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讲义--中药学--第十六单元 化痰止咳平喘药

合集下载

中药药理学— 化痰、止咳、平喘药

中药药理学—  化痰、止咳、平喘药

药理作用
祛痰作用 镇咳作用 平喘作用
祛痰作用
桔梗、浙贝母、川贝母、天南星、前胡、紫菀、 款冬花有祛痰作用。
有效成分与作用机理: 皂甙类成分(桔梗、前胡、皂荚、天南星): 为恶心性祛痰药.刺激胃粘膜或咽喉粘膜,反射性的
引起轻度恶心,促使呼吸道腺体的分泌增加,稀 释痰液。
杜鹃素(杜鹃): 为粘痰溶解药. 使痰液中酸性粘多糖纤维减少,断
桔梗
功效 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化学成分 桔梗皂甙、桔梗皂甙元、远志酸、桔梗酸A、 B、C、α-菠菜甾醇-β-D葡萄糖甙、桔梗聚 糖、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
药理作用
祛痰、镇咳作用 抗炎、镇痛作用 其他作用
祛痰镇咳作用
1.祛痰作用 作用:使呼吸道分泌液增多,效果与氯化 铵相同。
特点------有效成分为皂甙,为恶心性祛痰药
2.镇咳作用: 皂甙有镇咳作用,为末梢性镇 咳药(对机械刺激气管粘膜的咳嗽有效)
抗炎作用
作用: 对 ┌ 角叉菜胶所致足肿胀 ┐
│ 棉球肉芽肿
├ 有显著抑制作用
└ 醋酸性肿胀

佐剂性关节炎 ────→ 有抑制作用
机理: 1. 抑制前列腺素E2(炎症介质)和NO(扩血管)的释放 2. 兴奋肾上腺皮质
生半夏、姜半夏、明矾半夏明显的镇咳作 用
作用部位:咳嗽中枢。
成分:生物碱
镇吐、催吐作用
催吐作用(生半夏) 成分与机理:2、4─二羟基苯甲醛葡萄糖苷, 苷元具强烈的刺激性,刺激粘膜产生呕吐。
镇吐作用(为炮制品的作用) 机理:抑制呕吐中枢 成分:生物碱、甲硫氨酸、甘氨酸等
保护胃粘膜
法半夏抗胃溃疡 抑制胃酸、胃蛋白酶活性;抗炎、镇痛

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

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

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单选题]1.功效与主治病证均相同的药组是A.瓜蒌、半夏B.白前、前胡C.川贝母、浙贝母D.海藻、昆布E.苦杏仁、桔梗参考(江南博哥)答案:D参考解析:海藻与昆布二者均具有消痰软坚,利水消肿的功效。

二者的主治病证包括:①瘿瘤、瘰疬、睾丸肿痛;②痰饮水肿;昆布常与海藻相须而用。

掌握“清化热痰药”知识点。

[单选题]2.既能清肺化痰,又能润肠通便的是A.天竺黄B.胖大海C.黄药子D.昆布E.海蛤壳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胖大海功效:清肺化痰,利咽开音,润肠通便。

掌握“清化热痰药”知识点。

[单选题]3.既能降气化痰,又能疏散风热的药物是A.瓜蒌B.白前C.前胡D.旋覆花E.苏子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前胡的功效:降气化痰,疏散风热。

掌握“清化热痰药”知识点。

[单选题]4.川贝母与浙贝母都具有的功效是A.清热化痰,润肺止咳B.温肺化痰,止咳C.润肺化痰,止咳D.燥湿化痰,止咳E.清热化痰,散结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川贝母的功效: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

浙贝母的功效:清热化痰,散结消痈。

掌握“清化热痰药”知识点。

[单选题]5.既能清热化痰,又能润肠通便的药物是A.川贝母B.浙贝母C.瓜蒌D.竹茹E.天竺黄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瓜蒌的功效: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

掌握“清化热痰药”知识点。

[单选题]6.清化热痰药的功效是A.清热化痰B.温胃止呕C.温肺化饮D.温肾助阳E.清热利湿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清化热痰类药物具有清化热痰之功,兼能润燥化痰,软坚散结的功效。

掌握“清化热痰药”知识点。

[单选题]7.以下药组,用来治疗风热咳嗽,痰热咳嗽的是A.瓜蒌、竹茹B.竹茹、桔梗C.白前、荆芥D.旋覆花、川贝母E.前胡、浙贝母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前胡功效:降气化痰,疏散风热。

应用:1)痰热咳喘。

2)风热咳嗽。

浙贝母功效:清热化痰,散结消痈。

应用:1)风热、痰热咳嗽。

功似川贝母,多用于治风热咳嗽及痰热郁肺之咳嗽。

中药药理学 第十六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中药药理学 第十六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桔梗酸类(如桔梗皂苷D )、桔梗二 类:桔梗酸类(如桔梗皂苷D、A、B)、桔梗二 酸类(如桔梗二酸A )、远志酸类 远志酸类( 酸类(如桔梗二酸A、B)、远志酸类(如远志 皂苷D)。还含有桔梗聚糖 菊糖,脂肪酸, 还含有桔梗聚糖、 皂苷D)。还含有桔梗聚糖、菊糖,脂肪酸,多 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半夏
三、半夏
『来源』 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 来源』 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 『功效』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功效』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成分』 挥发油,生物碱(胆碱、左旋麻 成分』 挥发油,生物碱(胆碱、
黄碱、胡萝卜苷),甾醇类( 黄碱、胡萝卜苷),甾醇类(β-谷甾醇),氨 ),甾醇类 谷甾醇),氨 ), 基酸类(甲硫氨酸、天门冬氨酸、 基酸类(甲硫氨酸、天门冬氨酸、β-氨基丁酸、 氨基丁酸、 γ-氨基丁酸)等。 氨基丁酸)
二、桔梗
『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 祛痰、镇咳:桔梗皂苷类。 1. 祛痰、镇咳:桔梗皂苷类。 2. 抗炎*:~,调节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抗炎* ~,调节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释放NO。不抗菌, 释放NO。不抗菌,但能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 NO 能和中性粒细胞抗菌活性。 能和中性粒细胞抗菌活性。
降血糖、降血脂: 3. 降血糖、降血脂:~。
止咳药:半夏,苦杏仁,桔梗,款冬花,贝母, 2. 止咳药:半夏,苦杏仁,桔梗,款冬花,贝母,
百部。 百部。
平喘药:浙贝母,苦杏仁,款冬花,枇杷叶。 3. 平喘药:浙贝母,苦杏仁,款冬花,枇杷叶。
桔梗
二、桔梗
『来源』 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 来源』 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 『功效』 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功效』 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成分』 桔梗总皂苷,根据其母核分为3 成分』 桔梗总皂苷,根据其母核分为3

中药学课件(化痰止咳平喘药)

中药学课件(化痰止咳平喘药)

用 (2)经典配方:
①治痰热阻滞心下痞满者,常配干 姜、黄连、黄芩以苦泄通降,开痞 散结,如半夏(bàn xià)泻心汤;
第十五页,共167页。
半夏(bàn xià)★★★
4.瘿瘤,痰核,痈疽肿毒,毒蛇咬 伤。
应 (1)药性特点:本品内服能消痰 用 散结,外用能消肿止痛。
(2)经典配方:
①治疗瘿瘤痰核,常配昆布、海藻、 贝母(bèi mǔ)等;
(xiàndài)

现 2.药理作用:

代 1.镇咳祛痰;
2.止呕;
3.抗肿瘤;
4.抗早孕;
5.降血压。
第十八页,共167页。
半夏(bàn xià)★★★
研 究
(lín chuánɡ)
1. 治疗重症妊娠恶阻:半夏(bàn xià)30g,山药30g,先
临 用文火煎半夏(bàn xià)约45分钟,然后去渣调入山药 末,再煎三、四沸后调入适量白糖,每日1剂。
温化寒痰药
第七页,共167页。
第一节 温化寒痰药
概 述
功效
本节药物,味多辛苦,性多温燥,主归肺、脾、肝经, 有温肺祛寒,燥湿化痰之功,部分(bù fen)药物外用有消 肿止痛的作用。 适应范围
温化寒痰药,主治寒痰、湿痰证,如咳嗽气喘、痰多 色白、苔腻之证;以及由寒痰、湿痰所致的眩晕、肢体麻 木、阴疽流注,以及疮痈肿毒。
基 原
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cǎoběnzhíwù)
药 川贝母 ,暗紫贝母,甘肃贝母 或梭砂贝母的 物 鳞茎。前三者按不同性状习称“松贝”和“青
贝”;后者称“炉贝”。主产于四川、云南、
甘肃等地。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粗皮,
晒干,生用。
第四十页,共167页。

第16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16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性微温,味苦,归肺、大肠经

[功效] 降气止咳平喘 润肠通便



[主治] 咳嗽气喘 胸满痰多 血虚津枯 肠燥便秘
药理作用
1.祛痰、镇咳、平喘 苦杏仁苷经肠道微生物酶或杏仁本身所含苦杏 仁酶分解产生微量氢氰酸,对呼吸中枢呈抑制 作用 2.抗炎 苦杏仁中的蛋白成分KR-A和KR-B有抗炎作用 3.对免疫功能的作用 促进T细胞增殖和增强NK细胞活性 4.润肠通便 含丰富的脂肪油
三、川贝母


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 肃贝母、或棱砂贝母等的干燥鳞茎 主要含生物碱
性微温,味苦、甘,归肺、心经


[功效] 清热润肺 化痰止咳 散结消肿

[主治] 肺热燥咳 干咳少痰 阴虚劳嗽 喀痰带血 肺痈 瘰疬 痈肿 乳痈
药理作用
1.镇咳祛痰 川贝母祛痰显著,但镇咳不够恒定 2.平喘 3.抑菌
药理作用
1、祛痰作用 *桔梗、前胡、皂荚、贝母、天南星、款 冬花、满山红等都有祛痰作用 *除旱菜中含有旱菜素、满山红含杜鹃素 外,这些药物往往都含有皂苷
作用机制
①皂苷类药物,能刺激胃粘膜和咽喉粘膜,反射性地引起 轻度恶心、增加支气管腺体的分泌,稀释痰液而发挥祛痰 作用
②杜鹃素:直接作用于呼吸道粘膜
第十六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一节 概述

[定义] 能祛痰、缓解或制止咳嗽、喘息为主要 作用的药物
药性或温或寒,归肺、心、脾胃、大肠经

[功效] 宣肺祛痰 止咳平喘


[主治] 痰多咳嗽 痰饮喘息 与痰饮有关的瘿瘤瘰 疬


广义:停积于脏腑经络之间的各种各样 的痰证 狭义:呼吸道咳出的痰

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

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

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一)温化寒痰药半夏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脾、胃、肺经。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主治:用于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外治痈肿痰核。

二陈汤:半夏、橘红、白茯苓、甘草。

【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天南星性味:苦、辛,温;有毒。

归经:归肺、肝、脾经。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

用于顽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

生用外治痈肿,蛇虫咬伤。

禹白附性味:味辛、甘,性温。

有毒。

归经:归胃、肝经。

功效:中药禹白附有祛风痰,止痉,止痛,解毒散结。

白芥子性味归经:辛,温。

归肺经。

功效:温肺祛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主治:用于寒痰咳喘,胸胁胀满,阴疽流注,肢体麻木疼痛。

皂荚性味归经:辛,温。

有小毒。

归肺、大肠经。

功效:祛痰止咳,通窍开闭。

主治:用于咳喘胸闷,中风口噤,癫痫、喉痹。

旋覆花性味:味苦、辛、咸,性微温。

归经:归肺、脾、胃、大肠经。

功效:具有降气,消痰,行水,止呕。

主治:用于风寒咳嗽,痰饮蓄结,胸膈痞闷,喘咳痰多,呕吐噫气,心下痞硬。

白前性味:味辛、苦,性微温。

归经:归肺经。

功效:降气,消痰,止咳。

主治:用于肺气壅实,咳嗽痰多,胸满喘急。

(二)清化热痰药桔梗性味归经:性平,味苦、辛。

归肺经。

功效: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主治:治疗咳嗽痰多、胸膈满闷、咽痛音哑、肺疽吐脓前胡性味:味苦、辛,性微寒。

归经:归肺经。

功效:降气化痰,散风清热。

主治:用于痰热喘满,咯痰黄稠,风热咳嗽痰多。

【外感风热,降气化痰】川贝母归经:归肺、心经。

性味:苦、甘,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

【适合阴虚肺热燥咳】浙贝母性味归经:性寒,味苦。

归肺经、心经。

功效:清热散结、化痰止咳。

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分类的清化热痰药。

主治:用治风热咳嗽、肺痈喉痹、瘰疬、疮疡肿毒等。

中药学课件化痰止咳平喘药

中药学课件化痰止咳平喘药
[药性]甘、微苦,寒。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 [应用]痰热咳喘。胸痹,结胸。肺痈,肠痈,乳痈。肠燥便
秘。
第二十七页,共44页。
[用法用量]煎服,打碎入煎。 [使用(shǐyòng)注意]甘寒而滑,脾虚便清者及寒痰、
湿痰证忌用。反乌头。
第二十八页,共44页。
[应用]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煎服,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阴虚(yīn xū)咳喘及大便溏泻者忌
用。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婴儿慎用。
第三十五页,共44页。
百 部*
[基源]为百部科植物直立(zhí lì)百部Stemona sessilifolia,蔓生 百部S.j aponica或对叶百部S .tuberosa的块根.
止咳平喘药
共性
止咳平喘 润肺止咳
特点
特点
润肠通便
杀虫
润肺化痰止咳 清肺止咳 泻肺平喘
降逆止呕 利水消肿
第四十一页,共44页。
名称
共性
葶苈子
泻肺平喘
白果
敛肺化痰定喘
矮地茶止咳平喘洋来自花平喘止咳马兜铃
清肺止咳平喘
千日红
止咳平喘
白毛夏枯草 止咳平喘
特点
清利湿热 麻醉止痛 降气清肠 平肝明目 凉血解毒
特点 利水消肿 利水消肿 活血化瘀 止痉 消痔
第二十九页,共44页。
桔梗
[基源]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的根. [药性]苦、辛,平。归肺经。 [功效]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应用]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喉肿痛,失音。肺痈吐脓。 [用法用量]煎服,3-1O。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气逆,呕吐、呛咳、眩晕、阴虚火旺咳血(ké xuè)等

初级中药师辅导资料:化痰、止咳、平喘药.doc

初级中药师辅导资料:化痰、止咳、平喘药.doc

初级中药师辅导资料:化痰、止咳、平喘药初级中药师辅导资料:化痰、止咳、平喘药细目一:基本知识考点:1.化痰、止咳、平喘药的定义2.主要药理作用。

细目二:常用药物考点:1.桔梗1-1药理作用1-2现代应用2.半夏、苦杏仁2-1药理作用特点2-2不良反应一、基本知识凡以祛痰,缓解或制止咳嗽、喘息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化痰、止咳、平喘药。

药理作用:1.祛痰:使痰液易于排出。

①桔梗、前胡、皂荚作用最强。

②皂苷→刺激胃、咽喉黏膜→反射性增加支气管腺体的分泌→稀释痰液→祛痰。

③杜鹃素祛痰作用与皂苷不同:促进气管黏液-纤毛运动→增强呼吸道清除异物的功能;溶解黏痰(使酸性黏多糖纤维断裂,降低唾液酸)→痰液黏稠度下降。

2.镇咳:①半夏、苦杏仁、桔梗、款冬花、贝母、百部、满山红、紫菀等均有程度不等的作用。

②半夏、苦杏仁、百部等的镇咳作用部位:可能在中枢神经系统。

3.平喘:机理:①浙贝碱→扩张支气管平滑肌,直接抑制支气管痉挛。

②款冬花→兴奋神经节有关。

③桔梗皂苷、款冬花→抑制组织胺、抗过敏。

二、常用药物桔梗主要成分:皂苷。

功效:桔梗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的功效。

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1)祛痰、镇咳祛痰:①皂苷→刺激胃黏膜→反射性地增加支气管黏膜分泌→痰液稀释、排出。

②强度与氯化铵相似。

镇咳:①桔梗水提物、桔梗皂苷→镇咳作用。

(2)抗炎(利咽排脓)①桔梗皂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

②表现:抑制大鼠足肿胀、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棉球肉芽肿,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也有效。

③机制:调节巨噬细胞N0的释放。

2.其他作用(1)降血糖、降血脂:①对正常、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家兔→降血糖。

②桔梗皂苷→降低大鼠肝内胆固醇的含量,增加胆固醇、胆酸的排泄。

(2)镇静、镇痛、解热。

(3)扩张血管、减慢心率:①降低后肢血管、冠状动脉的阻力,增加血流量。

②扩血管同时,伴有暂时性低血压、心率减慢、呼吸抑制。

(4)抗溃疡:抑制胃液分泌,可防止大鼠消化性溃疡的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学——第十六单元化痰止咳平喘药
细目一概述
一、性能特点:多入肺经,辛开苦降。

二、功效:宣降肺气、化痰止咳、降气平喘之功。

三、分类及主治
温化寒痰药—寒痰、湿痰证。

清化热痰药—热痰、燥痰证。

止咳平喘药—咳喘、痰多,或痰饮喘息。

细目二温化寒痰药
降气:半夏、白前、旋覆花
祛风痰:天南星、白附子、皂荚
其他:白芥子
半夏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应用:
1.湿痰,寒痰证。

2.呕吐。

降逆和胃,为止呕要药。

3.心下痞,结胸,梅核气。

4.瘿瘤,痰核,痈疽肿毒,毒蛇咬伤。

外用
姜半夏—降逆止呕,法半夏—燥湿,半夏曲—化痰消食之功,竹沥半夏—清化热痰。

旋覆花
功效:降气化痰,降逆止呕。

应用:
1.咳喘痰多,痰饮蓄结,胸膈痞满。

2.噫气,呕吐。

3.气血不和之胸胁痛。

用法用量:宜包煎。

白前
功效:降气化痰。

应用:咳嗽痰多,气喘。

天南星
功效:燥湿化痰,祛风解痉。

外用散结消肿。

应用:
1.湿痰,寒痰证。

2.风痰眩晕、中风、癫痫、破伤风。

3.痈疽肿痛,蛇虫咬伤。

外用。

白附子
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止痛,解毒散结。

应用
1.中风痰壅,口眼(口呙)斜,惊风癫痫,破伤风。

2.痰厥头痛、眩晕。

3.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皂荚
功效:祛顽痰,通窍开闭,祛风杀虫。

应用: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