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语文 对联题训练

合集下载

2017年中考对联试题及答案

2017年中考对联试题及答案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对联【2017安徽】学生会开展“对对联,赢影票”活动,请帮助小祥同学为下面的上联选出合适的下联。

上联:咫尺银幕,流转千般光影。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

A.斗室方桌,遍览万古文章。

B.方寸镜头,透视万种风情。

C.琳琅满布,经营百样繁华。

D.小小梨园,上演生旦净丑。

【答案】B【2017天水】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下面是关于我国时令节气的上联,请写出它的下联。

(2分)上联:上旬上,中旬中,朔日望日。

下联:___。

【答案】五月五,九月九,端阳里阳【2017六盘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

对联是我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之一,逢年过节、开业奠基、婚姻丧嫁娶等都要用对联来烘托气氛。

请用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这是一位同学游览湿地公园题的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2分)上联:脉脉清风千翠柳。

下联:__________(2)下面是我是一位作家为凉都大剧院题的一幅对联,请判断上下联各是哪句?只写序号。

(2分)A.凉都人气上,上台个个精神B.大剧院门开,开幕连连好戏上联:()下联:()(3)如果让你把上幅对联贴在剧院大门的两侧,左右各贴哪一联?请按照要求规范,工整地抄写带田字格里。

(2分)【答案】(1)(2分)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境相符即可。

(2)(2分)上联:B(1分)下联:A(1分)(3)(2分)填写正确(1分)书写规范工整(1分)。

左:凉都人气,上台个个精神。

右:大剧院门开,开幕连连好戏。

【2017黔东南】“节日探源”小组在活动中搜集到许多对联,为便于分类整理,他们开展了“重温对联”知识活动。

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3分)(1)古代对联的别称有_________、__________。

(2分)_(简要说出其中一种即可)(2)区分对联上下联的方法有____________。

(1分)【答案】(1)(2分)楹联、对子、春联、门联、联语等。

最新中考对联试题及答案

最新中考对联试题及答案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对联【2017安徽】学生会开展“对对联,赢影票”活动,请帮助小祥同学为下面的上联选出合适的下联。

上联:咫尺银幕,流转千般光影。

下联:________ ,___________ 。

A.斗室方桌,遍览万古文章。

B.方寸镜头,透视万种风情。

C.琳琅满布,经营百样繁华。

D.小小梨园,上演生旦净丑。

【答案】B【2017天水】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下面是关于我国时令节气的上联,请写出它的下联。

(2分)上联:上旬上,中旬中,朔日望日。

下联:___ 。

【答案】五月五,九月九,端阳里阳【2017六盘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

对联是我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之一,逢年过节、开业奠基、婚姻丧嫁娶等都要用对联来烘托气氛。

请用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这是一位同学游览湿地公园题的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2分)上联:脉脉清风千翠柳。

下联:__________(2)下面是我是一位作家为凉都大剧院题的一幅对联,请判断上下联各是哪句?只写序号。

(2分)A.凉都人气上,上台个个精神 B.大剧院门开,开幕连连好戏上联:()下联:()(3)如果让你把上幅对联贴在剧院大门的两侧,左右各贴哪一联?请按照要求规范,工整地抄写带田字格里。

(2分)【答案】(1)(2分)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境相符即可。

(2)(2分)上联:B (1分)下联:A(1分)(3)(2分)填写正确(1分)书写规范工整(1分)。

左:凉都人气,上台个个精神。

右:大剧院门开,开幕连连好戏。

【2017黔东南】“节日探源”小组在活动中搜集到许多对联,为便于分类整理,他们开展了“重温对联”知识活动。

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3分)(1)古代对联的别称有_________ 、__________ 。

(2分)(2)区分对联上下联的方法有 _____________ 。

(简要说出其中一种即可)(1分)【答案】(1)(2分)楹联、对子、春联、门联、联语等。

初中中考 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题及答案

初中中考 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题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训练1.回望共和国历史,七十年弹指一挥间。

举国同庆之时,学校将举办“为祖国献礼”综合性学习活动,让我们积极参加,来庆祝伟大祖国的生日吧!(1)【家国颂我参与】下面这段文字,节选自校长在活动动员会上的演讲稿。

请根据画线句子内容,结合所学对联知识,补写下联。

你听,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那一句庄严宣告,声震寰宇;你看,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欢庆场面,历历在目。

七十年峥嵘岁月,漫漫旅途中您用一种心无旁骛的决心,用一把响彻天宇的号角,改写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燃起了民族复兴的梦想。

四十载,您带领全国人民立下“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诤诤誓言,绘出三步走的美好愿景,拼搏迎来幸福生活。

祖国,您是十三亿儿女共同温暖的家。

上联:七十年改写历史燃梦想下联:________(2)【家国文我传承】汉字,是当今世界最美的文字之一,写好汉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汉字有篆体、隶体、草体、行体、楷体等字体。

以“家”字为例,A为篆体,________为行体,________为楷体。

A.B.C.D.E.(3)【家国事我探究】人生重要关头,需要我们做出选择。

请综合探究下面两则材料,说说你从中得到的主要启示。

材料一:钱学森经历了重重的艰难险阻后,终于回到了祖国。

回国后他受到了最高规格的待遇,主席经常和他在一起,讨论国家以后的发展。

主席曾经问过钱学森,为什么要执意回国,美国的待遇这么好,回来后悔吗?钱学森异常认真地说:“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八个字掷地有声,听者无不为其鼓掌。

材料二: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大喊:“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他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

“我只是做了一个军人应该做的选择。

”这个阳光帅气的小伙,对雷场救下战友这个选择,从未后悔过。

(4)【家国吟我推荐】学校将要组织一场“我和我的祖国”文艺汇演,班主任张老师想排演爱国诗歌吟诵节目,他想从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三部作品中,选取一部进行吟诵。

初中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模拟试题含解析

初中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模拟试题含解析

一、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训练1.学校文学社开展“文学与文化”专题活动邀请市文化馆张老师做专题讲座。

(1)下面是邀请函草稿的正文部分。

画线词语表达都不得体的一项是()张老师您好。

我校文学社拟邀请您于6月20日9点在学校报告厅为我们做“文学与文化”的专题报告。

您学富五车,①久闻大名,如果能来我校对我们②不吝赐教,将是我们的莫大③荣幸。

本应④光临寒舍向您表达我们的愿望,无奈学习时间太紧,不能成行,敬希⑤见谅。

届时我们一定洗耳恭听,⑥不耻下问。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2)在互动环节,张老师出了一个趣味题:在不考虑平仄的情况下,以“白浪河”为上联,最适合用作下联的一项是()A.仰天山B.蓝宝石C.杨家埠D.青云山(3)张老师还提问了很多文学文化常识,同学们作了回答。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现代汉语的很多成语出自古代典籍,如“三十而立”出自《孟子》“一鼓作气”出自《左传》。

B.“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的“节”是符节,符节是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C.“世先生同在桑梓”中的“桑梓”意为家乡。

古时住宅旁常栽种桑树、梓树,后用桑梓代指家乡。

D.“表”作为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于臣下向帝王陈情言事,言辞往往恭敬、恳切。

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答案】(1)B(2)D(3)A【解析】【分析】(1)①久闻大名:早就听到对方的盛名。

多用作初见面时的客套话。

这里还只是邀请赵老师,还没有与张老师见面,故“久闻大名”使用不得体;② 不吝赐教: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

请人指教的客气话。

这里使用得体。

③荣幸:指荣耀而幸运。

一般是表现自己谦虚的意思。

这里使用恰当。

④ 光临寒舍:别人到自己家来了,主人欢迎时的谦称,这里使用不恰当;⑤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这里使用不恰当。

故①④⑥的表达都不得体。

(2)“白”是表示颜色的词语,可以与“青”“蓝”相对,故排除AC。

(完整版)初三北京中考对联真题练习

(完整版)初三北京中考对联真题练习

1请你配合“浩然之气”匾,为文天祥祠内侧大门两侧的楹柱拟写一副楹联。

下联为“永 剩丹心照古今”,下列最恰当的上联选项是(2分)A. 河岳日星垂万世B. 唯留正气参天地C. 长荣青史壮乾坤D. 报国文章尊李杜完整。

(2分)2 •为了加强与读者的互动,小组成员在四川成都武侯祠的图片旁配上了一副对联,且对联的部分内容被故意略去。

依据你对诸葛亮的了解,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上联:心悬 ,初对策,再出师,共仰神明传将略 下联: 目击,,北拒魏,常怀 励臣躬 A•三分鼎八阵图 东连吴 谨慎B •三分鼎八阵图 西连吴 谦逊C •八阵图三分鼎 东连吴 谨慎 D •八阵图三分鼎西连吴谦逊3. 学校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并为抗日英烈们献上一幅挽联。

你会挑选下面的哪一幅 献给英烈(2分)A. 难忘淑德,永记慈恩,春晖未报,秋雨添愁。

B. 族人瞻马首幸得识途避凶险,家堂执牛耳难忘藏否涵恩威。

C. 躬耕一生,桃园杏坛不言悔,蝶梦双飞,黄泉碧落永相随 !D. 黄土一抔埋忠骨,心香三瓣吊雄魂。

4. 学校小记者在活动过程中采访了陶瓷绘画匠人。

采访结束后,小记者想用一副对联表达自己的感受。

请你从下面选择最恰当的一项,把对联补充完整。

(2分)雨过天青千秋釉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右面是郭沫若故居里的一副对联。

请你用正楷字将上联抄写1传1家1丨丨丨门处丨事I 无奇但率1真上联:下联:A. 温其如玉当让京华B. 花留水彩四季如春C. 花明雪洁并著瓖奇D. 制传妙技玉质金相5.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就与“亭”结缘,不但写出脍炙人口的名篇,还留下联语佳句。

在学习《醉翁亭记》时,小华查阅资料得知,醉翁亭一带的建筑还有二贤堂、冯公祠、古梅亭、意在亭等。

小华记下了其中的一些对联,发现有很多都源自《醉翁亭记》的文意,于是他想把与.课.文.无.关.的对联筛选出去。

应被筛出的一副对联是(2 分)A .饮既不多缘何能醉年犹未迈奚自称翁B •泉声如听醉翁操海日已照琅琊山C.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D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6.学校组织学生参观了“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

初中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基础练习题

初中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基础练习题

一、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训练1.回望共和国历史,七十年弹指一挥间。

举国同庆之时,学校将举办“为祖国献礼”综合性学习活动,让我们积极参加,来庆祝伟大祖国的生日吧!(1)【家国颂我参与】下面这段文字,节选自校长在活动动员会上的演讲稿。

请根据画线句子内容,结合所学对联知识,补写下联。

你听,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那一句庄严宣告,声震寰宇;你看,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欢庆场面,历历在目。

七十年峥嵘岁月,漫漫旅途中您用一种心无旁骛的决心,用一把响彻天宇的号角,改写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燃起了民族复兴的梦想。

四十载,您带领全国人民立下“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诤诤誓言,绘出三步走的美好愿景,拼搏迎来幸福生活。

祖国,您是十三亿儿女共同温暖的家。

上联:七十年改写历史燃梦想下联:________(2)【家国文我传承】汉字,是当今世界最美的文字之一,写好汉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汉字有篆体、隶体、草体、行体、楷体等字体。

以“家”字为例,A为篆体,________为行体,________为楷体。

A.B.C.D.E.(3)【家国事我探究】人生重要关头,需要我们做出选择。

请综合探究下面两则材料,说说你从中得到的主要启示。

材料一:钱学森经历了重重的艰难险阻后,终于回到了祖国。

回国后他受到了最高规格的待遇,主席经常和他在一起,讨论国家以后的发展。

主席曾经问过钱学森,为什么要执意回国,美国的待遇这么好,回来后悔吗?钱学森异常认真地说:“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八个字掷地有声,听者无不为其鼓掌。

材料二: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大喊:“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他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

“我只是做了一个军人应该做的选择。

”这个阳光帅气的小伙,对雷场救下战友这个选择,从未后悔过。

(4)【家国吟我推荐】学校将要组织一场“我和我的祖国”文艺汇演,班主任张老师想排演爱国诗歌吟诵节目,他想从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三部作品中,选取一部进行吟诵。

2017年语文中考中考语文对联题训练

2017年语文中考中考语文对联题训练

中考语文春联题提高训练1.依据课文内容,将对偶句增补完好。

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_______欧阳修 _______。

2.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 1)上联:忆往昔沧桑光阴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品千古美文(3)上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花静鸟聊天(4)上联:风声雨声念书声,声声动听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上联:郭沫若神往光明勾勒天上街市下联:陶渊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上联:安塞腰鼓,誉满华夏从以下提示中选出一个对象对出下联:妙法禅寺、长城旧址、南海湿地。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下面是教师节某学生献给勤劳园丁的一副春联,请你拟写下联。

上联:无声润物三春雨下联: ______________3.诸葛亮依靠才华,辅助刘备争得了三国鼎峙的场面,成立了盖世功业。

相传他曾推演兵法,聚石布成八阵图。

下面一副春联是杜甫对他的评论,清你增补完好。

上联:功盖三分国下联:名成 ______________4.徐特立九生以前馈赠青年人一副春联,请你增补完好。

上联:相关家国书常读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5.楚汉战争期间因为萧何的介绍,韩信被拜为大将,也因为萧何的计策,韩信又惨遭杀戮。

韩信少时,经常受饿,漂母怜而饭之才得以生计,而最后他又死于吕后之手。

请你用一副春联来归纳韩信的一世。

上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6.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后被委任为两广总督,他在总督府写了一副春联以自勉,表示自己光明正大的胸襟与公正不阿、无私无畏的品行。

请你补出上联。

上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中考语文真题考点--对联

中考语文真题考点--对联

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考点--对联一、【2017年贵州省黔东南州】23.“节日探源”小组在活动中搜集到许多对联,为便于分类整理,他们开展了“重温对联”知识活动。

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3分)(1)古代对联的别称有、。

(2分)【答案】(1)(2分)楹联、对子、春联、门联、联语等。

(2)(1分)【解析】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对联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考点定位】对联(2)区分对联上下联的方法有。

(简要说出其中一种即可)(1分)【答案】①平仄方法区分:上联最后通牒一个字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是平声;②张贴方法区分:上联在右侧,下联在左侧;③含义方法区分:引导作用为上联,含义深刻为下联;④时间关系区分:旧时是上联,新时是下联;⑤范围大小区分:一般情况范围小者是上联,范围大者是下联。

【解析】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

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

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

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对联区分上下联:1,平仄方法区分:看对联的最后一个字,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三声和四声(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一声和二声(平声);2,张贴方法区分:对联的张贴撰写要求是上联在右侧,下联在左侧.因为古代人写字是从右往左写的.3,含义方法区分:每副对联都有自己特定的含义,在写对联的时候普遍把含义深刻的作为下联,上联的价值更多是在引导作用上.上下联基本属于因果关系,因是上联,果是下联.4,时间关系区分:旧时在前面是上联,新时在后面是下联,这个普遍在过年时候的春联上有所体现,常用的有生肖和辞旧岁/迎新春之类的.5,范围大小区分:一般情况下范围小的是上联,范围大的是下联,如常见的家和国之类词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对联题训练一、了解对联知识对联,也叫楹联,俗称对子,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

对联一般由上联和下联构成,有时也会出现对对联内容起画龙点睛作用的横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联也成为中考语文的一大亮点。

它既可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也可以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

1、字数相等。

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

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两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有一字之差2.词性相对。

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也需对称。

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3. 意义相关。

上下联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4.节奏相合。

上下两联的停顿位置是相同的。

5.平仄相协。

平仄最起码的要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

平仄相协,富于音乐美。

6. 结构相应。

上下两联的结构应当一致,如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等。

符合以上特点的对联叫“严对”,而在结构、词性方面不够严格的叫“宽对”,中考一般只作“宽对”的要求。

另外,对联通常用毛笔竖写,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二、解题技巧如果是给出上联或下联,要求另写一联的题型,需要从具体的每个字、词上认真推敲。

做这类题,一般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先整体把握所给出的上联或下联的句意,据此在头脑中寻找并确定好与之意思连贯、相对的内容;然后再对所给出的对联细细分析,认真推敲每个字、词的含义、词性和词语的结构特征;紧接着根据所想好的要写的对联的内容,与该对联在位置相同的地方的找出词性相同、词语结构特征相同的词语与之相对,就这样一个一个词语搜寻下去直到找到满意的为止;最后再从整体上把握,做微观的调整和修改。

防患于未然:三、对联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将对偶句补充完整。

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_______欧阳修_______。

2.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1)上联:忆往昔沧桑岁月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联:品千古美文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花静鸟淡天(4)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上联:郭沫若向往光明勾画天上街市下联:陶渊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上联:安塞腰鼓,誉满神州从下列提示中选出一个对象对出下联:妙法禅寺、长城遗址、南海湿地。

(7)下面是教师节某学生献给辛勤园丁的一副对联,请你拟写下联。

上联:无声润物三春雨下联:______________3.诸葛亮凭借才智,辅佐刘备争得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建立了盖世功业。

相传他曾推演兵法,聚石布成八阵图。

下面一副对联是杜甫对他的评价,清你补充完整。

上联:功盖三分国下联:名成______________4.徐特立九生曾经赠给青年人一副对联,请你补充完整。

上联:有关家国书常读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5.楚汉战争时期由于萧何的推荐,韩信被拜为大将,也由于萧何的计谋,韩信又惨遭杀害。

韩信少时,常常挨饿,漂母怜而饭之才得以生存,而最后他又死于吕后之手。

请你用一副对联来概括韩信的一生。

6.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后被任命为两广总督,他在总督府写了一副对联以自勉,表示自己光明磊落的胸怀与刚正不阿、无私无畏的品格。

请你补出上联。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壁立于仞,无欲则刚。

7.杭州西湖边上岳飞墓前有秦桧等四人的铸铁跪像,人们借此来贬恶扬善。

当年秦桧等人谋害岳飞,为后人唾骂理所当然,但用来塑像的白铁则是无辜的。

请你据此完成下面的对联。

上联:青山有幸埋忠骨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8.《醉翁亭记》语言形式优美,尤其是对偶句充分体现了汉语的美感。

请以“欧刚修与百姓同乐”为上联,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拟一个下联。

上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9.有人曾见过一副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写的悼念鲁迅的挽联。

但由于其记忆模糊,上联有两个字缺漏,请根据下联补个上联内容泽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_______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10.对偶体现了语言的对称美。

请你使用对偶的方法,补全《西游记》第七回的回目。

第七回回目: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行山下定心猿。

11名胜古迹对联往往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根据下列对联内容,联系所学的古诗文,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名胜古迹。

(1)黄鹤偶乘沧海月白云常带楚江秋( ) (2)我其仙乎吞云梦八九登斯楼也览气象万千( ) (3)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一览众山小人奚足算哉( )12.下列的对联各是哪部章回小说的目录?清在括号里写出这部小说的名称。

(1)吴学究双掌连环计,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 ) (2)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 )13.由“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这副对联,你一定能联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前三段文字是为了借题发挥引出议论,阐明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与他同时代的欧阳修则在《醉翁亭记》中以“乐”字贯穿全篇,抒写情怀。

请将下面两个句子补充完整,要求补写后的句子能分别体现这两篇文章的中心。

(每句7个字)(1)范仲淹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_____________________15.柳宗元借小石潭的景色表达了被贬后的抑郁之情。

像这种借景抒情表达心志的文言名篇行很多。

请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和《桃花源记》等篇章中的一篇,以“小石潭凄寒幽静”为上句,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小石潭凄寒幽静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对联寻亲。

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打乱了,请你用线段把它们连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A.两袖清风存正气a.琴棋书画自陶情B.竹菊梅兰可养性b.莫愁两鬓霜雪寒C.且喜满园桃李艳c.雪压难摧涧底松D.风吹不动天边月d.一间陋室透书香17.观察课本插图(见人教版九册(上)彩页插图)《古隆中三顾堂》,根据提示写出你所读到(或想剑)的信息。

有副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上联讲的是_______的故事,下联讲的是_______的事情;1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古都南京,历史名城。

南朝旧事、明代遗韵、民国风雨,都在这座古城留下了深深的痕迹,浸染出浓浓的意韵。

玄武湖舒展,鸡鸣寺空灵,秦淮河的桨声灯影,夫子庙的热闹繁华,无不让人流连忘返。

不少地名还可组成比较工整又非常有趣的对于。

例如:“石头城”对“燕子矾”,“朝天宫”对“阅江楼”,“凤凰台”对“麒麟门”。

请从“无想寺”、“状元楼”、“白马湖”三个地名中,选出最恰当的分别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乌龙潭对____________,莫愁湖对_____________,总统府对_____________19、根据对偶的特点,删改下面一幅对联的上联,使之对仗工整。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改后:上联: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20、分析对联,排列顺序下边是陈毅为鲁迅先生逝世写的挽联,其上联的次序打乱了,请重新排列。

上联:①懂得进退攻守②要打叭儿落水狗③岂仅文坛闯将④临死也不宽恕下联:莫作空头文学家一生最恨帮闲敢于嬉笑怒骂不愧思想权威此题要求学生先根据下联的字数确定②在最前面,然后根据词性相对的原则确定21、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下联:___________22、下列各项中,能与“四面湖山归眼底”构成对偶的一项是A、万紫千红总是春B、万家忧乐到心头C、千锤万凿出深山D、万户争传新乐府23、请根据课外阅读的外国名著,补全下面的名人对联。

上联:搏命运风浪奏出一支支悲壮的乐曲(贝多芬)下联:炼钢铁意志 ____________ (奥斯特洛夫斯基)24、搜集材料时,大家发现,南京人杰地灵,曾在此居住过的文化名人灿若群星:王羲之、李白、曹雪芹、吴敬梓、鲁迅、徐悲鸿……小晴就此拟了副对联,但觉得下联有一处不符合对联的要求,请你修改。

上联: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下联:深情怀旧周树人,《朝花夕拾》忆往昔25、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删改后的下联:26、福州乌山的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一弹流水一弹月。

下面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A、半入江风半入云B、一味清凉上月时C、二分明月万梅花D、三月细雨春妩媚27、上物理课时;老师为了生动形象地讲解热学知识,写下一副有趣的对联,它的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冰水,冰化水水温不升”。

这副对联反映的一个规律是()A.液体凝固、晶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

B. 液体凝固过程,温度不变。

C. 气体液化、液体凝固过程,温度不变。

D. 固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

28、邻居王阿姨家的对联贴反了:“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被贴在了左边,“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被贴在了右边。

请你依据对联的有关知识,用得体的语言向她说明。

把要说的话写在下面。

有关知识:上联,末字是仄声韵(一般是第三声、第四声),贴在右边;下联,末字是平声韵(一般是第一声、第二声),贴在左边。

29、给下列对联归类,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东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象新()②死者长已矣,死而能伸民志伸国权,死犹不死!生而为何乎?生而成为奴隶为牛马,生亦徒生!()③远求海外珍藏本,快读人间未见书()④海枯石烂同心永结,地阔天高比翼齐飞()A. 春联B. 婚联C. 挽联D. 行业联30、“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是一副四字对联。

请根据扩展后的下联,在方格中填写一字,组成一副对仗工整的五字联。

上联:轻风_____细柳下联:淡月隐梅花四、修改句子使之构成一副对联1.下面的句子不成对偶,请改动下句,使它们组成一组对偶句。

上句:看社会知国情坚定报国志下句:放眼瞻望未来明确自己肩负的重大任务使自己的爱国心情越来越增强。

改为:2.改写下面句子划线部分,使它和未划线部分形成对偶。

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水塘中闪闪的碧波,就像锦缎一样。

改为:3.下面这副对联的下联有明显对得不工整的地方,请做改动,使之合乎对联的要求。

上联:登高望远见山青水绿千帆过下联:放歌纵酒喜暖日融泥万木春改为:4.根据对联的特点,删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使之对仗工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