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审查表

合集下载

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知识文章】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导语:夏热冬暖地区是指夏季高温、湿润,冬季温暖,相对湿度相对较高的地区。

在这样的地区,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对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全面评估,并分享个人观点和理解,以帮助读者全面、深刻、灵活地理解这一主题。

一、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深度评估1.1 空调系统设计夏热冬暖地区的公共建筑在设计空调系统时,应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

采用高效能量回收系统,利用室内外换气进行热能交换,实现能量的再利用。

还应考虑采用定向风送风系统,实现精确供风,减少能源的浪费。

1.2 治理建筑热桥热桥是指建筑结构中导热性能较高而导热不均匀的区域,造成室内外热量交换增加,导致能源浪费。

夏热冬暖地区的公共建筑应有严格的热桥治理措施,例如在建筑物结构中采用断热材料、断热层以及热桥断绝设计等手段,减少热桥的出现,降低能源消耗。

二、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广度评估2.1 外墙隔热材料的选用为了降低夏季高温对室内的热辐射,保持室内温度的稳定,夏热冬暖地区的公共建筑应选用具有良好隔热性能的外墙隔热材料。

这些材料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能够有效阻挡热量的传递,保持建筑物内外温度差异,减轻空调系统的负荷,达到节能的目的。

2.2 采光设计夏热冬暖地区阳光充足,合理利用自然采光是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部分。

通过选择适当的窗户尺寸和位置,利用窗户面积控制室内外光线和热量的交换,可以减少室内照明和空调的使用,从而降低能源消耗。

2.3 智能化建筑管理系统智能化建筑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公共建筑的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建立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可根据室内外环境情况,智能调整空调、采光和电力系统等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精确、高效的能源管理。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不仅仅是为了达到能源的节约,更是为了提升居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环境。

广东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表

广东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表

广东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表
备案编号:
幢建筑的建筑面积与其所代表的建筑总数目之乘积即为面积;
注2、建筑朝向以正东为0°、正北为90°、正西为180°、正南为270°,填写角度;
注3、气候区域是指夏热冬暖地区的南区和北区,夏热冬冷地区(韶关);
注4、需按国家相关标准规定填写“材料的标准名称”,如某朝向使用两种以上材料时,可自行扩充列墙体材料
注5、隔热性能验算要求:框架结构的东、西向外墙进行隔热验算时,所有填充墙体、室内面积较大(如:宽度超过1.0m)的剪力墙及异形柱,都必须单独进行隔热验算;
注6、玻璃品种填写内容包括玻璃的厚度、颜色、膜号等,如蓝色玻璃、24mm厚,6Low-E(CCS208F)+12Air+6Clear;
注7、玻璃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可见光透射性等性能参数是指玻璃本身性能参数;
注8、最不利房间:指整个建筑的起居室和卧室中,房间外窗可开启面积与该房间地面面积或该房间外窗面积比值最小的那个房间;若此房间的外窗可开启面积满足规范要求,则整个建筑其余房间必然也满足要求;
注9、门窗节能性能标识是指本项目所采用的门窗是否通过了门窗节能性能标识,并获得相关的证书;
注10、本表一式八份,A4纸双面打印。

其中潮州市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管理办公室、施工图审查机构、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各一份,另一份随《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报告》一起报相关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及编制要求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及编制要求

附件:1.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附表1.1 温和中区公共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计算结果汇总表附表1.2 温和中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计算结果汇总表附表1.3 温和南区和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计算结果汇总表附表1.4 温和南区和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计算结果汇总表附表1.5 温和北区和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计算结果汇总表附表1.6 温和北区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计算结果汇总表附表1.7 寒冷地区公共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计算结果汇总表附表1.8 寒冷A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计算结果汇总表2.建筑设计说明(节能专篇)编制要求3.建筑节能计算书编制要求4.供暖空调建筑冷热负荷计算书编制要求5.太阳能热水系统施工图设计要点—1 —附件1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一、工程概况建设单位设计单位项目名称地点单体名建筑类型□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综合性建筑主要朝建筑面积总 /地上 /供暖空调(㎡)建筑层/ (地下/地上)主要适用节能设计标准□√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53 /T-39-2011□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26-2010□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134-2010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75-2012建筑外表面积m3建筑体积m2热工设计分区结构形式二、建筑与建筑热工节能措施基本情况主要节能措施屋顶保温材料及厚度隔热措施□有□无外墙保温材料及厚度外墙颜色□深□浅外窗窗玻璃材料及厚度外窗窗框材料□铝合金普通□铝合金断热□塑钢□塑料□其他:外窗遮阳□外遮阳□内遮阳□活动□固定□双层幕墙□其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规定限值计算结果详:附表1. 区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计算结果汇总表体型系数屋面外墙外窗天窗架空楼板等分户墙等地面地下室外墙总体评价□ 是□ 否□无要求□是□否□是□否□是□否□无此项□是□否□无要求□无此项□是□否□无要求□无此项□是□否□无要求□是□否□无要求□无此项□是□否□无要求□符合□有不符合项,需进行权衡判断权衡判断□全年耗电量(kWh/ )□耗热量指标(W/m2)□耗热量指标(W/m2)对比评定法设计建筑参照建筑限值比较法限值实际计算值三、建筑用能系统节能措施基本情况供暖通风空调系统系统分类□集中□分散□复合系统形式□全空气□空气-水□多联机□其他负荷计算□计算参数合规□冷热负荷已计算□计算结果已统计整理并与设备选型对应能源方式□电力□油、气□复合□其他总装机容量 / (供热/制冷)KW 主机设备能效指标锅炉额定热效率 % 冷水/热泵机组COP值单元式空调机EER值变制冷剂流量多联空调机组 IPLV(C)值房间空调器能效限定值其他节能技术措施□太阳能热水辐射采暖□新风供暖□中庭通风□合理划分风系统,服务半径小于60m□大房间采用全空气系统,其最大总新风比为% □热回收□其他负荷指标热负荷 / 冷负荷(W/㎡供暖空调区域实际面积)—2 —— 3 —填报说明1 填报方式:1.1 本表须与附表配合使用,同时报审。

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总结回顾
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和设备选择,可以实现建筑的节能效果,降低能耗,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我们也需要不断探索新的节能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实现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全面提升。在未来的设计过程中,我将更加注重夏热冬暖地区的气候特点和社会需求,努力创新,为建筑节能设计贡献自己的力量。
4.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应用
在夏热冬暖地区,智能化控制系统可以帮助建筑实现更加精细化的能源管理。通过智能化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建筑内部环境的智能调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对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师,我认为夏热冬暖地区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需要兼顾舒适性和节能性。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朝向、材料选择、设备应用等因素,以实现最佳的节能效果。也需要不断关注新技术的发展,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实现建筑节能的持续改进。
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在当今社会,节能环保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话题。特别是在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更是备受关注。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来评估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并向您介绍一些有价值的观点。
一、了解夏热冬暖地区的特点
1.夏热冬暖地区的气候特点
夏热冬暖地区通常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温差大,季节变化显著。这种气候特点给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带来了挑战,也为节能设计提供了契机。
在未来的设计过程中,我将更加注重夏热冬暖地区的气候特点和社会需求,不断探索新的节能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为建筑节能设计贡献自己的力量。
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议题,需要综合考虑气候特点、社会需求和技术条件,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实践,实现建筑的高效节能,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希望未来会有更多的创新技术和理念应用到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中,推动行业不断进步。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文件检查表(夏热冬暖地区)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文件检查表(夏热冬暖地区)
作法符合《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符合 JGJ 75-2003 第 4.0.6 条规定的限值;或超过限值时,
□不符合 其空调、采暖年耗电指数(或耗电量)不超过参照 屋顶、外墙 建筑的相应指标。 3 的传热系 数、热惰性 外墙传热系数、热惰性指标的计算及设计(选用)的 作法符合《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符合 JGJ 75-2003 第 4.0.6 条规定的限值;或超过限值时,
13

节能控制措施。《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 第
控制 10.1.4 条规定
□不符合
设备
14
控制
综合评价
住宅内使用的经常运行的动力设备,应采用高效率 □符合
产品 ,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宜采取节电措施。《住
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第 10.1.5 条规定
□不符合
设计图纸:□符合 □不符性
外窗气密性的设计符合《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 □符合
能设计标准》JGJ 134-2001 第 4.0.11 条的规定
□不符合
各部分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不应超过《夏热冬暖地 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75-2003 第 4.0.6、4.0.7 □符合
条规定的限值 居住
□不符合
7
建 筑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K 值与建筑节能计算及登记表是 冷 (热) 否相符并符合《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
□符合
负 荷 准》JGJ75-2003 第 4.0.6、4.0.7 条的规定
□不符合
计算
室内采暖计算温度不应低于《住宅建筑规范》
□符合
GB50368-2005 第 8.3.2 条的规定
当选择水源热泵作为居住区或户内空调(热泵)机

夏热冬暖地区办公建筑节能设计

夏热冬暖地区办公建筑节能设计

夏热冬暖地区办公建筑节能设计杨妤(江西省建筑标准设计办公室,江西南昌330000)摘要:本文主要是分析了夏热冬暖地办公建筑的耗能现状,提出符合夏热冬暖地区气候、经济、环境条件的办公建筑设计的节能措施。

关键词:夏热冬暖地区办公建筑节能设计1夏热冬暖地区的气候特征夏热冬暖地区地处我国南部,它的分区指标为最冷月平均温度>10ħ,最热月平均温度25ħ 29ħ,日平均温度25ħ的天数100 200天。

按此划分,夏热冬暖地区包括海南全部及广东、福建、广西大部分地区,以及香港、澳门与台湾。

该地区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征表现为夏季漫长,冬季寒冷时间很短,甚至几乎没有冬季,长年气温高而且湿度大,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小。

太阳辐射强烈,雨量充沛。

由于这些气候特点,该地区建筑物的能耗主要是夏季用于制冷降温的能耗;建筑节能技术的热工设计,涉及防热、除湿和过渡季节的自然通风等内容,以夏季防热节能为主,基本不考虑冬季保温。

2夏热冬暖地区办公建筑能耗现状近年来,夏热冬暖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广大地区,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层办公建筑增长十分迅猛,以某市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有高层建筑1600多栋,办公建筑占35%。

办公建筑一般都设有空调、电梯等用电设备,这些设备都给能源供应特别是电力供应带来沉重的压力,根据对该市的15栋高层办公建筑进行的粗略调查结果显示(表1):表1建筑物基本情况建筑编号建筑面积(万m2)窗强比外遮阳墙体材料照明设施12.5050.35无砖荧光灯25.2310.4无空心砖荧光灯32.340.6无砖荧光灯42.30.4无钢混凝土荧光灯+节能灯53.9840.4无钢混凝土荧光灯64.360.35无空心砌块荧光灯730.4无陶粒砌块荧光灯+节能灯86.5410.3无陶粒砌块节能灯96.30.6无砖荧光灯+白炽灯101.70.5无砖荧光灯+节能灯+白炽灯114.75160.7无刚混凝土荧光灯121.7050.4无复合墙体荧光灯+节能灯+白炽灯134.20.4无空心砖荧光灯144.72660.3无空心砖荧光灯150.20.35无空心砌块荧光灯(1)普通荧光灯使用普遍,节能灯的使用比例较小;(2)使用节能墙体的比例较高,为66%;(3)大多数使用了内遮阳,外遮阳的使用比例较低。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浅谈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摘要】文章通过归纳作者在设计过程中的经验,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阐述建筑节能设计的技巧和要点。

【关键词】居住建筑,建筑节能,保温隔热,能耗【 abstract 】 this paper sums up the experience of the author in the design process, and combining with actual project case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sign of building energy-saving skills and key points.【 key words 】 residential building,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thermal insulation, energy consumption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引言】众所周知,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

能源的紧张,将严重阻碍人们未来的正常生活、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全世界的能源消耗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建筑能源在总能耗中所占的比重都是很大的,约为25%~40%,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率已成当务之急,建筑节能设计,便是这其中的重要一环。

建筑节能是指在保证建筑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其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的活动,合理使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其内涵包括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建筑节能标准,采用低能耗的轻质建筑材料,降低荷载,合理设计建筑结构,提高采暖、制冷、照明、通风、给排水和通风系统的运行效率,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减少对煤、电等能源的消耗。

而本文将结合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的实际案例,就建筑专业的节能设计展开论述。

【正文】1建筑方案与节能设计节能设计作为近年来逐步强化的一项设计内容,在刚起步的时候,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往往在施工图设计的尾声才开始介入,然而,又常出现节能计算不合格的情况,进而通过对屋顶构造、墙身构造及门窗用料的调整来满足计算要求。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分析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分析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分析【摘要】目前,能源已逐步枯竭,人类对自然资源日益破坏,环境越来越恶化,本文从夏热冬暖地区气候特征人手,对住宅建筑设计各阶段如何进行节能设计进行探讨,目的是如何通过合理选用设计方法,应用正确的居住建筑节能技术,达到居住建筑的节能效果。

希望能给建筑设计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节能;夏热冬暖;设计1.夏热冬暖地区气候特征夏热冬暖地区炎热潮湿,夏季闷热,气温较高,持续时间长达4~5 个月,太阳辐射强度大,最热月份室内气温高达32℃左右,特别是在顶层及西晒房间显得十分闷热难受,室内热环境质量普遍较差。

2.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技术为适应夏热冬暖地区的气候特征,必然要产生一系列适应性的空间形态。

为此,节能建筑通常要有“穿堂风”、穿“隔热服”、戴“遮阳帽”,建筑节能设计必须充分满足夏季防热要求。

2.1居住区的总体规划在夏热冬暖地区,为舒缓夏季酷热的气温,居住区在总体规划时,应根据夏季主导风向进行建筑小区的规划,采用合理的布局、间距和适当的架空层以有利于小区的自然通风降温;并宜在小区规划用地范围内,采取合理种植乔木、适当布置一定的水域面积、设置凉亭、廊道等遮阳措施,以改善建筑周围的热环境。

小区内的硬地面宜为透水面层(如透水性锁扣砖铺砌的行车道、人行道、广场、停车场等),透水性差的面层(如水泥或沥青行车道路、人行道、广场、停车场等)的面积不宜占过大比例。

2.2建筑的平面布置为了保证一套住房内不同方位的房间之间有流畅的气流,建筑的平面布置宜结合外门窗洞口位置、房门、通道等组织好穿堂风。

房间内部与可开启窗口相对应位置宜有可以用来形成穿堂风的通道,如通过房门、门亮子、内墙可开启窗、走廊、楼梯间可开启外窗、卫生间可开启外窗、厨房可开启外窗等形成房间穿堂风的通道,通风通道上的最小通风面积不宜过小,应有足够的宽度以保证空气流通,风道两端还可以设置篷、阳台、百叶遮阳板或外廊以起到导风、遮雨、遮阳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审查表
工程名称:层数:(地上)(地下)总建筑面积:
序号
审查内容
规定指标
设计指标
节能措施
节能判断
(审查人填写)
1
屋顶
传热系数K[W/(m2·K)]
K≤0.9(重质),D≥2.5;
K≤0.4(轻质)
热惰性指标D
2
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
传热系数K[W/(m2·K)]
K≤1.5(重质),D≥2.5;
制冷量大于7.1kW的电驱动单元式空调机、风管送风式和屋顶式空调机组能效比应符合GB50189-2005第5.4.8条
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性能系数应符合GB50189-2005第5.4.9条
锅炉
锅炉的额定热效率应符合GB50189-2005第5.4.3条
7
照明
照明功率密度值
应符合GB50034-2004第6.1节照明功率密度值
气密性能
幕墙
3级
外窗
4级
6
暖通空调
室内设计温度
应符合GB50189-2005第3.0.1条
室内设计新风量
应符合GB50189-2005第3.0.2条
负荷计算
施工图设计阶段必须进行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
设 备
分散式空调能效比应符合GB12021.3-2002
电机驱动压缩机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性能系数应符合GB50189-2005第5.4.5条
8
其它
节能措施
规划、朝向
自然通风
空调系统
智能监控
设计单位
节能专项设计人
建筑
年 月 日
暖通
电气
节能专项校审人
建筑
年 月 日
暖通
电气
节能审查意见
节能审查单位
节能专项审查人
建筑
年 月 日
暖通
电气
注:建筑节能专项设计人、审查人签名栏必须由实际工作人员签名,不得代签。
0.40<Cm≤0.50
≤4.0
≤0.40
≤0.35
≤0.50
0.50<Cm≤0.70
≤3.7
≤0.33
≤0.30
≤0.37
0.70<Cm≤0.85≤3.5≤0.25源自≤0.22≤0.30
可开启部分最小面积
外窗面积的30%,外墙总面积(包括窗)的10%;
透明幕墙应具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独立的通风换气装置
传热系数K
综合遮阳系数SW
窗墙比Cm
传热系数K
[W/(m2·K)]
遮阳系数
东、南向
西向
北向
Cm≤0.20
―――
---
---
---
平均K=
东向SW=
南向SW=
西向SW=
北向SW=
0.20<Cm≤0.30
≤5.0
≤0.50
≤0.45
≤0.60
0.30<Cm≤0.40
≤4.5
≤0.45
≤0.40
≤0.55
K≤0.7(轻质)
热惰性指标D
3
室外架空板
传热系数K[W/(m2·K)]
K≤1.5
3
窗墙
面积比
北 向
≤0.85
东、南向
≤0.85
西 向
≤0.85
4
屋顶
透明部分
(水平天窗、采光顶)
面积占屋顶面积的比例
≤屋顶总面积的20%
传热系数K[W/(m2·K)]
≤3.5
遮阳系数SC
≤0.35
5
外窗
(包括透明幕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