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水系收集
常州自然条件数据

常州自然条件数据引言概述:常州市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是一座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城市。
本文将详细介绍常州的自然条件数据,包括气候、地形地貌、水系、植被和动物资源。
一、气候1.1 气候类型:常州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
1.2 年平均气温:常州的年平均气温为16℃左右,夏季最高气温可达35℃,冬季最低气温约为0℃。
1.3 降水分布:常州年降水量约为1000-1200毫米,主要分布在夏季和秋季,夏季多雷雨。
二、地形地貌2.1 地理位置:常州地势较为平坦,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中部,东临上海,西接南京。
2.2 地形特点:常州地势平坦,地势高度相对较低,主要由平原和丘陵组成。
2.3 地质构造:常州地质构造以河流和湖泊为主,地下水资源丰富。
三、水系3.1 河流:常州境内有京杭大运河、长江干流、淮河支流等多条河流,为当地的水资源提供了保障。
3.2 湖泊:常州市内有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湖泊面积广阔,水质清澈,是当地的重要水源和旅游景点。
3.3 水资源利用:常州积极开展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四、植被4.1 森林覆盖率:常州市的森林覆盖率较高,约为30%,森林资源丰富。
4.2 植被类型:常州的植被类型多样,包括落叶阔叶林、针叶林、湿地植被等,植物物种丰富多样。
4.3 生态环境保护:常州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植被的保护和恢复工作,保护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五、动物资源5.1 野生动物:常州地区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包括鸟类、兽类、两栖爬行类等多种类型。
5.2 保护动物:常州市积极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加强对珍稀濒危动物的保护和繁育。
5.3 生态平衡:常州注重生态平衡的维护,通过科学管理和保护措施,促进动植物资源的良性循环。
结论:总的来说,常州市拥有丰富的自然条件,包括宜人的气候、多样的地形地貌、丰富的水系、多样的植被和动物资源。
这些自然条件为常州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常州水系收集

常州——武进滆湖:位于高新区南区的西面,为太湖流域上游洮滆湖群中最大的湖泊,湖面形态呈长茄形,长度为22km,最大宽度9km,平均宽度7.2km,当水位为常年平均水位3.27m时,容积为2.1亿m3。
历年最高水位为5.19m、最低水位2.39m,水位最大年内变幅为2.33m、最小年内变幅为0.96m、绝对变幅为2.8m。
湖流流速为0.03~0.05m/s。
太湖:太湖位于武进和本项目东南面。
根据《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第一章第二条太湖流域实行分级保护,划分为三级保护区:太湖湖体、沿湖岸5km区域、入湖河道上溯10km以及沿岸两侧各1km范围为一级保护区;主要入湖河道上溯10km至50km以及沿岸两侧各1km范围为二级保护区;其他地区为三级保护区。
本项目距离太湖约26.5m,属于太湖三级保护区的范围,根据修订后的《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的要求,太湖流域一、二、三级保护区禁止下列行为:①新建、改建、扩建化学制浆造纸、制革、酿造、染料、印染、电镀以及其他排放含磷、氮等污染物的企业和项目;②销售、使用含磷洗涤用品;③向水体排放或者倾倒油类、酸液、碱液、剧毒废渣废液、含放射性废渣废液、含病原体污水、工业废渣以及其他废弃物;④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有害污染物的车辆、船舶和容器等;⑤使用农药等有毒物毒杀水生生物;⑥向水体直接排放人畜粪便、倾倒垃圾;⑦围湖造地;⑧违法开山采石,或者进行破坏林木、植被、水生生物的活动;⑨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本项目属于房地产开发业,运营期无氮磷排放,项目废水全部接入区域污水处理厂处理,不新增设排污口,符合《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
武南河:位于高新区南区的北面,为武进区19条主要骨干河道之一,也是滆湖出流河道之一。
西起滆湖东闸,东至永安河,全长10km。
水环境功能为工业农业用水区,水质目标为Ⅳ类。
流向自西向东,在与滆湖交汇处建有船闸。
永安河:位于高新区南区的东面,为武进区19条主干河道之一,北与采菱港相连、南与太滆运河交汇,水环境功能为工业农业用水区,水质目标为Ⅳ类,流向自北向南。
常州自然条件数据

常州自然条件数据引言概述:常州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
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条件。
本文将详细介绍常州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地形地貌、水系和植被情况。
一、地理位置1.1 地理坐标:常州位于北纬31°47′至32°25′,东经119°33′至120°30′之间。
1.2 邻近城市:常州东临无锡市,西与镇江市接壤,南界苏州市,北界淮安市。
1.3 地理特点:常州地势东高西低,地形起伏不大,地势平整,属于长江三角洲平原。
二、气候特点2.1 气候类型:常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2.2 年平均气温:常州年平均气温约为15摄氏度。
2.3 降水情况:常州年降水量较为充沛,主要集中在夏季,气候湿润。
三、地形地貌3.1 地形特点:常州地势平整,地形起伏不大,主要以平原为主。
3.2 地质构造:常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地质构造相对稳定。
3.3 地貌特点:常州地貌以平原、丘陵和水域为主,地势较为平缓。
四、水系4.1 主要水系:常州境内主要有长江、京杭大运河、太湖等水系。
4.2 水资源利用:常州充分利用水资源,发展水利工程,保障城市用水和农田灌溉。
4.3 水环境保护:常州注重水环境保护,加强水污染管理,提高水质。
五、植被情况5.1 森林覆盖率:常州森林覆盖率较高,有大面积的林地和绿化带。
5.2 植被类型:常州植被类型丰富多样,包括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和湿地植被等。
5.3 生态保护:常州注重生态保护,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和生态修复工作,保护生物多样性。
结论:综上所述,常州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其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地形地貌平整,水系丰富,植被繁茂。
这些自然条件为常州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常州也积极保护自然环境,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
常州自然条件数据

常州自然条件数据常州市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地理位置优越。
以下是常州市的自然条件数据:1. 地理位置:常州市位于江苏省中部,东临上海,南接杭州,西邻南京,北靠淮安,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
2. 面积和边界:常州市总面积为4388.42平方千米,辖区东西宽约144.5千米,南北长约82.5千米。
常州市与上海、南京、杭州、宿迁、镇江等城市相邻。
3. 地形地貌:常州市地势相对平坦,地形主要为江南平原,境内多河流和湖泊。
市区地势较低,最高点为常州市钟楼区的石头山,海拔约98.5米。
4. 气候:常州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年平均气温约为15摄氏度,年降水量约为1000毫米左右。
5. 水系:常州市境内有句容河、青龙河等多条河流,以及湖泊如武进湖、天目湖等。
这些水系丰富了常州市的水资源,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6. 植被:常州市的植被丰富多样,主要有落叶阔叶林、针叶林、湿地植被等。
市区内的公园、绿化带等地方绿树成荫,花草繁茂,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环境。
7. 土壤:常州市土壤类型较多,主要有黄壤、红壤、河谷沉积土等。
这些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8. 自然资源:常州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矿产资源,以及水力资源、风力资源等可再生能源。
9. 生物多样性:常州市的生物多样性丰富,有众多的野生动植物物种。
市区内的鸟类、昆虫等生物种类繁多,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10. 地震活动:常州市位于中国地震带的边缘地带,地震活动相对较少,属于低地震烈度区。
以上是常州市的自然条件数据,这些数据反映了常州市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水资源、植被、土壤、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情况。
这些数据对于了解常州市的自然条件、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
常州自然条件数据

常州自然条件数据
标题:常州自然条件数据
引言概述:常州位于江苏省中部,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自然条件的城市。
了解常州的自然条件数据对于城市规划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气候特点
1.1 气候类型:常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1.2 年降水量:常州年降水量较充沛,主要集中在夏季。
1.3 平均气温:常州平均气温适中,冬暖夏凉。
二、地形地貌
2.1 地理位置:常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势平坦。
2.2 水系情况:常州拥有众多湖泊和河流,水资源丰富。
2.3 地质构造:常州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灾害风险较低。
三、植被资源
3.1 森林覆盖率:常州森林覆盖率较高,城市绿化率较高。
3.2 植物物种:常州拥有丰富的植物物种资源,保护意识较强。
3.3 生态环境:常州生态环境较好,空气质量较优。
四、动物资源
4.1 野生动物:常州的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保护工作较为重要。
4.2 动物栖息地:常州拥有多样化的动物栖息地,生态平衡较为稳定。
4.3 保护措施:常州积极开展动物保护工作,促进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五、自然灾害风险
5.1 地震风险:常州地震风险较低,但仍需关注地质变化。
5.2 水灾风险:常州存在一定的水灾风险,需加强防范措施。
5.3 火灾风险:常州火灾风险较低,但仍需加强火灾预防意识。
结论:通过对常州自然条件数据的了解,可以更好地规划城市发展,保护生态环境,防范自然灾害,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常州作为一个具有独特自然条件的城市,需要不断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常州市水系规划研究

D O I:10. 3969/j. issn. 1672-2469. 2018. 07. 004常州市水系规划研究徐玲玲#,程增辉2,狄胜阳3(1.江苏省水利工程科技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17$2.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南京210098$3.常州市水利局,江苏常州213002)摘要:常州市水系结构已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水系功能也不明确。
文章从安全、生态、经济的角度对常州市水系功能重新定位,提出河道规划调整和构建人水和谐生态坏境的新思路。
关键词:人类活动;水系功能;生态环境;水系规划;常州市中图分类号:TV2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2469(2018)07-0011-04水系是一个区域内江河湖泊等地表水系统的总 称。
水系包括河流、湖泊、水库、湿地及其他水 域,承担着防洪、排涝、引灌、通航、供水、景观 等多项功能,是影响区域安全和发展的关键因素[1-]。
长期以来,城市活动中出现诸多填埋湿地、侵占河道、排放污染物等现象,致使径流条件改 变、水面积减少、水污染加剧等[3-]。
世界上多个 国家开展了解决城镇水系问题的多方面实践:荷兰 “还河流以空间”,美国对华盛顿Anacostm河的生 物栖息地实施修复和保护[5],加拿大多伦多构建了 滨水开放空间系统[6],德国对莱茵河水生态环境进 行了治理[7]。
我国苏州市水系规划充分考虑了江南 水乡水网特征,将水与历史文化相融合[8]。
现阶 段,重视和加强城市水系规划研究已成为城市可持 续稳步发展的重要前提[9]。
常州市位于江苏省境内,长江三角洲腹地,北 濒长江,东临太湖,境内以平原、圩区为主,属典 型的平原河网地区。
常州市有江苏省第六大淡水 湖-塥湖,京杭大运河横贯市区中部,过境段长达 49.4km,市区河流纵横交错,拥有大小河流约1000条,形成北引长江、汇流运河,南注两湖的 自然水系。
常州市缘水而生,因水而兴。
常州水文

地 质
地表大部分为新生代第四纪沉积,金坛、 地表大部分为新生代第四纪沉积,金坛、 溧阳山前平原区以冲洪积、 溧阳山前平原区以冲洪积、冲湖积相互交 替沉积为主,厚度由山前30 40米向东部 30— 替沉积为主,厚度由山前30—40米向东部 的洮湖、滆湖地区增至80 100米 80— 的洮湖、滆湖地区增至80—100米。常武地 区沉积厚度较大,由西往东为100 200米 100— 区沉积厚度较大,由西往东为100—200米。 水文地质为中生代火山岩裂隙水含水岩系, 水文地质为中生代火山岩裂隙水含水岩系, 因此地下水资源平圩地区较丰富, 因此地下水资源平圩地区较丰富,而丘陵 山区则较贫乏。 山区则较贫乏。
水文概况
全市属长江流域的太湖湖区、南溪两大水系, 全市属长江流域的太湖湖区、南溪两大水系,京 杭大运河自西北向东南经市区穿越过境, 杭大运河自西北向东南经市区穿越过境,由诸多 北支和南支沟通长江以及洮湖、滆湖、 北支和南支沟通长江以及洮湖、滆湖、太湖等主 要湖泊,构成纵横交错的水网地区。 要湖泊,构成纵横交错的水网地区。 大运河以北属太湖湖区水系,面积为857.5平方 大运河以北属太湖湖区水系,面积为857.5平方 公里,以新孟河、德胜河、剩银河、孟城河、 公里,以新孟河、德胜河、剩银河、孟城河、藻 港河、新沟(舜河) 港河、新沟(舜河)通(长)江水道为骨干而形 成常州北水网;运河以南属南溪水系,以扁担河、 成常州北水网;运河以南属南溪水系,以扁担河、 白鹤河—童子河 南运河、白荡河、采菱港、 童子河、 白鹤河 童子河、南运河、白荡河、采菱港、武 进港为骨干河道与滆湖、太湖相通。境内南部有 进港为骨干河道与滆湖、太湖相通。 南河、中河两河上接胥河下至宜兴入太湖。 南河、中河两河上接胥河下至宜兴入太湖。
常州水文局早在2002年就制定了有关自动化仪器设备运行管理办法最近又根据省局水文遥测自动运行管理办法及有关遥测固态存储器运行的考核办法制定了常州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运行管理办法补充规定及测站如何日常使用遥测固态仪器的操作步骤说明并分发到各个测站
常州地区太湖流域上游水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Table 1 General
1材料与方法
1.1采样时间与地点 常州位于北纬31。09’~32004 7,东经119008 7~ 120012’之间,总面积4
375
km2,属亚热带海洋性季
风气候区。境内从南至北分布有南河、洮涌和运河 3大水系。2003年8月在常州地区太湖流域上游水 系共设置29个样点。其中,南河水系7个,洮渭水 系6个,运河水系的运南水系和运北水系分别为13 个和3个(表1)。在所有采样点中,观山桥、茅东水 库、沙河桥、靠村、涧东和湖头桥上游没有工业污染 源,以农业面源污染为主;其他样点均不同程度地受 到工业点源污染。底质均以淤泥为主,但丹金溧漕 河淤泥极少。从堤岸情况看,除横山桥、新科大桥样 点有很长一段固化堤岸外,其他样点均以自然堤岸 为主或固化堤岸很短。
macroinvertebrates in the research
area.
the major factors influencing distribution of benthic
Key words: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diversity;Taihu Lake watershed;Changzhou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是水生态系统碎屑食物链 的重要生物类群之一,具有加速水底碎屑分解、调节 泥一水界面物质交换和促进水体自净等生态功能,并 对维持水生态系统的生物完整性有重要作用¨q o。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也是常用的水质指示生物之
一H J,广泛应用于水质生物监测、水生态系统健康
价等‘3—5|。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与水体水质和水 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关系密切。在江苏,有关大型底
竹箦河0.40 溧戴河0.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州——武进
滆湖:位于高新区南区的西面,为太湖流域上游洮滆湖群中最大的湖
泊,湖面形态呈长茄形,长度为22km,最大宽度9km,平均宽度7.2km,当水位为常年平均水位3.27m时,容积为2.1亿m3。
历年最高水位为5.19m、最低水位2.39m,水位最大年内变幅为2.33m、最小年内变幅为0.96m、绝对变幅为2.8m。
湖流流速为0.03~0.05m/s。
太湖:太湖位于武进和本项目东南面。
根据《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第一章第二条太湖流域实行分级保护,划分为三级保护区:太湖湖体、沿湖岸5km区域、入湖河道上溯10km以及沿岸两侧各1km范围为一级保护区;主要入湖河道上溯10km至50km以及沿岸两侧各1km范围为二级保护区;其他地区为三级保护区。
本项目距离太湖约26.5m,属于太湖三级保护区的范围,根据修订后的《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的要求,太湖流域一、二、三级保护区禁止下列行为:
①新建、改建、扩建化学制浆造纸、制革、酿造、染料、印染、电镀以及其他排放含磷、氮等污染物的企业和项目;
②销售、使用含磷洗涤用品;
③向水体排放或者倾倒油类、酸液、碱液、剧毒废渣废液、含放射性废渣废液、含病原体污水、工业废渣以及其他废弃物;
④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有害污染物的车辆、船舶和容器等;
⑤使用农药等有毒物毒杀水生生物;
⑥向水体直接排放人畜粪便、倾倒垃圾;
⑦围湖造地;
⑧违法开山采石,或者进行破坏林木、植被、水生生物的活动;
⑨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本项目属于房地产开发业,运营期无氮磷排放,项目废水全部接入区域污水处理厂处理,不新增设排污口,符合《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
武南河:位于高新区南区的北面,为武进区19条主要骨干河道之一,也是滆湖出流河道之一。
西起滆湖东闸,东至永安河,全长10km。
水环境功能为工
业农业用水区,水质目标为Ⅳ类。
流向自西向东,在与滆湖交汇处建有船闸。
永安河:位于高新区南区的东面,为武进区19条主干河道之一,北与采菱港相连、南与太滆运河交汇,水环境功能为工业农业用水区,水质目标为Ⅳ类,流向自北向南。
该河为武南污水处理厂的纳污河道。
吴王浜:贯穿高新区南区,北与武南河相连、南与永安河交汇,水环境功能为工业用水区,水质目标为Ⅳ类,流向自西北向东南。
大沿河:北起西湖路,南与吴王浜相通,为高新区内一小河浜,流向自西北向东南,水质目标为Ⅳ类,功能为工业、景观用水。
凤阳河:位于高新区南区的西面,该河流北起吴王浜、南至永胜河,水环境功能为工业用水区,水质目标为Ⅳ类,流向自北向南。
采菱港:全长15km,为武进区主要支河之一,常年流向自北向南。
水环境功能为工业用水区,水质目标Ⅳ类。
西塘河:西起淹城河,东至吴王浜,全长约2.2km。
水环境功能为工业农业用水区,水质目标为Ⅳ类,流向自西向东。
南湾河:人工开挖河道,顺龙河支流,水环境功能为工业农业用水区,水质目标为Ⅳ类,流向自西向东。
顺龙河:人工开挖河道,西起桐庄河,东至永胜河,全长约5km,水环境功能为工业农业用水区,水质目标为Ⅳ类,流向自西向东。
龙资河:人工开挖河道,西起白鱼庙浜,东至永胜河,全长约2.6km,水环境功能为工业农业用水区,水质目标为Ⅳ类,流向自西向东。
武南河:位于高新区南区的北面,为武进区19条主要骨干河道之一,也是滆湖出流河道之一。
西起滆湖东闸,东至永安河,全长10km。
由于区域排水河道普遍淤浅,武南河东排受阻,加之还要承泄上游采菱港及京杭运河的来水,致使区域排水整体不畅,防洪压力加大,自2006年10月开始实施武南河拓浚工程,起于永安河,止于武进港,全长9.8km,2007年年底工程竣工。
武南河水环境功能为工业农业用水区,水质目标为Ⅳ类,流向自西向东。
京杭运河:武进区19条主要骨干河道之一。
在常州境内自西北起丹武界,东南至常锡界,常州段全长44.7km。
水环境功能为景观娱乐、工业用水区,水
质目标Ⅳ类。
运河90%保证率下的流量为3.5m3/s,运河市区段流速一般为0.1~0.2m/s,水力坡度一般为10万分之0.5~1.0。
为适应货运量发展以及常州特大城市建设和区域防洪的需要,京杭运河常州段改线项目于2004年12月动工,2008年1月通航。
新运河西起德胜河口连江桥,经施河桥、大通河、夏乘桥,东至戚区丁堰横塔村汇入老运河,全长25.9km,全线按三级航道标准实施,底宽60m,河口宽90m,最小水深3.2m,桥梁净空高度大于7m,可通行1000吨级船舶。
航道全线实施护岸工程,驳岸全长50.8km,沿岸新增绿化带120万m2。
大通河:大通河流经常州、武进交界处,全长11.9km,东西走向,西连南运河,东接采菱港,水质目标Ⅳ类。
三山港:(项目纳污河道),环境功能为Ⅳ类,位于镇区的东南部,自北向南从镇域东部穿越过境,该河北接长江,南接京杭大运河,全长15km,流向自西南向东北,河宽在10m以上,其枯水期流量为7.85m3/s,流速0.2m/s;其次是潞横河,位于镇区中部,西接潞城的丁塘港,向东流入三山港,境内长4.08km;再次为黄家浜,位于横山桥镇北部,贯穿五一、奚巷、金丰三个村。
区域百年一遇洪水位为3.34m(国家高程系统)。
根据2008年常州市区环境状况公报,受纳本项目污水的三山港水环境质量基本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标准,但受上游来水氨氮影响,各监控断面氨氮指标均超过Ⅴ类水标准。
地下水: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主要为潜水,埋深较浅,属降水蒸发型,水位、流向与附近河网、大型湖泊动态有关,水质较好,可达Ⅲ类地下水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