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率的影响因素报告

合集下载

有关离婚率的调查报告

有关离婚率的调查报告

有关离婚率的调查报告离婚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离婚人数与结婚人数之间的比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离婚率逐渐上升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离婚率的原因和影响,并探讨可能的解决办法。

离婚率上升的原因有很多。

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婚姻不再仅仅是生活的保障。

这种情况下,夫妻之间的感情和沟通变得更为重要。

如果双方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经营婚姻,就会导致婚姻破裂。

另一方面,社会的变革也对离婚率产生了影响。

随着女性地位的提升和性别观念的变化,女性开始追求自己的事业和独立,不再依赖于婚姻。

同时,法律对离婚的限制也有所放宽,使得离婚变得更加容易和合法化。

这些因素都导致了离婚率的上升。

离婚对个体和社会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对于个体而言,离婚可能带来经济和心理上的压力。

经济上,夫妻之间的财产分割和抚养子女的费用会成为离婚后的问题。

心理上,离婚可能使个体感到孤独和失落,影响其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对于社会而言,离婚率的上升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首先,离婚会导致家庭破裂,对子女的成长和教育产生负面影响。

研究发现,离婚家庭的子女更容易出现行为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

其次,离婚会增加社会福利的负担。

离婚后,一方可能需要依赖社会救助,增加了社会的负担。

此外,离婚还会影响社会的道德和伦理观念,降低了婚姻的稳定性和社会的凝聚力。

针对离婚率上升的问题,政府和社会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

首先,应加强婚姻教育,提高夫妻之间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离婚的限制和约束,鼓励夫妻双方共同经营婚姻。

此外,社会应该加强对离婚家庭和子女的关怀和支持,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服务。

离婚率的上升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涉及到个体、家庭和社会多个层面的因素。

政府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从多个方面入手,解决离婚率上升的问题,促进家庭稳定和社会和谐。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才能真正减少离婚率,建立和谐幸福的家庭和社会。

离婚问题现状的调查报告

离婚问题现状的调查报告

离婚问题现状的调查报告离婚问题现状的调查报告近年来,离婚问题在我国社会中逐渐增多,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调查旨在了解我国离婚的现状及原因,统计数据来源于公开的民政部门数据以及本调查问卷的结果。

一、离婚总体情况据民政部门数据统计,2006年至2016年的11年中,我国离婚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

其中,2016年全国离婚率为2.8‰,较2006年的1.5‰上升了87.5%。

从省份情况看,离婚率排名前三位的是广东、四川、江苏,离婚率最低的是西藏、青海、宁夏,但这并不代表离婚率低的省份离婚问题不严重,可能是因为当地人口较少或文化背景影响。

二、离婚原因根据本次调查问卷的结果,离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婚姻不和谐婚姻不和谐是离婚的主要原因。

在本次调查中,超过60%的离婚原因是由夫妻之间的矛盾、摩擦和不和谐导致的。

很多夫妻由于生活习惯、性格和爱好等方面的不同产生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难以和谐相处,最终选择了离婚。

2.经济纠纷经济问题也是导致离婚的一个重要原因。

夫妻之间的经济纠纷、财产分配、经济来源不准等问题可能导致夫妻间的矛盾和不和谐,最终导致离婚。

3.感情疲劳很多离婚夫妻由于感情疲劳而离婚。

尤其是在婚姻中时间越长,夫妻情感越容易疲劳。

一部分夫妻在相处过程中感情变淡,会觉得不再幸福,最终选择了离婚。

4.外遇和婚姻背叛外遇和婚姻背叛也是导致离婚的原因之一。

在本次调查中,有10%以上的离婚夫妻因为夫妻之间有外遇或婚姻背叛而离婚。

三、离婚后的现状离婚对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本次调查中,超过50%的人离婚后感到孤独,超过50%的人离婚后生活质量下降。

此外,离婚还对子女产生负面影响。

超过70%的被调查者认为离婚会对子女造成伤害。

四、如何避免离婚虽然离婚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但很多人希望能够避免离婚。

在本次调查中,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要避免离婚,需要以下措施:1.相互沟通相互沟通是维持婚姻稳定的重要因素。

夫妻之间要充分地沟通信息,向对方表达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减少矛盾和不和谐。

离婚分析报告

离婚分析报告

离婚分析报告一、引言离婚是指婚姻关系的终止,是夫妻双方自愿解除婚姻关系的一种法律行为。

离婚对夫妻双方和子女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报告旨在分析离婚的原因、影响以及预防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和帮助。

二、离婚原因分析离婚的原因各异,但常见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不和谐的夫妻关系夫妻间的沟通不畅、性格不合、兴趣爱好不一致等因素可能导致夫妻之间的关系不和谐,进而导致离婚。

2. 经济问题金钱是夫妻关系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夫妻之间的经济纠纷、经济压力大等问题可能成为引发离婚的原因之一。

3. 不忠和婚外情夫妻之间的不忠、出轨以及婚外情也是导致离婚的常见原因。

这些行为会导致夫妻之间的信任破裂,最终使得夫妻无法继续共同生活。

4. 家庭暴力家庭暴力是导致离婚的严重原因之一。

身体暴力、精神虐待、经济控制等家庭暴力行为不仅会对受害者造成伤害,还会导致夫妻关系破裂。

5. 文化和价值观差异夫妻双方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的不一致也可能成为离婚的原因。

当夫妻双方在习俗、信仰、教育等方面存在差异时,可能会导致相互间的矛盾和纷争。

三、离婚的影响离婚对夫妻双方和子女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1. 对夫妻双方的影响离婚可能给夫妻双方带来经济负担、情感上的痛苦,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

双方需要重新适应单身生活,面对社会对离婚的偏见和压力。

2. 对子女的影响离婚对子女的影响尤为巨大。

他们可能面临家庭的分裂、父母关系的破裂、经济条件的改变等问题,这些因素都可能给子女的心理和行为造成长期的影响。

3. 对社会的影响离婚率的增加对整个社会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离婚案件的增加会增加社会的司法负担,同时也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例如单亲家庭的增加、离婚子女的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

四、预防离婚的措施了解离婚的原因和影响后,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减少离婚的发生。

1. 加强夫妻间的沟通夫妻双方应当多沟通,保持良好的沟通方式,及时解决问题,避免情感积累。

离婚问题现状的调查报告

离婚问题现状的调查报告

离婚问题现状的调查报告背景介绍:离婚作为社会问题的一部分,在当代社会日益突出。

本调查旨在了解离婚问题的现状,为进一步的研究和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分发了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91份。

调查地点涵盖了城市和农村地区,被调查对象主要是已经离婚或正在离婚程序中的夫妻。

调查结果如下:一、离婚率的高企根据调查显示,在被调查对象中,离婚率高达73%,并且呈逐年增长的态势。

离婚已经成为家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导致离婚的主要原因1. 沟通不畅:调查表明,近60%的被调查者认为夫妻之间沟通不畅是导致离婚的主要原因。

夫妻之间的沟通问题导致了彼此的误解和不满情绪的积累,最终导致夫妻关系破裂。

2. 经济压力:超过40%的被调查者表示,经济压力是他们选择离婚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发展,物价上涨和就业压力增大,夫妻之间的经济争议和压力增加,成为离婚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3. 婚外关系:近30%的被调查者承认婚外关系是导致离婚的原因之一。

不忠、背叛等问题导致夫妻之间的信任被破坏,在一些情况下将不可挽回地导致离婚。

三、离婚对子女的影响1. 子女心理问题:超过70%的被调查者认为离婚对子女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一些子女可能会感到挫折、不安和无助等负面情绪。

2. 教育问题:近50%的被调查者认为离婚会对子女的教育产生不良影响。

经济困难、父母关系紧张等因素可能导致子女的学习和发展受到限制。

四、针对离婚问题的建议1. 加强教育:应该加强婚姻和家庭教育,培养夫妻间的沟通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夫妻的婚姻质量和稳定性。

2. 完善法律制度:应根据离婚问题的现状,加强相关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确保离婚程序的公正和合理性,保护离婚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为离婚家庭提供心理咨询、经济援助和法律帮助等服务,减少离婚对子女的伤害。

结论: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看出,离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并且对家庭和子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离婚现象调查报告

离婚现象调查报告

离婚现象调查报告离婚现象调查报告「篇一」调查目的:经过调查,明白80年代离婚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从根本上解决所存在的原因,从而加强相关的教育,促进构建和谐家庭,减轻离婚率。

调查现象:根据统计,20xx年,法院共受理婚姻纠纷案件约1895件,占全部民事案件的45%,80后人群离婚案件876件,占离婚案件总数的46%。

20xx年共受理婚姻案件2126件,占全部民事案件的39%,80后人群离婚案件1134件,占婚姻案件总数的53%。

通过以上分析数据显示,80后人群离婚案件呈明显上升趋势。

离婚率增长的原因:一、家庭因素1、轻微琐事争执成为离婚的主要原因:大多数80后离婚案件当事人到法院离婚时,原因很单一,经法院查明,也多数是仅仅因为夫妻日常口角,发生了争吵,或偶尔男方女方一气之下就到法院起诉离婚。

这些案件当事人绝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家庭子女,未结婚时都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结婚共同生活后,因生活琐事或业余兴趣分歧,产生争执,引起离婚诉讼。

2、结婚时间较短,感情基础脆弱:根据相关资料表示,夫妻双方婚前恋爱时间较短,就办理结婚手续,举行了仪式。

特别是一些农村的年轻人经媒人介绍后相处时间较短,婚前缺乏足够了解,在没有基本了解对方的人品、经济等情况下就草率结婚,婚姻基础很不牢固,使离婚率增加。

二、社会因素1、女人独立性比以往更强。

以前女性多数为家庭妇女,如果同丈夫离婚,很难独立生活,所以多数女性选择不离婚。

而现代男女职业性都越来越平等,职业女性越来越多,因此女性的经济独立性也越来越强,主动提出离婚的比例也越来越高。

2、现代社会交通、通讯技术越来越发达。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简易与方便,从而遇到适合的异性即出轨的机会来越来越多。

这也是引发婚姻解体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前写封信可能要一周甚至半月才收到。

现在随时随地一个电话一条短信就能取得联系。

而且有强大的qq、msn之类的聊天工具,可以24小时随时方便地联系。

3、社会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变化,也必然影响到一个人的婚姻观念的变化。

离婚问题调研报告

离婚问题调研报告

离婚问题调研报告调研背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离婚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离婚对于个体、家庭和社会都有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离婚问题进行调研,了解其现状、原因和对策,以提供参考和建议。

调研目的:1. 了解离婚率的变化趋势;2. 分析离婚的主要原因;3. 探讨离婚对个体、家庭和社会的影响;4. 研究减少离婚的可能对策。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调研结果:一、离婚率的变化趋势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离婚率的变化趋势如下:1. 在过去十年中,离婚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都市地区;2. 造成离婚率上升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压力、夫妻关系疏远、性格不合等;3. 年龄较轻的夫妻离婚率较高,结婚时间短的夫妻离婚率也较高。

二、离婚的主要原因通过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我们总结出离婚的主要原因如下:1. 夫妻沟通不畅,缺乏共同语言和理解;2. 夫妻之间存在经济压力、职业发展差异等矛盾;3. 婚姻中的不忠和外遇问题;4. 性格不合、兴趣爱好不同等导致彼此的不满;5. 家庭暴力和虐待问题。

三、离婚对个体、家庭和社会的影响离婚对个体、家庭和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个体:离婚会对个体的心理、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增加压力和焦虑感,降低生活满意度;2. 家庭:离婚会影响子女的成长环境,增加单亲家庭的数量,给子女带来不稳定的家庭环境;3. 社会:高离婚率对社会造成经济和社会成本的损失,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四、减少离婚的对策为了减少离婚率,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婚姻教育,提高夫妻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2. 对夫妻经济压力进行支持和帮助,减少经济因素对婚姻的冲击;3. 建立家庭咨询服务机构,提供婚姻咨询和治疗;4. 加大家庭暴力和虐待问题的执法力度,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

结论:离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为了减少离婚率,我们需要从个体、家庭和社会多个层面进行干预与支持,提高婚姻质量和稳定性,以实现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2023离婚率报告

2023离婚率报告

2023离婚率报告简介本文档是关于2023年离婚率的报告。

通过对数据分析和对相关因素的研究,我们将讨论2023年离婚率的变化趋势、主要原因和可能的影响。

数据来源我们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社会调查机构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公开数据。

这些数据经过严格的统计处理和分析,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分析根据我们的研究,我们发现2023年离婚率呈现以下趋势:1.离婚率上升:与过去几年相比,2023年的离婚率有所上升。

这可能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家庭结构的转变以及个人价值观的变化有关。

2.婚姻持续时间缩短:我们发现,2023年离婚的夫妻婚姻持续时间普遍较短。

这可能与婚前准备不足、沟通不畅和个人期望差异大有关。

3.婚龄上升:与过去相比,2023年的婚龄普遍上升。

这可能与年轻人婚姻观念的变化、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经济独立能力的增强有关。

4.婚姻率下降:与离婚率相对应的是婚姻率的下降。

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结婚或推迟结婚,这可能涉及到经济压力、职业发展、个人追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离婚原因为了更好地了解2023年离婚率的原因,我们对离婚案例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以下主要原因:1.沟通问题:无法良好沟通是导致许多夫妻关系破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缺乏沟通会加剧误解和冲突,最终导致离婚。

2.经济压力:经济压力是影响婚姻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随着物价上涨和就业形势不稳定,夫妻之间的经济压力增加,家庭关系可能受到严重影响。

3.不合适的期望:夫妻之间的期望差异可能导致矛盾和冲突。

如果夫妻对婚姻的期望不一致,会导致彼此失望和不满意,最终导致离婚。

4.第三者介入:婚外情是导致许多婚姻破裂的原因之一。

不忠和信任缺失可能会严重损害夫妻关系,最终导致离婚。

影响和建议2023年离婚率的上升可能对社会、家庭和个人产生一系列影响。

针对这些影响,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婚姻教育:婚姻教育是预防离婚的重要手段。

通过提供婚前咨询、婚姻沟通技巧和解决冲突的方法,可以增加夫妻间的理解和信任,减少离婚的风险。

离婚率的影响因素报告

离婚率的影响因素报告

离婚率的影响因素摘要:近年来离婚率不断提高,我们运用统计学工具先研究经济因素对离婚率的影响,再加入非经济因素探究综合因素对离婚率的共同影响,最后分析各地区间的差异,得出一定的结论及进行解释说明。

小组成员:目录1.引言 (2)2.问题提出和界定 (2)3.部分参考文献的主要内容总结 (2)4.影响变量的分析 (4)5.研究方法 (6)6.数据预处理 (6)6.1数据的获得 (6)6.1.1国家数据 (6)6.1.2地区数据 (7)6.2数据的加工 (7)7.经济因素与离婚率的关系分析 (10)1.经济因素与离婚率的总体特征: (10)2.时间序列回归分析 (11)8.加入非经济因素之后分析 (13)相关系数分析 (13)回归分析 (14)组合变量 (15)9.地区数据分析 (18)1.模型的适用性 (18)2.各个地区的模型适用性分析 (19)江苏 (19)上海 (22)青海 (24)原因分析 (26)10.总结 (27)11.引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然而,这一功能正在受到冲击与弱化。

近期,有调研发现:国人的婚姻家庭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省份和城市的离婚率和离结比居高不下,闪婚闪离现象突出,局部地区甚至出现年度离婚对数超过结婚对数的“婚姻赤字”现象。

民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04年以来,我国离婚率连续10年递增;2012年全国共有310余万对夫妻办理离婚手续,离婚率增幅首次超过结婚率增幅,2013年攀升到350万对,比上年增长12.8%。

2.问题提出和界定婚姻是公民的权利,结婚、离婚是每个人的自由选择。

然而,有相当一部分人的结婚或离婚过于功利化,而缺乏应有的道德感和责任担当。

极端利己、有悖道德的婚姻往往给家庭、给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伤痛和危害,特别是成为孩子心灵上不可承受之重。

究竟是谁动了我们的婚姻?离婚多重根源何在?我们小组决定运用统计学工具来进行解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婚率的影响因素摘要:近年来离婚率不断提高,我们运用统计学工具先研究经济因素对离婚率的影响,再加入非经济因素探究综合因素对离婚率的共同影响,最后分析各地区间的差异,得出一定的结论及进行解释说明。

小组成员:目录1.引言 (2)2.问题提出和界定 (2)3.部分参考文献的主要内容总结 (2)4.影响变量的分析 (4)5.研究方法 (6)6.数据预处理 (6)6.1数据的获得 (6)6.1.1国家数据 (6)6.1.2地区数据 (7)6.2数据的加工 (7)7.经济因素与离婚率的关系分析 (10)1.经济因素与离婚率的总体特征: (10)2.时间序列回归分析 (11)8.加入非经济因素之后分析 (13)相关系数分析 (13)回归分析 (14)组合变量 (15)9.地区数据分析 (18)1.模型的适用性 (18)2.各个地区的模型适用性分析 (19)江苏 (19)上海 (22)青海 (24)原因分析 (26)10.总结 (27)11.引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然而,这一功能正在受到冲击与弱化。

近期,有调研发现:国人的婚姻家庭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省份和城市的离婚率和离结比居高不下,闪婚闪离现象突出,局部地区甚至出现年度离婚对数超过结婚对数的“婚姻赤字”现象。

民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04年以来,我国离婚率连续10年递增;2012年全国共有310余万对夫妻办理离婚手续,离婚率增幅首次超过结婚率增幅,2013年攀升到350万对,比上年增长12.8%。

2.问题提出和界定婚姻是公民的权利,结婚、离婚是每个人的自由选择。

然而,有相当一部分人的结婚或离婚过于功利化,而缺乏应有的道德感和责任担当。

极端利己、有悖道德的婚姻往往给家庭、给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伤痛和危害,特别是成为孩子心灵上不可承受之重。

究竟是谁动了我们的婚姻?离婚多重根源何在?我们小组决定运用统计学工具来进行解读。

我们小组经过讨论确定研究影响我国离婚率的因素,我们运用统计学工具先研究经济因素对离婚率的影响,再加入非经济因素探究综合因素对离婚率的共同影响,最后分析各地区间的差异,得出一定的结论及进行解释说明。

3.部分参考文献的主要内容总结①我国离婚率影响因素研究程明明清华大学2在这篇论文中,作者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婚姻情况现状,发现我国离婚率逐年上升趋势明显,东北三省离婚率整体偏高,初婚年龄推迟,十五岁一上未婚比例上升,人口性别比例失调问题明显,婚介行业越来越兴盛。

同时,作者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且进行了一定的数学建模,得出了以下因素会影响到离婚率的变化:城镇化水平、教育水平、男女教育差异、工作压力——特别是男女工作压力的差别,就业情况的改变以及地区特质等。

作者针对以上因素,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性的建议,作为文章的结论。

②互联网普及对离婚率的影响李晓敏作者观察到我国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离婚率加速上升,在引证了贝克尔等人的模型后,作者认为,互联网普及可能导致更高的离婚率,原因包括:已婚者可以更加便利地搜寻“第三者”,降低出轨成本、预测到上一点的已婚人士会更少“投资”于婚姻特有的“资本”,如对孩子的教育等、预期到婚后搜索成本较低的单身者会更倾向于选择更低的婚姻质量。

但是作者也提出了一些与之相反的观点,故作者通过分析2003年~2011年的数据,建立基本计量模型,初步得出了互联网普及率对于离婚率的上升是有显著性的影响的的结论。

③中国离婚率的地区差异分析徐安琪叶文振作者观察了我国各个地区的离婚率水平,发现其中具有较大的差异。

作者通过经过了前人的学术性分析,选择了社会聚合力和家庭结构等五个变量组合,并且通过这五个变量的分析和选择,初步确定了其中11项变量,并以此建立了我国离婚率地区差异的理论模型。

经过对于此理论模型的分析,作者认为家庭结构对于父母婚姻关系的稳定作用较大,城市化水平、人口流动系数等反应社会聚合力的复合变量也与离婚率呈显著相关。

34.影响变量的分析首先我们先确定经济因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即“人均GDP”,常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它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

将一个国家核算期内(通常是一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这个国家的常住人口(或户籍人口)相比进行计算,得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它是衡量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能够比较客观的衡量较为明显体现出经济的发展水平,所以我们决定采用这一指标来衡量经济的发展水平地。

对于非经济因素,包含的面就比较广,为了更好的体现非经济因素的影响,我们经过查阅文献,讨论总结决定采用了互联网普及率、高等教育普及率、文盲率、城镇化水平、性别比这五个指标。

据CNNIC统计,中国的网络消费者平均每6个月翻一番,近五年增长了74倍,强大的消费群体为网络信息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也使得网络消费的效用递增。

传统的信息营销离不开中介这一流程,在网络普及率程度较低时,人们认识交往的方式无非是通过亲戚朋友介绍或者是通过婚姻介绍所,可这样的信息传播方式较为繁杂,有很大的局限性并且需要付出相对较高的中介费用。

这样重重的阻碍,为已婚人士的婚姻做出了保障,已婚人士不会为了多认识几个异性的对象而选择付出这样大的投入来换取自己婚姻有可能会破裂的这样高风险的收益。

而通过网络人们不但可以在任意时间快速搜索到形象直观的各类信息,而且不需要经过中介流程,网络替代了中介,节约了搜寻成本,所以互联网的普及很有可能会导致离婚率的提高。

另外,人民素质的提高可能会导致人们对离婚的认知的不同,以及对传统观念的否认。

中国历经几千年的父系氏族社会,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思想一直传4承至今。

婚姻关系确定以后,一直都是男尊女卑的状态,所以古人说,夫为妻纲,与君臣、夫子夫妇并列。

而传统社会的贞操观,则从另外一个方面反映出封建社会女性地位的低下,封建社会为贞洁烈女树碑立传的现象,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

而随着人民素质的提高,更多的女性不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拥有更大的婚姻自主选择权,所以在与配偶发生矛盾时离婚的可能性会变大,从而导致离婚率的提高,对于人民的素质我们决定采用文盲率和高等教育普及率这两个指标来衡量。

再者便是城市化对离婚率的影响,第一,城市空间的相对隔绝使原先地域关系对家庭成员的婚姻束缚大大减小;第二,城市人口的异质性和流动性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婚姻选择;第三,城市化把大量的农民人口推向了城市,这会导致农民的家庭纽带遭到不同程度的断裂;第四,城市化的发展带来了家庭生活方式的转变,家庭的规模由大变小,妇女已不再专心独自承担全部家务,由此导致家庭矛盾;第五,城市化使很多夫妻处于长期或短期分居状态,从而导致了家庭的不稳定。

所以城市化会导致离婚率的提高,对于这一指标我们决定采用城镇化率来衡量。

还有男女性别比对离婚率的影响。

目前全国男女出生性别比为116.9:100,而有的省份竟达到135:100,中国男女比例出现严重失衡,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3000万到4000万,这意味着平均五个男性中将有一个找不到配偶,将有数千万的男子无妻可娶,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光棍”,而且这一现象从今年开始将逐渐显现出来。

试想,未来社会1/5的男性将找不到“老婆”,男女严重失衡,很有可能会使男女情感纠葛的矛盾问题大大增加,婚姻不稳定因素增多,离婚率将呈上升趋势。

对于影响离婚率的非经济因素还有很多,比如对于民族特质层次变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地域差别,但为了方面我们建模研究,在这里我们就不考虑5在内了。

5.研究方法我们选择用时间序列对经济因素对离婚率的影响进行一元回归分析,然后加入非经济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通过数据指数化以及组合变量的方法得到拟合的模型,然后再分析各地区间是否使用该模型,并对地区间的差异进行解读。

6.数据预处理6.1数据的获得6.1.1国家数据我们通过国家统计局找到了2002年~2013年国家及各地区的国内(或地区)生产总值、年末总人口、互联网上网人数、城镇总人口数、离婚登记数、国内(或地区)生产总值指数。

以及《全国1%人口的抽样调查资料》包括我国多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抽样调查数据:抽样调查样本人口数、性别比、6岁及6岁以上大专及以上人口数、15岁及以上人口数、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数。

国家数据如下表:66.1.2地区数据我们使用中国知网统计数据搜索功能,获得了各个地区的以上数据指标,并进行了分类整理。

6.2数据的加工我们通过对国家及地区数据进行加工得到我们需要的数据:“粗离婚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年度)某地区离婚数与年平均人口之比,即:粗离婚率= 离婚登记数(对)/年末总人口(万人)互联网普及率= 互联网上网人数/年末总人口(万人)城镇化率=城镇总人口数(万人)/年末总人口(万人)高等教育普及率= 6岁及6岁以上大专及以上人口数/人口数文盲率= 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数/ 15岁及以上人口数同时我们选定2002年为基期,对数据进行指数化处理,即将各年数据同2002年数据进行做比,得到的结果作为该年的指数化结果。

国家数据加工如下表:7全国离婚率互联网普及率(%)城镇化率文盲率(%)高等教育普及率(%)人均GDP性别比(女=100)(人口抽样调查)2013年 2.855556 9.956521739 1.374519 0.395367 2.389962 4.58748 105.22 2012年 2.544444 9.152173913 1.344855 0.426528 2.236956 4.187564 105.12 2011年 2.366667 8.326086957 1.311603 0.448173 2.124733 3.814411 105.17 2009年 2.055556 6.282608696 1.236684 0.610611 1.54813 2.749436 103.27 2008年 1.9 4.913043478 1.202092 0.668059 1.426643 2.532014 103.13 2007年 1.766667 3.47826087 1.173945 0.722392 1.395484 2.153376 102.86 2006年 1.622222 2.282608696 1.134389 0.800591 1.322413 1.7578 102.71 2005年 1.522222 1.847826087 1.099776 0.949066 1.178596 1.509245 102.19 2004年 1.422222 1.586956522 1.06831 0.886831 1.229077 1.312512 103.45 2003年 1.166667 1.347826087 1.03685 0.941256 1.166622 1.121855 104.26 2002年 1 1 1 1 1 1 104.31部分地区数据加工如下表:江苏省离婚率互联网普及率(%)城镇化率文盲率(%)高等教育普及率(%)人均GDP性别比(女=100)(人口抽样调查)(女=100)2013年 2.0834 7.97461076 1.43433 0.26436 3.54774 5.25526 99.94 2012年 1.74681 7.71507138 1.40961 0.334 3.48084 4.76578 98.9 2011年 1.61226 7.21296081 1.38485 0.33985 3.11461 4.34108 100.86 2009年 1.40481 5.47384249 1.24398 0.50635 2.00704 3.08054 97.3 2008年 1.33776 4.15118674 1.21497 0.56267 1.83537 2.78697 95.07 2007年 1.58573 3.5174985 1.19026 0.57274 2.11665 2.3523 95.59 2006年 1.37622 2.07403802 1.1611 0.65408 1.89569 1.98288 94.92 2005年 1.24568 1.60971119 1.12987 0.70005 1.77443 1.7114 96.34 2004年 1.19149 1.35849671 1.07792 0.91917 1.28934 1.39252 98.53 2003年0.98791 1.26668033 1.04634 1.01044 1.30043 1.16492 97.99 2002年 1 1 1 1 1 1 100.38上海离婚率互联网普及率(%)城镇化率文盲率(%)高等教育普及率(%)人均GDP性别比(女=100)(人口抽样调查)(女=100)2013年 1.644874 2.842157098 4.866045 0.445058 1.620792 2.69568 106.24 2012年 1.266756 2.752178872 4.851259 0.272858 1.518947 2.530165 108.78 2011年 1.165356 2.650115649 4.850703 0.293613 1.391572 2.440384 113.09 2009年 1.245348 2.161089205 4.182495 0.465358 1.574913 2.031465 98.95 2008年 1.238065 2.114532595 4.243727 0.484911 1.510855 1.960835 100.18 2007年 1.300242 1.6401232 4.336263 0.493424 1.421275 1.806174 99.29 2006年 1.366446 1.059099505 4.451973 0.601004 1.453226 1.606176 98.71 2005年 1.178254 0.999142101 0.607221 0.639726 1.183498 1.459949 101.27 2004年 1.120218 0.980190736 0.754075 0.798919 1.234243 1.312675 96.62 2003年 1.066988 0.997702637 0.923737 0.718311 1.119269 1.131039 99.82 2002年 1 1 1 1 1 1 96.73青海离婚率互联网普及率(%)城镇化率文盲率(%)高等教育普及率(%)人均GDP性别比(女=100)(人口抽样调查)2013年 1.648767 13.93682057 1.288501 0.546184 4.038269 5.701342 105.22 2012年 1.646393 12.20690324 1.260863 0.494353 3.08055 5.131769 105.12 2011年 1.459096 10.76212833 1.228043 0.428165 2.905713 4.566988 105.17 2009年 1.209007 8.125473768 1.111103 0.595305 2.844483 3.014576 103.27 2008年0.564808 6.896309667 1.088353 0.67364 2.413511 2.855287 103.13 2007年 1.277778 3.194444444 1.063521 0.742569 2.284884 2.243144 102.86 2006年 1.287105 1.984286294 1.042202 0.778829 1.917506 1.837709 102.71 2005年0.625935 1.569572335 1.042945 0.971777 2.26768 1.553829 102.19 2004年 1.308596 1.090496805 1.022595 0.891768 1.44299 1.342881 103.45 2003年 1.155743 1.073189763 1.013716 0.947396 1.612971 1.134732 104.26 2002年 1 1 1 1 1 1 104.319107. 经济因素与离婚率的关系分析1.经济因素与离婚率的总体特征:图一图二从图一和图二可以看出,2002~2013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粗离婚率总体上呈同步上升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