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消毒剂
常见化学类消毒剂ppt课件

几种常用消毒剂
1、含氯消毒剂 2、臭氧 3、乙醇 4、过氧乙酸
含氯消毒剂
• 凡是能溶于水,产生次氯酸的消毒剂统称 含氯消毒剂。它是一种古老的消毒剂,但 至今仍然是一种优良的消毒剂。通常所说 的含氯消毒剂中的有效氯,并非指氯的含 量,而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 氯的氧化能力。 该消毒剂分为以氯胺类为 主的有机氯和以次氯酸为主的无机氯。前 者杀菌作用慢,但性能稳定,后者杀菌作 用快速,但性能不稳定。
特点:
• 优点: • 1、杀菌谱广、作用迅速、杀菌效果可靠; • 2、 使用方便、价格低廉 • 缺点: • 1、不稳定,有效氯易丧失; • 2、对织物有漂白作用; • 3、有腐蚀性; • 4、易受机物,pH等的影响。 • 5、易产生消毒的副产物,长期使用易对人体
造成影响
臭氧
• 臭氧在常温下为爆炸性气体,有特臭,为 已知最强的氧化剂。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 较低(3%)。臭氧 只能现场生产,立即使用。
常见的剂型:
• ①液氯,含氯量大于99.5%(V/V); • ②漂白粉:含有效氯25%(W/W); • ③漂白粉精:含有效氯80%(W/W) • ④三合二,含有效氯56%(W/W); • ⑤次氯酸钠,工业制备含有效氯10% (W/W); • ⑥二氯异氰尿酸钠,含有效氯60%(W/W); • ⑦三氯异氰尿酸,含有效氯85-90%(W/W); • ⑧氯化磷酸三钠,含有效氯2.6%(W/W)。
• 杀菌原理 臭氧的杀菌原理主要是靠强大的 氧化作用,使酶失去活性导致微生物死亡
特点
• ①臭氧对人有毒,国家规定大气中允许浓度为 0.2mg/m3,故消毒必须在无人条件下进行。
• ②臭氧为强氧化剂,对多种物品有损坏,浓 度越高对物品损坏越重,可使铜片出现绿色锈 斑、橡胶老化,变色,弹性减低,以致变脆、 断裂,使织物漂白褪色等。使用时应注意。
常用的消毒剂、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

常用的消毒剂、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
消毒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保障我们的健康和安全。
那常用的消毒剂都有哪些呢,消毒方法又是怎样的呢,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常用的消毒剂有酒精、84 消毒液、过氧化氢等。
就拿酒精消毒来说吧,使用时可以将酒精倒在棉球或抹布上,然后擦拭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
但可一定要注意啦,酒精是易燃物,使用时千万不能靠近火源,也不能大面积喷洒,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啊!还有 84 消毒液,使用时要按照一定的比例稀释,不能和其他清洁剂混合使用,不然会产生有害气体,这多危险呀!
在消毒过程中,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就像走钢丝一样,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问题。
我们必须严格按照说明来操作,确保自身安全。
如果因为操作不当导致消毒剂失效或者引发其他问题,那岂不是白忙活一场,还可能带来更大的隐患!
不同的消毒剂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和优势。
酒精适合小面积的消毒,比如手部消毒;84 消毒液则可以用于大面积的环境消毒。
它们就像是不同的武器,在各自的战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一些公共场所,比如医院、学校等,消毒剂的使用更是必不可少的,这能有效地防止疾病的传播,保障大家的健康,这多好呀!
我记得有一次在医院,看到医护人员认真地用消毒剂擦拭着每一个角落,那认真的模样让人感到特别安心。
在那段特殊时期,消毒剂的作用简直太大了,有效地控制了病毒的传播,保护了大家的生命安全。
这不就很好地体现了消毒剂的实际应用效果嘛!
消毒剂真的是我们健康的守护者啊!它们虽然不起眼,但却默默地为我们的生活保驾护航。
我们一定要正确使用消毒剂,让它们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常用化学消毒剂

①应避光密闭保存,放阴凉处,并防潮
②稀释后稳定性较差,宜现配现用
③消毒皮肤后不宜用乙醇脱碘
苯扎溴铵(新洁尔灭)
低效
①0.01%--0.05%溶液:粘膜消毒
②0.1%--0.2%溶液:皮肤消毒,也可用于浸泡、喷洒、擦拭污染物品,作用时间25—30min
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肥皂、洗衣粉等对其有拮抗作用,不宜合用
②1%--3%漂白粉溶液、0.5%—3%氯胺溶液:喷洒或擦拭地面、墙粉及物品表面
③干粉:消毒排泄物,如漂白粉与粪类以1:5用量搅拌后,放置2h;尿液100ml加漂白粉1g,放置1h
①保存于密闭、阴凉、干燥、通风处,以减少游戏氯的丧失
②配制的溶液性质不稳定,应先配现用
③对金属有腐蚀性
④用腐蚀及漂白作用,不宜用于有色衣服及油漆家具的消毒
④1%溶液:体温计消毒,浸泡30min
①易氧化分解,应现配现用
②对金属有腐蚀性
③高浓度哟刺激性及腐蚀性,配制时须戴口罩和橡胶手套
④存放于避光、阴凉处,防高温引起爆炸
戊二醛
高效
2%碱性戊二醛:浸泡不耐高温的金属器械、医学仪器、内镜等,消毒需10—30min,灭菌需7—10h.
①每周过滤一次,每2—3周更换消毒消毒液一次
常用消毒剂
名称
效力
使用火范围
注意事项
碘酊
高效
2%碘伏:皮肤消毒,擦后待干,再用70%乙醇脱碘
1不能用于粘膜的消毒
2对金属有腐蚀性
③对碘过敏者禁用
过氧乙酸
高效
10.2%溶液:手的消毒,浸泡1—2min;物体表面擦拭消毒或浸泡10min.
20.5%溶液:餐具消毒,浸泡30—60min
常用消毒剂的配制方法

常用消毒剂的配制方法
1. 84 消毒液:这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的含氯消毒剂,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
一般稀释浓度为 2‰~5‰,即 1000 毫升水里面放 2~5 毫升 84 消毒液。
浸泡时间为 10~30 分钟。
被消毒物品应该全部浸没在水中,消毒以后应该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才能使用。
2. 75%的乙醇:75%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一般不用于家居物品消毒。
如果使用75%的乙醇溶液来擦拭地板和家具,需要注意防火。
3. 来苏水:是一种甲酚和钾肥皂的复方制剂,溶于水可杀灭多种细菌繁殖体,使用时用 1%至 3%的溶液进行擦拭或喷洒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消毒剂应该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同时,在使用消毒剂时,应该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使用,避免超量使用和误用。
常用消毒剂

消毒药品种类繁多,按其性质可分为:醇类、碘类、酸类、碱类、卤素类、酚类、氧化剂类、挥发性烷化剂类等,下面主要介绍饲养场常用的几种消毒药:1、氢氧化钠(又称苛性钠、烧碱或火碱):碱类消毒剂,粗制品为白色不透明固体,有块、片、粒、棒等形状;成溶液状态的俗称液碱,主要用于场地、栏舍等消毒。
2—4%溶液可杀死病毒和繁殖型细菌,30%溶液10分钟可杀死芽孢,4%溶液45分钟杀死芽孢,如加入10%食盐能增强杀芽孢能力。
实践中常以2%的溶液用于消毒,消毒1—2小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2、石灰(生石灰):碱类消毒剂,主要成分是CaO,加水即成氢氧化钙,俗名熟石灰或消石灰,具有强碱性,但水溶性小,解离出来的氢氧根离子不多,消毒作用不强。
1%石灰水杀死一般的繁殖型细菌要数小时,3%石灰水杀死沙门氏菌要1小时,对芽孢和结核菌无效。
其最大的特点是价廉易得。
实践中,20份石灰加水到100份制成石灰乳,用于涂刷墙体、栏舍、地面等,或直接加石灰于被消毒的液体中,或撒在阴湿地面、粪池周围及污水沟等处消毒。
3、赛可新(Selko-pH):酸类消毒剂,主要成分是复合有机酸,用于饮水消毒,用量为每升饮水添加1.0—3.0毫升。
4、农福:酸类消毒剂,由有机酸、表面活性剂和高分子量杀微生物剂混合而成。
对病毒、细菌、真菌、支原体等都有杀灭作用。
常规喷雾消毒作1:200稀释,每平方米使用稀释液300毫升;多孔表面或有疫情时,作1:100稀释,每平方米使用稀释液300毫升;消毒池作1:100稀释,至少每周更换一次。
5、醋酸:酸类消毒剂,用于空气熏蒸消毒,按每立方米空间3—10毫升,加1—2倍水稀释,加热蒸发。
可带畜、禽消毒,用时须密闭门和窗。
市售酸醋可直接加热熏蒸。
6、漂白粉:卤素类消毒剂,灰白色粉末状,有氯臭,难溶于水,易吸潮分解,宜密闭、干燥处储存。
杀菌作用快而强,价廉而有效,广泛应用于栏舍、地面、粪池、排泄物、车辆、饮水等消毒。
饮水消毒可在1000公斤河水或井水中加6—10克漂白粉,10—30分钟后即可饮用;地面和路面可撒干粉再洒水;粪便和污水可按1:5的用量,一边搅拌,一边加入漂白粉。
常见消毒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常见消毒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常见消毒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一、酒精类消毒剂1.使用方法:a.手部消毒:取适量酒精涂抹于双手,揉搓至干燥。
b.表面消毒:将酒精倒入喷雾器中,喷洒于待消毒表面,用干净的抹布擦拭。
c.器具消毒:将待消毒器具浸泡于酒精中,保持一定时间后取出,晾干即可使用。
2.注意事项:a.酒精易燃,使用过程中要远离明火。
b.酒精使用后需置于阴凉通风处,避免直接阳光照射。
c.酒精应避免接触眼睛和开放性伤口。
二、氯类消毒剂1.使用方法:a.手部消毒:将氯消毒液倒入手掌,快速搓揉双手至干燥。
b.表面消毒:将氯消毒液倒入喷雾器中,喷洒于待消毒表面,用干净的抹布擦拭。
c.器具消毒:将待消毒器具浸泡于氯消毒液中,保持一定时间后取出,清洗干净。
2.注意事项:a.氯类消毒剂可以杀灭大部分细菌和,但可能对某些表面有腐蚀性。
b.使用氯消毒液时应戴上手套,避免对皮肤产生刺激。
c.氯消毒液使用时要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吸入过多气味。
三、过氧化氢类消毒剂1.使用方法:a.手部消毒:取适量过氧化氢消毒液涂抹于双手,揉搓至干燥。
b.表面消毒:将过氧化氢消毒液倒入喷雾器中,喷洒于待消毒表面,用干净的抹布擦拭。
c.器具消毒:将待消毒器具浸泡于过氧化氢消毒液中,保持一定时间后取出,晾干即可使用。
2.注意事项:a.过氧化氢消毒液不宜与有机物质接触,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b.过氧化氢使用后应密封保存,避免阳光直射。
附件:本文档未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消毒剂:指能杀灭或抑制微生物,以保持环境、物体或人体无菌状态的化学物质。
2.酒精:一种常用的消毒剂,主要成分为乙醇。
3.氯消毒剂:一种常用的消毒剂,主要成分为氯化合物。
4.过氧化氢: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化学式为H₂O2.。
常用消毒液的方法和浓度

一、“84”消毒剂:
(2)擦拭法:对不能浸泡消毒旳大件物品用 擦拭法消毒。所需浓度和作用时间参照浸泡 法。
(3)喷酒法:对一般污染旳物品表面,用 1000mg/L消毒液均匀喷酒。作用30min以上。 对经血液传播病原体和结核杆菌等污染物品表 面消毒,用具有效氯2023mg/L消毒液均匀喷 酒,作用60min以上。人员应离开现场。
一、“84”消毒剂:
1.适应范围:用于环境、水、器具、疫源地旳 消毒。
2.使用措施及浓度: (1)浸泡法:将待消毒旳物品放置入装有含
氯消毒剂旳溶液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 物品旳消毒,用具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浸泡 10min以上,对经血液传播病原体和细菌芽胞 污染旳物品旳消毒,用具有效氯20235000mg/L消毒液浸泡30min以上。
伏液刷手、擦拭个一遍,每遍作用3min。
三、碘伏
(2)手术部位及注射部位旳皮肤消毒,用0.25-0.5% 旳碘伏液局部擦拭两遍,作用共2min。
(3)口腔粘膜消毒:用0.5%旳碘伏液漱口或擦拭消 毒。
(4)注射部位消毒也可用于市售碘伏棉签(具有效 碘0.2%)擦拭作用2-3min。
(5)冲洗法:阴道粘膜及伤口粘膜创面旳消毒,用 0.2%旳碘伏液冲洗后,再用05%碘伏擦拭。
菌两次。 d.必须使用医用乙醇,禁止使用工业乙醇消毒和
作为原料配置消毒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碘伏
属中效消毒剂。是碘与表面活性剂旳不定型络合物。 碘伏与碘酊相比,刺激性小,稳定性强,无腐蚀性, 具有杀菌广谱旳特点,连续消毒效果好,毒性低并有 一定清洁作用。但其对细菌芽胞、真菌旳作用较弱。
1.合用范围:合用于皮肤、粘膜等旳消毒。 2.常用消毒措施: (1)外科洗手:子啊流水肥皂洗手后,用0.5%旳碘
常用消毒剂分类及消毒方法

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各种微生物 杀灭除细菌芽胞在外的各种微生物 杀灭抵抗力比较弱的微生物
1
灭菌
2
高水平消毒
3
中水平消毒
4
低水平消毒
杀灭一切微生物
依据对微生物杀灭能力分为
消毒剂消毒功效水平等级
季铵盐: 苯扎氯铵 苯扎溴铵 吡啶溴铵 双胍类: 氯己啶 阿立西定 酸或碱类: 乳酸.醋酸.碳酸钠 酚类: 石炭酸(苯酚) 煤酚皂(甲酚) 卤化酚(六氯酚) 氯羟二苯醚
甲醛水溶液
1
2
戊二醛1908年合成、1962年Pepper定灭菌剂、我国1977年合成、80年代用于医疗器械消毒与灭菌。
戊二醛
灭菌效果可靠对金属腐蚀性低对其他物品损坏作用小适宜于多种材料 挥发的气体刺激呼吸道、有异味、对分支杆菌较差、对血液和组织有固定作用、过敏和炎症反应较常见
特点:
消毒或灭菌处理后的器械或用品不得用生理盐水等含盐的水冲洗、以免产生腐蚀现象
胍类消毒剂特点
胍类消毒剂杀菌机理 由于聚六甲基双胍分子的胍基聚合构成正电性、易被带负电的细菌或病毒吸附、紧紧缠绕于为微生物体、从而抑制细菌或病毒的分裂功能、使其丧失繁殖能力、加之聚合物形成的薄膜可堵塞细菌或病毒的呼吸通道使其迅速窒息死亡。 优点: *抑制细菌生长的浓度低 *杀菌广谱: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致病菌和人体皮 肤表面多数细菌 *对病毒也有较好的灭活作用 *可抑制或杀灭粘泥菌和藻类
01
二溴海因
二溴海因(二溴二甲基乙内酰脲)是甲基海因卤化后的衍生物、属于一种较新型的卤素类消毒剂杀菌因子是次溴酸。可杀灭各种微生物 包括细菌繁殖体、芽孢、真菌和病毒、属高效消毒剂。
02
特点:
气味较小、性质稳定、释放出溴后、剩余产物很快被光、氧和微生物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不污染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消毒液注意事项
一、消毒剂根据灭菌效果可分为三类:
1、高效消毒剂----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
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作用的消毒制剂。
常用高效消毒剂有:含碘消毒剂、过氧化氢、臭氧、过氧乙酸、环氧乙烷、甲醛、戊二醛、漂
白粉、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漂粉精】、二氯异氰尿酸纳【优
氯净】、三氯异氰尿酸)及有机汞等。
2、中效消毒剂----能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的消
毒制剂。
常用中效消毒剂有:含碘消毒剂、醇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等。
3、低效消毒剂----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制剂。
常用低效消毒
剂有:苯扎溴铵等季铵盐类消毒剂、氯已定(洗必泰)等双胍类消毒剂,汞、银、铜等金属离子类消毒剂及中草药消毒剂。
二、最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按其化学性质不同可分为九大类:
(1)含氯消毒剂(2)过氧化物类消毒剂(3)环氧乙烷(4)醛类消毒剂
(5)酚类消毒剂(6)含碘消毒剂(7)醇类消毒剂(8)季铵盐类消毒剂
(9)双胍类消毒剂
三、本中心常用的消毒剂:施康、碘伏、酒精
(一)、施康----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产生具有杀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其杀微生物有效成分常以有效氯表示。
次氯酸分子量小,易扩散到细菌表面并穿透细胞膜进入菌体内,使菌体蛋白氧化导致细菌死亡。
含氯消毒剂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结核杆菌和抗力最强的细菌芽胞。
性质不稳定,易受光、热和潮湿的影响,丧失其有效成分,溶于水之后性质更不稳定。
使用方法
1、浸泡法待消毒的物品浸没于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
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500mg/L(1:100的施康)的消毒液浸泡﹥10min,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支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 mg/L—5000 mg/L消毒液,浸泡﹥30 min。
配制好的消毒剂24小时后需重新配制。
2、擦拭法大件物品或其他不能用浸泡的消毒的物品(如治疗台面、桌面等)用擦拭消毒,消毒所用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同浸泡法。
3、喷洒法对一般污染的物体表面,用含有效氯400 mg/L—700 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10min--30 min;对经血传播病原体、结核杆菌等污染表面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 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60 min。
喷洒后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人员应离开现场。
★注意事项:水剂应于阴凉处避光、密封保存;使用时限≦24h。
(二)、碘伏----含碘消毒剂,碘伏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原虫和部分病毒。
在医疗上用作杀菌消毒剂,可用于皮肤、粘膜的消毒,也可处
理烫伤、治疗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皮肤霉菌感染等。
也可用于手术前手和其它皮肤的消毒手、各种注射部位皮肤消毒、器械浸泡消毒以及阴道手术前消毒等。
使用方法
A、擦拭法皮肤、粘膜擦拭消毒,用浸有碘伏消毒液原液的无菌棉球或其它替代物品擦拭被消毒部位。
外科手消毒用碘伏消毒液原液擦拭揉搓作用至少 3 min。
手术部位的皮肤消毒,用碘伏消毒液原液局部擦拭2-3遍,作用至少2 min。
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用碘伏消毒液原液局部擦拭2遍,作用时间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口腔黏膜及创面消毒,用含有效碘1000mg/L---2000mg/L的碘伏擦拭,作用3 min--5 min。
B、冲洗法对阴道黏膜创面的消毒,用含有效碘500 mg/L的碘伏冲洗,作用到使用产品的规定时间。
★注意事项:①应置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
②含乙醇的碘剂消毒液不应用与黏膜和伤口的消毒。
③碘伏对二价铁金属制品有腐蚀性,不应做相应金属制品的消毒。
④碘过敏者慎用。
(二)、乙醇(酒精)----醇类消毒剂,75%的酒精可用于消毒,95%的则只用于擦拭紫外线灯,这里只介绍75%的酒精,它能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
1、适用范围:适用于手、皮肤、物体表面及诊疗器械的消毒。
2、使用方法:
A、手消毒:使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含醇类手消毒剂,手消毒方法遵循
WS/T313的要求。
B、皮肤消毒:使用75%的酒精擦拭皮肤2遍,作用3 min。
C、物体表面的消毒:使用75%的酒精擦拭物体表面2遍,作用3 min。
D、诊疗器具的消毒:将待消毒的物品浸没于装有75%的酒精的溶液中消毒≧
30 min,加盖,或进行表面擦拭消毒。
★注意事项:①醇类易燃,不应有明火。
②不应用于被血、脓、粪便等有机物严重污染表面的消毒。
③用后应盖紧,密闭,置于阴凉处保存。
④醇类过敏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