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云数据中心解决方案v3.0
【解决】新一代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关键字】解决新一代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篇一:构建新一代数据中心概述经过多年IT 的建设,信息对于企业的日常运营已经日益重要,并逐渐成为企业内重要的资产,信息资产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日常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如何管理和利用好企业内部纷繁的数据资产也越来越成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最近几年企业更加专注于优化自己的业务以便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更持久的优势,比如银行希望能够通过对客户的分析,找出哪些人的风险更高,从而为信贷的风险管理提供帮助,保险公司同样期望加强其风险管理能力,比如通过分析历史数据,找出哪些理赔客户骗保的可能性更高等等。
这些都离不开企业对现有数据的分析和利用,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或规避更多的风险。
在应用议程(“Application Agenda”)时代,由于应用的构建多是自下而上构建,主要以满足某个领域或某个部门的业务功能为主,从而造成了一个个分立的应用,分立的应用导致了一个个的静态竖井(Static Silos)。
由于数据从属于应用,缺乏企业全局的单一视图,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分立的系统之间缺乏沟通,同样数据的孤岛导致只能获得片面的信息,而不是全局的单一视图。
存储这些信息的载体可能是各种异构的关系型数据库,比如DB2、ORACLE、MS SQL SERVER 或SYBASE,也有可能是XML、EXCEL 等文件。
因此,很多企业将构建新一代的数据中心提上了日程,目的是覆盖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关键业务数据,完善元数据管理,形成全局的数据字典、业务数据规范和统一的业务指标含义,能够灵活的获取企业业务数据的单一视图(为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需要实现数据的联邦、多个数据源的抽取、转换、装载、汇总等)。
数据的数据交换和共享主要发生在上下级组织机构之间或同级的不同部门(或分公司,比如不同省或地市公司之间)之间。
最终,这些数据可以为生产分析、决策支持(多维分析、即席查询、数据挖掘)等应用提供更及时、准确、有效的支持。
UIT(创新科)新一代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Page 4
UIT 产品线
云平台系统 存储集中 管理软件 高可用集 群软件 网盘系统
软件 方案
XCloud SCM
存储虚拟 化设备
UHA
持续数据 保护
Uspace V1.4
虚拟磁带库
NAS 网关
近线 系统
DATA Service Management
SVL
UDMS
DRS
SVN
定制服务器
应用存储系统
80
存 储 容 量
60 40 20
到2014年,86%的数据是非结构化数据 67.4 42.2 28.5 7.5 2012
Page 12
Unit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EB)
非结构化:复合增长率60% 结构化:复合增长率23%
0
10.2 4.7
需要新一代的存储架构
IT预算
Unit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age 13
传统存储系统与云存储系统对比
传统存储系统
随着节点数量的增加,越来越慢
云存储系统
在节点增加的同时,保持高速
Unit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Unit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age 3
产品线
云平台 为大型数据中心、IDC服务提供商提供统
一的云管理平台
客户基本需求
• • • • 高效稳定 简单易用 灵活拓展 安全可靠
云存储 为大型数据中心、IDC服务提供商提供基
于IP网络的EB级存储系统解决方案
H3C新一代数据中心一体化安全解决方案

一
口 新一代数据 中心安全 的四大捌沾 毙
第 一 , 以 商 业 利 益 为 目 的 的 攻 击 日益 猖 獗 ,运 营 商 数 据 中 心 面 临 着 巨 大 的安 全 威
化 ,可 以 将 一 台 设 备虚 拟 成 多 台 设 备 , 供 多 个 对 象 单独 使 用 ,减 少 安 全 设 备 的 部 署 数 量 ;通过 H3 C第二 代 智 能弹 性架 构 技 术 ( R ̄ I 2)可 以 实 现 Ⅳ : 的 虚 拟 1 化 ,将 多 台设 备 虚 拟 成 一 台 设 备 ,实现 负 载分 担 和 统 一 管 理 ,极 大地 简 化 网络
பைடு நூலகம்
构 建 一 个 网 络 与 安 全 相 融 合 的基 础 平 台 ,是
运 营 商新 一 代 I 建 设 的 必 由之 路 。 DC
设 的 H3 C认为 ,数 据 中 心 的 建 设 是 一 个 复 杂
的系统工程 ,在建设 时应该从全局的 角度通
盘 考 虑 ,采 用 模 块 化 的 设 计 思 路 和 分 区 、 分
中困联 通 以及 互 联 网 、金 融 等各 大行 业 数据 中
心 。面 向新 一 代 数据 中 心 的建设 浪 潮 ,H3 新 C
9O TEU兰 ) M UNI ( M C To NSTECHNO L 1 OG Y/ 20 1噌
・ 1
电佑技
一
代数 据 中心 安全 解 决方 案 将从 下面 5 个
针 对 不 同 用 户 实 现 按 需 引流 ,通 过 内
H3C新一代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优势特点解读 甄选

.. .. .............................................................................................................................................................................................H3C新一代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优势特点解读(优选.)H3C新一代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优势特点解读H3C基于在数据通信领域的长期技术积累,推出了新一代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涵盖网络、安全、存储三大类产品,目标是在以太网和IP技术的基础上,实现数据中心基础网络架构的统一。
数据中心是数据大集中而形成的集成IT应用环境,是各种业务的提供中心,是数据处理、数据存储和数据交换的中心。
近年来,数据中心建设成为全球各行业的IT建设重点,国内数据中心建设的投资年增长率更是超过20%,金融、制造业、政府、能源、交通、教育、互联网和运营商等各个行业正在规划、建设和改造各自的数据中心。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深入和新技术的广泛使用,传统数据中心已经无法满足后数据中心时代的高效、敏捷、易维护的需求。
H3C基于在数据通信领域的长期技术积累,推出了新一代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涵盖网络、安全、存储三大类产品,目标是在以太网和IP技术的基础上,实现数据中心基础网络架构的统一,安全策略的统一部署和数据中心资源的统一管理,以帮助用户简化传统数据中心的基础架构、加固核心数据的保护、优化数据中心的应用性能,为用户提供即可靠安全又高效敏捷的基于统一交换架构的新一代数据中心。
H3C新一代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示意图H3C新一代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涵盖以下四个优势:标准化:采用标准的融合增强型以太网(CEE)技术,将传统数据中心三张异构网络——后端存储网络、前端交换网络和高性能计算网络,改变为统一交换的架构,消除数据交换层面的障碍,并使未来虚拟资源的迁移成为可能;虚拟化:利用业界领先的H3C第二代智能弹性架构(IRF2)技术,可以将多台设备虚拟成逻辑的单设备,消除复杂的二层协议,将链路的主备模式变为效率更高的负载均衡模式,使得网络性能整体提升一倍,极大的简化了数据中心的复杂度;一体化:通过H3C的OAA开放应用架构,将网络、安全和应用优化进行物理和逻辑上的融合,使各种应用的安全、优化与业务可以无缝的部署在数据中心之上;保证各种新业务和应用的平滑部署和升级,满足用户的多变需求,降低维护成本,保证数据中心的安全性和业务连续性;专业化:采用专业的数据中心级设备,利用其先进的架构,融入多项数据中心级技术,解决数据中心建设中所面临的可靠性、扩展性、性能等诸多难题。
新一代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新一代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一、现状分析
现在,建设新一代数据中心的需求正在大幅增加,但传统的数据中心
建设方案存在以下问题:1)成本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2)能源效率低,节能减排条件薄弱;3)可扩展性差,受到空间的限制;4)维护和可用性差,容错性低;5)缺少先进的技术,能力有限。
二、解决方案
1、建立基于云计算的数据中心。
采用云计算技术,实现负载集中统
一管理,减轻数据中心管理成本,有效降低可用性的风险。
2、提高可用性。
利用虚拟化技术,实现服务器资源的虚拟化和池化,实现高可用性。
3、应用容器技术。
利用容器技术,在相同的物理机上,能够灵活部
署虚拟机,可降低服务器资源的消耗。
4、加大功率节能研究。
利用服务器节能技术,实现数据中心的功率
节能,有效降低电力消耗。
5、建立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采用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实现安全最
新网络的建设,保证数据中心安全。
6、实施互联网行业标准化。
建立妥善的行业标准,保证互联网行业
开展正常的经营活动,有利于发展新一代数据中心。
三、结论
采用上述解决方案,可实现新一代数据中心高效率的建设,提高建设效率。
铁信云全集团培训v3.0新

单个Region最大支 持云主机数量
2560台
计算方式:Region支持最大物理主机数量256台,按照虚拟整合 比1:10计算推算出;
存储容量(裸容量): 2PB 业界最大支持2PB,项目实践经验最大裸容量部署480TB
云计算的市场分析
云计算公司分析
公有云公司
AWS 阿里
传统IT公司
华为、浪潮、曙光、HP、 IBM等
解决现有问题和矛盾,支撑铁总未来的信息化应用
让信息化更加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支撑铁总各 类业务
更加敏捷的适应铁总转型发展中的新需求
铁信云介绍
铁信云是按照云计算定义,结合相关技术构建的全新信息系统基础架构
逻辑结构
铁信云需要构建SaaS、PaaS、IaaS三个标 准的云计算层次,同时需要一同构建云运 维服务体系和云安全体系两大支撑体系。
同类产品比对
铁信云市场定位
聚焦路内市场
路局级数据中心 站段级虚拟化应用
铁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其他
扩展路外市场
以铁信云成熟产品和技术向外 辐射
销售目标与销售模式
路内销售以行业占领为主要目标
1
推进铁路信息化的云计算或虚拟化平台项目,参与其建 设和运维工作。
2
进行小范围测试和试用,协助信息部门占领
路局云计算架构先机
建设一个IT架构平台,支持铁 总各专业信息化发展,支持 铁总深化改革转型。
近二年内的项目进展
2014年下半年
云计算技术发展情况调 研,对国内外云计算相 关技术和行业应用情况 学习研究。
2015年11月
中心领导在北京公司 召开项目现场会
2015年1月
开始探讨在铁路行业 内进行云计算项目的 可行性
DCN新一代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DCN新一代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在当今信息社会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为了满足业务的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和高性能等需求,特别是在应对海量数据的传输、存储和处理方面,DCN新一代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DCN新一代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特点和优势,并为其推荐的理由。
首先,DCN新一代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具有高度的可靠性。
在数据中心运营过程中,一旦出现故障可能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可靠性是一个关键的要求。
DCN新一代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采用了冗余设计,包括冗余电源、冗余网络、冗余存储等,能够在设备故障时实现自动切换,保证数据中心的持续稳定运行。
其次,DCN新一代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具有高度的安全性。
数据中心存储的是各类机密信息,包括企业的财务数据、用户的个人隐私等,因此安全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DCN新一代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采用了多层次的安全机制,包括访问控制、数据加密、防火墙等,能够有效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此外,DCN新一代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
伴随着业务的快速增长和技术的快速更新,数据中心需要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以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
DCN新一代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采用了模块化设计,使得数据中心的规模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进行逐步扩展,可以按需增加服务器、存储设备等硬件资源,同时还支持虚拟化和容器化技术,能够灵活配置和管理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DCN新一代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还具有高度的性能。
数据中心需要能够处理大规模数据的传输、存储和计算等任务,因此性能是一个关键的考虑因素。
DCN新一代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采用了高性能的硬件设备,如高速交换机、高速存储设备等,同时采用了自动化的管理和优化技术,如负载均衡、流量控制等,能够提供卓越的性能,满足数据中心的高要求。
综上所述,DCN新一代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具有高度的可靠性、高度的安全性、高度的可扩展性和高度的性能,能够满足当今信息社会对数据中心的各类需求。
Hitachi VSP G1000磁盘阵列产品说明-v3.0

Hitachi Virtual Storage Platform G1000 HDS新一代企业级存储日立数据系统有限公司2022年4月目录一. 概述 (1)二. VSP G1000技术的技术优势 (4)2.1永续运行 (4)2.2高度灵活的基础架构 (4)2.3自动、智能的架构 (9)2.4统一存储 (10)2.5无中断数据迁移 (11)2.6VSP G1000水平扩展的基础架构 (14)三. VSP G1000软件包 (16)3.1SVOS(存储虚拟化操作系统) (16)3.2HITACHI COMMAND SUITE DATA MOBILITY(数据移动和灵活性) (19)3.3H ITACHI C OMMAND S UITE A NALYTICS(高级分析和监控软件包) (21)3.4H ITACHI L OCAL R EPLICATION(本地数据保护) (23)3.53.5H ITACHI R EMOTE R EPLICATION(远程数据保护) (25)3.6F ILE B ASE(统一存储) (28)四. VSP G1000产品技术指标 (31)4.1VSP G1000规格:主机端口 (31)4.2VSP G1000规格:可用性 (31)4.3VSP G1000规格:支持的操作系统 (32)4.4H ITACHI V IRTUAL S TORAGE P LATFORM G1000规格:物理特性 (33)4.5H ITACHI V IRTUAL S TORAGE P LATFORM G1000规格:软件 (34)4.6外接存储系统兼容列表(存储虚拟化) (37)五. VSP G1000 场地准备要求 (44)5.1VSP G1000环境要求 (44)5.2VSP G1000电源要求 (45)5.3VSP G1000模块装配图示 (47)5.4VSP G1000控制器图示 (48)5.5VSP G1000设备尺寸 (49)5.6机柜及服务空间 (49)一. 概述如今,数据中心的运营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这通常会阻碍IT团队与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保持同步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报率(ROI)并提高服务水 平及可用性。
标准化 现有环境
建立数据中心有效的虚拟化资源环境,可以消 除孤岛现象,充分提高资源利用率;并以分配
成本来匹配业务,从而提升应用系统的性能并 降低成本,以保护投资。同时,数据中心的虚
好处: • 软件定义、灵活地部署方式 • 化繁为简,把复杂的网络与安
全配置分拆到各个逻辑分区 • 节省投资,在x86服务器上软件
定义应用所需的网络服务 • 自动化部署 • 与云计算平台OpenStack框架
紧密结合
11
业务服务域
运行保障域
安全保障域
核心交换域
前置支撑域
互联网 外联网
安全支撑域
行政办公域
VPN
负载
vSwi均t衡ch
软件定义的公有服务
互联网/内部网 /外联网
计算+存储 Shard 2 Shard 1 Nutanix
网络
Shard 3 H3C/HW
虚拟化层 物理层
用户接入端
云部署物理环境
14
建设路线图和参考路径
先进的、按照互联网标准设计的、具有高度安全和扩 展性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其可以使得用户更加快速的 部署云平台,并通过创建、管理云服务从中获得面向 业务的服务能力
应用类2分配资源
防火墙
NAT
VPN
负载均衡
生产资源 OSS层
分配资源 分配资源
防火 NA VP
负载
墙
T
N
均衡
开发测试资源
OSS层
计算虚拟化
共享池
独享池
KVM/vSphere
CPU
存储虚拟化 计算资源池
内存
存储
网络
虚拟化
虚拟化Nuta虚n拟i化x
虚拟化
计算资源虚拟化
虚拟化层
网络虚拟化 防火墙
NAT
NSX/Open
…
VMware, MicroSoft, Redhat NetApp, EMC
Brocade, Cisco Qlogic, Emulex
HP, Dell, Cisco Cisco, Arista, Brocade, Avaya
5
…
ESXi
Hyper-V
KVM
“隐形的”云计算 数据中心
Cisco, Arista, Brocade, Avaya
业务处理域
Metro Availability: 同城双中心解决方案
VMWare HA
Cluster_A
Cluster_B
Datastore_A (active)
Datastore_B (active)
Datastore_B (standby)
Datastore_A (standby)
数据实时复制
网络条件: Layer 2
RTT <= 5ms
数据中心 A
数据中心 B
12
异地容灾
• 多站点,多拓扑结构支持 o 单向,双向,一对多,多对一
• 同时双向、周期性的异步复制 • 智能复制时序安排避免影响VM生产操作
13
整体架构参考方案
管理员
用户管理 使用统计
订单管理
决策者
资源管理
服务管理
TLM
使用统计 所有云查询
敏捷开发服务
业务 价值化
L2
L2
L2
L2
L2
L2
L2 L2
9
业务内网
业务外网
互联网
安全 运维 标准
云数据中心参考基础架构
10
云数据中心的网络
说明: • 在虚拟数据中心内部网络边界
发生变化,从物理边界变为虚 拟边界,传统物理防火墙方式 配置复杂,已不再适用 • 使用网络虚拟化方案中的软件 分布式防火墙实现颗粒度最小 、 最靠近虚拟机网卡、按照业务 逻辑隔离的虚机安全策略 。
4
Business Agility
设计目标
Rapid Leabharlann cale Cost Efficiency
• 业务系统无单点故障和无单点瓶颈 • “永远在线操作”的业务系统 • 跨软/硬组件的深度分析能力 • 利用虚拟化能力的云数据中心 • 统一管理和维护:简单、简单、再简单
基于互联网标准的数据中心:超融合架构
超融合架构的优势
单一厂商保障所有软 硬件,包括计算、存 储和虚拟化的支持
支持
改变采购模式,无需一次 性大规模采购,按需采购;
保护现有投资,延伸到 云计算架构
购买
基于互联网架构设计 应用在企业级用户
部署
从上机架开始30分钟 内即可交付使用,部
署快速
分布式架构,线性扩
展,无节点数限制, 无单点故障,内置同
8
云数据中心参考逻辑架构
业务平台
核心业务
云平台统一访问门户
业务 应用
业务 应用
业务 应用
业务 应用
业务 应用
业务 应用
业务 应用
业务 应用
云管理平台
通用服务
应用支撑 平台
01101 01001 00101
数据管理服务
基础架构 平台
虚拟化 管理
弹性计算服务
应用整合服务
服务 自动化
资源 可视化
虚拟化资源池(计算+存储)
新一代云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架构设计原则
传统架构无法满足新业务的快速发展
传统数据中心架构
性能不保证
互联网数据中心架构
性能保证
纵向扩展,硬件定义 虚拟化
高成本和提前消费
横向扩展,软件定义 混合云 按需消费
专业人才,管理复杂
3
复合型人才,管理简单
互联网思维下的数据中心设计原则
设计法则
• 标准x86服务器设计 • 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智能化管理和服务 • 分布式系统:线性、可预期的扩展 • 快速自恢复系统 • 对外开放的业务和技术平台
云数据中心
综合运用了计算资源虚拟化,网络虚拟化, 存储虚拟化,云监控平台和云管理平台,
提供了云计算数据中心完整方案
自动化
建立符合业务发展战略和方向的技术架构, 确保技术架构标准的落地并在项目层面得
以实施,并为实施提供必要的参考和支持, 以大幅降低部署周期和运维成本,为虚拟
化打下基础
集成化 虚拟化
通过自动化工具以有效地执行 标准化配置,以实现更高的运
网络服务配置查询
生命周期管理
云门户 资源容量管理
网络部署配置查询
安全访问策略
部门级数据中心配置查询
服务目录
TP BSS层
云成本与使用情况管理 自助服务定价
用户
基准分析 测算、分析
计量
用户 用户
BSS层
防火墙
备份
虚拟化
容灾
管理
监控
虚拟化
集中
网络
调度
分配资源
NAT
VPN
管理资源
负载均 衡
云管理平台
OpenStack 应用类1分配资源
扩展
城和异地容灾能力
6
管理
统一管理计算、存储、 虚拟化等资源,运维
管理简单化
云数据中心方案
云数据中心划蓝图
同城双活中心
主数据中心
服务 自动化
云管理平台
资源 可视化
业务 价值化
异地容灾中心
业务
业务/资源访问门户
运维
新一代云计算数据中心将按需提供基础架构资源服务能力,具有快速的弹性部署和线性扩展能 力,提供安全的访问方式,具备统一的管理和接入能力,最终将业务系统整合在统一的基于互 联网标准的基础架构平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