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垃圾围城现象的思考共30页文档

合集下载

对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现状的思考

对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现状的思考

对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现状的思考摘要自1978年社会开放以后,随着人口流动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逐年加快,我国城市规模普遍越来越大,城市垃圾的处理、利用随之成为让管理部门头疼的难题。

本文拟就此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城市;垃圾;现状;思考有城市的地方就有垃圾,城市垃圾处理的难题也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加重。

自1978年社会开放以后,随着人口流动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逐年加快,我国城市规模普遍越来越大,城市垃圾的处理、利用随之成为让管理部门头疼的难题。

1 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现状作为全世界被垃圾围困最严重的国家,中国人均每年垃圾产量已达440kg,有2/3的城市都苦于应对每天源源不断的垃圾。

2010年,全国年垃圾清运总量已超过1.57亿t,并仍以8%的速度增长。

而从垃圾处理来说,我国城市垃圾的集中处理量约为1.12亿t/d,集中处理率约为71.3%,完全达到无害化处理的比例则更低。

目前全国无序堆放的垃圾已达60 亿t,严重威胁着大气安全和地下水资源质量。

就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而言,目前我国采用的主要是三种。

1.1卫生填埋卫生填埋是城市生活垃圾的最终处置方式,是城市必备的保障手段。

这种方式由于投资和运行费用比较低,所以长期以来是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但是露天堆放、自然填沟和填坑这样的方式侵占了宝贵的城市土地资源,对环境也造成了难免的的危害。

虽然近年来我国垃圾填埋处理技术有一定发展,建立了一批较为完善的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较为有效地防止了垃圾渗滤等问题,但大部分城市在填埋场场底防渗、填埋气体收集利用等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

另外这种处理方式对地理和社会环境有较大要求,随着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对在自己住宅附近兴建垃圾填埋场也越来越反对。

1.2高温堆肥所谓高温堆肥,是使垃圾中的有机成分降解进入土壤,从而增加土壤肥沃性的一种垃圾处理方式。

这种方式相对于填埋处理来说,显然更环保,工艺也更加简单,但问题在于它只能处理垃圾中有机成分,因此应用范围大打折扣。

关于中国城市垃圾问题的几点思考

关于中国城市垃圾问题的几点思考

关于中国城市垃圾问题的几点思考【摘要】近年来,中国在经济飞速增长的同时,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城市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垃圾,这些垃圾既是废弃物,又是大量的资源。

如何对它们进行很好的处理和利用?笔者对此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城市垃圾环境政府环境和发展是21世纪的主题,随着物质文明程度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工业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越来越多。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GDP的年增长率为8%左右,而城市垃圾的增长速度超过10%。

根据世界银行的中国环境公报测算,环境污染每年给中国大陆造成的损失高达540亿美元,几乎抵消了GDP的增长。

而在世界资源研究所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报告中世界城市污染最严重的排序,中国城市占了80%。

目前,由社会发展产生的城市垃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已经成为危害生态环境、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

一、城市垃圾定义城市垃圾是城市中固体废物的混合体,一般可分为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三大类。

据报道,中国约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围城的困境。

中国城市垃圾的年产量近1.5亿吨。

这些垃圾绝大部分是露天堆放,不仅影响城市景观,同时污染了与我们生命至关重要的大气、水和土壤,对城镇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并且还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

二、通用的城市垃圾处理办法国际上,人们在垃圾管理的初期阶段,把注意力主要放在末端治理上,提出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三原则。

传统的城市垃圾处理方法有填埋、堆肥、焚烧等,但无一例外这些方法都有各自明显的优缺点。

在取得了许多经验和教训后,人们又提出了控制废弃物污染的3R(Reduce,Reuse,Recycle)原则,体现废弃物从摇篮到坟墓(Cradle to Grave)的全新管理理念。

1.填埋处理直接填埋法是将垃圾填入已预备好的坑中盖上压实,使其发生生物、物理、化学变化,分解有机物,达到减量化和无害化的目的。

填埋是大量消纳城市生活垃圾的有效方法,也是所有垃圾处理工艺剩余物的最终处理方法。

调研报告:关于破解“垃圾围村”困境的思考

调研报告:关于破解“垃圾围村”困境的思考

调研报告:关于破解“垃圾围村”困境的思考近年来,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保护环境、追求绿色发展业已成为全体社会民众的共同心愿。

相应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护农村生态,不仅是无数农民的真实诉求,而且也是实现农村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

但笔者在实地调研中却发现,许多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非常严重。

更为严重的是,很多农村不仅要承担内生性的垃圾处理,而且还要承接众多城市垃圾。

正如,许多新闻媒体报道的那样,“垃圾山”、“垃圾围村”问题已经成为农村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难关。

与此同时,日益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还正在不断损害农民的身心健康。

因此,尽快寻找“垃圾围村”的原因,对症下药、予以针对性的解决,已经成为真正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必要工作。

一、“垃圾围村”的现状与危害历经多年的新农村建设,许多农村的风貌有了较大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我们不可否认,当前许多农村却正面临着“垃圾围村”的严峻挑战。

事实上,农村面临的环境污染压力非常大,各种垃圾不断增加。

且时下的农村垃圾不仅包括农民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垃圾,而且更大的一部分是由城市向农村转移而来的。

在此情境下,伴随城市垃圾向农村的过度转移以及农村垃圾处理进程的缓慢,不少农村已经变成了“垃圾山”、“垃圾村”,这使得许多农民的居住生活环境非常恶劣。

此外,我国垃圾处理的现代化程度不高,一些较为先进的垃圾处理设施在农村也比较短缺或使用不充分。

当前,农村往往采取就地掩埋的方式处理垃圾,这种方式不仅会引发空气污染,而且还极易引发土地污染等二次性污染。

近年来,许多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农村的垃圾污染问题有明显加剧的趋势,不仅严重危害了农民的身心健康,而且还严重阻碍着农村整体风貌的改善。

一方面,在“垃圾围村”的情况下,农村人居环境非常恶劣,农民患上各种疾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原先居住在农村垃圾场附近的农民大部分都离开了原先的住宅,因为居住原地的风险性过高。

另一方面,建设美丽乡村和新农村都要求不断改善农村的整体风貌,尤其是要注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但在“垃圾围村”的情形下,这一工作无法得到真正的推进。

高中关于环保题材作文素材纪录片垃圾围城观后感

高中关于环保题材作文素材纪录片垃圾围城观后感

高中关于环保题材作文素材纪录片《垃圾围城》观后感王久良,这个其貌不扬的男人,他用了两年的时间,拍摄了《垃圾围城》这个纪录片,共走访460多座垃圾场,记录了垃圾的去向。

片中一幕幕触目惊心,这些垃圾都是出自我们之手,隔着屏幕,虽闻不见垃圾刺鼻的气味,内心却波涛汹涌,充满对世界的愧疚,是我们,过度浪费、随意丢垃圾、没有环保意识,是我们,高估了地球的承受力,一次次的触及它的底线,是我们,造就了自食其果的恶果,随意丢的垃圾又换了一种方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看到那巨大的垃圾场,充斥着刺鼻的气味,填满了一个个大坑,一条条河流,我的内心隐隐作痛,处理垃圾的方式有填埋、焚烧、处理,填埋地下会造成土质的污染,形成一个个巨大的填埋场,占用大量的土地,长年累月的垃圾埋葬几米厚,又会被重新投入使用,建盖学校,工厂,住宅,或者建大棚种上蔬菜,又会进入我们的肚子,我们吃进去的东西已不在健康,癌症、不孕不育等病症,越来越多的出现,是人类的悲哀,也是自己种的恶果。

焚烧会造成大量的有毒气体,排入大气中,污染环境,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雾霾越来越严重,大气污染难以根治,我们生存的环境越来越恶劣,人们心里越来越恐慌,活着难道真的只是为了追求物质?我们的健康真的只是一文不值?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城市人可能都会发现水质越来越差,甚至是显而易见的,为什么?成千上百顿的垃圾填埋了河流和地下,造成水质的严重污染,即使经过处理,饮用水也依然难喝且不健康,王久良在走访时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由未知的黑色物质覆盖的垃圾场,这些黑色物质到底是什么?他问了拾荒者,却没有一个人告诉他,后来他才得知,这些黑色的物质是由污水处理厂拉过来的,是处理污水排出的物质,那些是污水里最脏的东西,一车一车的运过来,这些经过处理后的水就是我们的饮用水,它不再是我们以前所能喝到的带点甜味的山泉水,不再是清澈的河水,不再是干净的地下水,就是这些即使是经过处理,也不再健康的水,进入我们的食道,进入我们的身体。

“垃圾围城”的法学思考——兼从环境伦理学和经济学的视角

“垃圾围城”的法学思考——兼从环境伦理学和经济学的视角
之急。
关 键 词 : 市生 活 垃圾 ; 城 环境 伦 理 思 想 ; 济 手段 经
中图分类号 : F D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7 2 42 1 )6 1 4 0 10 —36 (00 0 —05 — 4
城市 生活垃圾是 固体废 弃物 的一种 。根据 我 国 《 固体废 物污染环 境 防治 法 》法律 意 义上 的生 活 垃 , 圾, 是指 在 日常生 活 中或者 为 日常生 活提 供服 务 的 活动 中产 生的 固体 废物 以及 法律 、 政法 规规 定 视 行 为生活 垃圾 的固体废 物 。现 实生 活 中 , 市生 活 垃 城 圾是指城市 居 民 日常 生活 丢弃 的家庭 生 活垃 圾 、 与 人们吃 喝有 关 的厨 房有 机 垃圾 及 公共 场所 垃 圾 、 环 卫部 门道路 清扫物 以及 部分建筑 垃圾 的总称 。 建设部 2 0 年 调查 表 明, 国 6 0多 座 城市 , 06 全 0 有 13以上 被垃圾包 围 。全 国城市垃圾堆 存累计侵 / 占土地 5 平方米 , 当于 7 亿 相 5万亩 。垃圾 是城市发 展 的附属物 , 不断增 长 的城 市 垃圾 使高 速发 展 的 中 国城市正在遭 遇“ 垃圾 围城” 。 早在 18 年, 93 简单 的垃圾填埋方式 , 导致北京 三环路 与 四环 路 5 平 米 以上 的垃圾堆就有 4 0 多 O 70 座 , 今 , 京 日产 垃 圾 14 0吨 , 圾 处 理 缺 口 如 北 80 垃 80 0 0吨 , 遇 “ 遭 垃圾 围城 ”】,包 括 日产 垃 圾 9 7 [ ] 76 吨的广 州等城 市 , 也将 面I 垃圾 围城” 临“ 。 面对这 一 现象 , 本文 试 图从环 境法 的角 度兼 具 环境伦理学及经济学的角度对我国与生活垃圾处理 相关的法律、 法规以及政策进行分析, 力图找出该现 象背后的原因, 为什麽发现城市垃圾问题很早 , 即, 相关 的法律法规及政 策不少 , 却还是 出现 了“ 垃圾 围 城” ?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法律建议 。

对垃圾围城现象的思考

对垃圾围城现象的思考
?北京市环卫集团安定垃圾填埋场图片摄于2010年1月北纬393747东经1163120?富含有机物的垃圾在降解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渗滤液以及沼气等臭味气体尽管投入巨资建设了渗滤液和甲烷等回收设施但仍然不能完全消除垃圾场对周边水源与大气的影响
对垃圾围城现象的思考
以北京市为例 2012201279张立勋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 这是谷歌地图上标记的 北京周边三百多个垃圾 填埋场。由亍北京大部 分垃圾都是简单的填埋 处理,在北京郊区已经 形成了垃圾围城的严重 局势。有人戏称为北京 七环。
海淀区
• 资料显示,六里屯垃圾填埋场目前处理海淀区垃圾总量的 62.8 该填埋场副场长王强对香港文匯报介绍,该场是海淀 区唯一一处垃圾无害化消纳场所,其设计处理能力為 1,500吨/天,总填埋高度50米,填埋容量约為1,200万立 方米,设计使用寿命18年。但随着海淀区垃圾量逐年增加, 该填埋场始终超负荷运转,目前该场日均填埋垃圾量约 2,300—2,500吨。他说:「照此速度,最多五、六年后就 得封场。」他无奈地表示,今后產生的垃圾则要另闢蹊徂 再行处理。
• 当前处理垃圾的国际潮流是“综合性废物管理”,就是动 员全体民众参不三R行动,把垃圾的产生量减少下来。三 个R的行动口号是:一、减少浪费(R educe );二、物尽其 用( Reuse );三、回收利用( Recycle ) • 当全社会的消费者都这样做时,生活垃圾的总量和城市处 理垃圾的负担就会大大减少,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寿命就会 延长。由此节约了土地,降低了垃圾污染的威胁,同时还 回收了资源。因此我们在加大投入的同时也要做好制度的 建设。
2009 年
2010 年
2011 年
生活垃圾产生量/ 万t
生活垃圾清运量/ 万t 无害化处理率/%

城市生活垃圾治理问题的思考及其对策

城市生活垃圾治理问题的思考及其对策

城市生活垃圾治理问题的思考及其对策摘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面对我国城市垃圾围城的现状,不仅是环保部门和政府的事情,也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共同努力,共同建设清洁绿色城市。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治理问题;对策前言在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城市规模及人口急剧上涨的今天,城市废弃物排放急速增长,使得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压力越来越大。

虽然,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城市环境的治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各地政府对环境治理及保护的认识不一,导致各地城市垃圾治理的水平存在差异,一些城市垃圾处理水平比较低,垃圾处理措施在软硬件方面都没跟上垃圾产生的速度,垃圾侵占城市用地、污染地下水源等"垃圾围城"现象日益严重。

为解决“垃圾围城”问题,部分城市把垃圾转移到较为偏远的地区,导致郊区生态环境恶化,这种粗暴的处理方式,进一步扩大了污染范围。

1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1.1宣传不到位推行垃圾分类的困难之处首先在于它与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垃圾混装习惯。

有关部门在对垃圾分类的宣传方面投入严重不足,且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我国大部分中小城市居民对垃圾分类不甚了解,在居民未能真正认识到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对环境改善的重要意义之前,要求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垃圾分类处理是非常困难的。

通过调查了解到,大部分社区没有关于垃圾分类处理知识的宣传,没有设置专门的站点进行持续宣传和推广,仅仅停留在贴标语这一措施上,没有指定专门的持续宣传方案,让人们对垃圾分类有更深的了解。

1.2生活垃圾的混合收集一直以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沿用的是垃圾混合收集,给资源的回收利用及垃圾的处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混合的城市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有利用价值,垃圾被称为“放错地方的资源”,其中可以被回收利用的包括纸张、塑料、玻璃、金属等,现已达到35%左右,通过回收利用,综合处理,可以有效地减少污染,节约资源。

1.3相关法律不健全我国目前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没有形成体系。

环境问题——垃圾围城

环境问题——垃圾围城

人人都讨厌垃圾,人人都制造垃圾。

垃圾问题,可以说是伴随着人类文明史的一个“世界难题”。

<一>垃圾困扰中国城市垃圾是城市的附属物,城市的运转每年将产生上亿吨的垃圾。

而今,当人们陶醉在繁华的都市生活中,这支垃圾“大军”也正一步一步地包围着他们,并随着城市的增大而增大。

刺鼻的空气,巨大的垃圾山,周围灌木和树上零星点缀着的脏塑料袋,在风中不停地打着旋儿……随着这样的情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中国城市的“垃圾之困”也愈发地凸显出来。

(2张图,垃圾)(3张图,垃圾)武汉每天上百吨垃圾排入长江汉江北京上海身陷垃圾巨山难突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堆存量高达70亿吨,这些城市也仅仅是全国的缩影。

随着城市化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城市垃圾问题已变得越来越突出。

}。

统计资料显示,全世界垃圾年均增长速度为8.42%,而中国垃圾增长率达到10%以上,后者已成为世界上垃圾包围城市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全世界每年产生4.9亿吨垃圾,而仅中国每年就产生近1.5亿吨城市垃圾。

相对应的,是仅为50%左右的城市垃圾处理率。

目前,中国城市人均日产垃圾约1公斤,垃圾人均年产量达440公斤。

在电影《机器人总动员》里,人类早已乘坐巨大的宇宙飞船飞走而遗弃了地球,剩下一个地球废品分装员,每日循环往复地处理着堆积如摩天大楼般的人类垃圾。

这样的场景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如果按每人每年产生300公斤垃圾计算,全球60年产生的垃圾全部堆放在赤道圈上,可堆成高5米、宽1公里的巨大垃圾墙。

今天,如果哥伦布从西班牙出发,穿越大西洋,寻找最初的目的地印度,他将无法顺利抵达,因为半路上会遇到一个新大陆——“太平洋垃圾大板块”,即“第七大洲”。

“第七大洲”现位于夏威夷海岸与北美洲海岸之间,由数百万吨被海水冲积于此的塑料垃圾组成,顺时针流动的海水形成了一个可让塑料垃圾飞旋的永不停歇的强大漩涡。

它的厚度超过30米,总面积是法国国土面积的6倍。

而以目前的发展速度,10年后其面积还会增长10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