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离婚率趋高的宏微观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浅析我国离婚率高升的原因及呵护婚姻的政策建议

浅析我国离婚率高升的原因及呵护婚姻的政策建议

浅析我国离婚率高升的原因及呵护婚姻的政策建议结婚不易,维持一段婚姻更不易。

2021年12月15日,王力宏发布微博宣布离婚,引起舆论哗然。

盘点今年以来,已有大S汪小菲、李湘王岳伦、佟丽娅陈思诚、赵丽颖冯绍峰等多对明星夫妻分道扬镳,其中婚姻维持最短的仅有2年。

娱乐圈俨然成为大型离婚现场。

明星频繁曝出离婚,只是近年来中国离婚率不断攀升的一个缩影。

民政部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共有433.9万对夫妻离婚。

这一数据从1987年的58.1万对一度增至2019年的最高峰470.1万对。

离婚,正逐渐从传统社会里避讳的负面行为,变成如今夫妻双方平等拥有的权利。

尤其随着女性受教育水平提升,现代女性的经济权和个体思想趋于独立,不再向低质量婚姻妥协。

在近期王力宏离婚事件中,前妻李靓蕾也发文省思女性作为全职家庭主妇全力付出却不被尊重的弱势现状。

舆论态度也在发生变化。

2021年4月,赵丽颖和冯绍峰官宣离婚。

一改以往“再也不相信爱情”的负评如潮,这一回舆论却是一片“叫好”,粉丝在女方微博评论区直呼“姐姐好棒”。

有舆情监测显示,该事件的网络传播正面情绪高达83%,中立和负面情绪仅占9%和8%。

离婚,真的是两个人的重获新生还是一地鸡毛?为什么近年来中国离婚率持续上升?一个家庭的解体,会对男女双方乃至子女各自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社会政策能够怎样促进缔结并维持健康的婚姻?离婚低龄化现象:从“三十而立”到“三十而离”2020年,第一批90后迈入而立之年。

古人成家立业的年纪,在现代社会却是“三十不婚”,乃至“三十而离”。

郑州市民政局统计显示,90后离婚人数已占全市总离婚人数的两成以上。

2019年湖北省十堰市离婚夫妻中,35岁以下的占比达45%。

离婚群体年轻化趋势显著。

高颖, 张秀兰和祝维龙(2012)根据北京市婚姻登记数据研究发现,从人群来看,离婚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0-45岁之间,占总体离婚人群比例超过60%。

从趋势来看,30岁以下的年轻人和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的离婚比重上升相对更快。

离婚率高的主要原因

离婚率高的主要原因

离婚率高的主要原因
现如今社会上男女青年结婚速度快、离婚速度也快。

正所谓“来得快去得快,来得慢去得慢”,咱们这个世界就是充斥着这么些规律。

可是这个离婚率高现象不能够单纯地就一个结论,往往问题是复杂的。

我经过个人生活观察,总结几方面原因,我个人认为是正确的才公布:
第一,物质生活丰富,导致人骄奢恶习滋长。

一些孩子出生就是独生子女,父母娇生惯养,受不了婚姻独自生活,久而久之无法适应导致离婚。

第二,男女双方是闪婚,结婚之前了解就不深,结婚之后问题逐渐暴露了,结婚也就很自然了。

第三,生活作风习惯不好,结婚之前生活作风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婚后一方难以忍受,或者双方都难以忍受。

第四,经济问题、理想抱负问题。

这个比较少见,当然也不排除一个男人向女人承诺结婚以后努力进取,结果结婚以后连个屁也没取来,女方认为是受骗了要理解。

这也看女方的决心大不大了,要是能够忍气吞声地这辈子也就过去了,我邻居家基本就是这情况。

第五,一方有外遇,或是双方有外遇,这就跟从小孩子品行
怎么样了。

离婚问题研究综述

离婚问题研究综述

离婚问题研究综述作者:王健来源:《卷宗》2015年第10期摘要: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庭的重心由原来的纵向转变为横向,家庭规模缩小,婚姻关系成了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

婚姻的稳定决定家庭的稳定,家庭的稳定关系社会的稳定发展。

所以在中国社会急剧发展的重要时期,研究我国的婚姻与家庭目前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什么样的婚姻容易破裂,对于这种容易破裂的婚姻社会又能做些什么来控制,这些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离婚;原因;宏观;微观1 离婚率上升原因——宏观视角1.社会宏观背景有些学者认为离婚率提高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李雨潼、杨竹,2011)。

但有学者认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发展并不必然导致离婚率的提高,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阻碍婚姻自由的因素越来越少,妇女地位提高等等因素为人们解除不幸的婚姻提供了条件,但如果婚姻本身基础牢固就不会离婚(高健生、刘宁,1985)。

还有学者认为,经济繁荣只是让人们的选择更加自由,于是会产生离婚率上升,而并非是因为经济繁荣而导致人们的婚姻感情出现了问题。

宏观的经济繁荣对婚姻的影响取决于当事人所感受到的经济影响(张敏杰、A.C.基尔帕特里克,1998)。

虽然说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历程中,一些工业化国家同样经历高离婚率,但是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不同,离婚率升高的幅度是不同的。

例如同样是经历了高度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国家,日本以色列就依然还保持着家庭的稳定,离婚率也不如美国高,因为美国本土形成的比较浓厚的个人主义文化氛围。

可见,保守的传统社会文化对婚姻与家庭的稳定也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张敏杰、A.C.基尔帕特里克,1998)从本质上来看,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婚姻和家庭本身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家庭功能社会化,家庭功能不断减少,原有的物质生产和养育子女的最重要的两个功能如今已经松弛,家庭规模逐渐缩小),进而动摇了家庭旧有的稳定性。

(陈一筠,1989;江传月,2009;刘应杰,1987)从价值观角度看,经济发展西方社会文化价值竞争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日益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从经济学原理分析离婚率逐年升高的原因

从经济学原理分析离婚率逐年升高的原因

从经济学原理分析离婚率逐年升高的原因近些年,全世界的离婚率都逐年递增。

包括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国家,我国这些年的离婚率也居高不下,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么多人选择离婚?会不会有一些解决办法来控制离婚率?接下来我用经济学简单的阐述一下。

第一,我认为是男人花心的问题,出轨所以才导致离婚。

古往今来,从古代的一夫多妻制,到现代的小三,小四,小五什么的,我们不难看出,男人喜欢貌美年轻的。

用经济学的理论,很容易解释这个问题,那就是边际效用递减,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呢?就是说一样东西当你拥有得越多的时候,对你的作用就越小。

比方说,你饿了,吃第一个包子特香,第二个很香,第三个还可以,第四个饱了,第五个吃不下,第六个看见都烦!也就是说第六个包子的作用为零甚至为负。

边际效用递减,是经济学的公理,是整个微观经济学的支柱之一。

由于边际效用递减,从现在恋爱的角度看,由于夫妻长时间的亲密接触,没有什么新鲜感和刺激感,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七年之痒”。

第二,第二,“既然边际效用递减是公理,那么为什么花心的女人却比较少?我想说的是,为什么很少听说女人花心而不断去找男人故事?假定边际效用递减成立的话,那么女人也应该不断地在外面找男人养情夫,可是实际上这样的故事比较少!”女子显得有些不太服气,“花心的男人应该和花心的女人一样多,一个花心的男人必定要找一个花心女人。

假定花心的男人没有花心的女人相呼应,那么男人又到哪里去花心?准确地说,应该是结了婚的女人中花心的比较少!但这并不等于说,边际效用递减在结了婚的女人身上不起作用。

结了婚的女人在内心深处未必没有喜欢更英俊更年轻更富有男性的念头?只是一般她们不会采取采花行动,这里的道理可以用经济学的成本效益来分析。

在经济学的假设中,人都是理性的,人们采取一项行动都要在心里盘算值不值。

假如说收益大于成本,这样的才值得考虑去做;假如成本大于收益,那是无论如何不会去做的!从我们的日常观察中可以看到,已婚男人花心,相对于已婚女人其成本是比较低廉的,最多是花几个小钱,很少有妻子因为丈夫花心而坚决要离婚的,外界甚至还会羡慕他的艳遇与能干。

离婚现象调查报告

离婚现象调查报告

离婚现象调查报告离婚现象调查报告「篇一」调查目的:经过调查,明白80年代离婚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从根本上解决所存在的原因,从而加强相关的教育,促进构建和谐家庭,减轻离婚率。

调查现象:根据统计,20xx年,法院共受理婚姻纠纷案件约1895件,占全部民事案件的45%,80后人群离婚案件876件,占离婚案件总数的46%。

20xx年共受理婚姻案件2126件,占全部民事案件的39%,80后人群离婚案件1134件,占婚姻案件总数的53%。

通过以上分析数据显示,80后人群离婚案件呈明显上升趋势。

离婚率增长的原因:一、家庭因素1、轻微琐事争执成为离婚的主要原因:大多数80后离婚案件当事人到法院离婚时,原因很单一,经法院查明,也多数是仅仅因为夫妻日常口角,发生了争吵,或偶尔男方女方一气之下就到法院起诉离婚。

这些案件当事人绝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家庭子女,未结婚时都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结婚共同生活后,因生活琐事或业余兴趣分歧,产生争执,引起离婚诉讼。

2、结婚时间较短,感情基础脆弱:根据相关资料表示,夫妻双方婚前恋爱时间较短,就办理结婚手续,举行了仪式。

特别是一些农村的年轻人经媒人介绍后相处时间较短,婚前缺乏足够了解,在没有基本了解对方的人品、经济等情况下就草率结婚,婚姻基础很不牢固,使离婚率增加。

二、社会因素1、女人独立性比以往更强。

以前女性多数为家庭妇女,如果同丈夫离婚,很难独立生活,所以多数女性选择不离婚。

而现代男女职业性都越来越平等,职业女性越来越多,因此女性的经济独立性也越来越强,主动提出离婚的比例也越来越高。

2、现代社会交通、通讯技术越来越发达。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简易与方便,从而遇到适合的异性即出轨的机会来越来越多。

这也是引发婚姻解体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前写封信可能要一周甚至半月才收到。

现在随时随地一个电话一条短信就能取得联系。

而且有强大的qq、msn之类的聊天工具,可以24小时随时方便地联系。

3、社会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变化,也必然影响到一个人的婚姻观念的变化。

当前我国女性主动离婚现象探究——以山东省单县为例

当前我国女性主动离婚现象探究——以山东省单县为例

受 理 离婚 案 件 中 由 女 6 0 7 性主动提 出离婚 的案件数
7 1 5
6 8 4
7 l 1
7 8 9
受 理 离 婚 案 件 中 女性
主 动 提 出 离 婚 案 件 占离 婚 案 5 9 % 5 8 . 9 % 5 9 . 2 % 5 9 . 6 % 5 9 . 8 % 件 总 数 的 比重

年 份
表2 显 示 :4 0 岁 以下的女性 提 出离 婚的 比例 较高 ,高达 8 2 % ;而 3 0 岁 以下 的女性主动提 出离 婚的人数相 对集 中, 比 例名列 “ 榜首 ”, 占5 0 % ;4 0  ̄6 0 岁年 龄组 的女性主动提 出 离婚 的比例为 1 8 % 。由此 , 中老 年女性提 出离婚 的主动 性 明 显低 于 中青年 女性 。可见 ,主动提 出离婚的女性倾 向于中青 年群 体,呈现 年轻化态势。

( 三 )主动提 出离婚的女性年龄结构呈现年轻化态势 表2 7 8 9 件 离婚样 本 中主动要求 离婚的女性年龄分布
年龄段 I 2 1  ̄3 0 3 1 ~4 O 4 l ~5 O 5 1 ~6 O
2 5 2 3 2 % 1 0 3 l 3 % 4 0 5 % 人数 l 3 9 4 占主动离婚女性总人数 的百分 比l 5 0 %
数据 来源: 山东省单县法 院
( 一 )离婚案件逐年增加
表1 显 示 :2 0 0 8 年单县 法 院受理 的离婚案件 数 占民事案 件数 的比例 为5 1 . 9 % ,2 0 l 2 的数据 上升N6 o . 3 % ,L t 2 0 0 8 年 同 期上升 了8 . 4 % 。 自2 0 0 8  ̄2 0 1 2 年 间,离婚案件不 断增多 ,在 民事案件 中所 占比例也 同步上升 。以上 数据尽管不 能代表 中 国婚姻 的整 体状况 ,但 我们 可 以以点带面地看 出中国离婚现 象的基本情 况 。离婚率 的持续上升仍将 是今后我 国婚 姻状况 发展的大趋势 。 ( - )女方 主动起 诉离婚案件的 比例较大 2 0 0 8 年 ,受理 离婚案件中女性 主动 提出离婚 的案 件 占离 婚案件总数 的 比重为5 9 % ,2 0 1 2 年 的数据上 升 ̄ J 1 5 9 . 8 % ,女性 主动提 出离婚 的案件数过 半并呈上升态 势。无疑 ,此 数据在 定 程 度 上 颠 覆 了我 们 之 前 对 传 统 婚 姻 中 男 性 占主 导 地位 的 观 点。 在2 0 1 2 年审理 的1 3 1 9 件离婚案件 中, 由女性主动提 出离 婚 的 占7 8 9 件 ,相应地 ,女性 作为 原告主 动提 出离婚 的占全 部 离婚案 件 的5 9 . 8 % ,女方起 诉离婚 案件 的 比例较 大 。女性 主动提 出离婚 的 比例增加 ,作为女性独立人 格意识觉醒 的明 显标志 ,在一 定程度上说 明当代女性 的离婚 自由得到 了充分 保障 。

东北女人为什么离婚率那么高

东北女人为什么离婚率那么高

东北女人为什么离婚率那么高
1.东北年龄结构问题。

年轻人口外流,不少人跑到东部沿海就业,户籍也迁走了,适婚的青年人比较少。

相比之下,中老年人占比较大,虽然也有一定流动性,但户籍主要还在老家,离婚率也会高一些。

2.经济发展冲击。

经济发展带来的阶段性冲击,不说离婚对家庭、孩子和社会影响的好坏,就其大的原因来讲,经济发展快了,对每个家庭多少都会冲击,每个人的承受力也不同,裂隙放大在所难免。

3.城镇化率有关系。

城镇化的概念在90年代之后,随着城市发展方针的变化而被广泛使用,它所指的就是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城镇数目增多,城市文明不断发展。

城镇化的好处不少,增加就业,带动经济,但也有些意想不到的影响,比如导致离婚。

4.移民多。

人口流动往往伴随着地区内多民族的混合与民族文化的碰撞,这会导致婚姻不稳定性加剧。

人口在空间的流动,其实也就是他们所负载的文化在空间的流动。

由于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人口的混居,使得东北地区的血缘关系和家族统治比中原地区要薄弱的多。

5.女人性格强势。

现在全国离婚率其实都高,只不过是东北女人更直率性格比较强势一些,东北的夫妇又比较惯孩子,导致男女双方个性都比较强。


之,东北离婚率高和以上五种原因有脱不了的干系。

而且近年来“不婚族”的数量越来越多,结婚意味着男女都面临着家庭、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挑战,一拖再拖更是导致适婚人群数量减少。

而随着女性心态的转变,结婚率下降的趋势扭转更是困难。

关于我国高离婚率现状的思考

关于我国高离婚率现状的思考

关于我国高离婚率现状的思考6月17日,民政部发布的20**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年全国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350万对,比上年增加%,这是自2004年以来,我国离婚率连续10年递增。

那么,在高离婚率的背后,到底又隐藏着那些鲜为人知的现象?群众对我国婚姻登记制度和婚姻登记工作有何评价?如何才能够有效降低离婚率?本文以**省临**县近10年来离婚登记情况为例,进行现状及成因分析,并提些看法和建议。

一、现状临**县位于**西北,**水中下游,经济活跃,总人口数43万。

据临**县婚姻登记处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全县离婚登记人数440对,20**年离婚登记人数998对,呈逐年递增趋势。

该现象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并希望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遏制。

笔者从群众的来信来访、婚姻登记工作回访、意见簿留言等渠道,收集到了部分离婚当事人的父母、亲戚朋友、子女、当事人本人和法律界及社会热心人士等,对我国婚姻登记制度和婚姻登记工作的不同看法。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规范我国离婚制度。

司法界人士认为,我国离婚制度在设计上应考虑一律走司法程序,不应走婚姻登记程序。

因为婚姻登记机关无实质性的审查能力,加之办证程序简单,很难做到对妇女、儿童、老人合法权益的有效保护;办证收费过低,易导致盲目离婚,还为达到个人目的钻政策空子而假离婚的当事人提供了便利。

而人民法院则聚实质审查、婚姻调解、婚姻判决等功能于一体,有利于当事人及整个家庭合法权益的有效保护。

二是希望婚姻登记机关采取有效措施遏制离婚乱象,尤其是对盲目离婚、赌气离婚、为达个人目的而假离婚现象有所作为,并对离婚登记程序过于简单、收费太低颇有微辞。

三是婚姻当事人对我国婚姻登记制度的赞赏。

通过回访部分婚姻当事人,他们一致认为,针对感情确实破裂的夫妻而言,从心底都希望能尽快结束这段名存实亡的空壳婚姻,而离婚登记程序简单、收费低廉、服务热情满足了当事人的心愿。

上述观点可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中国离婚率趋高的宏微观因素分析
摘要:根据近年来我国离婚率的相关统计资料和前人的研究,
本文从宏观和微观方面分析了我国当代离婚率的影响因素。

总结了
我国离婚现象的特点,提出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对未来研究离婚
问题的新视角。

关键词:离婚率;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9-0118(2012)-06-0-02
人们常说世界上没有单独的个体,只有破碎的婚姻。

在大多数国
家婚姻是大家认同的制度。

但是很多研究表明当今的夫妻的婚姻幸
福度远不如多年前的夫妻,婚姻冲突日趋突出,离婚率也不断上升。

和谐的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美满的婚姻使人幸福快乐,破裂的
婚姻不益于当事人的身心健康,严重者会导致精神疾病,在婚姻破
裂的家庭里,由于家庭缺乏和谐和爱,对孩子身心健康不利,易形
成抑郁的性格,还有部分导致犯罪行为。

国外学者mohammad h.
asoodeh为了探讨成功婚姻特点,抽取300对夫妻,样本来自不同
公司的员工和学生的家长,研究结果显示,成功婚姻的夫妻间相互
信任、征求对方意见、坦诚相待、信仰上帝、共同做决定、相互承
诺、拥有和睦的关系。

beth a. jerskey提出虽然很多假说表明为
什么个体会离婚,但是婚姻成功或失败的决定因素还是未知的,所
以抽取6225对夫妇做实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的婚姻状态是
完全是由个人独特基因和环境因素影响的。

我国这方面全面研究并不多,大多从宏观方面综述,微观实证研究较少。

本文就从宏微观方面探讨此问题。

一、中国离婚现象特点
(一)离婚率持续稳步上升,离结婚比例越来越大。

我国离婚总对数从1979年的31.9万对上升到2005年的178.5万对,26年里增加了146.6万对,平均每年增长5.6%。

(二)离婚率及其增长情况城乡分布不平衡,城市高于农村。

1997年全国结离婚比率为13%左右,而北京、上海等市均在25%左右,已超过日本。

2002年全国粗离婚率是0.9‰,而北京市达到6.82‰。

(三)在离婚中女性提出离婚的居多,其中以知识女性最多。

从这点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妇女依附力降低,独立性的提高。

(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离婚率显著高于汉族聚居地区。

中国离婚率最高的地方是新疆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由于维吾尔族男女普遍早婚,盛行父母包办婚姻,导致婚姻缺乏感情基础,再加上年龄过小,对婚姻的义务和权力懵懂,再婚成本低,导致维吾尔族等地区离婚率高的现象。

(五)东北三省离婚率偏高。

东北三省离婚率偏高的原因,一是城市化程度高女性受教育程度高;二是少数民族人口比例高,人口流动性大。

(六)婚龄6-8年离婚率最高。

北京市海淀法院通过对2009年
离婚案件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婚龄在6-8年离婚率最高。

二、离婚率的影响因素
(一)宏观影响因素
1、城市化的加速。

城市化、工业化程度越高的地区,离婚率相对就会提高。

城市化的加速导致人口流动快,个体的婚姻资源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变化,从而破坏原有的婚姻关系平衡性。

2、婚姻观念的改变。

当代中国传统婚姻观念淡化,婚姻自由度高,包括择偶自由度和离婚自由度。

婚姻目的不再是娶妻生子、传宗接代,更注重双方的情投意合和感情的融合,比起从前“高稳定低质量”的婚姻,现代人更注重婚姻质量。

同样,对于离婚问题上,更强调个人意愿,较少考虑家庭、子女。

3、法律体制的变化。

新婚姻法的颁布引起了一时的争论热潮,导致婚姻当中资源较多的一方离婚成本降低,减少了以往离婚分割财产带来的顾虑,从而提高离婚自由度。

4、女性收入的增加和独立意识的增强。

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经济的独立导致对男性的依赖性大大降低,独立意识增强,不再是传统逆来顺受的家庭主妇,新时代女性对家庭冲突容忍度降低,从而导致冲突和离异增加。

5、婚姻替代资源增加,人口流动增强。

女性择偶遵循梯度选择,导致高层次剩女的增加,高层次已婚男性替代对象增加,加之工作稳定性低,夫妻两地分居多,夫妻吸引力下降,导致婚外恋的增加,夫妻信任危机频发,从而破坏婚姻的稳定性,增加离异的可能性。

(二)微观影响因素
在同样的宏观条件下,为什么有些夫妻幸福美满,有些夫妻却婚姻破裂呢?如果找到导致婚姻破裂的原因,提高婚姻质量,减少冲突,那么今后就会大大降低婚姻破裂的人群,这样才能有效的降低离婚率。

1、人格特质。

人格是个体在对人对己以及一切环境事物适应时显现的异于别人的性格。

这一特质成为影响婚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家庭生活与妻子有更大相关,所以妻子的人格特征对婚姻质量影响更大,妻子的人格越完善,婚姻质量也越高。

我国学者刘鹂采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和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问卷(16pf)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妻子人格特征与婚姻质量显著相关的特征占16pf施测因子的92.86%,而丈夫的显著相关特征只占总量的64.29%。

2、夫妻性格组合。

我国学者叶明志采用lock- wallance 婚姻调适测定及艾森克个性问卷(epq ) 对广州地区689 对中年夫妻进行调查。

得出结果由中间型性格男性与内向型性格女性组合婚姻满意率最高达70%,性格同属中间型的男女组合婚姻满意率居第二位,性格同属内向型男女组合婚姻满意率最低。

结论: 夫妻性格组合对婚姻质量有一定影响。

3、情感交流的不畅、共同兴趣及活动的缺乏。

我国学者刘学俊采用olson 的婚姻质量问卷施测离异者和在婚者,得出婚姻破裂多因夫妻之间的性格不和、情感交流的不畅、共同兴趣及活动的缺
乏、家庭经济问题的纠纷所致。

夫妻共同兴趣的缺乏导致共同话题的减少,不同兴趣导致不同的见解。

这也是现代人择偶要求选择志趣相投的伴侣的重要原因。

4、解决冲突的能力。

当出现冲突时,有些家庭可以化险为夷,而有些家庭却会激化矛盾甚至婚姻破裂。

原因在于双方解决冲突的能力,当事人解决冲突的方式可能会导致婚姻的不同走向。

所以婚前由家庭婚姻指导师培养解决冲突的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我国离婚问题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宏观因素,从个体出发的微观因素研究较少,宏观因素往往是一时无法改变,所以我国离婚率仍居高不下,若要降低离婚率,就要更重视微观影响因素。

比如当今婚恋网站的盛行,一些网站设置有性格测试和匹配度,但是在中国这些测试往往缺乏科学性,还不够完善。

婚姻问题本身就是立体的,其研究应该是多视角、多框架的,有学者利用社会交换理论研究,但在国内运用社会交换理论来考察离婚影响因素尚不多见,因此,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近段,我国职业新增了家庭婚姻指导师这一职业,对于婚前培养冲突化解能力,夫妻沟通,婆媳关系等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从事这一职业人群过少和能力有限,所以需要给予更多的重视和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