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论文
探讨手术室感染控制及管理的策略

加强手术室与其他科室的协作和交流,共同推进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定期对手术室感染控制和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监督,不断完善和改进相关工作。
THANKS
感谢观看
手术室感染控制及管理的重要性
手术室感染的危害及影响
手术室感染会增加患者医疗费用,浪费医疗资源
手术室感染会传播感染性疾病,影响医护人员健康
手术室感染会导致患者病情恶化,增加患者病死率
研究目的
探讨手术室感染控制及管理的现状和改进措施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综述、调查问卷和实地考察等方法,分析手术室感染控制及管理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提高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和技能,是手术室感染控制和管理的基础。
针对手术室感染控制和管理存在的问题,采取综合性、系统性的干预措施是关键。
加强手术室环境卫生和消毒隔离制度,是防止手术室感染扩散的重要手段。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和建议
进一步探讨手术室感染控制和管理的新技术、新方法,提高感染防控效果。
增加对手术室感染控制和管理工作的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支持。
03
不同手术类型与感染风险的关系
02
01
03
手术室感染控制及管理策略
建立严格的清洁和消毒制度
定期检查和监测
强调细节和死角
提高手术室清洁和消毒标准
合理安排手术的时间段,避免不同手术之间交叉感染。
分时段手术
根据患者的病情、手术类型等进行合理安排,降低感染风险。
考虑患者因素
合理安排医护人员的班次,保证手术室内的有效医疗资源。
加强手术室设施改造
应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标准对手术室进行布局和设施改造,确保空气流通、光线充足、清洁卫生等条件。
手术室感染的控制与管理措施探讨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发展 , 对手术室的要求也越 来越 高 , 手术室 的工作质 量将直 接影响着手术 的成败 。手 术感染严 重 可危及 患者生命 , 成 造 不 良的社会影响 。控制手术 室感染 是手 术成 功的关键 , 一 是 个 医院管理水平的体 现。因此 , 控制 手术室 感染是 非常重 要 的环节。手术感染与诸多 因素有关 , 主要 的是在 手术 中的 最
是 造 成 手 术 感 染 的 一 个 重 要 因 素 。 再 次 , 术 室 内 空 气 污 染 手
存, 直接关系到医 院人群健康的重要问题 , 是评 价和决定 医 也
疗 质量的决定因素… 。在我 国每年 约有 50 0万患者 住院治 0 疗, 约有 50万患者 发生 医院感染 , 0 每年的额外 医疗 费用约为 10—10亿人 民币 J 0 5 。手术 室是 为患 者进行 手术 及抢 救 的
护理实践与研究 2 1 0 0年第 7卷第 2期 ( 下半月版
・
8 ・ 5
手术 室感 染 的 控制 与 管理 措 施 探 讨
邓 惠 霞
摘 要 目的 : 探讨手术室控制医院感染 的管理对策 , 抓好 手术室管理工作 。方 法 : 建立完善 的管 理与监督体系 , 强各 级人员培训 再教育 , 加 通
麻醉科的手术室感染与控制

麻醉科的手术室感染与控制手术室是医院繁忙而关键的环节,而麻醉科在手术室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手术室内人员密集、手术操作复杂等特殊性,手术室感染问题一直是麻醉科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就麻醉科的手术室感染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感染控制方法。
一、麻醉科手术室感染的原因分析1.手术室内污染源的存在手术室内有各种感染源,例如病人体内的细菌、手术器械、手术室空气中的微生物等。
这些污染源是造成手术室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2.手术操作不规范手术室操作繁琐而复杂,如果操作不规范,就会引起手术室感染。
例如,手术室内的工作人员在手术前没有做好手卫生,或者在手术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无菌技术要求等。
3.手术室内环境因素手术室内的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因素对手术室感染也有一定影响。
例如,湿度过高会加速细菌生长,通风不良会使手术室内空气质量下降,增加感染风险等。
二、麻醉科手术室感染的危害1.增加手术风险手术室感染是手术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容易导致手术失败、伤口愈合延迟、术后恢复不良等问题,从而增加手术风险。
2.延长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手术室感染导致病人恢复延迟,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同时增加了医疗费用的支出。
3.危及生命安全严重的手术室感染可能导致病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甚至危及生命。
三、麻醉科手术室感染控制措施1.加强手术室环境管理麻醉科手术室感染控制的基础是加强手术室环境管理。
要保持手术室内的清洁度,定期消毒手术器械和手术室内设备,控制手术室内湿度和温度,确保通风质量良好等。
2.做好手卫生和个人防护麻醉科工作人员应该定期进行手卫生培训,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方法,并在手术前、手术过程中和手术后严格遵守无菌技术要求。
同时,在手术操作时要佩戴好相关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护目镜、手套等。
3.严格控制手术室内感染源要加强对病人的感染源筛查和控制,避免携带细菌等病原体的病人进入手术室。
此外,对手术器械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和灭菌处理,确保其无菌状态。
流手术室感染控制护理管理论文

流手术室感染控制护理管理论文关于流手术室感染控制护理管理论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该院2013年8月—2013年11月进行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05例,女性患者95例,作为对照组。
在2013年12月,该院进行了整体性的层流手术室感染控制,实施管理控制手段以后,选取2014年1月—2014年4月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00例,其中男性患者有194例,女性患者106例,作为实验组。
1.2方法其中,对照组患者手术期间采取常规的护理管理措施,实验组采用了下列措施。
1.2.1完善组织结构为了有效减低患者在层流手术室手术后的创口感染率,首先应当将感染控制的组织结构予以完善。
该院组建了专门负责感染控制的工作小组,安排固定的工作人员负责手术室的感染控制工作,并由专业医师从旁指导,根据具体实际要求设计相应的护理管理措施,并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经验总结,及时排除工作中的难点。
1.2.2健全规章制度该院设立的专门用于管理控制手术感染的工作小组工作期间要严格遵守国家制定的相应法律法规,并遵循该院针对现有层流手术室的感染控制制度和规范操作要求,在日常的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必依。
1.2.3提升硬件条件该院采取感染控制相关护理管理措施前,层流手术室还存在着一些硬件上的问题,如三通道不明确,手术患者对接车数量不足、手术间顶层过于粗糙、存放无菌物品空间过于狭窄、供应室距离手术室较远等,都会造成手术中使用的无菌包更容易受到感染的问题。
另外,手术人员的着装规范性低、出入手术间过于频繁等问题也会造成感染率上升。
针对这类问题,该院对三通道进行了明确规范,为手术患者提供了足够的对接车,购置了不锈钢材质的无菌物品存放柜,对无菌物品进行了规范性的.存放。
另外,手术间也进行了装修,运送无菌物品都一律使用无菌封闭箱,进而有效减低感染率。
手术前安排专门负责人员对手术中需要用到的物品进行检查,不符合标准的物品决不能使用。
手术室感染控制与管理对策

手术室感染控制与管理对策目的采取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
提高手术室医院感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各项管理措施得到认真落实,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方法从手术室的环境管理,物品管理,人员管理,手卫生等管理,制定各项管理措施。
结果手术室管理要达到规范化管理,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是重要保证;加强培训与宣传教育,提高全员管理意识是重要环节;制定管理质量标准认真督促检查考核是重要手段。
结论只有提高对医院感染工作的认识,才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从而提高了手术室感染管理水平,保障患者安全。
标签: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Abstract] Objective To reduce various risk factors of infection by adopting effective infection control measures,improve the awareness of hospital infection work importance in operating room,carefully implement various management measures and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occurrence of hospital control. Methods Various management measures were made from the environment management,article management,staff management and hand hygiene management in operating room. Results Building an effective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making feasible regulations were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operating room,enhancing training and publicity education and improving management awareness of all staff were the important links,and making management quality standard and careful supervision and examination were the important means. Conclusion We should improve the awareness of hospital infection work,only in this way can the medical nursing quality be improved,thus improving the infection management level in operating room and ensuring safety of patients.[Key words] Operating room;Infection control;Management在医疗水平和诊治技术高速发展的今日,外科手术已经成为诊断和诊疗许多疾病的主要手段。
感染管理论文(5篇)

感染管理论文(5篇)感染管理论文(5篇)感染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1.1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开发为了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的效率,实现前瞻性的医院感染监测和暴发流行的预警管理,中心打算开发一套适合我中心实际状况和客观需求的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系统(IMSHI),在长达两年半的调研、设计、论证与招标等一系列工作后,选择了专业化的信息软件公司进驻,依据中心运作特点和医院感染要求设置各类模块接口,2021年7月医院感染上报等模块逐步投入使用。
IMSHI的上线基本上替代了医院感染管理中的纸质材料,医师上报医院感染病例只需登录系统的临床医师端口进行简洁操作即可。
系统能根据预先设定的预警条件发觉疑似医院感染病例,形成医院感染患者预警列表,点击列表中的患者条目,便能具体扫瞄该患者的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的信息,例如抗菌药物和导管留置医嘱、体温、常规检验、病原体检查、病程记录、手术信息、特别检查报告、转床记录、住院记录和感染记录,见图1。
临床医师依据这些信息填报电子医院感染病例上报卡见图2。
填写时只需要进行简洁的勾选,然后提交即可,这样加快了医师处理医院感染病例上报的效率。
1.2IMSHI手机短信及消息提示功能的开发医院感染上报模块的上线虽然极大便利了临床医师的上报工作,但由于日常医疗工作及科研任务繁重,常常忽视医院感染上报;同时,通常临床医师不会主动打开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系统进行扫瞄查看。
对此,先后开发了手机短信提示功能(SMSalerts)及电脑桌面“消息提示”。
1.3IMSHI上线后配套管理的完善为改善临床医师医院感染上报依从性的目标初步拟定了以下的管理干预措施:(1)充分发挥各临床科室控感医师、护士的效能:各临床科室原已设立掌握感染医师、护士各1名,除负责一般医护工作外,还负责帮助科室领导管理科内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2)通知全院临床医师医院感染信息提示必需7d内处理,超期按病例漏报处理,扣该科医院感染管理绩效分数;同时在发送干预信息时附加该类提示,加强临床医师对医院感染上报的关注度。
探讨手术室感染控制及管理的策略

探讨手术室感染控制及管理的策略近年来,随着手术室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和普及程度的提高,手术室感染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问题。
手术室感染的主要原因在于医疗机构中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不合格、患者的感染源、环境卫生不良、手术医疗设备不规范。
为了有效地控制和管理手术室感染,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
一、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手术室的医护人员是手术室感染控制与管理的关键。
因此,医院应该对手术室的医护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增强员工对感染控制和管理的意识。
定期举行感染防控知识的讲座,提高医护人员的科学知识和医疗技术水平,使其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手术中出现的意外事件,控制和预防手术室感染的发生。
同时,医护人员个人卫生和手卫生的落实和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定期召开科室会议,总结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合理派遣、严格要求手卫生等方面的控制。
二、完善手术室感染控制和管理制度针对手术室感染这一问题,医院应该建立完善的感染控制和管理制度,建立隔离观察制度,方便感染处理,预防感染外部扩散。
在手术医疗设备、手术有关物品的消毒灭菌和管理上,也应注意质量和技术标准。
制定相关的清洁消毒工作制度,并确保其得到有效执行,有效控制手术室感染的发生。
此外,医院还应该设置医疗废物的收集和处理中心,对于危险废物和医疗废弃物进行专业的分类、包装、运输和处理。
三、规范术前术后宣传和教育在手术室前和后,应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前后多次的宣传和教育。
介绍感染防控的相关知识,如何观察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如何与医院沟通。
这将有助于加深患者和家属的感染防控意识,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疗机构和手术室的整体服务水平。
四、建立基层监督系统通过建立科室卫生办公室,加强对手术室卫生管理的监督和检查,旨在全面实行严格的逐级监管制度,强化科室的主体责任,整体抬高手术室的整体质量标准,有效控制手术室感染和提高医疗质量。
总之,手术室感染控制和管理是一个劳动密集型、复杂的工作,需要医院和医护人员持之以恒的长时间工作。
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与对策

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与对策摘要:目的:本文分析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与对策。
方法:本院自2019年1月1日开始执行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方式,选择执行前接收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选择执行后接收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以两组患者的手术室感染率、护理满意度为观察指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室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
结论: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方式的应用,能够降低手术室感染率,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适合被广泛应用在手术室管理中。
关键词: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对策手术室属于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的科室,这是因为手术室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式尽管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其性质为有创手术,会给患者的机体、组织、器官造成一定的创伤。
为了做到对手术室感染进行有效控制,科室医护人员需要采取一定的管理对策,针对手术室感染的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管理方式,进而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为此,本院选择执行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方式前接收的50例患者和执行后接收的50例患者,分析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与对策。
1.实验资料及方法1.1实验资料本院选择执行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方式前接收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选择执行后接收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
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最大患者和最小患者分别为80岁和18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0.32±2.31岁;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5例,最大患者和最小患者分别为79岁和18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0.61±2.64岁。
1.2实验方法本院自2019年1月1日开始执行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方式,具体如下。
1.2.1健全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制度为了确保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工作开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科室需要在原本的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制度(卫生清洁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基础上,进一步健全相关制度,以此来提高科室对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工作的干预程度[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手术室感染的控制与管理
摘要:目的:为了加深对手术室医院感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抓好手术室消毒隔离工作。
方法:科室自查与院感染办公室随机抽查相结合,通过各种监测查出不足,找原因,进行分析及时整改和总结。
结果:制定了手术室控制感染对策,使各项监控指标在正常范围。
结论:只有加深对医院感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才能抓好有关医院感染系统化的各项工作,从而提高了手术室感染管理水平。
关键词: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539-01
手术室是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它担负对病人进行手术和急危重病人的抢救任务,因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手术病人的预后及医院的医疗效果,感染严重者可危及病人生命。
1健全医院与科室感染管理的网络组织
我院在创“二甲”医院时已成立了医院感染办公室,有分管院级领导,还设置了感染科主任,专职工作人员等负责全院的医院感染任务,每周不定时下科室督促、检查、检测,加强对科室医院感染的管理力度。
手术室也成立了4人医院感染小组,由科主任、正副护士长、监测员组成,主要负责科室的微生物监测、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及平时医院感染工作督促,每周随机抽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
补救措施。
2学习有关医院感染知识,提高控制感染意识
科室领导和骨干经常外出学习与短期培训,把所学知识传授给全科医护人员,普及医院感染知识,不断地更新医院感染意识。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杂志及各项规章制度(手术室一般制度、卫生制度、参观制度、门卫制度、消毒制度、洗手制度),根据卫生部制订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要求执行,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率。
在全面普及医院感染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对监控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
管理者首先要得到正确、规范化的培训后才能正确指导、监督、管理他人的工作,监控工作专人负责由护理人员定期轮转(一年轮转一次)。
训练与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与无菌观念,使其认识到手术室无菌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3手术室控制感染对策
3.1手术室空气控制感染对策:手术室须每日及术后进行清洁卫生消毒,用含氯消毒液拖擦地板,每日常规用臭氧照射1次,每次30分钟以上接台手术需全封闭净化30 min才可使用,手术室内物品应摆放整齐,保持清洁无灰尘、无血迹,避免不必要移动,尽量减少人员流动,严禁在手术间制作敷料或整理包布。
每周清洁空调过滤板1次。
各手术间的拖把、抹布应固定两套使用,以保持一套在外风吹日晒使之干燥,减少拖把、抹布的污染。
3.2手术物品控制感染的对策:所有手术器械、医疗用品原则上能用压力蒸气灭菌,首先压力蒸气灭菌,它具有高效、快速、方便、
经济、安全等诸多优点。
对于不能耐温、耐湿的物品首选环氧乙烷,到目前为止环氧乙烷是最有效的低湿灭菌的物品(橡胶类、塑料类)。
对于显微器械、腹腔镜、膀胱镜、纤维肠镜等高危险度手术用品,可用2%戊二醛浸泡小时以上可以达到灭菌,每次灭菌前必须用浓度指示卡检测其最低有效浓度。
3.3手术人员手的控制感染对策:洗手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措施之一,手术人员要严格执行有效的洗手制度。
外科洗手:我科常用的术前洗手法为肥皂液刷手,流动水冲洗2分钟高效碘伏原液刷手法,整个刷手过程不少于5分钟,保持双手高过肘部,避免污染。
如有对碘过敏者,可用肥皂水刷手酒精浸泡法,刷手过程为10分钟,浸泡5分钟,待酒精自然干后穿无菌手术衣、戴灭菌手套,才能参加手术。
定期监测,保证工作人员手指带菌数不超过5cfu/cm2。
3.4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管理:手术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液、排泄液是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染源,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之一是采用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用品,可有效地控制医源性感染,因此,我院手术室已大量使用一次性物品。
加强一次性物品使用前的检查:使用前查看1次性灭菌物品;核对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厂名、产品商标、无菌有效期、生产批号等,包装密封性好才可使用,如遇有过期、不合格、不配套、被污染、潮湿、破裂、字迹模糊不清者均不可使用。
一次性灭菌物品的贮存管理: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应专柜存放,离地面30cm,柜
内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室内空气含菌量≤10cfu/立方米,温度与湿度要适中;定期进行空气消毒。
一次性物品回收管理:一次性物品使用后按医疗废物垃圾分类处置,回收后全部送供应室进行无害化处理。
3.5手术后污物处理:一般感染手术器戒的处理:将术后器戒浸泡于含氯消毒液中30分钟→在流动水下清洗干净→分类烘干→检查→上油→分类保存于器戒柜中。
特殊感染手术器戒的处理:将术后器戒泡于含氯消毒液中30分钟→除步冲洗→包装→高压灭菌→于流动水用毛刷底刷净→分类烘干→检查→上油→包装→再次高压灭菌后保存于无菌器戒柜中备用。
内镜手术处理:初清洗→酶洗→消毒→彻底清洗→干燥→专用润滑剂→内镜储存→设备保养。
非感染手术处理:手术器械先消毒→再清洁→分类烘干→检查→上油→包装或分类放于器戒柜内备用。
手术后必须,更换床单、被套、约束带,用氯消毒液擦拭手术单位血迹。
污物桶内及吸引瓶内用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倾倒,手术布类送洗衣房处理。
hbsag阳性手术处理:将手术器械浸泡于含氯消毒液中30分钟→在流动水下清洗干净→分类烘干→检查→上油→分类保存于器戒柜中。
布类用黄色编织袋装好,注明“阳性”送洗衣房处理,手术单位、地面用含氯消毒液刷洗,污物桶和吸引瓶内吸出物及手套配制成含氯消毒液浸泡10分钟后倾倒处理,手术间按8ml/m3用
0.2%过氧乙酸喷洒。
特异性手术处理:手术用过器械及物品双重高压灭菌处理,手术用敷料、布类及手套焚烧,手术室空气消毒按每立方米40%甲醛10ml;高锰酸钾和水是甲醛的半量熏蒸,密封24小时后通风。
4小结
我院手术室从2008年开展层流手术间以来,明确区分无菌区、清洁区、有菌区,有专人负责把好“三关”。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并有具体的消毒隔离办法与措施,建立登记制度。
院感染办公室随机抽样,科室每月定期对手术间和无菌物品贮存间空气、物体表面、手术前刷手、医护人员的手、无菌物品(高压物品、熏蒸物品、一次性物品、浸泡物品)、消毒液进行一次细菌培养,结果均在合格以内。
每月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1次,如<70uw/cm2以下,超过1000小时及时更换。
几年来我科无一例感染发生,无发生一起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参考文献
[1]钱倩健,周嫣.实用手术室护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刘正良,彭望香.手术室护理管理[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钟秀玲,程妍,主编.现代医院感染护理学.第1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
[4]胡艳红.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0,1(2)∶136~137.福建医药杂志,2000年第22卷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