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配电技术知识要点

合集下载

供配电技术基本知识

供配电技术基本知识
用途 将高压电力降压为低压 电力供给用户
接线方式 星形和三角形接线等
配电保护
过载保护 防止设备长时间工作在超负荷 状态
接地保护 保护人身安全,防止触电事 故发生
短路保护
快速切断短路故障,避免设备 损坏
配电线路
架空线路
01 安装在电杆上,适用于远距离输送电力
电缆线路
02 埋设在地下,适用于城市建设
03
配电线路的重要性
配电线路的绝缘性能和电流容量是影响系统 运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线路设计和 维护能够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4
第4章 供配电的节能技术
节能技术概述
合理电能使用
01 有效降低供配电系统能耗
能效监测
02 监测系统运行状态,提高能源利用率
节电设备
03 减少电费支出,降低能源消耗
●06
第6章 供配电技术发展趋势
供配电技术智能化
供配电技术智能化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通过智能化技术可以提高供配电系统的自动 化程度和运行效率。智能化的发展将极大地 改变现有的供配电系统运行模式,带来更高 效、更可靠的电力供应体验。
绿色能源融合
风能
利用风力发电,环保且 可再生
生物能
利用生物质资源发电, 可持续利用
提升运行效率
03 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高供配电系统运行效率
智能电网未来发展趋势
电力交易市场
实现电力市场的开放和 自由竞争
多能互补
不同能源形式之间相 互补充和协同利用
区域协同
不同地区电力系统之间 实现协同运行
●07
第7章 总结回顾
供配电技术基本 知识总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供配电技术作为电力系统重要 组成部分的重要性,贯穿了电力生产、传输、 分配全过程。随着技术发展,供配电技术将朝 着智能化、绿色化、信息化方向前进。

供配电技术(自动化),总复习

供配电技术(自动化),总复习

2021/3/7
13
(五)全厂计算负荷的计算
1、总降压变电所变压器低压侧计算负荷
P3(02) KpP3.0i
Q3(02) KqQ3.0i
S3(02)
P Q 2 3(06)
2 3(06)
式中,P30
i
,Q30
:各车间的计算负荷;
i
P30(2),Q30(2),S30(2):全厂变压器低压侧的计算负荷。
Kp 0.9~0.95 Kq 0.95~0.97
2、全厂(变压器高压侧)计算负荷
①导线上的电能损耗减少;②导线截面减小。
Ⅱ、因为线路的电压损耗
U PRQX UN
如果 cosφ↑→Q↓→ΔU↓(则线路的电压损耗减少。)
2021/3/7
12
Ⅲ、因为设备容量
S P2 Q2
如果 cosφ↑→Q↓(S一定)P↑,提高了供电设备的 供电能力。
Ⅳ、cosφ↑→S30↓→I30↓电能损耗↓→摊在用户上的费 用减少了。
2021/3/7
5
二级负荷:是断供电,将造成重大设备的局部损坏, 大量原材料报废,生产紊乱者。 例如:连铸机传动装置,生产照明等。 要求:①允许短时(几分钟)停电;②要有双回路电 源供电。 例如两个来自不同的变压器;不同的母线段。
三级负荷:不属于一、二级的负荷。 例如:办公楼、检修车间用电等。 要求:无停电要求,可采用单回路供电。
定电压是一次加额定电压,二次空载(开路)时的电压。 ①变压器二次侧供电线路较长,其二次绕组额定电压应比相连线路
额定电压高10%; ②若二次侧供电线路不长,其二次绕组额定电压应比相连线路额定
电压高5%。
2021/3/7
2
如图,确定各变压器、电力线路及发电机的额定电压(单位:kV)。

十个供配电知识点总结

十个供配电知识点总结

十个供配电知识点总结1. 供电系统的基本组成供电系统是由发电厂、变电站、输电线路和配电线路组成的。

发电厂负责发电,变电站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升压输送到远距离,并在需要的地方进行降压,输电线路用于长距离输送电能,配电线路将电能输送到用户的用电设备上。

2. 电力的三相四线制电力系统采用三相四线制,即由三个相位导线和一个中性导线组成。

三相的电源可以提供更稳定的电能,并且可以通过合理的配线方式提供更大的电力容量。

3. 电力的传输与配送电力传输是指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通过输电线路输送到远距离的地方,而电力配送则是指将输送过来的电能通过配电线路输送到用户的用电设备上。

4. 电能的计量与计费电能的计量是指对使用电能的用户进行计量,以确定使用的电能量及其费用。

通常采用电能表进行计量,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计费方式,如按度数计费或按容量计费等。

5. 电力系统的保护与控制电力系统的保护与控制是指通过各种保护装置和控制装置来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保护装置可以对电力系统中的故障情况进行检测并及时采取措施,以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6. 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是指电力系统在不同负荷条件下的运行特性。

负荷特性的变化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对负荷特性进行分析和评估。

7. 电力系统的地线与接地电力系统中的地线是指为了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而设置的一种特殊的导线。

而电力系统的接地则是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而设置的一种接地装置。

8. 电力设备的选型与安装在电力系统中,需要选择适合的电力设备,并正确地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上。

选型与安装的不当可能会导致电力系统的故障,甚至造成严重的事故。

9. 电力系统的维护与检修电力系统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与检修,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维护与检修包括设备的清洁、检测设备的电气参数、检修设备的机械部件等。

10. 电力系统的节能与优化在电力系统中,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节约能源,并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

供配电技术总结知识点

供配电技术总结知识点

供配电技术总结知识点一、供配电技术概述供配电技术是指将电力从电厂输送至用户,以及在用户内部的分配和管理技术。

其核心目标是确保电力安全、可靠并高效使用。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供配电技术也在不断演进和升级。

本文将从供电方式、配电系统、智能电网等方面对供配电技术进行总结。

二、供电方式1. 传统供电方式传统供电方式主要是通过变电站将电力从电厂输送至用户。

输电线路一般采用高压输电,通过变压器进行升降压,最终到达用户。

传统供电方式稳定可靠,但存在能源浪费和供电不足等问题。

2. 新能源供电方式新能源供电方式指的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进行发电并接入电网。

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减少碳排放,但由于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性,需要配备储能系统以保障稳定供电。

三、配电系统1. 配电网络配电网络是指将输电线路分配至用户的系统,一般分为高压、中压和低压三个层级。

高压线路一般由变电站输出,中压线路主要负责城市或工业区域的供电,低压线路则为用户提供电力。

各层级的电力系统均有相应的保护和控制装置,以确保安全可靠供电。

2. 配电保护配电保护是指在电力系统中对故障进行检测和隔离,防止故障扩大影响供电质量。

常见的配电保护装置包括保护继电器、跳闸装置、接地保护等。

3. 配电自动化配电自动化是指利用现代控制技术对配电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

通过自动化控制装置,可以实现设备自动运行、故障自动处理和远程监控等功能,提高供电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四、智能电网1. 智能电网概述智能电网是指将信息通信技术与电力系统相融合,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测、分析和智能化控制。

通过智能电网技术,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控、智能调度和故障诊断,提高供电效率和可靠性。

2. 智能电网技术智能电网技术主要包括先进的通信技术、智能电表、智能变电站等。

先进的通信技术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数据传输,智能电表可以实现对用户用电情况的实时监测和能源管理,智能变电站则可以实现供电系统的自动调度和故障处理。

供配电常识

供配电常识

供配电常识:
供配电是指电力系统从发电、输电到配电的整个过程,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供配电的一些常识:
1.电压等级:电力系统中的电压等级有高压、中压、低压等不同等级,以满足不同用
户的需求。

在我国,常见的电压等级有35kV、10kV和380V等。

2.输电和配电:输电是指将电能从发电厂传输到用户的过程,而配电则是将电能从输
电系统分配到用户的过程。

3.变压器:变压器是供配电系统中的重要设备之一,用于将电压升高或降低以满足用
户的需求。

4.开关柜:开关柜是供配电系统中的控制设备之一,用于控制电能的流向和通断。

5.配电箱:配电箱是供配电系统中的终端设备之一,用于将电能分配给用户。

6.供电可靠性: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是指系统在一定时间内对用户连续供电的能力。

为了保证供电的可靠性,供配电系统需要具备备用电源、备用线路等设备。

7.电力负荷分类:电力负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分为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和三级负荷
等。

一级负荷是指对中断供电有较大影响的负荷,需要进行特殊保护;二级负荷是指对中断供电有一定影响的负荷,可以进行适当的保护;三级负荷是指对中断供电没有太大影响的负荷,一般不需要特殊保护。

8.无功补偿:在供配电系统中,无功补偿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用于提高功率因数、
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线路损耗。

常见的无功补偿方式有并联电容器、静止无功补偿器等。

第7章-供配电常识

第7章-供配电常识

第7章-供配电常识什么是供配电供配电是指将电能从发电站输送到用户的电力系统。

当今的现代电力系统都采用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环节来建立完整的电力系统。

建立正确的供配电系统,可确保电源的可靠性,确保电路的安全性,并且可减少失电的情况。

供配电系统的组成供配电系统主要由输电线路、变电设备、配电设备和电气设备组成。

•输电线路:负责将发电站的电能运输到变电站,该线路通常由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与光缆组成。

•变电设备:用于将电压从高压段降低到低压段,实现前段电能与用电负荷之间的转换和管理。

常规的变电设备有变压器,自耦变压器,变压调节器等。

•配电设备:负责将变压器输出的低压电能输送到用户,常见的包括开关,控制器,保护器等。

•电气设备:不断为供配电系统提供新颖的操作方法。

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模式亚洲地区的供配电系统一般采用220伏特/380伏特的三相四线系统。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随着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电力供求关系逐渐趋于紧张。

在此情况下,各种新技术和新领域的研究逐渐发展起来,形成了不同的运行模式。

•城市轮换停电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全市的供配电系统在限时轮换的情况下停电,可有效解决当地用电需求过大时的压力;•电力储能系统模式:因为风能和太阳能的不稳定性,储能系统发展必须变得更加先进和可靠,以确保系统的平稳运行和跨国区供电。

供配电系统的安全供配电系统的运行首先需要确保供电安全性,而供电安全性是供配电系统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在该领域内的工程师们通常在生产和维护期间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使其满足先进安全标准,确保其长期使用的安全性,确保系统的最佳使用效果。

•策略规划:合理的技术部署和维护安全是保障供电安全的关键之一。

•测试和评估措施:定期进行模型评估,以确保系统长期运行安全可靠。

•安全研究和分析:有时需要进行警示和态势数据分析、可行性研究以及系统优化等做法,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经济效益供配电系统的经济效益是建设该系统的最终目的。

供配电技术

供配电技术

供配电技术主要知识点▪1、电力系统基本知识;▪2、工厂负荷计算;▪3、短路电流计算;▪4、供电系统一次部分;▪5、供电系统二次部分;▪6、自动装置;▪7、防雷和接地;▪8、工厂电气照明;▪9、电力能源节约。

基础知识结构图中性点运行方式供电设计内容供电质量供电意义电力系统基本知识电力系统基本知识▪1、电厂分类;▪2、电力系统、电力网、动力系统定义;▪3、电力设备首末端电压的确定;▪4、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5、供电设计的内容;▪6、电力发展。

电力发展▪在三峡电站于2009年建成之后,我国将初步形成南方电网、中部电网和北方电网三个较大的区域性电网。

南方电网主要由云南、贵州、两广和海南构成。

中部电网主要由华东、华中以及川渝电网组成。

北方电网主要由华北、内蒙、东北电网组成。

在2015—2020年将实现全国性的较强联系联网。

在云南省境内则重点加强澜沧江的梯级开发,为今后更好的实现西电东送做好准备。

▪云南省水能资源丰富,可开发装机为9000万千瓦,煤储藏量约为680亿吨。

云南已建和在建的较大电厂分别为:电力发展▪水电厂:▪1、漫湾电厂装机135万千瓦(已建)▪2、鲁布革电厂装机60万千瓦(已建)▪3、小湾电厂装机420万千瓦(在建)▪4、大朝山电厂装机135万千瓦(已建)▪5、景洪电厂装机150万千瓦(在建)▪6、糯扎渡电厂585万千瓦(在建)等。

▪火电厂:▪1、阳宗海电厂装机40万千瓦(已建)▪2、曲靖电厂120万千瓦(已建)▪3、宣威电厂180万千瓦(已建)▪4、小龙潭电厂120万千瓦(已建)▪5、昆明二电厂60万千瓦(已建)▪6、开远大唐电厂60万千瓦(在建)等。

▪云南省是我国西电东送的主力省份之一,预计到2011年我省的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300万kw。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省的电力事业将会有长足的进步,电力事业的发展不但会极大的带动云南省的经济发展,也将为我国的工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力发展一、数字电力系统(digital power system)数字电力系统是指:它是某一实际运行的电力系统的物理结构、物理特性、技术性能、经济管理、环保指标、人员状况、科技活动等数字的、形象化的、实时地描述与再现。

供配电技术知识要点

供配电技术知识要点

供配电技术知识要点配电技术是指电能从高压输电线路经过变电站降压后经配电变压器再经电缆或导线送到用户终端的过程。

这种技术涉及高压输电、变电、配电等多个环节,需要掌握一系列的知识点。

首先,供配电技术要点之一是电网结构。

电网结构分为输电、变电、配电三个层次。

输电层次是指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通过高压输电线路输送到变电站的过程;变电层次是指将高压输电线路上的电能通过变电设备进行变压、分配的过程;配电层次是指将变电站提供的低压电能通过电缆或导线送到用户终端的过程。

其次,供配电技术要点之二是变电站的组成。

变电站主要由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自动装置等设备组成。

变压器用于将高压输电线路上的电压变为适合配电的低压;断路器用于对电网进行保护,及时切断电路以防止事故发生;隔离开关用于切断电路,便于维修和检修工作;自动装置用于自动化控制和监测变电站的运行状态。

第三,供配电技术要点之三是配电系统的规划。

配电系统的规划包括配电网的布置、主干线和支线的设计、负荷的合理分配等。

合理规划和设计可以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电能的损耗和浪费。

第四,供配电技术要点之四是负荷管理。

负荷管理包括对用户负荷进行监测、计量和控制,以实现电能的优化分配和合理利用。

负荷管理的目标是达到电网的平衡运行,提高供电的质量和效率。

第五,供配电技术要点之五是电能质量的控制。

电能质量是指电能在输送和使用过程中所具备的合适的电压、频率和波形等特性。

为了保证电能质量,需要加强对电网的监测和控制,防止电压波动、频率偏差和谐波等问题。

最后,供配电技术要点之六是配电网络的安全。

为了保障配电网络的安全可靠运行,需要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包括防雷、防倒灌、接地保护等。

此外,还需要进行定期的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故障隐患。

综上所述,供配电技术涉及电网结构、变电站的组成、配电系统规划、负荷管理、电能质量控制和配电网络安全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掌握这些要点,可以有效地运营和管理配电系统,保障用户的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配电技术知识要点
第一章电力系统及工厂供电系统概述
一.基本概念
1.电能的特点
2.电能生产的特点
3.电力系统的组成
4.工厂供电的概念
5.工厂供电系统的组成
6.对工厂供电的基本要求
7.电能的质量指标
8.额定电压的概念,我国电网额定电压的划分
9.各种用电设备额定电压的确定方法
10.引起电压偏移的原因有哪些?调整电压偏移的方法能哪些?
11.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6~35KV系统常用的运行方式(简述)
12.小接地电流系统的概念,小接地电流系统发生单相对地短路时电压、电流各电气量的变化分析(分析)
13.小接地电流系统和大接地电流系统的主要别区是什么?(简述)
二.基本计算
各种用电设备额定电压的确定
第二章负荷计算
一.基本概念
1.负荷和负荷曲线
2.负荷的分类及各类负荷对供电的要求(简述)
3.用电设备的工作制,有哪几类工作?长期工作制至少要多长?
4.暂载率,吊车、电焊机的统一换算的标准暂载率
5.负荷系数、最大负荷年利用小时、需要系数、
6.计算负荷的概念和定义
7.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法,各自适用的场合
8.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措施(简述)
9.有哪几个功率因数?哪个功率因数与均权功率因数一致?
10.电容器补偿无功的受益范围
11.什么叫两步电电费制
12.尖峰电流的概念
二.基本计算
1.根据需要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
2.根据二项式法确定计算负荷。

3.无功补偿容量和电容器补偿个数的计算。

第三章短路电流计算
1.产生短路的原因、后果和各类
2.短路的类型,各种短路的基本关系
3.短路计算的目的(简述)
4.无限容量系统的概念,其端电压和频率的变化
5.冲击电流的概念,出现的条件和时间,冲击系数
6.冲击电流与稳态短路电流的关系
7.产生最大冲击电流的条件(简述)
8.标幺值的概念,基准值的选取,采用标幺值的优点
9.短路校验的动稳定、热稳定
10.假想时间;假想时间和实际短路时间的关系
二.基本计算
1.用有名值法和标么值法计算三相短路电流
2.二相短路电流的计算(和三相短路电流的关系)
第四章工厂变配电所及一次系统
一.基本概念
1.变电所的任务和类型
2.一次设备的分类
3.一次设备选择的一般原则(简述)
4.变压器容量和台数选择的原则
5.变压器并列运行的条件
6.电流互感和电压互感器的作用、工作原理及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7.电流互器的精度等级
8.电流互感和电压互感器的变比和接线方式
9.熔断器的作用、类型和工作原理
10.熔断器的冶金效应及作用
11.高压断路器、高压隔离开关、高压负荷开关的作用和常用类型
12.低压断路器的作用、工作原理及脱扣器的组成
10.主接线的概念,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简述)
11.6-10KV配电所的典型电气主接线方案
12.35KV变电所的典型电气主接线方案
13.内外桥式接线的特点(分析)
二.基本计算
1.高压断路器、高压隔离开关、高压负荷开关的选择计算
2.电流互感器的选择计算
第五章工厂电力线路
一.基本概念
1.电力线路的功能和类型
2.高压厂区线路常用的接线方式及各自的优缺点(分析)
3.导线电缆选择的一般原则(简述)
4.根据发热条件选择导线电缆方法
5.选择N线、PE线、PEN线的方法
6.线路电压损失和电压降落,电压损失的大小与哪些因数有关
7.根据负荷功率法和干线功率法计算线路电压损失的方法。

二.基本计算
1.根据发热条件选择导线电缆的截面
2.根据负荷功率法和干线功率法计算线路电压损失
3.根据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电缆的截面
第六章工厂供电系统的过电流保护
一.基本概念
1.继电保护的任务
2.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简述)
3.主保护、后备保护、近后备保护、远后备保护
4.继电保护的接线方式和接线系数
5.起动电流、返回电流、返回系数
6.定时限保护和反时限保护的概念
7.熔断器熔体的选择方法,时限配合
8.低压断路器各脱扣器的整定方法
9.GL型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时限特性曲线
10.GL型继电器反时限保护之间的时限配合
11.过电流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原理
12.过电流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的选择性靠什么来保证(分析)13变压器瓦斯保护和差动保护的原理和特点
二.基本计算
1.熔断器熔体的选择计算
2.低压断路器的选择和整定计算
3.6-10KV线路过电流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计算
4.变压器过电流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计算
5.线路-变压器组过电流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计算
第七章工厂供电系统的二次系统
一.基本概念
1.二次回路的概念
2.操作电源的作用和类型
3.断路器控制回路和信号回路的工作原理
4.何为不对应原理(简述)
5.母线绝缘监视的原理
6.用中断线法(相对标号法)表示连接导线的方法和优点第八章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
一基本概念
1.过电压的形式(简述)
2.雷电过电压的形式(简述)
3.避雷针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4.避雷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5.人体触电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分析)
6.安全电压和安全电流
7.接地、接地装置、接地点和零电位点
8.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简述)
9.直接触电防护和间接触电防护
10.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及其分布
11.TN-C,TN-S,TN-C-S系统,TT系统,IT系统
12.重复接的目的
13.电气安全,触电急救
二.基本计算
单支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