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离婚率持续上升原因及解决对策

合集下载

浅析我国离婚率高升的原因及呵护婚姻的政策建议

浅析我国离婚率高升的原因及呵护婚姻的政策建议

浅析我国离婚率高升的原因及呵护婚姻的政策建议结婚不易,维持一段婚姻更不易。

2021年12月15日,王力宏发布微博宣布离婚,引起舆论哗然。

盘点今年以来,已有大S汪小菲、李湘王岳伦、佟丽娅陈思诚、赵丽颖冯绍峰等多对明星夫妻分道扬镳,其中婚姻维持最短的仅有2年。

娱乐圈俨然成为大型离婚现场。

明星频繁曝出离婚,只是近年来中国离婚率不断攀升的一个缩影。

民政部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共有433.9万对夫妻离婚。

这一数据从1987年的58.1万对一度增至2019年的最高峰470.1万对。

离婚,正逐渐从传统社会里避讳的负面行为,变成如今夫妻双方平等拥有的权利。

尤其随着女性受教育水平提升,现代女性的经济权和个体思想趋于独立,不再向低质量婚姻妥协。

在近期王力宏离婚事件中,前妻李靓蕾也发文省思女性作为全职家庭主妇全力付出却不被尊重的弱势现状。

舆论态度也在发生变化。

2021年4月,赵丽颖和冯绍峰官宣离婚。

一改以往“再也不相信爱情”的负评如潮,这一回舆论却是一片“叫好”,粉丝在女方微博评论区直呼“姐姐好棒”。

有舆情监测显示,该事件的网络传播正面情绪高达83%,中立和负面情绪仅占9%和8%。

离婚,真的是两个人的重获新生还是一地鸡毛?为什么近年来中国离婚率持续上升?一个家庭的解体,会对男女双方乃至子女各自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社会政策能够怎样促进缔结并维持健康的婚姻?离婚低龄化现象:从“三十而立”到“三十而离”2020年,第一批90后迈入而立之年。

古人成家立业的年纪,在现代社会却是“三十不婚”,乃至“三十而离”。

郑州市民政局统计显示,90后离婚人数已占全市总离婚人数的两成以上。

2019年湖北省十堰市离婚夫妻中,35岁以下的占比达45%。

离婚群体年轻化趋势显著。

高颖, 张秀兰和祝维龙(2012)根据北京市婚姻登记数据研究发现,从人群来看,离婚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0-45岁之间,占总体离婚人群比例超过60%。

从趋势来看,30岁以下的年轻人和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的离婚比重上升相对更快。

中国离婚现状

中国离婚现状

中国离婚现状随着社会发展和观念的变化,离婚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从一方面来看,这反映了人们追求个人自由和幸福的需求,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离婚也带来了社会稳定和家庭关系紊乱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国离婚现状,并对其影响和解决办法进行分析。

首先,我将介绍中国离婚率的增长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离婚率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持续上升。

2019年,中国全国离婚登记人数达到了482.5万对,较2018年增长3.7%。

离婚现象在城市中更加普遍,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的离婚率更高,其中以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的离婚率最高。

离婚原因是影响中国离婚现状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济压力、婚姻沟通不畅、性格不合、第三者等问题被认为是导致离婚的主要原因。

此外,女性的经济独立性提高也成为越来越多女性选择离婚的重要原因之一。

离婚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对个体而言,离婚可能导致心理上的创伤和经济上的困难。

尤其对于妇女来说,她们可能承受更大的负担,因为在婚姻中她们通常处于经济和社会地位的较弱一方。

其次,离婚对于子女的成长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研究表明,父母离婚对于孩子的心理和情感健康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他们可能面临学业、人际关系和行为问题等方面的挑战。

为应对中国离婚现状,政府和社会各界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婚前教育和家庭教育,提高夫妻和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能力。

其次,完善离婚法律制度,减少离婚纠纷和争议。

此外,加强对离婚后的个体和子女的关心和支持,提供心理咨询和经济帮助等服务。

然而,解决中国离婚问题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难题。

首先,离婚过程中的法律程序和诉讼可能复杂且昂贵,影响着离婚诉讼的效率和公正。

其次,社会对离婚的偏见和歧视仍然存在,导致许多离婚家庭面临着经济和社会的压力。

此外,有关离婚的教育和支持服务还不够充分,很多人缺乏婚姻和家庭的正确认识,也缺乏离婚后的灵活应对能力。

综上所述,中国离婚现状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从经济学原理分析离婚率逐年升高的原因

从经济学原理分析离婚率逐年升高的原因

从经济学原理分析离婚率逐年升高的原因近些年,全世界的离婚率都逐年递增。

包括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国家,我国这些年的离婚率也居高不下,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么多人选择离婚?会不会有一些解决办法来控制离婚率?接下来我用经济学简单的阐述一下。

第一,我认为是男人花心的问题,出轨所以才导致离婚。

古往今来,从古代的一夫多妻制,到现代的小三,小四,小五什么的,我们不难看出,男人喜欢貌美年轻的。

用经济学的理论,很容易解释这个问题,那就是边际效用递减,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呢?就是说一样东西当你拥有得越多的时候,对你的作用就越小。

比方说,你饿了,吃第一个包子特香,第二个很香,第三个还可以,第四个饱了,第五个吃不下,第六个看见都烦!也就是说第六个包子的作用为零甚至为负。

边际效用递减,是经济学的公理,是整个微观经济学的支柱之一。

由于边际效用递减,从现在恋爱的角度看,由于夫妻长时间的亲密接触,没有什么新鲜感和刺激感,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七年之痒”。

第二,第二,“既然边际效用递减是公理,那么为什么花心的女人却比较少?我想说的是,为什么很少听说女人花心而不断去找男人故事?假定边际效用递减成立的话,那么女人也应该不断地在外面找男人养情夫,可是实际上这样的故事比较少!”女子显得有些不太服气,“花心的男人应该和花心的女人一样多,一个花心的男人必定要找一个花心女人。

假定花心的男人没有花心的女人相呼应,那么男人又到哪里去花心?准确地说,应该是结了婚的女人中花心的比较少!但这并不等于说,边际效用递减在结了婚的女人身上不起作用。

结了婚的女人在内心深处未必没有喜欢更英俊更年轻更富有男性的念头?只是一般她们不会采取采花行动,这里的道理可以用经济学的成本效益来分析。

在经济学的假设中,人都是理性的,人们采取一项行动都要在心里盘算值不值。

假如说收益大于成本,这样的才值得考虑去做;假如成本大于收益,那是无论如何不会去做的!从我们的日常观察中可以看到,已婚男人花心,相对于已婚女人其成本是比较低廉的,最多是花几个小钱,很少有妻子因为丈夫花心而坚决要离婚的,外界甚至还会羡慕他的艳遇与能干。

离婚现象调查报告

离婚现象调查报告

离婚现象调查报告离婚现象调查报告「篇一」调查目的:经过调查,明白80年代离婚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从根本上解决所存在的原因,从而加强相关的教育,促进构建和谐家庭,减轻离婚率。

调查现象:根据统计,20xx年,法院共受理婚姻纠纷案件约1895件,占全部民事案件的45%,80后人群离婚案件876件,占离婚案件总数的46%。

20xx年共受理婚姻案件2126件,占全部民事案件的39%,80后人群离婚案件1134件,占婚姻案件总数的53%。

通过以上分析数据显示,80后人群离婚案件呈明显上升趋势。

离婚率增长的原因:一、家庭因素1、轻微琐事争执成为离婚的主要原因:大多数80后离婚案件当事人到法院离婚时,原因很单一,经法院查明,也多数是仅仅因为夫妻日常口角,发生了争吵,或偶尔男方女方一气之下就到法院起诉离婚。

这些案件当事人绝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家庭子女,未结婚时都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结婚共同生活后,因生活琐事或业余兴趣分歧,产生争执,引起离婚诉讼。

2、结婚时间较短,感情基础脆弱:根据相关资料表示,夫妻双方婚前恋爱时间较短,就办理结婚手续,举行了仪式。

特别是一些农村的年轻人经媒人介绍后相处时间较短,婚前缺乏足够了解,在没有基本了解对方的人品、经济等情况下就草率结婚,婚姻基础很不牢固,使离婚率增加。

二、社会因素1、女人独立性比以往更强。

以前女性多数为家庭妇女,如果同丈夫离婚,很难独立生活,所以多数女性选择不离婚。

而现代男女职业性都越来越平等,职业女性越来越多,因此女性的经济独立性也越来越强,主动提出离婚的比例也越来越高。

2、现代社会交通、通讯技术越来越发达。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简易与方便,从而遇到适合的异性即出轨的机会来越来越多。

这也是引发婚姻解体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前写封信可能要一周甚至半月才收到。

现在随时随地一个电话一条短信就能取得联系。

而且有强大的qq、msn之类的聊天工具,可以24小时随时方便地联系。

3、社会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变化,也必然影响到一个人的婚姻观念的变化。

离婚问题调研报告

离婚问题调研报告

离婚问题调研报告调研背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离婚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离婚对于个体、家庭和社会都有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离婚问题进行调研,了解其现状、原因和对策,以提供参考和建议。

调研目的:1. 了解离婚率的变化趋势;2. 分析离婚的主要原因;3. 探讨离婚对个体、家庭和社会的影响;4. 研究减少离婚的可能对策。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调研结果:一、离婚率的变化趋势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离婚率的变化趋势如下:1. 在过去十年中,离婚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都市地区;2. 造成离婚率上升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压力、夫妻关系疏远、性格不合等;3. 年龄较轻的夫妻离婚率较高,结婚时间短的夫妻离婚率也较高。

二、离婚的主要原因通过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我们总结出离婚的主要原因如下:1. 夫妻沟通不畅,缺乏共同语言和理解;2. 夫妻之间存在经济压力、职业发展差异等矛盾;3. 婚姻中的不忠和外遇问题;4. 性格不合、兴趣爱好不同等导致彼此的不满;5. 家庭暴力和虐待问题。

三、离婚对个体、家庭和社会的影响离婚对个体、家庭和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个体:离婚会对个体的心理、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增加压力和焦虑感,降低生活满意度;2. 家庭:离婚会影响子女的成长环境,增加单亲家庭的数量,给子女带来不稳定的家庭环境;3. 社会:高离婚率对社会造成经济和社会成本的损失,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四、减少离婚的对策为了减少离婚率,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婚姻教育,提高夫妻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2. 对夫妻经济压力进行支持和帮助,减少经济因素对婚姻的冲击;3. 建立家庭咨询服务机构,提供婚姻咨询和治疗;4. 加大家庭暴力和虐待问题的执法力度,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

结论:离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为了减少离婚率,我们需要从个体、家庭和社会多个层面进行干预与支持,提高婚姻质量和稳定性,以实现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课堂笔记:高离婚率背后的原因

课堂笔记:高离婚率背后的原因

高离婚率背后的原因1.观念变革是城市高离婚率的根本原因经济改革引起了人们婚姻家庭观念的重大变革,人们意识中的家庭功能开始转变。

婚姻和家庭生活的纽带不再是功能性的,而是情感性的,传统的“功能性家庭”开始让位于“情感性家庭”。

一旦感情破裂,家庭就很容易解体。

社会舆论与离婚率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

舆论对离婚的宽容,使当事人在作是否离婚的抉择时的后顾之忧减少,因此离婚率的持续上升是势在必然的。

2.社会流动的日益频繁是城市高离婚率的客观原因家庭日常生活不如原来稳定。

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大,交往领域具有不确定性,使得新的人际关系因素比较容易进入旧有婚姻关系中,有些人见异思迁,从而破坏原有的婚姻关系。

频繁的社会流动使得异地婚姻的数量增加,由于夫妻二人长时间分居两地而造成感情破裂,最终导致离婚的案例已比比皆是,社会流动使婚姻的稳定性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3.个人享乐主义的盛行是城市高离婚率的内在原因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自主性、开放性使现代年轻人的观念逐渐由“家庭本位”转向“个人本位”。

一部分人家庭责任意识淡化,把个人的享受视为人生的目的。

在社会生活中,出现了“傍大款”、“第三者”的丑恶现象,这种以金钱交易或权利交易为基础的感情很难维持长久。

4.越来越简化的离婚程序是城市高离婚率的间接原因2003年的《婚姻登记条例》以充分保障公民权利为主导思想,更加体现婚姻自由原则,充分张扬了“自己责任”、“自己决定权”等理念,使得离婚自由得到了充分保障。

但是,它也存在着规定过于宽松、自由有余、限制不足等问题,这使得草率离婚有所增加.5.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是城市高离婚率的重要因素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在城市高离婚率中的一个最重要的表现即是女性主动提出离婚的比例比较高.女性在家庭中经济地位逐步提高,一旦对婚姻产生不满,她们不再忍气吞声,而是有足够的底气来维护自己的独立性。

我国离婚率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离婚率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离婚率影响因素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离婚现象在我国越来越普遍。

离婚率的高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降低我国的离婚率,本文对离婚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文献综述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离婚率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

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教育等;社会因素包括社会观念、法律制度、工作压力等;心理因素包括夫妻双方的沟通方式、情感状态、性格特点等。

这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夫妻关系的稳定程度和离婚率的高低。

影响因素分析家庭因素:家庭经济状况是影响离婚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家庭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夫妻双方可能会因为经济压力而产生矛盾,最终导致离婚。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家庭教育也会对夫妻关系产生影响。

家庭成员之间的不和谐、缺乏沟通以及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都可能增加离婚的风险。

社会因素:社会观念对离婚率的影响不可忽视。

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夫妻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可能因为这种观念而被掩盖,从而加剧了离婚的风险。

法律制度也会对离婚率产生影响,例如一些国家的法律规定会对夫妻离婚产生限制或惩罚措施,这可能会导致一些夫妻在面临无法解决的问题时选择继续维持不幸的婚姻。

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影响离婚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夫妻之间的沟通方式、情感状态和性格特点等都会对夫妻关系产生影响。

如果夫妻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或者一方存在严重的情感问题,如抑郁、焦虑等,都可能导致夫妻关系的破裂。

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说明离婚率的影响因素,我们选取了一个典型案例。

这是一对年轻夫妻,他们因为性格不合和沟通不畅而经常发生矛盾。

在孩子出生后,家庭经济压力加大,夫妻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由于双方父母介入,矛盾进一步升级,最终导致夫妻双方选择离婚。

这个案例表明,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都可能对离婚率产生重要影响。

解决方案为了降低我国的离婚率,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良好性格和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

跟日本相比,中国的离婚率是否较高?

跟日本相比,中国的离婚率是否较高?

跟日本相比,中国的离婚率是否较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离婚已经不再是一个难以谈起的话题。

相比以前,不少人已经意识到离婚也是一种解决矛盾的方式。

然而,在离婚问题上,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之间的情况是如何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科普一下。

一、中国的离婚率较高的原因在中国,离婚率的确偏高。

但是,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 传统观念的转变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家庭观念非常重要。

相夫教子,孝顺父母是人生中的重要经历。

然而,随着社会不断的改变,人们的观念也在慢慢的转变着。

离婚随之也不再是一个禁忌的话题。

2. 婚姻焦虑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竞争压力非常大,许多人都难以承受。

因此,在婚姻上,人们也十分的焦虑。

对于单身者来说,无论是家人还是社会周围的压力都会让他们感到自卑,从而导致在婚姻问题上不够理性。

因此,婚姻出现问题时更加容易选择离婚来解决问题。

3. 婚姻中的矛盾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婚姻中难免出现矛盾和争吵。

比如金钱、家庭等问题。

如果无法将矛盾解决掉,矛盾不断积累就容易导致离婚。

二、日本的离婚率情况相比于中国,日本的离婚率要稍微低一些。

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一些社会、文化等因素。

1. 表面上的和谐在传统的日本文化中,强调“和谐”二字,讲究“和合”。

因此,就算面临矛盾和分歧,日本人也往往选择了忍让和妥协,而不是选择离婚。

2. 少子化问题在日本,少子化问题已经变得非常严重。

因此,通过离婚来减少子女数量的家庭往往不受社会认同和支持。

3. 离婚制度审查在日本,离婚制度相对来说比较严格,默认离婚诉求的一方可能不被接受。

在此条款影响下,日本的离婚率并不是很高。

三、总结虽然中国和日本的离婚率存在差异,但是两者都在推行婚姻法制度、家庭教育方向的完善。

通过完善起来的制度,人们可以更加理性的看待婚姻问题,减少不必要的离婚。

因此,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在婚姻问题上,我们应该用理智去面对困难,尽可能在解决矛盾方面尽量考虑全家人的利益,在改善内部氛围的同时也能增强家庭的和睦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中国离婚率持续上升的原因和特点二、中国离婚率持续上升的弊端三、中国离婚率持续上升的解决对策参考文献浅析中国离婚率持续上升原因及解决对策【内容摘要】据2011年公布的全国民政事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共有46.5万对夫妻办理了离婚登记,较去年同期增长17.1%,平均每天有5000多个家庭解体。

中国离婚率已连续7年递增。

从过去的谈离婚色变,到70后纠结于离或不离,再到如今80后的“离婚没啥大不了”,中国人的婚姻观正在发生改变。

“中国式离婚”成为一个令世人关注的现象。

国外媒体甚至创造新词“我一代”,分析这个曾号称世界婚姻最稳定的国家离婚率走高的原因。

本文利用现有的各种统计资料,描述当代中国离婚率持续高企的原因和特点,确认具有高离婚风险的人口群体,进而分析离婚率上升的原因及对策。

关键词:离婚率 80后伤害孩子正文:婚姻家庭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社会制度,她为繁衍人类、稳定和发展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大约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婚姻家庭就受到越来越激烈的挑战,这种挑战首先发生在西方社会,而后逐步扩展到全世界的范围。

西方国家离婚率居高不下和发展中国家离婚率稳步上扬,是当今社会婚姻家庭关系的一个显著的特点。

我国是一个婚姻家庭观念很强的国家。

长期以来,政府在反对和解除封建性质的婚姻关系的同时,努力实行和健全新型的婚姻家庭制度。

与西方社会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离婚率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这种低离婚水平的婚姻家庭关系也发生变化。

连年上升的离婚率及其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关注,有关中国的离婚状况研究日益活跃起来。

本文侧重于描述当代中国离婚上升的原因和特点,确认具有高离婚风险的人口群体,分析离婚率上升的原因,并提出消除中国现代婚姻中不稳定因素的基本思路。

一、中国离婚率持续上升的原因和特点2011年,根据民政部提供的数据,2011年第一季度,全国有46.5万对夫妻劳燕分飞,平均每天有5000对夫妻离婚,离婚率为14.6%;广东省有2.49万对夫妻离婚,离婚率为10.9%。

在全国离婚率排名中,居倒数第八位,属于较低水平,但回溯广东2009年、2010年同期的9.8%、10.4%,依然呈不断走高的趋势。

从过去的谈离婚色变,到70后纠结于离或不离,再到如今80后的“离婚没啥大不了”,中国人的婚姻观正在发生改变。

据不完全统计,从年龄结构看,目前全国22-35岁人群已经成为离婚主力军,也就是说,70后、80后成为离婚高发人群。

中山大学在上海、广州进行的一项小样本调查显示,70后、80后的已婚人士中,离婚人数达到或者接近一半。

70后离婚高原因分析:经济原因是主因30多年前,传统的婚姻模式是‘经济合作社’和‘生育共同体’,加上‘好人不离婚,离婚没好人’的观念和大杂院式的群众监督,外在纽带对婚姻的稳固起着巨大作用。

再加上70后多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很多人白手起家,赢得大量财富。

也正是因为这样,让大家对“枕边人”有更多期望:你也是搞IT的,为什么不能学学马化腾?为什么同学买了豪宅宝马,我却只能跟着你租房搭公交?“这种‘比’出来的期待和失望,往往酿成离婚的结局。

正是因为对经济问题的关注,70后离婚往往不能和平地协议分手,而是法庭上见。

羊城晚报记者在广州市中院提供的裁判文书中,选取了100对夫妇离婚案例,发现在原告(被告)中,70后竟占49%之多,远超其他年龄层。

除了经济原因,导致70后离婚的杀手依次还有:第二位,单纯的婚外恋(不是由于夫妻感情破裂而找情人);第三位,长年分居;第四位,女比男强;第五位,家庭矛盾;第六位,性生活不和谐。

曾有人统计,“女比男强”现象在70后婚姻中确实普遍,这种颠覆“男主外女主内”的经济关系,让男女都比较容易产生困惑。

一方面,丈夫继承了传统观念,认为家务事就应该是妻子来做,而另一方面,丈夫在客观上却不是家里的“顶梁柱”,女人难免会产生“凭什么我养家还要我做家务”的埋怨。

曾经有一位70后女性抱怨:‘我都不嫌弃老公收入低,老公倒嫌弃我’,其实这句‘不嫌弃’,已经透露出‘嫌弃’的潜意识。

接近不惑之年的70后,对离婚其实很困惑,“虽然在经济上已经独立,但在思想上还是比较传统,总觉得离婚有‘污名化’的坏影响。

从想离到真正离婚,一般要折腾2-3年。

80后离婚高原因分析:父母干涉多是主因相比70后,80后的离婚比例更高,据不完全统计,从年龄结构看,目前全国22-35岁人群已经成为离婚主力军,根据在广州做过的20人小样本调查中,20-30岁之间结婚人数达到六成,离婚人数又占其中的一半,也就是“闪婚闪离”。

在80后离婚原因中,父母干涉过多是主要原因,过于密切的亲子烙印,直接造成影响:一是由于可以从父母处得到大量的亲情,80后对小家庭的感情没那么依恋,即使离婚也不“伤”。

二是被父母“宠坏了”,80后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都习惯于父母的奉献型的爱,在自己的婚姻中,也常常认为“对方要以我为中心,为我做奉献”,都想索取而不愿奉献,导致家庭矛盾升级,甚至以离婚收场。

三是可能导致要求对方只关注自己。

在很多婚姻家庭中,丈夫或妻子要求对方减少所谓的“兄弟”或“姐妹”,要求对方的生活社交全部围绕自己来转,甚至还有一些男人说‘老婆你不要那么照顾孩子,你应该首先把我照顾好’。

”这种要求得不到满足,也常常引发矛盾。

除了父母的干涉外,过早进入家庭平缓期也引发80后离婚潮。

70后夫妻往往要齐心协力去攻克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比如供房、供车、养孩子,“夫妻同心,其利断金”,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夫妻关系,而80后的这些问题往往已经被父母代为解决,过早进入家庭平缓期,让年轻人失去了生活的激情,跟着对婚姻也没了激情。

所以,很多80后都是在婚后1-2年,生完孩子之后就离婚,甚至还在怀孕的时候,就提出离婚,因为反正大不了回到父母家住,没有什么后顾之忧。

另外,“闪婚闪离”也是80后夫妻离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闪婚闪离现象之所以如此普遍,根源在于现在的年轻人太鲁莽性急,缺乏耐心。

结婚前容易被感情冲昏头脑,耐不住性子考察了解对方,处了一段时间觉得差不多了,就急急忙忙领证结婚了。

结婚后,又容易被琐事激怒,做不到多沟通多忍耐,闹了两次都没耐心了!负责任一点的,还一起商量离婚事宜,遇到那种任性的,连个理由都不给你!不少年轻人就是因为彼此缺乏了解而使婚姻生活“搁浅”。

在80后闪婚闪离案例中,有一些“闪离”的原因简直令人啼笑皆非:有因过年回婆家还是娘家引发争执闹离婚的,有因家务谁干得多、谁干得少闹离婚的,有的甚至因为玩“偷菜”过不下去的。

80后出生的独生子女之所以成为离婚高发人群,与父母从小过分溺爱,有八成家庭在双方父母家“蹭饭”。

养成孩子动手能力差、缺少宽容度。

这个年龄段的许多人以自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淡薄,这导致他们的婚姻稳定性下降。

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代人对婚姻感情质量的要求更高,对平淡生活的不满,使得他们不愿意凑合,一些由生活琐事引发的“婚姻死亡”现象越来越多。

再加上他们离婚大多没有子女抚养问题,使得他们离婚时的顾虑少了很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60周年。

60年来,人们的婚姻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束,人们结婚时多考量政治因素,个人情感也不是主导婚姻的主要力量。

当时,离婚的情况也很少见。

那时候离婚,个人会觉得丢脸,所以不敢离婚。

改革开放后一直到上世纪末,婚姻中少了浓重的政治色彩,人们逐渐开始追求爱情和相互依赖的感觉。

而新世纪以来,联谊会、电视相亲节目屡见不鲜,让婚姻如游戏一般。

结婚时,人们考量的因素也越来越多。

此时,离婚已不再稀奇,年轻人对待婚姻更受个人情绪主导,不再重视社会舆论压力,态度上少了严谨和认真。

二、中国离婚率持续上升的弊端离婚率逐年上升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对子女的影响是最大的。

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生长在父母不健全、不健康、不幸福的婚姻家庭中的孩子,更易发生犯罪和焦虑、抑郁、敌对、报复等心理障碍问题。

一定程度上讲,在同样的媒体影响、社会环境、学业压力下,哪些孩子更容易患心理疾病,更容易犯罪,就看他来自什么样的家庭。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双方的关爱,缺少这个环境,他们就会有问题。

如果说爱情确实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但是有了孩子,这个婚姻真的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孩子。

儿童健康成长,需要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关系是否正常,对儿童心理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离婚的家庭。

从夫妻感情破裂到准离婚开始甚至再婚之后的整个过程,都会对儿童幼小心灵带来痛苦和折磨,如家长处理不好离婚前后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易使孩子形成各种不正常的心理品质,因此,父母在离婚前后,应考虑到孩子的心理需要,应力求把对孩子造成的心灵创伤减少到最低限度。

父母的离婚往往会造成孩子有以下的心理影响:1、不安全感:在小家庭里,一个孩子总能有稳定和有所依靠的感觉,父母在离婚前后,孩子常常没有安全感,当父母各自陷入复杂的感情和法律纠纷中时,往往把主要精力用于考虑自己的事情,对孩子的注意、关心减少,这时的孩子往往感到迷惘,他会觉得被父母遗忘或不受重视,孩子常常问自己“谁会要我?”“当我需要帮助时,谁会在我身边,我该去找谁?”有些父母很少为顾及孩子心理而检点自己的行为,常常毫无顾及地当着孩子的面争吵打骂,而且还将孩子当出气筒,使孩子时常受到惊吓,在恐惧中度日而变得神经质。

这种不安全感会使孩子处于感情脆弱、经不起打击的状态,做事畏首畏尾。

2、内疚感:幼小的孩子常常把自己的不端行为看成是引起父母关系变化的原因,这种曲解易使孩子陷入自我烦恼中,常常自责。

我们经常看到夫妻在吵架时,孩子在一旁哭喊:“爸爸妈妈我听话,我再也不捣乱了,”“我不要新玩具了,你们别吵了……”。

过去十分活跃、机灵而又聪明的孩子,因为父母关系的改变会变得退缩、消极,对周围环境什么也不感兴趣,每日沉浸在深深的内疚中,这种自谴心理,将导致孩子产生严重的逃避现实的心理状态。

3、自卑、猜疑心理:父母离婚的孩子因缺父或缺母,自感不如别人,如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或遭到旁人的嘲笑、奚落易形成自卑心理,常常表现为:情绪忧伤、缺乏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孤僻、畏缩、做事缺乏自信心。

年龄大的儿童还会产生悲观情绪和猜疑心理,常常怀疑别人看不起他,欺负他,对别人的言行易产生误会。

对抱有猜疑心理的儿童,如缺乏正确的引导,全影响儿童个性发展的社会化,将使他们不能与人和谐相处,在人际关系上产生种种问题。

4、补偿心理:离婚后的家庭,使儿童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遭受了损失。

有的离婚家庭住房一分为二,居住条件就差了,由于缺父或缺母,经济收入少了,饮食、衣着等物质条件也差于一般家庭,失去原来比较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儿童,经常耳闻目睹其他儿童优越的物质享受,易产生嫉妒心理,如家长不注意对他们进行教育,极易导致偷窃等不良行为的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