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并列、递进、对照、六字联珠共90页文档

合集下载

议论文结构之总分式、并列式

议论文结构之总分式、并列式

• 并列式的结构模式图 • 一、引论(提出论点) • 二、本论:(论证分论点) • 1、论证分论点①: 论据①+分析论证 • 并列 2、论证分论点②:论据②+分析论证 • 3、论证分论点③:论据③ +分析论证 • 三、结论(回应全文) • ①总结上文②发出号召
• 那么,怎样拓展思路呢?
• 譬如吴晗先生的《谈骨气》一文, • 一、引论,提出中心论点: “中国人是有骨 气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 能屈) • 二、本论,分析问题。 • 每个时代都有有骨气的人,我们祖先的许多有 骨气的动人事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 1、富贵不能淫(文天祥拒绝降元) • 2、 贫贱不能移(不食嗟来之食) • 3、 威武不能屈(闻一多横眉怒对敌人) • 三、结论,解决问题 • 孟子的话在今天仍有意义。我们无产阶级有自 己的骨气,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专注是力量的发动机,是真理的显微 镜,是成功的助推器。专注使人产生美的 灵感,激发美的追求,创造美的事物。因 为专注,我们感受到世界的精彩;拥有专 注,我们创造更精彩的世界。
• 【针对性训练】 • 用并列式结构分解中心论点。注意并列部 分的顺序。
• 题目:《梅花香自苦寒来》
• 【答案示例】
• • • •
• ⑵追溯前提——分析提出论点的原因、条 件。 • 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其产生的 条件和原因。 • 分论点要回答“为什么中心论点是正确的” 这个问题。因此,只要围绕中心论点问一 个“为什么(要……)”,就能找到提出 分论点的方向。
• 【实例分析】为作文“拥抱生活”拓展思 路。 • “拥抱生活”是热爱生活的形象说法。我 们可以这样问自己:生活有什么值得我们 去爱呢?回答是:生活是美好的,生活给 了我们丰厚的馈赠。 • (这是一个前提,顺着这个前提我们可以 想到很多: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有灿烂的阳 光、明朗的天空、壮美的山川、娇艳的花 朵……还有温暖的亲情、美好的友情、成 功的喜悦、不可战胜的群体的力量……甚 至磨难痛苦也是生活的馈赠,因为“苦痛 是一所学校”,教会我们许许多多东西。)

六字连珠

六字连珠
(简洁、醒目,可用两段开头法,约4行)
略 较详 较略
正——正面举例论述
(排比列举事例;段的首尾要勾联论点)
反——反面举例论述
(举例有三种形式:举实例、概括举例、假设举例)
深——对中心和事例进行深入复分析、开掘 最详
(方法:辨是非、挖原因、引哲理、 换论证等)
联——紧密联系现实,展开议论
(一般联系青年与改革)
“涉深水”,在更高、更深的领域进取,开拓。
(正段:正面列举两例证明论点,红色字体是勾联论点)
【反】反之,如果对任何事物只是浅尝 辄止,稍有些“小鱼小虾”的收获就洋洋 得意,那么自古至今,就不会取得什么生 产上、科技上的进步,人们也不会创造什 么现代化生活了。 (反段:从反面假设举例,与上段形成 对比)
(2)从“为什么”的角度设臵分论点 2、以“杂”为话题 中心论点:“杂”给世界带来了缤纷的美
“ 杂世 ”界 而因 美 文学因“杂”而多姿 艺术因“杂”而多彩 科学因“杂”而发展 生活因“杂”而味美
(3)从“怎么样”的角度设臵分论点 3、以“人生的加减法”为题 怎样面对人生的加减?
面对人生的加减,要携一颗淡然之心; 面对人生的加减,要加一点自然的清逸野气; 面对人生的加减,贵在坚持自我。
文化需要包容性
张家界“南天一柱”更名为“哈利路亚山”的举动无疑又触 动了不少人对于本土文化的固有的排异心理。有人说一个名字的 背后是一个民族的劣根性:浮躁、短视、逐利,也有人说这一更 名就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而在我看来,有此更名之举,正是 体现了一种有远见有自信的文化包容胸怀。 所谓的文化包容性,不仅仅是对异域色彩的接受,更要有利 用它、吸收它的远见和气度。“南天一柱”乘着《阿凡达》的热 映而更名为影片中的“哈利路亚山”,是善用了它的受关注度, 开发出它的商业价值,以进军国际市场,何过之有?再者,对于 那些为吸引眼球而化用的“中国的格莱美”“中国的奥斯 卡”“中国的……”,我们都处之泰然,而对一个旅游景点换了 洋名就暴跳如雷岂不有失公平?把它与文化信心的缺乏联系在一 起,实在是一种断章取义的偏激。

总分、并列、递进、对照、六字联珠共92页

总分、并列、递进、对照、六字联珠共92页
总分、并列、递进、对照、六字联珠
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 当勉励 ,岁月 不待人 。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议论文结构(并列、对照)婷

议论文结构(并列、对照)婷
A.开篇运 用对偶、反 问、排比等 修辞手法, 极有气势。 之后顺理提 出论点“我 因他们而深 深感动”。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诸 葛孔明忠贞的写照。报先帝,他运 筹帷幄,决胜千里。纵然临危受难, 也就不弃不离,真忠臣也!辅后主, 他衷心耿耿,出师伐魏,可谓“出 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纵然面对扶不起的阿斗,他依然尽 心竭力,不怀二心,真壮哉!孔明 留下了“虽逢其主,不逢其时”的 千载悲剧,哀也! 我因孔明的忠贞 而深深感动!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 一声誓言动人心弦。毛泽东这一 构与A相 同,分 胸怀博大、才华横溢且成就了千 秋霸业的伟人,以举世无双的指 别从由古 而今的顺 挥才能及“农村包围城市”的战 序,从 略部署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不屈个 他改变了历史,他拯救了人民, 性”、 他以博大的胸怀向世人展示了真 “王者雄 风”分析 正的王者雄风。 论证。 我因他的宽广胸襟而深深感动!

刘备面对失去二弟的挫折,因结义之情无法 释怀,放大痛苦,结果在痛苦中作出错误决定, 贸然出兵伐吴,落得“白帝托孤”的千古悲剧, 可悲可悲!(从反面用例) •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古人已经为我们作出 太多的榜样,也留下了太多的遗恨。在现在竞争 日益加剧的社会里,挫折无处不在,若因一时受 挫而放大痛苦,将会终身遗憾。遭遇挫折,就当 它为一阵清风,让它从你耳边轻轻吹过;遭遇挫 折,就当它为一阵微不足道的小浪,不要让它在 你心中激起惊涛巨波;遭遇挫折,就当痛苦是你 眼中的一颗尘粒,眨一滴泪,就足以将它淹没。 (从反面分析、论证)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引论 提出问题(总) 分析论证① (提出论点) 本论 分析问题(分)分析论证② 分析论证③ (证明论点) 结论 解决问题(总) (照应全文)
议论文常用的几种结构方式: 1、总分式:包括“总——分”式、“分—总” 式、“总—分—总”式 2、并列式:也称平行式结构,既几个论据之间 的关系是平等的并列排列的 3、递进式:即几个论据之间的关系是层层深入、 步步推进的(层进式) 4、对照式:即把一种事物(意思和观点)同另一 种事物对比,以突出一种事物(意思和观点)的 正确性,多用正反对照。

对联上下联内容的逻辑关系

对联上下联内容的逻辑关系

对联上下联内容的逻辑关系对联上下联内容的逻辑关系实质就是语法的逻辑问题,句法不通,即使联句意义再好,也难为佳句,这是属对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上下联的关系,除了正对、反对、串对外,从逻辑关系来看,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并列关系上联与下联在意义上一致,在形式上平行并列,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说明同一事物,这种结构关系,就叫做并列关系。

这种形式的联语常在句中用“也”、“又”、“既……又”等,也可以不用关联,不用关联词,称意合法。

例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苏州拙政园联)(注:入若耶溪王籍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为明代弘治进士、御史王献臣弃官回乡后,在唐代陆龟蒙宅地和元代大弘寺旧址处拓建而成,“虽在城市而有山林深寂之趣”。

取晋代文学家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句意,将此园命名为拙政园。

王献臣死后,其子一夜豪赌,将园输给徐氏,其子孙后亦衰落。

拙政园屡易其主,几度荒废。

明崇祯四年(1631)园东部归侍郎王心一,名“归田园居”。

乾隆初,中部复园归太守蒋棨所有。

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进驻苏州,拙政园为忠王府,相传忠王李秀成以中部见山楼为其治事之所。

光绪三年(1877)西部归富商张履谦,名“补园”。

解放后,一代名园得到了保护,1952年正式对外开放。

1961年3月4日被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12月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被誉为“中国私家园林之最”。

早在建园之初,王献臣就邀请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为其设计蓝本,形成以水为主、疏朗平淡,近乎自然风景的园林明代风格。

文征明一生最爱拙政园,与园主过从甚密。

王献臣常邀文宴饮、赏游,文对园中美景乐而忘返。

应园主王献臣之请,作了《拙政园记》,画了《拙政园图》三十一景,并各赋其诗,还亲自栽下紫藤一株,成为苏州一绝,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议论文常见论证结构归纳:并列式、对照式、递进式、综合式、复合式

议论文常见论证结构归纳:并列式、对照式、递进式、综合式、复合式

议论文常见论证结构归纳:并列式、对照式、递进式、综合式、复合式学习清单:1、学习并列式(横式)论证结构2、学习对照式(横式)论证结构3、学习递进式(纵式)论证结构4、学习综合式(纵横)论证结构5、学习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复合式结构一、前言先回顾一下议论文的相关知识:1、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2、论据包括:事实论据、道理论据3、论证方法包括: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4、立论的角度:要小巧、要准确、要新颖、要深刻5、论据的选择:准,具有针对性;真,具有可靠性;精,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多样性);新,具有鲜活性(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时代气息)6、论据的使用:裁,概括论据理,分析论据①正反分析法:“没有……,而是……”“不仅没有……,反而”②假设分析法:“试想……”“如果(倘使假如)……,那么(就)……”“若无……,怎能……”③因果分析法:“正因为如此……,所以……”“之所以……,是因为……”等。

④引申类比法:“都如那样”“......尚且如此,……又何尝不是这样……”“依此类推”缝,组合论据排比组合:“从……到……”“当……的时候”“无论……还是……”对比组合:正例、反例一篇好的议论文,或者一段成功的议论,除了在内容上要做到有理有据之外,在形式上还要做到思路清晰,条理分明,也就是议论要条有理。

二、两种最简单最原始的结构:归纳式、演绎式(论据并列式)(一)归纳式即先摆出一系列事实,然后归纳得出论点。

归纳式主要用于段落里对某个观点的论证,而用作全文结构的较少,一般与其他形式结合使用。

1、片段示例:《劝学》第二段事例1:青出于蓝事例2:冰寒于水事例3:直木輮轮事例4:木受绳直事例5:金就砺利结论:君子博学,则知明无过2、全文示例:过秦论(贾谊)事例1:秦孝公内立法度,外斗诸侯事例2:惠文、武、昭襄三代秦君“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事例3:秦始皇“序八州而朝同列”事例4:秦王朝的废、焚、隳、杀致使“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结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二)演绎式即先提出论点,再用一系列事实证明之,与归纳式正好相反。

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

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

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训练——“六字珠联”式“记事物记清楚了,说道理说明白了;没有语法上的毛病了,没有理论上的毛病了,这就是象样。

至于写得好,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 关于议论文结构的基本知识1、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2、基本结构:第一部分:引论——提出问题第二部分:本论——分析问题第三部分:结论——解决问题3、议论文快速构思法之两种构思样式:整体结构样式:①“六字联珠”式;②扇形结构——总分式。

局部结构样式:①并列式:a.分论点平行;b.论据平行。

②层进式;③对照式。

※六字珠联式1、结构图示:正点深联总反2、内容解说:点正反深联总开门见山,点明中心论点正面举例论述反面举例论述对中心和事例进行深入分析、开掘紧密联系现实,展开议论简洁,醒目,4行,可用两段开头法排比列举事例,段的首尾要勾联论点举例有三种形式:举实例,概括举例,假设举例方法:辨是非,挖原因,引哲理,换论证,提办法,用驳论等一般联系当下现实略写较详较略最详较略略写50-100 200 100 250-300 100 50 总收全文,呼应中心或重申论点,或发出号召??说探索 1 有这样一句话:“涉深水者观蛟龙,涉浅水者得鱼虾。

”意思是说,越深入探索的人所得越多。

因此我们需要倡导探索精神。

是的,只有敢于攀登高峰的人才能看到壮美的景致,只有善于钻研的人才能获得珍贵的成果。

陈景润几十年如一日,向神秘的数学问题挑战,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绩;水稻学家袁隆平,踏遍祖国山山水水,寻找野生水稻,从而探索优良水稻品种的培育,成为中国“水稻之父”??还有无数的学者、勇士,他们无畏于“涉深水”,在更高、更深的领域开拓,进取。

反之,如果对任何事物只是浅尝辄止,稍有些“小鱼小虾”的收获就洋洋得意,那么自古至今,就不会取得什么生产上、科技上的进步,人们也不会创造什么现代化生活了。

也许有人会说:“涉浅水者尚有鱼虾可食,涉深水者喂蛟龙也。

”不错,“涉深水”是不如“涉浅水”来得安逸、舒服,有时还有一定的危险,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六字连珠结构课件

六字连珠结构课件
议论文布局谋篇方法(一)六字联珠 点—正--反--深--联--总 点:点题或中心论点。 正:正面举例论述 反:反面举例证明。 深:深入论证。 联:联系现实。 总:总结全篇。
.
例1
有这样一句话:“涉深水者观蛟 龙,涉浅水者得鱼虾。” 这句 话给你什么启示?
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
各个环节的要求和技巧
.
要求: 以“责任”为话题,题目自拟 1严格按照六字连珠的结构方式 六个自然 段 每一段对应六字中的一个部分 2 举例时几个事例构成排比段落 必须有 3 认真书写 当成考场上试卷 4 有考场意识 抓紧时间 思考加写作共50—60 分钟 书写45分钟 5注意字数 必须在800字以上
.
写作练习:
阅读所给材料,按要求作文。 古希腊神话中终生服苦役的西西弗斯,他命中注定要永远推一块巨石
.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
也有许多人, 他们奋斗过, 辉煌过, 但随后便懈 怠了, 最后落得个“逸豫亡身”的下场。唐玄 宗李隆基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从开元盛世到 安史之乱, 究其原因就是没能将奋斗坚持到底。
.
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生便是如 此,奋斗可以使你前进、成功,甚至辉煌。但 是一时的辉煌不可长存,时间久了就会腐烂变 质。当然辉煌也有它的保鲜剂,那就是不懈地 奋斗。这是为什么呢? 从哲学上说,一切事 物都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这就要求 我们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发展的过程。时间 不可能永远定格在那辉煌的瞬间,只有不懈地 奋斗,才能创造一次又一次的辉煌。生命是短 暂的,奋斗使之不朽。道尔顿、海涅、马克思 他们给后人留下的不仅仅是原子学说、美丽的 诗句和《资本论》,更宝贵的是他们那奋斗到 生命最后一刻的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推动 着人类社会不断地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