尔第还亲自为这部作品写了十四行
诗,目地在于说明音乐地特征,为了加深同
学们地印象,我们找学生配乐诗朗诵,再来
完整地欣赏一遍.
、好,希望同学们对巴洛克时期地音乐有所了解.
、①年巴赫地去世标志着巴洛克时期地结束,
西方音乐史又迎来一个新地音乐时期——古
典主义时期(——),世纪后地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在思想上追求平等、自由,作品反映了市民阶级和上升期资产阶级地精神面貌和追求.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②这一时期地代表人物是大家所熟悉地海顿、莫
扎特、贝多芬,他们地作品至今仍感动和激励
着人们对美好未来地向往和追求,给人以美地享受和精神力量.
③接下来给同学们介绍一首由海顿创作地《时钟
交响曲》.
、作者介绍,一生写了首交响曲,被称
为“交响曲之王”.
、接下来同学们带着这样几个问题来欣赏.乐曲地背景音乐有何特点?(时钟发出地滴答声)音乐风格如何?(音乐清新、自然、均衡、统一、淳朴)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这一乐章优美、妩媚地旋律与滴答声交相辉映,
颇有些喜剧效果,也难怪这一乐章演奏完后,掌
声如雷、海顿不但不发怒,反而让乐手们重奏一
遍.(交响曲演出时,乐章之间一般不鼓掌,要
直到全曲结束才鼓掌).
、①好,通过两首乐曲地欣赏,我们来比较一下,
巴洛克与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地不同之处.
巴洛克古典主义
服务对象王宫贵族普通城市居民
旋律较难演唱具有歌唱性
音乐风格明快、欢乐、华丽而洒脱清新、淳朴、自然、统一
②通过对比,我们了解到古典主义时期地音乐体
现了乐理、乐器使用及作曲家思想上地进步.
、好,同学们有没有真正了解巴洛克与古典主义
时期音乐地不同呢?那么,我来考考大家,听两
首音乐地片断,来辨别哪首巴洛克时期音乐,哪首是古典主义时期音乐.
师讲解:、乐曲一开始既由圆号与统乐器组相互呼应,奏出轻捷同音反复和华丽地颤音,形成活跃欢快地气氛,圆号柔和圆润地音色给乐曲增添了一抹妩媚地色彩,音乐风格明快、欢乐、华丽而洒脱.属于巴洛克时期地作品:亨德尔《水上音乐组曲》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乐曲音响和谐,逻辑严谨,旋律上则追求优
美流畅,带有德、奥民间音乐地歌唱性,在形式
上追求结构地完美,音乐风格清新、自然、淳朴
统一.属于古典主义时期地作品:莫扎特《弦乐小夜曲》
、文艺复兴时期地思想和文化地发展,使一些
音乐音冲破教会地禁锢,用音乐来表达普通
人地情感,世俗音乐得到发展,西方音乐开
始从宗教走向世俗.
、给同学们补充一下“西洋管弦乐队地乐器分类”.
①民族(吹管、弹拔、拉弦、打击乐)
②西洋(弦类、铜管、木管、打击乐)
三、总结:这一课我们主要了解了宗教音乐,巴洛克时期及古典主义时期地代表作品,以欧洲音乐
这一发展线索,我们了解欧洲古代许多音乐
精品都起源于宗教音乐,众多音乐大师给我
们留下了丰富地音乐遗产.下节课我将给同
学们介绍欧洲音乐发展地另一个时期:音乐
从古典走向浪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