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二)
蔬菜温室大棚种植技术

蔬菜温室大棚种植技术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技术,它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它深受人们喜爱,因为在任何时间都可吃到反季节的蔬菜。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蔬菜温室大棚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蔬菜温室大棚种植技术大棚只有春季茄果类的早熟栽培,一年只利用4─5个月,利用率及效益不高。
如果在秋冬季和夏季也利用大棚进行栽培、育苗及留种,可提高生产效益。
(一)育苗─栽培型;其特点是冬季育苗→春季早熟栽培→夏季育苗→秋冬季栽培。
冬季育苗一般在11月至翌年的3月中下旬,培育茄果类、瓜类和豆类秧苗。
3月中下旬定植,进行春季早熟栽培。
夏季6─8月份培育秧苗,如甘蓝、花椰菜、番茄等。
秋冬季栽培秋番茄、黄瓜、叶菜、芹菜、葱蒜等。
(二)栽培型:以栽培蔬菜为主,结合育苗。
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春季早熟栽培茄子、番茄、黄瓜、辣椒等,夏季种植速生蔬菜,秋季栽培黄瓜、番茄、甘蓝、花椰菜,冬季栽培芹菜、菠菜、生菜、葱蒜类蔬菜;二是间套作,春季进行番茄、辣椒早熟栽培,4─5月份在大棚拱杆旁种植丝瓜任其沿拱杆爬蔓,或在番茄生长后期,在畦边定植冬瓜,利用番茄的支架爬蔓;秋季种植生菜、菜心等;冬季进行育苗。
(三)留种制种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以春季茄瓜类留制种为主,其茬口方式有冬季育苗→春季制留种→秋季栽培芹菜、甘蓝等;一种是以冬春季十字花科自交不亲和采留种为主,夏季进行育苗、秋季栽培茄瓜类蔬菜。
大棚栽培蔬菜几种形式(一)春季夏菜早熟栽培茄瓜类蔬菜早熟栽培是大棚栽培应用最普遍的项目。
露地栽培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定植,5月上旬至7月收获。
大棚栽培可提前在1─3月定植,3月下旬至7月收获。
上市早、产量更高,开花结果期延长,经济效益明显。
另外还可根据市场需要,提早播种苋菜、木耳菜、空心菜等喜温绿叶蔬菜,提早上市。
1、品种(组合)选择:番茄早熟品种选用早丰、日本大红×矮红;中熟种选用浙杂5号、苏抗4号、5号等,甜辣椒选用熟性早、抗病、丰产而且适销对路的优良品种。
温室黄瓜栽培技术

温室黄瓜栽培技术黄瓜既是水果又是蔬菜,各地普遍栽培,广泛种植于温带和热带地区,但目前许多地区均有温室或塑料大棚栽培。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来介绍温室黄瓜栽培技术。
一、播种育苗选择优质的种子,应对种子进行处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首先,将种子放在温水中浸泡,水温在50-60℃之间,浸泡时间5h左右即可。
其次,对种子进行消毒,可利用浓度为0.1%的多菌灵盐酸液浸种,浸泡1h后清洗,放在清水中浸泡4h,避免种子携带病菌,提高种子发芽率。
从播种至子叶出土,需要维持较高的温度,当所温到15℃时,上大棚围裙;当气温到10℃时,傍晚小拱棚开始盖草帘。
二、适时定植大棚套小拱棚加地膜、草帘栽培,于2月中旬至3月上旬,当苗龄40—45天,株高15—20厘米,有5—6片真叶时定植。
一般每畦栽二行,株行距40—60cm,每亩栽2500-2700株。
三、田间管理1、肥水管理定植前半个月畦中开沟施入基肥,每亩施栏肥1500公斤,人粪尿1000公斤,复合肥45公斤。
定植活棵后,每亩施人粪尿1000公斤,15天后再追肥一次。
黄瓜生长快,肥水供应要及时,施肥方法采用“薄肥勤施”、”少量多餐”的原则,一般每采收两次追肥一次。
整个生长期要保持土壤湿润。
进入盛瓜期后,根据土壤含水量,每隔1—2周浇水、灌水一次。
2、温度的控制定植后要保持较高棚温,以利缓苗。
缓苗后加强保温、防冻和通风、防热烧等措施。
一般晴天,白天棚内气温达到28—30℃时通风;阴天,适当通风,保持温度20℃左右,夜间棚温15℃(不低于10℃),大棚内小拱棚上的草帘等要早揭晚盖,以增加光照。
一般小拱棚在搭架引蔓前拆去,4月下旬揭掉大棚边膜,顶膜一直保留到采收结束。
3、插架、引蔓与整枝当植株开始抽蔓、长出卷须、株高30~40厘米时,应及时插支架和引蔓。
支架可根据所拥有的材料和习惯方式插搭,形式多样,但应以稳固、抗倒伏、易于瓜蔓的攀爬、有利于茎叶的均衡分布为原则。
较常用的支架为2~2.5米长的篱竹。
温室大棚种植技术

温室大棚种植技术温室大棚种植技术在现代农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必须合理运用温室大棚技术。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温室大棚种植技术,包括土壤管理、温度控制、光照管理和水分管理。
一、土壤管理温室大棚的土壤管理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影响。
首先,需要进行土壤消毒,以预防土壤病虫害的发生。
可以选择物理方法,如蒸汽消毒,或化学方法,如农药消毒。
其次,要进行土壤肥力的调节,包括施肥和土壤改良。
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调节土壤的pH值,并添加适量的微量元素。
此外,对土壤进行适时的翻耕和覆膜,以提供充足的氧气和保持土壤湿度。
二、温度控制温度是温室大棚种植中需要重点控制的因素之一。
合理的温度可以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开花结果。
首先,要控制温室内的通风,保证空气流通。
可以利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的方式。
其次,可以使用加温设备来提高温室内的温度,如暖气、风机等。
在夏季高温时,可以利用遮阳网或喷水降温来控制温度。
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作物的温度需求进行调控,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三、光照管理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对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合理的光照管理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光合效率和产量。
首先,要保持温室内的透光性,定期清洗温室玻璃或塑料膜,以确保光线的透过率。
其次,可以根据不同作物的光照需求进行合理安排,如采取遮阳措施或使用人工照明等。
此外,还可以利用反光材料或反光膜来增加植物的光照强度。
四、水分管理水分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需求之一,合理的水分管理对温室大棚种植至关重要。
首先,要根据作物的水分需求来进行浇水,避免过湿或过干。
同时,要注意排水,防止水分积累导致根部病害。
其次,可以利用滴灌、喷灌等灌溉方式,精确供水,减少水分的浪费。
此外,还可以利用保湿材料或增加湿度的方法来提高温室内的空气湿度,促进作物的正常生长。
综上所述,温室大棚种植技术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土壤管理、温度控制、光照管理和水分管理等。
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资料大全

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资料大棚秋延后辣椒栽培秋季利用大棚生产辣椒,使辣椒延迟到元旦、春节期间上市,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品种选择辣椒秋延后栽培品种,必须是既耐高温又耐低温,抗病毒病,生长势强,结果集中,果大肉厚,产量高的品种,如洛椒四号、湘研一号、湘研三号、皖椒一号、新丰四号等。
2育苗采用遮阴,降温,防暴雨育苗。
应选择地势稍高,排灌方便,未种过前果类蔬菜的肥沃砂壤上做苗床。
播种前搭好育苗大棚,盖好大棚膜和遮阳网。
每平方米床面撒2.5%呋喃丹10g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0g,耙深5一10cm,整平畦面,即可播种。
播前要进行种子消毒,一般用10%的磷酸三钠或0.1%的硫酸铜或高锰酸钾浸泡种子15-2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洗净晾干。
7月10日至之日播种,每平方米定植棚地用种80g,每50g种子需苗床12平方米。
播种前苗床要浇透水,待水浸透后,将经消毒的种子均匀括在床面。
播籽后撒1层盖籽土,以盖没种子为度。
上面再盖报纸,报纸上盖草帘。
出苗后及时揭去报纸和草帘、中午遮阳,防暴雨,切勿喷水。
上午9时至下午5时,大棚用遮阳网遮阴,出现真叶后,喷1次托布津800-1000倍液防病。
当辣椒苗长有4片真叶时移人营养钵。
营养土用65%经灭菌的田土和35%充分腐熟的堆肥,加入1%左右的三元复合肥(15:15:15)及少量防病治虫药物,充分拌匀后堆制而成。
3定植8月下旬至9月上旬定植。
定植前建好移栽棚,盖上大棚膜。
移栽前每亩施腐熟饼肥150kg、三元复合肥35-40kg、过磷酸钙硼40-50kg,全层撒施,整畦盖地膜。
最好在下午3时后移栽,带土破地膜栽培,定植密度:株行距27x30cm,每亩4000株。
4管理4.1温度夜温低于15℃时,大棚内每畦搭小拱棚,盖小拱棚膜;低于8℃时小拱棚膜上加盖草帘,白天温度高于25℃时,大棚需通风换气。
4.2水肥以基肥为主,看苗迫肥,切忌氮肥施用过量,造成枝叶繁茂大量落花,推迟结果。
大棚蔬菜栽培技术

大棚蔬菜栽培技术大棚蔬菜栽培技术是一种利用保护性结构改善植物生长环境的种植方法,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实现高效、高产、优质的蔬菜生产。
本文将介绍大棚蔬菜栽培技术的原理、设施要求、种植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大棚蔬菜栽培技术。
一、原理大棚蔬菜栽培技术的原理基于大棚结构的保温、保湿、保气功能。
大棚内温度较室外更稳定,湿度较大,且空气流通性好,有利于蔬菜的生长发育。
同时,大棚内还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光照时间,调节蔬菜的光合作用和生长速度。
通过控制这些因素,可以为不同品种的蔬菜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其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二、设施要求1. 大棚选址选择适合大棚建设的土地是大棚蔬菜栽培的第一步。
土地要求排水良好,阳光充足,无遮挡物。
同时,要注意避开工业区、道路等污染源,以保证蔬菜的质量和安全。
2. 大棚类型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大棚有玻璃温室、塑料薄膜大棚和日光温室等。
选择合适的大棚类型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栽培需求来定。
一般而言,玻璃温室透光性好、保温性能佳,但造价较高;塑料薄膜大棚建设简单、造价低廉,但寿命较短;日光温室透光性适中,建设和日常管理都相对简单。
3. 基础设施大棚建设的基础设施包括地基、排水系统、配电系统等。
合理的地基设计和排水系统可以改善大棚内部的环境,避免积水和病虫害的滋生。
配电系统不仅需要满足大棚内的照明和通风等需求,还需考虑到蔬菜生长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
三、种植技术1. 品种选择根据自身市场需求和种植条件,选择适合大棚栽培的蔬菜品种。
一般来说,叶菜类(如生菜、菠菜)、茎菜类(如芹菜、莴苣)、果菜类(如番茄、黄瓜)和根茎类(如胡萝卜、红薯)都适合在大棚里种植。
2. 种子处理和育苗选用优质的种子,并进行必要的处理。
一般种子处理包括消毒、浸种、播种等步骤。
根据不同蔬菜的生长特点,制定相应的育苗方法,包括选用适宜的基质、控制温湿度以及合理施肥等。
3. 种植和管理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
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案

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案方案一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案一、背景、目的和意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新鲜蔬菜的需求日益增长,且对其品质和供应的稳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同时,城市化进程加快,可耕种土地面积相对减少。
在这种背景下,温室大棚蔬菜种植应运而生。
目的在于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在不同的季节都能生产出新鲜的蔬菜,满足市场的需求。
其意义重大,不仅能保障蔬菜的稳定供应,减少因季节和地域限制造成的供应短缺,还能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对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具体目标1. 在产量方面,每平方米大棚每季蔬菜产量相较于传统露天种植提高30%以上。
2. 品质上,确保所种植蔬菜的优质品率达到80%以上,例如蔬菜的色泽鲜艳、形状规整、口感好等。
3. 实现全年蔬菜供应的均衡性,每个月都能有至少三种不同类型的新鲜蔬菜产出。
三、现状分析1. 内部情况- 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一些种植户有多年的经验,但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弱;而部分新进入的种植者缺乏基本的种植知识。
- 资金投入有限。
温室大棚建设、设备购置以及种子、肥料等投入成本较高,很多种植户难以承担高端设备和优质种苗的费用。
- 管理能力不足。
在温湿度控制、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导致蔬菜生长受影响。
2. 外部情况- 市场竞争激烈。
来自不同地区的温室大棚蔬菜以及进口蔬菜都在争夺市场份额。
- 消费者需求多变。
消费者对蔬菜的品种、品质、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不断变化,需要种植者及时调整种植策略。
- 气候环境变化。
极端天气如暴雨、暴雪、高温等对温室大棚的结构和蔬菜生长环境造成影响。
四、具体方案内容1. 种植前准备- 大棚选址与建设。
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地块。
大棚结构要坚固,能抵御当地常见的自然灾害。
采用透光性好的塑料膜或玻璃覆盖,确保充足的光照进入。
- 土壤改良。
检测土壤肥力和酸碱度,根据蔬菜品种需求进行改良。
例如,种植西红柿喜欢微酸性土壤,可添加适量的腐叶土调节。
棚室豆角栽培技术2

棚室豆角栽培管理技术豆角在我国有很长的栽培历史,全国种植普遍,品种繁多。
近几年菜农利用大棚生产,成为快速发家致富的一优良蔬菜品种。
茄豆王因其产量高、抗病、抗热,豆荚少筋,荚肉厚,纤维少,商品性好,品质鲜嫩,因此被普遍种植。
要想种好豆角,首先了解豆角对环境条件要求:1、温度:豆角耐热性强,不耐霜冻,在35℃的高温下能正常生长。
发芽最低温度为8-12℃,最适温度为25-30℃,植株生育适温为20-25℃,10℃以下的低温生长受抑制,5℃以下受害,接近0℃死亡。
2、光照:豆角喜阳光,在开花结荚期间需要良好日照,如光线不足,会引起落花落荚。
3、水分:豆角要求适量的水分,但能耐旱。
种子发芽期和幼苗期不宜过湿,以免降低发芽率或幼苗徒长甚至烂根死苗。
开花结荚期要求有适当的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
土壤水分过多,不利于根系和根瘤活动,甚至烂根发病,引起落花落荚。
4、土壤养分:豆角对土壤适应性广,稍耐盐,过于粘重或低湿的土壤不利于根系和根瘤的发育。
以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壤土(PH值6.2-7.0)为好。
其主要种植技术如下:一、育苗豆角种子较小,抗寒能力弱,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精选是保证苗全、苗壮的关键。
豆角以往多采用直播,近几年大棚内实行育苗移栽法,可充分保护根系不受损伤。
便于上下茬安排,不但可以早播、早收,提前供应市场,还能保证苗全苗壮促进开花结荚,增加产量。
实践证明,育苗可比直播增加产量27.8%—34.2%,提早上市10—15天。
豆角直播茎叶生长旺盛而结荚少,育苗移栽结荚多。
也就是说豆角通过育苗移栽,可以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
从生理上讲,豆角育苗期正处在短日照下,对促进花芽分化有利,故开花结荚部位低。
育苗移栽多采用小塑料袋和纸筒(纸钵)育苗,也可采用5×5厘米营养土方块育苗,每穴2—3粒种,浇透水,注意保温和控制徒长。
育苗期要根据前茬蔬菜的拔秧期推算。
苗龄一般为20-25天。
一般在冬至前后育苗。
大棚蔬菜技术培训

大棚蔬菜技术培训第一篇:大棚蔬菜技术培训(上)大棚蔬菜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种植方式,近年来在我国广泛应用。
但是,要想种出高产、高质、高效的大棚蔬菜,必须掌握相应的技术。
本文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大棚蔬菜的基本技术。
1、地块选择首先,要选择适宜的地块。
选址应考虑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力较高的土地,并做好前期的土壤改良工作。
2、温度控制大棚里一般采用加温的方式来控制温度。
加温方法有电采暖、热水供暖、燃气供暖等。
同时,还需安装温度计、湿度计等设备,及时监测温湿度变化,并进行相应调节。
3、光照控制为了使蔬菜能充分利用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大棚的设计和布局应尽量保证每个位置都有足够的光照。
另外,要注意夏季高温时的遮阳措施。
4、水肥管理蔬菜的生长和发育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营养,因此必须进行合理的水肥管理。
一般采用滴灌、喷灌等方式进行灌溉,并在灌溉的同时添加适量的肥料。
5、病虫害防治大棚环境湿度高,容易滋生各种病虫害,因此必须进行及时的防治工作。
可以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法进行防治。
这些是大棚蔬菜种植的基本技术,如果掌握好了这些技术,相信大家能种出高产、高质、高效的蔬菜。
下一篇我们将继续介绍有关大棚蔬菜的种植技术。
第二篇:大棚蔬菜技术培训(下)接上文,我们继续为大家介绍大棚蔬菜的种植技术。
6、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种植的蔬菜品种。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优良的蔬菜品种,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选择。
7、梳理和修剪对于一些蔬菜,如番茄、辣椒等,需要进行梳理和修剪,以提高分枝和花果的质量和数量。
在修剪时要注意方法,不能过分修剪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
8、定期换土大棚蔬菜生长周期长,土壤容易老化,因此需要定期更换土壤,添加有机肥,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9、适时采收蔬菜在成熟后应及时采收,以保证蔬菜的品质和口感。
同时要注意采收的时间,避免在高温天气中采收,影响蔬菜的品质。
10、环境卫生环境卫生是大棚蔬菜生产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二)怎样修建塑料冷棚寿光市大宇舜龙农业装备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高级农艺师王老师向您讲解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塑料冷棚蔬菜生产有着土地利用率高。
成本低、结构简单、移动方便、生产技术要求不严等优点,再加之它的蔬菜盛产期恰是暖棚菜拉秧,陆地菜还没下来的空缺期,一般亩经济效益都在2000~3000元,为此,只要注意以暖带冷,都应大力发展。
发展塑料冷棚蔬菜生产的首要条件是必须有暖棚给育苗。
也就是说没有暖棚,盲目大量的发展冷棚蔬菜生产是不行的(当然有菜亩培育中心的除外),暖冷棚比一般是1:5一7。
其次是必须有水源。
再次是土地要平坦。
最后是每亩应施10一15立方米腐熟农肥。
修建冷棚最好的时间就是在土壤封冻前必须埋好立柱和绑好拱架、井同时要把绑压膜线的地锚埋好。
方向必须南北走向,这主要是防春季大风。
冷棚宽4~12m都行。
棚高是4m宽的是1.5m高。
以后是每加宽1m增高0.15m左右。
棚架间距是以80cm左右为好。
4m宽左右的小拱棚长30~40m左右为好。
而8m宽左右的大中棚可随意延长。
4m宽小拱棚可由一块塑料薄膜覆盖,由两侧低脚放风。
而8m宽以上大中棚可由2~3块塑料薄膜覆盖,由棚顶部或两侧中腰部塑料延合处放风。
4m宽小拱棚只需在棚中央埋一排立柱就可以。
而8m宽中棚就需三排支柱, 10m以上就需5排支柱。
支柱问可在往顶端下0.3m处用横杆绑固,要注意这一横杆必须在杆顶下0.3m处,严禁把横杆固定在支柱顶端,这样能保证压膜线压紧棚膜,实践证明:压膜线的松紧春冷棚蔬菜生产成功与失败的关键问题之-。
在大地封冻前,应先散施农肥后深翻作垄。
冷棚栽苗适期是终霜期前一个月左右。
而在栽苗前的一个月就要扣膜烤地。
所以终霜期。
前两个月就是冷棚的扣膜适期。
温室大棚土壤消毒的方法随着设施栽培的普及和推广,土地的利用率越来越高,这为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生产率,提供了条件。
但是,设施条件下温湿度极有利于病虫害的生长和传播,特别是土传病虫害。
如何进行温室大棚的土壤消毒现在已经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一般土壤消毒用甲醛、呋喃丹等药剂消毒,这不但需要一定的经费开支,而且药剂的残留对人体的健康不利。
现在介绍一种既省钱效果又好的消毒方法——太阳能消毒方法。
每年将用旧的废薄膜收好留作土壤消毒用,在7、8月份利用太阳直射时间长温度高来进行土壤消毒。
具体方法为:每667平方米施入碎稻草1000—2000kg、生石灰30-60kg(pH6.5以下,如pH6.5以上用同量的硫铵),深耕,整地成宽60—70cm、高30cm的小厢,这主要是为了增加地表面积使地温升高快。
厢面上盖上旧薄膜,沟内灌满水至厢面湿透为止。
将温室大棚天膜盖严密封7d以上(天气晴好时为7d,如阴雨天多时间要加长),采用该方法地表温度可达80℃以上,一般的病虫都能杀死。
这种消毒方法因为室棚内温度高,要将室棚内的不耐热的物品搬出室棚外。
降低湿度预防棚室病害每种病害都需有适宜的发病环境条件,在棚室管理中尽量避免出现发病的环境条件,既可防病于未然,又省下了打药的成本,避免了农药污染。
湿度是多种病害发生的关键条件,棚室内防病要以降低湿度为中心。
1.浇水。
播种前、定植后要浇足底水,缓苗后浇足缓苗水。
尽量减少在生育期浇水,防止生长期过频的浇水降低地温、增加空气湿度。
生长期如需浇水,可开沟灌小水,切忌大水漫灌。
2.覆盖无滴膜。
棚室由于内外温度差异大,棚膜结露是不可避免的。
普通塑料薄膜表面结露分布均匀面广,因而滴水面大,增加空气湿度严重。
采用无滴膜后,表面虽然也结露,但水珠沿膜面流下,滴水面小,增加空气湿度不严重。
3.垄作覆盖地膜。
垄作覆盖地膜可保持土壤水分,减少蒸发,降低空气湿度。
灌溉时用膜下灌水法也可降低空气湿度。
4.合理密植,利用大小行栽培。
棚室内定植密度勿过大。
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尽量采用大小行栽培,以利通风透气,降低空气湿度。
5.中耕松土。
浇水后及时中耕松土,可减少蒸发,保持土壤水分,减少浇水次数,降低空气湿度。
6.通风。
在保证温度适宜的前提下,及时通风,排出湿气,可有效地降低棚室内的空气相对湿度。
7.浇水时间。
寒冷季节浇水,应选在晴天上午进行。
浇水后立即密闭棚室,提高温度。
等到了中午和下午时再加大通风,排出湿气。
8.减少传播病害途径。
蔬菜病害的病菌从越冬、越夏或病株中心传染到其他植株,都有一个或数个传播途径。
在管理中阻断这些途径,可减轻病害的流行。
以芹菜为例:菌核病、早疫病、斑枯病等病害均依靠水滴传播,在栽培中防止水滴形成即可减轻病害的流行传染;软腐病、病毒病等主要依靠农事操作、接触传播,在田间管理时,尽量避免病、健株的交叉接触,减少病害的大流行;病毒病主要依靠蚜虫传染,及时防治蚜虫可减少传染。
采用十个小技巧可使棚菜获高效改用或采用一些小技巧,能改善棚内蔬菜的生长条件,提高产量和品质。
采用以下几个小技巧,可以明显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一、园土消毒:每平方米床土用3-5克多菌灵或溴化甲烷处理,以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防止土传病害的发生。
二、双层覆盖:在大棚内覆盖地膜或增设小拱棚。
覆盖地膜可使土表土壤温度提高2℃,增设小拱可使蔬菜生长环境的气温保持在15℃以上。
三、改进架膜方式:用铁丝代替竹竿、竹片架膜,用塑料绳代替竹竿为攀附物,能减少遮光度,提高光合效益。
四、改进灌水方式:采用滴灌或膜下暗灌的方式代替传统的大水漫灌,可使棚内空气的相对湿度降低10%以上。
五、选用无滴棚膜:此种植上不会凝聚水滴,适光率可达98%以上。
如用一般棚膜,可在棚膜上涂灭滴灵或每日坚持清扫,以消除膜上水滴,增强光照。
六、撒草木灰:在大棚经常撒干草木灰,可抑制猝倒病、立枯病等病害的发生,促使蔬菜健壮生长。
七、增施二氧化碳。
在棚内燃烧沼气,既提高了棚温,又增补了二氧化碳气体。
八、设置反光幕。
在棚室后墙设置反光幕,下端垂直地面,能增强弱光区的光照,提高2℃-3℃地温。
九、施用生长调节剂。
正确使用外源性植物生长激素,可促进植株生长,防止落花落果。
十、巧妙施药。
采用粉尘、烟雾等施药方法,既没有喷雾施药法湿度加大的缺陷,又简便易行,且药效稳定持久。
怎样大幅度提高大(中)棚里的温度?习惯上,为了增加大中棚的保温能力,都是在其中增加薄膜的二次或三次覆盖,譬如大棚里扣小棚,小棚下覆盖地膜。
但是,近些年,为了再提高大中棚的保温能力,实现新的堵缺补淡,人们在大中棚的保温上又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
这种做法在西瓜的栽培上尤为突出。
现将其中一些做法介绍如下,可供其他有条件的地方参考。
1、大棚4层覆盖。
这一做法在山东的西瓜生产上普遍采用。
做法是,大棚跨度7米,在两侧各种1行西瓜,地面覆盖1.5米左右的地膜(增加地膜宽度主要是为了加大地面覆盖保温的范围),其上再支架小拱棚。
小拱棚上覆盖棚膜和草苫。
白天揭开草苦,晚上盖上,可提早定植上市20天左右。
2、大棚里套用朝阳沟。
朝阳沟最早是起始于西葫芦栽培上的一种简易覆盖保温形式,其做法是,采取东西向,将栽培沟处的阳土起出置于南侧。
将心土(生土)起出在北侧夯筑高埂,地面以上埂高30厘米左右。
将南侧铲的接近陡直,顶部拍平。
将基肥施入沟内,同时回填起出的阳土,土量不足时,可从南侧地面刮取。
但应形成l个低于自然地面8--10厘米的低硅。
定植后,在高埂和地面之间插上骨架,上覆盖棚膜或地膜。
再覆盖草苫或麦秸、稻草或碎草(秸秆)。
由于朝阳沟需要是东西向布置,因此最好将大中棚从南北向延长改为东西向延长。
但将大中棚调为东西向时,如果继续保留其原来的2个等棚面,就会使后部(北部)的光照明显恶化,因此需要改造为后短前长的2个不等棚面,其高点一般居于后部1/3处比较适宜。
朝阳沟夜间盖草盖苫,白天揭开,由于北侧土墙的反射和蓄热,其提早的效果也20天以上。
与上一种形式相比,它可以采用碎草覆盖,节省了棚膜和地膜。
节能温室栽培模式根据大庆市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的性能、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和市场需要,研究探讨了不同的栽培制度和栽培模式,初步筛选出较为充分发挥温室潜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好的茬口安排,即:秋冬茬、冬茬、春夏茬。
秋冬茬 7月20日左右-12月1日左右约130天冬茬 12月1日左右-1月25日左右约 55天春夏茬 1月25日左右-7月10日左右约170天夏季有5-10天的整地、闷棚、灭菌、消毒时间。
以上日期的划分不包括育苗时间。
基本基本的模式是:秋冬茬─冬茬─春夏茬(一)黄瓜--叶菜--番茄(叶菜)第一茬:黄瓜黄瓜选用津杂4号、津春3号等。
6月20日播种,亩播种量为150g。
1片真叶展开和 3片真叶展开时,各喷1次增瓜灵,浓度为600倍(或喷乙烯利15-30mg/kg)。
7月20日大垄(宽100cm)双行定植。
保苗3500-4000株。
8 月末根瓜采收,11月末拉秧,亩产4000kg以上。
第二茬:叶菜12月初至1月下旬生产1-2茬叶菜。
如油菜、莴苣、茼蒿、蒲公英、茴香、小白菜、蒜苗、小红丁水萝卜等。
叶菜平均亩产2000kg以上。
番茄选用西粉3号、利生1号、毛粉802等。
11 月上旬播种。
亩播种量约25g。
1月下旬大垄双行定植,保苗3300株。
花期用番茄灵25-30mg/kg醮花。
单干整枝。
每株保留4-6穗果,每穗留3个果。
4月中旬采收,7月中旬拉秧,亩产5000kg。
油菜12月末育苗,1月下旬在番茄中隔沟定植,3月中旬采收完毕,产量750kg。
此模式平均亩产量11750kg。
(二)番茄--叶菜--黄瓜(叶菜)--菠菜或白菜第一茬:番茄番茄选用毛粉802、利生1号。
6月上旬播种,7月下旬大垄双行定植,保苗3000-3300株。
单杆整枝。
9月中下旬开始采收。
11月末拉秧,亩产4000kg 以上。
第二茬:叶菜同模式(一)第三茬:黄瓜套种叶菜黄瓜选用津春4号,新泰密刺等。
12月初播种,1月下旬定植,3 月中旬开始采收。
6 月上旬拉秧。
亩产5000kg以上。
3月中旬以前垄沟内套种各种叶菜,亩产600kg。
第四茬:菠菜或白菜菠菜选用日本超能菠菜,6月上旬黄瓜拉秧后,直播,亩播种量5-7kg,畦作条播。
7月中旬拉秧,亩产1000kg。
白菜选用春夏王。
5月中旬育苗,6月上旬定植,亩保苗3000株。
7月中旬采收完毕,亩产2000kg。
此模式平均亩产量12000kg。
(三)青椒--叶菜--甜瓜--豆角或白菜1.栽培技术第一茬:辣椒小辣椒选用湘研19号,大辣椒选用哈椒1号。
6月上旬播种。
7月20日定植。
9月中旬采收。
11月末拉秧,亩产3000kg以上。
同模式(一)第三茬:甜瓜甜瓜选用齐甜1号。
12月10日播种。
1月25日定植。
株行距60×50cm。
亩保苗2000株左右,扣地膜。
5 月初开始采收,5月下旬拉秧,亩产1500kg。
第四茬:豆角或白菜豆角选用哈豆1号、73-8。
5月10日育苗,5月下旬6月初定植,7月末采收完毕,亩产120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