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人口的合理容量学案新人教必修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3 人口的合理容量学案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3 人口的合理容量学案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学习目标1.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3.说出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4.了解世界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理解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

课前预习1.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衡量的指标分别是什么?2.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有哪些?3.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有哪三种估计结果?4.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是什么?5.人口合理容量的特性及意义是什么?6.不同国家和地区有哪些不同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7.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有哪些?课堂探究[合作探究一]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及其制约因素1.阅读课本P12图1.11“木桶效应”及材料,思考:(1)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木桶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2)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会不会变化?其变化与哪个因素的关系最密切?资源的数量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有何影响?(3)以色列气候干旱,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水资源极度缺乏,同时土地资源也很紧张,人均1亩地,但是以色列创造了世界上一流的农业,一个农民能养活90个人,它是依靠什么条件来提高本国环境人口容量的?(4)日本国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贫乏,它是依靠什么条件来提高本国环境人口容量的?(5)我国的“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跨区域的资源调配对调入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有何有利影响?2.阅读课本P12第三自然段,并结合以上的思考题,思考总结: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主要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合作探究二]阅读课本P13第二标题的第二自然段,思考如下问题并填写表格:(1)人口问题就是纯粹的人口问题吗?(2)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有何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合作探究三]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991年,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发表了题为《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应该控制在16亿左右。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的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的第三节。

在前两节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分析了人口变化的基本过程之后,本章用一节的篇幅阐述了“人口的合理容量”,重点说明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口观。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主线之一,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是关键的因素之一。

因此,本章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全面的理解人地关系这一人类关注的永恒话题,为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及区域地理等相关内容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多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读图能力已经具备但比较薄弱。

本节知识比较形象直观,与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应该适当的加以引导,让学生多读图、分析、推理,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加强学生间的交流。

高一学生不喜欢平铺直叙的说教,可以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探究感悟新知识。

本节知识的学习必须以运动和联系的思想来进行理解,不能死记硬背、照搬照套。

对课文中的图表,要进行认真的整理、分析,提炼出有效的地理信息。

在小组探究合作中一定要主动参与、积极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到人口剧增给予自然环境极大的压力,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及环境人口容量的特点;说明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理解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树立适度的消费观念。

2.过程与方法:结合“木桶效应”原理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对“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的三种观点提出依据并进行小组辩论,交流自己的观点,学会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和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精神,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学生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环境观、资源观,消费观。

教学重点: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教学难点:环境人口容量及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如何正确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课稈标准学习目标核心秦养环境承載力与人【1合理容童的区别.丁解:环境瓶诫力.评境人口輕址和人口合理界址的背义从区IWd识记:环埴人n壽童的謬响同索.婢解:立球人口磔it療我啊评搅人口磔试估册倉,应用:根抵一些址叶救軾“现象•仆析环境歩戴力与人口合理容站之间的关乘*分折農圉n萌严帀的人雜人堆协调礙:郴攜地理环境的承载Th理成合理的人H堤柜r 需合禺棒:诰詩贵料・分折怖叫人口會吐的因it.1.环境承载力(1) 概念: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 衡量指标:型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 .环境人口容量资源主要因素(1) 影响因素□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2) 观点:乐观、少悲观、介于乐观和悲观之间的观点。

[自我探究]所有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和环境人口容量之间都呈现正相关性吗?为什么?[提示]不是。

环境人口容量的大部分因素和环境人口容量之间呈现正相关性,但是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和环境人口容量之间为负相关性。

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1•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按照口01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华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口03适宜的人口数量。

2 •研究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1) 影响陣人口战略。

(2) 影响人口政策。

(3) 影响区域的曲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 .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紧迫性现实中的人类社会,已经出现了人口过快增长、人口口06老龄化等人口问题,并由人口问01 口主预习固根基主干引导夯基固本题进一步引发了严重的资源问题和口 07环境问题。

4[自我探究日本国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贫乏,是依靠什么条件提高本国人口合理容量的?[提示]依靠岛国的位置、众多的良港,进口资源能源,出口工业产品;发展科学技术, 提高社会生产力。

『自我反馈』1.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理想的人口规模B. 不同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差别不大C.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发展水平D. 消费水平的高低,对环境人口容量有较大影响答案 D解析 A 项指的是人口的合理容量;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 人们对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存在较大差别;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有较大的影响。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3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3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学习目标:1.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理解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联系和区别。

(重难点) 3.掌握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

(重点)[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1.环境承载力⎩⎪⎨⎪⎧概念: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指标:人口数量2.环境人口容量(1)环境人口容量:指某区域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影响因素⎩⎪⎨⎪⎧资源(主要因素)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3)三种观点⎩⎪⎨⎪⎧乐观者:未来世界人口不会达到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悲观者:目前世界人口已经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介于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一些学者认为 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1.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2.意义⎩⎪⎨⎪⎧影响人口战略影响人口政策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3.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1.判断正误(1)环境承载力就是环境人口容量。

( )(2)随科技进步,环境承载力会无限增大。

( )(3)自然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 )(4)生活消费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大。

( )(5)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应不断追求高水平的生活质量,谋求人口合理容量。

( ) 【提示】(1)×环境承载力多用于研究某一种资源与供养人口的关系,而环境人口容量往往用某一种或几种资源的承载力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承载能力。

(2)×科技的进步会提高人类的资源开发能力和利用效率,因此会使环境承载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但受资源总量的限制,不会无限增大。

(3)√人类生存必须不断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直接影响到环境供养的人口数量。

(4)×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越高,说明消耗的自然资源的数量越多,则能供养的人口数量越少。

(5)×为谋求人口合理容量,发展中国家应尽最大可能控制人口增长。

2.单项选择(1)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理想的人口规模B.不同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差别不大C.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发展水平D.消费水平的高低,对环境人口容量有较大影响(2)我国下列地区中,人口合理容量最高的是( )A.青藏地区B.长江中下游地区C.内蒙古地区D.新疆地区(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东部的实际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B.我国西部的实际人口数量低于人口合理容量C.若实际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则当地自然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D.若实际人口数量等于人口合理容量,则人口与物质资源基本协调(1)D(2)B(3)D[(1)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最大的人口数量,制约其大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的丰富程度,消费水平越高,对资源消费量越大,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部编版2020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部编版2020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消费水平
相关
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消费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
探究二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哪些?它们之间有怎样的相互关系?
材料:我们知道,当一只木桶的桶底面积确定后,木桶能容纳多少水,主要取决于组成木桶的桶板究竟有多长。如果各块桶板的长度并不相等,那么,木桶容纳的水量多少取决于最短的桶板,这就是“木桶效应”。
1: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木桶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
2: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会不会变化?其变化与哪个因素关系嘴密切?资源的数量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有什么影响?
三、小结
四、课堂检测
1.关于人口数量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利于增加环境人口容量
B.环境污染问题是由于人口增长和人类生产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3.关于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正确叙述是()
A.我国人口与淡水、耕地 等资源之间的矛盾已十分尖锐
B.我国目前人口已大大超过环人口容量的极限值
C.我国目前人口只有12.95亿,人口与环境关系属良性循环
D.我国最大环境人口容量在13亿人左右
4.有关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
A.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地球上可以容纳无限的人口
2.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三个概念的区别
学习流程
导入—探究新知—新知应用—归纳总结—检测
学习活动
二次备课
一、自主学习
(一)、导入
(二)、探究新知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环境承载力
(1)概念:环境所能的人口数量。
(2)衡量指标: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
(1)概念: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应的。

2019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3 人口的合理容量学案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2019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3 人口的合理容量学案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学习目标1.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3.说出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4.了解世界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理解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

课前预习1.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衡量的指标分别是什么?2.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有哪些?3.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有哪三种估计结果?4.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是什么?5.人口合理容量的特性及意义是什么?6.不同国家和地区有哪些不同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7.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有哪些?课堂探究[合作探究一]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及其制约因素1.阅读课本P12图1.11“木桶效应”及材料,思考:(1)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木桶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2)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会不会变化?其变化与哪个因素的关系最密切?资源的数量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有何影响?(3)以色列气候干旱,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水资源极度缺乏,同时土地资源也很紧张,人均1亩地,但是以色列创造了世界上一流的农业,一个农民能养活90个人,它是依靠什么条件来提高本国环境人口容量的?(4)日本国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贫乏,它是依靠什么条件来提高本国环境人口容量的?(5)我国的“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跨区域的资源调配对调入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有何有利影响?2.阅读课本P12第三自然段,并结合以上的思考题,思考总结: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主要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合作探究二]阅读课本P13第二标题的第二自然段,思考如下问题并填写表格:(1)人口问题就是纯粹的人口问题吗?(2)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有何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合作探究三]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991年,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发表了题为《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应该控制在16亿左右。

2019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3 人口的合理容量学案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2019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3 人口的合理容量学案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学习目标1.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3.说出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4.了解世界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理解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

课前预习1.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衡量的指标分别是什么?2.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有哪些?3.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有哪三种估计结果?4.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是什么?5.人口合理容量的特性及意义是什么?6.不同国家和地区有哪些不同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7.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有哪些?课堂探究[合作探究一]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及其制约因素1.阅读课本P12图1.11“木桶效应”及材料,思考:(1)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木桶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2)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会不会变化?其变化与哪个因素的关系最密切?资源的数量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有何影响?(3)以色列气候干旱,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水资源极度缺乏,同时土地资源也很紧张,人均1亩地,但是以色列创造了世界上一流的农业,一个农民能养活90个人,它是依靠什么条件来提高本国环境人口容量的?(4)日本国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贫乏,它是依靠什么条件来提高本国环境人口容量的?(5)我国的“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跨区域的资源调配对调入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有何有利影响?2.阅读课本P12第三自然段,并结合以上的思考题,思考总结: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主要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合作探究二]阅读课本P13第二标题的第二自然段,思考如下问题并填写表格:(1)人口问题就是纯粹的人口问题吗?(2)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有何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合作探究三]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991年,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发表了题为《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应该控制在16亿左右。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环境承载力(1)概念:指□01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衡量指标:□02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1)影响因素⎨⎧资源(主要因素)□03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2)观点:乐观、□04悲观、介于乐观和悲观之间的观点。

[自我探究] 所有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和环境人口容量之间都呈现正相关性吗?为什么?[提示] 不是。

环境人口容量的大部分因素和环境人口容量之间呈现正相关性,但是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和环境人口容量之间为负相关性。

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1.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按照□01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02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03适宜的人口数量。

2.研究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 (1)影响□04人口战略。

(2)影响人口政策。

(3)影响区域的□05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紧迫性现实中的人类社会,已经出现了人口过快增长、人口□06老龄化等人口问题,并由人口问题进一步引发了严重的资源问题和□07环境问题。

4.控制人口在合理规模之内的措施[自我探究]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贫乏,是依靠什么条件提高本国人口合理容量的?[提示]依靠岛国的位置、众多的良港,进口资源能源,出口工业产品;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社会生产力。

『自我反馈』1.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理想的人口规模B.不同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差别不大C.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发展水平D.消费水平的高低,对环境人口容量有较大影响答案 D解析A项指的是人口的合理容量;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人们对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存在较大差别;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有较大的影响。

2.为了简便,在实际中通常把某一种或几种资源能供养的人口数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学习目标】
1.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3.说出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联系和区别。

4.理解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树立适度的消费观念。

【重、难点】
1.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3.理解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树立适度的消费观念。

【知识框架】
【自主预习】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环境承载力
(1)环境对人口的容量是有限度的,这种限度可以用 来表示。

(2)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 的人口数量。

(3) 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
(1)为了估算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科学家们提出了 的概念。

(2)环境人口容量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 、 以及 和 ,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较大。

人口的合理容量
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环境承载力 环境人口容量 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人口合理容量
(3)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1.人口合理容量
(1)所谓的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保障,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

(2)人口合理容量是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2.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原因和对策
原因:人口过快增长、人口老龄化等人口问题引发问题和问题。

对策:①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的规模之内;
②发达国家要提倡合理;
③建立,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④尊重的客观规律,制定本区域
战略。

【合作探究】
1.读北京市资源与人口状况表,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十五”期间人均综合用水量,北京市的水资源可以供养多少人口?
(2)按照国家《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第Ⅳ级105m2/人计算,北京市的土地资源可供多少人口居住?
(3)假如右图中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木桶效应”揭示
了什么道理?
(4)如果北京是“孤立”的城市,你认为北京可以供养的最大人口数是多少呢?主要考虑哪种资源?
2.以色列国土面积为1.5万平方公里,2/3土地为沙漠和山地。

年均降水量约200毫米,人均水资源为270立方米,不足世界人均的3%。

耕地41万公顷,人均1亩地。

1997年农业产值37亿美元,1997年农产品出口8亿美元,1997年农业劳动力6.7万人,1个农民可供养90人。

以色列水资源缺乏,耕地资源不足,农业生产不仅自足,还能出口,这是为什么?
3.2005年,美国人均消费石油3吨多(中国242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4倍,全球人口按美国的消费水平,全球石油储量仅够使用不足8年。

这说明环境人口容量还受什么因素的影响?二者呈什么关系?
【延伸提高】
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各种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对环境承载力的意义
淡水资源过去只对干旱地区的人口数量起限制作用,现在已在越来越多的地区被看成决定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土地资源土地生产力决定着供给人类食物的多少,也是决定地球环境承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矿产资源是人类进行现代化生产和提高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阳光、空气目前对环境承载力没有限制
【基础训练】
1.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A.8000 B.10000 C.6000 D.4500
2.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
A.科技水平 B.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C.资源状况 D.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图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

读图表回答3~4题。

3
A.约15亿~16亿 B.15.1亿或16.6亿
C.约8亿~9亿 D.约14亿~15亿
4.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地区开放程度
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D.国家人口政策
【巩固提高】
1.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的原因是
A.人口总数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B.就全球而言,目前人口再生产类型为过渡型
C.人口迁移的数量、规模、范围越来越大
D.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下表显示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读表回答2~3题。

2.表中所列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A.社会因素B.自然因素 C.经济因素 D.历史因素3.从表中数据可知热带雨林气候区远没有达到合理人口容量与合理人口密度,导致该区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低平 B.水资源贫乏C.气候湿热 D.常年战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