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脱肛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蛋鸡脱肛的原因及诊治

蛋鸡脱肛的原因及诊治蛋鸡脱肛是指蛋鸡的直肠部分不慎掉出体外,这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在饲养密集的养鸡场中更为常见。
蛋鸡脱肛一旦发生,会给鸡只的生长和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及时诊治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蛋鸡脱肛的原因和诊治方法两个方面来进行详细介绍。
一、蛋鸡脱肛的原因1.疏忽管理蛋鸡脱肛的原因之一是疏忽管理,包括饲料不合理、环境脏乱等,这些都会导致蛋鸡的肠道功能紊乱,从而引发脱肛的现象。
2.鸡只品种蛋鸡脱肛的发生还与鸡只的品种相关,有些品种的蛋鸡更容易出现脱肛的情况。
3.营养不良饲料的营养不良也是蛋鸡脱肛的一个重要原因,缺乏必要的营养元素会导致蛋鸡的肠道问题,从而引发脱肛。
4.感染疾病蛋鸡在生长过程中容易感染各种疾病,例如大肠杆菌病、鸡腹膜炎等,这些疾病会导致蛋鸡的直肠受到感染和损害,导致脱肛的发生。
5.生长速度快部分蛋鸡生长速度快,体重增长过快会导致骨骼和韧带无法适应,也会引发蛋鸡脱肛的问题。
二、蛋鸡脱肛的诊治方法1. 诊断当发现蛋鸡出现脱肛的情况时,需要及时带领兽医进行诊断确认,明确造成脱肛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2. 营养管理在预防蛋鸡脱肛的方面,合理的饲料营养是至关重要的。
饲料要保证营养均衡,蛋鸡所摄取的饲料要符合其生长发育的需求,合理的营养管理能够降低蛋鸡脱肛的发生概率。
3. 饮水管理蛋鸡的饮水管理也尤为重要,要保证蛋鸡有充足、清洁的饮水,防止蛋鸡因为饮水不足或者饮水污浊而导致肠道功能紊乱。
4. 饲养环境卫生良好的饲养环境是预防蛋鸡脱肛的重要因素之一。
饲养场所要保持干燥、通风,并保持清洁卫生,减少霉菌、细菌的滋生,降低蛋鸡感染疾病的概率。
5. 药物治疗对于已经出现脱肛的蛋鸡,需要及时进行药物治疗。
针对脱肛的具体原因,可以选用抗炎、止痛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进行使用,防止用药不当导致其他不良反应。
6.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脱肛的蛋鸡,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蛋鸡脱肛的原因及诊治

蛋鸡脱肛的原因及诊治蛋鸡脱肛是指蛋鸡直肠的一部分伸出肛门外,形成肛外脱垂。
蛋鸡脱肛严重影响了蛋鸡的生产性能,导致蛋鸡生长缓慢、体重下降、蛋产量减少,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蛋鸡死亡。
本文章主要探讨蛋鸡脱肛的原因及诊治。
1、环境因素:蛋鸡所处的环境可能会导致蛋鸡脱肛。
例如笼子过小、密度过大、传染病患者过多、走地过高等都会导致蛋鸡脱肛。
2、营养不良:蛋鸡在繁殖期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来支持生长和蛋产,如果饲料营养不良或者饮水不足,蛋鸡机体的免疫力会下降,容易导致脱肛。
3、缺乏运动:由于笼子中蛋鸡的运动空间有限,在长期缺乏运动的情况下,容易导致蛋鸡排便不畅,习惯性便秘,蛋鸡在长时间强压排便通过肛门。
4、病理因素:蛋鸡脱肛也可能是因为蛋鸡本身有某些疾病导致的,如肠道感染、受到毒素的影响等。
蛋鸡脱肛的主要表现是蛋鸡排便后直肠并没有完全恢复原状,依旧露在肛门外。
脱肛的程度和严重程度不同,轻微的脱肛只会露出一点点,而严重的脱肛甚至可以观察到肠道的内脏器官。
诊断蛋鸡脱肛的方法是通过观察蛋鸡的肛门和排泄情况。
如果蛋鸡排便后肛门部位有凸出物,则表示蛋鸡有脱肛病症。
此外,还需要进行详细的肛门检查,观察直肠的位置是否正常,检查肛门周围组织是否畸形。
1、药物治疗蛋鸡脱肛的初期可以使用药物治疗。
治疗药物主要有促进肛门收缩和止泻药物。
2、手术治疗如果蛋鸡出现严重的脱肛病症,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方法有直肠复位和直肠切除两种。
直肠复位是通过手术将蛋鸡脱垂的直肠复位到肛门内部,进行缝合修补。
直肠复位适用于脱肛程度较轻,情况不是很严重的蛋鸡。
直肠切除适用于蛋鸡出现直肠坏死或者直肠过长的情况。
直肠切除手术是将直肠切除后再将肠的两端进行吻合,并将残留的直肠和肛门贴合缝合,以使之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3、预防措施为了预防蛋鸡脱肛,饲养环境条件必须保证干净、卫生和充足的饮用水;蛋鸡的饮食营养要合理充足,不能缺乏必要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适当的空间让蛋鸡有足够的运动空间避免排便不畅留下后遗症。
蛋鸡脱肛的原因及诊治

蛋鸡脱肛的原因及诊治蛋鸡脱肛是家禽饲养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如果不及时处理会给鸡的生产和饲养带来一定的影响。
蛋鸡脱肛的原因复杂多样,对其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对于维护鸡的健康和饲养生产十分重要。
一、蛋鸡脱肛的原因1. 疾病因素:蛋鸡脱肛的原因之一是由于疾病引起。
比如肠炎、痢疾、肠道寄生虫等疾病会导致蛋鸡大便异常,从而造成脱肛现象。
2. 饲养管理不当:蛋鸡脱肛的原因还有可能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
例如饲料营养不均衡、鸡舍环境不卫生、温度湿度不适宜等都可能导致蛋鸡出现腹泻、便秘等情况,从而引起脱肛。
3. 饲料问题:蛋鸡脱肛的原因还可能与饲料有关。
饲料中的铅、砷等重金属超标会引起蛋鸡消化道溃疡,增加蛋鸡脱肛的发生几率。
4. 鸡群混群:在饲养过程中,不同年龄、不同品种的鸡混群饲养会导致饲料浪费、互相挤压等现象,增加蛋鸡脱肛的概率。
5. 品种问题:部分蛋鸡在选育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遗传问题,使得其肛门部位较为松弛,容易脱肛。
6. 外力因素:在饲养过程中,蛋鸡肛门部位遭受外伤、挤压等外力因素也有可能引起脱肛。
1. 诊断:蛋鸡脱肛的诊断通常可以从蛋鸡的排泄物状态以及肛门周围的情况来判断。
正常的蛋鸡排泄物应该是呈褐色,形状饱满的粪球状,不应该有明显异味。
而患有脱肛的蛋鸡通常会出现排泄物异常、肛门红肿、明显脓液或血液等情况。
在饲养过程中,我们需要经常观察蛋鸡的排泄物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处理。
2. 治疗:一旦蛋鸡出现脱肛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处理。
需要对蛋鸡进行隔离,避免蔓延传染。
然后,对蛋鸡的肛门部位进行清洁和消毒,并给予局部的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可以采用外用药物、消炎药、止泻药等进行治疗。
3. 饲养管理:在治疗的需要对蛋鸡的饲养管理进行调整。
需要检查饲料的质量,保证饲料的卫生和营养均衡。
需要对鸡舍环境进行清洁消毒,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卫生。
合理的喂水和喂食管理也是脱肛防治的重要措施。
4. 疾病防控:蛋鸡脱肛的防治需要做好疾病的防控工作。
蛋鸡脱肛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蛋鸡脱肛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蛋鸡脱肛(prolapse of cloaca)通常是由于肛门或生殖脏器的损伤导致的,也有部分是因为蛋鸡产蛋时蛋壳过大或过硬而引起的。
发生脱肛后,蛋鸡的肛门会突出体外,暴露在外界的环境中,容易受到感染。
如果不及时处理,蛋鸡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并可能会引起其他蛋鸡的传染。
蛋鸡脱肛的临床症状包括:肛门突出体外、疼痛、活动受限、腹泻、拖行尾巴、血便等。
当蛋鸡肛门受到刺激时,会有脱肛固定的明显反应,如拖地或拖拽肛门。
预防和治疗蛋鸡脱肛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1. 饲养管理。
蛋鸡在饲养过程中应注意控制蛋鸡数量和密度,保持饲料量、水量和清洁卫生,防止饮水不足或短缺和生病等。
2. 蛋品质量控制。
蛋的大小和硬度都是影响脱肛的重要因素,蛋品质量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如果蛋壳过硬或过大,需要立即更换饲料。
3. 给予营养物质。
蛋鸡不应缺乏营养物质,应该增加蛋白质和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这有助于增加蛋鸡的肛门肌肉紧张度,减少脱肛的风险。
4. 提供较高的栖息地。
蛋鸡的生活环境应该比较适合它们的生理需要,应该提供较高的栖息地以防止传染病。
5. 使用药品和手术疗法,复位后加压治疗,使用抗生素、如羧甲司坦等中药治疗,并加强饲养管理,防止脏器脱出,避免发生感染等并发症。
蛋鸡脱肛可以通过以上预防和治疗方法进行防治。
饲养管理、营养环境和生活环境要适应蛋鸡的需求,减少脱肛的风险,是预防蛋鸡脱肛的一个关键点。
及时治疗已经发生的蛋鸡脱肛,是拯救它们的生命的关键。
蛋鸡脱肛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蛋鸡脱肛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蛋鸡脱肛是指鸡的肛门组织或肠道黏膜突出到外面,造成鸡难以排便和卵巢固定的疾病。
蛋鸡脱肛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饲养管理不合理、营养缺乏、饮水不足、环境污浊和传染病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蛋鸡脱肛的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1.肛门红肿:脱肛时肛门周围组织会出现明显的红肿现象。
2.肛门外突:肛门组织或肠道黏膜会突出到外面,形成明显的突出物。
3.鸡难以排便:脱肛后,肛门周围的组织突出,阻碍了鸡排泄物的正常排出,造成鸡难以排便。
4.卵巢固定不良:脱肛会导致卵巢位置偏移,影响卵巢的正常功能。
5.粘液分泌增多:脱肛后,肛门组织会产生大量的粘液,使周围肛门区域黏湿。
1.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饲养过程中应根据鸡的生长发育阶段,合理配饲料,保证鸡获得充足的营养,防止鸡发生消瘦和营养缺乏。
2.提供充足的饮水:蛋鸡的饮水量影响了消化系统的正常工作,应保证鸡充足的饮水量,增加肠道蠕动和排便的顺畅。
3.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清洁鸡舍,减少鸡舍内的环境污染,预防细菌感染。
4.疫苗预防:根据兽医的建议,定期给鸡注射相关疫苗,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5.合理使用药物:对于已经发生脱肛的鸡,可以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局部涂药、药物温浴等。
6.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脱肛病例,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修复肠道和肛门,使其恢复正常形态和功能。
7.加强鸡的运动:适当的饲养密度、提供鹅毛球等丰富的环境刺激,可以增加鸡的运动量,促进其消化系统的正常工作。
蛋鸡脱肛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饲养管理不合理、营养缺乏、饮水不足、环境污浊和传染病等,临床症状主要为肛门红肿、肛门外突、鸡难以排便、卵巢固定不良和粘液分泌增多。
预防蛋鸡脱肛需要注意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提供充足的饮水、保持环境卫生、疫苗预防、合理使用药物、手术治疗和加强鸡的运动等措施。
蛋鸡脱肛的原因及诊治

蛋鸡脱肛的原因及诊治
蛋鸡脱肛是指蛋鸡排泄器官直肠从肛门之外脱出,如不及时处理,会导致蛋鸡死亡,因此蛋鸡养殖户在日常养殖中应引起重视。
1.饲料不合适。
鸡蛋中含有大量的铁质,如果饲养时给鸡喂食铁质较多的饲料,会因直肠排钙过多,导致直肠壁出现疤痕,而此时肛门周围的肌肉组织并不紧密,一旦蛋鸡用力排便过度或者卵子过大,就容易导致直肠脱出。
因此,调节饮食,控制饲料中铁的含量,可以减少蛋鸡脱肛的发生。
2.头重尾轻
饲养过程中,蛋鸡生长发育的不平衡,如体重不平衡,即头重尾轻,致使腹部脂肪过多集中在肛门周围,增加了直肠脱出的风险。
蛋鸡的生存环境非常重要,如饲养的温度、湿度、通风是否合适,卵积存器是否对蛋鸡造成压力等,都会影响蛋鸡的排便功能。
如果环境条件差,可能导致蛋鸡长期憋便,使得便秘严重,直肠脱出也更容易发生。
一旦发现蛋鸡脱肛,必须及时诊治。
处理时首先要把蛋鸡放在干净、柔软的纸上,保持翅膀向前,用一只手将脱出的直肠往回缩,并用另一只手慢慢捏压肿胀的肛门周围,这样能减轻直肠的压力,缩回直肠。
当直肠纳入肛门后,用凡士林或橄榄油涂抹直肠周围的肌肉组织,使其变得柔软,顺畅,减少直肠再次脱出的机会。
总之,对于出现脱肛问题的蛋鸡,要及时诊治,发现异常及时进行临床治疗。
在养鸡的过程中,注意调整饲料、环境、体重等因素,预防蛋鸡脱肛的发生,维护蛋鸡健康成长。
蛋鸡脱肛的原因及治疗 如何防止蛋鸡脱肛

蛋鸡脱肛的原因及治疗如何防止蛋鸡脱肛蛋鸡的脱肛症使许多养殖户感到头痛,该病不仅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养殖积极性。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蛋鸡脱肛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一、搞好光照控制光照对鸡的性腺发育、采食、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以及产蛋作用极大。
20 周龄以前,每天光照时间不宜超过 12-13h , 20 周龄起。
每日光照时间开始逐渐增加,一般可每周增加 0 . 5-1h ,直至增加到每日光照时间 16h ,以后则保持稳定,切忌忽长忽短。
若使用自动光控设备,一定要先试验,再使用。
其光照强度,育成鸡为 2-3w / m,产蛋鸡为 3-4w / m ,宜在鸡笼两侧上方安置光源,切忌留有光照死角。
二、加强产蛋期的饲养管理产蛋鸡进入产蛋高峰后,不仅产蛋率高,而且体重还在增加,所以要注意营养物质的供应,根据鸡群的产蛋水平来合理配制日粮,以免引起蛋鸡减产、脱羽、脱肛。
一般而言在产蛋率上升阶段,应加量供应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能量,一旦进入高峰期则不必维持较高的蛋白质水平,但必须提供足够的维生素 a 、维生素 e 和维生素 d 。
也可在饲料中添加足量的鼓皮,一般添加量为 2 %- 4 % ,能较好的预防、治疗脱肛。
三、蛋鸡日常管理措施减少和排除外界能引起应激刺激的各种因素,防止鸡群受到惊吓造成惊群的隐患,对患有啄癖的鸡,应单独饲养或进行淘汰。
及时防止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等易引起输卵管炎的疾病。
搞好免疫,杜绝重大疾病的发生。
一旦发现脱肛鸡,要立即进行隔离,重症鸡大都愈后不良,没有治疗价值,宜处理掉。
对症状较轻的鸡,可用 1 %的高锰酸钾溶液或淡盐水将脱出部分洗净,然后涂上紫药水,撒敷消炎粉或土霉素粉,用手将其按揉复位,但一般效果不佳。
蛋鸡脱肛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蛋鸡脱肛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蛋鸡脱肛是一种常见的蛋鸡疾病,常常给养殖户带来诸多困扰。
蛋鸡脱肛的发生不仅
影响了蛋鸡的生产性能,还给蛋鸡带来了严重的健康问题。
正确了解蛋鸡脱肛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对于蛋鸡养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蛋鸡脱肛的发生原因
1. 饲料问题:过度粗糙的饲料容易刺激蛋鸡的肠道,导致蛋鸡脱肛。
2. 缺乏维生素:蛋鸡缺乏维生素A、D等营养物质时,会导致蛋鸡的肠道出现溃疡、
炎症,从而引发脱肛。
3. 环境问题:不良的饲养环境、过度拥挤、饮水不洁等因素会导致蛋鸡脱肛。
4. 疾病感染:蛋鸡如果感染了一些肠道疾病,如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也容
易导致脱肛。
二、蛋鸡脱肛的临床症状
1. 脱肛:蛋鸡脱肛的表现为肠道直肠突出,甚至直接从肛门内外脱出,在严重的情
况下可以导致蛋鸡死亡。
2. 体重减轻:蛋鸡因为脱肛会影响到对饲料的消化吸收,导致体重减轻。
3. 精神萎靡:脱肛的蛋鸡会出现精神消沉、食欲不振的情况。
4. 蛋品质下降:蛋鸡脱肛会影响到蛋的品质,出现异味、变形等情况。
三、蛋鸡脱肛的防治措施
1. 饲料管理:合理搭配饲料,保证饲料的质量和营养平衡,尽量避免给蛋鸡过于粗
糙的饲料。
2. 补充维生素:在蛋鸡的日常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D等营养物质,有效预防蛋鸡脱
肛的发生。
3. 环境卫生:保持蛋鸡饲养环境清洁卫生,定期清洗饮水器、饲料槽等设施,避免
蛋鸡因为环境问题而导致脱肛。
4. 疾病防治:定期为蛋鸡做好常规的疫病预防工作,保证蛋鸡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鸡脱肛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蛋鸡脱肛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蛋鸡脱肛在开产时就会发生,并能延续整个产蛋期,造成鸡群产蛋下降和死淘率上升。
由于大多数养殖户弄不清脱肛的原因,使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给养鸡生产带来较大经济损失。
下面介绍蛋鸡脱肛的几种原因和防治措施,供养鸡户参考。
一 脱肛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 开产前光照时间过长,性成熟过早,提前开产。
育成鸡每天光照时间应控制在9小时以内,开产后延长光照时间至14-16小时,而有些养鸡户在蛋鸡开产前就采用产蛋鸡的光照时间,导致蛋鸡体成熟尚未达到而性成熟已经完成,使蛋鸡提前开产。
提前开产的鸡,畸形蛋(尤其是大蛋及双黄蛋)增多,大蛋通过输卵管困难,此时母鸡不得不用力娩出,当产出蛋时,便发生脱垂症。
生产中,可采用制定合理光照制度,稳定光照时间,保证鸡群按期成
熟的办法来解决。
2 后备母鸡日粮营养水平过高,造成鸡过于肥胖。
一般母鸡在产蛋时输卵管都有正常的外翻动作,蛋产出后能立即复位,过肥的母鸡因肛门周围组织弹性降低,阻碍了外翻的输卵管正常复位。
另外,由于腹内脂肪压迫,使输卵管紧缩而使卵通过时发生困难,产蛋过程中因强力努责而脱垂。
生产中可采取降低日粮营
养水平,防止鸡体过肥的办法来解决。
3 产蛋鸡日粮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不足
使输卵管和泄殖腔粘膜上皮角质化失去弹性,防卫能力降低,发生炎症,造成输卵管狭窄,引起脱肛。
生产中,可通过在日粮中添
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和足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E来解决。
4 腹泻脱水导致输卵管粘膜润滑作用降低。
长时间的腹泻使蛋鸡机体水分消耗过大,甚至达到脱水程度,致使输卵管粘膜不能有效地分泌润滑液,生殖道干涩,鸡产蛋时强烈努责造成脱肛。
生产中,应找出腹泻原因,标本兼治,以恢复各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
5 鸡群拥挤,卫生条件差,舍内氨气浓度较高。
鸡群时刻处于应激状态,也是导致脱肛的一个重要原因。
生产中,控制饲养密度,一般产蛋母鸡以每平方米饲养5-6只为宜。
注意卫生,勤换垫料,加强通风换气,并搞好早期断喙工作,一旦鸡群中发生脱肛,也不致于互相追喙,减少病鸡死亡。
6 鸡群整齐度差,过大过小造成鸡群采食不均。
大鸡采食过多而肥胖,致使肛门周围组织的弹性降低和腹部脂肪过多而使产蛋时外翻的输卵管难以复位而脱肛,小鸡因营养不良导致瘦弱,体成熟较差,也易引起脱肛。
生产中可通过大小分群饲养,根据肥胖程度合理配制日粮来解决。
7 意外惊吓等应激因素
使处于产蛋状态的鸡因应激而使外翻的输卵管不能正常复位。
生产中应尽量减少应激因素,严防鼠、猫等令蛋鸡受惊吓的动物进入
鸡舍。
二 脱肛的治疗
养鸡生产中勤观察鸡群,发现脱肛的鸡应立即提出隔离,防止其他鸡啄肛。
对脱出的泄殖腔先用温水洗净,再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片刻,使粘膜收敛,然后擦干,涂以人用的红霉素眼药膏,轻轻送入肛门内,肛门周围作荷包状缝合(泄殖腔内如有蛋必须在缝合前取出,以防发生蛋黄性腹膜炎),并留出排粪孔,经几天后母鸡不再努责时便可拆线。
还有一条.就是如果钙补充不足.或是添加钙太晚.也能造成.
刚刚开产鸡脱肛是因为双黄蛋多,双黄蛋多是因为玉成期均匀度差,鸡骨骼小太肥,短期能量过剩而长期不足、夏季玉成的自然光照增
加太快。
高峰期脱肛一般是输卵管炎。
老鸡脱肛是因为长期能量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