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经济社会现状的调查

合集下载

赴山东省滕州市学习考察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

赴山东省滕州市学习考察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

赴山东省滕州市学习考察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为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促进我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规范有序流转,3月中旬宁河县委农村工作部带领有关部门,赴山东省滕州市专题学习考察农村土地流转工作。

一、学习考察的基本情况这次学习考察的主要点位是滕州市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滕州市西岗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

滕州市(县级市)隶属山东省枣庄市,位于山东省南部,总人口164.7万,其中农业人口126万;耕地面积115万亩,人均耕地0.7亩;辖17个镇、4个街道、1226个行政村(居),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全国优质蔬菜基地、全国十大粮食生产先进县(市)。

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9.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31元。

滕州市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座落于市委、市政府办公区内,于2008年6月18日正式投入运营,投资58万元,建筑面积100多平方米,主要负责全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宣传、指导和服务。

西岗镇位于滕州市西南部,总人口13.1万,耕地面积4046公顷,人均耕地0.76亩,辖72个行政村(居),先后获得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重点镇、全国千强镇、全国文明村镇、中国商业名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2008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3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402元。

西岗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于2006年下半年建成投入使用,总投资50万元,市场面积240平方米,设立了土地流转信息联络、收益评估、合同鉴证、档案管理4个服务窗口,是全国首家农村土地流转有形市场。

二、滕州市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做法2006年以来,滕州市在坚持家庭承包基本政策不变和保障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建立土地流转有形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民土地经营权依法有序流转,创造了农村土地流转的“滕州模式”。

滕州市浅层地下水质量评价与成因分析

滕州市浅层地下水质量评价与成因分析

滕州市浅层地下水质量评价与成因分析
刘华峰;汪继学;王增辉;张学松;张贵丽;纪汶龙;李双
【期刊名称】《山东国土资源》
【年(卷),期】2024(40)2
【摘要】浅层地下水是陆地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基于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项目,按照1点/16km^(2)的密度对滕州市浅层地下水进行调查,共采集地下水样品95件,分析Fe、Mn等35项指标。

结果表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质量总体较好,pH、CN^(-)、Cr^(6+)、溶解性总固体等21项指标含量基本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Ⅲ类地下水规定的阀值,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影响研究区浅层地下水质量的主要因子是Fe 和总硬度,由原生地质环境及人类活动引起。

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用水安全提供基础性资料和决策依据。

【总页数】8页(P15-22)
【作者】刘华峰;汪继学;王增辉;张学松;张贵丽;纪汶龙;李双
【作者单位】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41.8
【相关文献】
1.因子分析方法在农业地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浅层地下水质量评价为例
2.巨野县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与成因分析
3.金塔县浅层地下
水质量现状评价与治理对策分析4.河南省南部地区浅层地下水水质特征分析与质量评价5.安徽当涂县地下水质量及地下水浅层防污性评价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调查与思考——以山东省滕州市为例

对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调查与思考——以山东省滕州市为例
润 最 大 化 。 合 作 经 济 组 织 的 盈 余 , 除 留 一 小 部 分 做 公 共 积
烈 ,小规 模家庭 经营 的弱点也 逐渐显 现 。因此 , 自发成立
各种新 型合作经 济组织 ,共 同面对市 场风 险成为 市场 经济
体 制 下分 散 经 营 的 农 民 的必 然 选 择 。
累外 ,大 部分要根 据社员 与合作 社发 生的交易 额 的多少按 比例返还给社 员。 ( )农民专业合作社 是新的独立 的市场主 体 。从农 民 4 专 业合作 社 的组 织机构 、成立 目的、决策机制 和盈 余分配 方 式等特 征看 ,既不 同于 以公 司为代表 的企业 法人 ,也不
() 2 新型农村合作社遵 循 “ 入社 自愿 、退社 自由”的原
则 。农 民可 以根 据 自己意愿加 入一个 或者 多个合作 社 ,也 可 以按 照 自己的意愿 退出合作 社 ,并依法 办理相关 的财产 交割。
收稿 日期:2 0 — 2 2 修 回I期 :2 0 - 3 1 08 0—3 B 080- 6
维普资讯
中 国西 部 科技 2 0  ̄., 下旬 ) 7 0 8- E . ]( 3 第0 卷第0 期 总第 1 4 9 3 期


以山东省滕州市为 例
张衍 霞
( 中共 山 东省 委 党校 ,济南 山东 2 0 2 ) 5 0 1

要: 基于我 国 目前新 型农村合作 社 的现状 ,有 必要 了解合作社 的定 义和 特征 ,并进行对 策和建 议研 究
滕 州市 在 倡 导 、推 动 新 型农 村 合 作经 济 组 织发 展 方
面 ,重点做 了以下几个方面 的工作。 ( )高度 重视合作经济 组织发展 。滕州市委 、市政府 i 多次 在市委 常委会 议和 市政府 常务会议 上 ,调 度情况 ,专

关于家乡调查报告(精选5篇)

关于家乡调查报告(精选5篇)

关于家乡调查报告(精选5篇)关于家乡调查报告(精选5篇) 想要了解⼀些情况或事件时,务必需要展开调查,调查⼯作结束后,通常还需要写调查报告。

那么什么样的调查报告才合适呢?下⾯是⼩编为⼤家收集的关于家乡调查报告(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家乡调查报告1 我的家乡滕州的变化真是⽇新⽉异。

通过观光,我⽬睹了“路”的变化。

滕州的路变宽了,虽然马路上车辆络绎不绝,⾏⼈川流不息,但车龙、⼈流各⾏其道,井然有序。

滕州的路变靓了,岔道⼝、隔离带都种植了争奇⽃艳的花草树⽊,⾏驶在绿荫下的车辆仿佛置⾝在⽆际的⼤花园⾥,叫⼈赏⼼悦⽬。

滕州的路变多了,隧道、⽴交桥、绕城公路纵横交错、四通⼋达。

由此编织的巨⼤交通⽹,拉近了滕州⽼城区与萧⼭、余滕区的距离,⽼百姓的出⾏往返更加通畅、便捷了。

通过观光,我领略了建筑物的变化。

车过之处,不见了昔⽇底矮的乡村农居,取⽽代之的是矗⽴的千姿百态的农家新居,那布局整齐,⾊彩淡雅、格调别致的⾼楼⼤厦鳞次栉⽐。

屋顶的造型风格迥异,有欧式化的圆形顶,波浪形顶;有时尚式的⽅形顶、梯形顶;还有古⾊古⾹形的翘⾓形顶、亭台楼阁形顶,真是漂亮极了。

尤其是滕州市政府区的建筑群更是别具⼀格。

它集现代化、⽹络化、园林化于⼀体,强调园林与主体建筑的互相渲染和烘托,充分展⽰出全国⼀流⾼等市府的雄姿。

随着众多⾼楼的崛起,随着市政府安居⼯程的不断实施,市民的居住条件正在⽇益改变,⽬前市民⼈均居住⾯积已达15平⽅⽶,为住在滕州奠定了基础。

通过观光,我发现⼩河更美了。

市政府⽤三年时间实施的西湖综合保护⼯程,修建打造了荆河和⼩清河的环境与⽔质,⼭更青,⽔更秀、景⾊更迷⼈了。

伴随着红荷湿地公园的续建、其他风景区的开发,滕州的旅游形象和竞争⼒必将得到更⼤幅度的提升。

通过观光,我深切领会到科技兴市的必要性。

在⾼新技术开发区,⽬睹了“ut”斯达康、东⽅通信、动漫基地、⾼教园区等单位风格迥异的建筑楼群,聆听了导游的详细介绍,了解到⾼新区⽬前的软件、集成电路、通信产业及动画产业均成为国家级基地,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有92家,10亿元以上单位有13家。

垃圾分类背景下县域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

垃圾分类背景下县域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

垃圾分类背景下县域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崔洪涛,刘思成,李强,李涛,宋全振(滕州市环境卫生管理服务中心,山东滕州277500)【摘要】在垃圾分类的背景下,采取实地考察、采样分析和调查研究等形式,对近年来滕州市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及工作经验进行研究。

分析了当前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发展滞后、垃圾末端处置设施存在短板、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整体偏低等问题。

同时,结合实际提出全面打造最优垃圾分类收运链条、建设新型环保固废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园、探索推行建筑垃圾“一体化”运作等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垃圾分类;无废城市;筛分治理;收运处理体系;末端处置中图分类号:X79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206(2024)01-0099-05DOI :10.19841/ki.hjwsgc.2024.01.014Practical Explor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omestic Waste Treatment System at the County Leve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Waste Classification CUI Hongtao ,LIU Sicheng ,LI Qiang ,LI Tao ,SONG Quanzhen(Tengzhou City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Management Service Center ,Tengzhou Shandong 277500)【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waste sorting,and in the forms of field investigation,sampling analysis and investigationand research,the practical exploration and work experie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waste treatment system in Tengzhou city in recent years were studied.The current problems such as the lagging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waste sorting,colle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the shortcomings of waste terminal disposal facilities,and the overall low utilization rate of construction waste resources were analyzed.At the same time,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such as building an optimal waste classification,colle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chain in an all-round way,building a new environment-friendly solid waste circular economy venous industrial park and explo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nstruction waste “integration”operation and so on.【Key words 】waste sorting;waste-free city;screening and sorting governance;collection-transportation-processingsystem;end disposal收稿日期:2023-06-20;录用日期:2024-01-08文章栏目:环境卫生管理与评价体系文章类型:观点性论文崔洪涛,刘思成,李强,等.垃圾分类背景下县域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J ].环境卫生工程,2024,32(1):99-103.CUI H T ,LIU S C ,LI Q ,et al.Practical explor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omestic waste treatment system at the county level underthe background of waste classification [J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Engineering ,2024,32(1):99-103.0引言在垃圾分类的大背景下,构建完善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体系是县级城市全面贯彻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的关键举措,更是促进城市绿色发展转型、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枣庄产业发展现状

枣庄产业发展现状

枣庄产业发展现状枣庄是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山东半岛的西部。

枣庄市的产业发展现状主要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为主。

农业是枣庄市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枣庄市拥有广阔的农田资源,气候条件适宜农业生产。

主要农产品包括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花生等。

其中,枣庄市以产枣而闻名,被誉为中国的蜜枣之乡。

枣庄市的蜜枣产量居全国前列,出口到国内外市场。

枣庄市政府也在积极推动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动农业向特色化、精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工业是枣庄市的支柱产业之一。

枣庄市具备良好的工业基础和产业优势,拥有一批大型工业企业,包括化工、钢铁、能源等行业。

尤其是化工行业,枣庄市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化工企业,如枣庄碱业集团、枣庄石化等。

这些企业为枣庄市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提供了重要支撑。

枣庄市政府也在积极推动工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加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推动工业向绿色、智能、高质量发展。

服务业是枣庄市的新兴产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枣庄市的服务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特别是旅游业和商贸业,成为了枣庄市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

枣庄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如井山、振兴山、姜堰石刻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同时,枣庄市也在加快商贸业的发展,提升市场的经营活力。

枣庄市政府还积极引进和培育商业、金融、物流等服务业企业,提升城市的商贸配套和功能。

总体来说,枣庄市的产业发展现状良好。

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工业结构的优化和环境保护,服务业的提质增效和品牌建设等。

枣庄市政府应注重产业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积极引导产业的发展方向,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枣庄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调查分析

枣庄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调查分析

枣庄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调查分析枣庄地区位于山东省中部,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城市。

近年来,枣庄地区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国际竞争的加剧,中小企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为了全面了解枣庄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的现状和问题,本文将通过对该地区中小企业的调查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枣庄地区中小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一、枣庄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现状1. 企业数量和类型根据枣庄市中小企业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枣庄地区中小企业数量较多,主要以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为主。

制造业中小企业占比最高,涉及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行业。

服务业中小企业涉及餐饮、酒店、物流等领域。

农业中小企业主要包括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各类企业。

2. 经营状况和收入水平调查发现,枣庄地区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良好,大部分企业实现了盈利。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间的价格战屡见不鲜,利润空间较为有限。

一些企业在管理和技术水平上仍存在一定差距,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进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盈利能力。

3. 发展难点和挑战在调查中,许多中小企业主表示,他们所面临的政策环境、市场竞争、融资困难、人才短缺等问题,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政策环境不稳定、市场需求变化快、融资困难等问题被企业主反复提及。

一些中小企业在管理、技术、营销等方面存在不足,也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担忧。

1. 政策环境不稳定调查发现,枣庄地区中小企业普遍反映政策环境不够稳定,相关政策频繁变动,企业很难跟上政策的步伐,导致企业发展规划和方向不确定。

政府部门的服务也不够及时和完善,企业在申请扶持政策和项目时遇到较多的阻碍和困难。

2. 市场竞争激烈枣庄地区的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制造业中小企业同质化严重,服务业中小企业同质化较为严重,导致价格战频繁,利润空间有限。

市场需求快速变化,部分企业在产品升级和创新方面存在滞后,无法快速满足市场需求。

腾州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调研报告

腾州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调研报告

腾州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调研报告
周伟;许光灿
【期刊名称】《住宅产业》
【年(卷),期】2011(000)007
【摘要】一、滕州市房地产统计指标分析(一)1—5月份滕州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滕州市拥有开发企业61家,有建设项目的42家。

目前正在建设的项目39个,不包括8个正在拆迁和尚未开工的项目,施工面积586万平方米。

其中今年
新开工项目10个,面积143万平方米。

1—5月份滕州市开发完成投资29亿元,住宅销售面积38万平方米。

从图(1)中可以看出,尽管销售面积和完成投资额
比往年有较大幅度增长,但是由于今年开工面积较大,实际销售量仅占批准销售面积的1/3,尚有2/3的库存量待销售。

(见表1)
【总页数】4页(P70-73)
【作者】周伟;许光灿
【作者单位】山东省滕州市开发办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41
【相关文献】
1.房地产市场保持健康理性发展——“十一五”期间沈阳市房地产价格运行情况分析
2.房地产去库存效果明显潜在风险亟需高度关注——对张家界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的调查
3.二○○七年三季度南京市房地产市场及房地产金融运行情况
4.2014
年南京市房地产市场与房地产金融运行情况调查分析5.房地产市场实现“三个向好”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2017年南宁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滕州市经济社会现状的调查滕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人口169.5万人。

境内有被命名为“北辛文化”的7300 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有“大汶口文化”的代表遗址岗上遗址,有商周时期的滕国遗址等景观。

在这块土地上,几千年来涌现出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

战国时养士3000的孟尝君、“毛遂自荐”的薛人毛遂、被汉高祖刘邦拜为博士叔孙通、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问政于孟子的滕文公、造车鼻祖奚仲、能工巧匠鲁班,以及当代的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原海军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李景上将、成都军区政治委员刘书田上将、山东省委副书记刘伟等均为滕州人。

在2010中国县级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位居第13名,连续10次跻身全国百强。

一、滕州市当前的经济社会状况2012年1月12日至15日正值滕州市“两会”召开,笔者访问了几位“两会”代表,阅读了《滕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了解到本届政府的四年取得了极不平凡的成绩: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预计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726亿元,是2007年的1.8倍;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0.2亿元,是2007年的2.5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5.7亿元,是2007年的2.6倍,四年累计完成投资1066.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16亿元,是2007年的1.9倍;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28.8亿元、376.4亿元,分别是2007年的2.1倍、2.6倍。

滕州市被评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县(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省级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荣获“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奖”。

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工业经济规模效益显著提升。

以集群化发展为突破口,推动产业转型,工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中小机床、煤化工、玻璃深加工等3个产业基地被列入全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滕州市被命名为“中国中小机床之都”。

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分别完成1430亿元、160亿元,分别是2007年的2.4倍、2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618家,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6家。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设立院士工作站1处、博士后工作站3处,枣庄市级以上企业科研机构发展到83家;累计实施技改项目705项,完成投资402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1%。

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11.7亿美元,年均增长21.4%。

新发展中小微企业5000家、个体工商户4.8万户。

经济开发区建设成效显著,在全省开发区综合评价中列第16位。

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全市A级景区发展到14处,其中4A级景区2处;开工建设五星级酒店4家,三星级以上酒店达到10家;成功举办了微山湖湿地红荷节、墨子文化节等一系列重要节会。

年交易额过10亿元的专业市场发展到8处,大型超市发展到22家,特色商业街发展到15条,现代物流企业发展到35家。

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到10家,信用担保机构发展到30家。

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增长。

粮食生产保持全国领先水平,被列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被国务院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蔬菜、畜牧、林果、花卉、水产等产业加快发展。

完成了28座水库除险加固、南四湖湖东堤治理、南水北调截蓄导用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扩大改善灌溉面积36.5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1.1万亩;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80%。

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累计流转土地15.7万亩,土地流转“滕州模式”在全国推广。

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面完成,被评为全国林改典型县(市)。

三、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城市框架全面拉开,服务功能逐步完善,建成区面积扩大到58.1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50.2%,被列入全省重点培育的10个县级大城市。

累计开工城建项目548个,完成投资336.9亿元,编制各类专业规划72项。

京沪高铁滕州东站、体育中心等一批城市地标性建筑建成投入使用。

新建高架立交桥4座,城区道路里程达到453公里,立体综合交通体系达到全省县级第一、全国县级领先水平。

市容环境明显改观,建筑业快速发展,滕州市被评为中国建筑之乡、山东省建筑业十强县(市)。

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成果丰硕。

累计到账境外资金2.54亿美元,引进世界500强企业6家、国内500强企业9家。

累计争取省级以上扶持资金20.8亿元。

共实施过亿元重点项目254个,完成投资804亿元,总投资131亿元的新能凤凰(滕州)能源、总投资30亿元的辰龙化工创业基地、总投资20亿元的滕州东方钢帘线等90个过亿元重点项目竣工投产,形成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万元GDP能耗、COD、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2007年下降21.4%、29.2%、12.5%。

累计淘汰落后水泥产能450万吨,关停小火电14.9万千瓦、重污染企业360家。

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8万吨,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0%以上。

生态保护成效显著,治理塌陷地1.2万亩,规划建设人工湿地5处,林木覆盖率达到32%。

六、民生事业加快发展。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0060元、9400元,分别是2007年的1.6倍、1.7倍。

每年都着力办好“十件实事”,解决了一批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人民群众在发展中享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

在全省县级率先实现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全覆盖,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累计报销医疗费5.8亿元;累计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5665套。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城乡教师工资实现统一标准发放,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累计改造中小学116处,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53处。

卫生事业迅速发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改造提升镇街卫生院18处。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建成农家书屋1072个,被评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市)。

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成功承办了十一届全运会单项比赛,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县(市)。

连续三年被评为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县(市),先后被评为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单位、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县(市)。

二、滕州市未来五年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随着国内外产业资本的加速转移,枣庄城市转型战略的深入实施,滕州发展的比较优势更加凸显;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产业和消费加快升级,持续投入效应不断释放,滕州发展的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特别是高铁时代的到来,为滕州市加速融入长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圈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未来五年滕州市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实体经济为主攻方向,坚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统筹,打造煤化工、机械制造、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城市建设五个亮点,强化生态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平安建设、党的建设五项保障,努力把滕州建设成为枣庄市文化旅游发展的龙头、鲁南专业市场群建设的排头兵、淮海经济区先进制造业的领头雁、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领跑者,跻身全国百强县第一方阵,全面建设实力、魅力、活力、生态、文化、和谐的幸福滕州。

主要奋斗目标是:力争到2016年,经济上再造一个滕州,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服务业增加值、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番增长,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根本转变,体制机制更加完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品质明显提升,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把滕州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将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促进综合实力不断攀升。

力争到2016年,生产总值达到1460亿元,年均增长15%;成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领跑者,跻身全国百强县第一方阵,努力建设实力滕州。

大力推进全域城镇化,把整个县域作为一个城市来打造,实行全域规划、统筹建设、错位发展,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城市发展格局,把城市打造成群众的宜居家园、工业经济的重要平台和服务业发展的主要载体。

力争到2016年,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68平方公里,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城镇化水平达到60%,城市辐射人口达到600万人、辐射半径达到100公里,努力建设魅力滕州。

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营造创业、创新、创优、创造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每年新引进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3家以上;力争到2016年,新上5-7个投资过30亿元的产业项目,实际利用市外资金、境外资金年均分别增长20%、10%,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

积极搭建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平台,大力引进培养对产业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科技领军人才,营造科技创新、专利申请的良好环境,力争到2016年,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500件以上,努力建设活力滕州。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强化节能减排、生态保护,让滕州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环境更优美。

力争到2016年,万元GDP能耗年均下降3.9%,COD、二氧化硫排放量年均削减2.4%、3.2%,中水回用率达到50%,林木覆盖率达到41%,努力建设生态滕州。

充分发挥滕州历史人文底蕴丰厚的优势,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激发文化创造力,打造文化产业品牌,增强文化强市新优势。

力争到2016年,建成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基地10个,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80亿元,年均增长25%;镇街全部建成达标综合文化站、农村社区全部建成文化大院,形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建设文化滕州。

坚持以提升群众幸福感为目标,统筹推进民生社会事业,加大民生投入,确保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殷实、更加安康、更有尊严。

力争到2016年,市级财政用于民生事业的投入年均增长20%,新增城镇就业10万人,城乡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实现并轨运行,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迈出坚实步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0000元,年均增长1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9000元,年均增长16%,努力建设和谐滕州。

作为一名滕州籍学子,通过调查,倍感精神振奋,滕州的明天是美好的,山东的明天是令人鼓舞的,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努力学习,好好锻炼,掌握好本领,为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