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红色三明,传承革命精神

合集下载

研学红色三明,传承革命精神

研学红色三明,传承革命精神

学长征之精髓,扛时代之重任——研学红色三明暑期三下乡个人感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作为大学生干部骨干的我们,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成为祖国新时代的生力军,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参与了本次“红色传承,福建如你”的福建暑期三下乡活动,同行15人先后前往了泰宁建宁,宁化以及永安的革命纪念馆、纪念园、红军旧址群、烈士碑进行参观学习,并且与十九大党代表许光园女士进行了访问交流。

不管是在参观建宁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暨红一方面军领导机关旧址,还是全国首个以中央苏区反“围剿”为主题命名的专题纪念馆,还是拥有全国最后一本完整保存的《中国工农红军军用号谱》的宁化革命纪念馆,或者是在一个又一个的红军标语馆中,我都可以深刻地领悟到红色长征精神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在两万五千里长征中所创造的革命精神,是我们晚辈可以世世代代学习并不断传承的文化,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我们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

研学红色三明革命精神,让我意识到作为学生干部,还有很多可以改进并且不断优化的地方,从中我主要总结出来以下两个方面:一、做人1.团结互助我了解到在中央苏区反围剿以及红军长征的过程中,每一个士兵都无条件服从组织的命令,舍小我成大我,他们团结一心,奋勇杀敌,从不抱怨也不猜忌,如今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都是他们用血和泪换过来的。

前四次的中央苏区反围剿采纳了毛泽东等人的正确意见,在他的统一指挥领导下,人人都一条心,朝着一个目标奋斗,采取着有组织有策略的正确反击,他们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采用“避实击弱,逐个击破”和“化整为零”的游击战术与国民党军队对峙,致使中央军摸不清红军主力在什么方向,最后,又趁国民党军队极度奔波疲劳时,红军采用反击战术打垮了国军部队。

对于学生干部的我们,也应该在组织建设部门时,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自己对集体的重要性,要让每一个人都有集体荣誉感,让他们自发地为自己的组织发展献一份力,要学会用方法化解组织内部矛盾,以柔克刚,而不能硬碰硬,我们要牢记,每一场战役都不是一个人能做到的,要互帮互助,团结友爱,打造凝聚力极强的团队。

新时代传承与弘扬三明苏区红色文化研究

新时代传承与弘扬三明苏区红色文化研究

新时代传承与弘扬三明苏区红色文化研究作者:黄元中来源:《世纪桥》2018年第09期【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所在,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浴血奋斗的革命过程中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时代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三明作为中央苏区的一部分,孕育出可歌可泣的革命精神,构成了三明特有的红色文化。

当前三明苏区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实践中作出了许多积极贡献,但依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短板,传承与弘扬过程中在共识、传播、投入等方面有所不足,需要在制度、平台、渠道等方面进行完善,以使三明苏区红色文化深入人心,为三明的经济建设注入活力,为三明的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关键词】三明苏区;红色文化;传承弘扬;时代价值【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09-0074-032017年6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时强调,要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三明作为原中央苏区根据地之一,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内涵和鲜明特色,但相对于井冈山、瑞金赣南等地对于红色资源的挖掘还比较落后,学者对三明苏区红色历史研究也较少。

随着三明红色论坛的召开,为三明的红色文化传承与弘扬指明了方向。

一、三明苏区红色文化具有丰富内涵和鲜明特色三明在土地革命时期作为中央红军的后勤供给地和兵员补充休整地,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曾经被称为中央苏区“乌克兰”的宁化县,先后有13700多宁化人参加革命,数千名宁化籍红军参加长征,但最终到达陕北的宁化籍红军仅存58人。

尤其在湘江战役中全军覆没的红三十四师,其中有一个团是纯三明宁化籍子弟兵,这些英勇大无畏精神构成了三明独有的红色非物质文化。

在革命年代三明产生了一大批的革命诗歌如毛主席的《如梦令〈元旦〉》《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等。

三明红色文化与思政课

三明红色文化与思政课

三明红色文化与思政课三明市位于中国福建省中部,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在革命时期,三明人民为了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如今,三明的红色文化成为了思想政治课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三明红色文化与思政课的关系,并分析其在培养学生扎实的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精神方面的作用。

首先,三明的红色文化与思政课有着紧密的联系。

作为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课程,思政课旨在通过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

而三明的红色文化正是思政课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明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摇篮之一,有着丰富的红色历史和文化遗产。

学生们通过学习三明的红色文化,能更好地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背景和伟大的革命精神,从而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意义。

其次,三明红色文化在思政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红色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主义意识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在思政课中,学生们通过学习三明红色文化的经典故事和先进事迹,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革命先烈们的牺牲和奉献精神,激发起弘扬革命传统、奋发向上的决心和信心。

同时,三明的红色文化也给予学生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人生导航,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再次,三明红色文化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具有积极的影响。

红色文化强调自强不息、坚定信仰、勇于奉献的精神,这些正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品德修养所必需的。

通过学习三明的红色文化,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这些精神的力量,激发起自己追求卓越和社会责任感的动力。

同时,三明的红色文化也会对学生们的品行进行塑造和引导,使他们具备崇高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社会道德素养。

最后,三明红色文化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核心价值观之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是思政课的重要任务。

三明作为中国革命的发源地,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学生们通过学习三明的红色文化,能够更好地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和民族的荣耀,增强自身的爱国情怀。

三明工贸学校举办“弘扬长征精神 继承光荣革命传统”道德讲堂活动

三明工贸学校举办“弘扬长征精神 继承光荣革命传统”道德讲堂活动

三明工贸学校
举办“弘扬长征精神继承光荣革命传统”道德讲堂活动
(三明工贸学校陈启胜)
11月以来,三明工贸学校各年段、班级在学校文明创建办的统一安排和指导下,举办了一场以“弘扬长征精神继承光荣革命传统”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以此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也是该校开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

此次活动由学校文明创建办提供统一教案,各年段、班级根据学生不同专业和年级特点进行完善设计,力求切合学生实际。

活动共设计有“唱歌曲、看视频、诵经典、讲故事、谈感悟、作承诺”等六个环节。

活动在歌曲“十送红军“中拉开帷幕,广大师生一起追忆那段峥嵘岁月,感受革命战争年代军民一家亲的和谐氛围。

通过讲述红军长征故事,大家深切的感受到正是因为有了广大红军指战员的忘我革命牺牲精神,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诵经典环节,大家齐声诵读毛泽东同志在长征途中创作的《七律·长征》,感悟红军战士笑对困难,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在作一个承诺中,大家庄严承诺“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辈,继承革命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勤奋学习,努力上进,以实际行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随着道德讲堂活动的制度化和常规化,该校进一步创新道德讲堂活动机制,将道德讲堂进一步延伸,力求将每一间教室都成为“立德树人”的道德教育大讲堂,每一张讲台都成为道德教育的大舞台,每一位年段长、班主任和共建教师都成为道德讲堂的主持人和宣讲员,充分发挥“道德讲堂”在学校育人中的应有作用。

配图:。

福建三明苏区红色文化在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探究

福建三明苏区红色文化在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探究

福建三明苏区红色文化在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探究作者:陈德钦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01期摘要:三明苏区红色文化内涵深厚,形式多样,是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

三明苏区红色文化与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期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需要。

三明苏区红色文化在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明苏区红色文化可以为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优质载体,提供生动素材,提供理想实践教学范式。

关键词:三明苏区红色文化;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中图分类号: G412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7)01-0001-06福建省三明是重点革命老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先后在三明苏区从事过伟大的革命实践活动,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为争取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明苏区人民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创造了光荣的革命历史,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数量众多的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视察时强调:“对历史文化,要注重发掘和利用,溯到源、找到根、寻到魂,找准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深入挖掘历史文化中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治国智慧。

”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推进文化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三明苏区红色文化的珍贵价值,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一、三明苏区红色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一)三明苏区红色文化内涵三明苏区红色文化是指在1929年至1934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福建省三明市所辖的宁化、清流、明溪、建宁、泰宁、沙县、将乐等12个苏区县所建立的以建宁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中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革命实践中共同创造的一种特有的区域文化。

三明红色历史观后感

三明红色历史观后感

三明红色历史观后感最近去了解了一下三明的红色历史,那可真是一趟让我感触颇深又趣味十足的“历史之旅”呢!刚一踏入这片土地的红色记忆,就好像被拉进了一部超级精彩的老电影里。

你能想象吗?那些古老的街道、斑驳的墙壁,都像是一个个无声的讲述者,在悄悄地诉说着过去的英勇事迹。

三明的红色历史就像一个装满宝藏的大宝库。

这里有无数革命先辈们的热血故事。

他们就像是一群超级英雄,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没有什么酷炫的超能力,但是凭借着坚定的信念、无畏的勇气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在这片土地上奋勇抗争。

他们面对的可不是什么简单的小挑战,那可是枪林弹雨、艰难困苦的重重考验啊。

可这些英雄们就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越挫越勇。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那些关于地下工作者的故事。

他们就像神秘的忍者一样,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悄悄地传递情报,开展革命工作。

这得需要多高的智慧和多大的胆量啊!感觉就像在玩一场超级刺激的冒险游戏,只不过这游戏可是没有存档重来的机会,一旦暴露就“Game Over”了,但他们依然勇往直前。

再看看那些战场上的战士们,他们冲锋陷阵的画面就像在我眼前播放一样。

每一个冲锋的姿势、每一声呐喊,都充满了力量。

那时候的装备可不像现在这么先进,但是他们凭借着小米加步枪,硬是打出了一片新天地。

我就想啊,要是我在那个时候,估计看到敌人的枪炮就得吓得腿软了,可这些先辈们却毫不畏惧,真的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而且三明的红色历史不仅仅是一些冰冷的文字和遥远的故事,它就像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在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

当地的老人们,就像活着的历史书,把这些故事讲给孩子们听。

孩子们那一双双充满好奇和崇敬的眼睛,就像是星星一样,闪烁着对先辈们的敬意。

这种传承就像接力赛一样,一棒接一棒,让红色的精神永远在三明这片土地上流淌着。

这次了解三明红色历史,就像是给我打了一针强心剂。

在我们现在这个生活里,有时候会为了一点小事就抱怨,比如上班累啦、作业多啦。

可是跟先辈们经历的比起来,这些算得了什么呢?他们的故事就像在告诉我,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像个勇士一样去面对,勇往直前,没有什么是克服不了的。

三明红色故事读后感作文

三明红色故事读后感作文

三明红色故事读后感作文
《读三明红色故事有感》
嘿呀,最近读了三明的红色故事,那可真是给我带来了不小的触动哇!
其中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位红军战士老张的事儿。

话说啊,老张那时候跟着队伍在三明的山林里打仗。

那山林啊,可密密麻麻全是树,一不小心就容易迷路。

有一次,老张他们执行一个紧急任务,要穿越一片特别难走的林子。

哎呀,那林子里面荆棘丛生的,走起来别提多费劲了。

老张在前面开路,手被那些荆棘划得一道道口子,他也顾不上疼,就一个劲儿地往前冲。

正走着呢,突然听到旁边传来“沙沙”的声音,老张心里一紧,怕是有啥危险。

结果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小兔子跑过去了,哈哈,可把大家给逗乐了。

不过他们也没敢多耽搁,继续赶路。

等终于走出那片林子,老张他们累得气喘吁吁,但任务也顺利完成了。

从这个故事里啊,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红军战士们的不容易。

他们为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付出了太多太多。

就像老张他们,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还那么勇敢地拼搏。

想想我们现在,有时候遇到点小困难就想退缩,真是太不应该了。

读完这些三明红色故事,我觉得我们可得好好珍惜现在的日子呀,不能忘记那些先辈们的付出。

以后我也要像老张他们一样,遇到困难不退缩,勇敢地向前冲,为自己的生活努力拼搏!啊呀,真希望大家都能来读一读这些故事,感受感受其中的力量呢!。

三明永安清流红色教育基地心得

三明永安清流红色教育基地心得

三明永安清流红色教育基地心得
红色教育是以红色作为时代精神内涵的象征、务实的落点在于教育。

呼唤有志青年忧国忧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奉献社会的崇高精神。

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不断证明,这种红色精神永远不会失落:崇高、忠诚和无私,将超越时空,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

也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但人们决不会忘记,为祖国牺牲的人们,他们的理想,他们的信念,使千万人的心灵为之震撼。

也许战争的硝烟已离我们远去,但爱党、爱祖国的信念却始终没有改变。

每天有大量的参观者、游客纷至沓来,重温历史,找寻着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答案。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这是我在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最深的感受。

偌大的革命烈士和革命史纪念馆中,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个个逼真的场面,真实地再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近代革命史,也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个为了光明而战的英烈们。

他们为真理而战,受尽折磨仍宁死不屈,甚至用生命照亮了后人前进的方向,真是可歌可泣。

战争时期党员们的鲜活事迹感染着大家,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时代的凯歌。

他们大义凛然的气概,让每一位参观的人感慨不已,同时更深深地感受到和平时期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中国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在烈士陵园参观者的心中默默传递。

时代没有选择让我们像烈士们那样轰轰烈烈的为祖国就义,但
我有一颗同他们一样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的心。

在新时期,我们一定要更加珍惜今天所拥有的一切;一定要以先辈们为榜样,勇挑重担,攻坚克难。

时光漫漫,许多往事都会如同过眼浮云,稍纵即逝,但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所激发出来的坚定信念,将会永远铭刻在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暑期三下乡个人心得
——“研学红色三明,传承革命精神”
本次三下乡的第二站我们到达的是三明宁化和永安,我们实地到达的地方有泰宁红军街、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宁化革命纪念馆、小陶、青水畲族乡等等。

最难忘的一次是去到了小陶镇,格外清楚的是那天为了赶上班车,天不亮就起了。

我们到了小陶镇首先见到的是三明市人大代表同时也是党的十九大代表——许光园书记。

书记详细地给我们介绍了小陶镇近年来的发展,还对红色文化及其精神的传承、村镇治理和坚持党的领导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解答,并表达了对当代大学生青年报效祖国,积极投身农村、社会建设的热切希望。

之后,小陶镇的黄光棉站长带领同学们到了小陶镇的文化活动中心,向同学们展示了当地的文化传承。

小陶镇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文明建设并举,除了有二十四星宿表演、村春晚等活动,在红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上也颇有建树。

通过对红色知识文化的学习,我感受到了红军精神的内涵,深知历史的惨痛经验,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里哦阿姐到了当今社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同时,我们也对当地的民众进行了问卷调查,当地人民群众也都支持弘扬长征精神,传承、弘扬、激励影响后辈。

通过这次的学习,也激励我们大学生更要树立“家国天下”的民族精神,艰苦奋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悄悄是离别的笙箫,短暂而充实的三下乡活动,一晃就过去,从刚开始的期待,到其中的习惯,再到最后的不舍,似乎每一刻时光都是那么难忘。

有时候,有些回忆你说不出哪里好,可是它就是能直击你的心房,这三下乡的生活便是如此。

三下乡活动中红色文化的耳濡目染,以及三下乡生活中红色文化的浸润,是我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让我更加坚定的以积极、阳光、文明的心态对待如今美好的生活;使我感受到了永垂不朽的烈士精神,领略到了红色文化的丰富多彩,也明白了如今生活的幸福是如此的不易。

回首过往,让我带着虔诚的心,不忘历史;带着感恩的心,珍惜现在;带着热血的心,创造明天。

经历了这次研学红色三明,传承革命精神的三下乡活动,我不再是整日呆在象牙塔中的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生活的现实和不易。

或许,这种真切的体会,才是我最宝贵的收获。

作为一名大学生,更是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将来回报社会,更加要负责地宣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文化,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

这次三下乡让我实实在在的去感受社会,明白自我的职责是什么,并要在实践中去实现自我价值,并认识到自我的不足,这就是要求我要更加努力去学习和充实自我。

在调研活动中我提高了认识,明确了责任,增长了才干,发现了不足,同时也激发了热情。

虽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但我认为这次的经历和经验将对我以后学习起到重大作用,我坚信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必须要有很好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希望同龄人要珍惜眼前的青春,用青春创造无限的美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