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3年7月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 请简述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之一。
该运动以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革新为目标,对中国的思想、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五四运动提倡新文化,鼓励人们摒弃旧有的封建观念和文化体制,追求现代化和国际化。
这使得中国现代文学在主题上更加多元和开放,不再局限于传统经典和古旧的文学形式,而是关注社会现实、个人情感和人性思考。
其次,五四运动提倡科学与民主,倡导思想解放和个体意识的觉醒。
这种倡导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创作态度和风格,鼓励作家表达自我、追求真实和塑造独特的艺术风格。
同时,五四运动也激发了一批知识分子对社会不公与民权自由的揭露与抗争,这种批判精神也渗透到了很多文学作品中。
最后,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文学还带来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借鉴。
五四时期的学者们翻译了大量西方文学作品,尤其是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作品,它们的思想和表现形式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文学发展,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与世界文学对话和交流。
同时,五四时期兴起的新诗运动,也受到了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现代派诗歌的影响,极大地拓宽了中国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和审美视野。
2. 请简述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和思想家,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地位和影响无可忽视。
以下是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主要地位和影响:首先,鲁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
他以尖锐的批判态度揭示社会的黑暗面,关注人性的脆弱和命运的悲剧,用生动的语言和写实的手法刻画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形象。
他的小说和散文作品掀起了中国现代小说和散文的热潮,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鲁迅是一位思想家和社会评论家,他的思想和观点对中国社会的变革和进步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通过文学作品和文章对封建主义、旧文化和腐败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提倡科学、民主和人道主义思想。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历年试题及答案_百度文库

文档信息
DEC1203贡献于2012-02-29
4.0分我要评价
大家印象:还没有用户留下印象呢,点击“我要评价”留下您的印象吧。
word格式,记录2002年4月至2011年7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历年真题和答案。
27 7.“五四”时期对郭沫若思想影响最大的西方哲学是( ) A.泛神论 B.人道主义 C.无政府主义 D.马克思主义 8.郭沫若诗集《恢复》的主要内容是( ) A.歌唱爱情 B.歌唱革命斗争 C.表现个人苦闷 D.表现个性解放思想 9.何彬是冰心哪一篇小说中的人物?( ) A.《两个家庭》 B.《斯人独憔悴》 C.《去国》 D.《超人》 10.贯穿闻一多《红烛》、《死水》两部诗集的思想线索是( ) A.唯美主义 B.爱国主义 C.人道主义 D.个性解放 11.鲁迅杂文《答有恒先生》的主要内容是( ) A.抨击反动统治 B.批判复古逆流 C.总结思想发展,表达继续战斗的意志 D.批判资产阶级文艺思想 12.多多头、荷花是茅盾哪一篇小说中的人物?( ) A.《水藻行》 B.《林家铺子》 C.《锻炼》 D.《春蚕》 13.茅盾散文最主要的特征是( ) A.有浓厚的抒情性 B.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 C.有深刻的哲理性 D.质朴、亲切 14.殷夫献给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第一组政治抒情诗是( ) A.《别了,哥哥》 B.《放脚时代的足印》 C.《血字》 D.《清晨》 15.巴金小说《家》中的觉新是怎样一个形象?( ) A.顽固的封建卫道者 B.腐朽堕落者 C.有新思想的怯懦者 D.封建家庭的叛逆者 16.虎妞、刘四、小福子都出自老舍的小说( ) A.《离婚》 B.《骆驼祥子》 C.《四世同堂》 D.《鼓书艺人》 17.曹禺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剧作是( ) A.《日出》 B.《雷雨》 C.《蜕变》 D.《原野》 18.《丰收》、《电网外》、《火》等小说的作者是( ) A.柔石 B.叶紫 C.沙汀 D.艾芜 19.抗战时期沦陷区主要的小说作家有( ) A.张爱玲、艾芜、沙汀 B.师陀、萧红、巴金 C.钱钟书、巴金、张天翼 D.张爱玲、钱钟书、师陀 20.抗战以后,解放区报告文学作家主要有( ) A.丘东平、骆宾基、曹白 B.沙汀、周立波、丁玲 C.丘东平、周立波、聂绀弩 D.周立波、曹白、吴伯萧 21.田汉艺术探索转变期中最优秀的重要代表作品是( ) A.《苏州夜话》 B.《名优之死》 C.《丽人行》 D.《芦沟桥》 22.夏衍创作的第一个剧本是( ) A.《赛金花》 B.《自由魂》 C.《都会的一角》 D.《上海屋檐下》 23.20世纪40年代追求“散文化语言和自由体形式”,积极提倡自由诗体的诗人是( ) A.贺敬之 B.艾青 C.李季 D.田间
2013年7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真题及答案

2013年7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3708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8题)1、规定中国割让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归英属香港界内”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辛丑条约》D.《北京条约》正确答案:D2、1895年,在《救亡决论》一文中响亮地喊出“救亡”口号的是()A.严复B.孙中山C.梁启超D.康有为正确答案:A3、1899年11月,强租广州湾,把云南、两广划为势力范围的帝国主义国家是()A.英国B.法国C.意大利D.日本正确答案:B4、天京事变后,率部出走的太平天国领导成员是()A.李秀成B.石达开C.杨秀清D.韦昌辉正确答案:B5、清政府于1861年设立的综理洋务的中央机关是()A.同文馆B.江南制造总局C.总理各国事务衙门D.外务部正确答案:C6、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提出的思想主张是()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师夷长技以制夷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D.维新变法以救亡图存正确答案:A7、阐述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正义性和必要性,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著作是()A.《革命军》B.《仁学》C.《警世钟》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正确答案:A8、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A.科学、进步B.独立、富强C.民主、科学D.自由、民主正确答案:C9、引发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A.袁世凯复辟帝制B.中共“三大”的召开C.五卅惨案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正确答案:D10、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中共杭州西湖会议的召开B.中共“三大”的召开C.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D.中国国民党“二大”的召开正确答案:C11、1930年6月至1930年9月,中国共产党内出现的主要错误倾向是()A.“左”倾盲动主义B.“左”倾教条主义C.“左”倾冒险主义D.“右”倾机会主义正确答案:C12、把毛泽东排除在中央根据地红军领导地位之外的会议是()A.中共六大B.中共六届三中全会C.中央苏区党组织第一次代表大会D.中共六届四中全会正确答案:C13、1936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于()A.陕北保安地区B.西康甘孜地区C.陕北瓦窑堡地区D.甘肃会宁、静宁地区正确答案:B14、1932年3月,日本在其侵占的中国东北地区建立傀儡政权()A.伪满洲国B.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C.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D.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正确答案:A15、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为消极抗战的会议是()A.国民党五全大会B.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C.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D.国民党六全大会正确答案:B16、1941年,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副议长李鼎铭提出提案,建议根据地()A.在政权机关工作人员的名额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B.实行精兵简政C.成立民主联合政府D.开展大生产运动正确答案:B17、1944年9月,在国民参政会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召开各党派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主张的中共参政员是()A.周恩来B.彭德怀C.毛泽东D.林伯渠正确答案:D18、1945年10月,国共双方通过重庆谈判签署()A.《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B.《国共合作协定》C.《国内和平协定》D.《国共停战协定》正确答案:A19、吹响了国统区爱国学生运动的第一声号角并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是()A.一二·一运动B.一二·九运动C.五·二〇运动D.抗暴运动正确答案:A20、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48年9月12日发起的重大战役是()A.平津战役B.淮海战役C.辽沈战役D.渡江战役正确答案:C21、新中国成立初期,指导新解放区农村土地改革运动的文件是()A.《中国土地法大纲》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确答案:C22、1950年2月,中国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A.《中苏友好条约》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C.《中苏友好同盟条约》D.《中苏互不侵犯条约》正确答案:B2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主要形式是()A.和平赎买B.国家资本主义C.互助合作D.股份制正确答案:A24、社会主义时期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A.解决敌我矛盾B.解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D.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确答案:C25、中共八大提出的建设方针是()A.多快好省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C.可持续发展D.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正确答案:D26、1979年3月,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首次明确提出()A.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必须坚持“两个凡是”D.必须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正确答案:A27、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A.计划经济B.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C.自然经济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确答案:B28、中国收回香港的时间是()A.1997年7月1日B.1999年12月31日C.1999年1月1日D.1999年12月20日正确答案:A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9题)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C.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D.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正确答案:CD2、甲午战争前西方列强迫使中国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A.《南京条约》B.《中法新约》C.《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正确答案:AB3、《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有()A.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B.设新闻官、设“暗柜”,用以监督官员C.兴办学校、医院和福利事业D.“准富者请人雇工”正确答案:BCD4、洋务派兴办民用企业的主要方式有()A.官督商办B.官商合办C.商办D.官办正确答案:ABD5、下列学会由维新派创办的是()A.广学会B.南学会C.强学会D.保国会正确答案:BCD6、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有()A.改革官制、整顿吏治B.改革兵制,训练新军C.改革学制,提倡新学D.奖励工商,兴办实业正确答案:ABCD7、在中国抗战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组织的大战役有()A.武汉会战B.第三次长沙会战C.淞沪会战D.桂南会战正确答案:AC8、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报告中确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经济纲领是()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土地归农民所有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C.保护民族工商业D.没收外国垄断资本在华企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正确答案:ABC9、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有()A.阐明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B.规定了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C.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D.在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问题上,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正确答案:BCD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题)1、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中国医科大学年月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查课试题及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2013年7月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查课试题及答案1. 辛亥革命的导火线是BA. 武昌起义B. 保路运动C. 黄花岗起义D. 收回利权运动满分:1 分2.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流派进行了三次重大论战。
其中,李大钊与胡适之间的论战是BA. 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B. 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战C. 关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D. 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满分:1 分3. 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B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C.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D. 十一届三中全会满分:1 分4. 我国在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后采取的赎买政策是BA. “四马分肥”B. 定息制C. 加工订货、统购包销D. 国家资本主义满分:1 分5. 最早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的会议是AA. 中共十二大B. 中共十三大C. 中共十四大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满分:1 分6.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思想,其中不包括AA. 1958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B. 正确处理“十大关系”C.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分:1 分7. 下列对戊戌变法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DA. 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B. 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C. 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D. 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变法运动满分:1 分8. 下列事件a.五四运动.b.中国共产党成立.c.北伐战争.d.大革命失败,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A. abcdB. bacdC. acbdD. badc满分:1 分9. 1927年9月下旬,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来到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着名的三湾改编,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这一原则是##。
AA. 党指挥枪B. 官兵平等C. 拥政爱民D. 一切行动听指挥满分:1 分10. 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命题的会议是AA.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B. 中共七大C.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 中共八大满分:1 分11. 为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的事件是CA. 遵义会议B. 中共一大C. 新文化运动D. 八七会议满分:1 分12.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时间是DA. 1934年10月B. 1935年10月C. 1935年12月D. 1936年10月满分:1 分13. 日本在中国东北设置“关东总督府”、成立“关东军”是在##条约签订之后。
00854现代汉语基础 全国2013年7月自考 试题

全国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汉语基础试题课程代码:00854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普通话是指A.普普通通的话B.北京话C.北方话D.现代汉民族共同语2.我们所说的语言,既包括口语,也包括A.方言B.文字C.书面语D.哑语3.下列各词中,声母都是鼻音的一组字是A.来拿牛奶B.男篮能耐C.老农恼怒D.南宁泥泞4.“烧烤肥美海带”这几个字的韵母都是A.单元音B.前响复元音C.中响复元音D.后响复元音5.“一共”连读时,“一”要读成A.阴平B.阳平C.上声D.去声6.属于复合式补充型合成词的一组是A.得法、带劲、凑巧、奋起B.放大、缩小、吃香、极力C.破产、当代、观光、雪耻D.失去、收回、治安、突破7.属于同义词的一组是A.觉察—察觉B.白灰—灰白C.背后—后背D.纱窗—窗纱8.属于惯用语的一组是A.破天荒、莫须有、颠三倒四、三长两短B.敲竹杠、马后炮、打退堂鼓、坐冷板凳C.碰钉子、开倒车、拖泥带水、大手大脚D.翘尾巴、走过场、大有作为、措手不及9.最大的语法单位是A.词组B.词C.句子D.语素1O.“比他高”是A.连动词组B.偏正词组C.递系词组D.联合词组11.状语之后用A.的B.地C.得D.所12.“我不是不想走,而是不能走。
”这个句子是A.转折复句B.对立复句C.选择复句D.递进复句13.孔子在反对“言之无文”的同时,又强调“辞达”,“辞达”的重要内涵是A.用词新鲜活泼B.用词准确朴实C.用词和谐匀称D.用词生动巧妙14.不属于...叠用的修辞作用是A.整齐简洁B.形象活泼C.集中突出D.醒目清晰15.下列选项中,没有运用仿词的修辞手法的是A.不能忽视“托老所”的作用B.《焦点访谈》节目被群众颂为“焦青天”C.打开天门天地宽——天门市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纪实D.那几年,他简直被改造成家庭妇男了16.都是包围结构的一组字是A.高压送风B.勿用病句C.学习圆周D.同班团圆17.一个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而不同的读音又和不同的意义相联系,这样的字称为 A.异读字B.多音字C.同音字D.多音词18.没有错别字的一条成语是A.草管人命B.穿流不息C.陈词滥调D.哗众取庞19.下列关于句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句号的形式是小圆圈B.句号是从我国古代的句读符号继承下来的C.句号常用于表示祈使句末尾的停顿D.句号的辅助形式是小圆点,一般用于科技文献20.下例中分号使用无误的是A.《湖畔》中人物的对话;《鲜花开放的地方》中环境的点染,都十分富有特色。
全国版中国现代文学史答案朱自清

全国版中国现代文学史答案朱自清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历年试题及答案精编版.docx《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历年试题及答案精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历年试题及答案精编版.docx(9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历年试题及答案精编版全国2011年7月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陈独秀“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的主张出自()A.我之文学改良观 B.本志罪案之答辩书C.文学改良刍议 D.文学革命论2.甲寅周刊的创办者是()A.林纾B.梅光迪C.章士钊D.吴宓3.年,左联和“自由人”、“第三种人”展开思想论争,其中“第三种人”指的是()A.苏汶 B.胡秋原C.梁实秋 D.林语2、堂4.彷徨收入鲁迅写于年间的小说()A.14篇 B.11篇C.8篇D.12篇5.鲁迅揭露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的循环的作品是()A.灯下漫笔 B.论睁了眼睛看 C.忽然想到 D.春末闲谈 6.朝花夕拾曾经陆续发表于莽原,总题是()A.朝花夕拾 B.画梦录C.旧事重提 D.切梦刀7.女神出版于()A.1919年B.1922年C.1923年D.1921年8.新文学史上第一个专门性的散文(杂文)刊物是()A.美文 B.现代评论C.论语 D.语丝9.被阿英称为“现代小品文的最初成册的书”的是()A.野草 B.空山灵雨C.雨天3、的书 D.背影10.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是()A.沉沦 B.呐喊C.超人 D.海滨故人11.三姑娘这个动人的少女形象出自废名的小说()A.竹林的故事 B.菱荡C.桃园 D.桥12.朱自清认为“建立了中国十四行的基础”的诗人是()A.冯至 B.李金发C.冯雪峰 D.殷夫13.茅盾作品虹的主人公是()A.静女士 B.梅女士C.章秋柳 D.赵惠明14.老舍早期三部长篇小说中的翘楚是()A.老张的哲学 B.赵子曰C.二马 D.离婚15.四世同堂分三部,第一部是()A.惶惑 B.饥荒C.偷生 D.黄色风暴16.“野猫子”这一形象出自艾芜小说()A.荒地 B.山野C.山峡中 D.4、丰饶的原野17.巴金第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中篇小说是()A.家 B.新生C.雾 D.灭亡18.寒夜体现了巴金的美学理想,即()A.无政府主义 B.人道主义C.塑造小人物 D.无技巧的艺术19.沈从文讽刺知识分子的代表作是()A.柏子 B.月下小景C.长河 D.八骏图20.曹禺的原野是一部多幕剧,全剧共有()A.三幕 B.四幕C.五幕 D.六幕21.1936年卞之琳与李广田、何其芳合出的诗集是()A.三秋草 B.汉园集C.泥淖集 D.数行集22.散文名篇囚绿记的是()A.丰子恺 B.丽尼C.陆蠡 D.臧克家23.出自丁玲小说的人物形象是()A.莎菲、梦珂、丽嘉 B.露沙、梦珂、瑞5、贞C.莎菲、梦珂、瑞贞 D.莎菲、尚洁、丽嘉24.张天翼发表在鲁迅主编的奔流上的第一篇新小说是()A.三天半的梦B.华威先生C.包氏父子 D.谭九先生的工作25.纱厂女工刘金妹这一女性形象出自田汉的话剧()A.咖啡店之夜 B.丽人行C.名优之死 D.回春之曲26.叶紫中篇小说星的大背景是()A.广东农民运动 B.大革命前后C.湖南农民运动 D.江西农民运动27.财主底儿女们的出版当时被胡风称作是()A.中国新文学的重要收获 B.40年代小说的扛鼎之作 C.路翎小说创作的突破 D.中国新文学史上的一个重大的事件28.无名氏的现代主义巨构无名书稿共()A.5卷 B.6卷C.7卷 D.86、卷29.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的主人公是()A.赵玉林 B.郭全海C.老孙头 D.萧祥30.运用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的诗歌是()A.王贵与李香香 B.漳河水C.白毛女 D.刘胡兰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3年7月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修改

13年7月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修改第一篇:13年7月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修改2013年7月大学语文试题课程代码:047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认为,为了使“民加多”,而且“天下之民至焉”,君王应持的正确态度是()P2A.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B.王好战C.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D.王无罪岁2.梁启超《论毅力》反驳“旁观者”说:“所谓蹇焉、幸焉者,皆彼与我之相同,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利用此幸焉与否,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
”这里反驳的是()A.论据B.论点C.论点和论证D.论据和论证3.罗素《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认为,为了避免愚蠢的见识,“尤宜提防”的是()P47A.自以为是B.激烈的主张C.心理想象力D.容易助长你狂妄自大的意见4.《垓下之围》中,项羽三次称“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所显示的个性特点是()A.英雄多情B.自矜功伐C.优柔寡断D.知耻重义5.下列《张中丞传后叙》人物中,为国让贤的是()P75A.张巡B.许远C.南霁云D.贺兰进明6.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的文体是()P80A.人物传记B.讽刺小品C.山水游记D.政论文7.《前赤壁赋》贯穿全文的内在线索是()P88A.作者情感的变化B.辩驳思路的交替C.明月的自然升落D.游历空间的转移8.《马伶传》:“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
”其中的“椒山先生”是()P96A.组织两部大会的新安贾B.《鸣凤记》的作者C.因弹劾严嵩被害致死的杨继盛D.金陵之贵客文人9.《西湖七月半》以“避月如仇”四字来表达对杭州人赏月的看法。
下列成语中,与文章作者意图相近的是()A.趋吉避凶B.求仁得仁C.叶公好龙D.有所不为注:避月如仇是讽刺语,指缺乏赏月这种雅兴。
叶公好龙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大多含贬义10.《秋夜》中用代词“她”指代的象征性形象是()P103A.枣树B.小粉红花C.猩红色的栀子D.小青虫11.在下列《纪念傅雷》所写到的事例中,最充分地展现了傅雷性格的是()P119A.与滕固吵翻一怒而回B.与作者对翻译的争论C.对黄宾虹画作的褒贬 D.不堪凌辱,一怒而死12.《都江堰》中“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的深层含义是()A.孟姜女的传说并不是真实的历史B.建造长城并不是为了造福民众C.民众的看法不能改变长城的伟大D.都江堰的修筑动用了很多民力13.下列《蒹葭》诗句中,描述抒情主人公逆流而上追寻意中人的是()P156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B.所谓伊人,在水一方C.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D.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14.《湘夫人》中写湘君“搴汀洲兮杜若”,其目的是()P159 A.与佳期兮夕张B.将腾驾兮偕逝C.建芳馨兮庑门D.将以遗兮远者15.下列唐代诗人中,存诗近三千首,数量居唐人之冠的是()P175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杜牧16.下列《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词句中,借景抒情,寄托青春不再、人生如寄之感慨的是()P189A.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B.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C.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D.误几回、天际识归舟17.《一句话》中,象征民众革命声威的意象是()P200A.铁树B.火山C.霹雳D.青天18.下列诗句中,出自裴多菲《我愿是一条急流》的是()P214A.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B.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C.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D.在幽谷中隐藏,饱受风雨的打击19.《婴宁》中,使婴宁“反笑为哭”的情节是()P229A.移葬鬼母B.戏西人子C.邻人讼生D.嫁王子服20.下列作品中,讲述了一个浸染着悲剧色彩的喜剧故事的是()P285A.《麦琪的礼物》B.《哦,香雪》C.《金鲤鱼的百裥裙》D.《断魂枪》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下列格言警句中,见于《五代史伶官传序》的有()P9-10A.然弭谤莫如自修B.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C.然国家之兴替,视风俗之厚薄2013年7月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第1页(共3页)D.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E.治国如烹小鲜22.《蚂蚁大战》中体现出作者童心的句子有()A.森林并非总是一片歌舞升平的和平景象B.看到他们各自的军乐队,在各方突起的木片上排成方阵,威武雄壮地高奏国歌C.啊,这里的每一个蚂蚁都是一个波特林克,大呼着——开火,为上帝而战D.你越深究下去,越觉得它们与人类并无两样E.我特别关注三位武士的混战,便把它们决战其上的木片端进小木屋,放在我的窗台上,罩上一个反扣的玻璃杯,以观战况23.《行路难》(其一)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有()P170A.描写行为举止,揭示作者的抑郁悲愤B.叙事详略得当,抒发作者的缠绵情致C.运用比兴,以自然景象象征人世现实D.借助典故,表达对前途的希望与信念E.语带双关,曲折反映羁旅漂泊的苦闷24.下列诗词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有()A.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B.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D.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E.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25.下列语句中属于人物行为描写的有()A.宝玉见了这般,又自己后悔B.只有香雪躲在后边,双手紧紧捂着耳朵C.龚嫂子忽然瞟了一眼金鲤鱼,努努嘴,没说什么D.“赶车的,你结过婚没有?”一个高个子问E.德拉跑上一楼,一面喘着气,一面定下神来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P2兵:兵器27.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P7束:受···的束缚28.孟尝君就国于薛P60就国:回到自己的封地29.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P67背关:放弃关中30.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P72辞服:说了屈服的话31.侵暴吾地,系累吾民P82系累:用绳索捆绑,指被俘3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P88适:享用33.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P95趾相错:脚趾互相错杂,形容人多34.伉俪之情,深到如此,恐怕是傅雷的感应P119伉俪:夫妻35.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P164谢:问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阅读《我的世界观》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
月全国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和参考答案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和答案课程代码:00537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开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先河的作家是AA.鲁迅B.茅盾C.台静农D.叶绍钧2.周作人在《人的文学》中提出“人的文学”的主张,下列最符合原意的表述是DA.以人的生活为材料的文字B.视人的一切生活本能都是美的善的文字C.合乎礼教道德的生活的文字D.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3.新文学史上第一个专门性的散文刊物是BA.《新潮》B.《语丝》C.《每周评论》D.《新月》4.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兴起于CA.“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B.“五卅”运动时期C.大革命失败之后D.“左联”成立之后5.被鲁迅评为表现了“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的小说是BA.《八月的乡村》B.《生死场》C.《牛车上》D.《旷野的呼喊》6.茅盾采用日记体形式的小说是CA.《蚀》B.《虹》C.《腐蚀》D.《霜叶红似二月花》7.对巴金早期思想和创作具有明显影响的是BA.国家主义B.无政府主义C.无产阶级思想D.泛神论8.以下符合张天翼小说创作特色的判断是AA.富有喜剧色彩和讽刺性B.具有浓厚的怀乡情绪C.富有理想主义精神D.具有感伤主义情调9.被称为“新感觉派的圣手”的作家是AA.穆时英B.施蛰存C.刘呐鸥D.叶灵凤10.三十年代开展“农民戏剧实验”的剧作家是BA.洪深B.熊佛西C.夏衍D.田汉11.赵树理的小说成名作是DA.《李家庄的变迁》B.《李有才板话》C.《邪不压正》D.《小二黑结婚》12.下列均属于解放区的作家是CA.巴金丁玲梁实秋李季B.郭沫若李广田张爱玲赵树理C.李季阮章竞孙犁赵树理D.艾青梁实秋孙犁无名氏13.用讽刺、夸张等手法表现旧中国知识分子灰色人生的长篇小说是DA.《人·兽·鬼》B.《南行记》C.《北极风情画》D.《围城》14.四十年代创作了描写四川农村生活的三部长篇小说的作家是AA.沙汀B.艾芜C.李劫人D.路翎15.反映农业合作化的代表性长篇小说是AA.《三里湾》、《山乡巨变》、《创业史》B.《红旗谱》、《创业史》、《山乡巨变》C.《创业史》、《山乡巨变》、《百炼成钢》D.《三千里江山》、《三里湾》、《山乡巨变》16.通过“我”、“通讯员”、“新媳妇”三者之间的生活片断的描写,揭示了军民的血肉关系是赢得革命战争胜利保证的主题的小说是DA.李辈的《李双双小传》B.马烽的《我的第一个上级》C.冯德英的《苦菜花》D.茹志鹃的《百合花》17.对汪曾祺小说语言风格的准确概括是DA.用大段哲理性语言深化主题、造成气势B.冷隽诡奇的白描语言C.客观冷静、严酷悲悯的叙述语调D.简洁明快、生动传神的诗化小说语言18.诗句“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做第一千零一名”出自CA.《纪念碑》B.《这也是一切》C.《回答》D.《一代人》19.新时期报告文学中把知识分子作为主人公、叙写数学家陈景润事迹的作品是BA.《祖国高于一切》B.《哥德巴赫猜想》C.《地质之光》D.《大雁情》20.沙叶新采用“冰糖葫芦式”戏剧结构的作品是AA.《陈毅市长》B.《假如我是真的》C.《寻找男子汉》D.《马克思秘史》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13年7月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
1.五四时期提倡有进步意义的“平民文学”主张的作家是
A.周作人
B.胡适
C.陈独秀
D.瞿秋白
2.文学研究会的基本创作宗旨是
A.为文学
B.为艺术
C.为社会
D.为人生
3.在“五四”新文学创作中,最有成就的门类是
A.小说
B.散文
C.诗歌
D.戏剧
4.鲁迅笔下阿Q思想性格最突出的特点是
A.纯朴
B.勤劳
C.敢于反抗
D.精神胜利法
5.鲁迅杂文中批判国粹主义的篇目是
A.《我之节烈观》
B.《说胡须》
C.《春末闲谈》
D.《灯下漫笔》
6.《故事新编》在写作上的鲜明特点之一是
A.依据古籍和容纳现代
B.依据现代和容纳古籍
C.依据历史和容纳现实
D.依据现实和容纳历史
7.确立冰心散文初步成功并标志其风格特征的作品是
A.《寄小读者》
B.《山中杂记》
C.《笑》
D.《往事》
8.1928年一部在中国现代文学长篇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阶段性意义的作品是叶圣陶的
A.《隔膜》
B.《线下》
C.《潘先生在难中》
D.《倪焕之》
9.茅盾长篇小说《子夜》成功塑造的几个人物形象是
A.吴荪甫、赵伯韬、屠维岳、四凤
B.赵伯韬、屠维岳、周朴园、吴老太爷
C.吴荪甫、屠维岳、吴老太爷、鲁贵
D.吴荪甫、屠维岳、赵伯韬、冯云卿
10.作家开始使用“巴金”笔名的小说是
A.《家》
B.《寒夜》
C.《灭亡》
D.《雾》
11.老舍以散文诗笔法来写的小说是
A.《断魂枪》
B.《柳家大院》
C.《黑白李》
D.《月牙儿》
12.现代作家中被称为“文字的魔术师”的是
A.老舍
B.沈从文
C.鲁迅
D.巴金
13.沈从文小说《八骏图》运用的写作手法是
A.感伤的抒情
B.犀利的议论
C.复杂的叙事
D.细腻的描写
14.艾芜解剖民族性格,探索“以农立国”的作品是
A.《丰饶的原野》
B.《在其香居茶馆里》
C.《法律外的航线》
D.《故乡》
15.属于《雷雨》的一组人物是
A.周朴园、侍萍、愫方
B.周朴园、鲁大海、四凤
C.陈白露、蘩漪、周朴园
D.周萍、蘩漪、方达生
16.30年代被称为“新感觉派的圣手”和“鬼才”的作家是
A.施蛰存
B.穆时英
C.刘呐鸥
D.叶灵凤
17.30年代的“左翼”文学创作中表现农村“丰收成灾”的作品是
A.《多收了三五斗》
B.《牛车上》
C.《田家冲》
D.《樊家铺》
18.抗战初期,梁实秋面对全民性的抗战题材,希望文学表达能够丰富多样,应和此观点的作家是
A.张天翼
B.沈从文
C.胡风
D.艾芜
19.曹禺描写曾文清与愫方这两个悲剧人物的内心冲突和不同命运的剧作是
A.《日出》
B.《北京人》
C.《原野》
D.《雷雨》
20.代表解放区早期小说创作的作家是
A.孙犁
B.赵树理
C.丁玲
D.刘白羽
21.长篇小说《财主底儿女们》的作者是
A.钱钟书
B.李劼人
C.路翎
D.沙汀
22.1945年,陈白尘以“夸张、变形、漫画化的手法”创作的剧作是
A.《岁寒图》
B.《心防》
C.《乌鸦与麻雀》
D.《升官图》
23.夏衍1949年以后完成的第一部话剧作品是
A.《在新事物面前》
B.《刘莲英》
C.《妇女代表》
D.《考验》
24.50年代末,表现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的诗歌是
A.《望星空》
B.《胡桃坡》
C.《山歌传》
D.《雾中汉水》
25.李凖的《李双双小传》以轻松的笔调抒写的形象是
A.中国城市妇女
B.中国农村劳动妇女
C.中国城市青年
D.中国农村青年
26.王安忆小说“三恋”中成就最突出的是
A.《荒山之恋》
B.《小城之恋》
C.《锦绣之恋》
D.《倾城之恋》
27.“十七年”小说创作取得突出收获的领域是
A.农民和工人题材
B.历史和现实题材
C.战争和历史题材
D.知识分子和农民题材
28.“十七年”期间作家们写的战地通讯报告的大型选集是
A.《英雄列车》
B.《王永淮》
C.《祖国在前进》
D.《志愿军英雄传》
29.《红旗谱》中朱老忠的性格特征之一是
A.动摇性
B.革命性
C.侠义性
D.软弱性
30.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的艺术特点是
A.浓郁的叙事笔调
B.清淡的叙事笔调
C.浓郁的抒情笔调
D.清淡的抒情笔调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抗战后,沙汀接连完成了描写四川农村生活的三部长篇,称为著名的“三记”,它们是
A.《还乡记》
B.《困兽记》
C.《南行记》
D.《淘金记》
E.《红灯记》
32.巴金长篇小说《寒夜》中的主要人物有
A.曾树生
B.高觉新
C.杨老三
D.汪文宣
E.杜大心
33.王蒙在小说创作中借鉴和运用“意识流”手法的作品有
A.《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B.《活动变人形》
C.《夜的眼》
D.《布礼》
E.《春之声》
34.曹禺戏剧中塑造的女性形象有
A.侍萍
B.繁漪
C.陈白露
D.金子
E.愫方
35.奠定高行健在探索戏剧中不可替代位置的几部作品是
A.《绝对信号》
B.《骗子》
C.《野人》
D.《车站》
E.《狗儿爷涅槃》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36.“七月诗派”
37.第一次文代会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8.简述张爱玲小说的特色。
39.简述“十七年文学”中历史题材小说的主要收获。
40.简述新时期“朦胧诗”的艺术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41.论述郭沫若诗集《女神》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42.论述新时期小说创作的主要特点及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