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华科容灾方案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市极端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工作规则(试行)的通知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市极端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工作规则(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5.19•【字号】温政办〔2022〕40号•【施行日期】2022.07.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正文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市极端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工作规则(试行)的通知温政办〔2022〕4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温州市极端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工作规则(试行)》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温州市极端灾害性天气判定标准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5月19日温州市极端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工作规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极端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极端灾害性天气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条例》《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温州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当气象等部门发布台风、暴雨、暴雪、大风、高温、雷电、冰雹、大雾、道路结冰、低温、寒潮、风暴潮等天气红色预警信号,以及干旱橙色预警信号(见附件),本市行政区域内极端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工作,适用本规则。
第三条极端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工作坚持以“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为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突出重点、系统治理、创新方式、科学施策,实行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
第四条市政府负责全市极端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工作。
各县(市、区)政府(含海经区、经开区管委会,下同)负责本辖区内极端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工作。
市、县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极端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工作。
第二章预防准备第五条建立“县领导包镇街、镇街领导包村居、村居干部包户到人”工作责任制,并对外公布。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温州市政府第二届应急管理专家组的通知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温州市政府第二届应急管理专家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12.01•【字号】温政办机〔2017〕17号•【施行日期】2017.12.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正文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温州市政府第二届应急管理专家组的通知温政办机〔2017〕1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和《温州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经市政府同意,决定成立市政府第二届应急管理专家组(以下简称专家组)。
现将专家组成员名单通知如下:组长:金国平(温州市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副组长:苏孝永(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副研究员自然灾害组组长)朱彬(浙江中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高工事故灾难组组长)曾士典(温州市疾控中心主任医师公共卫生组组长)刘浩(温州市规划信息中心高工社会安全组组长)吴志敏(温州大学副教授综合管理组组长)成员(各类别专家按姓氏笔划为序):自然灾害组(6人)林胜法(浙江省温州地震台台长高工)郑峰(温州市气象局总工程师高工)罗利敏(龙湾区农林局农业站站长高级农艺师)娄一青(温州科技职业学院高工)龚新法(浙江省第十一地质大队队长教授级高工)戚顺利(永嘉县雄鹰森林消防队队长)事故灾难组(9人)王光达(温州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局总工)卢建军(温州市安全生产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高工)孙林柱(温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张迈(温州市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院长教授级高工)李拥军(温州市特种设备检测中心机电二所所长高工)李军(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李宿龙(温州市公安消防局副支队长)陈志峰(温州市港航管理局高工)曾余瑶(温州市工业科学研究院新材料所所长高工)公共卫生组(7人)王谦(温州市康宁医院院长副主任医师)张胜帮(温州大学副教授)李向阳(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科主任教授)吕旭健(温州市农产品检验测试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姜文兵(温州市人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涂国众(温州科技职业学院高级兽医师)潘景业(温州医科大学附一医副院长主任医师)社会安全组(5人)兰海波(温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林亦修(温州大学教授)陈东生(温州市公安局)陈明衡(人行温州市中心支行副行长高级经济师)黄浩展(温州市公安局)综合管理组(7人)王勇(温州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陈雷(温州医科大学附一医骨科主任主任医师)余红燕(温州市委党校副教授)汪晓伟(温州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张红军(温州市委党校副教授)胡伟国(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魏涛(温州市委党校副教授)秘书长:程安江(市应急办)副秘书长:胡雪艳(市应急办)邵国祥(市卫计委)邵克(市安监局)宛震(市水利局)孙静(市公安消防局)李进宇(市公安110指挥中心)附件:温州市政府应急管理专家组工作规则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12月1日附件温州市政府应急管理专家组工作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科学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发挥应急管理专家的咨询、指导作用,完善依法、科学决策机制,推进应急管理理论、技术研究和应用,保障专家组有效开展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温州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文泰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的指导意见-温政发〔2015〕16号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文泰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的指导意见正文:----------------------------------------------------------------------------------------------------------------------------------------------------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文泰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的指导意见温政发〔2015〕1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单位:2014年9月12日零时起,文成县与泰顺县交界处发生了系列有感地震,震级最大为10月25日18时42分M4.2级(ML4.67级),地震灾害给文成、泰顺两县造成了巨大损失。
地震发生后,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温州和泰顺、文成两地积极有序开展减震救灾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震区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帮助灾区群众早日重建家园,维护社会安定稳定,根据省政府常务会议精神,现就开展文泰震区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从文泰震区实际出发,把解决当前问题和长远问题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生态保护,以灾区各级政府为主导、广大干部群众为主体,统筹规划、精心组织,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统一政策、加强保障,全力以赴做好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工作,从根本上解决灾区群众住房安全问题,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二)目标任务。
按照“一次规划、分批实施、轻重缓急、稳步推进”的要求,通过3年时间,在省地震局划定的地震烈度6度、5度区范围内,组织实施抗震安居工程。
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为:民房异地迁建、自行购房、本地重建(原则上应在中心村)约10800户;原房维修为18000户;抗震安居小区配套建设;受损道路、水利、学校、卫生院、养老院等公共基础设施维修加固或重建。
实施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底,力争提前完成。
其中,2015年启动抗震安居小区建设,确保2016年底房屋因震倒塌和严重损毁户住进新房;启动受损的公共基础设施修复或重建。
温州瓯江口新区水利工程险情应急处置预案

温州市瓯江口新区水利工程险情应急处置预案1总则1.1目的和依据为及时妥善处置水利工程险情,确保水利工程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浙江省重大洪涝台旱灾和水利工程险情应急处置预案》、《温州市水利工程险情应急处置预案(修订)》等规定,结合瓯江口新区水利工程实际,特制订本预案。
1.2适用范围本预案用于指导预防和处置在瓯江口新区的水利工程险情。
主要包括水闸、海塘堤坝、围垦工程、河道及其他失事后可能导致危害公共安全的水利工程险情。
1.3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抢险救灾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原则,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认真做好各项防范工作,坚持把强化水利工程安全管理作为防洪减灾工作的中心环节,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潮情、险情和灾情,最大限度地防范水利工程险情发生。
(2)分级负责,通力协作。
水利工程险情应急处置工作以瓯江口新区管委会为主,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有关部门各司其职,配合协作,共同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3)快速反应,科学处置。
一旦发生水利工程险情,以新区管委会为主,各有关部门应迅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力量科学处置,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4)规范程序,提高效率。
积极完善相关制度,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实施救助,同时本着因地制宜、急事急办的原则,努力提高抢险救助工作效率。
2水利工程险情分级本预案中水利工程险情是指因台风、暴雨、洪水、地震、潮汛和地质灾害等因素造成堤防、水闸等水利工程出现垮坝、决口、失稳等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重要公共设施安全的紧急状态。
水利工程险情分为一般险情、较大险情、重大险情和特别重大险情四类。
2.1一般险情(1)III级及以下堤防发生可能导致堤塘坍塌、决口的紧急状态;(2)中型及以下水闸发生可能导致失稳的紧急状态;(3)其他可能导致危害公共安全的水利工程紧急状态。
2.2较大险情(1)II级堤防发生可能导致堤塘坍塌、决口的紧急状态;(2)大型水闸发生可能导致失稳的紧急状态;(3)其他可能导致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水利工程紧急状态。
中科环境污染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温州中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建立职责明确、规范有序和高效到位的应急指挥体系和工作网络,提高本公司预防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以及次生生态破坏事故的能力,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环境污染和次生生态破坏的危害,保障公众生命和国家、公司和公民的财产安全,保护环境,维护社会稳定,指导和规范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1.2.1 国家环境法律、法规、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主席令2007年第六十九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1989年第二十二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主席令2002年第七十七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主席令2008年第八十七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主席令2000年第三十二号;(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主席令2004年第三十一号;(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主席令2002年第七十号;(8)《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8年第六号;(9)《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01年第591号;(10)《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2002年第352号;(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1998年第353号;(12)《危险废物经营管理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务院令2004年第408号;(13)《剧毒化学品购买和公路运输许可证管理办法》公安部令2005年第77号;(14)《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5年第9号;(15)《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总局环发〔2005〕152号;(16)《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7)《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2.2 地方法律、法规、规章(1)《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3)《浙江省环境保护条例》;(4)《温州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5)《温州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6)《温州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应急预案》;(7)《温州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8)《温州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2.3 采用的技术导则及标准(1)《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2)《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保护部令2008年第2号;(4)《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保部发改委令2008年第1号;(5)《剧毒化学品名录》(2003);(6)《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2版);(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腐蚀性鉴别》(GB 5085.1-2007);(8)《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急性毒性初筛》(GB 5085.2-2007);(9)《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GB 5085.3-2007);(10)《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易燃性鉴别》(GB 5085.4-2007);(11)《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反应性鉴别》(GB 5085.5-2007);(12)《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毒性物质含量鉴别》(GB 5085.6-2007);(13)《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GB 5085.7-2007);(14)《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 298-2007);(1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1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17)《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1993);(18)《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5);(19)《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2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21)《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1993);(2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2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2007)。
市政道路工程扬尘治理专项方案

市政道路工程扬尘治理专项方案目录一、项目概述 (3)1. 工程背景 (3)2. 工程目标 (4)3. 工程范围 (4)二、扬尘治理现状评估 (5)1. 当前扬尘污染现状 (6)2. 现有治理措施分析 (7)3. 存在问题及挑战 (8)三、扬尘治理专项方案设计 (9)1. 设计原则 (11)2. 治理策略 (12)(1)源头控制策略 (12)(2)过程控制策略 (14)(3)末端治理策略 (14)3. 技术路线选择 (15)四、具体实施方案 (17)1. 施工道路扬尘治理 (18)(1)道路硬化 (19)(2)定期清扫保洁 (20)(3)洒水压尘 (21)2. 施工工地扬尘治理 (22)(1)设置围挡 (23)(2)材料堆放管理 (24)(3)施工工序优化 (25)3. 车辆运输扬尘治理 (26)(1)车辆管理 (28)(2)运输路线规划 (29)(3)车辆覆盖密闭措施 (30)五、监测与评估 (31)1. 监测点设置 (32)2. 监测指标及方法 (33)3. 治理效果评估 (35)六、保障措施 (36)1. 政策支持与监管力度加强 (37)2. 资金投入与使用监管 (38)3. 宣传教育及培训 (39)4. 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 (40)七、工程实施计划与进度安排 (42)八、总结与展望 (43)一、项目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道路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扬尘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健康带来极大影响。
为了有效治理市政道路工程扬尘污染,提高道路施工质量,保障市民生活环境,本项目拟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市政道路工程扬尘治理专项方案。
1. 工程背景本市政道路工程项目位于(具体位置,如:某市中心城区),工程规模较大,规划里程(具体里程),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善该区域的交通状况,提升道路网的整体通行能力,对增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尤其是道路破碎、铺筑等环节,会产生大量的扬尘,这对周围的环境质量、居民生活质量乃至公共健康造成了一定影响。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市突发公共事件科学技术应急保障行动方案的通知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市突发公共事件科学技术应急保障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4.05.29•【字号】温政办〔2014〕65号•【施行日期】2014.05.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突发事件应对正文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市突发公共事件科学技术应急保障行动方案的通知温政办〔2014〕6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温州市突发公共事件科学技术应急保障行动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4年5月29日温州市突发公共事件科学技术应急保障行动方案一、总则突发公共事件科学技术保障,是指在公共安全领域开展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等方面的技术研发和科技攻关,完善和改进技术装备,建立科技专家库,建立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科技支撑体系,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为应急处置提供科学技术保障。
(一)编制目的。
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科学决策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协调、整合各相关方面科技资源,充分发挥科技专家的作用,普及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灾害的自救、互救知识,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及其造成的损害。
(二)编制依据。
根据《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科学技术应急保障行动方案》和《温州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有关规定,修订本方案。
(三)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本市发生的、跨县(市、区)行政区或超出事发地县(市、区)政府处置能力,需要由市政府负责处置的特别重大、重大、较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科学技术保障行动。
(四)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保障公众生命安全和健康,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努力减轻国家和人民群众财产损失,确保社会稳定;加强突发公共事件抢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安全顺利开展。
2.科技为先,预防为主。
惠州科技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包括应急预案的流程、职责、 操作技巧等。
培训形式
采用讲座、模拟演练、案例分 析等多种形式。
培训周期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应急预案培 训。
07
应急预案修订与更新
修订时机与要求
1 2
定期修订
应急预案应每隔三年进行一次全面修订,以适应 新的形势和需求。
临时修订
在发生突发事件或遇到特殊情况时,可临时对预 案进行修订,以保障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协调配合
各应急部门要服从现场指挥人员 的调度,密切配合,协同作战。
动态评估
对现场情况进行动态评估,及时 调整应急策略。
救援与处置
救援准备
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做好相应的救援准备工作。
处置措施
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如疏散人群、抢险救 援等。
安全防护
确保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
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
应急救援队
• 由消防、公安、医疗等部门组成,负责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03
应急预案等级标准
特别重大事件
地震、火灾、水灾、踩踏等导致死亡3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突发 事件。
恐怖袭击、劫持、爆炸等导致死亡1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的突发事 件。
其他具有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的事件。
志愿者队伍
负责协助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开展应急宣传、 疏散引导等工作。
相关文件与方案
《惠州科技馆突发事件应 急预案》
包括总则、组织机构与职责、 预防预警、应急响应、后期处 理等内容。
《惠州科技馆安全管理制 度》
明确各项安全管理要求和责任 ,确保科技馆安全运行。
《惠州科技馆消防安全预 案》
针对火灾等突发情况,制定相 应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华科容灾系统方案说明书温州网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06年3月1日一、需求分析 (3)1.1用户环境描述 (4)1.1.1用户环境介绍 (4)1.1.2 数据中心现状拓扑图: (4)1.2系统设计原则 (5)1.3 客户需求描述 (6)二、温州华科在线数据容灾系统解决方案 (7)2.1 容灾系统概述 (7)2.1.1 数据容灾技术的分类和概述 (7)2.1.2 建立完善的异地应用容灾系统的要求 (8)2.2 方案简介 (9)2.2.1 高端解决方案 (9)2.2.1.1 高端方案系统拓扑图 (10)2.2.1.2 高端方案说明 (10)2.2.2 中端解决方案 (11)2.2.2.1 中端方案系统拓扑图 (11)2.2.2.2 中端方案说明 (12)2.2.2.3 中端方案特点和优势 (12)2.2.3 低端解决方案 (14)2.2.3.1 低端解决方案拓扑图 (15)三、三种容灾方式比较 (15)一、需求分析随着人类对计算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计算机中的数据在人类的各种活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甚至可以说,丢失了计算机中的业务数据,一个企业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
虽然计算机硬件速度越来越快,质量越来越可靠,但各种人为的、自然的和计算机本身的因素仍时常导致计算机硬盘上数据的丢失,如果不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温州华科,从投入信息化建设初期就特别重视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当然因为企业信息化有其自身的发展的各个阶段,目前已经发展到数据集中阶段。
尽管温州华科已经在主数据中心内为核心应用搭建了一套全冗余的服务系统,但是数据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一旦数据中心在企业生产阶段发生故障(例如自然灾害,磁盘阵列故障,人为破坏,病毒感染,数据库逻辑故障等)就会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因此用户希望建立一套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容灾系统,实现数据的异地容灾。
1.1用户环境描述1.1.1用户环境介绍目前,温州华科现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计算机网络系统,需要建立容灾系统的为交易服务系统。
具体情况如下主机:PC 服务器2台操作系统:WindowsNT/2000操作系统应用:SQL数据库1.1.2 数据中心现状拓扑图:LAN Win2000+SQL1.2系统设计原则本方案设计过程中遵循如下原则:1.2.1实用性原则实用性是产品技术、集成方案是否有效的综合体现。
选择实用性好的产品和方案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方案推荐采用的备份设备在国际国内市场都有大量销售,也是业界主流的存储产品,在国内被广泛应用于金融、电信、科研以及政府等领域的数据备份和等存储等应用领域。
从众多的实践经验上看,这些产品都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1.2.2可靠性原则由于用户数据中心保存了各关键业务系统的重要数据,因此要求系统运行要可靠,有冗余容错设计,并提供故障自动检测和恢复功能。
本方案所推荐的主要存储设备均具有对关键部件和易损部件的可靠性冗余设计,以满足高可靠和高可用的应用场合。
1.2.3 扩展性原则存储备份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是长期的任务。
本方案在设备选型时充分考虑了设备与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扩充性。
我们这里选型的设备对近期系统应用都具有一定的负载裕量并且具有进一步的扩充能力,以保护用户的投资。
1.2.4系统兼容性原则我们这里所推荐的产品均具有厂家提供的兼容性保证和实际应用的验证,可以确保系统集成的顺利完成。
1.2.5 先进性原则本方案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中充分考虑在满足备份中心建设技术要求和不增加太多成本的前提下,采用较为先进的产品和技术。
这样,既保证了数据中心备份系统的高性能和高可靠性,又满足了未来系统不断扩充的需求,同时也可以在将来较长时间内得到厂家持续的技术支持。
1.2.6 经济性及投资保护原则投资保护的思想是本方案的一个重要原则,同时也是我们总体设计的初衷。
在考虑设备、方案选型的可扩充性和先进行上也体现了投资保护的思想。
但投资保护不仅仅是体现在设备产品等方面,还体现在对人、知识和资源的保护方面。
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要求一个训练有素的队伍进行操作和维护,以使整个运行成本降到最低,并且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我公司为用户备份系统设计的培训计划,培训不同层面的系统用户,使他们能够高效率、低成本地完成工作。
1.3 客户需求描述温州华科异地容灾系统项目旨在保护整个核心交易计算机系统和数据的安全与有效,提高系统抗灾害与以外的能力,实现系统容灾工作的自动化、集中管理。
(1)能够实现基于IP链路的数据复制或基于裸光纤的同步镜像。
(2)实现交易应用系统的主、备机房间的切换(半自动,容灾系统自动报警,人为判断是否切换)。
(3)应用软件需要进行适当的升级,以便实现交易系统切换至异地灾备机房的情况下,客户端软件能够实现连接。
(4)要求主机房的核心数据实现本地镜像。
(5)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基于快照的数据保护,防止系统软错误(人为失误、病毒感染、数据库逻辑故障等)。
(6)容灾系统应具有较好的扩展性,包括系统连接能力的扩充和存储容量的扩充。
二、温州华科在线数据容灾系统解决方案2.1 容灾系统概述2.1.1 数据容灾技术的分类和概述容灾系统可分为数据容灾和应用容灾,数据容灾是实现应用容灾的基础,并且是整个容灾系统中投资部分最大的部分。
从实现数据容灾的技术角度来看可分为:1、基于主机端的数据复制或镜像软件此软件安装在用户需要实现容灾系统的应用服务器上,通过内置的I/O捕捉工具或者是卷管理和文件系统来捕捉指定磁盘卷的数据变化,并且将变化的数据通过IP链路复制到目标系统中。
这类软件面临的最大问题:a)占用主机系统资源b)数据复制不稳定c)1套软件只能实现1台主机的数据异地容灾。
2、基于数据库内置的数据复制软件某些高端数据库内置数据异地复制功能,例如ORACLE/SYBASE。
这些数据库内置的数据复制工具一般都是将变化的日志复制到异地系统中,来实现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异地容灾这类软件面临的最大问题:a)占用主机系统资源b)数据复制非常不稳定c)只能够实现数据库内部数据的数据异地容灾,无法实现文件的异地数据容灾。
d)只能够实现1对1方式的数据容灾。
3、基于磁盘控制器的数据复制或镜像系统此项技术是目前技术最为完善的数据异地容灾技术,能够灵活的实现数据的同步镜像或者异步数据复制。
同步镜像配置需要在主、备机房间建立高速的数据同步链路(裸光纤或DWDM)通过磁盘控制器内部的数据镜像软件实现主、备机房间数据的同步镜像。
异步数据复制通过内置的数据快照功能和数据复制功能的整合实现了基于block级别的数据变量的捕捉和数据复制。
通过这两部分功能的结合能够完美的实现数据异地容灾。
此类技术面临的问题:a) 投资较大(需要带有上述功能的中高端磁盘存储系统和专用链路)b)需要建立SAN存储系统2.1.2 建立完善的异地应用容灾系统的要求建立一套完整的异地应用容灾系统需要实现以下5方面:1、建立异地数据容灾(将主机房核心系统中的数据采用镜像或者复制的方法搬迁至灾备系统中)2、在灾备机房建立一套应用系统(包括WINDOWS应用服务器,SQL Server数据库)3、在灾备机房建立对外网络系统(建立对外网络系统的目的是全国各地的营业点的客户端能够通过此网络连接到灾备机房中的灾备应用服务器)4、在主、备机房的灾备系统上建立基于广域网的集群系统(此套集群系统用来监控整个异地容灾系统的状态,当主系统发生故障时,集群软件能够自动探测出系统故障,并且及时报告给系统管理员,并且根据用户的实际要求实现自动、半自动或者手工的整个系统切换,保证用户核心应用的连续性)5、适当的修改用户的应用软件,(保证当整个系统切换至灾备系统上时,位于全国各地的客户端连接软件能够正常的接到灾备系统上,保证客户端能够正常工作。
)2.2 方案简介根据温州华科的实际情况,我们提供的高、中、低三种解决方案供用户参考:1、高端解决方案利用原单位磁盘阵列中的Mirror数据镜像软件,另购买1台同系列磁盘阵列,通过裸光纤链路或者DWDN链路在同城实现异地容灾系统。
2、中端解决方案利用IPStor存储管理系统管理磁盘阵列实现存储虚拟化和本地数据镜像,保护核心数据安全,通过IPStor Replicator数据复制模块能够实现基于IP链路的异步数据复制(或者通过内置的Mirror模块实现基于IP/FC链路的同步数据镜像)。
3、低端解决方案利用LEGATO公司的Replistor软件将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指定数据通过IP链路异步复制到位于异地的数据中心,实现应用系统容灾。
2.2.1 高端解决方案针对用户的系统环境并且考虑到今后核心系统的应用和数据扩展,我们建议用户购买1、现正在使用的系列磁盘阵列 1台(作为灾备机房存储设备)2、Mirror数据镜像软件和SnapView等软件3、在主备机房间铺设裸光纤或者DWDM链路(同步镜像容灾系统利用此链路在主、备机房间实现高速的数据同步链路)4、异地机房PC SERVER应用服务器(作为灾备机房的交易系统应用主机)5、异地机房的SQL SERVER数据库6、广域网集群系统软件LAAM(作为监控主备机房中主机和系统的状态软件,必要时可自动或者人工通过此软件实现容灾系统资源的切换)2.2.1.1 高端方案系统拓扑图2.2.1.2 高端方案说明1、数据容灾部分的实现购买一台全新的磁盘阵列和容灾软件。
在主备机房间铺设裸光纤或者DWDM 链路连接两个磁盘阵列。
利用MirrorView 实现主备两个磁盘阵列间的同步数据镜像。
同步数据镜像能够保证两地数据完全相同,当故障发生时不会有数据丢失。
2、灾备机房应用服务器与系统的实现在灾备机房构建一套与主机房完全相同的全冗余集群系统,充分保障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
3、建立灾备机房对外连接网络将灾备机房的应用服务器连接的外网,保证全国个地的客户端能够连接到灾备系统上。
4、利用LEGATO LAAM 软件实现主、备机房基于广域网的远程集群系统LANWin2000+SQLLAN Win2000+SQL华科主机房 异地灾备机房 数据同步镜像的FC or DWDM 链路广域网 广域网集群系统2.2.2 中端解决方案针对用户的系统环境并且考虑到今后核心系统的应用和数据扩展,我们建议用户购买1、IPStor虚拟存储系统2套(主、备机房各一套)2、IPStor Mirror数据镜像软件、Replicator数据复制软件、Timemark软件(Mirror数据镜像模块实现主机房核心系统磁盘阵列之间的相互镜像Replicator数据复制模块实现主、备机房核心系统的数据复制Timemark模块实现基于时间点的数据快照功能,保障系统内部数据的软安全,当发生类似于数据库逻辑错误,病毒感染,人为破坏的情况下能够迅速的恢复至上一时间点的磁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