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指标超标对人体影响

饮用水指标超标对人体影响
饮用水指标超标对人体影响

饮用水指标超标对人体影响

一、饮用水锌超标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脑中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是维持脑的正常功能所必需的。

若长期饮用锌超标的水将会造成锌中毒,慢性锌中毒临床表现为顽固性贫血,食欲下降,合并有血清脂肪酸及淀粉酶增高,影响胆固醇代谢,形成高胆固醇血症,并使高密度脂蛋白降低20%~25%,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

二、饮用水中锰(Mn)元素超标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锰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成人体内一般含有12-20毫克的锰,这些锰遍布人体全身,主要储藏于肝胰肾,其次为脑肺前列腺心脾睾丸卵巢等器官。科学家们研究发现:锰具有激活体现体内多糖聚合酶和半乳糖转移酶的作用,这两种酶是细胞内合成硫酸软骨素所必需的酶,而硫酸软骨素则是组成骨骼、肌腱、皮肤和眼角的重要成份。若机体内缺锰,其结果是老年人容易出现疲乏无力、腰痛、牙齿早脱、骨骼易于断裂等早衰现象。最近国外科学家还发现骨骼疏松症的发生也与血液中缺锰元素有关。

若长期饮用锰超标的水可引起类似帕金森综合征或Wilson病那样的神经症状。

三、饮用水氟超标对人体的有什么危害?

氟广泛存在于自然水体中,人体各组织中都含有氟主要积聚在牙齿和骨筋中,适当的氟是人体所必需的。

若长期饮用氟超标的水轻则造成氟斑牙,重则引起氟骨症,原理在于过量的氟会影响骨骼的正常代谢,导致关节,脊柱和四肢畸形.儿童还会引起牙釉质矿化不全,牙齿松脆易折,牙齿无光泽,表面不平出现色泽不一的斑点.

四、饮用水总氮超标对人体的有什么危害?

总氮超标主要源于有机氮污染,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指标,而总氮超标在微生物作用下,可分解成亚硝酸盐氮,最终成为硝酸盐氮,是微生物对水体的精华过程,但是一方面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例如藻类过量繁殖,引起水华赤潮,其代谢产物,例如藻毒素有致肝癌等毒性。另一方面当水中的亚硝酸盐氮过高,饮用此水将和蛋白质结合形成亚硝胺,是一种强致癌物质。

若长期饮用总氮超标的水对人体将造成很大的伤害。

我国生活饮用水的国际标准规定,饮用水中氟化物含量必须≤1.0mg/L,本次自家井水氟化物含量1.08mg/L;

我国生活饮用水的国际标准规定,饮用水中锌含量必须≤1.0mg/L,自来水锌化物含量1.353mg/L;

我国生活饮用水的国际标准规定,饮用水中锰含量必须≤0.1mg/L,本次自家井水氟化物含量0.142mg/L;

我国生活饮用水的国际标准规定,饮用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含量必须≤15mg/L,本次自家井水化学需氧量(COD)含量29.2g/L

我国生活饮用水的国际标准规定,桶装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含量必须≤15mg/L,本次桶装水化学需氧量(COD)含量40.6mg/L

我国生活饮用水的国际标准规定,桶装水中总氮含量必须≤0.2mg/L,本次桶装水总氮含量5.59mg/L

桶装水化学需氧量(COD)自来水标准为15,实测值为40.6

桶装水总氮自来水标准为0.2,实测值为5.59

直饮水水质标准

江苏省地方标准 生活饮用水管道分质直饮水卫生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生活饮用水管道分质直饮水的术语、水质规定,水质检验项目和规则,工程设计、建设施工、制水间、设备和管网的卫生要求,供水单位的卫生要求和从业人员的卫生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以自来水或任何与自来水水质相同的进水,经深度净化处理后可直接饮用的管道分质直饮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CJ94 饮用净水水质标准 GB5749-198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5750-1985 生活饮用水检验标准 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 卫生部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卫生安全评价规范(2001) 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卫生安全评价规范(2001) 卫生部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2001) 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2001) 3 术语

管道分质直饮水(简称管道直饮水):是指对需要改善水质的自来水或任何与自来水水质相同的进水,经深度净化处理,通过管网系统,供给居民直接饮用的优质水。 4水质规定 生活饮用水管道分质直饮水水质应符合表1的规定,其他指标应符合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所规定的水质限值。 表1 生活饮用水管道分质直饮水水质项目及限值 项目限值 感官性状 色度 5度 浑浊度 0.5NTU 臭和味不得有异臭异味 肉眼可见物不得含有 一般化学指标 p H 6.5-8.5 总硬度(以CaCO3计) 200mg/L 铁 0.2mg/L 锰 0.05mg/L 铝 0.2mg/L 硫酸盐 100mg/L 氯化物 100mg/L 溶解性总固体 400mg/L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18个方法

培训资料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 部分水质指标补充检验方法手册 (试行) 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 2014年7月

目录 1生活饮用水中55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检验方法—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1) 2生活饮用水中27种卤代烃的检验方法—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9) 3生活饮用水中11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检验方法—顶空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 (15) 4生活饮用水中丙烯酰胺的检验方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 (19) 5生活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检验方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 (24) 6生活饮用水中环氧氯丙烷的检验方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29) 7生活饮用水中15种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检验方法—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 (32) 8生活饮用水中呋喃丹、草甘膦、灭草松和2,4-滴的检验方法—液相色谱质谱法 (39) 9生活饮用水中灭草松、呋喃丹、草甘膦、2,4-滴、莠去津、五氯酚和甲基对硫磷的测定方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 (41) 10生活饮用水中百菌清检验方法—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 (48) 11生活饮用水中5种拟除虫菊酯的检验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51) 12生活饮用水中六种卤乙酸检验方法—离子色谱-电导检测法 (53) 13生活饮用水中游离余氯的检验方法—现场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法 (56) 14生活饮用水中总氯的检验方法—现场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法 (57) 15生活饮用水中挥发酚类化合物的检验方法—流动注射法1 (58) 16生活饮用水中挥发酚类化合物的检验方法—流动注射法2 (59) 17生活饮用水中氰化物的检验方法—流动注射法1 (61) 18生活饮用水中氰化物的检验方法—流动注射法2 (62)

水质检测九项指标简介

水质检测九项指标简介 人类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都离不开水,生活饮用水水质的优劣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饮用水的水质要求不断提高,饮用水水质标准也相应地不断发展和完善。由于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制定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文化、经济条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水资源及其水质现状等多种因素有关,不仅各国之间,而且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都存在着差异。? 在这我介绍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九项检测,让大家对水质有着进一步的了解: 1、色度:饮用水的色度如大于15度时多数人即可察觉,大于30度时人感到厌恶。标准中规定饮用水的色度不应超过15度。 2、浑浊度:为水样光学性质的一种表达语,用以表示水的清澈和浑浊的程度,是衡量水质良好程度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考核水处理设备净化效率和评价水处理技术状态的重要依据。浑浊度的降低就意味着水体中的有机物、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含量减少,这不仅可提高消毒杀菌效果,又利于降低卤化有机物的生成量。 3、臭和味:水臭的产生主要是有机物的存在,可能是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现或工业污染所致。公共供水正常臭味的改变可能是原水水质改变或水处理不充分的信号。

4、余氯:余氯是指水经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量。在水中具有持续的杀菌能力可防止供水管道的自身污染,保证供水水质。 5、化学需氧量:是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氧量。化学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水中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的排放、动植物腐烂分解后流入水体产生的。 6、细菌总数:水中含有的细菌,来源于空气、土壤、污水、垃圾和动植物的尸体,水中细菌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其包括病原菌。 7、总大肠菌群:是一个粪便污染的指标菌,从中检出的情况可以表示水中有否粪便污染及其污染程度。在水的净化过程中,通过消毒处理后,总大肠菌群指数如能达到饮用水标准的要求,说明其他病原体原菌也基本被杀灭。标准是在检测中不超过3个/L。 8、耐热大肠菌群:它比大肠菌群更贴切地反应食品受人和动物粪便污染的程度,也是水体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9、大肠埃希氏菌:大肠细菌(E.?coli)为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代表菌。一般多不致病,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肠道外感染。某些血清型菌株的致病性强,引起腹泻,统称病致病大肠杆菌。肠道杆菌是一群生物学性状相似的G-杆菌,多寄居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埃希菌属(Escherichia)是其中一类,?包括多种细菌,临床上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大肠埃希菌()通称大肠杆菌,是所有哺乳动物大肠中的正常寄生菌,一方面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在各种水体,特别是污染水体中存在有大量的有机物质,适于各种微生物的生长,因此水体是仅次于土壤的第二种微生物天然培养基。水体中的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土壤,以及人类的动物的排泄物及污染。水体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受各种环境条件的制约。 一般认为,水中微生物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占有较大优势。与其他水体相比,河水及溪水中革兰氏阳性菌相对较多,这是因为陆地微生物冲洗污染的缘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提供了水质中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 1、国家标准中,细菌总数是指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经24h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菌落的总数。 对生活饮用水,直接吸取1ml水样于平皿中,加入营养琼脂后混匀,37℃培养24h,进行计数。 对水源水,根据情况对样品进行10倍梯度稀释,选择适宜稀释液1ml,加注平皿,营养琼脂混匀,37℃培养24h,进行计数。 按照规定格式报告每毫升水中细菌总数。 2、国家标准中,利用总大肠菌群作为粪便污染的指标。总大肠菌群是指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的,37℃生长时能使乳糖发酵,在24h内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水样中总大肠菌群数的含量,表明水被粪便污染的程度,而且间接地表明有肠道致病菌存在的可能。 国家标准物质提供了多管发酵法及滤膜法检测总大肠菌群的方法。 3、多管发酵法检测总大肠菌群,分为三步:初发酵试验,平板分离,复发酵证实试验。 初发酵试验,采用乳糖蛋白胨培养液37℃培养24h,观察产酸产气情况。对阳性管培养物,接种于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或伊红美蓝培养基,观察菌落特征,并进行革兰氏染色和镜检。对典型和可疑菌落,接种于乳糖蛋白胨培养液,进行复发酵证实试验,并根据标准所附检数表报告结果。 其中,对生活饮用水,初发酵试验接种水样总量300ml,即100ml接种2管,10ml接种10管,采用两个稀释度,12支发酵管。对水源水,初发酵试验接种水样总量55.5ml,即10ml接种5管,1ml接种5管,0.1ml接种10管,共采用三个稀释度,15支发酵管。两种接种方法,所用的检数表是不同的。 4、滤膜法检测总大肠菌群,就是利用微孔滤膜,过滤一定量水样,将水样中含有的细菌截留在滤膜上,然后将滤膜帖放在选择性培养基上(如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经培养和证实试验后,直接计数滤膜上生长的典型大肠菌群菌落,并计算出每升水样中含有的总大肠菌群数 注意;菌落总数测定中,应选择合适的稀释度进行。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规定每毫升不得超过100个,因此可以直接吸取1毫升到平板进行培养。 培养时间。与食品中菌落计数不同,测定水中细菌总数,培养时间采用24h。

有用的饮用水水质检测项目达标标准

有用的饮用水水质检测项目达标标准 来源:国联质检实验室 饮用水和我们的生活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它的质量问题不容忽视。近年来常有关于饮用水水质安全隐患的报道,人们一直以来都对饮用水水质检测不重视,喝了这么久也没有什么问题,这是一个认识误区,水中含有众多微量物质,其中不乏有害物质,水质检测通过多个项目分别检测,达标后才能确定饮用水是否安全。 常见饮用水水质检测项目 1、色度:饮用水的色度如大于15度时多数人即可察觉,大于30度时人感到厌恶。标准中规定饮用水的色度不应超过15度。 2、浑浊度:为水样光学性质的一种表达语,用以表示水的清澈和浑浊的程度,是衡量水质良好程度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考核水处理设备净化效率和评价水处理技术状态的重要依据。浑浊度的降低就意味着水体中的有机物、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含量减少,这不仅可提高消毒杀菌效果,又利于降低卤化有机物的生成量。 3、余氯:余氯是指水经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量。在水中具有持续的杀菌能力可防止供水管道的自身污染,保证供水水质。 4、臭和味:水臭的产生主要是有机物的存在,可能是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现或工业污染所致。公共供水正常臭味的改变可能是原水水质改变或水处理不充分的信号。 5、细菌总数:水中含有的细菌,来源于空气、土壤、污水、垃圾和动植物的尸体,水中细菌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其包括病原菌。我国规定饮用水的标准为1ml水中的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 6、化学需氧量:是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氧量。化学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水中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的排放、动植物

腐烂分解后流入水体产生的。 7、总大肠菌群:是一个粪便污染的指标菌,从中检出的情况可以表示水中有否粪便污染及其污染程度。在水的净化过程中,通过消毒处理后,总大肠菌群指数如能达到饮用水标准的要求,说明其他病原体原菌也基本被杀灭。标准是在检测中不超过3个/L。 8、耐热大肠菌群:它比大肠菌群更贴切地反应食品受人和动物粪便污染的程度,也是水体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9、大肠埃希氏菌:大肠细菌(E.coli)为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代表菌。一般多不致病,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肠道外感染。某些血清型菌株的致病性强,引起腹泻,统称病致病大肠杆菌。肠道杆菌是一群生物学性状相似的G-杆菌,多寄居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及释义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及释义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释义 l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水质卫生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生活饮用集中式供水(包括自建集中式供水)及二次供水。 2引用资料 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2001)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l7051—1997) WHO Guidelines for Drinking Water Quality,1993 WHO Guidelines for Drinking Water Quality,Addendum to Volume 2,1998 3 定义 3.1 生活饮用水:由集中式供水单位直接供给居民作为饮水和生活用水,该水的水质必须确保居民终生饮用安全。 3.2 城市: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3.3 集中式供水:由水源集中取水,经统一净化处理和消毒后,由输水管网送到用户的供水方式。 3.4 自建集中式供水:除城建部门建设的各级自来水厂外,由各单位自建的集中式供水方式。 3.5 二次供水:用水单位将来自城市集中式供水系统的生活饮用水经贮存或再处理(如过滤、软化、矿化、消毒等)后,经管道输送给用户的供水方式。 4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要求 4.1 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4.1.1 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 4.1.2 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 4.1.3 水的感官性状良好。 4.2 生活饮用水水质规定 4.2.1 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检验项目 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见表1。

注:①表中NTU为散射浊度单位。②特殊情况包括水源限制等情况。③CFU为菌落形成单位。④放射性指标规定数值不是限值,而是参考水平。放射性指标超过表1中所规定的数值时,必须进行核素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微生物指标 1 菌落总数 1.1平皿计数法 1.1.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平皿计数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的菌落总数。 本法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菌落总数的测定 1.1.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1. 2.1 菌落总数 standard plate-count bacteria 水样在营养琼脂上有氧条件下37℃培养48h后,所得1mL水样所含菌落的总数 1.1.3 培养基与试剂 1.1.3.1 营养琼脂 1.1.3.1.1 成分: A 蛋白胨10g B 牛肉膏 3 g C 氯化钠5g D 琼脂10g~20g E 蒸馏水1000mL 1.1.3.1.2 制法:将上述成分混合后,加热溶解,调整pH为7.4~7.6,分装于玻璃容器中(如用含杂质较多的琼脂时,应先过滤),经103.43kPa(121℃,151b)灭菌20min,储存于冷暗处备用。 1.1.4 仪器 1.1.4.1 高压蒸汽灭菌器。 1.1.4.2 千热灭菌箱。 1.1.4.3 培养箱36℃±1℃。 1.1.4.4 电炉。 1.1.4.5 天平。 1.1.4.6 冰箱。 1.1.4.7 放大镜或菌落计数器。 1.1.4.8 pH计或精密pH试纸。 1.1.4.9 灭菌试管、平皿(直径9cm)、刻度吸管、采样瓶等。 1.1.5 检验步骤 1.5.1 生活饮用水。 1.1.5.1.1 以无菌操作方法用灭菌吸管吸取1mL充分混匀的水样,注入灭菌平皿中,倾注约15mL 已融化并冷却到45℃左右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并立即旋摇平皿,使水样与培养基充分混匀。每次检验时应做一平行接种同时另用一个平皿只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

生活饮用水检验限值指标

生活饮用水、自来水、井水检测标准方法 生活饮用水是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用于日常饮用,洗涤的水。 生活饮用水的两个条件: 1、没有污染。 2、没有退化(充满生命活力的水)。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不少地区水源短缺,有的城市饮用水水源污染严重,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 饮用规范: 1、不含对人体有毒。有害及有异味的物质 2、水的硬度适中(以碳酸钙计算:50-200mg/L) 3、水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比例与人体体液相近(其中含钙量>=8mg/L) 4、酸碱度呈中、弱碱性(PH值为7.0-8.0) 5、水中溶解氧及二氧化碳含量适中(水中的溶氧量>=6mg/L,二氧化碳的含量10-30mg/L) 6、小分子团水(这是水的活性指标之一,5-6个小分子团水) 7、水的生理功能要强(包括渗透力,溶解力,代谢力等) (其他;直饮水或称之为活化水,采用独特的美国KDF专用碘触酶技术和高分子分离膜装置进行过滤,杀死其中的病毒和细菌并过滤掉自来水中异色,异味,余氯,臭氧硫化氢,细菌,病毒,重金属。阻挡悬浮颗粒改善水质,同时保留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同时拜耳离子交换体软化水质! 在最后通过高能量生化陶瓷的作用将水体能量化,矿化,达到完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直接饮用健康水的标准的七项标准。) 水质标准 1.为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要求生活饮用水不含病原微生物。 2.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要求水中的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及潜在的远期危害(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3.水的感官性状是人们对饮用水的直观感觉,是评价水质的重要依据。生活饮用水必须确保感官良好,为人民所乐于饮用。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共35项。其中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15项,主要为了保证饮用水的感官性状良好;毒理学指标15项、放射指标2项,是为了保证水质对人不产生毒性和潜在危害;细菌学指标3项是为了保证饮用水在流行病学上安全而制定的。 GB 5749-2006 水质标准(杨‘R180-287-193-70)方法。

生活饮用水检测标准

生活饮用水检测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是从保护人群身体健康和保证人类生活质量出发,对饮用水中与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物理、化学和生物),以法律形式作的量值规定,以及为实现量值所作的有关行为规范的规定,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以一定形式发布的法定卫生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可包括两大部分:法定的量的限值,指为保证生活饮用水中各种有害因素不影响人群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法定的量的限值;法定的行为规范,指为保证生活饮用水各项指标达到法定量的限值,对集中式供水单位生产的各个环节的法定行为规范。 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标准: 1.为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要求生活饮用水不含病原微生物。 2.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要求水中的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及潜在的远期危害(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3.水的感官性状是人们对饮用水的直观感觉,是评价水质的重要依据。生活饮用水必须确保感官良好,为人民所乐于饮用。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共35项。其中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15项,主要为了保证饮用水的感官性状良好;毒理学指标15项、放射指标2项,是为了保证水质对人不产生毒性和潜在危害;细菌学指标3项是为了保证饮用水在流行病学上安全而制定的。 科标能源实验室科提供一些水质检测项目,如下: 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总硬度(以CaCO3计)铁铝铜锰锌挥发酚类(以苯酚计)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硫酸盐氯化物溶解性总固体耗氧量(以O2计)砷镉铬(六价)氰化物铅氟化物汞硝酸盐(以N计)硒四氯化碳三氯甲烷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游离余氯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硫化物锑钠钡铍硼镍钼铊银二氯甲烷一氯二溴

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培训材料

,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培训材料 一水体的卫生学意义 水体是各类天然水(地面水、地下水)的总成,他们是国家的一项重要自然资源,在国家建设中有着巨大的经济意义。地面水可用于航运、发电、供给工农业用水和发展水生产。在卫生上符合一定条件的水体,可选作生活引用水的水源,提供游泳等水上运动和疗养场所、发展旅游事业,并可调节微小气候、美化环境、有益于人们的健康。 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新原料、新工艺、新产品不断涌现,工业生产排出的废水量及其所含污染物的种类也越来也大;农业喷洒农药和大量使用化肥;城镇生活污水和降水径流等都可以污染水体,使天然水体失去原有的价值和作用,给人类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当人们饮用或接触含有病原微生物的粪便和生活污水污染而未经消毒处理的水或食用这种污染的食物,就用可能引起肠道介水传染病和某些寄生虫病的发生和传播。 含有化学毒物的工业废渣、废水和农药排入水体,可使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如果污染物的含量超过限量浓度,便会对人体带来危害。 污水排入自然水体内,可使水体水质恶化,改变水的颜色或产生异臭异味,使人感到厌恶而不愿使用。同时,水污染还可以造成鱼类的大量死亡,水生动植物腐烂变质等,严重影响水产资源和食品工业生产。 因此,搞好水体卫生防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主要目的是:(1)保障人体健康;(2)保持水质具有良好的感观性状;(3)防止影响水体的自净作用。

二水体循环 水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在大气对流层中(水蒸气)、地表面及地层中都有水的存在。在太阳能多照射下,地面水(如海洋、江河)、表土及植物茎叶中水的蒸发,化成水蒸气上升到空中或凝集成云,随大气环流的推动可扩散到各处。大气中水蒸气和云凝集成雨雪降落到地面,成为降水。降落到地面的水,一部分顺着地表径流汇入江河、湖、海,补给地面水;另一部分渗入土壤中形成地下水。此外,还有一部分被植物根吸收。降水,地面水、地下水三者之间互相转变,互为补充,形成自然界水的循环。 三水体的种内及其卫生学特征 (一)地面水 暴露于地表面。它的水量寿集水区的面积、季节和降水量的影响而有很大变动。一般的江河水以及冬季水量最小,水位最低,称为枯水期;夏末、初秋时水量最大,水位最高,称为丰水期。地面水由于它的形成和各种自然条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水质很不稳定,一般含矿物质较少,水质较少,且与空气直接接触,水中溶解氧含量较地下水多,对有机物的自净能力较高。但由于地面水暴露于地表,被污染的机会也多,如降水的地面径流、大量的杂质冲入水中;河水在流动时刻冲刷河床,使河水的浑浊度增加,有机杂质和细菌含量也较多;若受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生产使用农药化肥的污染,不尽水的感观性状恶化,化学组成改变,而且往往含有有害物质和病原体而危害健康特别是被人、蓄粪便污染,往往成为介水传染病的流行原因。这种污染情况随季节而变动,如丰水期比较严重,在北方冬季冰冻后解冻期变化也比较明显。大的江河水量充足,自净能力强,水质比较好。小的江河水质比较差。如果选择江、河水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则

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培训-试题

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培训 班组:姓名: 一、选择题 1、生活饮用水中总大肠菌群()。 A、可以检出 B、不得超过100CFU/ML C、每100ml水样中不得验出 2、生活饮用水的PH值应在()。 A、5-7 B、4-5 C、6.5-8.5 3、()主管全国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 A、建设部 B、工商局 C、环保局 D、卫生部 4、集中式供水单位必须有水质()设施及必要的水质检验仪器。 A、沉淀、过滤 B、净化、消毒 C、沉淀、净化 D、过滤、消毒 5、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人员必须取得体检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并()年进行1次健康体检。 A、1 B、2 C、0.5 D、3 6、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办法适用于()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的卫生监督管理。 A、自备水 B、二次供水单位 C、集中式供水 7、集中式供水单位必须有(),对水质进行日常性检验,并向当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检测资料。 A、水质净化消毒设施 B、必要的水质检验仪器、设备 C、人员 8、直接从事供、管人员包括()及水池、水箱清洗人员。 A、净水 B、取样 C、化验 D、二次供水卫生管理

9、二次供水设施选址、设计、施工及所用材料,应保证不使饮用水水质受到污染,并有利于()。 A、贮存 B、清洗 C、消毒 10、二次供水水箱为什么要加盖上锁()。 A、防止投毒 B、防止病媒动物和昆虫掉进水箱污染水质 C、防止有人偷水 11、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指标有()。 A、感官性状 B、一般化学指标 C、细菌学指标 D、口感 12、可以作为水体是否受到粪便污染指示菌的指标是()。 A、总大肠菌群 B、菌落总数 C、耐热大肠菌群 D、大肠埃希氏菌 13、介水传染病史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而传播的疾病,其主要原因是()。 A、水源收病原体污染 B、未经妥善处理和消毒即供居民饮用 C、处理后的饮用水在输配水和贮水过程中重新被病原体污染 D、饮用未煮沸的水 14、《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适用范围是()。 A、城市 B、农村 C、集中式供水 D、分散式供水 15、哪些是水质毒理指标()。 A、嗅和味 B、肉眼可见物 C、砷 D、氯化物

猪场猪饮用水水质标准及检测

猪场猪饮用水水质标准及检测 【前言】在养猪生产中,虽所有养猪者都知道给猪水喝,但却常常忽视水的重要性,不重视水的质量。常给不清洁或不符合饮用标准的水。导致猪消化、吸收、生长、繁育以及生命都受到影响,导致疾病频频发生。有的养猪户为节约成本,把池塘水作为猪的饮用水。如此差的水质,引发各种疾病,出栏率不高,养殖户最终为此付出代价。 一、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NY 5027-2001无公害食品) 二、水质监测方法 为了保证猪群健康和正常生产,必须保证使用优质饮用水。最好使用自来水,如果使用地下水或地表水,须定期检测水质(2次/年)。 1、采集水样需要准备的用具

无菌处理过能够封闭的器皿(也可用矿泉水瓶)、酒精灯、打火机、标签纸、笔、保温箱、胶带、冰袋。 2、养猪场水样采集点 采集井水、蓄水池、主供水管道、饮水线、水箱、水嘴、水龙头内的水。检测蓄水池和供水管道内的水质,明确蓄水池和供水管道是否受到污染。 3、采取水样的操作方法 使用清洁、消毒过的瓶子取样,水样取好后立即密封。 采取地表水样时,应该在水面以下直接将瓶子灌满水。 采地下水样时,取样瓶装满水之前应一直保持水流动。从水龙头或饮水器取水样时同理。 4、采样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首先要清洗水龙头(用酒精灯火焰消毒灭菌),待水龙头无菌处理后,打开水龙头,让水自然流出,流5-10分钟后,再用灭菌瓶采集水样。 5、水样采集量 每个检测点采集的水样量不少于50ml。 6、水样标记 瓶身帖标签,标记清晰(采样时间、样品来源[蓄水池、主供水管道、饮水线、水嘴、水龙头水、井水、水箱水、水线末端]、栋舍号)。 7、水样送检。 注意事项: 采样后在2小时内送检。 送检时把水样放保温箱内加冰袋送检,切忌冰冻。 根据养猪场具体情况确定采集水样的样品来源。 8、送检专业检测机构

水质常规指标检测方法

所谓水质指标是用以评价一般淡水水域、海水水域特性的重要参数。可以根据这些参数对水质的类型进行分类,对水体质量进行判断和综合评价。水质指标已形成比较完整的指标体系。 许多水质指标是表示水中某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含量,常直接用其浓度表示,有些水质指标则是利用某一类物质的共同特性来间接反映其含量。例如水中有机物质具有易被氧化的共同特性,可用其耗氧量作为有机物含量的综合性指标;还有一些水质指标是同测定方法直接联系的,例如混浊度,色度等用人为规定的并配制某种人工标准溶液作为衡量的尺度。水质指标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物理的,生物的和化学的指标。关于生物指标,根据水生生物的组成(种类与数量)以及它们的生态学特征而提出的各项指标已在有关课程中介绍。本节概要讨论一下几项常用的水质物理指标的含义。对于化学指标的含义将在本书的其他有关部门章节中作有关深入的讨论,这里按测定所使用的不同方法作粗略的分类。 (一)水质的物理指标 水体环境的物理指标项目颇多,包括水温、渗透压、混浊度(透明度)、色度、悬浮固体、蒸发残渣以及其它感官指标如味觉、嗅觉属性等等。 1、温度温度是最常用的物理指标之一。由于水的许多物理特性、水中进行的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都同温度有关,所以它经常是必须加以测定的。天然水的温度因水源的不同而异,地表水的温度与季节气候条件有关,其变化范围大约在0.1--30℃;地下水的温度则比较稳定,一般变化于8--12℃左右,而海水的温度变化范围为-2--30℃。 2、嗅与味被污染的水体往往具有不正常的气味,用鼻闻到的称为嗅,口尝到的称为味。有时嗅与味不能截然分开。常常根据水的气味,可以推测水中所含杂质和有害成分。水中的嗅与味的来源可能有:水生植物或微生物的繁殖和衰亡;有机物的腐败分解;溶解气体H2S等;溶解的矿物盐或混入的泥土;工业废水中的各种杂质,如石油、酚等;饮用水消毒过程的余氯等。不同的物质有着不同的气味,例如湖沼水因藻类繁生或有机物产生的鱼腥及霉烂气味;浑浊河水常含有泥土的涩味;温泉水常有硫酸味;有些地下水的H2S气味;含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汇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Standard examination methods for drinking water一Microbioloical parameters 1、菌落总数 1.1平皿计数法1.1.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平皿计数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的菌落总数本法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菌落总数的测定。1.1.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1.1. 2.1菌落总数standard plate - count 加cteria水样在营养琼脂上有氧条件下37℃培养48h后,所得1ml水样所含菌落的总数 1.1.3培养基与试剂1.1.3.1营养琼脂1.1.3.1.1成分:A 蛋白陈10gB 牛肉膏3g C 氯化钠5g D 琼脂10g——20g E 蒸馏水1000ml1.3.1.2制法:将上述成分混合后,加热溶解,调整pH为7.4一7.6,分装于玻璃容器中(如用含杂质较多的琼脂时,应先过滤),经103.43 kPa (121℃,15lb)灭菌20 min,储存于冷暗处备用。 1.1.4仪器 1.1.4.1高压蒸汽灭菌器。 1.1.4.2干热灭菌箱。 1.1.4.3培养箱36℃士2℃。 1.1.4.4电炉。 1.1.4.5天平。 1.1.4.6冰箱。1.1.4.7放大镜或菌落计数器。1.1.4.8 pH计或精密pH试纸。1.1.4.9灭菌试管、平皿(直径9cm)、刻度吸管、采样瓶等1.1.5检验步骤1.1.5.1生活饮用水1.1.5.1.1门以无菌操作方法用灭菌吸管吸取1mL充分混匀的水样,注人灭菌平皿中,倾注约15mL已融化并冷却到45℃左右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并立即旋摇平皿,使水样与培养基充分混匀每次检验时应做一平行接种,同时另用一个平皿只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1.1.5.1.2待冷却凝固后,翻转平皿,使底面向上,置于36℃士1℃培养箱内培养48h,进行菌落计数,即为水样1 ml 中的菌落总数1.1.5.2水源水1.1.5. 2.1以无菌操作方法吸取lml充分混匀的水样,注入盛有9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混匀成1 : 10稀释液。1.1.5.2.2吸取I : 10的稀释液工ml注入盛有9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混匀成l :10稀释液。按同法依次稀释成l : 1000 , l : 10000稀释液等备用。如此递增稀释一次,必须更换一支1mL灭菌吸管。1.1.5.2.3用灭菌吸管取未稀释的水样和2个——3个适宜稀释度的水样1ml,分别注入灭菌平皿内以下操作同生活饮用水的检验步骤。1.1.6菌落计数及报告方法作平皿菌落计数时,可用眼睛直接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在记下各平皿的菌落数后,应求出同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供下一步计算时应用在求同稀释度的平均数时,若其中一个平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皿作为该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若片状菌落不到平皿的一半,而其余一半中菌落数分布又很均匀,则可将此半皿计数后乘2以代表全皿菌落数。然后再求该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1.1.7不同稀释度的选择及报告方法1.1.7.1首先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一300之间者进行计算,若只有一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符合此范围时,则将该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表1中实例1)1.1.7.2若有两个稀释度,其生长的菌落数均在30一300之间,则视二者之比值来决定,若其比值小于2应报告两者的平均数(如表1中实例2)若大于2则报告其中稀释度较小的菌落总数(如表l中实例3)若等于2亦报告其中稀释度较小的菌落数(见表l中实例4)。1.1.7.3若所有稀释度的

生活饮用水的检测项目

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项目都哪八项? 具体来讲,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可包括两大部分:法定的量的限值,指为保证生活饮用水中各种有害因素不影响人群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法定的量的限值;法定的行为规范,指为保证生活饮用水各项指标达到法定量的限值,对集中式供水单位生产的各个环节的法定行为规范。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和卫生要求必须满足三项基本要求: 1.为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要求生活饮用水不含病原微生物。2.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要求水中的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及潜在的远期危害(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3.水的感官性状是人们对饮用水的直观感觉,是评价水质的重要依据。生活饮用水必须确保感官良好,为人民所乐于饮用。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共35项。其中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15项,主要为了保证饮用水的感官性状良好;毒理学指标15项、放射指标2项,是为了保证水质对人不产生毒性和潜在危害;细菌学指标3项是为了保证饮用水在流行病学上安全而制定的。 随着经济和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化学物质对水的污染越来越引起政府和广大居民的关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更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为了和国际先进标准接轨,卫生部于2001年6月颁布了《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自2001年9月1日起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是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的基础上修改而成,该规范共包括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卫生安全评价规范、生活饮用水化学处理剂卫生安全评价规范、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卫生安全与功能评价规范、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和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中水质指标共96项,常规检测项目34项,非常规检测项目62项,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相比,增加和修改了某些指标,加强了对有机污染的监测,对人体健康危害大的指标限值更加严格。基本上是一个既符合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通过卫生部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宣传贯彻,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较好的落实。 今后广大人民群众可通过有关部门定期发布的饮用水水质公告,对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或规范,随时了解饮用水水质状况,使饮用水卫生标准更贴近群众的生活,在保护人群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不少地区水源短缺,有的城市饮用水水源污染严重,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1985年发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已不能满足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需要。为此,卫生部和国家标

饮用水指标超标对人体影响

饮用水指标超标对人体影响 一、饮用水锌超标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脑中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是维持脑的正常功能所必需的。 若长期饮用锌超标的水将会造成锌中毒,慢性锌中毒临床表现为顽固性贫血,食欲下降,合并有血清脂肪酸及淀粉酶增高,影响胆固醇代谢,形成高胆固醇血症,并使高密度脂蛋白降低20%~25%,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 二、饮用水中锰(Mn)元素超标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锰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成人体内一般含有12-20毫克的锰,这些锰遍布人体全身,主要储藏于肝胰肾,其次为脑肺前列腺心脾睾丸卵巢等器官。科学家们研究发现:锰具有激活体现体内多糖聚合酶和半乳糖转移酶的作用,这两种酶是细胞内合成硫酸软骨素所必需的酶,而硫酸软骨素则是组成骨骼、肌腱、皮肤和眼角的重要成份。若机体内缺锰,其结果是老年人容易出现疲乏无力、腰痛、牙齿早脱、骨骼易于断裂等早衰现象。最近国外科学家还发现骨骼疏松症的发生也与血液中缺锰元素有关。 若长期饮用锰超标的水可引起类似帕金森综合征或Wilson病那样的神经症状。 三、饮用水氟超标对人体的有什么危害? 氟广泛存在于自然水体中,人体各组织中都含有氟主要积聚在牙齿和骨筋中,适当的氟是人体所必需的。 若长期饮用氟超标的水轻则造成氟斑牙,重则引起氟骨症,原理在于过量的氟会影响骨骼的正常代谢,导致关节,脊柱和四肢畸形.儿童还会引起牙釉质矿化不全,牙齿松脆易折,牙齿无光泽,表面不平出现色泽不一的斑点. 四、饮用水总氮超标对人体的有什么危害? 总氮超标主要源于有机氮污染,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指标,而总氮超标在微生物作用下,可分解成亚硝酸盐氮,最终成为硝酸盐氮,是微生物对水体的精华过程,但是一方面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例如藻类过量繁殖,引起水华赤潮,其代谢产物,例如藻毒素有致肝癌等毒性。另一方面当水中的亚硝酸盐氮过高,饮用此水将和蛋白质结合形成亚硝胺,是一种强致癌物质。 若长期饮用总氮超标的水对人体将造成很大的伤害。

全球饮用水水质标准

全球饮用水水质标准 人类对饮用水安全的关注 饮用水的安全性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微量分析和生物检测技术的进步,以及流行病学数据的统计积累,人们对水中微生物的致病风险和致癌有机物、无机物对健康的危害,认识不断深化,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各国相关机构纷纷修改原有的或制订新的水质标准。了解和把握国际水质的现状与趋势,对于我们重新审视和修订已沿用多年的现行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满足新形势下我国城乡居民对饮水水质新的需求,加强对人体健康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饮用水水质标准的现状 目前,全世界具有国际权威性、代表性的饮用水水质标准有三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饮用水水质准则》、欧盟(EC)的《饮用水水质指令》以及美国环保局(USEPA)的《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其它国家或地区的饮用水标准大都以这三种标准为基础或重要参考,来制订本国国家标准。如东南亚的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香港,以及南美的巴西、阿根廷,还有南非、匈牙利和捷克等国家都是采用WHO的饮用水标准;欧洲的法国、德国、英国(英格兰和威尔士、苏格兰)等欧盟成员国和澳门则均以EC指令为指导;而其它一些国家如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日本同时参考WHO、EC、USEPA标准;我国和我国的台湾省则有自行的饮用水标准。 三部重要的水质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饮用水水质准则》作为世界性的权威水质标准,是各国制订水质标准的重要参考,并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增长和人类对健康的日益重视而不断发展。考虑到全球多个国家地方社会习俗、经济、文化、环境的差异,因而水质指标较完整,但指标值并非是严格的限定标准,各国可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在1993年到1997年期间,WHO分三卷出版了《饮用水水质准则》第二版,其中包括:第一卷,建议书(1993);第二卷,健康标准及其它相关信息(1996);第三卷,公共供水的监控(1997)。最近WHO在《准则》中增加了"微囊藻毒素"指标,表明对蓝藻产生的藻毒素的健康影响给予高度重视。 欧共体(欧盟前身)理事会在1980年对各成员国提出《饮用水水质指令》(80/778/EC),指标比较完整,要求也比较高。该指令成为欧洲各国制订本国水质标准的主要框架。1991年底,欧盟成员国供水协会对《饮用水水质指令》80/778/EC实施以来的情况作了总结,认为尽管该指令对10年来欧洲饮用水水质的改善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执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缺点:未能提供合适的法律架构以应对原水水质的变化,以及生产、输送饮用水所遇到技术困难;此外,该指令在1975年开始起草,其中的指导思想和水质参数在当时的情况下是适宜的,但没有将近年来水行业的科技进步纳入其中。由此,1995年,欧盟对80/778/EEC进行了修正,1998年11月通过了新指令98/83/EC。指标参数由66项减少至48项(瓶装水为50项)。新指令更加强调指标值的科学性,与WHO指导标准的一致性。 美国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分一级规则和二级规则两部分。一级规则是强制性标准,通过规定最大污染物浓度或处理技术来执行。美国最新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2001年3月颁布),共列了101项(包括计划实施的),分为两部分,一级法规(强制性标准),共86项指标,其中无机物16项,有机物35项,农药19项,消毒剂及消毒副产物7项,微生物学指标7项,放射性指标4项;二级法规(非强制性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质指标释义

(一)水质常规指标 1、微生物指标 GB 5749—2006规定的常规检验微生物指标共4项,其中水中菌落总数可作为评价水质清洁程度和考核净化效果;大肠菌群指示水体是否存在肠道传染病的可能性。总大肠菌群主要包括4个菌属:埃希氏菌属、柠檬酸菌属、克雷伯菌属和肠杆菌属。这些菌属可以在人、畜粪便中检出,有的也可以在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检出,即在非粪便污染的情况下,也有检出这些细菌的可能性。耐热大肠菌群组成与总大肠菌群组成相同,但主要组成是埃希菌属,在此菌属中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仅有一个种,即大肠埃希氏菌。柠檬酸菌属、克雷伯菌属和肠杆菌属所占数量较少。作为粪便污染的指示菌,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的意义最大,其次是粪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的卫生学意义稍逊一些。 2、毒理指标 (1)砷 砷在地壳中广泛存在,多数以硫化砷或金属的砷酸盐和砷化物形式存在。砷的工业污染主要是冶炼废水。饮用水中砷主要存在于地下水中,来自天然存在的矿物和自矿石溶出。地下水中砷的浓度往往取决于地层结构和井的深度。 现有资料尚不能证明砷是人体的必需元素。砷是饮用水中一种重要的污染物,是少数几种会通过饮用水使人致癌的物质之一。在我国内蒙、山西以及台湾等地从流行病学调查已经无容置疑地证明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在南亚、南美和非洲的多个国家都存在饮用水中砷危害健康的报告。砷引起的疾病,包括癌症,已成为世界性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饮用高浓度砷的饮水会在人的几个部位致癌,特别是在皮肤、膀胱和肺部。三价无机砷比五价无机砷有较强的活性和毒性,一般认为,三价砷是致癌物。 依据现有认识,饮水中砷的浓度在0.05 mg/L对人体健康是安全的,从安全性考虑,各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现行饮用水标准均为0.01 mg/L。为此,我国的饮用水标准也改为0.01 mg/L,在条件尚不具备的地区可暂执行0.05 mg/L。 (2)镉 镉是有毒元素。食用镉污染的食物可能造成慢性中毒,在日本发生的“痛痛病”就是典型例子。环境中的镉来自使用化肥造成的污染物扩散、污水及当地空气污染。饮用水中镉的污染可能来自镀锌管中锌的杂质和焊料及某些金属配件。镉最初在肾脏累积,生物半衰期约10~35年。镉具有通过吸入途径致癌的证据,但没有镉经口摄入途径致癌的证据,镉的遗传毒性也没有明确的证据。肾脏是镉毒性的主要靶器官。根据我国几年来实际工作情况认为,0.005 mg/L的限值在我国是安全的,也是可以达到的,因而,GB 5749—2006仍然沿用原来限值。(3)铬 六价铬的毒性比三价铬大,所以必须考虑人接触的主要形式。在氯化和曝气的水中,六价铬为主要形式。在我国用大鼠试验,三价铬长期经口致癌性试验没有发现肿瘤发病率的增加,而大鼠用六价铬经吸入途径染毒实验显示有致癌性,但是没有经口染毒的致癌性实验证据。我国的饮用水中铬的标准均标明为六价铬。 根据我国现有资料,多年来实行的饮用水中六价铬的标准0.05 mg/L是安全的,也是可行的。(4)铅 铅是一种全身性毒物并在骨骼中蓄积。婴儿、6岁以前的儿童以及孕妇是铅危害的最易感者。前瞻性(纵向)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若产前暴露于铅可能对智力发育有早期影响,但不会持续到4岁。暂定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的50%分配给饮水,如按婴儿体重5 kg计算,每日饮水量0.75 L,则饮用水中铅的限值订为0.01 mg/L。因为婴儿是整个人群中最敏感的部分,此限值对其他年龄组人群均有保护作用。 (5)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