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示范立项指导意见-资源评价部
页岩气探矿权招标或实行承诺制

页岩气探矿权招标或实行承诺制
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主任张大伟昨日在页岩气开发及利用国际研讨会上表示,国土部正在准备启动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专项,并得到了国家财政部、发改委、能源局的大力支持。
同时,在页岩气勘探开发领域,还要对三大领域10 个方面进行技术攻关。
张大伟指出,国家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页岩气发展,去年以来,对页岩气勘探开发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开放市场、创新机制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快推进、规范管理页岩气勘查开采活动。
从2009 年开始,国土部已组织了全国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去年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是,我国页岩气可采量约25 万亿立方米。
目前,国土部正在准备启动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专项,得到了国家财政部、发改委、能源局的大力支持。
张大伟说,中国页岩气要发展,资源问题必须落实。
张大伟同时表示,国土部还组织了7 个方面22 项勘探开采的技术规范标准,并将逐步上升为行业标准。
另外,在页岩气勘探开发领域,还系统总结了三大领域10 个方面要进行技术攻关,并已列入计划。
在页岩气勘查开采示范方面,张大伟建议,选择部分页岩气区块,建设页岩气勘查、开采示范基地和示范工程,并在资源评价、开发技术、利用模式、管理体制、政策支持和监管等方面先行先试,综合试验。
在规范页岩气矿业权管理方面,张大伟指出,我国页岩气矿业权由国土部一级管理,负责页岩气勘查、开采登记管理,主要通过招标等竞争性方式出让探矿权。
页岩气地质调查,应向国土资源部申请办理地质调查证。
对于备受关注的现有油气区块内矿业权重叠问题,张大伟表示,中国页。
《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与评价技术规范》解读

《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与评价技术规范》解读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土资源部•【公布日期】2014.06.12•【分类】法规、规章解读正文《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与评价技术规范》解读2014年4月17日,国土资源部以公告形式,批准发布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通过的《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与评价技术规范(DZ/T0254-2014)》(以下简称《规范》),并于2014年6月1日实施。
这是我国第一个页岩气行业标准,是规范和指导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技术规范,是加快推进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一项重大举措。
《规范》的发布实施是我国非常规油气领域的一件大事,必将对我国页岩气资源储量管理和页岩气勘探开发产生重要影响。
《规范》的重要意义2011年12月,国务院批准页岩气为新发现矿种,确立了页岩气作为我国第172个矿种的法律地位。
国土资源部将页岩气按独立矿种进行管理,对页岩气探矿权实行招标出让,有序引入多种投资主体,通过竞争取得探矿权,实行勘查投入承诺制和区块退出机制,以全新的管理模式,促进页岩气勘探开发,促使页岩气勘探开发企业加大勘查投入,尽快落实储量,形成规模产量,从而推动页岩气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继201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共同发布《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之后,国家有关部门又相继出台了加强页岩气资源勘查开采和监督管理、页岩气开发利用补贴、页岩气开发利用减免税、页岩气产业政策以及与页岩气相关的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督管理、建立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长效机制等一系列政策规定,为页岩气勘探开发创造了宽松政策环境。
与此同时,其他有关页岩气环保、用水、科技和对外合作等政策措施也在加紧制定中。
目前,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已进入了实质性发展阶段,重庆涪陵、四川长宁等地区已开始转入页岩气商业性开发。
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设置页岩气探矿权52个,面积16.4万平方千米。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召开全国页岩气资源储量评价及相关技术研讨会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召开全国页岩气资源储量评价及相关技术研讨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土资源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2.05.10•【文号】国土资厅函[2012]445号•【施行日期】2012.05.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召开全国页岩气资源储量评价及相关技术研讨会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2〕445号)四川、重庆、贵州、陕西等省(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等石油企业和相关下属分公司、科研单位,各相关院校、科研院所,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相关司局、单位:为推进我国页岩气勘查开发工作,规范页岩气资源储量管理,拟定于5月下旬召开页岩气资源储量评价及相关技术研讨会。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会议主题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全国页岩气资源储量评价及相关技术研讨。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交流页岩气勘查开发工作进展和资源储量估算相关参数测试及采样方法研究。
(二)研讨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及资源评价相关技术要求。
(三)介绍国外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及资源评价经验。
(四)交流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和资源评价工作进展及认识。
二、参会代表部领导,有关院士,贵州、重庆、四川和陕西等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延长石油”)等企业及所属页岩气勘查开发相关分公司、科研单位,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联煤”),各相关院校、科研院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相关单位,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石油天然气专业办公室(以下简称“部油气储办”),部相关司局、事业单位的代表(参会代表名额见附件1)。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一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四一、项目名称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及有利区优选(2009-2011年)二、推荐单位国土资源部三、项目简介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页岩气资源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
指出对页岩气资源的开发,首先要搞好资源调查,研究开采技术方法,作全面技术经济论证。
2008年,我国页岩气资源工作起步初期,面临着对页岩气了解少,页岩气概念模糊,不了解页岩气富集规律,不清楚我国页岩气资源分布和资源潜力,没有资源调查评价技术方法和规范等一些地质理论问题和技术难题。
为了摸清我国页岩气资源潜力,优选出有利目标区,掌握我国页岩气富集特点,推动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2009年,国土资源部在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专项中设立了我国首个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项目——“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及有利区优选”,中央财政投入0.93亿元,全国27家单位,420余人参加,创立了页岩气富集地质理论和聚集模式,首次建立了页岩气地质分区和层段划分标准,研发了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方法、技术规程,评价了页岩气资源潜力,优选了第一批有利区,取得了我国首批页岩气发现。
1. 创立了我国页岩气形成与富集地质理论。
首次系统研究了我国海相、海陆过渡相、陆相富有机质页岩和页岩气特征,揭示了高过成熟度海相、中低成熟度陆相及广泛分布的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富集机理,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页岩气地质理论。
2. 创新性提出了我国页岩气地质分区,分区建立了以首批页岩地层标准剖面为代表的57个含气页岩层段典型剖面,创建了页岩气富集地质模式,实施了一批页岩气资源调查井,发现了我国首批页岩气。
3. 建立了以条件概率体积法为代表的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体系,建立了有利区优选的多因素叠合与综合分析法。
研发了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技术方法,建立了页岩气评价参数体系,形成了系列技术规程。
4. 系统评价了我国页岩气资源潜力,优选出180个页岩气有利区。
我国陆上页岩气地质资源潜力134.42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潜力25.08万亿立方米(不含青藏区)。
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与评价技术要求(试行)(意见征求稿)

附件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与评价技术要求(试行)(征求意见稿)2012年7月目次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标准3 总则4 术语和定义5 页岩气地质储量计算6 地质储量计算参数确定7 未发现原地资源量估算8 技术可采储量计算9 经济评价和经济可采储量计算10 储量综合评价附录A(规范性附录)页岩气储量计算参数名称、符号、单位及取值有效位数的规定附录B(规范性附录)页岩气探明地质储量计算关于储层的基本井控要求附录C(规范性附录)页岩气田储量规模和品位等分类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与评价技术要求(试行)1 范围本要求规定了页岩气资源/储量分类分级及定义、储量计算方法、储量评价的技术要求。
本要求适用于地面钻井开发时的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适用于页岩气的资源勘查、储量计算、开发设计及报告编写;可以作为页岩气矿业权转让、证券交易以及其他公益性和商业性矿业活动中储量评估的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要求的引用而成为本要求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要求,然而,鼓励根据本要求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要求。
GB/T 19492—2004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D Z/T 0217—2005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D Z/T 0216—2002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SY/T 5386-2000石油探明储量计算细则(裂缝性油气藏部分)SY/T 6098-2000天然气可采储量计算方法GB/T 19559—2008 煤层气含量测定方法GB/T 13610—2003 《气体组分分析方法》SY/T 5895-93石油工业常用量和单位(勘探开发部分)3 总则3.1 页岩气资源/储量分类体系采用GB/T 19492—2004 《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分类体系。
3.2 从页岩气田发现直至气田废弃的各个勘探开发阶段,油气田的经营者,应根据勘探开发阶段,依据地质、工程资料的变化和技术经济条件的变化,分阶段适时进行储量计算、复算、核算和结算。
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及有利区优选成果

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及有利区优选成果页岩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气体能源。
近年来,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页岩气资源工作,温家宝总理和李克强副总理曾先后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提出对页岩气资 源的开发,要尽快制定规划,搞好资源调查,研究开采技术方法,作全面技术经济论证,加强生成机理、富集条件、技术攻关和重点靶区的研究。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推进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可见,国家能源战略已将页岩气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为摸清我国页岩气资源潜力,优选出有利目标区,推动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增强页岩气资源可持续供应能力,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组织开展了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及有利区优选工作。
工作基础及概况2004年,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跟踪调研国外页岩气研究和勘探开发进展。
2005年,对我国页岩气地质条 件进行初步分析。
2006年,分析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页岩气资源前景。
2007年,分析盆地内和出露区古生界富有机质页岩分布规律和资源前景。
2008 年,对比中美页岩气地质特征,重点分析上扬子地区页岩气资源前景,初步优选远景区。
2009年,启动“中国重点地区页岩气资源潜力及有利区优选”项目,以 川渝黔鄂地区为主,兼顾中下扬子和北方地区,开展页岩气资源调查,优选页岩气远景区,并在重庆市彭水县实施了我国第一口页岩气资源战略调查井——渝页1 井,取得了一系列评价参数。
2010年,根据我国页岩气地质特点,分3个层次在全国有重点地展开页岩气资源战略调查:在上扬子川渝黔鄂地区,针对下古生界 海相页岩,建设页岩气资源战略调查先导试验区;下扬子苏皖浙地区,开展页岩气资源调查;华北、东北、西北部分地区,重点针对陆相、海陆过渡相页岩,开展页 岩气资源前景研究。
通过上述工作,总结了我国富有机质页岩类型、分布规律及页岩气富集特征,确定了页岩气调查主要领域及评价重点层系,探索了页岩气资源潜 力评价方法和有利区优选标准。
2014页岩气评价规范

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与评价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254-2014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与评价技术规范2014-04-17发布2014-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评审中心石油天然气专业办公室、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永武、王少波、韩征、王永祥、耿龙祥、吝文、张延庆、乔春磊、王香增、郭齐军、张君峰、包书景、刘洪林、胡晓春。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DZ/T 0254-2014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与评价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页岩气资源/储量分类分级及定义、储量计算方法、储量评价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评价、资源勘查、开发设计及报告编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610—2003 天然气的组成分析气相色谱法GB/T 19492—2004 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GB/T 19559—2008 煤层气含量测定方法DZ/T 0216—2010 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DZ/T 0217—2005 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SY/T 5895--1993 石油工业常用量和单位(勘探开发部分)SY/T 6098--2010 天然气可采储量计算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页岩气shale gas赋存于富含有机质的页岩层段中,以吸附气、游离气和溶解气状态储藏的天然气,主体上是自生自储成藏的连续性气藏;属于非常规天然气,可通过体积压裂改造获得商业气流。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全链条管理的实施意见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全链条管理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2.04•【字号】赣府厅发〔2024〕2号•【施行日期】2024.02.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全链条管理的实施意见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五届四次、五次全会部署要求,围绕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进一步提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及管理水平,推动我省由矿业大省向矿业强省迈进,助力高质量发展。
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加强矿产资源全链条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强化规划引领管控(一)优化勘查开发区域布局。
落实各级矿产资源规划,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统一规划,统筹矿产资源禀赋、产业发展现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等因素,加大钨、锑、锡、钼、铜、金、钒、稀土、锆、铌、钽、锂、金、萤石、晶质石墨等战略性矿产,及地热、矿泉水、硅石等优势矿产勘查开发力度,明确重点勘查开发区域,建设赣北沿江、环鄱阳湖、赣东北、赣西北、赣中南5个各具特色、互为补充、共同发展的矿业经济区。
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根据资源禀赋、紧缺程度和相关规划,制定年度区块出让计划,报同级政府同意后实施,实施过程中可动态调整,新矿业权出让后应及时报上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责任单位: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林业局、省地质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
以下均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落实,不再列出)(二)强化三条控制线管控。
坚持底线思维,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区域应优先避让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确实无法避让的,按照有关规定实行差别化管理。
扎实推进矿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战略性和紧缺、优势矿产勘查开发,已依法设立和新立铬、铜、镍、锂、钴、锆、钾盐、(中)重稀土矿等战略性矿产探矿权,允许在办理探矿权登记后在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以外的生态保护红线内开展勘查活动,因国家战略需要开展开采活动的,可办理采矿权登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示范立项指导意见
页岩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中央高度重视页岩气资源调查工作,国土资源部积极落实中央部署,组织编制了《全国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查示范专项实施方案》,为专项的组织实施,规范页岩气资源调查项目立项工作,特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项目设置
全国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查示范专项,按照页岩气地质理论和评价方法研究、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包括潜力评价、重点远景区调查评价、重点有利目标区调查评价)和勘查示范三个方面统筹部署。
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以沉积盆地或盆地群为单位设置计划项目,包括:盆地内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重点远景区调查评价、重点有利目标区调查评价和勘查示范等4个方面的工作项目,以利于整体从盆地演化上,研究页岩气资源的时空分布和富集规律,也便于不同类型的项目资料共享,相互促进。
二、重点工作内容
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以盆地或盆地群为单元,按类型、分层系,以富含有机质页岩为评价对象,进行潜力评价。
主要以野外地质调查和非地震物探为主,必要时部署二维地
震,实施少量调查井。
建立富有机质泥页岩层系地层剖面;分析和总结构造格局、富含有机质页岩的时空分布规律,获取地质评价基本参数(包括:TOC、Ro、有机质类型、热解分析、含气性、岩石矿物组合和结构),编制沉积盆地构造格架图、岩相古地理图、富有机质泥页岩等厚图及埋深图、TOC图、Ro图。
评价页岩气资源潜力,提出页岩气远景区。
原则上盆地内重点二级构造单元有1口调查井控制。
重点远景区评价:以含气页岩为评价对象,以详细地质调查为主,辅以二维地震、调查井或参数井,确定含气页岩层段分布,建立含气页岩层系精细剖面;基本查明含气页岩层段的分布,岩石矿物学及物性特征,研究气体赋存与富集方式,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及微裂缝发育等特征;获取有机质丰度、类型、热演化等有机地化参数。
开展盆地模拟分析,研究页岩气富集规律,确定含油气性及有效含气页岩层分布,估算页岩气资源量,优选和评价有利目标区,分析勘查开发前景。
编制远景区含气页岩层系岩相古地理图、含气页岩层段等厚图及埋深图、含气页岩层系精细剖面图、TOC图、Ro 图、四性关系图(岩性、物性、电性、含气性)、资源评价图。
原则上每个重点远景区有3-5口调查井控制,有地球物理资料控制构造和地层展布。
重点有利目标区评价:以页岩气储层为评价对象,开展储层综合评价研究,以二维地震和钻探为主(调查井和评价井),控制页岩气储层的空间分布。
开展页岩气储层表征与建模,掌握储层评价参数特征、含气性空间变化特征;开展水文地质调查及保存条件研究;开展页岩气渗流机理研究与产能预测评价;初步开展页岩气开发经济性评价及页岩气勘查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计算页岩气可采资源量,圈定勘查开发靶区。
编制调查区含气页岩储层评价图、含气页岩层段等厚图及埋深图、TOC图、Ro图、含气量分布图、四性关系图(岩性、物性、电性、含气性)、资源评价图。
原则上每个目标区有5-8口调查井和1口评价井,有必要的地震、测井储层识别工作。
勘查示范工程:与企业合作,优选典型地区实施勘查示范工程。
施工勘查示范井及压裂试采试验,探索总结不同类型的页岩气勘查技术方法,获取技术评价参数,评价开发的经济性。
开展页岩气勘探开发环境评价。
中央财政主要用于配合示范工程的科技攻关和勘查技术的推广应用。
页岩气地质理论与评价体系研究:重点研究不同类型(海相、过渡相、陆相)页岩气的形成机理和富集条件;建立我国不同类型页岩气成藏模式。
研究不同类型页岩气评价
方法,建立页岩气资源评价体系。
页岩气勘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试验:针对不同地质地貌条件,开展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查关键技术、页岩气地球化学勘查关键技术、页岩气钻完井关键技术、页岩气压裂关键技术攻关。
开展页岩气勘探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
页岩气测试关键技术研究及实验室建设:针对我国页岩气资源地质特点,开展页岩有机地化参数测试、储层物性及微观结构、储层岩石力学性质、含气性测试等实验测试技术研究,逐步形成页岩生气潜力评价、孔隙结构与储气能力评价、页岩含气性评价、储层可改造性评价等方面的实验测试能力和先进技术装备系列。
建立页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全国页岩气调查评价综合研究:承担页岩气资源调查专项组织实施与业务管理工作,编制页岩气调查评价工作规范与标准,跟踪页岩气调查评价专项工作部署与进展,开展页岩气调查评价部署研究。
开展页岩气调查评价成果集成和综合研究,编制全国页岩气调查成果图件,建立全国页岩气资源数据库。
开展页岩气资源管理政策法规研究,为油气资源管理提供支撑。
开展国外页岩气动态跟踪研究,开展页岩气国际交流。
三、项目落实
鉴于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在我国刚刚起步,在项目组织实施上要认真贯彻落实地质找矿新机制,充分调动地调、科
研、院校、企业的积极性,建立产学研联合的项目团队。
1.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示范按照专项组织实施,计划项目设置和工作项目部署按照《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示范专项实施方案》统一布局。
2. 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项目,由计划项目牵头单位负责组织区内资源潜力评价、重要远景区调查评价、有利目标区调查评价等工作项目,拿出具体工作方案,经资源评价部同意后,按地调局有关要求进行论证。
3. 勘查示范工程项目,涉及与地方合作,受资源评价部委托,由局油气中心(筹建组)统一与地方和企业联系,制定工作方案,经资源评价部同意后,按地调局有关要求进行论证。
4. 页岩气地质理论与评价技术研究项目,积极鼓励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局将组织会议专题论证会议,以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落实工作项目。
5. 页岩气勘查技术研究及应用试验项目,积极支持局属专业所(中心)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参与和申报项目。
6. 页岩气测试技术研究及实验室建设项目,由局油气中心拿出具体方案,局研究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