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类与园林植物分类识别实习报告
植物实习报告

植物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
实习地点,某某植物园。
一、实习目的及背景。
作为一名植物学专业的学生,我希望通过实习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特点和分类,同时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某某植物园作为本地区较大的植物园,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和专业的管理团队,是我进行实习的理想地点。
二、实习内容及收获。
在植物园的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植物的养护、繁殖、分类和研究工作。
通过实际操作,我学会了如何正确浇水、修剪、施肥和防治病虫害,同时也学习了植物繁殖的方法和技巧。
在植物分类和研究方面,我参与了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和整理工作,学习了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分类原理,提高了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习心得及体会。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收获颇丰。
首先,我对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特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植物的分类和研究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其次,我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了很多养护和繁殖的技巧,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最后,我在植物园的工作环境中,也学会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增强了自己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感。
四、实习总结及展望。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植物学这个专业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也增强了对植物学研究的兴趣。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为植物的保护和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在植物园这样的专业机构中继续深造,为自己的植物学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园林植物认知实训总结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园林事业的不断发展,园林植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园林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增强实践操作能力,我们组织了本次园林植物认知实训。
通过为期两周的实训,我们对园林植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现将实训总结如下。
二、实训目的1. 增强园林植物理论知识,提高对园林植物的识别能力;2. 掌握园林植物的栽培、管理、修剪等基本技能;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动手操作能力;4. 拓宽视野,了解园林植物在不同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三、实训内容1. 园林植物基础知识本次实训首先对园林植物的基本概念、分类、生长习性等进行了讲解,使学员对园林植物有了初步的认识。
2. 园林植物识别通过实地考察,学员们学习了各种园林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等,提高了识别能力。
实训过程中,学员们对以下几种园林植物进行了识别:(1)乔木:松、柏、樟、柳、杨、槐等;(2)灌木:月季、杜鹃、黄杨、金银花等;(3)草本:麦冬、萱草、鸢尾、菊花等;(4)藤本:葡萄、爬山虎、紫藤等。
3. 园林植物栽培与管理在实训过程中,学员们学习了园林植物的栽培、施肥、浇水、修剪等管理技术。
具体内容包括:(1)土壤选择与改良;(2)园林植物的种植方法;(3)施肥与浇水;(4)病虫害防治;(5)修剪与整形。
4. 园林植物在景观中的应用实训过程中,学员们参观了多个园林景观,了解了园林植物在不同景观中的搭配与应用。
例如:(1)道路景观:行道树、绿篱、花坛等;(2)公园景观:湖滨景观、草坪、广场等;(3)居住区景观:庭院绿化、屋顶绿化等。
四、实训成果1. 学员们对园林植物的基本概念、分类、生长习性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 学员们的园林植物识别能力得到了提高;3. 学员们掌握了园林植物的栽培、管理、修剪等基本技能;4. 学员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得到了锻炼;5. 学员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实训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提高园林植物认知的关键。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的积累对实践操作的重要性;2. 园林植物种类繁多,识别能力是园林从业人员必备的技能。
草类与园林植物分类识别实习报告

草类与园林植物分类识别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认识常见植物,了解常见植物的基本特征。
二、实习时间:2011.11.06-2011.12.17三、实习地点:越秀公园,云台花园,白云山,华南植物园,晓港公园,发展公园,钟村实验基地四、实习内容:长达5个星期的园林植物分类识别户外实验课结束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识了不同种类的园林植物,了解了各种植物的特征和园林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功能,生长习性和每种植物的作用和运用价值。
现归结如下:常见园林植物的分类和特征1. 【茜草科】:茜草科攀援灌木;小枝灰褐色,初有贴伏疏柔毛,皮孔明显。
叶对生,薄纸质,椭圆形至椭圆状卵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散生短柔毛,稍具短柔毛,托叶早落。
顶生三歧聚伞花序长约6厘米,被近贴伏的短柔千周,苞片早落,小苞片披针形,裂片5,扩大成花瓣状,白色,上部扩大。
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总花梗粗而挺进,被毛;花黄色,具生梗;萼管陀螺形,5裂,微小,短尖、宿存,其中1枚扩大成叶状,白色,有柄,,镊合状排列,雄蕊着生在花冠上部。
外面密被伏贴短柔毛,内面上部被硫黄色短柔千周或粉末状小点,花冠通常5裂,雄蕊4或5,长辈毫米,子房2室。
聚伞花序排成顶生、花萼近陀螺形,萼檐5裂,裂片顶端截平,花后脱落,但有些花的萼裂片中有1片扩大成叶状,色白而宿存于果实上;花冠漏斗状,被柔毛;子房下位,2室。
蒴果近纺锤形,具纵棱,成熟时红色,室间开裂为2果瓣。
常见植物:栀子,绿叶金花,九节,希美丽,黄梁木,团花,龙船花等。
2. 【苏铁科】:属于苏铁科,裸子植物,一亿四千万年前就普遍生长在地球上。
是常绿乔木,单生或丛生,一回羽状复叶,雌花雄花均著生于干顶,雌雄异株,高可达三公尺叶生于顶部,向四方开展,叶暗绿色,有光泽,硬质,先端尖,雄花顶生,成圆锥形,雌花半球状,头状花序。
叶痕螺蜁状排列,像盔甲包围树干,耐火性强,小叶横剖面反卷。
种子扁平到卵形,外种皮朱红色。
一般用作观赏。
常见植物:摩尔大苏铁,德保苏铁,叉叶苏铁,葫芦苏铁等。
乔木灌木草本的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实习时间: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实习单位:某城市公园实习内容:乔木、灌木、草本的识别与管理一、实习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公园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亲近自然的重要场所。
为了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增加绿化面积,我国许多城市都在积极开展公园绿化工作。
作为一名园林专业的学生,为了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我选择了某城市公园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主要参与乔木、灌木、草本的识别与管理工作。
二、实习目的1. 掌握乔木、灌木、草本的基本特征和识别方法,提高对园林植物的认知水平。
2. 学习绿化规划、设计和管理方面的知识,为今后从事园林工作打下基础。
3. 增强实践操作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三、实习过程1. 实习前期,导师带领我们参观了公园,介绍了公园绿化的基本情况和规划。
我们了解到了不同区域的功能划分,以及相应的绿化要求。
2. 实习期间,我们参加了公园绿化的日常管理工作,如浇水、修剪、施肥等。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根据植物的生长状况进行合理的养护。
3. 实习过程中,我们重点学习了乔木、灌木、草本的识别。
导师耐心地讲解了各种植物的特征,使我们能够准确地区分它们。
同时,我们还了解到了不同植物的生态习性和生长需求,为今后的绿化工作提供了依据。
4. 实习后期,我们参与了公园绿化带的规划设计。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会了如何根据地形、土壤、气候等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搭配,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
四、实习收获1. 掌握了乔木、灌木、草本的基本特征和识别方法,提高了对园林植物的认知水平。
2. 学会了绿化规划、设计和管理方面的知识,为今后从事园林工作打下了基础。
3. 增强了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
4. 加深了对园林行业的热爱,明确了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
五、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对乔木、灌木、草本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我国园林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植物种类识别实习报告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观察和操作,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的植物学理论知识,提高对植物种类的识别能力,培养独立工作及与人协作的能力,并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生态环境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时间: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地点:XX省XX自然保护区三、实习内容1. 植物种类识别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重点识别了以下植物种类:- 乔木类:松树、柏树、柳树、杨树、梧桐树等。
- 灌木类:玫瑰、杜鹃、绣线菊、金樱子等。
- 藤本植物:爬山虎、紫藤、凌霄等。
- 草本植物:麦冬、车前草、蒲公英、紫花地丁等。
通过对植物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观察和比较,我们学会了如何识别不同种类的植物。
2. 植物采集与制作标本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植物采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并亲自采集了多种植物。
采集到的植物经过清洗、干燥、压制等步骤,制作成植物标本。
3. 植物分类与鉴定通过对采集到的植物标本进行观察和比较,我们学会了如何运用植物分类学知识对植物进行分类和鉴定。
4. 植物生态环境调查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对植物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调查,了解了植物与土壤、气候、水分等环境因素的关系。
1. 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将课堂所学的植物学理论知识与实际观察相结合,加深了对植物学知识的理解。
2. 提高识别能力通过对多种植物种类的识别,我们的植物识别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3. 培养实践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植物采集、制作标本、分类鉴定等实践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
4. 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分组进行活动,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五、实习总结本次植物种类识别实习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通过实习,我们不仅提高了植物识别能力,还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我国的植物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参考文献[1] 张三,李四. 植物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2] 王五,赵六. 植物分类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3] 李七,张八. 植物生态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0.。
园林植物实习报告

园林植物实习报告在学习园林植物相关课程的过程中,为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更好地结合,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园林植物实习。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园林植物有了更直观、更全面的认识,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实习的地点是一座大型的城市公园,这里拥有丰富多样的植物种类和精心设计的园林景观。
刚进入公园,就被那郁郁葱葱的绿色所吸引,仿佛置身于一个植物的王国。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公园的花卉区。
这里的花卉种类繁多,色彩斑斓,让人目不暇接。
从娇艳欲滴的玫瑰到清新脱俗的百合,从热烈奔放的向日葵到娇小玲珑的雏菊,每一种花卉都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在观察的过程中,我不仅注意到了花卉的外观形态,还了解到了它们的生长习性和养护要点。
例如,玫瑰喜欢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在养护时需要定期修剪和施肥,以保证花朵的质量和数量。
百合则对土壤的要求较高,需要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同时要注意防治病虫害。
接着,我们来到了公园的树木区。
这里的树木高大挺拔,枝叶繁茂,为人们提供了一片清凉的绿荫。
我看到了许多常见的树种,如杨树、柳树、银杏树等,也认识了一些比较珍稀的树种,如珙桐、水杉等。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了解到了树木的分类方法和识别特征。
比如,杨树的叶子通常是三角形的,边缘有锯齿;柳树的枝条柔软下垂,叶子细长;银杏树的叶子呈扇形,是一种古老的孑遗植物。
同时,我还学习到了树木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和作用。
树木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调节气候,还可以起到分隔空间、营造氛围的作用。
在公园的草坪区,我看到了一片片绿油油的草坪,如同一大块绿色的地毯。
草坪的种类也有很多,有早熟禾、高羊茅、黑麦草等。
草坪的养护需要精心管理,包括定期修剪、浇水、施肥、除杂草等。
如果养护不当,草坪就容易出现斑秃、枯黄等问题,影响景观效果。
除了观察植物的形态和生长环境,我们还进行了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在采集标本时,我们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植株,并且要注意保护植物的生长环境,不能过度采集。
采集回来的标本经过整理、压制、干燥等处理后,就可以制作成精美的植物标本。
园林识别植物实习报告

园林植物识别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园林绿化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为了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园林景观,各种植物被广泛应用于园林建设中。
然而,园林植物种类繁多,识别难度较大。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我们对园林植物的识别能力,加深对园林植物学理论知识的掌握。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们学习了园林植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植物分类、生态习性、观赏特性等。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植物检索表的使用方法,为实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实习过程(1)实地考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参观了学校内的园林景观区域,对各种植物进行了实地考察。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认真观察植物的形态特征,记录其科属、名称和观赏特性。
(2)植物识别通过对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我们初步识别了实习地点的植物种类。
随后,我们利用植物检索表进一步确认了植物的科属和名称。
(3)数据整理与分析我们将实习过程中所采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对植物的科属、名称、观赏特性等进行分类统计。
通过分析数据,我们了解了各类植物在实习地点的分布状况及应用特点。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1. 实习使我们提高了对园林植物的识别能力,掌握了植物检索表的使用方法,为今后从事园林工作奠定了基础。
2. 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3. 实习使我们认识到园林植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增强了我们对园林事业的热爱。
4. 实习过程中,我们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锻炼了沟通能力。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园林植物的识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实习过程中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我国园林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植物辨识实践报告范文

植物辨识实践报告范文一、引言植物是我们生态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解和辨识植物对于我们认识世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增强对植物的辨识能力,我们进行了一次植物辨识实践活动。
本报告旨在总结我们的实践经验和收获。
二、实践内容本次实践活动在某公园内进行,共有20名参与者。
为了提高效率和准确性,我们事先制定了一套辨识方法和步骤。
我们使用了植物分类学的基本知识和植物辨识的专业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和植物采样袋。
在实践中,我们首先学习了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分类依据。
然后,我们按照植物的形态特征、叶片、花朵和果实等方面进行分类和辨识。
对于不确定的植物,我们会在现场进行观察、记录和比对,以确保准确性。
三、实践经验通过这次实践,我们收获了以下经验和教训:1.掌握基础知识:对于参与者而言,事先学习植物的基础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了解植物的分类特征和分类原则,对于准确识别植物起到了关键作用。
2.重视实地观察:植物辨识不仅依赖于书本知识,更需要对植物进行实地观察。
只有通过亲自观察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结构,才能更好地进行辨识。
3.团队合作:在实践中,同学们之间的合作非常重要。
通过互相讨论、比对和交流,能够有效提高辨识的准确性和效率。
4.遵守实践规则:在进行植物辨识时,我们遵守了公园内的规定,不损坏植物和公物。
保护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四、实践收获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不仅增强了对植物的辨识能力,还加深了对植物多样性的理解。
我们每个人都通过亲自参与实践,亲眼观察了各种形态的植物,对于植物的分类和演化原理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此外,这次实践也提醒了我们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保护植物资源不仅关乎我们的生活质量,更关系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只有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五、结论通过本次植物辨识实践,我们不仅提高了植物辨识的能力,还加深了对植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认识。
这次实践活动为我们打开了认识植物世界的大门,同时也呼吁我们保护植物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类与园林植物分类识别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认识常见植物,了解常见植物的基本特征。
二、实习时间:2011.11.06-2011.12.17三、实习地点:越秀公园,云台花园,白云山,华南植物园,晓港公园,发展公园,钟村实验基地四、实习内容:长达5个星期的园林植物分类识别户外实验课结束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识了不同种类的园林植物,了解了各种植物的特征和园林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功能,生长习性和每种植物的作用和运用价值。
现归结如下:常见园林植物的分类和特征1. 【茜草科】:茜草科攀援灌木;小枝灰褐色,初有贴伏疏柔毛,皮孔明显。
叶对生,薄纸质,椭圆形至椭圆状卵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散生短柔毛,稍具短柔毛,托叶早落。
顶生三歧聚伞花序长约6厘米,被近贴伏的短柔千周,苞片早落,小苞片披针形,裂片5,扩大成花瓣状,白色,上部扩大。
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总花梗粗而挺进,被毛;花黄色,具生梗;萼管陀螺形,5裂,微小,短尖、宿存,其中1枚扩大成叶状,白色,有柄,,镊合状排列,雄蕊着生在花冠上部。
外面密被伏贴短柔毛,内面上部被硫黄色短柔千周或粉末状小点,花冠通常5裂,雄蕊4或5,长辈毫米,子房2室。
聚伞花序排成顶生、花萼近陀螺形,萼檐5裂,裂片顶端截平,花后脱落,但有些花的萼裂片中有1片扩大成叶状,色白而宿存于果实上;花冠漏斗状,被柔毛;子房下位,2室。
蒴果近纺锤形,具纵棱,成熟时红色,室间开裂为2果瓣。
常见植物:栀子,绿叶金花,九节,希美丽,黄梁木,团花,龙船花等。
2. 【苏铁科】:属于苏铁科,裸子植物,一亿四千万年前就普遍生长在地球上。
是常绿乔木,单生或丛生,一回羽状复叶,雌花雄花均著生于干顶,雌雄异株,高可达三公尺叶生于顶部,向四方开展,叶暗绿色,有光泽,硬质,先端尖,雄花顶生,成圆锥形,雌花半球状,头状花序。
叶痕螺蜁状排列,像盔甲包围树干,耐火性强,小叶横剖面反卷。
种子扁平到卵形,外种皮朱红色。
一般用作观赏。
常见植物:摩尔大苏铁,德保苏铁,叉叶苏铁,葫芦苏铁等。
3. 【石蒜科】:石蒜科是单子叶植物纲、百合亚纲、百合目的一科。
多年生草本,具鳞茎或根状茎。
叶通常基生,狭长。
花常艳丽,通常两性,单生或成各式花序,具佛焰状总苞或无;花被片6,2轮,花瓣状,具花被筒或无;雄蕊常6枚;子房下位。
蒴果或浆果。
常见植物:美丽文殊兰,韭菜,石柑子等。
4.单子叶植物,约20属,670种,大部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原产的约2属,6种,产南部,引入栽培的4属,约10种,除供观赏外,有些为很重要的纤维植物,如龙舌兰属Agave。
植物有根茎;茎短或很发达;叶常聚生于茎的基部,狭,通常厚或肉质,边全缘或有刺;花两性或单性,辐射对称或稍左右对称,总状花序式或圆锥花序式排列,分枝承托以苞片;花被管短或长,裂片近相等或不等;雄蕊6,着生于管上或裂片基部,花丝丝状至粗厚,分离,花药线形,背着;子房上位或下位,3室,每室有胚珠多颗至1颗;果为一浆果或蒴果。
本科的种属在Engler系统中一部置于百合科内,一部置于石蒜科内,其分别点为性喜干燥,外线形,有纤维,常聚生于茎的基部或顶部,花常排成极大的圆锥花序。
常见植物:鲜红朱蕉,海南龙血树,彩虹铁,万年麻,太阳神,百合竹等。
5.禾本科是种子植物中最有经济价值的大科。
是人类粮食和牲畜饲料的主要来源,也是加工淀粉、制糖、酿酒、造纸、编织和建筑方面的重要原料。
多年生、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在竹类中,其茎为木质,呈乔木或灌木状。
根系为须根系。
茎有节与节间,节间中空,称为秆,圆筒形。
节部居间分生组织生长分化,使节间伸长。
单叶互生成2列,由叶鞘、叶片和叶舌构成,有时具叶耳;叶片狭长线形,或披针形,具平行叶脉,中脉显著?不具叶柄,通常不从叶鞘上脱落。
在竹类中,叶具短柄,与叶鞘相连处具关节,易自叶鞘上脱落,秆箨与叶鞘有别,箨叶小而无中脉。
花序顶生或侧生。
多为圆锥花序,或为总状花序、穗状花序。
小穗是禾本科的典型特征,由颖片、小花和小穗轴组成。
通常两性,或单性与中性,由外稃和内稃包被着;小花多有2枚微小的鳞被,雄蕊3或1~6枚,子房1室,含1胚珠;花柱通常2,稀1或3;柱头多呈羽毛状。
果为颖果,少数为囊果、浆果或坚果。
常见植物:鹅毛竹,凤尾竹,粉丹竹,青皮竹…6.【含羞草科】:双子叶植物,约56属,2800种,产全世界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中国连引入栽培的有17属,约63种,主产南部和西南部。
乔木或灌木,很少草本;叶为二回羽状复叶,很少一回羽状复叶,叶柄及叶轴上常具腺体;花小,两性或杂性,辐射对称,排成穗状花序、总状花序或头状花序;萼管状,5齿裂,裂片镊合状排列,很少覆瓦状排列;花瓣镊合状排列,分离或合生成一短管;雄蕊通常多数或与花冠裂片同数或为其倍数,分离或合生成管;子房上位;果为荚果。
乔木、灌木、藤本、稀草本。
二回羽状复叶,稀一回羽状复叶,互生,小叶全缘;具托叶。
穗状、总状或头状花序;花小,两性或杂性,辐射对称;萼管状,5(3-6)齿裂,裂片镊合状排列,稀覆瓦状;花瓣与萼齿同数,镊合状排列,分离或合生成短管;雄蕊5-10或多数,分离或合生成单体雄蕊,花药小,2室,纵裂,顶端常具一脱落性腺体,花丝细长;子房上位,花柱丝状,柱头小,顶生。
荚果。
种子具少量胚乳或无胚乳,子叶扁平。
常见植物:台湾相思,马占相思,银叶金合欢,大叶相思,南洋楹。
7.【木兰科】:乔木或灌木,常绿或落叶,植物体具油细胞。
单叶互生、全缘,稀分裂,托叶盔帽状包围顶芽,小枝具环状托叶痕。
花两性,稀单性,单独顶生或腋生,萼片与花瓣6~21,通常无明显区分,雄蕊及雌蕊均多数,各部离生;每心皮胚珠2~14颗,昆虫传粉。
聚合果的成熟心皮为蓇葖。
种子1~14枚。
落叶或常绿的乔木或灌木。
树皮、叶、花有香气。
单叶互生,托叶大,脱落后留存枝上有环状托叶痕,花大,单生枝顶或叶腋,两性,萼片和花瓣很相似分化不明显(统称花被),排列成数轮,分离,花托柱状;雄蕊、雌蕊均为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
果实为聚合果,背缝开裂,稀为翅果或浆果。
种子胚小,胚乳丰富。
常见植物:荷花玉兰,玉堂春,含笑,白兰等。
8.植物体为乔木、灌木或藤本,常有刺,茎枝的髓大,体内有分泌管或分泌腔,含挥发油、树脂、树胶或乳状汁;花整齐,两性或单性,5~2数,但雄蕊或心皮可较多(不定数),萼齿小,花冠绿白色或黄绿色,子房下位,子房室与心皮同数,花柱离生或合成柱状,或无花柱而柱头直接生于子房上;虽花小而色不艳,但具香味,花盘隆起且分泌组织发达,伞形花序(或其他花序)常再密集成鲜明而突出的大圆锥花序,适应虫媒传粉,为浆果或具多核之核果,鸟类传播种子。
有丰富胚乳,胚小。
常见植物:鹅掌材,绿福桐,幌伞枫,鸭脚木等。
9. 【夹竹桃科】:乔木,直立灌木或木质藤本,也有多年生草本;具乳汁或水液;无刺,稀有刺。
单叶对生、轮生,稀互生,全缘,稀有细齿;羽状脉;通常无托叶或退化成腺体,稀有假托叶。
花两性,辐射对称,单生或多杂组成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萼裂片5枚,稀4枚,基部合生成筒状或钟状,裂片通常为双盖覆瓦状排列,基部内面通常有腺体;花冠合瓣,高脚碟状、漏斗状、坛状、钟状、盆状稀辐状,裂片5枚,稀4枚,覆瓦状排列,其基部边缘向左或向右覆盖,稀镊合状排列,花冠喉部通常有副花冠或鳞片或膜质或毛状附属体;雄蕊5枚,着生在花冠筒上或花冠喉部,内藏或伸出,花丝分离,花药长圆形或箭头状,2室,分离或互相粘合并贴生在柱头上;花粉颗粒状;花盘环状、杯状或成舌状,稀无花盘;子房上位,稀半下位,1~2室,或为2枚离生或合生心皮所组成;花柱1枚,基部合生或裂开;柱头通常环状、头状或棍棒状,顶端通常2裂;胚珠1至多颗,着生于腹面的侧膜胎座上。
果为浆果、核果、蒴果或蓇葖;种子通常一端被毛,稀两端被毛或仅有膜翅或毛翅均缺,通常有胚乳及直胚。
常见植物:夹竹桃,硬枝黄蝉,狗牙花等。
茎实心,横断面常为三角形,叶基部具叶鞘,叶鞘的两侧边缘互相接合;某些种类的叶片已退化;花小,聚生成小穗,小穗外无叶状的苞片包围。
花由一枚雌蕊和2~3枚雄蕊构成,生于特称为颖片的鳞片腋间。
茎的高度从数厘米至4厘米以上。
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秆实心,常三棱形,无节;叶通常3列,有时缺,叶片狭长,有封闭的叶鞘;花小,两性或单性,生于小穗鳞片(常称为颖)的腋内,小穗复排成穗状花序、总状花序、圆锥状花序、头状花序或聚伞花序等各种花序;花被缺或为下位刚毛、丝毛或鳞片;雄蕊1-3;子房上位,1室,有直立的胚珠1颗,花柱单一,细长或基部膨大而宿存,柱头2-3;果为一瘦果或小坚果。
常见植物:风沙草,旱伞草,金叶苔草等。
木本植物,大多常绿,少数落叶,陆生或附生。
叶互生或轮生,不具托叶。
花两性,辐射对称或略微两侧对称,单生或通常组成总状花序、圆锥花序或伞形花序;花萼通常 5 裂,宿存;花冠通常鲜艳合瓣(稀离瓣),5裂或4~6~8裂;雄蕊为花冠裂片数的2倍,稀同数或更多,内向顶孔开裂,稀纵长缝裂,子房上位或下位,4~5室,稀6~20室。
蒴果、浆果或核果。
常见植物:毛杜鹃,杜鹃,吊钟花等。
12.乔木、灌木、草本,稀藤本;有乳液或无。
叶互生,稀对生,单叶或复叶,稀退化为鳞片状,有时具腺体;常有托叶。
花小,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花序各式,常为聚伞或圆锥花序,稀杯状花序;萼片离生或连合,有时退化或无;无花瓣,稀有花瓣;雄蕊多数,离生或连合成柱状,或大部分退化,仅存1枚,花药2(3-4)室,药室纵裂,稀顶孔开裂或横裂;子房上位,3(1-2)或更多室,每室1-2胚珠,花柱与子室同数,分离或部分连合;常有花盘,环状或分裂为腺体。
蒴果或核果,稀浆果状。
常见植物:琴叶珊瑚,一品红,变叶木,红背桂,石栗,土蜜树等。
13.单子叶植物,灌木或乔木,有时藤本,有刺或无刺,叶束聚生于不分枝的干顶或在攀援种类中散生于茎上;叶大,掌状或羽状分裂,很少全缘或近全缘的,裂片或小叶在芽时内折(即向叶面折叠)或背折(即向叶背折叠),叶柄基部常扩大而成一纤维状的鞘;花小,通常淡绿色,两性或单性,排列于分枝或不分枝的佛焰花序上,此花序或生于叶丛中或生于叶鞘束之下;佛焰苞1至多数,将花序柄和花序的分枝包围着,革质或膜质;花被片6,2列,离生或合生;雄蕊3-6或极多数;子房上位,1-3室,很少4-7室,或心皮3个而分离或于基部合生;胚珠单生于每一个心皮或每一子房室的内角上;果为一浆果或核果,1-2室,或成果的心皮分离,外果皮常纤维状或覆以下弯的鳞片;种子离生或与内果皮粘合,胚乳均匀或嚼烂状。
常见植物:假槟榔,棕竹,散尾葵,袖珍椰子,落羽杉等。
草本、灌木或乔木,直立或攀援状;叶通常互生,复叶,很少为单叶,常有托叶;花两性,两侧对称,具蝶形花冠;常组成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少为头状花序或穗状花序;萼管通常5裂,上部2裂齿常多少合生;花瓣5,覆瓦状排列,位于近轴最上、最外面的1片为旗瓣,两侧多少平行的两片为翼瓣,位于最下、最内面的两片,下侧边缘合生成龙骨瓣;雄蕊10,合生为单体或二体很少为全部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