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问题及答案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问题及答案1、糖尿病得诊断标准就是什么?答:(1)空腹血糖≥7、0mmol/L.(2)OGTT试验2小时血糖≥11、1mmol/L。
(3)有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
(4)糖化血红蛋白≥6、3%。
2、糖尿病患者眼科筛查时间与内容就是什么?答:首次确诊得2型糖尿病患者,应立即进行眼底检查,未发现眼底病变者每年随访1次。
有眼底病变者,应进行眼底照相、FFA、OCT检查。
如只有微血管瘤者,每年随访一次。
轻、中度NPDR不伴有黄斑水肿者6-12个月复查一次,伴有黄斑水肿症状不明显者4-6个月复查一次;症状明显者3个月复查一次。
重度NPDR患者3个月复查一次。
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通过什么手段能使90%以上得糖尿病患者减少失明得风险?答:提高高危人群与糖尿病患者早期筛查率及并发症危害得知晓率,通过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定期复查,控制血糖、血压、血脂达标,定期复查眼底,行眼底检查、眼底照相、FFA、OCT检查,决定DR得治疗方案,采用药物治疗、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玻切术等治疗方法,能使90%以上得糖尿病患者减少失明得风险。
4、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得国际分期标准就是什么?答:无明显DR:眼底无异常.轻度NPDR:仅有微血管瘤,属低危病变。
中度NPDR:不仅有微血管瘤,病变轻于重度DPDR。
重度NPDR:具有下列任何一项(421):(1)4个象限有20个以上得视网膜出血点。
(2)2个以上象限有明显得静脉串珠样改变。
(3)1个以上象限有明确得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
无PDR体征,属于高危病变.PDR: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积血,视网膜前出血。
5、重度NPDR得诊断标准就是什么?答:具有下列任何一项(421):(1)4个象限有20个以上得视网膜出血点.(2)2个以上象限有明显得静脉串珠样改变。
(3)1个以上象限有明确得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
6、何谓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得表现?答:FFA表现为视网膜视网膜内无灌注区周围出现毛细血管迂曲、扩张得节段,或视网膜内早期得新生血管,视网膜动静脉短路等异常血管,分为芽状、发夹样环状、珊瑚树状3类.就是视网膜新生血管出现得前期标志,就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由非增殖期转向增殖期得重要标志,也就是眼底激光治疗得重要参考指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为黄斑囊样水肿的主要治疗手 段
激素与激光、抗VEGF联合/对照: -激素与激素+激光治疗相比,未显示视力疗效方面的优势 -激素联合激光与抗VEGF相比,视力疗效相当,但是合并眼 内压升高的风险
复诊间隔时间加倍 至4个月后
抗VEGF治疗的并发症
眼内炎和眼压增高最常见
糖皮质激素的玻璃体腔注射治疗
局部或格栅治疗比曲安奈德更有效 并发症 高眼压和白内障
激素单独治疗v.s安慰剂:
与安慰剂相比,IVTA可以提高视力,减少视网膜厚度,但伴
随白内障,眼压升高,青光眼的并发症。
名称
研究设计 n 疾病 国家 干预手段
内障和青光眼手术的风险,但并 不严重。
激素组在之前2年获得的视力在 随访5年得以维持
Grover et review al 2008[3]
632 持 续 或 NA 难治性 DME
激 素 药 物 注 射 NA 或植入(曲安西 龙、氟轻松、 地塞米松)vs对 照
激素药物治疗持续或难治性或可 提高视力,眼内压升高和白内障 风险需要监测。
示出有效(选择抗VEGF 眼内激素 手术治疗)
3-4个月后评估决定再次光凝
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激光治疗方法
光斑参数
光斑大小 曝光 强度
数量 位置 再治疗适应症
直接(Direct) 格栅(Grid)
50-100μm 0.05-0.1秒 大的微血管瘤变白或变暗
<200μm(视网膜) 0.05-0.1秒 轻度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ppt课件

眼底荧光造影
通过向眼底注射荧光素 ,观察眼底血管的血流
情况。
诊断标准与分期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综合考虑诊断为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分期标准
根据病情轻重,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非增生期和增生期 ,其中增生期又分为非增殖期和增殖期。
0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策略
预防措施
控制血糖
控制血压
社区干预与预防措施研究
健康宣教
通过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提 高居民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认 知,加强自我管理和预防意识,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定期眼底检
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 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降 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风险
眼部卫生
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眼部感染。
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
01
02
03
提供心理支持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可 能会感到焦虑和恐惧,心 理支持可以帮助他们应对 这些情绪。
健康教育
向患者提供有关糖尿病视 网膜病变的宣传教育,提 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增强自我管理意识
通过健康教育,帮助患者 认识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 力。
分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分为非增生期和增生期,非增生期又包括微血管瘤、出血 、渗出等病变,增生期则出现新生血管等严重病变。
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
发病机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较为复 杂,涉及多种因素,包括长期高血糖 导致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流动力 学异常、氧化应激等。
病理生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生理过程包 括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流变学改变 、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等参与的炎症 反应等。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ppt课件

我国糖网防治的现状
不同地区和医院之间对DR的诊断 水平参差比较大,缺乏统一的诊断 筛查标准和相互间的交流
9
糖网病相关因素
❖ 病程长短:
❖ 病程是糖网病的重要危险因子,病程越长,患病比率越高。 ❖ <40岁 病程≤5年 17%有眼底改变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2006年报道糖尿病 患者中盲的患病率为1.1%,低视力的患病 率约为10%。
7
❖ 重视不足!!! ❖ 糖尿病病人,从来不做检查 ❖ 因视网膜病变,而查出糖尿病 ❖ 每年定期做眼科检查的人,少之又少
8
缺乏DM相关眼病 的教育,患者和
家属缺乏对DM及 其并发症的预防
和治疗认识
糖网病概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比较严重,发生玻璃体出血,或者白内障比较严重,这时无论散瞳 眼底检查还是荧光血管造影都无法对视网膜情况进行评估。此时就要依靠超声波了。 通过眼科B-超可以粗略地判断眼底有无新生血管膜、有无视网膜脱离,对于继续保守 治疗还是及早手术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 OCT检查
也称作光学相关断层扫描检查。OCT从字面上似乎可以理解成专用于眼部的CT,但它 采用的是红外激光,不是普通CT的X线,对眼睛没有什么伤害。OCT可以检查黄斑有 没有水肿。
糖尿病性视网膜 病变 陈立岩
2014-11-22
目录
糖网病概述
1
糖网病相关因素
2
3
糖网病病理过程
糖网病临床表现及治疗
4
糖网病预防
5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PT课件

辅助检查
根据需要,进行OCT、FFA等 辅助检查,进一步确诊病变程 度和范围。
治疗建议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指南 ,向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建 议和生活方式指导。
CHAPTER
0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如贝伐单抗、雷珠单抗等,可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减少 血管渗漏和新生血管形成。
病理生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生理过程包 括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瘀滞、 血流变异常、缺氧等,这些因素共同 作用,导致视网膜微血管病变。
流行病学与发病率
流行病学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病 率较高,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发病率
根据不同研究数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在糖尿病患者中约为30%-50% ,且随着病程延长和血糖控制不佳,发病率逐渐升高。
通过观察Amsler网格的扭曲、缺失等现象 ,初步判断视网膜病变程度。
评估标准
国际临床分级标准(DRS)
01
根据眼底病变程度,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五个等级,用于
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
美国糖尿病协会标准(ADA)
02
根据视网膜病变程度和危险因素,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三
个阶段,用于指导治疗和预防措施。
案例二:中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激光治疗
总结词
激光治疗是中期病变的有效手段,可减少病变进展的风险。
详细描述
在中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激光治疗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通过激光凝固视网膜病变区域,可以减 少血管渗漏和防止微血管瘤形成,从而控制病变进展。
案例三:晚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手术治疗
总结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③至少有一个象限出现明显的视网膜内微循环 异常 以下一种或更多:新生血管、玻璃体积血、视 网膜前出血
轻 度 DR
中度DR?
重 度 DR
四个象限中任何一个象限有20个以上的视网膜内出血点
重度DR
选择性周细胞丧失 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闭塞 新生血管形成
出血、渗出、膜增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临床症状
早期:多数患者没有任 何临床症状!!! —糖网病是导致失明 的无形杀手!!!
晚期:严重视力下降
视网膜大片出血、 玻璃体积血、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黄斑水肿。
眼底表现---有特征性
VI期
V期并有视网膜脱离
微血管瘤
视网膜微循环障碍最早的体征 周细胞丧失,管壁薄弱,局部膨出呈囊样
眼底表现:边境清楚,红或暗红色斑点 病理:视网膜毛细血管及毛细血管前(后)小动脉的 管壁呈球形或卵圆形侧膨隆 ---多少和变化反映了病变轻重和进展 (并非糖尿病所特有)
眼底照相:后极部上方大量渗出、动脉瘤, 并可见大量出血点。 荧光素血管造影(FFA):大量微动脉瘤 呈现点状强荧光。
糖网病的高危人群
糖尿病病程超过15年 血糖控制不好 同时伴有高血压
(妊娠促进NPDR加重或发展为PDR) 已经出现糖尿病性肾脏并发症
(蛋白尿的出现是PDR加重的信号) 高血脂会引起DM患者硬性渗出沉积
(一种独立损害视力的危险因素)
与病程的关系
➢ 糖尿病患者在5年病程之内发生视网膜病变者 较少;
➢ 约10%的患者在发病后5至9年发生视网膜病变; ➢ 15年后发生者约占50%; ➢ 25年后发生者占80~90%。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PT

风险因素的预防
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帮助阻止视网膜病变发生 (有研究显示基线血HbAlc为6.4%-7.0%的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年发生发展率高达76.83%;基线血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为5.2%-6.4%的患者中,5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率为24.41%,可以参考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4%以下,但是血糖控制还要考虑全身情况,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血糖控制的标准可以放宽。) 在有DME的患者中应避免使用比格列酮,有证据提示比格列酮使用可能增加DME发生率高达2.6倍。 血压控制可以缓解视网膜病变的进展。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在DR中的应用是有意义的。 降低血脂水平可以降低DR的发生发展。 戒烟可以帮助预防DR 阿司匹林效果尚有争论。
手术价值
视力改善
大于0.1
失明
黄斑未受累
51-83%
40-62%
5-17%
黄斑受牵拉
59-80%
21-58%
糖尿病黄斑水肿也是不断进展的,但早期可逆,水肿消退,视力可以提高
黄斑中心的凹陷是产生视力的关键
糖尿病黄斑水肿 黄斑中心凹陷由于水肿而消失
随病变进展,视力损害加重,直至失明
糖尿病黄斑水肿是如何发生的?
糖尿病黄斑水肿是糖网病变发生在黄斑区,血管的渗漏和出血导致黄斑水肿; 糖尿病黄斑水肿可发生在糖网的任一阶段,7%的糖尿病患者有糖尿病黄斑水肿,患糖尿病时间越长越容易得; 是糖网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激光治疗
全视网膜光凝:阻止糖网进展,破坏视网膜无灌注区,降低视网膜的缺血反应; 局部光凝:仅能防止严重视力损伤; 格栅样光凝:仅能防止严重视力损伤; 缺点:部分患者光凝后视力还是会进行性下降;存在中心和旁中心暗点;激光光斑可扩大进而影响中心视力;可造成RPE(视网膜色素上皮)损伤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课件

Diabetic Retinopathy, Nonproliferative (#1,2), Angiogram Comment: The angiogram reveals even more bright spots than the clinical picture suggests with subtle staining of the retina surrounding these areas. In addition, there is a lack of capillaries where there are no aneurysms.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P)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病因 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了. 高血糖症→ 多种生化和生理改变→毛细血管内皮细 胞损伤(周细胞减少,基底膜增厚,毛细血管腔减小,毛细血 管内皮屏障失代偿)
诊断
1.全身有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疲乏等症状. 2.视力减退,决定于黄斑区是否受累,以及出血渗出的数量 和范围.
视网膜毛细血管 视网膜毛细血管闭塞,扩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单纯型期:视网膜静脉充盈,颞上视网膜有数个微 动脉瘤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单纯型期:后极部视网膜微动脉瘤增多,不易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单纯型期:微动脉瘤,并有小出血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单纯型期:视网膜出血增多,并有黄白色硬性渗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出血
视网膜出血在深层多为小点状或圆形出血,出血位于视网 膜浅层者表现为条状火焰状出血亦可为网膜下或网膜前出 血. FFA呈遮蔽荧光.
硬性渗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殖型 IV
36
新生血管
黃斑水腫
及玻璃體 出血
增殖型 IV
37
增殖型 V
新生血管 玻璃體出血
纖維增殖
增II
新生 血管 出血 纤维 增殖
38
新生血管 玻璃體出血 纖維增殖
增殖型 V
39
增殖型 V
新生血管網 玻璃體出血 纖維增殖 黃斑水腫
以后极部为中心,出现微动脉瘤和小出血点 出现黄白色硬性渗出及出血斑
Ⅲ 出现白色棉絮斑和出血斑、视网底新生血管或并有玻璃体积血 Ⅴ 眼底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
Ⅵ 眼底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并发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眼底表现
▪ 微血管瘤
(microaneurysm)
▪ 出血斑
(hemorrhage spot)
▪ 硬性渗出
(hard exudate)
▪ 棉絮斑
(cotton-wool spot)
▪ 视网膜血管病变 (retinal vascular change)
▪ 黄斑病变
(diabetic maculopathy)
▪ 新生血管
(new vessel)
▪ 玻璃体出血
(vitreous hemorrhage)
眼底检查的重要性
眼底检查是眼科医师或非专业眼科医师 的基本要求
眼底检查能有助于医师对全身疾病的病 情估计及早期进行专科治疗,以防病情 加重以及致盲的危险
检查手段
仪器
眼底镜:简便易行
眼底照相:客观记录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更清楚、更敏锐
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眼底检查的仪器
借助一个简单的检眼镜(眼底镜),就 能够大致看清眼底的结构,了解眼底概 貌。近年来,由于检查眼底仪器越来越 精密,如眼底摄影、眼底荧光摄影、眼 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先进技术的应用, 对眼底的了解就更多了
插入眼球
正常眼底图
正常眼底图
海军411医院 五官科
鼻上支 视网膜动脉
鼻上支 视网膜静脉
正常
视盘
鼻下支 静脉视充网盈膜静脉
颞下支 视网膜静脉
颞上支 视网膜动脉
颞上支 视网膜静脉
黄斑
颞下支 视网膜动脉
颞下支 视网膜动脉
19
眼底记录内容
视盘大小形状(是否先天发育异常)、 颜色(有否视神经萎缩)、边界(有否 视盘水肿、炎症)和病理凹陷(青光眼)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与病程 有关 • 1型糖尿病:病程7年, 50%发病
17-25年, 90%发病 2型糖尿病: <10 年 眼底大致正常
< 15年 26% >15年 63%
• 与年龄/性别关系不大
• 与全身情况/血糖水平关系密切
糖网病的高危人群
糖尿病病程超过15年发现时间,不是患病时间 血糖控制不好 同时伴有高血压(妊娠促进NPDR加重或发展为PDR) 已经出现糖尿病性肾脏并发症(蛋白尿的出现是PDR加重的信号)
黄斑中心凹反光可见 视网膜平伏,未见出血、渗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 (DRP)
DR 发病机制
微血管 细胞损害
微血管扩张 微动脉瘤、渗漏
微血管 闭塞
无灌注 区形成
视网膜 缺血缺氧
增殖性病变 (新生血管)
DR 临床分期
病变严重程度
眼底表现
Ⅰ 非增殖性 (NPDR) Ⅱ
增多
29
出血增多 且陳舊
及黄白色 大片硬性 渗出增多
单纯型 II
30
单纯型 III
黄白色 棉絮樣 軟性渗出
31
黄白色大 片棉絮樣 軟性渗出
及出血斑
单纯型 III
32
增殖型 IV
新生血管 及出血點
增I 新生 血管
33
新生血管 及出血點
增殖型 IV
34
增殖型 IV
新生血管 及玻璃體
出血
35
新生血管
视网膜血管的管径大小是否均匀一致、 颜色、动静脉比例(正常2:3)、形态、 中心反射情况、有无搏动及交叉压迫征
黄斑部及中心凹反光情况
视网膜有否出血、渗出、色素增生或脱 失,描写其大小形状、数量等
正常眼底内容的记录
视神经乳头边界清楚,呈橙红色,生理 凹陷无扩大及隆起,血管行径清楚,视 网膜动静脉比约2:3
眼底检查的仪器
眼底照相 眼底血管造影包括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 干涉光断层扫描仪(OCT)
什么是眼底
所谓眼底,指的是视网膜、视神经乳头及 脉络膜。眼底检查可以看到脉络膜的色 泽、视网膜的血管、黄斑部的颜色、以 及视神经乳头的形状、颜色、乳头凹陷 的情形,有时可以看到脉络膜的大小血管。
眼底检查的重要性
许多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病、动脉硬化、 糖尿病,会产生全身各部位小血管的变化。 因为这种小血管在全身中,只有在视网膜 上可以直接看到,所以透过眼底检查,可以 检查出这些疾病是否已产生血管性的病 变。并藉此检查结果做出病程研判及治 疗之参考
脑瘤或其他原因引起颅内压升高,会引起视神经 乳头水肿,也可经由眼底检查看出来
眼底检查的仪器
直接检眼镜
能将眼底像放大约15~16倍,所见为 正像,可看到的眼底范围小,但较细致 详尽,亦可方便地用于检查眼的屈光间 质
眼底检查的仪器
间接检眼镜
间接检眼镜能将眼底放大4.5倍,可达 25°~60°,立体感强,景深宽,对视 网膜脱离、皱襞等不在眼底同一平面上 的病变,可以同时看清,一般需要散瞳 检查
▪ 纤维组织增殖 (fibrosis)
▪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traction retinal detachment)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表现
出血斑 棉絮斑
微血管瘤
视网膜血管病
玻璃体及 视神经病变
硬性渗出 黄斑病变
单纯型 I
微動脈瘤 數只
27
单纯型 I
微動脈瘤 及出血點
28
单纯型 II
出血增多 及黄白色 硬性渗出
高血脂会引起DM患者硬性渗出沉积
一种独立损害视力的危险
如何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眼底检查
重要性…… 仪 器……
眼底检查的重要性
眼底检查是全身检查中很重要的一环 除了可查出眼疾外,某些全身性疾病可借
助眼底检查而了解病情 临床上有相当多的病例,是经由眼底检查
才被发现患有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病、 糖尿病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
眼睑:麦粒肿
结膜:毛细血管扩张,微血管瘤
角膜:知觉减退,上皮剥脱
虹膜:虹睫炎,新生血管
青光眼
晶体:白内障
眼肌:糖尿病性眼肌麻痹
屈光改变
视神经: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玻璃体:玻璃体出血
视网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流行病学
• 四个主要致盲眼病之一 糖尿病人群:视网膜病变占51%,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约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