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S系统简介

合集下载

(完整版)RAS系统简介

(完整版)RAS系统简介
ACE2 Anamandine(7肽)
ACE2 ACE2
血管紧张素 1-9
NEP ACE等
血管紧张素 1-7
AP
ACE
血管紧张素 2-7
AP
血管紧张素 3-7
血管紧张素 1-5
CP 等
血管紧张素 1-4
CP
血管紧张素 5-7
经典途径
NEP
AP等
血管紧张素 3-4
最新途径
非经典途径
RAS:三条途径
Ang II及其 受体
当前认知:RAS全貌
殷跃辉
教授 博士生导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
RAS全貌
?
血管紧张素 1-12
ACE
糜蛋白酶
血管紧张素Ⅲ(2-8)
APA
APN
DPP3
血管紧张素Ⅳ( 3-8)
AP
CP
血管紧张素 5-8
血管紧张素原(1-14)
肾素 组织蛋白酶等
血管紧张素Ⅰ(1-10)
糜蛋白酶 ACE
血管紧张素Ⅱ(1- 8) 脱羧酶 血管紧张素 A (8肽)
AT3受体
AT4受体
作用未知
调节内皮功 能(PAI-1 释放等)
1. Gibbons GH. Am J Hypertens. 1998; 11(11 Pt 2):177S-181S 2. Müller DN, Luft FC. Clin J Am Soc Nephrol. 2006; 1(2):221-8
2000
1977
1986
Dr. Alice Huxley 研发成功阿利吉仑 (DRI)
Dr. Timmermans & Dr.Wong 研发成功氯沙坦(ARB)

药理学 第二十三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药理修正版

药理学 第二十三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药理修正版

2020/7/27
2
2020/7/27
3
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构成
◘ RAS是由肾素、血管紧张素及其受体组成的体液调 节系统,在调节心血管正常生理功能及高血压、 心肌肥厚、充血性心衰等病理方面起重要作用。
◘ 1、肾素(renin) ◘ 为一种酸性蛋白水解酶,由肾小球旁细胞合
成和分泌,只作用于血管紧张素原(Ang-0)。
2020/7/27
10
第二节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
1965年,由塞尔吉奥·恩里克·费费拉领导的 一个巴西研究小组在南美蝮蛇毒液中发现了一种 肽,可以令血管扩张,从而降低血压。这种肽后 被统称为缓激肽增强因子,可抑制激肽酶II,后 来利用它研制出ACEI。
2020/7/27
11
一、ACEI研究发展史
9
◘ 当血压降低时,肾脏分泌肾素。肾素催化血管紧 张素原水解产生血管紧张素I。血管紧张素I基本没 有生物学活性,而是经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mzyme, ACE)剪切 C-末端两个氨基酸残基而形成血管紧张素II。
◘ 血管紧张素II具有高效的收缩血管作用,从而使血 压升高;血管紧张素II也能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 固酮。醛固酮能促进肾脏对水和钠离子的重吸收 ,继而增加体液容量,升高血压。
2020/7/27
8
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功能
AngⅡ作用于AT1受体(主要) 1.升高血压:血管收缩、促进醛固酮释放。 2.心血管重构:促进心肌细胞增生肥大,心肌肥
厚;促进血管平滑肌增殖肥大,血管增生,血管 壁增厚。
参与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动脉粥样 硬化等的病理过程。
2020/7/27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的副作用与注意事项
咳嗽和皮疹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可 能会导致患者咳嗽和皮疹等不
良反应。
肾功能影响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可 能会影响肾功能,因此在使用 时应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剂量
或停用。
电解质紊乱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可 能会引起电解质紊乱,如低钾 、低钠等,应注意监测和纠正
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降低血压和醛固酮水平。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受体,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从而降低血压和醛固酮水平。
肾素抑制剂
通过抑制肾素的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Ⅰ的生成,从而降低血压和醛固酮水平。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效果
血压调节
血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心输出量 、血管阻力、血容量和神经调节等。这些 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血压维持在一个 相对稳定的范围内。
VS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调节 系统,通过调节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的水平来维持血压。当肾素释放时,它催 化血管紧张素原产生血管紧张素Ⅰ( AngⅠ),然后通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 作用转化为AngⅡ。
液体平衡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还能促进醛固酮的释放,进而促进钠潴留,维持体内水 盐平衡。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历史与发展
肾素和血管紧张素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经 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完善。
目前已经明确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基 本组成和作用机制,并发现了多种与该系统 相关的生理和药理作用,为临床治疗高血压

06
研究展望
未来研究方向与重点

RAS系统简介

RAS系统简介
Yang Z, et al. Circulation. 2002; 106(1):106-11
拮抗AT4受体显著增加动脉厚度
90 80
**
胸主动脉
厚度 (μm)
# ## ##
30 25 20 15
肠系膜动脉
*
§ # ##
厚度 (μm)
70 60 50
##
10
5 0
40 30
*P <0.05; **P < 0.01 vs 对照组; #P < 0.05; # #P < 0.01 vs 6周DM组, §P < 0.05 vs 6周DM+ Ang Ⅳ组
Ferrario CM, Trask AJ, Jessup JA. 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 2005; 289(6):H2281-90
Ang1-7对抗Ang II 介导的 心室重构和心衰
Ang1-7
心肌梗塞 慢性超负荷 糖尿病 高血压 ACE2
AngⅡ
ACE2
作用未知
调节内皮功 能(PAI-1 释放等)
1. Gibbons GH. Am J Hypertens. 1998; 11(11 Pt 2):177S-181S 2. Müller DN, Luft FC. Clin J Am Soc Nephrol. 2006; 1(2):221-8
AT1受体高表达可作为早期预测左室重构的检 测指标
LVESVI (ml/m2) LVEDVI (ml/m2)
AT1受体密度(结合位点/受体密度与左心室收缩末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 积指数(LVEDVI)呈正比,与射血分数(EF)呈反比
• 一项人体研究,纳入48例急性心梗首发,且未接受再灌注治疗患者,在心梗发生后13±5小时检测血小 板AT1受体密度,测量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与射血分数 (EF)作为心室重构指标,评估AT1受体密度与心梗后心室重构的关系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1](renin-angiotensinsystem, RAS)或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system, RAAS)是人体内重要的体液调剂系统。

RAS既存在于循环系统中,也存在于血管壁、心脏、中枢、肾脏和肾上腺等组织中,一起参与对靶器官的调剂。

在正常情形下,它对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发育,心血管功能稳态、电解质和体液平稳的维持,和血压的调剂均有重要作用。

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重要成份。

血管紧张素原经肾素途径生成AngⅠ,后者又经一系列不同酶的水解,生成许多不同肽段,组成血管紧张素家族,其成员包括:AngⅠ( 1-10 )、 AngⅡ( 1-8 )、 Ang Ⅲ( 2-8 )、 AngⅣ( 3-8 )、 Ang 1-9 、 Ang 1-7 、 Ang 2-7 、 Ang 3-7 等。

2.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产生及离子学说基础。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产生机制:(1)0期:再生性钠电流快钠通道电压依托性(2)1期:Ito ,一过性外向K+流(3)2期:决定平台期的离子电流主若是内向的L型钙电流和外向的延迟整流钾流。

另外,参与平台期的离子流还有一过性外向电流Ito和慢失活钠电流。

平台期持续时刻较长的重要缘故,是Ik1通道的内向整流特性阻碍了平台期内K+的外流。

Ca2+内流 Ica-L 慢通道-40mv 选择性不如Na+K+外流3.血管紧张素2及受体的生理功能。

•在众多的血管紧张素家族成员中, AngⅡ的作用最为重要。

AngⅡ要紧通过 AT 1 受体发挥其心血管作用,如血管收缩、加压效应、心动过速、中枢升压、增进醛固酮和儿茶酚胺分泌和刺激血管滑腻肌细胞增殖和水钠潴留,从而调剂血管张力并维持血容量。

•AT2受体具有拮抗 AT1 受体的功能,起着舒张血管,降低血压,调剂水盐代谢,抑制细胞增殖,增进细胞分化、凋亡等作用。

•在循环系统中,AngⅡ通过与相应的AngⅡ受体结合产生生理学效应:①AngⅡ可直接使全身微动脉收缩,血压升高,也可使静脉收缩,回心血量增多。

RAS在高血压病治疗中的应用

RAS在高血压病治疗中的应用
通过减少心脏负荷和纤维化, RAS抑制剂可以减少心脏疾病 的风险。
肾脏保护作用
RAS抑制剂可减少肾脏受损风 险,延缓慢性肾脏疾病的进展。
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1 咳嗽副作用
ACE抑制剂使用时可能引起咳嗽,有时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 血钾异常
RAS抑制剂可能导致血钾浓度异常升高,尤其是肾功能不全患者。
3 与妊娠的风险
RAS抑制剂在妊娠期间使用可能对胎儿造成损害,需要谨慎应用。
未来研究和发展方向
1
新型RAS抑制剂
2
探索新的RAS抑制药物,以获得更好的
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3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基因和临床特征,开发更加 个体化的RAS治疗方案。
治愈高血压
通过靶向RAS系统的其他分子和途径, 寻求实现高血压的彻底治愈。
RAS在高血压病治疗中的 应用
欢迎来到这个关于RAS在高血压病治疗中的讲座。RAS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大分 子,它在高血压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什么是RAS?
RAS(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是一个调节体液平衡和血压的关键系统。它包括一系列酶和激素,如肾素、血管紧 张素I和血管紧张素II。
RAS与高血压的关系
血管收缩
RAS导致血管紧张素II产生,引起血管收缩,增加血压。
水钠潴留
RAS刺激肾脏排钠能力下降,导致体内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和血压。
交感神经兴奋
RAS激活交感神经,增加外周阻力和心率,进一步升高血压。
RAS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
RAS在高血压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抑制RAS系统的活性,可以有效降 低血压。RAS抑Biblioteka 剂的类型与作用机制ACE抑制剂
阻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 血管紧张素II的产生。

ras录音统一平台系统

ras录音统一平台系统
感谢您的观看
目标
实现录音数据的集中管理,提高录音 数据的利用率和价值,满足企业对于 录音数据的需求,提升企业的运营效 率和客户服务水平。
系统的重要性与价值
重要性
随着企业对于数据价值的认识不断提高,录音数据作为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其 管理和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RAS录音统一平台系统能够为企业提供全面的录音 数据管理解决方案,满足企业在客户服务、内部管理等方面的需求。
系统的效益分析
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自动化和简化录音管理流程,减少人工干预和手动操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提升服务质量
提供更高质量的录音数据,帮助企业改进客户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增强合规性
满足监管机构对录音数据的要求,确保企业合规运营。
降低运营成本
通过集中管理和自动化,减少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从而降低运营成本。
第三方集成
系统支持Webhook通知接口, 可以在特定事件发生时向第三方 系统发送通知。
系统可以与其他第三方系统进行 集成,如CRM系统、OA系统等, 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互。
系统的安全与稳定性
数据加密传输
系统采用数据加密传输方式,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 的安全。
身份验证与授权
系统采用身份验证和授权机制,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 用户才能访问相关功能和数据。
趋势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RAS录音 统一平台系统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和安全化。同时,随着 企业对于数据价值的认识不断提高,该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 也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02 系统架构与功能
架构设计
分布式架构
01
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将各个功能模块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上,
以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容错性。

RAS系统简介

RAS系统简介

2.1 RAS系统简介2.1.2 组网原理RAS系统设备主要有主单元(main hub)、扩展单元(expansion hub)和远端天线单元(remote access unit)组成,图2-2是RAS系统的基本组成框图。

图2-2主单元下行链路:GSM、TD 信号通过射频电缆接入,在主单元将电信号处理后转换为光信号(光波波长1550nm),然后进行光分,分配为4 路输出;WLAN 信号采用光纤接入(10-1000MHz),经过交换数据模块分配为4 路光信号(光波波长1310nm)输出;将GSM、TD 4 路光输出信号分别与网络信号(光)进行波分复用(隔离度满足60dB 以上),然后通过光纤传输到扩展单元。

主单元上行链路:上行接收的光信号首先通过解波分复用器对光信号进行解波,将网络信号(光)输入到交换数据模块对应的端口,GSM、TD 信号输入到相应的RF 接口板对应光接入口,进行处理。

扩展单元下行链路:下行接收的光信号首先通过解波分复用器对光信号进行解波,将网络信号(光)输入到交换数据模块,GSM、TD 信号输入到RF 接口板下行链路光接入口,进行处理,处理后扩展单元下行光输出进行光分,分配到8路输出口;交换数据模块输出(电口)连接到远端单元AP 数据模块接入口。

扩展单元上行链路:远端GSM、TD 上行光信号输入到RF 接口板,进行处理,转换为上行射频光信号,该射频光信号与网络信号(光)进行波分复用,然后通过上行链路光纤传输到主单元。

远端单元将GSM+TD-SCDMA+WLAN 三网信号合路输出到天线单元,远端单元GSM+TD-SCDMA模块采用直流电源供电方式,AP 数据模块采用交换机POE 供电。

2.1.3 组网结构RAS系统设备采用的组网形式,由主单元、扩展单元、远端单元(RAU)组成,其连接模式为1:4:32,即1个主单元4 个扩展单元连接32 个RAU。

主单元、扩展单元、RAU 之间均采用光纤连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RAS系统简介2.1.2 组网原理RAS系统设备主要有主单元(main hub)、扩展单元(expansion hub)和远端天线单元(remote access unit)组成,图2-2是RAS系统的基本组成框图。

图2-2主单元下行链路:GSM、TD 信号通过射频电缆接入,在主单元将电信号处理后转换为光信号(光波波长1550nm),然后进行光分,分配为4 路输出;WLAN 信号采用光纤接入(10-1000MHz),经过交换数据模块分配为4 路光信号(光波波长1310nm)输出;将GSM、TD 4 路光输出信号分别与网络信号(光)进行波分复用(隔离度满足60dB 以上),然后通过光纤传输到扩展单元。

主单元上行链路:上行接收的光信号首先通过解波分复用器对光信号进行解波,将网络信号(光)输入到交换数据模块对应的端口,GSM、TD 信号输入到相应的RF 接口板对应光接入口,进行处理。

扩展单元下行链路:下行接收的光信号首先通过解波分复用器对光信号进行解波,将网络信号(光)输入到交换数据模块,GSM、TD 信号输入到RF 接口板下行链路光接入口,进行处理,处理后扩展单元下行光输出进行光分,分配到8路输出口;交换数据模块输出(电口)连接到远端单元AP 数据模块接入口。

扩展单元上行链路:远端GSM、TD 上行光信号输入到RF 接口板,进行处理,转换为上行射频光信号,该射频光信号与网络信号(光)进行波分复用,然后通过上行链路光纤传输到主单元。

远端单元将GSM+TD-SCDMA+WLAN 三网信号合路输出到天线单元,远端单元GSM+TD-SCDMA模块采用直流电源供电方式,AP 数据模块采用交换机POE 供电。

2.1.3 组网结构RAS系统设备采用的组网形式,由主单元、扩展单元、远端单元(RAU)组成,其连接模式为1:4:32,即1个主单元4 个扩展单元连接32 个RAU。

主单元、扩展单元、RAU 之间均采用光纤连接。

基本型组网结构适用于商场、小区、大学、公司、医院、酒店等覆盖面积较大的覆盖区域。

示意图2-3如下:图2-32.2 RAS系统特点2.2.1 工作带宽大RAS系统支持从500MHZ到2500MHZ的工作带宽,升级扩展方便。

解决方案同时支持500MHZ到2500MHZ频带内任何移动通信体制的传输。

增加新的系统只需要在信号源和转换节点部分增加相应模块即可完成。

RAS系统可实现GSM、TD、WLAN三个网络同时覆盖,不需要另外增加任何设备。

2.2.2 更好的信号质量解决方案采取变频技术和光纤传输技术,只在系统末端进行低功率、低噪声放大,系统噪声较传统覆盖大大降低,可有效的扩大基站范围,改善信号质量,并降低对大网的烦扰。

2.2.3 只需微功率信号源,节约投资解决方案只需要0-10dBm的功率输入,因此只需微功率基站做信号源,既可以节省信号成本,又可以减少对机房等配套设施的要求。

2.2.4 灵活、简单、快捷的工程施工,安装方便解决方案采取光纤作为传输手段,和同轴电缆相比它具有简单施工、方便的优点,系统占用空间小,业主协调方便,另外远端单元可以集中远程供电,解决了供电分散,不宜施工的难题。

主单元、扩展单元都是标准19英寸机架,也可以采用标准的6U或4U机柜安装,远端单元可以弱电井挂墙安装,也可以固定在顶棚内。

2.2.5 设计简单,快速配置,扩展扩容方便简单远端单元GSM、TD、WLAN系统信号输出均为20dBm。

传统同轴方案:需要计算每一段馈线的长度,损耗,街头损耗,涉及繁琐。

RAS系统:因为采用了自适应设计,从而保证了每个天线出口的RF功率的一致性,在涉及网络时,就减少了相关同轴系统中大量的链路计算量,有利于网络的优化。

数据业务的集中式管理和维护。

RAS系统支持最大1024个无线数据接入单元,支持32768个用户,20Gbps流量,满足WAPIIEEE 802.11i等多种无线安全标准,支持16个SSID,同时可以实现集中控制和独立步放。

RAS系统采用了模块化与自适应设计,扩展覆盖时,只需要增加相应的扩展单元、远端天线单元、以及相应的无源天馈线等器件即可,而步需要做复杂的链路计算,也不需要对已有的分布系统做调整,扩展方便。

2.2.6 集中控制强大的网管能力,可以实现本地、远程集中监控,主单元可以监控系统中每一个远单元的信息,甚至式每一个天线的工作状态,维护和优化方便。

2.2.7 WLAN数据业务的管理RAS系统实现对整个网络设备的拓扑呈现,支持网络拓扑的动态更新,能动态显示网络链路、邻居、广播、流量统计等设备和资源信息,能动态显示设备是否处于故障,能动态显示远端数据接入单元与AC设备的连接关系,支持对设备统计任务的设置(是否启用统计周期等),支持对网络设备的测量数据上报处理和统计合并,以图标的方式显示设备的最新测量数据,实现测量数据的查询、统计,实现对设备和网络系统内部故障、异常事件的管理,支持对设备告警进行条件过滤,支持对活跃告警的拓扑图呈现和图表呈现,并能实时播放告警音提示用户,支持对历史告警事件进行查询和统计,支持热备份,同时支持集中/分布式交换,内置portal和AAA服务器,使用专业电信级网络管理构架,图形化的界面管理,集中式的管理和维护,GC300支持最大1024个AP,32768个用户,20Gbps流量。

具2.2.8 能有效解决实际的问题大面积覆盖时,采用RAS系统,提高了信原(RRU)的利用率。

采取变频技术、光纤(网线)传输技术及系统末端低功率、低噪声放大的技术,与传统同轴相比,提高了数据传输的质量。

超大面积覆盖时,如体育场等,可以把多个信原集中在一个机房内,采用同一套RAS系统覆盖,适合于有活动时话务量较高,活动完成后话务量较低的场馆。

大型小区覆盖时,RRU+同轴覆盖系统不易于在楼宇间穿线,RAS采用光纤(网线)的传输方式,施工方便快捷。

2.3 RAS系统的优势及和各种传统分布系统的对比2.3.1 RAS与同轴电缆分布系统的对比RAS系统和传统的同轴电缆覆盖系统相比,RAS系统具有设计灵活方便、技术先进、性价比高、施工简单、监控完善、维护方便等特点,主要体现在:➢方案设计✧同轴电缆覆盖系统需要详细勘察站点,每段馈线长度和无源器件的损耗要进行繁琐的链路损耗计算,设计周期长,对设计人员要求较高。

而且同轴电缆分布系统一般需要大功率信源驱动,带来信源设备的高投资及电源的高消耗。

✧汉铭RAS系统将射频信号转换成光信号以极低的损耗进行传输,无需进行复杂的链路损耗计算,方案设计简单、周期短,降低了对设计人员的要求。

而且RAS采用微功率信源,节省信源成本、减少功耗。

➢工程施工✧同轴电缆覆盖系统传输介质为馈线,馈线的直径大,硬度强,需要过大的弯曲半径,不利于线缆的固定。

同时管道资源珍贵,设计预留时主要针对布放光纤、网线等,特别是在管道井已经布满线缆时,再布放同轴电缆给工程、、施工带来很大困难。

✧RAS系统采用的传输介质为光缆,光缆线径细,便于布放,减少对管道资源的占用;设备体积小,重量轻,降低了对站址的空间要求;远端单元由扩展单元采用远程集中供电的方式,施工便捷。

➢覆盖效果✧同轴电缆覆盖系统,受传输介质和施工环境影响,各分布天线之间输出功率很难达到平衡,覆盖区域场强不够均匀。

✧汉铭RAS系统采用自动增益控制,各远端单元输出功率恒定,设备贴近天线防止,受传输损耗影响小,各分布天线口功率均衡,覆盖场强均匀。

➢优化基站指标✧同轴电缆覆盖系统功率不足时,采用直放站或干放,由于贴近信源进行功率放大,易抬高基站底噪,降低基站接收灵敏度,缩小覆盖范围,基站上行链路质量差,影响覆盖效果。

✧RAS系统采用微功率信源输入(0-10dbm),降低了对信源的要求,减少信源的投入。

系统采用贴近天线进行的前置低噪声放大技术,有效的降低了系统对基站底噪的抬升,改善上行链路,扩大基站覆盖范围,降低对信源的干扰。

➢兼容性✧同轴电缆分布系统,对于不同频段的射频传输损耗差异性大,难以兼容不同频段的移动通信系统。

✧RAS采用变频技术,易于兼容不同频段的移动通信系统➢维护及监控✧同轴电缆覆盖系统只能监控到有源设备,无法监控到馈线、无源器件的工作状态,无法根据现场的环境对分布系统的功率进行调整,不利于后期管理维护和系统优化。

✧RAS系统可实现本地或远程监控各级设备工作状态,方便快速定位故障点;监控软件支持射频功率按db步进式调整。

通过RAS系统完善的智能监控系统,使系统开通调测以及投入运行后的设备维护工作简单,减少系统维护成本。

➢可提供支持WLAN 系统的电信级专业网管系统。

✧除了常规的WEB 管理方式之外,RAS产品WLAN系统还提供了独有的专业的电信级网管系统。

该网管系统遵循ITU-T 的体系架构(通常为大型电信设备才支持该设计架构),支持通过GUI方式实现对所有网元的配置、故障、性能、诊断测试等管理功能,同时具备丰富的表、图、曲线用于对系统整体运营状况的评估和分析,并支持基于GIS 系统的定位。

➢高效能的WAPI 支持以及安全管理能力。

✧RAS的WAPI 模块除完全符合规范之外,WAPI 的证书管理非常灵活,既支持集中管理也支持AP 数据模块与证书的灵活绑定。

同时无线侧还支持WEP/WPA/WPA2/802.1x,支持无线IPS/IDS,二层用户隔离,用户级VLAN 以及集中的ACL。

➢WLAN带宽控制与服务质量保证QoS。

✧通过AC 的全局控制,可以很轻松地实现对每一台智能无线接入点上行带宽,甚至每一个用户的带宽的控制。

同时,针对不同的用户业务类型(如语音通信),智能无线交换数据模块可以集中设置定义不同的QoS 队列。

➢多网融合的实现✧采用同轴电缆覆盖系统实现三网合一,需要通过大量的合路器进行二、三级合路,并对原有分布系统进行改造,系统升级改造复杂,性价比低✧RAS系统一次施工即可实现GSM+TD+WLAN三网融合,不需要根据不同的系统进行多级合路,大大提高了网络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系统升级改造容易,性价比高。

2.3.2 RAS与传统室内分布系统的对比➢高速度数据业务支持✧传统室内分布系统高噪声累积,直接影响数据业务的速度。

可降低30%-50%数据业务性能。

✧RAS系统高性能的数据业务支持,基本不影响数据业务速度。

➢系统兼容性✧传统室内分布系统系统改造难度大,2G、3G兼容性差。

无法对高频段的4G产品兼容。

✧RAS系统采用透明传输理念,系统兼容性强,通过简便升级即可实现对2G、3G、以及4G产品的兼容。

➢话音质量✧传统室内分布系统高噪声累积,信号质量差。

✧RAS系统低噪声引入,信号质量高。

➢系统容量✧传统室内分布系统高噪声引入,降低系统容量。

✧RAS系统低噪声引入,保持原有系统容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