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内镜外科发展史

合集下载

内窥镜检查技术和手术操作的发展

内窥镜检查技术和手术操作的发展

内窥镜检查技术和手术操作的发展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疗检查和手术操作开始应用内窥镜技术。

相比传统的手术方式,内窥镜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包括最小侵袭性、精准度更高、康复快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内窥镜检查技术和手术操作的发展历程以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第一节:内窥镜检查技术的发展历程内窥镜检查技术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在当时的胃肠检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这种内窥镜技术非常原始,只是一个简单的照明系统,不能够同时提供清晰的图像和有效的治疗手段。

20世纪初,内窥镜技术经历了一次技术革命。

发明了电气内窥镜,并且加入了一个冷光源,使得医生们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受检部位,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进行病变的诊断。

此后,在内窥镜镜头、光源、显像和机械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随着内窥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新型内窥镜和相应的器材被不断推出,例如腹腔镜、胸腔镜等。

第二节:内窥镜手术操作的发展历程随着内窥镜技术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手术开始应用内窥镜技术。

内窥镜手术不同于常规手术,不需要对患者进行开腹或者切开大口子,患者只需要在手术后休息一段时间,即可恢复正常的生活。

随着内窥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内窥镜手术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并且从胃肠科领域向外部领域扩展。

例如,常用的经皮内窥镜技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 PEG)就是一种常用的胃肠道内镜介入操作技术,其主要用于食道癌、胃癌、肠癌等疾病的分析和治疗。

此外,近年来,内窥镜手术已经逐渐进入泌尿科、泌尿外科、心血管等其他领域。

例如,经腹部入路的腹腔镜手术应用于肝、胰、胃等更深入部位的手术操作,常常可以进行更小切口的手术,减少手术疼痛和下肢肿胀,缩短术后恢复期。

第三节:内窥镜技术的未来发展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内窥镜技术的不断完善,内窥镜技术在医学界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未来内窥镜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进一步微创化和自动化。

微创意味着通过更小的口径和更细的管道进行生物结构内部操作。

外科学18外科内镜

外科学18外科内镜
胰头癌浸润至十二指肠 误诊为溃疡,抗酸治疗无效
十二指肠镜技术
结石嵌顿
自然排石
十二指肠镜技术
十二指肠憩室
基础ERCP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ndoscopic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1968年美国McCune首次报道 1978年国内陈敏章首次报道
retrograde
基础ERCP
基础ERCP
基础ERCP
基础ERCP
ercp
基础ERCP
ercp
基础ERCP
基础ERCP
疑有胆胰疾病者均为ERCP的适应证
•疑有胆管结石、肿瘤、炎症或寄生虫 •梗阻性黄疸原因不明者 •胆囊切除或胆管手术后症状复发者 •疑有胰腺肿瘤、慢性胰腺炎或复发性胰腺炎缓解期 •疑有乳头或壶腹部炎症、肿瘤或胆源性胰腺炎 •疑有胆管或胰腺先天性畸形及胆胰汇合部异常者 •疑有胰腺损伤、医源性胆管损伤 •原因不明的上腹痛疑有胆胰疾病者 •急性胆管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胰腺囊肿以往是 ERCP的禁忌证,目前已认为不是禁忌证,需及早内 镜治疗
内镜的操作
内镜的操作
内镜的操作
内镜的操作
内镜的操作
四、消化道内镜治疗技术
内镜的操作
内镜的操作
内镜的操作
内镜的操作
曲张静脉内注射法
曲张静脉旁+ 静脉内注射法
内镜的操作
内镜的操作
胆胰疾病内镜诊治技术
•胆道镜 •十二指肠镜
–ERCP(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ST(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RBD(经内镜胆管引流术) –ENBD(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 –ERPD(经内镜胰管引流术) –ENPD (经内镜鼻胰管引流术) –IDUS(胰胆管内镜超声) –EUS(内镜超声)

从内镜到微创外科手术的演变主要内容

从内镜到微创外科手术的演变主要内容

从内镜到微创外科手术的演变主要内容1 内镜历史内镜技术有悠久的历史。

1805年Bozzini完成了首例尿道内镜检查。

1865年Desormeaux首先介绍了膀胱镜的检查方法。

1869年Pantaleoni 应用膀胱镜器械完成了首例宫腔镜检查术。

直到100 年前,即1910年, Jacobaeus完成了首例腹腔镜检查。

1880年Edison发明了白炽灯,这使得内镜检查更容易操作。

1943年Fourestiere发明光缆, 1953年Hopkins’s杆状透镜的发明,使内镜光学系统进一步现代化。

之后,激光、超声能量的应用,更精准的器械发明甚至机器人技术,成就了今日我们见到的现代化内镜系统。

20世纪,泌尿科的许多内镜技术已经标准化。

自1930年后,胃肠医生也逐渐完成管腔内和腹内的内镜手术。

但是这些操作目的常常是限于诊断、活检或是做一些简单操作,如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20世纪30年代后,在美国妇产科后穹隆镜的应用还很有限。

直到1971年美国妇科腹腔镜医师协会(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GynecologicalLaparoscop ists,AAGL)成立,妇科内镜专家有了更多关于内镜技术的研讨会,交换心得。

2 内镜发展之初许多内外科技术新进展起源并发展于医学院,而后逐渐被广大医师所认识并应用。

但至少在美国,内镜技术并非如此。

首先应用宫腔镜、腹腔镜的医生并非来自医学院,他们在AAGL 年会上交流内镜检查的应用、有效性甚至新的发现,而此时许多医学院的领导并不关注这一组织。

最终还是医学院中的一些年轻骨干认识到了内镜的发展潜力,并逐渐参加AAGL,使这一技术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3 内镜的发展最初的宫、腹腔镜仅仅作为初步诊断的工具。

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宫外孕、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可获更准确的诊断,但是依然应用传统方法治疗。

宫、腹腔镜技术逐渐应用于治疗领域,得益于器械的不断发展及医生手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内镜的概述

内镜的概述

第一节
内镜的发展
一、内镜的发展史
硬式内镜阶段(1805~1932):硬式 内镜由德国人首创。 半屈式内镜阶段(1932~1957): 纤维内镜阶段(1957年至今):1954 年,英国的Hopkins和Kapany发明了光 导纤维技术。1957年,Hirschowitz及 助手在美国胃镜学会上展示了自行研制 的光导纤维内镜,首创了纤维胃镜和十 二指肠镜。
C02是目前用于建立和维持气腹的主要气体。 其在血液中溶解度很高,370C时每毫升血液中可 以溶解0.5ml气体。因此,如果少量C02进入血液 循环,可以很快吸收、排出,不会引起致命性的 气体栓塞。C02的主要缺点是腹膜的广泛吸收。多 数吸收的C02弥散入红细胞,在碳酸酐酶作用下形 成碳酸。还有些C02直接溶于周围组织和血清中, 其溶解量取决于C02分压。这种直接吸收可以显著 增加血液中C02浓度。从理论上来讲,可以引起心 律失常和支气管痉挛、疼痛和血管扩张、腹膜可 呈炎性反应。
第一节
内镜的发展
电子内镜阶段(1983~至今): 1983年 美国Welch Allyn公司研制出电子内镜应用 于临床。电子内镜的最大特点就是内镜前 端安装了“微型摄像机”,将图像清晰显 示在电视监视器的屏幕上。其成像既不需 要物镜,也不需要通过光导纤维进合应用
第二节
器械简介
视频设备
B
冲洗吸引设备
A 基本设备
C
气腹机
基本手术器械
E
D
电切割设备
第二节 器械简介
录像机
腹腔镜
光源 摄像系统
视频设备
腹腔镜镜头
1、组成:光导玻璃纤维、一个物镜组、柱状透镜 组及反像和一个目镜 2、不同的直径:10mm、5mm 10mm直径镜管传递的光线强度比5mm镜管强5倍。 3、视角:0度镜头、30度镜头 根据手术种类、医生喜好、解剖关系选择相应 视角的镜头。

国内微创外科发展史

国内微创外科发展史

微创外科发展史和腹腔镜在腹部外科的应用现代微创外科是传统外科的一部分,更是传统外科的发展。

微创外科已经历了近百年发展史1.起源在1804年,膀胱镜由德国医师 Philip Bozzini首创,并于1805年,借助蜡烛光源通过细铁管窥视尿道,开辟了内镜的起源。

1876年,Max Nitze将铂丝制成的光源装在膀胱镜前端,把光源由体外移至膀胱内。

1901年,德国医师Georg Kelling在德国汉堡生物医学会议上报告了在活狗腹腔内充入气体后,用膀胱镜对狗的腹腔内进行检查,开始了腹腔镜起源。

1910年,Jacobacus第一次将腹腔镜用于临床检查。

l914年,将膀胱镜改良定名腹腔镜。

Kelling G的人工气腹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l924年,首次用coe制造气腹。

1934年,Ruddock的单穿刺性手术性腹腔镜问世,对宫外孕病人镜下诊断l00%正确。

l944年,法国Raoul Palmer将仅用于内科诊断的腹腔镜引入妇科,用了头低臀高位,在全麻下进行腹腔操作。

1947年,Ralmer R腹腔镜下输卵管通液和使用举宫器。

l963年,他在妇科腹腔镜下进行盆腔脏器粘连分离术和电凝绝育术。

同时德国 Kurt Serum教授发明了自动二氧化碳气腹机、气腹压力监测系统、盆腔冲洗泵和内凝器等,手术中他使用了内套圈结扎技术(end0— loop/Roede, loop)、自己发明的钩剪(hook scissors)、组织粉碎钳(tissue morcellator)等,他为腹腔镜器械和手术技巧作出了重要贡献,尽管当时的腹腔镜视野小、照明差,镜筒仅一名医师观看,但他的贡献在于体NTNN镜具有广泛的治疗价值。

1980年,美国Nezhat进行电视腹腔镜(videola— parOscopy)手术。

腹腔镜(1aparoscopy)源于希腊语,其意是通过一种内镜进行腹腔内检查和治疗。

电视腹腔镜的发明为现代腹腔镜外科揭开了辉煌的一页,不但可以供多人观看,而且可录像,制成录像带,使更多的人观看,有利于交流。

内镜治疗概述课件

内镜治疗概述课件

安全:实时监控, 避免误伤周围组织
适应症的选择
01
消化道疾病: 如胃炎、肠炎、
胃溃疡等
02
呼吸道疾病: 如支气管炎、
肺炎等
03
泌尿系统疾病: 如肾结石、膀
胱炎等
04
妇科疾病:如 子宫肌瘤、卵
巢囊肿等
05
其他疾病:如 甲状腺疾病、
乳腺疾病等
适应症的评估
1
病史:了解患者 的病史,包括症 状、体征、治疗 史等
耳炎等
06
其他疾病:如 皮肤病、肿瘤

内镜设备的组成
内镜:用于观察和 诊断的仪器
01
辅助设备: 如吸引器、 冲洗器等 06 辅助设备
05
操作台:用于控制 内镜设备的操作台
光源:提供照明 的光源设备
02 03
04
成像系统: 将内镜图 像转换为 电子信号 的设备
显示器:显示内镜 图像的设备
内镜治疗的操作方法
23Leabharlann 4影像学检查:通 过影像学检查, 如X光、CT、 MRI等,评估病 变的部位、大小、 形态等
内镜检查:通过 内镜检查,直接 观察病变的形态、 范围、组织结构 等
病理学检查:通 过病理学检查, 明确病变的性质、 类型、分期等
适应症的治疗效果
内镜治疗可
1 以减轻患者 的痛苦,提 高生活质量
内镜治疗可
内镜治疗概述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内镜治疗的发展 02. 内镜治疗的原理 03. 内镜治疗的适应症 04. 内镜治疗的风险与预防
内镜技术的起源
1806年,德国 医生Philipp
Bozzini发明了 1
内镜
1957年,日本 4

脊柱内镜技术发展史

脊柱内镜技术发展史

脊柱内镜技术发展史
脊柱内镜技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用于治疗脊柱疾病。

下面是脊柱内镜技术发展的历史:
20世纪70年代末:脊柱内镜技术起源于德国。

当时,医生利
用胃镜的原理,发展了一种用于检查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内镜技术。

20世纪80年代初:脊柱内镜技术在德国推广开来,被应用于
脊柱神经根和腰椎间盘疾病的治疗。

该技术通过一个小孔径的内镜系统,可直接观察脊柱病变部位,进行诊断和手术治疗。

20世纪90年代:脊柱内镜技术得到进一步改良和发展。

通过
引入显微镜、摄像机和高清显示器等设备,提高了手术可视化和操作的精确性。

2000年代:随着高清数字图像技术和微创手术设备的不断改进,脊柱内镜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该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管狭窄、脊柱肿瘤等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时间短等优势。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脊柱内镜技术不断演变和完善。

例如,引入了激光技术、导航系统和机器人辅助手术等创新技术,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总结起来,脊柱内镜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最初的实验阶
段到现在的成熟应用阶段。

它在脊柱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康复。

第一章 内镜外科发展史

第一章  内镜外科发展史

第一章内镜外科发展史近十余年来,随着内镜手术技术的发展,外科学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微小创伤和美观成为当代外科疾病治疗的发展方向。

内镜外科技术已经渗透到外科学领域几乎所有盼分支学科。

然而,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无数学者长期锲而不舍地努力的结果。

守镜外科的发展同样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原始的古代内镜发展到能进行各种手术操作、具有电子摄像装置的现代内镜手术系统。

第一节内镜发展的早期阶段一、古代原始的内镜最早用于窥视深部器官的器械是肛门镜。

希波克拉底在有关瘘管的论述中提到了最原始的内镜,肛门镜的应用。

要想清楚地看到深部器官,必须要有导光系统。

德国的Philipp Bozzini最早发明了将烛光导引至深部器官的设备。

他将蜡烛放在一个小室中,一端是目镜,另一端连接不同尺寸的镜管。

在这套设备中还安装有反光镜,可以用于观察诸如口腔、声带和肛门等管腔。

蜡烛燃烧时会产热,同时会产生黑烟。

在光源室的上方还要有通气孔。

尽管 Bozzini的发明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他毕竟是第一个照亮和观察深部器官的人。

Pierre Segalas发明了一系列类似的实验仪器用于观察膀胱。

1853年,Desormeaux介绍了检查生殖泌尿系统的内镜系统。

其光源是酒精和松节油的混合物。

光束由反射镜反射后进人镜管。

他是第一个用带有反射镜的透镜来增加光照强度的学者。

l860年牙科医师Julius Bruck将炽热的白金丝放在水封套中,从而实现了远距离照明系统,这也是第一只用电流来照明的内镜。

这个装置可以被看作爱迪生所发明的白炽灯泡的前驱。

其后Kussmul利用反射的日光取出食管异物。

Bevan用反射的烛光取出食管异物,并对食管狭窄进行了描述。

二、具有放大作用的内镜毫无疑问,用照明不良和仅具有钥匙孔样视野的内镜来观察深部器官具有极大的局限性。

Max Nitze认识到要想方便、相对安全,并且疼痛较轻的导入内镜,检查者需要把眼放在内镜的目镜上,同时这支内镜需要远距离光源;目标区需要适当放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内镜外科发展史近十余年来,随着内镜手术技术的发展,外科学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微小创伤和美观成为当代外科疾病治疗的发展方向。

内镜外科技术已经渗透到外科学领域几乎所有盼分支学科。

然而,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无数学者长期锲而不舍地努力的结果。

守镜外科的发展同样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原始的古代内镜发展到能进行各种手术操作、具有电子摄像装置的现代内镜手术系统。

第一节内镜发展的早期阶段一、古代原始的内镜最早用于窥视深部器官的器械是肛门镜。

希波克拉底在有关瘘管的论述中提到了最原始的内镜,肛门镜的应用。

要想清楚地看到深部器官,必须要有导光系统。

德国的Philipp Bozzini最早发明了将烛光导引至深部器官的设备。

他将蜡烛放在一个小室中,一端是目镜,另一端连接不同尺寸的镜管。

在这套设备中还安装有反光镜,可以用于观察诸如口腔、声带和肛门等管腔。

蜡烛燃烧时会产热,同时会产生黑烟。

在光源室的上方还要有通气孔。

尽管 Bozzini的发明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他毕竟是第一个照亮和观察深部器官的人。

Pierre Segalas发明了一系列类似的实验仪器用于观察膀胱。

1853年,Desormeaux介绍了检查生殖泌尿系统的内镜系统。

其光源是酒精和松节油的混合物。

光束由反射镜反射后进人镜管。

他是第一个用带有反射镜的透镜来增加光照强度的学者。

l860年牙科医师Julius Bruck将炽热的白金丝放在水封套中,从而实现了远距离照明系统,这也是第一只用电流来照明的内镜。

这个装置可以被看作爱迪生所发明的白炽灯泡的前驱。

其后Kussmul利用反射的日光取出食管异物。

Bevan用反射的烛光取出食管异物,并对食管狭窄进行了描述。

二、具有放大作用的内镜毫无疑问,用照明不良和仅具有钥匙孔样视野的内镜来观察深部器官具有极大的局限性。

Max Nitze认识到要想方便、相对安全,并且疼痛较轻的导入内镜,检查者需要把眼放在内镜的目镜上,同时这支内镜需要远距离光源;目标区需要适当放大。

当他在清洁显微镜时,用手拿着镜头向窗外看去。

这时发现对面的教堂非常清晰地展现在他的视野中。

Nitze 立刻找到了仪器制造者和光学专家,制造了第一只膀胱镜。

这种早期的内镜是将白金丝放在玻璃套中,并用水进行冷却。

灯丝用电池烧热、点亮用于照明。

当然,这种内镜十分笨重、使用不便。

爱迪生发明了灯丝灯泡后,这种状况得到了改观。

Nitze把爱迪生式的灯泡做得很小,足以放进膀胱镜的头端。

Johann von Mikulicz 后来设计了直管胃镜。

这支胃镜长650mm,直径13mm,其远端呈角,并有一个灯泡用于照明,中间有一个通道用于注入空气。

毫无疑问,接受这种胃镜检查的病人是非常不舒服的。

三、上消化道内镜由于硬性内窥镜使用起来十分不舒服,病人非常痛苦,限制了其实际应用。

Kellin9于1898年发明了一种新型的胃镜。

这种胃镜下三分之一可以弯曲45。

,物镜窗可以旋转360。

微型灯泡和棱镜做在一起,顶端可以在一个平面向两侧弯曲l35°Albright根据尸体胃的形态作了大量的模型,终于在19世纪末完成了这件光学和机械学的杰作。

Schindler被称之为胃镜之父之一。

1936年他介绍了由光学物理学家Wolf设计的可部分弯曲的胃镜。

这种胃镜在工作端有一橡胶头,便于插入胃内。

其可曲部分的直径为l2mm,用电灯泡进行照明。

整个系统由48个透镜组成,并可提供侧面的视野。

尽管这种胃镜已经十分精确,技术上已经非常成熟,但仍有看不到的盲区。

1952年Fourestier介绍了一种具有新的光线传导系统的胃镜。

其光导系统是由直径1.5mm的刚性石英丝组成,这种石英丝可以插入一个高度抛光的不锈钢管道内,然后放入硬性内镜中。

在镜子的近端,棱镜与一个l5W的灯泡和带有反射镜的透镜系统相连。

这种光源的亮度甚至可以和现在的胃镜照明系统的光照强度和色温相媲美。

但是这种光源系统十分笨拙、易碎、复杂,且难以维护。

然而,由于这种石英柱系统光照强烈,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内镜照片。

内镜医师都认识到保留有兴趣或少见的内镜照片以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性。

20世纪初,Nitze明了一种在其末端有一个照相装置的膀胱镜,拍摄了许多膀胱病理改变的照片。

l938年Henning和Keilhack用Schindler胃镜拍摄了第一张胃的彩色照片。

之后芝加哥的Hollinger和Brubaker用高亮度光源和16mm摄像机拍摄了第一套高质量的气管树、喉和食管的电影胶片。

(朱江帆) 第二节 20世纪后半叶以来内镜系统的发展一、内镜系统的突破性进步1954年英国物理学家Hopkins发明了一种新型内镜光学系统:柱状透镜系统。

Hopkin。

系统的主要优点是:①光线传导显著增强;检查者可以很容易地辨别被检查器官细微的变化。

②视角明显增宽;在同样视野下检查者可以看到被检查器官更多的部分。

③系统包含了几项改进了的光学指标及自然色再现、边缘图像质量增强技术、高解析度等。

④Hopkins内镜直径较细;这样仪器可以做得更小,进入体腔更容易、更安全。

⑤由于图像明亮、光传导增强,检查者可以用照相机、摄像机以及后来的电视系统捕捉图像和视频。

1966年被称为内窥镜之父的Karl Storz与Hopkins合作生产出第一套Hopkin。

内镜,从而开创了硬性内镜的新纪元。

如果Hopkins没有发明这个系统,腹腔镜外科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现代内镜外科的发展是与一位充满创造热情的巨匠Karl Storz的名字不可分割的。

Karl Storz一生中对内镜外科设备的发展做出了许多革命性的贡献。

l956年他发明了体外电子闪光装置;l960年发明了冷光源;l966年与Hop kins合作制造出Hopkins杆状透镜系统;1970年发明了泌尿系统的超声碎石机。

Storz公司生产的腹腔镜设备和器械,以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和良好的性能,赢得了广大外科医师的信任和好评。

为此美国胃肠内镜外科医师学会授予他“内镜检查技术先驱”奖。

Hopkins和荷兰物理学家van Heel都在《自然》杂志发表了可弯曲的光学系统的文章,标志着内镜技术的另一个重要突破。

l958年Hirschowitz发明了第一只可弯曲的胃镜,于是在胃肠病学领域产生了完全新型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内镜医师和制造者们一直在为改善内镜的照明系统而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l930年妇产科医师Lamm发现把几微米直径的纤维丝集合成束并弯曲时,光线照样能够从中传导。

直到l950年这个发现才引起人们的重视。

而现在人们都知道光纤是每一只可弯曲内镜的标准组成部分。

没有很好的排列整齐的光纤只能用于传导光线;只要在其两端都排列整齐,就可以用来传递图像。

Lamm发表这篇报告不久,Hopkins就在荷兰的一次学术会议上展示了第一只可弯曲的胃镜。

1960年Karl Storz发明了远距离冷光源,即通过纤维光缆将光线送到要检查的部位。

这项新技术使内镜检查技术得以更新,避免了以往白炽灯泡光源过高的热量对组织的损伤,增强了照明部位的亮度。

淘汰了置于内镜末端的易碎而且放热的白炽灯泡。

同时Karl Storz 还发明了第一架体外电子闪光仪,通过这种远距离电子闪光设备,内镜医师能够很方便地经内镜进行体腔内摄影,获得前所未有的高质量图像资料。

二、电视监视系统在过去的50年中,电视技术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对内镜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毫无疑问,从内镜的小小目镜观察病变十分易于疲劳。

不同检查者对病变的描述会有很大不同。

用电视监视器显示内镜观察的图像,检查者可以用双眼在适宜的距离观察放大了的图像,能够发现细微的解剖异常和病理改变。

l司时一组医生可以同时观察电视图像,有利于共同协作进行复杂的操作。

电视图像可以录在录像带上留作资料,事后进行分析、交流。

因此电视监视器已成为内镜会诊、教学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

1956年Soulas首先报告了电视支气管镜检查的黑白录像资料。

当时的摄像机还非常笨拙,操作十分不便。

1960年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一家医院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内镜用微型电视摄像机,这架摄像机宽45mm,长l20mm,仅重350g,可以很方便地和内镜的目镜连接。

但是因为这种摄像装置仅能显示黑白图像,所以未得到广泛应用。

藕电(CCD)图象传感器的引入使内镜图像显示技术发生了重大突破。

1985年有人在胆管探查手术中使用了连接有CCD 芯片摄像机的胆道镜。

Berci于1986年报告了使用微型摄像机进行电视腹腔镜检查的资料。

从此电子图像系统不断改进,已成为内镜操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三、软镜的发展随着光纤传导技术和电子图像系统的不断成熟,软镜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微型芯片被插入了内镜的工作端,器官内的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在显示屏上,而且图像质量有了明显改善。

现已成为直径较大的软镜(8mm~12mm)的标准配置。

计算机数据系统的引入使得这一系统更有实用价值。

随着内镜导光系统的不断完善,以及内镜技术与电子显像技术的结合,使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宽。

电子纤维胃镜、结肠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和纤维胆道子母镜相继问世。

利用纤维胃镜和结肠镜,不仅可以诊断胃和结、直肠疾病,还可以切除息肉、取出异物、进行食管静脉曲张的套扎等治疗。

纤维胆道镜已经成为现代胆道外科必不可少的工具,已被广泛用于术中肝胆管病变的探查、结石的取出,以及术后胆道残余结石的处理。

利用纤维十二指肠镜进行逆行胰胆管造影,可以在术前获得清晰的胰胆管树的图像,可以切取活检诊断乏特壶腹部的肿瘤,也可以进行Oddi括约肌切开,取出胆管内结石,或放置胆道支架,以缓解阻塞性黄疸。

应用胆道子母镜可以在括约肌切开后,将较细的子镜插入肝内胆管,进一步明确肝内胆管疾病的诊断。

总之,内镜技术已成为普通外科领域疾病诊断和治疗必不可少的手段。

(朱江帆) 第三节腹腔镜外科的历史19世纪末,德国外科医生Kelling描述了称之为腹腔镜检查的操作。

他首先进行了动物实验:建立了气腹,置入了一个穿刺套管,然后在腹腔插入Nitze膀胱镜。

在开展腹腔镜检查的初始阶段,建立气腹时所用的气腹针是十分危险的,很容易损伤肠管。

而且建立气腹后不容易维持,注入腹腔的气体很容易逸出。

1918年德国的0tto Goetze报告了用于诊断性放射学检查的气腹针,并建议在作腹腔镜检查时用这种针建立气腹。

1938年匈牙利的Janos Veress发明了带有弹簧的穿刺针,用于引流胸腔的脓肿、积液和气体。

Veress针在穿过筋膜等较硬的组织时,弹簧会退回,以利于锋利的针尖穿透组织。

当遇到较软的组织时,由于弹簧芯的作用,针尖变钝,不会损伤肠管等软组织。

Veress当时并没有推荐在腹腔镜检查时应用这种穿刺针。

但后来Veress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